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讀純文科或藝術類(Humanities and Arts)是怎樣的體驗?
含我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的高校。 The humanities are academic disciplines that study human culture. The humanities use methods that are primarily critical, or speculative, and have a significant historical element—a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mainly empirical approaches of the natural sciences.The humanities include ancient and modern languages, literature, philosophy, religion, and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 such as music and theatre. Areas that are sometimes regarded as social sciences and sometimes as humanities include history, archaeology, anthropology, area studies, communication studies, classical studies, law, semiotics and linguistics.(維基百科英文版)
謝邀。本科在美國讀歷史專業(歐美歷史為主),現在歷史博士在讀(近現代中國,跨國史)。這裡主要從本科的角度作答。
在美國讀文科最大的特點就是閱讀和寫作量極大。從大一剛進校時一周讀一本書,到大三大四一周三本,我目前讀博士期間的極限是一周五本書,基本上就是一下課就讀讀讀、讀完一本再讀一本的節奏。但想到將來comprehensive exams的時候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讀200-300本書,就覺得現在這些都不算什麼了。在論文方面,從剛開始3-5頁的小論文,到6-8頁,到對寫15-20頁論文習以為常,直到本科畢業論文的100+頁。博士期間20-30頁的期末論文是常態,博士論文更是相當於書的長度。不過歷史系似乎是文科系裡最話嘮的……我本科的學校其他文科系畢業論文都是20-40頁,就我們歷史系的要求是80-120頁。我最近上一門文學課的時候教授說,期末論文如果從文學角度寫只需要寫15頁,從歷史角度寫就要寫20頁。
這樣的生活對本來就喜歡讀讀寫寫的同學來說應該是非常理想的。不過因為很多都是課內閱讀,所以有些書不一定好看但也不得不花時間去讀。而且因為量太大,不得不囫圇吞棗,甚至只讀書的一部分然後剩下的靠腦補,好書無法細細品味,對愛書人來說還是很遺憾的。基本沒有時間做課外閱讀,就算有空閑的時間,腦子裡也無法再塞入更多文字了,所以只有發發獃看看劇放鬆一下。
因為成績基本靠論文,所以不像理科那麼直接,做對了就有分了。文科論文雖然也有套路和方法,但很多時候無法用「寫得對不對」來評判,所以哪怕是自己非常擅長的內容,在等待教授打分時還是非常忐忑。另外,就算英語基礎不錯,但還是常常擔心自己文筆太渣,不知道如何表達一些東西。同時,因為長期寫英文論文,基本不寫中文論文,所以中文有所退步,而且對中文學術寫作幾乎沒有經驗……
上課以討論課為主。討論課人非常少,10人左右,時間又長(50分鐘-2個半小時),而且討論成績算在總分內,所以必須積極發言。這時就會發現美國文科生的一大特長:bullshit,就是有些美國人閱讀都沒做但卻能滔滔不絕地講出一大串乍一聽還頗有道理其實也沒什麼大意思的話。這樣的美國同學發言非常積極,甚至會打斷其他人講。作為中國學生,本身口語就比不上他們,沒做過閱讀可能就編不出什麼話,再加上比較禮貌不太喜歡插嘴,所以一開始會有心理壓力。但我個人認為其實這也是一種優勢,因為這逼著我們比美國人更認真地看書(雖然可能要花更多時間),仔細做完閱讀以後再大膽發言,說出來的話不是比滿嘴跑火車的美國同學更犀利更精確嗎?幾年討論課上下來,本來膽小內向的答主發現自己越來越皮厚而話嘮了,甚至也逐漸掌握了bullshit的技能,到大四的時候,就有了一種「把討論課當成茶話會」的輕鬆心態,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想其實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啊。(不過,這種bullshit的技能在博士生中基本不管用,因為在美國好學校讀文科博士的同學,當年都是在本科非常非常認真的學霸,所以還是老老實實讀書吧……)
文科教授的人品性格相對比較好。我同時讀了歷史和經濟兩個專業,當時不知道該主攻歷史還是主攻經濟,但這兩門專業的教授性格差異極大。歷史教授天天樂呵呵的,親切慈祥,而經濟教授則大都非常嚴肅,不易接近。歷史教授喜歡和大家聊天談思想談人生,經濟教授對這些基本沒興趣。歷史教授願意親自為同學改論文甚至改語法,而經濟教授把批卷子、答疑的職責都扔給了助教,在學生身上花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少。於是我就選擇了歷史系。當然,以上這些只是我自己遇到的一些教授,可能和我本科學校也有關係,其實歷史教授里也有渣人品,經濟教授里也有性格極好的人,不能一概而論。但我個人的經歷大致就是這樣的。
文科生和教授都會比較文藝比較博學。在大家匆匆忙忙急著找工作的本科校園裡,那些捧著小說看著戲劇的人基本上就是文科生了。而博士生雖然各種壓力都很大,但很多都對歌劇啊文學啊比較了解,而且都有自己的見解。至於我導師更是有著一顆文藝心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年輕時自學了俄語,說他退休以後準備坐游輪到俄羅斯去,去的時候在船上看原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回來的時候在船上看原版的戰爭與和平……還有,美國文科學者中左派、民主黨人比較多,同學和老師黑保守派是常態,現在研究生院里,參加研究生工會的基本上也都是文科生。
就業比較辛苦,因為除了讀研搞學術以外,沒什麼直接對口的工作。文科教的主要還是思維方式和交流能力,比方說如何處理分析大量qualitative的信息,如何批判性思維,如何表達自己的思想,等等。這些在很多崗位上都非常有用,但關鍵還是在文科之外也要學會一些比較「實用」的技能,諸如金融啊計算機啊什麼的,這樣就業更有競爭力。具體可見我回答的另一個問題:美國本科階段學習歷史以及類似的文科社會之類的專業真的是一個不被看好的選擇嗎? - Sophia Xue 的回答
看到其他回答里說到國際學生少,確實如此。不光國際學生少,讀文科的還是白人居多。
======20150228更新==========
想起來忘了寫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陰影的的blue book exam。本科的文科課程也不一定全是討論課,也有講座課的,特別像歷史系會有一些學生比較多的通史大課。這樣的課除了寫論文之外,也有期中期末考試,而且似乎全美國這樣的考試答題都用藍色的練習本,因此被稱為blue book exam。比較多的一種考試形式是essay question,即在這本練習本里回答一兩個分析性的問題,在規定的時間裡能寫多長就寫多長。對於非英語母語的中國學生來說,這樣的考試簡直是噩夢一樣的存在,基本上考前就要想辦法猜題目寫提綱,卷子一發下來就開始狂寫直到考試結束,基本沒有時間思考措辭、修改語法。我每次考這樣的考試,都有一種把肚子里所有的歷史知識全都「嘔吐」出來的感覺,考完以後手必定會抽筋,當天不能再做任何與學習有關的事。所幸到了研究生院就不用再考這樣的試了哈哈哈哈(但是要開始批這樣的卷子,估計也很痛苦,因為這樣的考試中大家根本不會在乎字跡清晰這樣的問題……)。其實blue book exam非常像上海高考歷史的最後的solo大題或者是高考作文,只不過用的全是英語。就算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但教授和助教心裡還是有一個大概的標準答案的,而且答題有一定的套路和方法。因此建議想出國的高中同學們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認真對待課內學習,因為國內的應試教育雖然有不少弊端,但真的能夠培養很多學習能力。目前想到的就這些了,以後想到什麼再補充上來。大家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2015年更新----------------------------------------------------------
怎麼忽然又頂起來了……既然大家還關心這個問題,過去的這幾個月又有一些不同的體會,最近就再寫一些吧
又挖個坑
------------------------------------------------------------------------------------------------------------------------------
看到目前排名第一的答主讀的是German Studies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啊!!!!!!
目前在波士頓一所大學讀Germanic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總的來說,不是系裡面沒有中國人的問題,是系裡面沒有人……當時想做德國文學,本來是打算去讀CompLit,然後發現GLL平均一年大概3-6個學生,教授有4個,想要多一些personal attention,於是就跑到了這個地方。
大概的感受:
1. 人少。一個department一共那麼一點人,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去office hour從來不排隊也很少預約,基本推門就進。很快就能認識整個dept所有的人。不過在其他院系很流行的互稱first name是不可以的,見到Prof就要叫Prof,他們也會管學生叫Ms./Mr.,Germanic的文化如此。
2. 大師多。這是在整個humanities的discipline之下的。每周都有一節lecture(70人),一個seminar(15人),一個section(12人)和一頓午飯(人數不定)是普利策獎得主帶。有大師指點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答主個人非常喜歡Hamlet,從初中開始每周堅持讀至少一遍,相關的專著看了十幾本,聽了教授的分析才發現書讀百遍其義不現啊。更重要的是,當你走近大師的時候會發現他們也是活生生的人,把大師從教科書上的神壇請下來的過程是給人以很大自信的過程。
3. 課程靈活。本專業的性質就是只要和Germanic/Scandinavian沾邊的研究什麼都可以,只要你能向director of undergrad studies解釋清楚某一門課和你研究方向的關係就可以計入學分。以前有人上生物學和計算機的課最終計入了專業分,最終論文研究的是普法戰爭時期的軍隊醫療系統。
4. 課業重但是有趣。學humanities的人相對其他領域更可能對自己的專業有發自內心的熱情(從沒聽說過「我爸媽非讓我學文學」「學哲學以後好找工作」「藝術史拿綠卡容易」之類的說法)。如果你真的喜歡讀書,那每周超過一整本reading也不是問題。常常聽到同學抱怨課業太重沒時間看書,學人文的就不用擔心這個。
說一個很多同學都擔心的工作問題。
a. 先說很多人都想去的行業,如投行/諮詢業。這個和學校聲望有很大關係。一個做過投行的前輩轉述過這樣一段對話:「這些申請人都是學數學經濟和統計的,怎麼混進來一個學藝術史的?」「他是耶魯的。」「哦這樣。」
b. 關於教職。顯然統計學等新晉熱門學科對教授的需求更大,不過如果走學術路線的話顯然是專業對口就業,這個沒什麼太多可說的。
c. Professional School如商學院法學院。問過學校的OCS,基本同a.
最後是和一個教授的對話,關於前途的
「等我畢業以後我該怎麼回答『你會做什麼』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你會從無數的資料中發現有用的信息,把他們整合成一篇有說服力的文章。你會優雅的寫作和辯論,批判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你沒有囿於專業的窠臼,而是培養出了敏銳的邏輯思維和對人類社會的認知,這足以讓你戰勝任何行業的挑戰。」
----------------------------------------------------------------------------------------------------------------------------
才看到問題評論裡面題主希望有一些生活方面的體驗,那麼我一天比較典型的時間表是這樣的
最忙的周一周二:8:00 起床-9:00 早餐- 9:30-11:30寫德語作業,背德語單詞-12:00-13:00德語課-13:00-14:00論文課-14:00-14:30午餐-14:30-16:00盯著一幅畫看-16:00-18:00藝術史seminar-18:00-18:30晚餐-19:00-次日3:00reading-8:00 起床-9:00 早餐-9:30-10:00複習reading notes-10:00-11:30lecture-德語課前複習-12:00-13:00德語課-13:00-14:00和教授吃午餐
沒課的周五:睡到10點,下午開始做reading至晚餐,和同學打FIFA或Diablo至凌晨
周六:8點起,做reading至中午,和同學出去吃飯,下午寫論文/複習德語/背瑞典語單詞/上知乎,晚上接著做reading至10點睡覺
周日:6點起,寫論文/做reading至中午,下午和同學出去玩,晚上做reading至23點,從學校附近的橋上跳入查爾斯河,回宿舍洗熱水澡吃維生素換衣服,24點回到圖書館做reading至兩點,睡覺。
--------------------------------------------------------------------------------------------------------------
最近天氣轉涼,不敢再跳河了。
-------------------------------------------------------------------------------------------------------------------------------
讓答主人生無比艱難的三個問題
1. 上你們學校高考得考700多吧?
2. 怎麼學文科啊,是經濟沒考上?
3. 這學文科出來綠卡怎麼辦啊?唉阿姨知道你是聰明孩子,就提醒你一下,你知道STEM吧?
羊年第一篇,認真寫下吧。
在紐黑文讀歷史專業是一種前世修來的福氣,因為這裡的歷史教授可用星光璀璨來形容。比如說Donald Kagan 的希臘史, John Gaddis的冷戰史, Jay Winter的一戰史, John Merriman的歐洲文明史, 還有史景遷的中國近代史,等等。不少課都已經在公開課裡面頻繁出現並已經被字幕組譯制了。這些教授的學術造詣自不用說,各自的講座也極其精彩,可回味的地方也很多,而他們教本科生也不馬虎,都用著畢生功力在教,有時候也會教教小seminar, 幫你批改批改文章什麼的。
至於歷史專業修起來難不難,這件事因人而異,但整體來說並不輕鬆——三門美國史、三門歐洲史、三門其他地區史,總學分要修到12以上,其中有兩門必修的seminar,還有其中必須有相當部分是古代史,加起來林林總總的規定以及最後的畢業論文,對於英語非母語的學生的難度你可以自己評判。個人上了整套西方帝國史,從羅馬到拜占庭到奧斯曼再加西歐英法德的崛起,其中的閱讀量其實我自己現在也不知道是怎麼過來的,大概一門課一個禮拜一百五十頁左右吧。 當時很多課選擇都是因為興趣,因此看書也比較起勁。有不少老師選的書也比較好,如阿拉伯史中的再見巴格達啊,史景遷自己的書啊,都是十分可讀的作品。當然也有極難的羅馬拜占庭source book, 有些補充材料還只有拉丁文的得自己找翻譯來看。總之閱讀的難度是看人看內容看實際情況。
考試的話分成好幾種,有當堂考試,基本上就是三四個小時在座位上瘋狂地寫幾本bluebook 回答長問題之類的;但最噩夢的當屬24 hour take-home final。因為儘管開卷有益,但是這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而問題的難度都會幾何倍數增加。我們中的很多人是真的 24小時都在寫,最多當中買個pizza,寫完之後天都亮了才交卷。當然也有寫論文的課,基本上大概20-25頁的樣子,講一個問題,然後期末之前老師跟你談談怎麼改的更好,覺得問題在哪裡,有什麼要補充的地方之類的。最後老師會打分,跟前面的課堂論文、考試、表現之類混在一起給個grade。
在紐黑文最大的另外的好處是藏書之巨。各種材料、各種不同時期的歷史文獻甚至是18、19世紀的原版書都是隨處可得。如果你的論文需要用到更珍惜的文獻,學校有的也有,有的也能給你經費幫你看到。經常發生的是你要做的畢業論文選題基本上都有30-40本相關的二手材料和10-20本左右的一手文獻供你閱讀,如果超過這個範圍你基本很難handle而且說明你選題太大了。因為主要藏書都在史特林,因此我也花了很多青春在那個書架有些陰暗的地方,不停苦讀但也樂此不疲。
至於跟老外討論的一些課,我反倒覺得在這些課上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因為這些人通常都與你有著共同的興趣、至於觀點不同,我覺得非常正常,在知乎上都很常見,更何況是不同國籍背景的人看問題的角度和方式。有些人寫文章真的很棒,老師也會列舉他們的好,你也會從中模仿吸取自己能學到的東西。
最後,從本科最終成為歷史學者的人很少,但是這段學習經歷,熬夜的苦戰,幾千頁幾千頁的閱讀,也算是大學能給我的一份財富吧。
我讀的是文得不能再文的英文文學,同時輔修哲學,算是文科中「最無用」的兩門吧。本科就讀加拿大傳說中的「貴族學校」,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曾經排全國前五,這幾年估計前十吧。總體來說,這是一段既幸福又痛不欲生的旅程。
正篇之前先說下:這問題我很早就在關注,但一直猶豫是否作答。一是因為自身情況有點特殊(移民,非留學),二是因為這個體驗里不少是自己的心路歷程,分享出來就像把私密日記本拿給別人看一般。這篇送給準備踏上我後路的@孟小七,謝謝邀請^_^ 中文很差,請見諒。
在國外讀文學,最大的難關是語言。「英文文學?中國人怎麼學都學不過人家西人啦。」當時我報大學時,家人朋友都這麼勸我。我自然不想被他們說中,可是,我也深諳自己的不足,並因其自卑。高中畢業時,我都無法做到寫作沒有任何語法錯誤。平時語感也很差,固定介詞總是用錯,措辭也常常不恰當。更令人煩躁的是,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過來。我只能不斷忍耐,跟自己說,隨著時間,會慢慢進步。
在這之上,還要憂書生之憂。總是覺得自己不夠聰明,怕想不出好主意,擔心看不懂深奧的文學作品。寫作永遠都是一件很艱辛的事情,盯著一首詩就是兩三個小時,絞盡腦汁地想要寫出點什麼重要的東西,其中的痛苦好比解不出高數題。有時論文表達不清,老師看不懂我的想法,評了C。以為自己想到了好點子,老師卻評價想得不夠仔細,語法也有錯誤,給了B。這些都是常有的事。文科生的論文表達的是自己的想法,往往是嘔心瀝血之作,所以被老師否定時就像是自己整個人被否定了一般。每逢這種時刻,難過無比,覺得自己在乎的東西一文不值。到現在,快大學畢業了,這些焦慮仍不見減。我仍舊無法靠自己寫出一篇完美的論文。偶爾也會拿到特別糟糕的評分。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時,委屈得滿眼淚水。永遠在擔心論文的成績。因為這些學習上和心理上的挫折,我屢次質疑過自己的決定:「我放棄了會計而選擇了文學,這樣真的好嗎?如果只是麻木地學自己擅長的會計,那該有多簡單。」 大一大二還在摸索門路時,這種不安特別難熬。
不過,思想上的收穫讓我肯定自己的選擇。當別人覺得一些必修課是煎熬的時候,我敢自豪地說,我大學沒有一堂不喜歡的課。大一大二,讀文學作品和思想作品為主,大致介紹一下歷史背景和作品的地位。大三大四開始學習一些理論,每個班人數也減少到二三十人,互相討論並爭論作品的意義。雖然常常沒有結論,但從每個人的觀點中,或多或少得到啟發。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文學作品(女權主義?作者為中心?政治歷史?文學理論?),感嘆於作品的偉大,讓作品的一些思想改變自己的世界觀。恍然大悟的瞬間,價值觀被刷新的瞬間,得到靈感的瞬間,心臟都比平時跳得激烈,整個世界變得美妙起來。大學四年就是充滿了一個又一個這樣的瞬間,所以我覺得很幸福,很充實。讀文學一方面是個人滿足,從中尋找個人的意義,另一方面是鑽研人類文明,尋找更廣的意義。
就此,再在「讀人文的意義」這個話題上多說一句。不像理科生,畢業之際能獲得很多實在的技術,和很多踏實的答案。文科生畢業時,也許已練就一些寫作技巧,卻抱有更多疑問。但是,文科生會看破政治家的花言巧語,會質疑所謂的「歷史趨勢」,會批評根深蒂固的父權主義,等等。人文其實跟生活息息相關。
剩下就講講日常學習吧。
正常來說,一學期五門課,共十二個星期。每門課,平均一星期研究一個話題,有時是一本小說,有時是幾首詩,有時是學術文章。一星期的閱讀量,多時每堂課兩百餘頁,少時十幾。讀的東西,無論是實在無法產生同感的中世紀民間小戲,還是幾乎看不懂的意識流,喜歡不喜歡都要咽下去。大一大二為Lecture,一百來人一起上課,老師在台上講講講。大三為小型Lecture,三十到五十人一班,老師講著講著,提提問題,請大家回答。
大四為Seminar,討論課,最多三十人,有的老師適當講講主題,有的老師會出課題,不過重點都是學生表達自己的理解。每學年寫七到八篇論文。大一大二平均每篇1500字左右。大三大四每篇2000到3500字不等。我寫一篇A-的論文大約時間:構思和找資料花三到七天(看情況),大綱兩天,初稿兩三天(順利的話),修改一兩天。考試形式一般為即時論文,不知道為什麼我特別擅長文學考試,一個學期的內容花兩天過一遍,上考場思如泉湧(?)。每年都靠考試拉分(相反,我的歷史論文考試就特別差勁,無論如何都摸不準老師到底想讓我說什麼。於是我大一之後果斷棄歷史。)環境——
同學之間的確中國人/華人少之又少,估計沒幾個像我英語不是母語。白人女生為多數,整個系就七八位男生。我感覺自己跟大多數人氣場不合(文人相輕?),所以除幾位之外,交往不深,甚至現在都不知道系裡大部分人的名字。不過大家都很友善,沒有歧視。不少教授很親切,常常鼓勵我。內容——解釋清楚實在太難,簡單憑記憶列個書單。目前家裡堆積課本四五十冊(都是小說、詩集、哲學著作、選集等)。
英文文學
莎士比亞、Marlowe、中世紀戲劇、狄更斯、密爾頓、Dryden、Pope、十八世紀各位女詩人、Stern、Swift、《貝奧武夫》、六位著名浪漫詩人、思想家數位、奧斯丁、Tennyson、T. S. Eliot、Virginia Woolf、【反正就是各種名人,八成死了兩成活著】馬克思、弗洛伊德、De Saussure、Althusser、Derrida、Roland Barthes、Foucault、柏拉圖、亞里士多德、Susan Sontag、【反正就是各種文學理論家】
法文文學
Corneille、伏爾泰、Camus、Pascal、Lesage、Moliere哲學
托爾斯泰、Dostoevsky、Jaspers、Foucault、Gadamer、Shrag、康德、Hume、Locke、Descartes、Leibniz、亞里士多德、柏拉圖、Wittgenstein(不定期補充)
————————————
題外話:最近,一位愛看書的高中女孩子私信問我,留學加拿大是應該讀文科還是讀理工,我果斷勸說她讀理工。文科生的出路的確不被看好。政府撥給理工科的經費要比文科的多得多,導致文科中競爭非常激烈。非常特殊的project才能夠拿到經費(比如digital humanities;比如多倫多大學兩位教授挖掘中世紀民間戲劇手稿,動搖了整個學術領域的一直以來對中世紀文學史的看法)。博士後在學校之間奔波教書,領著最低工資,指望有一天能轉正。出了學術界,需要文科專業知識的工作少之又少,文科生只能跟眾多畢業生一起擠律師、公務員、政治家等門檻。出版社報社雜誌社一個接一個倒閉,因為人人都開始在網上寫專欄,自己出版。所以,家裡辛苦湊錢供你出國讀書的話,還是建議投資到前景比較好的科目。若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學文,若沒有做好心理準備放棄工作保障,就別浪費出國的機會和四年光陰。讀文科,的確是能開闊眼界,但是不一定要讀文科才能看更大的世界——積極探索國外的環境,不把自己關在小圈子裡,就足以學到很多。可惜,許多出國留學的孩子帶著嘗鮮的衝動和好奇心選擇了文科,卻不知其中的困難,更由於基礎不紮實,半途而廢,最終勉強畢業。而在這個領域,學得好的都很難混,別說學而不成的人了。
相關討論可移步:美國本科階段學習歷史以及類似的文科社會之類的專業真的是一個不被看好的選擇嗎? - 留學美國
不知道大家還想知道什麼,歡迎留言提問。就讀於St. John"s College (Great Books Program那個)。目前剛讀完大一。
學校的program是20世紀由芝大的幾位學者創立的,原著閱讀,一共五門課:Seminar, 古希臘語+古法語,數學,音樂,Lab. 五門課的形式都是課前完成reading,課上由tutor帶領的討論課。學生一般不讓閱讀任何二手資料。
Seminar是閱讀從古希臘到二十世紀的文學、戲劇、歷史、哲學、政治學著作。每周一、四晚上seminar.閱讀量也是根據書的內容定的,若是文學,一次大約讀100多頁,若是哲學,一般40-70頁,但讀亞里士多德Physics時有過只讀20頁的。討論激烈並且深刻,例如讀Oedipus時會討論他究竟該為自己的結局負責嗎;讀Nicomachean Ethics時會討論為什麼virtue是在兩個極端的中點。
古希臘語第一學期是按一本教材學習,偶爾會發古希臘的一些材料讓做翻譯。第二學期開始翻譯柏拉圖。我第一學期由於對希臘語無感,並且其他四門課課業挺重,就根本沒學好。第二學期狠下心要補好,便找到了自己的seminar tutor請求幫忙,每周跟他約午飯,請他幫忙糾正我的翻譯。Tutor人特別好,幫我糾正了一個學期~(這可能是其他大U比較難有的情況,tutor不許拒絕學生的邀請,所以經常有同學每周約tutor討論或是聊天,每次一兩個小時)
數學是從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開始學,會一直學到微積分。幾何原本因為裡面有許多propositions,上課前是自己看並學會做,上課時tutor會抽同學上黑板演示。每個prop做完會進行討論。也會討論每一章最前面的Definitions,比如怎麼理解a point has no part.
音樂課聽說是有人把annual seminar paper寫成了小說(。。。)所以現在第一學期改成writing課了。第二學期是各種公元前音樂的合唱,初步樂理。大二會進一步學樂理,古典音樂,練習鋼琴。
Lab是閱讀從古希臘開始的各種生物、化學、物理著作,也會重演一些重要的實驗,如哈維解剖心臟。
我是在Santa Fe這個校區。學校在半山腰上,進城不太方便(雖然城裡什麼都沒有。。)如果能心態一直保持很好,會覺得學校真是浪漫的典範。去山上盪鞦韆,遠眺起伏的群山,看粉紅色的夕陽和夜幕初上的小城。但學習壓力大,討論課不給力, 或是tutor不對胃口時,真是像是在大山裡,什麼排解的辦法都沒有。
大三準備轉去東校區Annapolis過上海邊的生活。總的來說變得越來越理想化,思考和討論成為了生活方式。
附seminar reading list:某藤本科哲學學生
體驗就是,又痛又爽吧。哲學課一般除了閱讀沒平時作業,有也就是一周一個自然段的reading response之類的。一學期會有兩三篇paper, 都不長,要求5-10頁不等。有的課還會有考試,包括判斷題(a是否持觀點x),簡答題(闡述a的某個argument或者解釋某概念),和 essay 題。期中考試一節課(1-1.5h),期末兩個多小時。 我們學校哲學major 只需要上8門課。系裡規定了必須上多少門高階課,還要求必須上一門講現代形而上學/認知論的課,一門主要講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課,但沒有規定必修課。
本來打算學政治系,結果第一學期上了節哲學課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爽的第一點就是哲學訓練人的思維,讓我感覺一下子腦子清醒了很多。就彷彿以前只能看見模模糊糊地糾纏在一起的色塊,現在眼睛卻清亮了,可以看見線條和輪廓
痛,主要是在於閱讀量大論文難寫。一節哲學課一周布置100-150頁閱讀吧,看著不多,但很多很難理解,所以讀得很慢。我大一讀利維坦時覺得霍布斯那一口古英語簡直要命,後來讀黑格爾,才發現霍布斯這種好好說話的哲學家真應該保護起來。 有時候平時的閱讀欠了債,論文deadline迫近時就只能硬著頭皮從頭讀起。那種時候真是一天除了吃飯就是讀書了,讀到晚上感覺肚子里一下塞了太多書,飯都吃不下了。絞盡腦汁試圖作者的意思,理清他論證的脈絡,然後抽絲剝繭,重構出他的理論框架。有些哲學家不是按線性的方式寫論文的。他們會把和一個問題相關的看法東一句西一句地到處亂扔,甚至這些看法還會自相矛盾。我上一門講亞里士多德道德理論的課,寫paper時要講他對道德教育的看法, 我把整本書都翻爛了,還把所有相關的文本都摘錄到一個文檔里,沒事就盯著想。這樣的細讀文本,大概是上哲學課的體驗中很重要的一環。但細讀收穫很大的,就像是把打亂的拼圖拼了回去,之前看到的只是局部的圖景,整個拼圖拼完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原來TA對問題A 的看法和對問題B 的認識是這樣聯繫的,原來這些都是基於 TA 對人的本質的假設,或是對最高價值的判斷。這種恍然大悟的快感真是酸爽地不行!我也有同學在北大學哲學,聽說他們不怎麼寫論文,有時候挺羨慕的,光聽課多好玩啊,寫論文每次都絞盡腦汁的,好幾天甚至幾周才能把問題想明白。 但其實上課收穫最大的部分就是寫論文。我記憶力堪比金魚,老師講的東西很快就能忘光了。獨獨是paper寫過的那部分,過了很久還能把作者的整個論證過程複述出來。因為是論文強迫我細讀、審查、理解、思考、反芻文本,真正地消化文本的內容,理解作者的觀點。相信大家在別的學科也有這樣的體會:你只有自己能講明白了,才是真的學明白了
其實還有件很玄幻的事。
每個哲學家的書,都是他們的魂器。你破解了魔法,理解了書,理解了哲學家的理論結構,你就可以把那片靈魂帶走了。然後你就能重新構建起他的人格,他的形象。當然我書讀得少,這種形象對我還是模糊的,彷彿隔著厚厚的霧。但那些argument 生動起來了,它們不再是就強權君主霍布斯提出的前提一二三四五;而是有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在給我講他的想法,他的偏好,他覺得什麼是好的,他最恐懼的又是什麼。這種感覺很有趣,就彷彿你的精神世界中住了位新朋友,你讀的書越多,這位朋友的形象就越像個真人。甚至你還可以和他對話。你讀到一條新聞,心裡迷惑,便可以問他:「霍布斯會怎麼看呢?他大概會這麼說吧——「 書讀了一本有一本,搬進來的哲學家就越來越多。他們甚至會在你的「意識王國」里甚至會就一個問題掐架:「這個問題古典自由主義會怎麼看?蘇格拉底又會怎麼解釋?尼采會說什麼?馬克思呢?如果密爾這麼反駁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又會說什麼呢?」 這樣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對問題的分析大概會更全面吧,儘管不一定能得出一個答案,但至少不至於一葉障目地認為自由主義權利觀就是評價是非的唯一標準了。不過僅僅是這個用各家理論分析問題的過程就很好玩的。有時候我一個人想到有趣的地方就開始笑,估計沒少被別人當蛇精病。另一件爽事是很多哲學家本人也很好玩。哲學書不是平淡冗長的佈道。相反很多哲學家都自帶嘴炮屬性。尤其是他們嘴炮的受害者很多已經作古,反正也不能從墳里爬出來找他算賬,於是噴起來那叫一個肆無忌憚(其實他們噴同時代的人也沒什麼收斂)。除了掐架之外,很多哲學家文學功底很強,作品很耐看。比如尼采。當然最好玩的還是柏拉圖對話。 柏拉圖對話文學性很強, 很多篇章都十分動人。上古典哲學時,讀宴飲 high了我一晚上。那個學期正好有位也是學者的演員來我們學校演出,重現「Apology」。 我們幾個哲學生一起去看。去之前我的好友,一個也學哲學的妹子還在說說「要是演斐多我一定得哭,apology 應該不至於」,結果最後大家都含著淚出來的。
還有總有人說中國留學生上課太沉默不提問之類的,我在哲學課上倒是很少看到。 哲學課上我們幾個中國學生向來是霸佔前兩排上課不停問教授問題那種的。不過discussion 上大家似乎發言要少些,大概是提不起興緻吧。畢竟1000+ 2000+ 的哲學課上很多學生不是本專業的,而美國學生邏輯基礎比較弱,我們中學數學課講的那些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命題之類的他們都沒學過,每個哲學課都要給他們補基礎邏輯課。所以很多美國學生說話不在point上。 我之前有個低階的道德哲學seminar,幾乎都是非本專業的學生,充分必要分不清,實然應然分不清,實在懶得參與他們討論,有時候我都心疼老師要回答這麼不make sense的問題。 當然不是說美國同學都弱爆了,只是沒經過思維訓練的非本專業學生會這樣。哲學專業的美國同學頭腦還是很靈敏。 我的另一門高階哲學seminar 一共有8個人,就我一個中國人(也就我一個外國人),課上同學們向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很有價值,整堂課就是被大家的一個個問題推動下去的。
說完哲學順便說說古典學啦。我就上過兩門古典學的課。 教授特別棒,人非常nice,學識淵博,妙語連珠,我之前對西方文學閱讀很少,英語表達又十分笨拙,教授卻報以十足的耐心。上學期每天下午上完課我都要去他的office hour 請教閱讀中不理解的片段,然後總是和老師聊上一個多小時。上學期的課主要是讀古希臘文學作品,體察古希臘的文化和思考方式。這學期是學習古希臘以來的西方悲劇傳統。 閱讀同樣很多,一周能有將近200頁。上學期讀的書摞起來能到膝蓋,這學期買了21本書還不算列印出來的。不過都非!常!有!趣! 某些作家簡直腦洞逆天啊!比如一生致力於挑(wu)戰(ru)大眾相信的「傳統版本」神話的Euripidies, 比如連神到人侮辱了個遍對「傳統」毫無敬意的Aristophanes, 還有我男神Lucian 他的腦洞簡直甩微博段子手一條街啊!Seneca 的對白太有力文字太優美簡直想全文背誦啊!總是看得我在圖書館忍不住笑出聲!
總而言之是爽大於痛,痛也是甜蜜的痛的體驗。當年腦子一熱,去加拿大一所學校讀了個極冷門 Arts 專業:German Studies……
- 系裡基本沒有中國人。我那屆是系裡第一次招中國人,至今不知為何,可能教授們想嘗嘗鮮了。
- 教授比學生多。每年接收學生數量與熱門院系比起來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由於系裡人少,每個教授和每個學生都認識彼此,有很多一對一交流的機會。學生間關係也比較融洽,下課後經常一起去 pub。我不合群,比較少去。。
- 課程只有 seminar,沒有 lecture。形式為不多於 8 個人圍著教授坐在一起討論一個或多個話題,不能分神一秒鐘,否則讓談看法時很容易死。拿過最恐怖的一門課是兩個學生圍著一位教授討論德國文學史,從文藝復興一直研究到二戰結束;千萬不有人請假不來,否則就剩下一個人跟教授大眼瞪小眼討論了……每次 seminar 結束都感覺腦細胞死傷無數,需要吃頓好的來緩緩。
- 閱讀/寫作量大得恐怖。剛開始一個學期感覺沒有時間吃飯睡覺,但還是讀不完、讀不懂教授指定的東西(當然,根本原因是我德語不夠好,系裡的德國人讀起來跟玩兒似的?_?)。壓力頗大,感覺跟不上其他人,經常睡不著覺,或是早晨不願意醒來面對現實。隔壁 French Literature 系的一個小姑娘,當年在浦東機場同行出國時還是個挺水嫩的姑娘,3個月後再見發現其全面內分泌失調,感覺老了 10 歲,直到畢業。
- 系裡有一些真正專註於研究的同僚。比如有一位小哥來自加拿大法語區,德語很不好,記得剛入學他只有大概 3000 字的辭彙量,但是有很深厚的哲學背景。跟他一起上 seminar,我驚訝地發現每堂課他厚厚的閱讀材料上都密密麻麻地記了很多筆記,要知道那些我連讀都讀不完啊。於是我就問他了。
-「你怎麼會有時間讀完那麼多東西呢?而且它們那麼難。」
-「我除了每天 45 分鐘彈吉他、2 小時晚飯和睡前 1 小時夜宵,其餘時間都在閱讀。」-「不會有『很累,想放鬆一下』的想法嗎?」-「唔,我唯一的煩惱便是想讀的太多,可時間不多」。
對了,這位小哥的吉他還彈得非常好,跟他 jam 過幾次,感覺不是一個層次的,我很羞愧-_-
- 心態比較不功利。跟其它院系一樣,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但很少有人討論移民、入籍、買房之類的事。 朋友分享說系裡的同學們在申請永居、規劃買房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來在自己系從來沒聽過這樣的話題,但無疑這些內容是踏出系門後到處都聽得到的無聊 cliche。總覺得這樣的一個院系類似於沙漠中的綠洲,城市中的桃花源。大家只想研究研究文史哲,讀讀書,去去不同的地方,經歷不同的文化。30+歲還在讀書很平常,Faculty 是典型理想 career path,但是較難。
- 要混出好樣子較難。因為 1) 它對語言要求更高,因為涉及的不僅是理解,更是表達。另外,語言學和文學相關的項目,基本都會要求學生掌握除母語和該語言外至少一門第三語言。2)Humanities Arts 需要留學生在全新的文化中對對另一種或多種文化形態下的事物有比較深的理解,來研究和輸出你的成果,難度無疑又增加了。話說回來,從另一角度來研究東西,其實還蠻有意思的。Challenging but interesting.
p.s. 人文社科在全世界高校處境都愈漸尷尬,能帶來實在利益的理工商科更容易拿到 funding,幾百年前純粹文理的高等教育理念或許再不會盛行。且上且珍惜吧。
這是一個心酸的題目
-------------------------------------------
「你讀什麼專業呀?」
「社會科學」
「哦。都讀些什麼阿?」
「很多阿,很廣泛的。歷史哲學社會政策科學史國際發展傳媒政府管理。」
「嗯。。論文很多吧?」
「三年寫了幾十篇論文,加起來有十多萬字了。」
「唔(不明覺厲.jpg)。。。都寫些什麼呀?」
「很多,整理好了發你。」
「好的」
過了若干小時。
「整理好了,發你:
The impact of court on institution for science during the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時期court的影響)
The analytical primary sources of Aristotle (亞里士多德primary sources解析)
The H4 Marine Chronometer (H4航海天文鐘)
The Piri Reis map (雷斯地圖)
Technology in the Cold War (冷戰時期科技)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European Metallurgy in the 16th Century (中歐16世紀金屬冶煉技術對比)
State the weak and strong anthropic principles (論人擇宇宙學原理)
ITER - A major「Big Science」Project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
Can scientific society overcome the Humean problem of induction? (哲學)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No Miracles Argument and Pessimistic Meta-induction (哲學)
Can Geo-Engineering be regarded as a good technological fix for Climate Change? (地球工程)
A review of the paper "BSE: A Paradigm of Policy Failure" (論瘋牛病時期的政策失敗)
Advocacy Project for UCL Mental Health Research Msc Programme (宣傳項目,關注心理健康)
Is the prisoner』s dilemma an insurmountable problem for Rational Choice Theory? (哲學)
Do global technologies enslave or liberate? (論全球化科技)
Is the GM crop debate only about GM crops? (論轉基因糧食)
Aims and principles of action for global citizenship (論全球公民之目標和原則)
Would the benefits of an ungoverned internet outweigh the harms? (論網路控制)
Making Modern Science Book Review (書評)
How so science journalists represent science in the media? (媒體中的科學)
Discussion of "We have the right to life, and we have the right to end our lives" (哲學)
Comparative Review of Documentaries (紀錄片影評)
Can DNA profiling determine between the guilty and the innocent (論DNA鑒定為法庭證據之作用)
Is 『global citizenship』 a contradiction in terms? (論全球公民)
To what extent are historical discoveries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science unique with regard to philosophical models (case study)? (哲學)
Sir Henry Wellcome: A Scientist or a Businessman? (論Henry Wellcome)
A brief introducing blog for Leeuwenhoek (博客,關於列文虎克)
Webpage introducing The Wellcome Trust (網頁,關於Wellcome Trust博物館)
Museum Showoff event report (報告,博物館活動)
Museum Display Analysis – Nuclear Medicine (核醫療學展覽分析)
Do we live in an absolute surveillance society? (社會的監視)
What are the 『Two Cultures』 and how are they still relevant today? (什麼是Two Cultures)
Individual reflection on the process, dynamics and outcome of the course (宣傳項目個人總結)
Global Citizenship Final Report Mental Health Group (小組報告,心理健康項目)
Can the dream of human colonization of Mars come true? (殖民火星)
Solving Global Warming May Lead to More Problems (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Could geoengineering ever become a reality? (地球工程是否現實)」
-------------------------------------你問海外讀人文學科是怎樣的體驗?
我說,大學三年,寫作愉快:)
講真 (誠摯臉.jpg)
(#‵′)我看了一圈為什麼沒有我大revelle的"humaninities「……
先提前說明,本人是理工科學生,但我們學校強制要求所有學生上正兒八經的humanity的課程,內容是2000B.C.-現代21世紀的歐洲史。而且是5節【。它想讓我死
好了進入正題。樓上似乎沒有小夥伴上過Hum課,我先科普一下什麼叫Humanities課程,它的課程和其他文學課程(history、literature、philosophy)有什麼不同:
Humanity課程的理念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早期,是黑暗的中世紀,是黑死病(Black Death)橫行的時代。這導致了1、歐洲的思想發展被基督教鉗制。2、歐洲的人口大量銳減,以至於勞動力嚴重不足。簡而言之,歐洲百廢俱興。
在歷史的關鍵節點,歐洲提出了一種觀點:以教育振興歐洲。然後歐洲人,尤其是義大利那一圈兒,開始極大重視教育。教育的模板你們也知道了,就是他們牛比的祖先,古希臘先哲。
於是誕生了我們的Liberal arts課程:manmade educated system for free people。
給自由的人設置的人文教育系統。第一個版本的課程設置是三(trivium)+四( quadrivium)系列
Trivium(三學科):grammar 語法Rhetoric 修辭logic 邏輯Quadrivium(四學科):
arithmetic 算術geometry 幾何 (也就是數學對青少年的精神虐待的歷史源遠流長。。╮(╯_╰)╭)astronomu 天文music 音樂後來在發展中刪刪改改,humanity課程變更為:
Trivium(三學科)grammar 語法Rhetoric 修辭logic 邏輯 改為 history 歷史四學科不改
3+4變為3+4+2 新增的兩門為:Literature 文學Ethics 倫理所以Humanities這門課是以上所有科目,文史哲倫的總集合……
這是第一點,很重要。
沒有偏題,因為沒有上過這個課,我上面說的這些泥萌肯定不知道╮(╯▽╰)╭第二點,因為課程的設置理念,HUM課課上牽扯的東西是很廣的。它和文史哲政的區別在於:
它每一個方面都會涉及,但每一個方面都不會深入。
比如哲學方面。哲學思維常常被用於特定的單詞,如justice,equality等
對於文本一個特定單詞的定義中:文本中哪些概念屬於充分不必要條件?
哪些概念屬於必要不充分條件?
概念之間的因果關係是如何發生的?
由此衍生的單詞含義和現代含義有什麼不同?
比如歷史方面。和歷史系不同的是我們不需要記任何年代和時間也不需要考發展史。只探討歷史材料。
比如政治方面,某羅馬帝國皇帝的某一篇發言稿,表達的是什麼東西?
他的修辭反映了什麼潛台詞?具體牽涉到詞語的選用問題,還有說話的表達是否避重就輕地在談論某些東西。在當時的政治局勢下他有何用心?倫理方面,假如我們現在要進行一場戰爭,你認為什麼樣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呢?
如果少流血少殺人是正義的戰爭,那麼君主一時的婦人之仁導致之後國內國外更嚴重的混亂,這樣的君主是好的還是壞的呢?如果驍勇善戰被認為是君主美好的品德,那麼他不斷發動戰爭導致死了很多人,他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呢?之後產生各種各樣的debate。同學之間互相發表觀點+互相反駁,教授和同學之間互相發表觀點+互相反駁,TA和同學之間互相發表觀點+互相反駁,然後回家寫paper。
不要小看反駁。反駁不是基於個人立場的反駁,而常常是基於邏輯的反駁。
我可以和你站在同一個觀點上,認為A和B是因果關係。
但你說因為A和C有因果關係∪B和C有因果關係導致A和B有因果關係那我就要反駁你。
這個是很難的,也是我剛開始學的時候表現最差的一點:邏輯。
如果錯誤的邏輯隱藏在對方洋洋洒洒花里胡哨的一大段話里,你能不能敏銳地挖掘出來?
海外讀文學類課程和國內不同的是,它要求的思考強度是非常大的,不僅僅是閱讀量大的問題。
每讀一本書,你就被迫思考。國內寫文章還可以靠「本文用諷刺性的語言描述了xxxxxxxx的社會問題」來給文章注水,國外不行。因為這個叫陳述性語句,毫無卵用,讀過的都知道這本書在講這個,你只能講你思考出來的別人沒有的東西。辛辛苦苦碼了半天paper,TA還等著給你按照以上邏輯學方法給你的idea找邏輯謬誤呢。噫。。。謝邀。@胡華
其實我讀的算是social science了,不算人文學科(Humanities),我一直關注這個問題向各個答案學習來著。我有一節Penn文理學院(School of Arts Science)的文學課,還有日語課,也認識不少SAS的朋友,我現在的一門語言學、一門教學法的課上有幾個文理學院的同學一起上,常常跟他們交流。最大的感受就是心態不那麼功利。
這裡更看重【喜不喜歡】,而國內更看重【有沒有用】。系裡的Orientation,碰到一個同班的美國小哥,在Temple本科讀歷史,又在Penn讀語言學,以後要去讀文學PhD。聊了Middlemarch,Moby Dick,聊了scarlet letter的論文。對話間都是「大家都在做喜歡的事吧?」,而不是憂心忡忡「你學這個有什麼用」。這樣的人在國內真的很少。
文學課的話,英語系畢竟是白人的天下,不光中國人少的可憐(中國面孔以ABC和美高美本居多),連其他國際學生也少。黑人的話,走兩個極端,要麼窮、沒教育,要麼教育程度很好、很努力。英語系有那麼幾個黑人,大概屬於後一個極端。我提「窮」這碼事的原因是,學人文學科,相當一部分是家境小康的。當然,選擇文科首先是出於熱情和興趣,但沒有物質基礎的話根本談不上滿足愛好。
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能盡自己所能簡單地鑽研出一些小成果,有什麼興趣就去追求,從這個角度講,真的很幸福。身邊也都是一樣的人(圖片大霧),教授也對你的選擇充滿了肯定,會更有認同感。在別人低頭找尋六便士的時候,能抬頭看一看月亮。古典學(Classics),大三。聽起來一個不可思議的專業,甚至有人將其稱為西方的國學,但在我看來古典學的定位比國學精確太多了。古典學的主要學習內容包括兩個大古典語言古希臘語和拉丁語,西方古典時期的歷史,文學,建築,藝術,宗教,文化等(古希臘古羅馬相關),甚至包括一部分早期中世紀相關內容。
一般來說,專業大致上兩個方向,偏向語言的和偏向歷史文化的(這其實和大部分地區研究類似,例如German Studies,East-Asian Studies)。我校專業要求無論如何都必須學習兩年或以上的古典語言(兩年拉丁語,兩年古希臘語或者兩種語言各一年)。
該專業中國人極少,至少在我的大學(一間小小的文理學院),目前我所知主修該專業的就一個已經畢業的學長和我不是白人。
我是語言入門的,目前學了兩年拉丁語(這個學期依然在繼續),一年古希臘語。大部分該專業的美國學生在高中其實已經學過拉丁語/古希臘語了,因此他們在進入大學時可以直接學習intermediate或advanced level的語言。和美國人的差距在introductory level和intermediate level時完全體現不出,甚至我感覺學習了多年第二外語的經驗讓我對一個陌生語言的學習是有不少幫助的,主要體現在語言學習方法和適應語言轉換上。但是一旦到了advanced level差距就有一些了。因為有一些美國人高中,甚至初中就一直不間斷的學習拉丁語,但是已經沒有更高的level給他們學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更多的是學習文學和文化,並不要繼續太多再鞏固語法和詞彙了。
我在大一和大二主要是學習古典語言。introductory level的自不必多說,和其他語言學習一樣以基礎詞彙和基礎語法為主,也有開始接觸少量節選的文獻。拉丁語和古希臘語的基礎詞彙裡生活用詞少之又少,因為intro level的詞彙積累是為了往後學習時直接閱讀文獻打下基礎的,因此大部分以政治軍事等相關詞彙為主(文獻學習也有很多涉及生活的部分,只是不是本科學習時的主流)。過了intro level後我上了四種文體的拉丁語,分別是演講( Oratio in Catilinam Prima in Senatu Habita,Cicero),詩歌(Catullus),喜劇(Mostellaria,Plautus)以及悲劇(Thyestes,Seneca)。不得不說四種文體差別巨大,加之放假時都在外面旅行(除了在教堂和古蹟讀一讀inscriptions外也沒有練習),每次上新的內容時很多詞彙要重新積累,作者的語法習慣要重新習慣。上課時基本就是學生口頭翻譯,討論語法和文學內容。一般來說教授會鼓勵學生不提前寫下翻譯,但是考試內容一定是以翻譯學習過的文獻為主,並需要回答一些語法和文學的問題。不得不說,讀拉丁語和玩拼圖很像,翻譯一句話出來(到學期末就是二三十首詩,一整篇演講)真的是十分有成就感。
今年我在一個叫Intercollegiate Center of Classical Studies 的中心學習。這個學習中心在羅馬,每個學期招收三十多個古典學專業的美國大學學生(一般是大三或者大四),提供intermediate 和 advanced level的拉丁語以及古希臘語課程,藝術史課程,introductory 義大利語課程以及該項目的核心課程Ancient Cities。Ancient Cities這門課佔兩門課課時,每週兩次短途field trips,每學期兩次長途field trips:一次是去西西里島,一次是去龐貝一帶(答主剛從西西里回來)。這門課總的來說是前往實地,結合文獻,來學習古典時期的歷史,文化,建築和藝術。每次field trip整個項目的全部四個教授會全部跟隨,他們分別是主修古典時期歷史的,古典時期建築,古典時期拉丁文學的以及古典時期希臘文學的。這門課很棒,將學生從枯燥的文獻學習解放出來,告訴學生classics≠philology,而是一門結合了考古學,語言學等等的飽滿的人文學科。強烈推薦在美國讀本科的古典學主修/輔修學生申請(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學生可不可以申請,申請詳情可以在Duke University官網搜索ICCS-Rome查詢)。
等火車時匆忙答題,日後有空再補充,歡迎評論。大一,哲學專業,美帝某公立大U。
哲學課人不少,非導論課都可以有小一百人。但是目前上的兩節哲學課中國人都只有我一個。哲學課的人雖然多,但哲學專業的學生很少(尤其是和學校總人數對比起來),以至於哲學系已經到了要在課上發小廣告的地步了hhhh。
據我了解,本校的中國學生基本都是在工科商科理科,少部分在社科,在人文學科的十分稀有(但或許可能是我沒有接觸到?)。前段時間哲學專業學生開pizza party,大家幾乎都自動覺得那個中國學生特別有趣,非常好奇一個中國學生對哲學會有什麼看法,感覺就像「我們中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生物」。
念哲學專業的美國學生基本都是高年級,目前好像只有我一個是大一的哲學專業學生(?)可能是在進校的時候就對哲學十分感興趣的人比較少吧,所以需要上了幾節課才知道啊哈哲學原來這麼好玩啊……
自我介紹的時候都會講自己的專業嘛。然後不管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聽到我說自己專業的時候幾乎都是一樣的反應(Excuse me??),確認自己沒有聽錯以後幾乎又都是一樣地憋出一個cool或者好厲害……
我校對哲學minor非常寬容,上4節課就可以拿。哲學專業則要求上11節專業課(課程號3xxxx以上),其中兩節必修(symbolic logic和moral philosophy),三節哲學史,兩節topics,任意兩節本研合上級別的課,一節seminar,一節elective。
這學期上藝術哲學和政治哲學,都不算專業課所以絕大部分學生都不是本專業的,但似乎也不能算作導論課。政治哲學要求寫至少兩篇problem essays(1500~2000字),至少兩篇argumentative paragraphs,一篇wildcard(可以寫博客也可以再寫一篇problem essay),以及還有每節課課後的discussion board。雖然不是專業課但打分幾乎完全是按專業課來要求的。
藝術哲學課教授更隨性,上課也是各種抖包袱風評很棒hhh。一學期要做兩篇essays(一篇必做,一篇選做,按教授的話說是「go see art, take a picture, say something interesting」),有midterm和final exam。exam有選擇題(真的有選擇題),簡答題(闡述xxx的xxx觀點)和作文題(兩個題目二選一)。
關於閱讀的問題。我自己上的兩節哲學課布置的閱讀都不算很多,個別時候甚至會非常少(有一次藝術哲學課只布置了5、6頁),但是非常花時間……一方面當然是語言的問題,但這可能和讀其他學科遇到的語言障礙有點不同,簡單地說就是某些哲學老害是出了名的難讀。各種和現代英語不一樣的拼寫和語法啊,各種亂入的拉丁語啊,還有看了大半頁還沒找到句號的超長句啊,等等……政治哲學第一節課教授提供了一些以前學生的建議,其中就有個人說你們一定要多花時間讀,因為有些理論家「barely speak understandable English」 2333333。另一方面就是理解的問題了,這個大家應該都能想像,就不多說了。
大概先想到這麼多。在Wellesley College非常愉快的學習經歷。我是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Political Science Philosophy雙主修,現在大二下學期上兩門哲學三門政治,其中有兩門政治每周閱讀量輕輕鬆鬆上600面,另一門政治因為教授很chill所以可以忽略不計,哲學是屬於二十面reading相當於政治200面reading,不以數量取勝,以難讀程度取勝。所以每天下課了就開始讀讀讀,讀完了要寫reading response/ reflection paper, 為了寫出不那麼low的response我有的時候會重讀,反正就是除了上課和社團活動都在讀書。我不知道是社團活動太多還是我作業太多。不過因為是自己喜歡的科目,所以學起來很有意思而且總是提醒自己沒學到的比學到的多,想想教授們辦公室里滿滿幾面牆的書,我覺得總是有學不完的東西,能學一點就多學一點。而且學了國際關係看各種政治報道都會更加敏感,對於其中的bias和大家的評論都覺得特別有趣啊哈哈哈哈請看環球時報(不僅僅是隱隱覺得環球時報不要臉,而是能夠根據政治課和歷史課和哲學課上學的觀念和事實逐條反駁它的報道為什麼不要臉)。還有就是因為哲學課要用英語理論的地方比理科多,所以如果我學理科的話可能英語表達和寫作不會有我現在的水平?lol
這個話題下面居然沒有文學?!
目前我就讀的是曾經余光中、白先勇、李歐梵……畢業的,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
順便提一下,我本科是在香港讀的英文系。畢業後選擇碩士方向的時候有一個去日本讀比較文化研究的offer,但因為更喜歡文學研究,所以最後去了台大。
此校此專業近幾年招的大陸學生,已畢業和在讀的據我所知只有3人(算上我)。所以,算是目前在大陸很不主流的留學path。
其實我的求學經歷還蠻奇特的,所在的科系一直是英文系/外文系,研究的是西方思想和文本,但是地點都在非英語母語的地區(中間還去西班牙交換過半年),當然也有一些奇特的經歷可以分享啦。
1.
課程設置這些年與親戚朋友最常發生的對話就是:「你讀什麼專業的?」 「我讀外文系。」 「哦,那你學什麼文的?」 「……」
他們都期待著我說出類似法文/西班牙文等等之類的答案。如果我回答「英文系」那別人的反應大多是「那你英語一定很好咯?」還時常有人抱著這種觀點要我幫忙改文書。但很遺憾,英文系/外文系學的不是語言本身,而是文學研究。
但文學研究其實相當寬泛,特別是在台大,有的時候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學些什麼。比如,上個學期基本上我的所有課都是哲學課,還有一門政治哲學。下個學期,我會修幾門性別研究,外加一門藝術史。
拿台大來說,文學院下面除了外文系,還有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人類系、藝術史系、台灣文學研究所、語言學研究所等等部門。但從術業有專攻的角度講,只有外文系的課程最難分類,最綜合,最理論。舉幾個例子,以下是台大外文系研究所近幾年開過的課程:
佔領理論(結合後結構理論分析近年發生的政治運動,教授是台灣最著名的女性主義研究者張小虹)
臉面理論(Face Theory,同為張小虹教授所開)
新物質主義(算是當代哲學流派和文學研究的新走向)
真理與主體(主要講福柯和巴迪烏的理論)
後人類全球性(教授是元老級的廖朝陽,他是東亞研究出身的,但近幾年在研究「科技」)
當然,其他課程就是比較正常的文學研究了,但也以研究課題之具體著稱,而且極少會重複開課。舉幾個例子:
維多利亞小說中的醫學與權力
愛情、男性愛人及知識:奧斯汀與孟若
索福克勒斯的埃阿斯
混雜生物:文學作品中的變形與主體動力
上課形式是,雷打不動的,每周一堂課3小時,大部分課程是英文授課,個別需要結合到台灣素材的中文授課,形式是seminar。每個課學生人數15人左右,圍坐一圓桌。經常出現的狀況是,教授開啟某個話題,然後大家開始熱烈的討論(甚至爭論),引出一個又一個議題,然後這3個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90%的學生都是台灣人,少數是像我這樣的大陸人和港澳與海外華僑,以及極少數的歐美人。
2. 師資:仰慕與八卦同在
台大可以說雲集了台灣各領域最頂尖的學者,因此自然少不了我們這些學生對教授的仰慕。
比如我最初想到要報台大,就是因為本科畢業論文的女性主義研究而接觸到張小虹老師的著作,帶著仰慕之心報考的。來了之後很順利修到她的課,結果發現她最近幾年的研究興趣已經轉向了政治和運動(因為她自己也參與了不少)。不過,上她的課收穫還是很大的,不僅是因為她能把自己所熟悉的後結構理論講得相當生動,將理論與當代藝術和當代事件也結合得遊刃有餘。她平時寫很多藝文評論,基本上台灣的各種展經她的推薦才算是有比較好的口碑。她最近的八卦就是台大的人文大樓事件,感興趣的朋友自己搜索一下,老師為此挨了很多罵名,甚至台大文學院許多教授為此與她反目。但我相當敬佩她的選擇,講到因為做了許多民主演講被驅逐出美國境內的Emma Goldman的時候,她說,「讀的時候竟然感同身受眼閃淚光,居然是療愈系呢。」
沈志中教授。德里達的弟子,台灣精神分析學界說他第二沒人敢當第一的學者。他一直斷斷續續在我們研究所里開著拉康的課,開了的話一個學期就講三四本拉康的seminar book,一直按順序講下去不重複,今年講到了第十八本。不知道有些強迫症患者是不是覺得很痛苦,想要學習完全套的seminar book不知要多少年啊!而想到老師為此所投入的時間與惠及到的學生,也是相當令人敬佩的默默。
有一位W姓教授,大牛中的大牛,其實是一位氣質非常姣好的女性,但在系裡是出了名的冷麵殺手(不一定是成績上的)。坊間流傳的她的八卦,是聽說她曾經離了婚,離婚之後化悲痛為力量半年就獲得了一個教育碩士學位,後來又去讀的文學博士。還聽說她每天的作息是早上6點就起床,然後準時出現在學校健身房裡跑步。而她怪異的著裝也引來我們的注意,不管在一動不動都會汗流浹背的夏天還是陰雨連綿的冬天,她都會穿著一襲黑色的長風衣。而風衣里是一條V領無袖連衣長裙。連衣裙的款式一成不變,布料卻又十幾種換著穿。她之所以會被叫做冷麵殺手,是因為在課上說的話常常一針見血,如果你的論文論點站不住腳,就會被她罵的狗血淋頭。就連她的TA、畢業論文導生,即使在她出差期間也會被遠距離遙控「吊打」。我就曾因為被她批評還有那些相當挫敗人的評語和反饋而在期末論文期默默地在自己宿舍里陰鬱了一整天。不過上過她的課就會知道,其實越是這樣的導師收穫就越大,比如她最常用的一個比喻:寫論文就像造一艘船,你要使它足夠結實,讓它可以獨立在大風大浪中航行,而不會沉船。現在我每每寫論文都會念及於此。獲得她賞識的認真的學生也會得到一份燙金的reference letter,曾經就有一位前輩,獲得她的推薦而去到Yale讀文學博士。
系裡有好幾位歐美教授。不同於可能在其他地區直呼其名的習慣,他們都會使用自己的中文名字。而他們的中文名結合了音譯與意譯,簡直比中國人的名字還好聽。據說都是他們自己或是台大其他教授為他們翻譯的,簡直可以作為人名翻譯的最好典範了:
Dr. Kirill O. Thompson ——唐格理 (而且他剛好是研究中國古典哲學的,比較逗的是他學校郵箱名是」ktviking」)
Dr.Westbrook ——魏思博
Dr. Duncan Chesney——齊東耿
Dr.Beauregard——柏逸嘉(做後殖民的,是Spivak的學生)
是不是翻譯的相當厲害!
台大還有個傳統是「導師宴」,學生每學年都要選一名教授作導師,學校會贊助導師,每學期請他的所有導生吃一頓飯,交流學習或者生活上的困惑。這學期我的導師就帶我們去吃了昆布鍋,吃完之後興緻好,還一起在夜色中漫步了永康街。我們四五個學生,同他談了天南地北的話題,關於過去關於未來。因為我們不少研究所的同學都是致力於繼續走學術這條道路的,而他當初在美國念博士時,就是因為前瞻性地選擇了「全球性」作為方向,當時還遭到導師的反對,他畢業後導師反倒也做起了全球性,這也使他在尋找教職時脫穎而出。所以他在上課的時候常常說,現在德里達拉康學派都飽和啦,你們可要慎重,不然找不到工作。他上學期開了一門課叫「新物質主義」,講的也是最前沿的東西,比如講到OOO(Object-Oriented Ontology)這個近年才產生的哲學流派的時候,他拿著一個水杯,說,「Look at this bottle. It』s there. And it』s not there.」我們全班人都傻眼了。可以說,他的視野,開啟了我看文學研究的一片全新的空間。
總之,學生之中總是流傳著教授們的八卦,也暗搓搓地為自己的畢業論文尋找著導師——通常就是那個心中的偶像。而教授們也非常的平易近人,因為研究所碩士和博士人數都不多,只要上過他的課,教授總是能每個人都叫上名字,也大致了解每個學生的研究興趣。在和教授的交流中,真的是收穫不少呀。
3. 同學:你會有一幫很酷的朋友
我剛到台大讀書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的同學都太厲害了。
非常的認真,不僅閱讀量大的驚人,而且常常就某個哲學話題某個理論出口成章。而且,漸漸與他們熟識了才發現,他們的厲害多種多樣,幾乎沒有人是書獃子。有玩band還出過專輯的,有考拳擊執照的(還是個女生),有哈佛哲學系碩士畢業繼續來讀個文學碩士的……而且每個人的背景都不同,對自己研究領域又有很大的熱情,使人本身也灌注了不少熱情。
我最享受的時光,就是下了課和大家一起去吃飯,一幫文學學生的飯桌上總是少不了一些literary jokes,也許在別人眼中是相當的nerd,但也只有我們這群人總是能夠解對方的風情。
另外有一點要澄清,說到外文系,可能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外文系一定都是知性美女,而沒什麼男生吧。其實不是的。至少在我們系研究所,男學生的比例幾乎可以佔到一半,而且他們個個都相當厲害,玉樹臨風,絕對不是想像中的娘娘腔文科男。
哦對了,我們系畢業是必須要通過一門第二外語的。選日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的比較多啦,有人是同時兼通四五門語言的,還有人炫酷吊炸天地修了拉丁語。
4. 生活在台灣
旅遊和美食的我就不說啦。我來說說在台灣當一名文學學生的體驗。
首先,其實台灣英美文學學術圈其實非常小。不管是各種在台灣舉辦的文學conference、讀書會、各種文學學術活動,只要你經常參加,就會發現用不了幾次就會和大部分人混成熟臉。想要儘快打入這個圈子,你需要關注的幾個組織是:台灣各大院校的外文系辦、台灣人文學社、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只要密切關注,你會發現在在台灣混學術真的不難,而且太多資源可以利用。
實在有太多有收穫的活動了。比如去年柄谷行人訪台談政治,在幾所大學都辦了演講,每場的內容都不同。知名歷史學家、哲學家Badiou(我們系的人算是學了太多他的理論了)本來也計劃在十一月訪台,但最後由於他身體原因推遲到2015年,但台大為此開展了好幾個月的Badiou讀書會,據說下學期還會繼續開,一直開到他真的來台灣那一天。台師大在上個學期還辦了五六場喬伊斯的《都柏林人》讀書會(台大離台師大很近)。系裡還有個跨校選課制度,比如台師大或者政治大學有一個很合你研究興趣的課程,你可以向系裡申請去修讀然後計入學分。(順便推薦一下,下個學期國立政治大學有一個台文所與伯克利合開的課:「當代東亞文學,電影,文化」,對東亞研究和性別研究感興趣的同學都可以去修讀或者旁聽,具體信息看這裡:http://140.119.108.209/topleague/index.php/course/detail/12)
另外,在台大所在的公館地區真的有很多文藝場所,熱愛音樂的人決不能錯過「海邊的卡夫卡」、「河岸留言」和The Wall Livehouse。周邊的書店更是多如繁星,記得在豆瓣上看過不少專貼介紹,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而且在初到台灣的一個月內,我在公館的巷子里和學校里,偶遇過了梁文道,駱以軍,蔡明亮(我學姐說,蔡明亮遇到太多次了,她都看膩了),對於相當宅的我來說,這是多麼高的偶遇率啊!推薦到台灣旅遊的朋友,也時不常的來公館的巷子里轉轉吶。
————————————————————————
最後打個小廣告,我最近開了知乎專欄,放一些自己寫的文化筆記。專欄名字是「冰壁日記」,歡迎關注,謝謝!
:)
呃在美國某前文理學院學英語文學和比較人文(comparative humanities, 大概就是關於人文的什麼都學一點,但不精)。 如果對所學的東西有興趣,能認真看完reading不偷懶並且勤找教授或者writing center改作文,學humanity相關專業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難。答主對文學最感興趣,所以一開始也是想文學再double一個其他不太一樣的專業,但是碰上了有趣又對我超好的教授們於是被拉進了CH的這個坑…畢竟如果想學的深,單學文學是遠遠不夠的。 文學專業的這裡介紹的很多了大牛也很多,我想說說關於comparative humanities(CH). 大概因為我們學校小,所以把很多大U的專業都並在了一起。CH專業下的分支有翻譯,digital humanities之類的。它有三個核心課程:"myth, reason, faith;" "art, nature, knowledge" 以及"nihilism, modernism and uncertainty." 三個課程是按時間順序排的。 第一門從古巴比倫神話開始講到羅馬滅亡,以神話史詩歷史哲學戲劇為主,第二門從文藝復興講到達爾文,也是涵蓋各學科並給出一個文明發展的概況,第三門著重講20世紀以後的humanity發展,包括電影繪畫音樂文學哲學什麼的。上完三門課真的要看很多書,但上完以後又會特別有收穫,可以說我上這三門課都是歡快的跑去上的,paper也是寫的又痛又嗨。然後因為在這些課中要接觸各種學科,我也更明確了只有文學才是我真愛&>__
怎麼沒有人是學人類學的*(Anthpology 或者 Archeology)的?
這學期報了門 Anth102,上課內容就是看頭骨,講不同人種;lab 是摸頭骨,寫不同骨頭的區別。*(不少是真貨)
*(不知道舔起來是什麼味道的)剛考完期中,35/40,平均分和中位數都是30分……所以我混得還不錯……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各種猿人,野人之類的……所以上這麼課不無聊,就是拉丁文實在是太煩,很多命名都是一長串拉丁文……我現在也就背得出 Homo Eructus, Homo Sapien Sapien ……什麼 Pan 人,能人,魯道夫人……名字太長了。
上半學期的教授是個非常幹練漂亮的妹子,年級大概30-40,有時候聊課外她去秘魯和愛爾蘭挖東西的故事……
下半學期是另外一個 Dr 上課;上半學期的 Prof 結課之前還在 Mid 之後跑過來跟我說覺得我好 Interesting,暑假裡想不想去愛爾蘭挖石頭……)抱歉啦志不在此,而且我實在是體力太差。
後來我才知道為什麼。有一次看到同學 list,專業表裡面只有一個人是 Anthpology OR Archeology 專業的……當然 Computer Engineering 的好像也只有我一個。
教授們極度缺人,但是也知道自己是小 Dept,沒辦法。辦公室在 Devenport 那裡幾個小房間,跟ECE 一幢大樓沒法比。
下學期可能選另外一門 ANTH 的課程。除了要小心把頭骨砸了之外都蠻好。
*
教我的 Prof 是Laura L. Shackelford,的確是美人一位,而且給人感覺非常幹練,之前去非洲挖東西的研究Google也有。Lao skull earliest example of modern human fossil in Southeast Asia歐洲文化研究 前來一記
1,死命閱讀加寫作。每周大約300-400頁的閱讀量,看選課量,一般一門課一百左右,有時候抽風兩百(這個時候就儘可能讀了)。從中文世界轉到英語,有時候會有少量法語文章配合,一開始很不適應要讀很久。日子久一點適應了就好。考試季所有人都是黑眼圈和痘痘,都在怒刷書和論文寫essay準備考試。閱讀之外每周要寫幾千字的report具體情況看老師要求和課程安排。有時候會遇到老師給一個bookreview,一本六百多頁的書寫個三千字review。這種時候就是平時閱讀之上再加。感覺一下子這個節奏,對於國內本科非英文專業的人來說有點陡。如果本科就在國外念應該會比較適應。2,基本都是討論課,讀沒有讀書,書讀到什麼份上是很明顯的。老師拋問題,大家討論,也可以把自己閱讀時候的問題拋出來大家討論。大家都認真準備的情況下,上這樣的課非常享受。閱讀和討論會讓人忘掉作為肉身的自己,彷彿只有大腦存在。爽。
3,社交。跟外國同學玩得比較多,大家聊的也比較虛。因為專業的原因,也比較喜歡跟其他國家的同學聊他們的語言歷史文化之類。而且這個專業的同學都很喜歡交流,常常課後繼續聊,把討論課延伸到咖啡館或者草坪餐廳。有一點是後來跟一個德國同學聊天他啟發我的。貌似身邊有少數學術世家的孩子。爺爺輩就是某名校教授之類。這種從小就博覽群書,學古典現代語言,一上課就覺得這差距確實補不上,咱就欣賞人家高論好了。一起去聽個音樂會,聊天像樂評;一起去看個畫展有時候也感覺在對飆美術史。跟歐洲同學聊詩歌很有趣。我因為語言限制,很多喜歡的詩人沒有辦法讀原文。但是在這裡,就可以請會波蘭語的同學給我念米沃什,會西語的同學念聶魯達,而且大家還可以討論英文翻譯里掉了什麼意思,分享他們讀原文和我讀英文的不同理解。這些地方都特別有趣。
4,學語言。作為文科生,二外三外常常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讀文科不會法語很辛苦,太多法國的理論家了。和同學出去吃飯玩,大家聊天聊著聊著就轉法語德語俄語。歐洲這個感覺特別明顯。身邊同學都是四五門語言起,有些會個七八九門也不稀奇。我本科學校沒有拉丁希臘語課程,自己語言也一般,之前學了一段時間法語,現在學另一門。有時候老師上課會保留法語德語俄語拉丁語的term,聽不懂也只有下課後查。很多書老師都會默認大家都讀過一些知名篇目,直接就拿來舉例。有些課老師給閱讀的時候就會原文和英語都給,鼓勵大家看原版,畢竟翻譯會丟失很多東西。這種時候上課就容易鬱悶,因為老師會相對保留比較多的原文,聽得迷迷糊糊。想要學好語言方面壓力還是很大的。
5,想到出路時候還是會焦慮的。出國之前想的是回國,但是現在好喜歡這邊想留下。這個專業在歐洲如何找工作也是個問題。要不要去金融諮詢(需求大一點容易辦工簽),還是回國繼續做本專業,一直在思考。不邀自來湊熱鬧。
樓上基本說全了。其實特別簡單,就是READ READ READ WRITE WRITE WRITE + WHY I"M SO F**KING STUPID 【刷知乎其實就是拖延症犯了不想看paper的終極表現
記得第一年來的時候英文還非常不過關,理論課直接上,discussion leading好死不死抽到了《結構人類學》,看了一章就崩潰了,靈機一動去找中文翻譯版。。。
後來發現還不如英文版看得明白=。。。
【不說了我去燒本書先Centre of Buddhist Studies
和大家一樣羅,讀不完的書,有些課連讀完reading list都不易。
英文不好、哲學不好、邏輯不好,真的會閱讀困難的。聽就不要想了,好多老師語音、語速,都是神級別的。然後就是寫寫寫、討論討論討論、改寫改寫改寫、繼續討論。必修課要考試,答題寫到手斷。恩,最要命的是,還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練習。逼得我都在廁所單間里做3 minute breath...更糟的是,不容易找工作,回來之後體制內還不敢提。
好處,明白世界可以不一樣,懂得自己的生命著力點。
本科在美國某中西部不知名小城市,專業叫International Studies。這個專業我讀的第一門專業課,名字記得是Civilization of Japan。上這門課發生在大學一年級的第二學期。
教授是一位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的西裔女教授。我永遠都忘不掉的就是她在講課時一直閃閃發亮的眼睛。想想明明研究日本的文學是一件很小眾的事情,但是為什麼看著她就能讓我覺得,她堅定相信她做的就是世界上最有意義的事情呢。當時全然也不會日語,但是看過一些日本的小說,對日本很感興趣,所以就選這門課。閱讀量倒不是那麼驚人,教授說因為她覺得這個不是文學課,所以2周看一本300頁不到的劇本,或者小說,有時候也有論文集。看的第一本書是Donald Keene翻譯的忠臣藏,也就是2013年基努里維斯主演的47浪人的故事。自從之後還看了松尾芭蕉的心之奧道,西行法師的故事,關於銀閣寺與日本精神的書等等等。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有源氏物語節選。到課最後有一個論文作業,需要自己去找一個故事,選一個類似的場景,再選一個閱讀材料中可以對比的場景。記得那時選了一篇芥川龍之介的關於小町(歌人)的作品,現在回想起來那好像是唯一一個我愉快地看完的芥川龍之介的故事了。。。上過這門課以後就明白了用英語研究日本文學的世界裡,Keene這個名字到底有多閃耀。簡直不記得讀過多少他翻譯的作品了。上這門課第一次體驗到樓上提到的Blue book essay。當然第一次考也是緊張不已。記得是出5題,選擇其中2題回答。教授允許我們把閱讀材料整理出提綱,用來回答問題。也已經是6年前考的試了,回答了什麼問題已經不記得。只記得雖然自己考In class essay非常沒信心,但是和論文一樣,結構和觀點明了了,分數大抵也不低。不過分不低和學得好並沒什麼關係。也許這點並不和國內相差很多吧?但這門課也許依然是我生命中發生的最好的事情之一。讀完這門課,我覺得必須好好學日語。花了一個暑假念日語之後,回到大學後開始從二年級的日語課開始在課堂里學習。大三去了日本交流。畢業之後也到過日本工作。總覺得人生軌跡還是因為這門課發生過一些改變的啊。日語並不難,但也許是在遇到日語語言學和文學(教Civilization of Japan的教授是文學部門的教授)部門的各位教授之後,讓我銘記學習一門新的語言,遇到熱愛相同文化的同學是件多讓人愉快的事情,這也許能影響我一生(但想想的話,這也不見得是因為在海外學習才體驗到的啊)。推薦閱讀:
※為什麼拉美國家走的是和巴西不一樣的獨立道路?
※為什麼日本的軌道交通發達?
※對古建築保護,是應該修繕還是保留原貌?
※為什麼在古代,太監大多不是好人?
※人為什麼進化得不能消化纖維素了,這不是少了一種食物來源嗎? 這算進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