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會可以促進中國文學的發展么?

中國作家協會有好處也有壞處呢。

好處(像保障生活,提供平台便於交流,便於文化創新…)壞處(容易演化成官僚機構滋生腐敗,唱讚歌…)都多多,那麼總體上來看可以促進么?


看到邀請,就回答一下。

對這個問題我沒有一個準確的結論,這裡提供一點參考意見。

眾所周知,作家協會這個組織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的,我國的作協制度是從蘇聯老大哥那借鑒來的。中國作協誕生於1949年7月(是的,比新中國成立都早),在一定時期內為豐富我國的文學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茅盾、巴金等德高望重的作家出任作協主席,對凝聚全國作家也有積極的作用。如今很多網友都以黑作協為樂,認為作協一無是處,這有失偏頗。

然而,新世紀以來,作協的作用的確顯著降低。網路小說的流行,讓普通讀者甚少閱讀嚴肅文學,專業作家的作品基本不能與普通讀者見面。而且隨著體制改革,進入作協也並不意味著進入體制,享受權益。根據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陳崎嶸的說法,目前中國作協8000多名會員中,「吃皇糧」拿工資的專業作家只有200多人。也就是有97%以上的作協會員,只有名譽,並無實際利益。(這裡引自騰訊文化頻道的文化觀察稿子《作協主席為何成了燙手的山芋?》)

1,中國文學現在有點畸形發展的態勢,無論嚴肅文學還是大眾文學,都少有很好的作品,大眾不愛讀中國文學,搞純文學的人賺不到錢。現在出版社一般出書都更喜歡出外版文學,因為品質和銷量更有保障,有外媒加持的表揚評語基本會被貼在書封上顯眼的位置作為賣點,都可見一斑。

2.進入作協,基本上都是混圈子。他們在官方眼裡看來是主流,但是在大眾眼裡基本上是邊緣。在市場經濟里,作協的加持基本沒有什麼意義。以前的作協,你可以數得出巴金,老舍等人和他們的書,現在作協里的作家有誰,我想可能除了文化圈內人,外面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

3.所以如果你想當職業作家,難免會跟作協圈子的人相碰。但是你不跟他們一起玩,也不代表你的文學作品就賣不出去。所以作協對於中國文學的存在意義到底是阻礙還是幫助,已經很難說了。我個人的觀感是這個圈子越來越小,而且有種自己跟自己玩的架勢。

4.文學作品也是需要經受市場考驗的。我不大認可純文學作家需要預先得到生活保障的說法。國外很多純文學作家作品好,不是因為zf先把他們養起來,給予了無憂的保障。一個人要靠自己的作品吃飯才硬氣得起來。不然,哪怕你的作品得再多作協頒的獎,你還是一個拿人手短吃人嘴軟的人。


做了幾年編輯,編過很多自費出版或者政績工程的稿子,其中有很多地方作協的成員寫的,爛的程度超乎你的想像。病句錯字隨處可見,毫無文采和情感可言,有的連小學優秀作文水平都達不到,真不明白他們要這樣的稱號有什麼用!而作協收這些人是要撿破爛賣錢嗎?

當然,我不是一炮轟死一群,作協里肯定也是良莠不齊,但既然連良莠都不分,一併納入的農田你覺得對農業的發展有什麼促進的作用嗎?

ps,由於我正審著一本破稿子,所以正生氣呢。


有些效果吧?我認為。


完全沒有。作家協會這個組織說白了執政黨花錢做的一個漂亮的籠子而已


推薦閱讀:

如何投資網路作家?
我是一個圖書策劃人,如何在知乎約到質量高的作者呢?
已有一定寫作經驗的人,如何成為作家?
王小波 《紅拂夜奔》 一句話什麼意思?
加入作協有什麼優缺點?

TAG:作家 | 主旋律 | 作家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