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有性生殖而不是無性繁殖成為了進化的主流?
對於基因的傳承來說難道不是無性繁殖的結果更有利於保證個體基因百分百傳承下去嗎?如果優秀的個體,像愛因斯坦,能夠像蚜蟲一樣「芽出」自己,那這樣穩定複製的優秀物種不是更有競爭優勢嗎?
------------------------------------------(為減少爭議,以下為補充說明)---------------------------用了"進化"這個詞只是從俗,樂意的話大家也可以看成"演化",在此就是指:自然選擇下的複製實體的差別性生存。(參考《自私的基因》對「進化」的定義)其結果就是導致基因庫中某一基因的頻率產生了變化。"主流"的意思也不是說所有生物控制繁殖模式的基因都朝這個方向去發展變異,而是說,在基因庫里(主要是多細胞生物的基因庫),控制有性生殖的基因能夠擴散開來,佔有了極高的頻率。而我的問題則正是想得到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
謝邀!
首先明確一點,進化都是源於基因的突變,這對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都是一樣的。所以,@王銀鋒的答案似乎有點問題。
有性繁殖是多細胞生物的必然選擇,因為它們不具備單細胞生物的兩大優點:快速傳代導致的高突變速率,以及超大的種群規模。所以,多細胞生物只能通過有性繁殖來得到基因更具多樣性的後代種群。
下面來做個思想實驗,模擬一下。
首先,我們假設某個個體出現了某種突變。暫時來講,這是一種無益也無害的突變(很多突變最初就是這樣的),看不出用處。於是,這種突變會按比例存在於種群的基因庫中。以上假設對於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都是一樣的。
接下來,環境發生了改變。這個突變成為了一個有益突變。於是,所有攜帶這個突變的個體在種群中佔據了優勢。到此為止,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結果仍是一樣的。
兩者此時的區別在於:無性繁殖下帶有該突變的個體都來自於一個母體,它們的基因組幾乎是一樣的(除後來又發生的少數突變之外);而有性繁殖下,該有利突變是通過交配擴散的,帶有該突變的個體在其它基因上有著很大區別,因為兩性交配總是能補充外來者的基因。
假設環境改變的程度加大,所有不帶該有利突變的個體無法存活(所謂的「劣汰」),那麼活下來的種群就將面臨不同的命運。無性繁殖的種群因為基因組高度一致,可能在另一次環境改變中被滅絕;而有性繁殖的種群因為基因組保持了多樣性,可以在新的環境改變中產生應變者,從而存活下來。
~~~~~~~延伸討論~~~~~~~~~
如果按上面的來說,似乎無性繁殖的特種早該滅絕了,為什麼現在還有那麼多種細菌存活在地球上呢?
其實,進化所面臨的環境改變問題有一個限度,那就是環境改變是緩慢的,不會一朝一夕就發生。(除非是人類造成的環境巨變,才會讓進化跟不上腳步。)所以,要解決環境的問題,只要比它更快就行了。
以細菌為例,20分鐘就是新的一代。即便突變比率與哺乳動物相當,實際的突變速率也要比哺乳動物高出N個數量級。這樣一來,同一個母體的後代經過不太長的時間就已經是幾十代上百代了,早就具有足夠的基因多樣性了。
再有一點就是將種群數量擴充至極大的規模。因為環境的改變只能是局部的,不會是全球的。只要種群遍及全球,就不會面臨滅頂之災。
~~~~~~~更延伸討論~~~~~~~~~
現在看來,似乎無性繁殖就足以應付了,為什麼還要有性繁殖呢?答案是因為生物進化到了多細胞階段。
多細胞生物的發育需要時間,必然致使整體的突變速率下降,從分鐘嚴重下降到月、年、甚至數十年。再者,多細胞生物的體型越大,佔據的生存資源就越多,種群數量受有限的生存資源限制,必然就越小。
由於上述兩個原因,多細胞生物無法像單細胞的細菌那樣應對環境改變,只有通過有性繁殖,大量地交換基因,打亂基因庫,提高多樣性,才能有活路。
說到底,有性繁殖是多細胞的必然結果。
至於為什麼進化要產生多細胞生物,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在《進化心理學》第二版,D.M 巴斯,給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
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因為人類的繁殖方式是有性繁殖,所以我們也許很難意識到,這僅僅是自然界物種繁殖方式的一種。實際上,許多物種採用無性繁殖,例如某些微生物、等足目和輪蟲綱物種,它們都只有一種性別。它們的後代就是自身的複製,除了極少數的變異外一般與自身完全相同。無性繁殖有許多優點(Williarns,1975)。首先,無性繁殖的物種可似完全免去尋找和選擇配偶的難題。其次,所有基因都可以毫無損失地保留下來。無性繁殖的這些優點恰好是有性繁殖的缺陷。有性繁殖的物種面臨著擇偶和求偶的難題,這些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而且,有性繁殖的物種只有一半的基因遺傳給後代,較之無性繁殖的物種損失了50%。 既然有性繁殖要花費這麼大的代價,為什麼還會被進化而來呢?這是進化生物學最大的謎團之一,目前已有多種理論對此作出了解釋。簡單說來,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就必須回答,有性繁殖有哪些足以抵消其損失的繁殖收益。眾所周知,有性繁殖最重要的就是產生了基因多樣化的後代。較之於無性繁殖的後代與父母完全相同(除了突變),有性繁殖的後代與父母的基因有所不同,後代之間亦是如此。平均而言,同胞之間也只存在50%的基因關聯。 大多數有關性的起源的理論都是圍繞基因多樣化的後代所帶來的潛在優勢而展開的。一種理論解釋說,基因多樣性的後代可以增加其同時擁有的生態位數量。這裡理解的關鍵在於,基因相同的個體往往對食物、居所等有相同的需求,而基因多樣化的個體則有不同的生存需求,因而有更廣闊的生存環境(Trivers,1985,Williamms,1975)。這也意味著,基因多樣化的同胞之間很少為了生存而彼此直接竟爭。 佔主導地位的性起源理論——寄生蟲理論——並不如上述理論那樣通俗易懂(Hamilton,1980; Tooby,1982)。大多數人都認為是性行為導致了寄生蟲的存在,因為寄生蟲繁殖乾性傳播的疾病。恰好與此相反,該理論認為寄生蟲是性產生的原因!寄生蟲的存在給壽命較長的生物提出了一個大的適應性難題。在這些生物短短的一生中,寄生蟲能繁殖成百上干甚至百萬代後代,只要有相同的生存環境,它們就能從一個寄主(host)傳播到其他寄主身上去。因為無性繁殖的物種群內成員都十分相像,所以寄生物能夠輕易地傳播,得以旺盛地繁殖。然而,這對寄主來說並無益處。因為進化到一定階段,寄生物就有可能突破寄主的防護機制,威脅到寄主的生存。寄生蟲理論解釋說,這就是有性繁殖的來源。有性繁殖能產生基因多樣化的後代,這對寄生蟲來說是相對於原寄主完全不同的生存環境。因此,寄生蟲的生長就得以抑制。它們必須適應一個新的環境,而寄主的下一代又產生基因變化,寄生蟲的適應過程就又得重新開始。
在這場持久的進化之戰中,寄生蟲和寄主間展開了一場軍備竟爭―適應與反適應的相互作用過程(Dawkins,1982)。也許有性繁殖是寄主一個極關鍵的適應器,能夠幫助寄主及其後代對抗寄生物。單從這一點,有性繁殖那些代價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每一個新的適應器都會帶來新的挑戰。有性繁殖帶來的最大的挑戰就是尋找配偶。
首先,進化的主流到底是什麼,這個很難講。確實,最新進的物種,比如鳥類哺乳類等已經完全拋棄了無性生殖,而最古老的細菌依然使用著無性生殖。不過,要因此說無性生殖比有性生殖更「高級」,或許還稍顯不足。畢竟古老的細菌依然存在,人家不必怎麼進化就越過了幾百萬年的歲月,豈不是更「高級」。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更複雜的動物,都在使用有性生殖。所以,說"有性生殖可以承載更複雜的進化",是完全沒問題的。
在進行有性生殖到時候,父母雙方的染色體會進行混合,子代的染色體有一半來自於父親,一半來自於母親(性染色體除外),不僅如此,染色體還可以交換。就是一個染色體把自己切下來一塊,和另一個染色體同一位置的DNA互換。這兩種手段,尤其是後一種,大大促進了多樣性。龍生九子,子子不同,說的就是這樣一個事實。
和突變不同的是,這種染色體混合以及染色體等位交換的技術更加「靠譜」,即變異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僅僅依靠DNA突變,突變的結果大部分都是死亡。而有性生殖都有兩份染色體,一個有利的顯性基因可以掩蓋與之等位的不利到隱性基因,這樣,親代在改變後代的基因時,就會更「保險」一些。這種現象還造成另一種後果,就是有性生殖可以暫時保存不利基因,維持了基因的多樣性。這樣,在當顯性基因不再適應環境時,與之等位的隱性基因可以迅速上位。
有一個著名的觀察實驗,講在一個地方的蛾子大部分都是白色的,只有少數是褐色的,因為他們棲息的樹榦的顏色也是白色的。白色是他們的保護色。後來工廠搬到這個地區,濃煙很快把樹榦熏成了褐色。再過幾年發現這裡的蛾子大部分都是褐色的了。控制蛾子體色的基因很可能是一對等位基因。而這種顏色的快速切換(只花了十幾代甚至幾代)只有有性生殖才能做到,無性生殖是做不到的。
有一些低等動物,比如扁蟲,既可以無性的出芽生殖,又可以有性生殖。如果水質良好,食物充足,他們就出芽生殖;如果年景不好,他們就紛紛尋找蟲生的另一半,有性生殖。它們的選擇耐人尋味。適應環境的時候,就盡量保持基因的不變,而一旦環境發生劇烈變動,就用變異比較快速的方式求得後代對環境的適應。
即使是非常低等的生物,比如單細胞的纖毛蟲,也會「有性生殖」,它們會尋找另一個細胞,暫時融合,交換體內的遺傳物質。
這樣看來,低等的動物也不低等,人家的求生手段也多的是。一般年景選擇無性生殖,反正我的基因也適應了環境。等到了需要的時候,也可以有性生殖。這種在有性和無性生殖之間隨意切換的能力可比人類「高級」多了。不過,這種生存策略可以說成是不思進取,因為他們只和大自然斗。只能進行有性生殖的動物們就可憐多了,他們不僅僅與天斗,還要時時刻刻與自己的同族進行生存競爭。畢竟大家都在進化,你要是停滯不前,就要被淘汰。
要不怎麼說有性生殖可以承載更複雜的進化呢?有性生殖的天性就是求變。不管這變有用沒用,先存起來再說。事實證明,這種策略是極其有用的,我們這些能思考的人類就是明證。
Update:經 @楊東潤 提醒,現將答案總結如下:經有性生殖基因控制的生物,它們的基因庫將會更豐富。在環境發生改變時,基因庫中基因頻率可以快速(經過的代數更少)發生改變,迅速適應新環境。因此有性生殖基因有更大的概率保存下來,最終導致了這一基因在基因庫中的擴散。其他回答中提到了有性生殖可以支持個體之間交換遺傳物質,提高物種內個體的多樣性,從而增加物種在環境變化時的生存率。
其實,究其根源,有性生殖來源於配子(生殖細胞)的分化。配子分化了,生產不同配子的生物個體也就自然分成了不同的性別。
詳情請參閱為什麼哺乳類動物的性別一般都是兩種,為什麼不能出現多種呢?
首先題主不要被人忽悠了。進化就是進化,英語的evolutionary biology 翻譯過來就是進化生物學。當然有人喜歡說演化也無傷大雅,名稱上的爭議不是本質上的討論,沒多大意義。
有性繁殖最主要的優勢還是對環境的抵抗性,也就可以理解為基因的多樣性。手頭上沒有資料沒辦法給出ref,但是2011年 對C.elegant的研究表明,在無病毒侵略的環境的時候, C.elegant的有性繁殖率大概只有20%,但是在有病毒侵略的環境下,這一比例可以增加到80%。也就是至少在C.elegant的情況下,有性繁殖可以是病毒侵略的一種抵抗戰略。
另外無性繁殖的好處是成本低,風險低。像HIV病毒之所以難以根治就在於他的世代交替速度十分迅速,有足夠的時間產生大量的變異體。但是高等動物的世代交替速度通常比較緩慢,一旦出現大型瘟疫,通過自我變異-複製的時間很可能沒時間產生足以對抗的個體。
當然,上述答案只是選取了其中一個角度去描述。有性生殖成為進化主流的原因還有很多。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翻閱進化生物學的相關課本。
能夠引發熱烈討論的問題都是好問題,以下僅僅針對題目簡要說一下自己的淺薄認識,只求扣題。建議樓主不要對問題再做任何修改了,免得答案與題目對不上。
1,為什麼是有性生殖而不是無性繁殖成為了進化的主流?(建議不要用「進化」這個帶有嚴重傾向性的辭彙,用「演化」替代。生物一直在演化,無論動物植物,低等高等······),演化是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人工選擇也是一種自然選擇),無性生殖的生物個體數量估計應該可以佔大多數。細菌,真菌,病毒,一般的低等動物植物數數有多少種,種類數量不知道,不予評價。2,對於基因的傳承來說難道不是無性繁殖的結果更有利於保證個體基因百分百傳承下去嗎?無性繁殖不能保證個體基因百分百傳承下去,不論是真核生物還是原核生物的突變,也不論是什麼類型的突變,都具有普遍性、隨機性、不定向性、獨立性、低頻性和可逆性等共同的特性。至於突變有益無益得結合內稟增長率和環境適應性及環境負載量等具體情況說。比如耐葯菌株的產生對於種群而言就是有益的,比如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癌症,這個就不能說是有益了。
3,無性生殖分為: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營養生殖這四種。蚜蟲不能「芽出」自己,那是孤雌生殖「芽出」新個體,孤雌生殖還是屬於有性生殖。孤雌生殖一是區別於無性生殖,是由生殖細胞而非體細胞完成的繁殖現象。二是產生的個體多數為單倍體,或者是進行重組之後的2倍體,而無性生殖產生的和母體遺傳物質基本完全相同的個體。所以通常把孤雌生殖歸類於有性生殖而非無性生殖。愛因斯坦的高智商高學識不是本能,不可複製,那是社會的產物,是後天習得的。
4,穩定複製的優秀物種不是更有競爭優勢嗎?不是,環境是變化的,不適應就要麼死亡要麼迎合環境作出改變。生物體在(或分別在)化學、生理、行為等綜合水平方面的適應機制必須迎合環境。
結語:1,有性生殖中基因組合的廣泛變異能增加子代適應自然選擇的能力。有性生殖產生的後代中隨機組合的基因對物種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但至少會增加少數個體在難以預料和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存活的機會,從而對物種有利。有性生殖還能夠促進有利突變在種群中的傳播。如果一個物種有兩個個體在不同的位點上發生了有利突變,在無性生殖的種群內,這兩個突變體必將競爭,直到一個消滅為止,無法同時保留這兩個有利的突變。但在有性生殖的種群內,通過交配與重組,可以使這兩個有利的突變同時進入同一個體的基因組中,並且同時在種群中傳播。2,有性生殖的物種其生活周期中都有二倍體的階段。二倍體的物種每一基因都有兩份,有一份在機能上處於備用狀態。如果這個備用的基因發生突變,成為有新的功能的基因,但此時新功能還是潛在的。通過自發的重複和有性生殖中的遺傳重組,這個新基因可與原有基因先後排列,這樣便產生一個新的基因。二倍體物種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使其基因組不斷豐富。3,在大類群之間作比較,可以把無性生殖的生物看成為r對策者(出生率高,壽命短,個體小,一般缺乏保護後代的機制,競爭力弱,但一般具有很強的擴散能力),而有性生殖的動物是K-對策者(發育慢、高競爭力、生殖開始遲,體型大、數量穩定,壽命長,有保護後代的機制,擴散能力弱)。一個後代多,一個突變快。各有各的生存策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活下來的才是牛逼的,因為不是討論個體,所以談不上哪種策略更富有競爭力。4,有性生殖加速了進化的進程。在地球上生物進化的30餘億年中,前20餘億年生命停留在無性生殖階段,進化緩慢,後10億年左右進化速度明顯加快。除了地球環境的變化(例如含氧大氣的出現等)外,有性生殖的發生與發展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忍不了了,看了題目和前兩個贊同最多的答案之後決定進來吐槽一番。
首先,我能說題目的論述其實就是錯的嗎?「為什麼是有性生殖而不是無性繁殖成為了進化的主流?」——- 什麼是進化? 「進化」這個詞就是對人家達爾文的「evolution」的錯誤翻譯,錯誤在這個詞帶上了十足的主觀色彩,非常容易干擾和混淆大家對「達爾文進化論」的正確理解。正確的翻譯應該是「演化」好不好,沒有主觀沒有目的沒有計劃,這才是大自然的本質好吧。最早嚴復就是把《Evolution and Ethics》譯作《天演論》而不是《天進論》,後來是誰擅作主張翻譯成「進化」的,說明他根本不懂達爾文!我說的嚴重一點,如果把「演化」理解成了「進化」,那就變成了拉馬克而不是達爾文。
Evolution是演化論還是進化論?_百度知道 這個知道里的參考資料比較全了,大家可以自行辨析。
- 什麼是主流?憑啥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就是主流,從無性生殖到有性生殖就是主流?如果認為這是主流,那說明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裡帶有人類脆弱的優越感,同時眼界太窄。演化本身是沒有特定方向的,所有適應環境的並且繼續發展的方向都是主流,或者說其實根本沒有支流。你覺得從單細胞發展到人的方向實在太牛逼了,我還覺得從一種細菌發展到千萬種細菌並且都成功生存下來才更牛逼呢。人作為一個演化方向的現階段終點有啥好牛逼的,能幹得過另一個演化方向上的超級細菌嗎?
然後我就不一條一條吐槽@王銀鋒和@王霄池 的答案了,因為基本上都是拉馬克進化論的解釋(我知道儘管你們不想O(∩_∩)O~)。事實上,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這麼說:
從無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的演化,只是眾多演化方向中必然又偶然的一種。「必然」意思是演化的無特定方向和目的性上,「偶然」意思是演化成現在的兩性生殖而不是三性四性五六性(實際上可能未必沒有過多性)。但是我們不能說無性到有性就是一種進步,與其討論是否「進步」,不如討論哪種更「成功」(更適應環境),至少從目前來看,這兩種方式都是很「成功」的。如果非要再加一些條件的話,我們不妨設想當人類的世界末日到來之時(山洪、火山爆發,火星撞地球……),是有性生殖的生物還是無性生殖的生物更能適應改變了的環境,讓自己的基因延續下去?對了,順便說一下,恐龍的滅絕原因現在學界都傾向於小行星撞擊的說法,而不是因為它們不「優秀」。如果沒有小行星這種小概率事件,哺乳動物這種貌似更「高級」的物種是沒有出頭之日的O(∩_∩)O~最後吐槽一下,我覺得大家對於達爾文演化論的錯誤理解都來自於我們中學的生物學教育,從教材到老師。最最後推薦一本書——自私的基因 (豆瓣)。 我也是看了這本書之後才扭轉了之前拉馬克理論的思維方式,走在達爾文進化論的道路上的。
===============================================================================
鑒於討論很熱烈。。。補充一下我的觀點:
1. 到底是不是「進化」?我就問一個問題,更適應當前環境的變異A和適應更多樣環境的變異B,哪種是進化?因為未來的不可知,所以其實我們根本不能也不該稱任何一種方向的變異叫「進化」,只能稱之為「演化」。當你站在一個已經變化完了的環境中,去探討之前億萬年中各種各樣的環境和各種各樣的演化方向,然後選擇其中的一些鏈,稱之為「進化」的方向。難道這不是一種「流氓」行為嗎。假如明天黃石公園的火山爆發然後一系列連鎖反應後包括人類在內的大部分「高級」物種都滅絕了,只剩下「低級」物種暢遊世界時,還能說從「低級」物種到「高級」物種的演化過程是「進化」嗎?2. 如果「進化」不成立,同樣的,「低等」、「高級」、「優秀」等等帶有價值觀的詞也不該用來評判生物的演化,就像我們不該脫離農業生產時還用「害蟲」和「益蟲」來區分昆蟲一樣。「高級」和「低級」其實不過是「複雜」和「簡單」,複雜和簡單誰更好,天知道。我們只是恰好「複雜」了之後沒死而已。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討論,請輕拍(*^__^*) ……我的回答被抄襲了!所以很生氣!所以我要來答這個題!
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回答這幾個問題:
1.什麼是有性生殖?它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
2.什麼是無性生殖?它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
3.為什麼有性生殖會相比無性生殖更有選擇優勢?
哇,看上去是3個問題,其實總共有7個問題,那我就一個一個來回答。如果前面有答主回答過了,請一定告訴我,我是不會改的。
孤雌生殖我在這裡不考慮,你們別抬杠,抬杠者直接拉黑。
要回答這些問題,得先弄明白細胞核是如何起源的。當然這個在生物界現在也還沒弄清楚,好像一夜之間細胞核就這麼出來了一樣,直接從DNA到了擬核再過渡到了真核,總之這些還不太清楚(可能現在清楚了,前沿的文獻我還沒查)。
既然不太清楚,那為什麼還要說到真核呢?這是因為在有了真核之後,無性繁殖得到了空前的繁榮。給你們科普一下什麼叫做真核:在細胞中DNA聚集區能夠觀察到核裝球形物體的核,我們稱之為真核。
與真核細胞相比,原核細胞就要顯得小巧的許多,它們的細胞內見不到一些十分重要的細胞器——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這個細胞器真核原核不同)等。由於沒有成行的細胞核,原核生物很多都是無性生殖,由於沒有中心體,他們只能進行二分裂(當然蛙的紅細胞也是),最多進行基因突變而無法基因重組。我們都知道,基因突變的方向是不確定的,一旦是一個不利於演化的性狀(99%以上的可能),就極易導致整個子代的滅絕。
而真核生物有了中心體之後,就能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而其中減數分裂則承擔了如今生物多樣性的重任。減數分裂事實上是一種基因重組,由一開始的2n個染色體分裂成含有n個染色體的精子和卵子,然後再結合到一起,完成基因的重組。這有個好處就是性狀的表達可能受到多個等位基因的影響,即使其中一個出了差錯也不會影響到個體的性狀表達。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即使該個體因為較差的基因重組而不適應環境死了,也不會影響到整個種群,反而是更適應環境的個體能夠把他所攜帶的基因向整個種群中擴散,也就是所謂的優勝劣汰。
其實這個問題到這裡就可以結束了,但是我還是想接著說下去,你們往後面看看就知道為什麼了。
與真核生物的細胞分裂相比,原核生物的細胞分裂則顯得死板了許多,因為它們基本上子代就是母代的複製品,也就是說它們很少有基因上的重新排列組合,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原核生物的演化。而真核生物的分裂則不同,親代與母代最多只有一半的基因是相似的,而另一半的基因則來自於另外一個個體,這樣就導致了真核生物能夠表現出更多樣的性狀,更利於真核生物的演化,也更利於它們在環境中存活下來。
當然這有一個弊端就是,真核生物的繁殖速度遠遠低於原核生物,但是我們都知道自寒武紀之後,靠細胞數量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細胞的分裂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
關於細胞核產生原因的模型假說有很多,比較可信的有共營模型、自演化模型、病毒性生物起源模型、外膜假說、壓縮及結構化假說,這些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查看,我在這裡就不表了。
有了細胞核之後呢,就有了有性生殖。可是,為什麼偏偏是有性生殖呢?雖然從上面的推論來看,我們幾乎在潛意識中就認定了真核生物就應該有性生殖(其實還有一些可以出芽生殖),
1883年,比利時的細胞生物學家貝內登第一次觀察到了動物的減數分裂,130年後,生物界依舊對為何生物一定要選擇減數分裂而苦苦求索。法國一個著名的遺傳學家、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獲得者雅各布在其專著《鼠、蠅、人與遺傳學》一書中感嘆道:
「在通過有性方式來進行生殖的生物中,一切都被安排得要使同一物種的全部個體(除了真正的孿生個體)都互有差異。這就猶如整個地球上起作用的遺傳系統已被調節得要永遠產生差異。因此就有了這個悖論:一方面,所有顯得十分不同的東西,歸根結底卻是很相似;另一方面,所有顯得十分相似的東西,事實上卻是相當不同」。
說人話就是,很遺憾,我們還不得而知。所以下次有人告訴你他知道有性生殖是如何起源的了,你可以拿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話進行禮貌的反駁。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呢,多細胞生物的產生促進了性分化。現在的多細胞生物都是真核生物,而反觀原核生物,它們卻都還在單打獨鬥,各自孤立的進行著二分裂繁殖。可是為什麼會促進性的產生呢?
25億年前,真核細胞開始在地球上出現,可當過了15億年,也就是距今約10億年之前,地球上可能才出現了最早的具有兩性分化特徵的真核生物。一份來自中國的6億年前的化石證據顯示,在那個被我們稱之為新元古代陡山沱期的時代,隨著性分化的出現,多細胞真核生物的多樣性明顯增高。與此同時,隨著多細胞生物的產生,持續了長達30億年的早期地球生態系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藍藻、原核細菌為主體的底層生態系統被新出現的多細胞真核生物生態系統所取代。而6000萬年之後,則發生了對地球生物至關重要的事件——寒武紀生物大爆發。
可是為什麼會如此呢?為什麼多細胞真核生物會佔據新的生態位呢?
根據地理環境的考察,地質學家們提出在距今大約8—6億年前發生了一件極低溫事件,為什麼要說是極度低溫呢?因為這件事是從地球有原始大氣以來的溫度最低的一段時間,我們把它稱之為成冰紀,當時連位於赤道附近的海洋都結上了厚厚的一層冰蓋,地球不再是地球,而是一個雪球。
而正是這個紀元,讓氣球上的生物組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球的生態系統經歷了一次劇烈的洗牌,統治了地球近30億年的微生物生態系統走向衰落,而真核多細胞生物開始走上歷史的舞台。
在這次大冰期中,真核生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選擇壓力,大部分生物在這個毫無徵兆的大冰期中滅絕,僅有少數的留存了下來(其實也不少),倖存的真核生物開始急速的增長擴張,他們慢慢的由單細胞生物向多細胞生物演化,每一個細胞漸漸地變得不再全能,而是經由分化後各司其職。
寒武紀生物大爆發
在新的生態系統中,多細胞生物佔據了優勢地位。6億年前,大量有分化組織的葉狀植物出現,隨著這些底層多細胞植物的出現,在5.6億年前(寒武紀)發生了一次物種大爆發,多門類的有體腔後生動物發生了適應性輻射,浮游植物開始瘋狂生長,生物多樣性大大增加。而且與此同時,乘著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的東風,藍藻以及其他藻類植物的細胞中發生了鈣化現象,細胞變得更加的堅固,能夠更好的抵禦外部環境的變化。在5.3—5.2億年前,礦化骨骼也在不同種的動物以及原生生物之中出現,尤其是在寒武紀快結束的時候(5.4—5.2億年前),多門類的無脊椎動物也出現了爆發性增長。
隨著寒武紀這一波的生物大爆發,在接下來的時間內直到今天,有性生殖都成為了演化的主流,因為無性繁殖的燈塔——原核生物尚未發現其多細胞結構生物。
總結一下,為什麼有性繁殖成為了生物演化的主流?
四個原因:
1.真核細胞的出現。
2.能夠獲得更多的生物多樣。3.寒武紀真核多細胞結構生物大爆發。4.原核生物尚未經歷從單細胞到多核細胞的演化。
微信公號:Mask的小酒館。
微博:八月朔風亂長安。可以在這裡找我玩哦~.
http://hgye.blogspot.jp/2010/08/geekland40-x-or-y-x.html應該是這個鏈接吧....
先不說有性生殖算不算是主流,它之所以廣泛存在,肯定有它的優勢。
我們的教科書一般只會告訴我們這能提高生物的多樣性,這是最明顯的。
沒錯,有性生殖可以提高個體表現型的多樣性和基因型的多樣性。在遇到環境變化或者疾病的情況下,部分個體更容易存活,從而避免因為表現型單一而團滅的結局。
(在 @Viridis 的建議下修改,在此表示感謝)
我們來說說它的另一個優勢:擋住了穆勒棘輪的前進
穆勒棘輪是什麼?我們來講個故事:
我有一幅喜歡的畫,我把它複製了很多份
有一天,我發現熊孩子在畫上做了塗鴉
好氣哦!但是沒關係,我還有其他正常的畫。
然而,我發現我所有的畫都被人動了!
卧槽!那怎麼辦?我要如何找回我最初的畫?
一個富有人生經驗的智者說:太年輕太簡單!你把第一張畫的右半部分,和第二張畫的左半部分拼起來,你不就把你的畫續回來了嗎?
原來如此!
無性繁殖會讓個體基因百分百傳承下去,但同時錯誤也會被原封不動的傳給下一代。
而有性生殖採取了類似於「拼畫」的策略來找回未出錯的自己。
一個生物的DNA就像畫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DNA會出現突變,就像小塗鴉一樣。有時甚至病毒還會摻一腳,就像貼個小廣告一樣。這些DNA的變化可以說是幾乎不可逆的,你不能指望下一個突變剛好修復了上一個突變。這就像棘輪一樣,一旦轉過,就無法倒回。
但是有性生殖不同。即使是兩個都包含突變的個體,它們的孩子也可能不帶有雙方的突變。就像把兩張海報拼在一起一樣。
就算不是有性生殖,在通常被認為是無性繁殖的生物中,也或多或少會有DNA的交換。通過DNA的交換,生物可以有機會拼湊出自己在突變發生前的DNA,從而挽回自己曾經丟失的重要基因。
評論區有位同學問:
一個簡單的證據就是細菌,單個細菌的基因組(並不是說泛基因組)相對簡單的。但是用細菌做例子存在不少缺陷:
- 細菌受到選擇壓的影響,如果一個細菌在關鍵基因上出了突變,它很快就自己死掉了,很難被人找到。
- 雖然不能有性生殖,但細菌也是可以交換DNA的,比如說通過質粒、胞間連絲、甚至病毒。
- 細菌屬於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可比性不高。
那麼,有沒有什麼例子可以做到1低選擇壓 2幾乎沒有機會交換DNA 3和真核生物有更高可比性呢?
一些聰明的朋友可能已經知道答案了:Y染色體。
在所有染色體中,為什麼Y染色體在歷史的長河中被削的最快?因為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可以成雙成對,而Y染色體在細胞里是「單倍體」。
在性染色體或者X染色體中出現的突變,在進化長河中都可以用上述拼圖片的方式修復,但是Y染色體是做不到的。
於是,Y染色體就成為了穆勒棘輪摧殘的對象。
歡迎關注蝦說科學(微信號:Prawn_Talk),我們科學地蝦說。
無性繁殖其後代基因都是保持不變的,出發基因突變。那相當於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一旦發生針對某種特定基因的疾病,那整個種族都會玩完;
而有性繁殖引入了變化,在自然的選擇中,使得優秀的基因能夠有更大概率傳承下去,物種才能不斷進化,而非保持不變。並非是高級的,優秀的就是應該生存下去的,恐龍那麼強大也滅絕了。對環境變化做出最快變化的,才是真正優秀的。不僅在自然界,在社會中也一樣。有性生殖優勢是更有利於豐富基因多樣性但不認同這是主流。還活著的萬物是平等進化的。可能幾千年以後我們都掛了小強還活著,幾萬年以後小強都掛了大腸桿菌還活著,別高興太早了……
想到了多年前看到的一片方舟子的科普文章。現在摘錄了大家看看。
《有性之謎》
為什麼會有性?
性對於生物體本身並不是一件什麼好事。對於雄性來說,他們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和討好配偶,或為求偶而戰,弄得傷痕纍纍乃至有生命危險。對於雌性來說,有性生殖的結果使她們的基因只能有一半傳給子女,而來自雄性的另一半未必就很優秀,說不定受騙上當被一個孬種所勾引。如果她們採用孤雌生殖,她們的基因就能百分之百地傳下去。至今還有幾千種動植採用無性或孤雌生殖,就避免了那「百分之五十」的代價。但是在現今存在的幾百萬種動植物中,為什麼絕大多數都採用有性生殖(或者是有性和無性生殖相結合),它們的雌性為什麼願意付出這「百分之五十」的代價?性在進化上究竟有什麼好處?
這可以說是進化生物學上最大的謎團之一。自從費歇爾提出這個問題以來,已有各種各樣的答案。目前流行的觀點認為,有性繁殖帶來了基因重組,基因重組帶來了無窮無盡的變異,而豐富的變異更有能力接受生存的挑戰。這就象參加抽獎,單性生殖只是買了一張彩票,然後把它複印了許多次,複印得再多也不能增加中獎機率,而有性生殖卻是買了許多不同號碼的彩票,顯然最有可能中獎。
通過在每一代改變基因,有性物種能更好地躲避敵人(寄生蟲和捕食者)的追捕。為了能夠生存,必須不斷地更新(相應地,寄生蟲和捕食者也必須不斷地進化)。如果象單性生殖那樣,母子一成不變,原地踏步,就會被敵人追上,最終導致滅亡。所以,即使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基因得到傳遞,也要比什麼都沒能傳下去的好。這種解釋,被稱為「紅後」假說,它得名於《鏡子背後》中象棋紅後對愛麗絲說的話:「為了停留在原地,要拚命地跑。」(圖4-3)
「紅後」做為一種有吸引力的假說流行了許多年,近年來通過對一種同時具有有性和無性生殖的魚類的研究,才證實了這個假說:有性生殖的後代要比無性生殖的後代更不容易感染寄生蟲,而且變異越大,越不容易感染。
兩性戰爭
對於「紅後」假說能否完全解釋性的由來,大部分進化生物學家仍然表示懷疑。我們且把這個問題放到一邊,來看另一個看上去簡單而實際上也很難回答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費歇在他劃時代的著作《自然選擇的遺傳理論》中提出來的:為什麼有性生殖的物種一般都有兩性?為什麼不象原生生物那樣只有一性,也能通過有性生殖交換基因?為什麼不象粘液黴菌那樣有十三種性別?兩性,意味著只能在百分之五十的群體中尋找配偶,如果只有一性,就能找除自己以外的任何個體,如果有十三性,假定跟任何異性都可以交配的話,找到配偶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是近年來的事,它涉及到所謂基因組內衝突。在細胞中,不僅細胞核有基因,細胞質中的線粒體(植物還包括葉綠體)也有自己獨立的基因。兩個細胞如果融合在一起,會出現一個問題:兩個細胞核的基因可以結合在一起遺傳給後代,線粒體的基因卻沒辦法這麼辦,因為線粒體有許多個,而且數目不定,沒法一一配對。沒法配對,誰又都不讓著誰的話,就只有用戰爭解決了。事實上,線粒體確實能夠用酶把對方的線粒體消滅掉。因此,如果交配時兩個細胞完全融合的話,線粒體之間的戰爭將使得交配成為一場對雙方都沒有好處的災難。為了避免這樣的災難,一方拋棄了自己的線粒體,而只保留細胞核的基因,這就成為了精子;而另一方同時保留細胞核和線粒體的基因,成為了卵子。兩種性別由此誕生。
對於原生生物來說,它們在行有性生殖時,細胞並不相互融合,只是交換細胞核。而且為避免近親繁殖,它們的細胞核有多種不同的類型,並非任意兩個個體都能交配。
那種有十三種性別的粘液黴菌又如何呢?深入的研究發現,這十三種性別並不是平等的。同樣為了防止線粒體之間的戰爭,存在著一個等級森嚴的制度:比如說,第十三號的性可以跟任何別性交配,在交配時只有它能夠遺傳下線粒體基因,其它的性必須拋棄自己的線粒體;對於第十二號的性來說,只有在跟十一號或者低於十一號的別性交配時,才有保留線粒體基因的特權;依次類推。
可見如果只有一性,或者有兩個以上的性,反而讓有性生殖變得複雜起來,不如只有兩性那麼簡單明了。也許正是為了不讓生活太複雜,大家才都採用兩性制度。
在粘液黴菌中,低一號的性有時會發生突變,拒絕拋棄自己的線粒體,其結果是跟與之交配的高一號的性同歸於盡。如果這樣的造反持續下去,等級森嚴的制度最終會垮台,性別的種類會越來越少,直到只剩下兩種性。
也許,今天的兩性制度,正是以前多性制度垮台之後的結果。如果連精子也要造反,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什麼也遺傳不下去了。
雖然在這場線粒體戰爭中,精子為了顧全大局而舉手投降,但是精子和卵子之間仍然還在為了傳遞自己的基因而明爭暗鬥。遺傳學家發現,在小鼠中(人類也應該一樣),來自父方的基因會刺激生長激素的表達,促使胎兒長得更大。胎兒出生時越重,就越健康越容易存活,但是母親懷孕和生產時付出的代價也越高,可能會影響以後的生育。對於父方基因來說,它只管帶著它的胎兒的命運,而不管母親以後能否生育;而母親本身卻不能只做這麼一鎚子買賣,她還想在生下這一胎後還能繼續生育,有更多的子女傳遞自己的基因,因此,毫不奇怪,來自母方的基因會試圖消除胎兒的生長激素,抵制胎兒的生長。胎兒的最後大小,就是父方和母方基因互相爭奪達到平衡的結果。
性,是一場傳遞自己的基因的戰爭。
四、性乎愛乎?
在把生物學原理應用於人類時,必須牢記這一點:人類是一種文化動物。人類的行為不僅被先天的生物本能所決定,而且也受到後天的文化、社會因素的影響。怎麼區分這兩者呢?一種方法是研究比較在不同文化、不同社會的人類行為,如果他們具有共同點,這些共同點就可以認為是由先天的生物本能決定的。
在八十年代,為了找出影響人類求偶的先天因素,人類學家調查了來自37個社會的上萬名男女,結果發現他們對配偶的標準都相當一致,也就是「男人愛貌,女人愛財」:男人比女人更注重對象的生理吸引力,而女人比男人更注重對象的經濟狀況。而且,男人更傾向於選擇比自己年輕的對象,而女人更喜歡比自己年老的對象,在這37個社會中,最理想的年齡差別竟然都是男方比女方大三歲。
從進化生物學的原理來看,這是很容易理解的。男性的生殖期要比女性長得多,從青春期開始一直到六七十歲,男性都具有生殖能力,而女性的生殖能力在三十歲以後迅速降低,停經以後就完全中止。在醫學不發達的時代,女性最安全的生育年齡是三十歲之前。因此,在求偶時,男性要比女性更為注重對象的年齡和健康狀況,也就是生殖能力。女性吸引男性的那些生理特徵,比如光滑的皮膚、鮮亮的頭髮、明媚的眼睛、豐滿的身材,其實都是年輕、健康的標誌。而做為要承擔撫養子女的主要責任的女性,她們希望對象能夠有較好的經濟能力為她們和子女提供優厚的生活條件,這也是不難理解的。
女性選擇男性,男性同時也在選擇女性,這種雙向選擇使得人類的求偶在動物中顯得很特別,因為在動物中,選擇往往是單向的(一般是雌性選擇)。在哺乳動物中普遍存在的雄性競爭,在人類中也不起顯著作用。具有雄性競爭的動物的一個特徵是雄性的體形要比雌性大得多,從大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百不等;而在人類,男性與女性的體形差異不是很大,只大百分之三十左右,這是那些一夫一妻或「溫和的」(靠炫耀而不是靠爭鬥來獲得配偶)一夫多妻的動物的特點。因此,人類本質上是一夫一妻或溫和的一夫多妻的動物。
人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另一個特點,是性生活對於維持配偶關係無比重要。正如英國著名動物學家莫里斯(D. Morris) 在其名著《裸猿》(1967年)一書中所強調的:人類是性的動物。在所有的動物中,再也找不到另一種動物象人類這樣沉迷於性行為(也許只有人類的近親矮小黑猩猩可跟人類一比),可以一年四季地交媾,而別的動物只在短暫的發情期才能發生性行為。在一百九十三種現存靈長類(猴子和猿)中,人類女性具有最大的乳房(乳房過大對哺乳有害無益),人類男性具有最大的陰莖(勃起時平均長度為13厘米,而靈長類中體形最大的大猩猩只有3厘米),這都很可能是兩性互相選擇的結果。在所有的靈長類動物中,只有人類是赤裸無毛的,對於它的由來動物學家們爭論不休,但正如達爾文首先指出的,它可能是性選擇的結果;的確,無毛使我們的皮膚對撫摸的敏感性大大增強,而觸覺在人類性行為中的重要性是不用多言的。在所有的動物中,只有人類兩性在性行為中都能夠感受快感,儘管某些動物學家認為某些高等靈長類的雌性也具有性高潮,但那與人類女性性高潮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的。
所有的這一切表明,在進化過程中,性選擇在促使人類的兩性形成長期的、不斷被加強的愉快的結合。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愛。
(選自方舟子著《進化中的進化論》一書)
1997 6.3.開一個新思路。鑒於目前我們已知的有生命的行星只有地球一個,有高度智慧和文明的物種也只有人類,在解釋演化的時候不由得拿自己和身邊的生物作為模版,畢竟也沒法做什麼重複實驗觀測結果。但是在說一些什麼是主流的事情的時候,有時候我會想「真的是主流么?」比如兩棲,爬行,哺乳動物都是四肢,是由共同祖先的鰭決定的,但那真的是主流么?我們運氣好一代代活了下來了並且有機會試圖解釋,但是我覺得很多結論都忽視了「偶然」兩字,因為偶然造成的結果只有一個,所以我們把它當成了必然的。丟兩個十面骰可以有100種不同結果的可能性,只准丟一次的話當然只有一個結果,但不表示那就是主流了。
哈哈,從遺傳演算法的角度來答一發。
無性生殖相當於每個基因位的變異
有性生殖,兩條染色體重新排列了一次,相當於 交換
極大的增強了解空間的搜索能力
註:這是整理Nick Lane在Life Ascending一書中的觀點,權當做讀書筆記看吧。
無性繁殖的優點很明顯——節約,比如雌雄兩性如果只是一個性別的話,可以省下一半的資源。而且尋找另一半消耗的精力實在是太多。而有性生殖公認的優點是多樣性增加。
可是不僅現在絕大部分生命是有性的,而且不少物種嘗試回到「無性」狀態後,很快就滅絕了,有性生殖明顯,重要的是怎麼理解多樣性的增加。
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產生精卵,精卵重組的過程很像是洗牌的過程,每個個體的牌都有好有壞,最初都是一般的牌,而且每個人的牌都有自己的優點。無性生殖只能是讓一般的牌變成更多一般的牌,而在有性生殖過程中不同基因重新組合,出現了好牌,差牌,一般的牌的區別。而差牌無法適應環境,會消失掉。通過重新分牌,差的更差,被淘汰,整體水平就提高了。
再者,每個個體都會發生突變,對無性生殖而言,好的突變只能留給自己的的無數複製品,但是一旦有性了,大家通過交配,彼此的好突變就可以交流。就像原來只是自己闖關拿裝備,現在有一個團隊大家抽到的好裝備可以一起用。如果只靠無性生殖好的突變很難整合到一起。
還有,意外總會發生的。對於無性生殖而言,大家的優勢都是「密不外傳」,假設現在有一個很好的突變,如果它恰巧分到了死亡小組,那麼這個突變很有可能消失掉,即便它是同類中最好的。剩下的是抽籤手氣比較好的次好突變。而一旦這個突變消失再產生這樣的突變就要花費很久。可是一旦有了有性生殖,這種突變可以被播散到各處,保存下去的機會也會大大提高。
但之前講的都是 幫助好牌更好的留下去,和多樣性的好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假設一個個體開掛,有了超強突變,那它勢必在種群里憑藉這個優勢快速擴散開來,甚至到最後可能只剩下這一個超強突變,而這時如果環境改變了,那這個種群就很可能被團滅。可是在有性生殖中,好牌和壞牌總是摻雜的,不存在「」最好「」的個體,那麼這樣就給更多「好 」的個體留下了生存空間,這樣環境即便改變了也不會特別糟糕。
而且在有性生殖中,不同的個體里都埋藏了太多其他的突變,可好可壞可以適應各種環境,那麼這樣的群體演化的速度就會加快,就會存在生存優勢。
有性生殖更像是一個調和的過程,讓中等的變多,特別好或者特別差的變少,然後中等的再慢慢向整體更好的方向發展。
這好像是考試題。。。
我記得的標準答案是:進化的基礎是基因突變,有性生殖比無性生殖多了基因重組,染色體交叉互換等途徑。無性生殖只有鹼基突變。至於樓主的問題,為什麼成為主流。有了更多的突變,能適應環境變化的基因就更多,在環境變化的時候優勝劣汰,故而有性生殖成為主流。因為一個人養不起孩子
用高中生物所學知識來解釋就是
有性生殖擁有一定的優越性:
1. 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體組成是具有多樣性的
2. 受精過程精卵結合的隨機性
這種多樣性有利於生物在自然選擇中進化上面的答案都說的很好,有一點觀點補充一下:
有性繁殖增加了淘汰率,即只有被雙方性別選擇了的生命個體才能將基因傳遞下去。所以對照無性繁殖的種群(所有生命體都有自我複製的能力,並一起競爭資源,哪怕其中一部分相對劣勢,但至少可以部分的消耗資源直到毀滅),有性繁殖提高了競爭優勢者的繁衍比例——即強壯健康者更容易受到異性青睞而更早更多的繁衍後代,從而加速了自然選擇。
這種自然選擇的加速很可能有利於種群的進化,使得有性繁殖的種群會比無性繁殖的種群進化速度快,並獲得優勢。推薦閱讀:
※現在如果沒有那些大型養殖場,沒有那些速生白羽肉雞,雞肉會不會成為普通人承擔不了的產品?
※如果陸地生物都是六肢的,生物學上的原理應該是什麼樣的?
※為什麼許多植物會選擇花青素作自己的「妝容」?
※突變率的提高對生物的進化是有利的還是不利的?
※有什麼東西好吃但是卻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