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導致酈食其的死?

他臨死前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看回答大多隔靴撓癢,一是把酈食其當成是蘇秦張儀那種縱橫家,而沒有看到他和陸賈都是儒家辯士;二是對司馬遷《史記》沒吃透。

酈食其是一個具有很深儒家信仰的人。

他加入劉邦勢力的過程很有意思。其未入劉邦軍前,在家鄉喜歡讀書,但窮困潦倒,吃穿都成問題,好不容易弄到一個看門工作(那個時代有些犯了罪的人會被罰去看門),都不服從領導,被鄉里稱為「狂生」,這個狂生跟魏晉清談那種狂生不是一個意思,而是有點神經不正常的意思。

等到陳勝開始起義反秦,天下大亂,他家鄉都有好幾撥起義隊伍經過,他都沒有出來,」深自藏匿「。等到劉邦軍隊經過,他聽說劉邦經常來高陽尋找人才,主動請求見劉邦,心裡開始認定劉邦是可以託付成就大業的君主。於是主動跳出來,托在劉邦軍的同鄉引薦自己,說本人不是狂生(不是不服從領導的神經病)。同鄉說你見劉邦,千萬不要說自己是儒生,劉邦最討厭儒生,見到戴儒生冠的人,要把他的冠解下來當尿壺。

但酈食其還是堅持一身儒服打扮見劉邦。劉邦一看是儒生,很不高興,在床上叫兩個女子洗腳,以表示對儒生的蔑視。酈食其說你要爭天下就「不宜踞見長者」。劉邦聽他這麼說,覺得有料,於是立刻正經坐起來問酈食其有什麼好計策。酈食其先是賣關子,還被劉邦罵「豎儒」(劉邦喜歡罵人,經常用「豎」這個詞),後來才縱論六國形勢,提出要劉邦佔領陳留。後來幫劉邦佔領陳留立功,其弟酈商率數千人跟劉邦打天下,並為劉邦遊說各國。

在《酈生陸賈列傳》里,司馬遷先把酈生、陸賈、朱建說了一遍,然後講到後代怎麼除國的,怎麼死的。然後又倒述了一段酈食參加革命的另一種記載。司馬遷在最後的太史公曰那段,很明確指出,這個記述不可信,《資治通鑒》也未採用後入關加入隊伍的那種說法。酈食其是老革命,早在入關前就加入隊伍了。而酈食其儒家特色,使其在這個革命隊伍里散發著與眾不同的氣質。

老革命為什麼壯志未酬身先死呢?麗生說齊是貶義詞么?

從這件事本質上看,麗生之死不是貶義,反而彰顯儒家生死觀——殺身成仁。

」舉大事不細謹「,酈食其說的是劉邦。劉邦是要成就大業的,要當皇帝的,成大事而不拘小節,根本沒考慮到酈食其個人安危。實際上在劉邦眼裡,酈食其就是一個棋子,而且是要被拋棄的,這是酈食其最後的領悟,但他沒有明說,只是隱晦的說。乃至於這句話後來《漢書》刪掉了,因為不太政治正確。

為什麼劉邦要棄掉酈食其呢?實際上是劉邦集團內部兩種路線不調和造成的。

劉邦派酈食其去說齊,但同時也派韓信襲齊,一陰一陽,這是道家軍事思想的體現,現在看很可能是張良策劃的,而張良對酈食其很多主張都是不同意的,尤其是酈食其主張要保留六國,忽悠劉邦給六國送印。張良得知後跟劉邦說了一大通道理,尤其是大家跟你劉邦鬧革命,是要一起打天下當大官拿封地的,你把好處給回六國,誰跟你干,誰幫你賣命?劉邦立刻收回成命,罵酈食其」豎儒「。這兩種思想是很大不同,張良主張劉邦要當皇帝的,秦朝郡縣要保留,不能再搞封建。酈食其是要復古的,是要搞回秦以前那套。

所以酈食其之死這個鍋需要韓信這個後來背叛革命的來背。

表面上韓信是聽了身邊謀士意見不顧酈食其身在齊國,實際上韓信下齊是使得劉邦集團利益最大化,徹底解決了齊人於楚漢間搖擺造成的風險。這種歷史寫法實際上是為尊者諱,幫劉邦開脫,同時也把酈食其的死責任推到韓信身上。

」盛德不辭讓「,說的是酈食其領悟到了自己被劉邦集團拋棄,但為劉邦集團徹底解決了齊國威脅和風險,成就了劉邦大業,是可以名垂漢史的了。

當仁不讓,殺身成仁,這就是一個儒者酈食其的取捨,儒家生死觀最好體現,死得其所,死有重於泰山。


酈生死,唐儉呢?歷代不絕一個個或生或死的勸降使者呢?

為了一個統治者去勸降另一個統治者,進去沒機會說話就死了的可能都有,對方投降了反悔又造反還可能殺你,末了對方真投降己方不放心還去攻人家還可能殺你,你生存的唯一機會叫做對方統治者仁善或者腦抽。

我以為不需要深挖什麼思想上的根源,這種人自己去做火中取栗的事情,其生死還有什麼好說?

深入虎穴意在虎子,虎哪有不吃人的,能逃得性命反而是咄咄怪事。


酈食其的性格和背景決定了他只能行冒險之事來獲取利益。他憑三寸不爛之舌,從草民成為說客,本無雄厚資本。所以他註定只能通過一次次的賭博來換取更高的烏紗帽。而去齊國的說服過程,就是一招定勝負的機會。本身韓信在奉召攻打齊國,以酈食其對人性的觀察,絕對也能猜到韓信可能的所作所為,但他只能賭韓信不至於為了私利而放棄漢軍的輕鬆勝利。沒想到他賭輸了。所以臨死前對齊王的一言,是知道自己肯定無法說服韓信以後,採用激將的方式,賭賭齊王會不會因佩服他的臨危不懼而繞他一命。至於劉邦的過錯,從他君主的身份來看,說客說服或軍隊攻下齊國,都符合自己利益最大化。所以,劉邦、韓信甚至齊王都只是酈食其死亡的間接因素,直接因素是他的性格和對前途採取的方式決定的。


世人都認為是韓信出賣了酈食其。其實與其說是出賣,更不如說是韓信根本不放心在楚漢之間來回擺盪的田廣,所以無論如何必須攻下田齊,這是韓信這個二十幾歲的青年的智慧。

但恐怕齊國也不那麼好拿下。

我們可以大膽推測,酈食其此行的目的正是為了去麻痹齊王,讓其毫無防守,以待韓信的到來。至於他是和韓信早就商量好了,還是知道韓信必然會攻打齊國,其智慧與勇氣都令人折服。

我個人更傾向於酈食其同樣認識到田廣的左右搖擺見風使舵,勸降根本不可能讓其誠心歸附,必須由韓信用武力來徹底征服,於是他毅然決然地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而公不為若更言!」

干大事不要在乎這些細節(什麼細節?大概是欺詐田廣了罷),大事成了,後世盛德同樣少不了我的份(意思劉邦不會忘記他的)。老子不會再給你求情了(自求多福吧)!

以上的推測其實很大膽,但是呂世浩老師有句名言:『歷史學不講空話』,因為同樣的計謀以前用過!

《史記·留侯世家》

『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嶢下軍,良說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願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秦將果畔,欲連和俱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叛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沛公乃引兵擊秦軍,大破之。……遂至咸陽,秦王子嬰降沛公。』

看到沒,同樣的計謀多年前就和張良一起玩剩下了。


這個我也不懂,所以才搜這個問題的……

不過還是把我現在的想法說說吧,那兩句話我是完全看不懂

①士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酈食其是狂士、天下壯士,如果去勸說韓信退兵,就顯得是怕死才去遊說的。不僅有損於他的聲名,也完全不符合這高陽酒徒的性格。很可能就是這句「能止漢軍,我活汝;不然,我將烹汝」打中了他的死穴,把酈生逼得毫無退路,才說「而公不為若更言」。

②酈生那麼聰明應該知道韓信怎麼想的,所以是無法止漢軍的,(我是更傾向韓信嫉妒而非劉邦或韓信認為田廣反覆無常的。當然,無論是那種情況酈生都是很難自救的)而且他還是酒徒狂士不怕死「等死,死名可乎」

那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同求……


我認為直接原因是酈食其求死,「導致」他的死。說他是求死,一句話就能看出來了。田光說我放你一條生路,你給我再說道說道。酈食其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換句話說,放了我就不是成大事的人。以酈食其的智慧,這就是求死以成名。

導致他求死的,有三個因素:

1)韓信不是坑他的第一個人;劉邦之前就已經坑過他,這是他第二次被坑了,而酈食其不完全清楚這次坑他的人裡面不是同樣有劉邦;

2)死了之後可以為在歷史留名加分,年紀這麼大了,值;

3)死了之後有功,不管韓信成還是敗,他這一趟算是成功了;弟弟兒子在劉邦集團可以繼承這個功業。注意酈食其的弟弟酈商,這人老早就自帶一幫人起義了,早先勢力並不比劉邦小。


推薦閱讀:

中國曆朝歷代皇室的後裔今何在?
何為民國風度?
如果古代每個朝代出名的皇帝以及國共兩黨領導人死後靈魂會都會來到一個圓桌,會是怎麼樣一種局面?
秦國歷代君王為統一六國都做了哪些基礎工作?
王猛為何選擇苻堅而非桓溫?

TAG:歷史 | 歷史人物 | 史記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