命不久矣的老人應該死在病房裡還是自己家裡?
01-02
我奶奶今年83周歲,2015年一年的身體都不是很好,狀況很多,也斷斷續續地住了有3、4次院了。8月底卻突發事況,被送進了醫院,被診斷出疑似為腦疝。醫生前天對我們家屬說,如果你們想接回去,也可以。因此,我們家屬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我父母是主張在醫院繼續接受藥物治療,但其餘多數家屬和長輩都持「接回家」的態度。起初,我父親因認為,接回家無疑是慢性自殺便非常反對。但今天上午,奶奶的幾個子女(包括我父親)辦完了壽墳的事宜後,奶奶還是被接送回家了。我現在很困惑,也很不甘:不知道到底怎麼做才是對的?或者說這生死之事本無一確定的正解?歡迎各位知友討論解惑,我對問題中可能出現的不恰表述先行致歉。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待在醫院是最好的選擇。雖然說現有的醫療水平無法解決所有的疑難雜症,但是設施基本齊全,如有突髮狀況,在醫院也能及時的處理。打個針輸個液什麼的還是很方便的。一般醫院都配有護士,整體水平還是會比沒接受過系統培訓的人更懂怎麼照顧病人。在醫院也可以時不時的做個檢查什麼的。僅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待在醫院會比待在家裡好。
但是從人文從親情的角度來說,待在家裡真真是極好的。
在醫院,面對的是冰冷的醫療器械和陌生的醫生護士,但是在家裡,目力所及之處都非常熟悉:從家人、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到桌子床和電視機,都是自己熟悉的東西。誰都希望在一個自己熟悉的地方離開人世。雖然說在醫院親人也會一直陪伴,但是不像在家這般熱鬧,是的,熱鬧。平時一個村的一個社區的這麼久了,彌留之際總會來看望下的。老人家看著自己一起嘮嗑的夥伴總比看著器械好。還有醫院有一種消毒水的味道,是醫院所特有的,在家,多少都是熟悉的味道。醫生不會輕易說回家也行,就是醫生自己沒辦法了,也確定別的醫生也沒有辦法了。
在外是遊魂,回家可以入土為安。
這個決定是痛苦的,無可奈何呀。
有尊嚴的死去比苟且的活著好,
重要的是病人自己!在哪裡登仙並沒什麼不同,我們最終不都是一抔黃土嘛。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痛苦最小的選擇才是最優的。我覺得有這麼幾個條件:病人自己的神智、經濟條件、痛苦的程度、藥物等對痛苦的減輕程度、病情的穩定程度、預計在世的時間、親人的意願。我們來組合這幾個條件看看:最優的,病人神智清醒,經濟條件優,痛苦小,藥物好用,病情穩定,在世時間長,親人尊重病人的意願----病人可能會世界游,我猜的;
最差的,病人神智不清,窮,痛苦,藥物效果差,病情嚴重,可能明天早上就醒不過來了,親人一個沒有或不愛戴他/她,醫院給一個安樂死(我不知道咱們國家讓不讓安樂死)反而更人道;
我再從你給的條件來分析一下,奶奶83歲並且需要親人做決定應該是神智不清,住院多次且你的父母堅持治療證明至少你家裡付的起費用,痛苦程度較高並時間較長,藥物等效果不佳,病情不穩且惡化,再有你的親戚們要回家因該是醫生預計的日子不多了。再說一遍重要的是病人自己,住院對痛苦的減輕沒有啥用,時間也延長不了十天半月的,雖說付的起治療費,但病人的自我可以說已經死亡了,所以我認為回家吧,還能讓奶奶最後感受一下家的感覺。再有不喜歡北方有佳人的回答,我們的人文親情也是科學,良好的情緒和精神狀態是很多疾病的良藥,兩者不可分開。醫院裡的治療是機體上的,只有機體上的治療是並不科學的,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讓病人的痛苦減到最小。首先 如果治療能好留醫院 不能 那就回家 爺爺檢查出肝癌是晚期醫生說只有半年命 治療最多延長3個月 還遭罪 我們選擇回家 喝中藥 頭2個月 爺爺對喝葯沒有意見 生活一切照常 不同的是 一日三餐徹底交給嬸嬸 以前爺爺很早起來張羅大家的一日三餐 湯粉超級和紅燒肉超級好吃 外地工作的姑姑 幾乎每星期回家一次 買很多葡萄 因為爺爺愛吃 也沒有限制爺爺飲食 在我們家時爺爺有時還出去吃早餐喝喝燉盅 下下館子 以前幾乎沒有在外面吃過 因為奶奶覺得外面所以東西都不幹凈 商場速凍包子她都很嫌棄 兩個月後病情開始嚴重 身體比較虛弱 爺爺開始不怎麼走動 他也明顯感覺到身體不適 開始任性不願吃藥 需要哄 飯量也開始少了 有時候爺爺想吃炸肉啊 鴨肉啊 奶奶不讓 我們都勸奶奶 爺爺想吃什麼就讓他吃 爺爺開始比較少走動 以前爺爺很愛出去打打麻將串串門什麼的 逢年過節必打 現在就只能待在家 最後兩三個月 病情迅速惡化 需要攙扶 基本就是卧床 在客廳坐著發獃 看著孫子跑來老去玩玩具 變的很瘦 洗澡要叔叔和爸爸幫忙 後期兩個姑爺輪留守著爺爺 開始出現吐血癥狀 姑姑每星期半夜開夜車都要回家一趟 中秋假期 全部人都回去過節 那天爺爺精神很好 吃了一小塊月餅 和我們看電視 聊天 我隨口問了下奶奶是不是到了有蘿蔔粄吃的季節 叔叔說對面有賣了 不過味道只算還可以 我說那明天去買來吃 第二天早上 嬸嬸準備做蘿蔔粄 嬸嬸說爺爺說想吃 那天 爺爺吃了一個 問我 是不是自己做的比外面的好吃 我那時真的以為 會好的 結果晚上 又惡化了 卧床 吐血 自言自語 說有人要帶他走 奶奶拿著掃把再爺爺床前罵罵咧咧幫他趕走 很想哭 不敢也不能哭 那一晚 挺過來了 假期結束 爺爺叫我進房間 和我說 我看不到你考大學了 淚奔 我說 可以的 會好的 其實 我們都知道 後來 國慶過後沒多久 爺爺就走了 中秋是我最後一次見爺爺 我記得 我媽打來說回老家我大概知道發生什麼事了 從學校坐車回我家的路上 有一刻 心跳很快腦子空白 感覺心很慌 時間剛好是爺爺走的那刻 回想起來 爺爺應該算幸福的走吧 有家人陪伴和照顧 比起冷冰冰的醫院 還是在家好吧
在醫院可以減輕點痛苦吧……
放醫院去世和接回家去世都可以。沒有對錯。割------
其次,成本問題
在醫院的費用看個人家庭能力。回家需要適當人力資源。問老人,尊重他的選擇與意願。貌似之前有看過南懷瑾先生在某段文章或述著里提到過類似話題,可參考閱之。
外婆的腦袋裡長滿了腫瘤,她在醫院病床上躺了五個月才走,我母親一個人在旁邊守了五個月。第三個月的時候,親戚、朋友都在勸母親說接回家吧。母親最開始是同意的,在醫院每天只有掛消水腫的葯,其他都是母親喂流食並且半小時翻一次身,想想還不如在家,護理更方便。後來母親還是拒絕了,因為到生命的最後根本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並且根本不能做到及時搶救。還有一點,面對外婆的病故母親其實是很害怕的。最後幾天,外婆已經不能自如調理呼吸了,母親經常要用吸痰器,經常就要把外婆扶起來捶背。最後一刻外婆完全不會呼吸了。
尊重老人自己意願的前提下,再安排。 剛經歷過外公過世,從二月查出病情到如今,也只是過了半年時間。最後一個半月是在家裡度過,原因無他,老人想著始終是落葉歸根,並希望遠在外地的舅舅阿姨能都回來照顧他,後來就是一大家子人都在老家了,原本醫生也是說外公離開醫院後撐不過一周,在大家的陪護下,自己求生意志很強,他最後一個月都不能進食,只靠水,藥物度過,中間這一個月大家是看著老人家日漸消瘦,心理壓力也異常大,非常不好受,我中間回去呆了一周,一開始都不相信躺床上的那個瘦癟的身體是我外公的。 給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多數抗生素並不滿足類葯五原則?
※吃黑芝麻會改善發質嗎?
※醫院小科室中如何比較眼科、皮膚科、兒科?
※首都醫科大學與川大華西和中南湘雅選啥?
※酒精、碘伏能殺死超級細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