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符號」這個營銷理念存在哪些問題?
最近聽很多人提到這個概念:「一個偉大的品牌,就是一個偉大的超級符號系統」,比如說,金元寶符號是大家經常看見的,然後強佔金元寶符號為「黃金酒」的品牌標識,經過大量廣告後,大家一看到金元寶就想到黃金酒...
原文在這裡: 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帶來不可思議的銷售力看著也有些道理,這樣的營銷理念存在什麼問題?
存在被斷章取義的問題。
在我國的山寨廣告界,有個叫華與華的公司,就非常喜歡下這種粗暴的論斷。
黃金酒那個案例太爛,拿電影營銷打個比方吧,也都一樣的。《蝙蝠俠-黑暗騎士》營銷的超級符號
現在,超級符號更多被稱為是「主題蛋」。一個好的主題蛋可以蛋生雞雞生蛋地無限循環下去。黑暗騎士的主題蛋:壞蛋08年的《黑暗騎士》成為史上最賣座的蝙蝠俠電影,票房和口碑實現雙贏。創作上講,這只是一部還不錯的商業電影,為什麼如此成功? 營銷出一個史上最壞的壞蛋,這個營銷推廣團隊確實功不可沒。
如圖,這個符號很簡單,就是小丑的嘴。
就像我們信手塗鴉一樣,比如在誰的照片上畫副眼鏡什麼的。在一切東西上畫小丑的嘴,理論上可以讓任何人,任何東西變得邪惡起來,這個主題蛋的傳播力是驚人的。拿了09年的戛納廣告節網路類大獎。 驚人到什麼程度?兩年前捲起的小丑粉絲群終於在2012年新一集上映的時候製造了血案。作為營銷行為,思考並製造出主題蛋並沒有錯誤。主題蛋設定得是否符合基礎人性,一系列的主題兌現行為操作得怎麼樣,才是考驗營銷人的人品、智力和實操能力的。
看第二個主題蛋,《普羅米修斯》的主題蛋:被造的人
預告片(也就是營銷推廣)中,《普》的營銷團隊跟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一起,像研究動物一樣,對人的行為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結果是非常奇怪的:最後直到電影結束,導演揭示了《普》的核心主張,尼采說的,「人是橋樑,不是目的。」 由於這是個哲學式的見解,非常抽象,也導致電影本身毀譽參半,年底的奧斯卡提名也只拿了一兩項。但《普》這個主題蛋的設計深度比《黑暗騎士》要厲害多了,所以下一集(也就是產品升級)的推廣必將會有更多的可能性。有人說《普》的主題蛋明明是「異形」,這是錯的,這個電影就不叫《異形》。
那麼,主題蛋設定的基礎原理是什麼?
就是人心裡簡單印記的喚醒,術語叫「人性洞察」。比如樓主說的「金元寶」,當然金元寶這個蛋不怎樣是真的。為什麼會不怎麼樣?因為人心裡,財富的符號、健康的符號,都不是金元寶。但在涅槃的這張CD封面上,就有很好的人性洞察:最後,來一張Yoo.ad大魚廣告設計的主題蛋,這個蛋是「高爾夫球」,生意社交符號高爾夫。
以上。鏈接裡面給出的幾個超級符號的案例,實際上都是超級忽悠而已。
可口可樂算得上超級符號,品牌聯想非常明確。 下面這兩個呢? 如果上面兩個不能聯想起來共產主義和殼牌石油,那麼金元寶和小葵花又有啥實際意義么?瀉藥logo沒有太過的含義有意義的在於品牌做了什麼或者是說得再俗一點,砸了多少錢在logo的推廣上
存在以下幾個核心問題:
1、簡單粗暴:把一個偉大品牌創造的眾多因素,簡單粗暴地總結為「超級符號",這個是遠遠不夠的;
2、絕對化:把一個複雜、系統化的商業成功絕對化成某種公式,是不科學,也不可取的,如」金元寶符號是大家經常看見的,然後強佔金元寶符號為「黃金酒」的品牌標識,經過大量廣告後,大家一看到金元寶就想到黃金酒「,據小編了解黃金酒是黃金搭檔公司目前一條虧損的產品線,產品一直就沒有成功過;
品牌定位是一個整體的體系,參考下歐賽斯的品牌360°領導力模型:
(一)
在推薦這本書之前,我是先加入了一個踏浪100在線培訓機構,被裡面的老師推薦了這本書。起初對這本書一直不感冒的原因,是因為封面都讓我覺得他是一本類似於成功學的書(原諒我是一個外貌協會)事實證明我錯了,這是一本符合自己價值觀與正確的營銷思想的書。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是葉茂中、李光斗、徐大偉的超級粉絲。讀了這麼長時間,總是感覺不到他們的整體思維,直到這本書徹底的從整套的理論角度解釋,才明白他們的核心營銷價值觀在這裡。也是從這裡才理解,原來以前看過的策劃步驟跟這個是一樣的,這也更加深了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二)
總結出自己的營銷知識體系。《超級符號超級創意》我讀了兩遍,第一遍的時候,一章一章的讀,因為用的是kindle做不到可以跳躍的翻讀,只能老老實實的一個字一個字的看,居然做了八十多條的筆記(電子書做筆記還是挺方便的)。
讀完之後,思考了一個問題「如何是我來做一個產品的營銷,這個步驟與邏輯會是怎麼樣的?」這本書是為了寫書時的方便,便把他們做營銷的邏輯打亂了,按照本書的核心去寫的,但這並不是做產品的順序。理解了這一點之後,我就再讀了一遍,從最後一章,作者總結到華與華的方法包括哪幾點。
於是我從這幾點出發,利用思維導圖建立起了華與華做產品的順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公眾號「喜愛營銷」里回復「超級」就可以下載到這份思維導圖。也算是給大家分享一些我讀書的心得,事實上就是把他們做的順序理出來,觀點還是他們的觀點,僅僅只是邏輯不同而已。這對於個人來講,構建起一個整體的知識結構是非常有必要的。
(部分截圖)(三)
《超級符號超級創意》講的是什麼? 營銷的本質在於一個詞「賣貨」。這本書從企業的業務和產品結構、超級符號超級創意、讓人一看就想買的包裝、讓人一目了然的廣告創意。從這幾個方面,構建起一整套的營銷體系。這才是一個營銷人應當具備的基本思維。
現在有很所謂的大師創造出一些新理論,其實說來說去,都是前輩們的一些東西,只是他們為了包裝自己,抬高自己的身份,把這些理論重新包裝一下,取一個新的名字,騙取一些外行人的尊重。本質是對的,只是給自己多增加一些光環而已,這也增加了新人的學習成本。在一個行業里,肯定有一些非常經典的幾本書,把這些書作為基礎,有了判斷之後再去讀其他的,就很好理解了。
還有作者創造出五些新理論的目的,是在與客戶的談判之中,可以開出更高的價格。
除了這本書之外,我還推薦一下《史玉柱:我的營銷心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案例。可以學習的並不是他的做法,而是他的營銷邏輯:用戶調查——內容製作——測試——數據反饋——優化調整——擴大投放。這一系列科學的邏輯與步驟,就是《超級符號超級創意》的價值觀,也是一個營銷最終可以火爆全國的終極原因。(四)
閱讀的快慢是理解能力的快慢。這句話其實很難理解,之前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在講,一年讀200本書,平均下來兩三天就一本的速度,當時在我認為是吹牛,或者不可能的事情。但現在感覺到,這完全是有可能完成的。因為他們閱讀得很快,閱讀得非常快的原因是因為理解能力非常的好。
閱讀的理解能力,不是一日之功,是常年累月的結果,只有大量的讀書,理解能力才能變得越來越好。有的人讀書的速度一直上不去的原因,就是因為很少讀,或者讀完之後很少去想整本書的框架。這就是古人所講的「好讀書,不求甚解」的精髓。會讀書的人讀目錄,再次一點的人讀標題,最不理解的人,就是逐字去讀。逐字去讀的人,往往會缺乏大局觀念,讀後忘前,一本書讀完了,也只記得局部的隻言片語。有人說過:「一本書只有2%的知識是人會永久記憶的」。只有不斷的多讀書,不斷的增加這2%理解能力才會越來越強。(五)
學會分享。分享的樂趣才是知識的魅力之所在,不斷的分享,你就一直在重複這些知識,並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思維習慣。也會讓你不斷的重新認識這些知識,讓他們發揮出不同的價值。這就是為什麼,知乎這樣的社區非常的火爆,因為不斷的輸出專業知識,讓人超級有成就感。
在目前的中國,90%的人是不讀書的。去看看微信公眾號就知道了,能堅持原創的人是沒有多少的,大家都在轉載同樣的新聞,見怪不怪了。其實當讀書變成一種樂趣的時候,人還會覺得枯燥無味嗎?喜歡讀書的人,內心都比較強大,沒有什麼可以打垮他們。典型的代表就是羅永浩,分享是學習的必要途徑。
(六)
把學習到的知識使用起來。知識不使用,其實跟沒學沒有半點區別。知識使用出來,才會發揮它的價值。在這個磁片化的閱讀時代里,其實有很多有價值的知識與觀點,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它是無用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大家並沒有用起來,用起來的人都會覺得習以為常。我們身邊有太多的人整天的打嘴炮,光說不做。所以學到等於白學。
我大學本科學的是營銷,關於國內所謂營銷界的「泰斗」們的書我也看過,但說實話,要麼是把國際的一些理論和觀點進行「新說」,要麼是理論與現實市場脫截,並沒有形成一套獨立的理論體系。
我認為,華杉老師的「超級符號」理論體系在中國的營銷、廣告界算是獨樹一幟了。認真讀過這本書的同學我想應該都會非常慶幸自己遇到了。那些什麼「粗暴」「論斷」之言,要麼是沒認真讀過這本書(很多外貌協會的可能會因為這書的封面而將其歸為大街貨),要麼是心理脆弱,不願意接受,甚至是接受不了自己原先那「自我驕傲」的觀點和想法被打碎。
我認為不止是做營銷、廣告的,每一個想自己從事商業創業的人都應該讀一下這本書。
問題在於,它僅僅是個口號,口號如果不能變成實際的利益,那就是牆上的白粉標語
推薦閱讀:
※花灑有好的品牌或型號推薦嗎?
※日系汽車品牌為何不將在本土非常流行的K-car引入中國?
※哪些移動電源品牌值得推薦?為什麼?
※為什麼蘋果和小米上新的時候會被搶,三星和華為不會?
※如何編造一個品牌故事,還讓多數人覺得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