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幕府走向終結的原因是什麼?

你們是怎麼看待原因?

論述題的話,只是書上的內容夠嗎?


謝邀。基本上教科書裡寫的大致沒錯。

鎌倉幕府的時代,日本大多數的家族是分割相續 --- 就是家長去世了之後,將家產分給每個兒子繼承。這造成家產不斷的被細分,傳了幾代之後大家的家產都變得非常少。但是對幕府要提供的義務 -- 輪流駐紮京都鎌倉,提供兵役(需要的人員糧草費用都是自己準備)-- 還是不變。而家產細分之後的效率低下,讓幕府的御家人(幕府直屬的武士家族)都開始入不敷出。

造成大家最嚴重赤字的事件,就是元寇來襲。幕府雖然幸運的抵擋了元朝兩次進攻,但大幅而長期的動員各地御家人參戰備戰,修築防禦工事,對各地武士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而和元朝的戰爭是防禦戰,雖然戰勝了幕府是沒有多餘的土地可以獎賞大家的。雖然幕府努力的自掏腰包封賞有功武士,但對於大家實際上的支出只是杯水車薪。

大家背著赤字怎麼辦?只好向商人借錢。但本來就是入不敷出的狀態又怎能還得出錢來?於是作為抵押的土地就被人拿走了……。雖然幕府幾次從中干涉,頒布德政令讓御家人欠的錢一筆勾銷,但這只有一時的效果。而當時的商人可不是現在的商人,在社會混亂的情況下要能經商,都必須要自行武裝。商人們當然不爽幕府的德政令,加上他們原本就是幕府體制外的存在(請參戰我以前的答案 源氏創立鎌倉幕府,為什麼到最後將軍卻由皇族出任,實際執掌政權的幕府執政北條氏也與源氏無直接血緣關係? ,幕府是為保護農民地主(武士)的權益而成立的),他們就成為一股反幕府的勢力。

御家人窮困而不滿幕府不能保護自己,商人逐漸壯大而在幕府管制之外,就是幕府衰退的時代背景。在這個時候,碰巧又出現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天皇 -- 後醍醐天皇。後醍醐是個權力慾極重、意志力超強的人,他不想把天皇位按照協定傳給持明院統(從幾十年前開始,天皇家兩個兒子因為皇位內鬥,最後幕府出面調停讓雙方子孫各做十年天皇之後傳給對方),也不滿幕府控制政治而天皇沒有權力,於是糾結了商人勢力以及部分非御家人的武士家族起來造反。

天皇對幕府造反這事,後醍醐不是第一個幹的。一百多年前後鳥羽天皇就曾經反過一次,結果被幕府迅速平定,並被放逐到孤島上終其一生。後醍醐第一次舉兵也被幕府迅速平定,人也被流放到隱岐島。但這人不平常的是,他竟然還硬著幹第二次。

第二次的造反結果也失敗,但楠木正成以寡兵面對數十倍的幕府大軍在千早城僵持了一個月而驚動全國。原本大家雖然對幕府不滿,但總覺得幕府勢力龐大不可動搖。楠木正成在千早城創造的奇蹟讓大家驚覺幕府其實已是腐朽將倒的大樹,從此各地不滿幕府的勢力紛紛舉兵(多半集中在朝廷勢力以及舊平家勢力集中的西部),一時聲勢浩大。後醍醐也趁此機會逃出隱岐島,再次號召各地武士造反。

面對聲勢浩大的反叛軍,幕府請出了源氏嫡系,也是幕府內最有實力的足利尊氏出兵討伐。但沒想到尊氏行軍到前線,居然宣布支持天皇倒幕,並率軍攻佔京都 --- 這成了壓垮幕府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個月之後,新田義貞領兵攻佔鎌倉,鎌倉幕府滅亡。

最後一點題外話:對於分割相續造成武士家族弱化的反思,大部分的武士家族在室町幕府之後都開始採用長子相續制 --- 家產集中傳給長子,之後一直延續到江戶時代。

若不明白御家人以及幕府制度等等,請參照之前的答案 日本的幕府是怎樣的一種分封制?


1 農民的反抗鬥爭。鎌倉時代的農民受到多層的壓榨:地頭,幕府,御家人,本領,庄官,國司等。剝削的主要又有:糧食,勞動力,貨幣。而當時是層層剝奪,且實施各種的「請」,糧食的稅收是浮定的,不管是豐作還是凶昨作;向農民攤派的傜役同樣毫無節制(無人管,特別是地方底端的);對於主要生產及售賣糧食的農民,繳納貨幣就會受米商的欺負。而農民反抗的表現就是惡黨。惡黨的鬥爭方式包含(集體)逃亡,武裝對抗,拒絕租庸調。逃亡意味著統治階級收入的喪失,動搖了幕府的根基。另一方面,惡黨為其他的領主庇護,所吸納,增大了領主的力量。(有人生產卻不必繳稅)

2 商人的不滿。商人其時組成行會:座,有一定武力和勢力(來源自所掌握的資源)。隨著貨幣經濟與領主化的發展,未適應的領主趨向貧窮,需要商人的資源彌補缺漏,商人即有能夠進入統治階級的機會,並且擁有大片的土地(領主以土地為抵押)。幕府為了保障領主及幕府,發出德政令,要求商人歸還土地,且不許再吸收。此作既觸動商人的既得利益,又觸動潛在利益。

3 新型領主化的進行。⑴地方的領主(地頭等)和非領主中的有力者(富農等)憑藉其在農村的特殊地位和能力,組成一個聽命自己半獨立的組織,他們有時會申請「請」。⑵百姓組成惣,推選一人或多人為代表,同樣是半獨立狀態。這兩種組織與和上層的鬥爭中往往以地方的勝利告終。也就是說,原先剝削階層中的人將面對一種新情況,需要與組織達成新關係(更強調合作),順應潮流。不能順應者會被淘汰。不少領主因此告終。

4 御家人的憤怒及弱化。除了上述兩點(貨幣經濟和新型領主化的發展)外,還有1其政治權力的縮小。主要分兩個時期⑴執權政治時。御家人聯手架空將軍,以最大者北條家為首領。北條亦在此時打壓御家人,發動多場合戰消滅御家人中的強者⑵得宗專制。將原先由御家人控制的權力轉移至北條的寄合眾。此時御家人被剝奪了大部分權力,在和御內人爭鬥中失敗。2對訴訟的不滿總領制,西國領主,役,家族分裂(下詳)3御家人抱怨幕府保護不了他們的權益。

5 得宗與庶流的矛盾。幕府的權力向北條家高度集中,北條家的權力向得宗集中。北條家庶流眾多,實力也不算太弱,當利益分配不均時會向得宗進攻,影響幕府的穩定。

6 得宗為他人架空。得宗家權力被內總管奪走,致使一定的混亂、薄弱。

7 訴訟的低效,不公。剛開始時是由問注所負責,隨著案件的增加,問注所逐漸不支,於是設置引付眾和雜務沙汰。除了案件的數量,程序也是問題。三問三答給了訴訟雙方經濟和精神的雙重壓力,雙方都希望訴訟早日終結,這又催生出大量的和與及下地中分,影響到裁決的質量。同時行賄裁決者也不少。訴訟的問題其時還會激發戰亂。

8 總領制。以大化小,化整為零,無形中的推恩令。

9 役的繁重。①元寇打來前。役有關東御公事(交錢交物,自然不輕)、番役(管理京都、鐮倉的治安而費用重)、戰時作兵(損失極大)、管轄一定區域的治安和刑事(不輕鬆,惡黨猖獗時面對的困難上升)②元寇時期及以後。多了個異國警固體制,無限期守衛,經濟壓力巨大。使北條氏勢力滲透,領主家族分裂,力量減弱。

10西國領主的憤怒。西國領主遠離一元政治中心鐮倉,源平合戰時作用不大,與幕府關係淺薄,較於東國領主更難進入中央權力集團。且承擔最多的軍役,一直到鐮倉幕府滅亡才不必做準備。

11 北條家樹敵眾多。66國的守護中佔據38個,關鍵之國皆在其手中。以外戚+東國領主+平氏的身份加入鐮倉初期集團,又殺害源氏將軍,最後實現得宗專制。引起眾怒,後來源氏武將反戈有因此。

12 寺廟、神社的不滿。北條家憑藉警固體制滲透寺社的領地。

13 朝廷、部分公家的反擊。朝廷、部分公家自從承久之亂後就沒有掌握實權,被人壓得不爽;幕府介入兩統迭立。

14 一代猛人後醍醐天皇領導倒幕運動。

有群同樣牛的人跟他混。

15 北條家得宗家主的年幼當政和懈怠政務。

16 將軍對自身地位權力的不滿,對得宗的怨恨。

17 家族分裂。由於總領制,異國警固體制,不少庶流脫離主家,削弱了領主家族的勢力。

18 各種的稅收。商人農民負擔不小。

19 寺社的怨恨。北條家侵犯寺社的利益,頒布德政時又無法興行寺社。


樓上 @豐臣清已經講了很多很清楚了

我補充一點

就是北條沒有大義名分

自源實朝死去、河內源氏嫡流絕嗣開始,到鎌倉幕府倒閉,這一百多年時間裡

雖有攝家將軍、宮家將軍出現

但都不過是充數之貨,完全可以無視之

個人認為,當時的征夷大將軍一職,其實可以算是空缺

而北條雖然以「御家人中最強者」掌握幕府大權

始終沒有改變其自身的御家人身份

也就是說,北條始終沒把自己「扶正」,始終沒有成為武家棟樑

例如,承久之亂,北條統帥19萬御家人上洛,去教朝廷做人

北條憑什麼統帥那麼多人呢?

不是憑藉自己的執權身份,也不是憑藉自己實力強

而是憑藉北條政子作為源賴朝正室的身份,給御家人訓話,要求大家不要忘了當年源賴朝的恩惠

——可見在源實朝已死、河內源氏嫡流斷絕的情況下,北條還得依靠河內源氏這桿大旗,才能獲得跟朝廷pk的大義名分

又如,北條泰時做了執權之後,立即設立了評定眾制度

評定眾,是鎌倉幕府的最高政務機關,掌握著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由實力派御家人組成

可以說評定眾就是一種集體領導的形式,而執權只是評定眾首席而已

——此時北條剛剛平息了承久之亂,威望如日中天,為何突然變得那麼「開明」,搞起了「民主」呢?

其實還是因為北條沒有大義名分來獨斷地號令天下,北條作為御家人的身份仍然沒有改變

你也是御家人,我也是御家人,憑什麼讓我服你呢?

所以不得不採取這種分權的形式,來換取其他實力派大名對自己權勢的承認

打個比方,如果說幕府是一個部門,將軍是部長,執權是常務副部長,其他評定眾都是副部長

那麼鎌倉幕府大部分時期,便處於一種「部長缺位、常務副部長主持工作」的局面

——後來這種「常務副部長專政」,變成了「常務副部長的家長(得宗)專政」,進而更是變成了「常務副部長的管家(御內人和內管領)專政」,越來越荒唐

上述這種局面,放在古今任何一個時期,都是不正常的

而在鎌倉一朝,這種不正常現象卻持續了一百多年(而且還越來越不正常),算是非常「過分」了,早就「該死」了,崩潰是早晚的事情


推薦閱讀:

日本男團和韓國男團在舞蹈方面誰更勝一籌?
日本戰國時代頓頓吃飯糰就是人上人了嗎?
如何評價日本護衛艦「加賀」號正式服役?
為什麼中國的部分青少年這麼向往日本文化?
WTAPS這個牌子到底應該怎麼讀?

TAG:日本 | 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