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央黨史研究室:敵後戰場抗擊了60%侵華日軍」?

研究中說明, 中共在戰略相持階段對付了60%的日軍和95%的偽軍,嚇死寶寶了


這得分時間段,抗戰初期,即77事變到武漢會戰結束這段時間,如果不計關東軍的話,恐怕90% 的侵華日軍都是國民黨軍抗擊的。武漢會戰結束以後,抗戰由戰略防禦階段轉入戰略相持階段,在國民黨那邊叫二期抗戰。從38年到40年,仍是國民黨軍抗擊的日軍為多。40年的百團大戰是個轉折點,八路軍在這場戰役中將自己的家底全露出去了。日軍隨後在41年、42年對敵後根據地展開瘋狂掃蕩。這一時期,敵後戰場抗擊的日軍占多數,最高峰是42年,侵華日軍80%的兵力被勇於掃蕩敵後戰場。43年時無論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壓力都大幅減小了,因為部分侵華日軍被抽調到太平洋戰場當炮灰去了。44年正面戰場抗擊日軍的數量再次佔到多數,因為這一年日軍發動了「大陸交通線戰役」,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豫湘桂戰役。44年下半年,敵後戰場趁日軍南下之機開始進行局部反攻,45年春季展開了全面反攻。這使得日軍不得不重新向華北、華東佔領區增兵,敵後戰場抗擊日軍的俄數量再次佔優。所以總的來看,37~38,正面戰場抗擊日軍數量居絕對多數;38~40,敵後戰場抗擊的日軍數量開始增多,但正面戰爭仍占多數;41~42,敵後戰場抗擊日軍的數量占多數,期中42年占絕對多數;43年相對平衡;44年,正面戰場占多數;45年敵後戰場占多數。當然,這麼算其實不太科學,因為不同年份侵華日軍的數量是不一致的,但多少也可以反映出一些問題。

其實,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抗敵比例的問題純屬扯淡,因為敵後戰場的價值並不在此。敵後戰場的真正作用在於破壞日軍對佔領區的穩固統治,打破日軍以戰養戰的企圖,使戰爭長期化,令日本陷入戰爭泥潭而無法脫身。


如果僅針對侵華日軍來說是沒啥錯誤的(太平洋東南亞的不算)。首先這個說法的用詞是「抗擊」而非殲滅,再次時間段限制到了「抗日戰爭相持階段」,這段時間侵華日軍對國民黨政府的態度比較曖昧,將大部分兵力投入到對共產黨抗日根據地的封鎖和圍剿中。日本防務廳的華北治安戰里也承認了日軍這一作戰重心的轉變。


按照自情自報的原則,參見皇軍傷亡統計數據,即可知國共軍真實戰績,因為己方傷亡人數牽涉到人員補給傷員撫恤等,所以一般不會謊報。

你問我共軍抗戰殺了多少敵,我只能回答你無可奉告。我的意思不是說共軍沒有抗戰,他現在是中央政府,我們能不支持政府嗎?抗戰,抗戰也要按照基本法嘛,遇到我黨的日軍都被一律活埋了,怎麼可能交得出戰俘?


推薦閱讀:

說說你記得的搞笑的中式英語吧?
有哪些讓你覺得很噁心的笑話?
有沒有一些歌曲容易聽錯變成奇怪的東西?
哪些話聽上去很裝逼?(一聽就知道對方在裝逼)?
你身邊有沒有一些特別的姓氏?

TAG:中國近代史 | 抗日戰爭 | 搞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