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患者害怕孤獨嗎?
一般人都會害怕孤獨,只是程度不同。
那麼,孤獨症患者會不會害怕孤獨呢?
真是個有趣的問題!
首先,孤獨症和自閉症是一回事,都只是autism的翻譯名。
孤獨症患者和「孤獨」這種情緒沒有任何關係。就像老婆餅裡面沒有老婆一樣。而再看孤獨症的思維模式本身是一種障礙。我之前有幾個回答涉及過他們的思維模式
自閉症兒童的思維和普通孩子有什麼根本性的差異? - 李老西的回答 自閉症發獃時在想些什麼 - 自閉症 - 知乎專欄我們普通人可能會害怕孤獨,是因為我們可以意識和感受得到這種情緒。我們能感知。
而我們害怕孤獨,更是因為我們可以聯想。可以由一個負面情緒引申了更大的負面情緒。而對於孤獨症患者來說,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所以他們不是「害怕」和「不害怕」的問題,而是他們的世界裡根本就沒有「孤獨」這種存在。哪怕身處於一個孤獨的環境也根本意識不到這一點。而孤獨的環境也不會給他們帶來負面影響。只要不對生存環境(缺衣少食等)有影響,反而是一個舒適圈。他們缺乏了社交技能,但是不代表他們想要去改善自身並且和你交流。他們的世界狹窄而單一,也沒有大眾想像中那麼豐富的思維活動,不存在聯想。總是依照成功經驗,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去「回憶過去」而不能「展望未來」。
結論就是--他們意識不到孤獨不孤獨,也不會去害怕一個對他們來說不存在的東西。
李老西的家庭干預指南
最近在做志願者,面對的就是一群孤獨症的小孩,當然、我們習慣將他們成為自閉症兒童。雖然叫孤獨症,但是和孤獨真的沒關係。孤獨作為一種情緒情感體驗、每個人都有,而孤獨症只是一個恰巧用了「孤獨」兩個字作為名稱罷了。至於害不害怕這個問題,每個人(包括孤獨症)都會害怕孤獨、區別只是程度的不同。
要是能知道孤獨症患者在想什麼,解開這個謎題也就不這麼難了
首先一般人都怕孤獨是偽命題
我就不害怕孤獨,只要生活舒適,吃穿不愁,我壓根就不想和任何人接觸
他人只是麻煩而已,咿,除了上網和人聊天,現實中我甚至不想和人說話
我不想談朋友,不想社交,更厭惡那些人頭蠢動吵鬧的地方
看到微信閃我就想說不要聯繫我,不要喊我去那些亂七八糟的活動,我沒興趣,我不想和你們聊天不想裝的很開心,嘈雜的聲音會穿透我的耳朵鑽到我的腦子裡,如果燈光刺眼我甚至覺得眼睛疼
如果可以選擇,一個人徒步或者看書都是享受,人和人的需求本來就是不同的
從小就這樣,所以不要懷疑是什麼心理疾病,不要把和你們不同的人都扣上奇怪的帽子
所以是人都怕孤獨都需要和他人建立關係這件事情,我就先否決了
挨著孤獨症是一種疾病,和害怕孤獨或者喜歡孤獨都沒關係
所以這些問題其實都沒關係,也許孤獨症患者都意識不到什麼是孤獨
其實吧,這個事情我覺得沒前面那些人說的複雜。。。
如果他對孤獨的害怕超過了對社交的害怕,那麼他就出去和朋友玩了。
如果他對社交的害怕超過了對孤獨的害怕,那麼題主壓根不用擔心他們害怕孤獨的問題,因為有更值得害怕的事在前面呢。
這個道理是不是樸素而實在呢。
獨孤患者不怕社交,不怕露面,他們渴望渴望深度交流又想逃離世俗的紛擾,傳統的倫理關係壓的他們喘不過氣,又無法真正逃離。他們會傾其一生和虛無作鬥爭,年輕的時候尤為激烈,之後可能會習慣,甚至妥協,不妥協的會繼續尋找活下去的意義。我相信很長一段時間他們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也沒有尋死的借口,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孤獨症患者和是否會害怕孤獨沒有必然聯繫
孤獨症,實際上更應該稱為自閉症(見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E8%87%AA%E9%96%89%E7%97%87#.E7.A4.BE.E4.BA.A4.E7.99.BC.E5.B1.95),被歸類為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不能進行正常的語言表達和社交活動,常做一些刻板和重複性的動作和行為。 這類人在社交發展上會比較緩慢,人際溝通也會比較困難。但這和他們個體的情感體驗,例如是否會感受到孤獨沒有太大關係不怕,怕熱鬧。
小崔不抑鬱 || 你好,「假期孤獨症」患者!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註:文章轉載自「小崔不抑鬱」微信公眾號。
更多有趣的心理學內容,請關注【小崔不抑鬱】微信公眾賬號。
導語長假剛剛結束,翻看豆瓣、天涯的帖子,有不少人在感慨:「假期本是心情舒暢、安逸休閑的日子,可是卻很怕假期。尤其象國慶這樣的長假,感覺很孤獨,無措,想出去玩卻沒有人陪伴,一個人真沒意思,再說也沒好地方去,最後只好宅在家裡,孤獨感卻越來越重。」生生應了那句話: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圖片來源於網路)
十一那天,閑來翻看朋友圈,見友人發了這樣一條消息:
「最無聊的七天假期開始了,不知道去哪兒,也沒人約,繼續在家睡覺吧……還不如上班呢~」,字裡行間,有些孤獨和無力。
在朋友圈裡一片曬旅遊、曬歸家團聚,曬聚會的信息中,這樣的兩行字多少顯得有些突兀。我卻有點佩服他的勇敢。這樣的假期,若不是他大聲表達,在媒體和身邊人有些刻意渲染的熱鬧下,差點以為整個世界都處在歡歌笑語、遊山玩水中。其實,孤獨的人很多,只是很少有人敢這麼大大方方的承認。
就在當時,不知有多少人在抱著手機,一面羨慕著別人的快樂與豐富,一面等著電話鈴聲響起,救自己於百無聊賴中。卻依然會在電話響起的那一刻, 故作忙碌姿態:「嘿,你好,我正準備出門呢!」
「假日孤獨症」已成為一種現象,它不是一種具體的病症,而是一種狀態,是節日里獨自一人的寂寞、悲哀與壓抑,有時候,會演變成消極、沮喪甚至抑鬱。為什麼「每逢佳節倍孤單」?
(圖片來源於網路)
1987年,研究孤獨感的著名荷蘭專家珍妮.德容.吉爾維爾德教授在其研究中顯示:未結婚或訂婚的年輕人更容易感到孤獨;因工作相關的流動性也導致了長期的家庭和社會紐帶的減少,導致了孤獨感的增加。顯然,這項研究在30年後的今天同樣適用:單身和「漂族」依舊是「假日孤獨症」的最易感人群。在國慶假期這種被默認為「親友相聚」的日子裡,缺少陪伴,被認為是孤獨最直接的理由,但顯然不是全部。
回到發朋友圈的那位朋友,平時的周末里亦能看到他獨自煮咖啡、寫文字、看球、打遊戲的充實與自得其樂,卻在這樣的長假里,被孤獨侵襲的敗下陣來。
蔣勛在《孤獨六講》中說:「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的,是因為你害怕孤獨。」其實,有時候你連孤獨本身都不怕,而是怕「別人覺得你孤獨」。
試著問問自己,為什麼不肯一個人去熱鬧的餐廳吃飯、一個人獨自旅行或是一個人過節?是真的害怕沒有人陪,還是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這個人好可憐,過節都沒有朋友!感到孤獨,是感到一種被群體排斥、不被周圍人喜歡、不能和人分享自己的個人感受,或是像個異類一樣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簡而言之,孤獨,幾乎等同於「社交失敗」。
沒有人喜歡失敗。看著別人曬出的親友簇擁的快樂,一人獨處的你會羨慕、嫉妒,會在內心發出一種自我批判的聲音:「我到底是怎麼了?是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手握幾百個電話號碼,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吃飯的人?為什麼好像大家都是快樂的,唯獨我不是。這種自我批判甚至讓你來不及思考「此刻是否真的需要一個人陪」,便陷入了消極、失望、無所是從的情緒中。而這種對自己的「失望」以及被隔離在熱鬧之外的「恐慌」,大概才是「每逢佳節倍孤單」的根源。但,害怕孤獨,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孤獨。
你,真的不需要孤獨嗎?(圖片來源於網路)試想,有多少次,深夜,你明明已被困意侵襲,卻遲遲不肯睡去,不是有什麼不得不處理的事情,只是,想安安靜靜的與自己待一會兒。哪怕只是發發獃、翻翻手機,亦或是聽著喜歡的音樂,翻幾頁遲遲看不完的枕邊書。
有多少次,你開車回家,到樓下車庫,停好車,卻遲遲不肯上去,點一支煙,用力的抽上幾口,只為了「偷」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
有多少次,你身處各種聚會、閑談中,卻覺得無聊至極,恨不得速速抽身回家,哪怕回家也只是一個人。
還有,你甚至夢想著遠離城市的聒噪,到靜修處修行數月。
……
可是,時間真正屬於你一個人的時候,你卻慌了,恨不得立馬抓一個人在身邊。不是所有的獨處都叫孤獨,也不是有人陪就一定快樂,這個道理,都懂。只是,這樣的假期,快樂是被定義好的:家人相伴,友人相隨,如果出遊去他鄉,再有美景美食做佐證,才算完美。你忙著追隨被定義的標準,都沒來的及問問自己,究竟想做點什麼?
你的孤獨,可以是一座曼妙花園(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是所有的孤獨都與荒蕪、寂寞相聯繫,你的孤獨時光,如果經營得當,也可以是一座曼妙花園,百花盛開,精彩而充沛。試著做做下面這些事情:
1、專註做一件事情你有多久沒有花幾個小時讀完一本書?
你有多久沒有獨自散步、安靜的什麼都不想,只穿梭於人來人往?
你有多久沒有靜心看完一場電影,你的收藏夾里又藏了多少想看又來不及看的經典。
這個假期,如果你恰好一個人,何不整理心情,點一支香薰,甜橙、茉莉、天竺葵……和著寧靜的香氣,安安靜靜的把這些一直因沒有時間而擱置的事情一件件做完。
2、學一樣技能
你一直想學的插畫、繪畫、陶藝、攝影、咖啡製作,七天的時間,也許不夠你精於其中的任一項,卻足夠你放慢腳步,體會它的美好。3、如果感到孤獨,不妨說出來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一個人的充盈,如果真的想要人陪,不妨發個朋友圈,問問有沒有一起逛街、閑聊、曬太陽、喝咖啡,不要假定所有的人都在旅途中,親友簇擁,說不準此刻,也有人與你一樣,渴望與人鏈接。有時候,我們因為不敢說出自己的孤獨而更孤獨。4、飽飽的睡覺這點不用我多說,平日的忙碌,早已讓很多人「睡眠欠費」,趁著這樣的假期,好好享受一下充足的睡眠。只提醒一句,睡覺之前,記得把自己調整到休假模式。5、照顧自己身體姑娘們抱怨平時熬夜留下來的黑眼圈、缺水的皮膚,來不及打理的頭髮,七天的時間,足夠你悠然的把囤積在家的瓶瓶罐罐都折騰一遍,從頭到腳的將自己護理成「女王」。6、開始一項困難的工作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假日里的放空,如果你是一名工作狂,在工作中亦能感受到無限快樂,不妨趁著假期,沒有郵件和各種會議的打擾,盡情的著手做一些平日里覺得困難的工作,那種拼到盡興所達到的「心流」狀態會讓你更加愉悅。7、動筆寫作你有多久沒有整理思緒,問過自己:每日的忙碌究竟為何?生活是否朝著想要的方向前進?心中的夢想實現了多少?對自己、對身邊的人可曾滿意?如果沒有,不妨開始動筆寫作,寫作不是作家的專利,卻是你整理思緒絕佳的方式。你不用寫給任何人看,只是花一點時間,來一場與文字的對話,搞清楚自己身處何地,去往何處。
如若這般悉心打理,用心照料,你的孤獨花園大概早已香飄四溢。
願每一座孤獨花園都能熱鬧充盈,獨立自主。
小時候患過孤獨症,有一,兩年爸爸媽媽沒在身邊,在外婆家生活,整個人猶如一個困獸。孤獨症患者往往不覺得自己孤獨(因為不自知),而是覺得其他生物孤獨。覺得自己的自行車好孤獨,晚上要怎麼辦,覺得自己的玩具好孤獨,我上學要怎麼辦,覺得自己的衣服好孤獨,我只能穿一套其他的要怎麼辦。曾經像一個瘋子一樣把所有的能裝的東西都裝在一起,擠得滿滿的,晚上它們應該不會害怕了吧。小時候的衣櫃是布衣櫃,把所有東西放進去,拖鞋裝好放進去,衣服全部放進去,玩具全部放進去,自己也坐進去,它們應該不會害怕了吧。曾經看電視,從第一集看到最後一集,全劇終三個字出來就會難過的喘不上氣,沒人陪我了,我要怎麼辦。家長們,真的多陪陪你的孩子。求你們了
孤獨症患者才不會感到自己孤獨呢!雖然我們覺得他們孤獨,但孤獨症患者的家屬在情感會特別孤獨,他們不心痛,但他們的家屬會很心痛
不會 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可以和身邊沒有生命跡象的物體交流,害怕他們孤獨一直跟他們玩,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對外面的聲音漠視。孤獨的是思維
先給結論,患有孤獨症的人很難但不是絕對體驗不到孤獨。
孤獨症或者說自閉症有三大特徵,一是社交障礙,二是交流溝通障礙,三是局限的興趣和刻板的行為。針對孤獨症患者的社交障礙不是簡單的以內向,不善言辭,不懂社交規則這樣的字眼就能形容的。對於社交行為,最為基礎的就是眼神交流,我們都喜歡說眼神是心靈的窗戶。在社交的角度來說,這是真的。眼神的對視往往會傳達巨大的信息。缺乏眼神的交流,往往會讓你在交流中錯過許多的信息。對於星星的孩子來說目光對視是非常困難的。在我目前所教授的星孩中,能力較好的孩子不少,但你如果和他們進行聊天或者是一些簡單的問候,他們都是不看你的。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在嬰兒期就對人類的臉部有巨大的興趣,在出現社會微笑後,嬰兒便可以區分養育者和陌生人。對於星孩來說,人的臉也許就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東西,他們甚至不敢直視。而另一方面,轉動的風扇,刺眼的燈光對於他們來說明顯有趣多了。他們可以長時間的維持注意力在那個轉動的風扇上,也可以就這麼坐著望著門外。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星星的孩子往往不能夠去辨別或者理解別人的情緒,特別是面部的表情。就拿我先在教的一個小孩子為例,這個小朋友能力很好,八大領域的評估表明他和他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的差距不是非常的多。他也能夠在上我的情緒課時辨認出悲傷,害怕以及開心的表情圖。但他真的懂了嗎?不,他不懂,他只是很機械的記住了那些教學的圖片,對於悲傷他也許能夠很快的認出來,因為會有眼淚。但放在現實生活中,他很難去理解一個人為什麼會悲傷。他上課最喜歡說的就是,他哭了,他好傷心。他無法去理解悲傷,在他自己哭的時候他也很難去理解自己為什麼會哭,為什麼會感到悲傷。而這,已經是算程度非常好的。對於一些程度差的學生,我上了兩個星期的小組,她還是無法區別悲傷和微笑的圖片。經常有人這麼說,即使處在人群中,我仍感到自己是孤獨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孤獨,是一種非常複雜情緒體驗。要體會到孤獨需要的不僅僅是我們對於當下環境的理解(處在人群中),還需要我們結合以往的經歷。對於這樣一群缺乏社交興趣,情緒識別上存在巨大缺陷的人,我很難相信他們能夠體會到孤獨。而不絕對化的原因是,我不能排除少部分高功能的孤獨症者。畢竟對於高功能的人工作是可能,獨立生存也是可能的,他們在面對這個複雜的世界時體會到多樣的情緒也是可能的。孤獨症和孤獨沒有關係。
患者並不比正常人喜歡孤獨,也不比正常人討厭熱鬧。相當一部分孩子看起來很「孤獨」是沒有足夠的社交能力去擺脫孤獨。有那麼一段時間 天天幻想著有人來救我於這孤獨的苦海之間。也許自己不是真的孤獨症,他們應該享受孤獨吧。可我就很想被接受 但是事實上卻越來越孤獨。久了便習慣了自己一個人。什麼都是自己一個人。但是其實心裡是希望有一群朋友的 有那麼幾個人 可以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形單影隻。也許我不了解孤獨症到底是怎樣的,但是如果我是,那其實是希望被接受,卻被現實摧殘到了沒有信仰 從而報復著自己 壓抑著自己。那短時間對於我 是非常孤獨的。
推薦閱讀:
※2017 年你所在的領域和行業有哪些重要的新成果、新發現?
※有哪些增強廣告信息可信度的技巧和方法?
※我到底是ADHD,還是Aspie,還是其他自閉光譜,還是懶笨怪?(完了評論里有添加)
※《步步驚心》中,若曦明明知道所有人的結局,為什麼還要把兄弟鬥爭的責任歸咎在自己身上?
※貧窮對人有哪些影響得到實證研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