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說的「紡織廠引進更高級的紡織車不會提高收入,因為好處全都流向了消費者」是怎麼回事?

似乎和定價權有關,希望能完整解釋一下。

另外在什麼條件變化以後,芒格的紡織廠更新紡織車就變得值得?


這裡的關鍵就在於競爭。一個紡織廠引進了更先進的紡織機械,一時之間(這個時間非常短促)效率提高了,織物的質量也更高了。這樣從經營的角度講,似乎成本下來了,盈利率會短暫的提高。但是,這個廠家沒有任何能力阻止別的紡織廠引進同樣先進甚至更為先進的紡織機械和技術;由於競爭的原因,別的紡織廠又肯定會引進同樣先進甚至更為先進的紡織機械。這樣,雖然先進機械促使生產的織物質量更高,可是它同樣促使單位時間出產的織物比原來更多了。也就是織物的市場供應更多了,長期來說,價格不僅會回到原來的水平,而且會落到更低的水平。那麼這種局面,得利的自然是消費者。而廠家呢,從最後的結果看,白白的支付了一筆購買設備的資金,還促使自己進入更水深火熱的價格戰以及競爭之中。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如果把企業分作兩個類型。一類就是以紡織廠為代表的過度競爭型的企業。這類企業的特徵就是,沒有任何競爭保障,別的競爭對手,只要有資金隨時可以進入。這樣的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另一類企業呢,特別有意思,由於獨特的產品和服務,或者獨特的發展歷史和環境,使得它們擁有了一種能夠拒絕別的競爭對手進入它們所在市場的能力,從而事實上壟斷整個市場,獲得長期的穩定的豐厚的利潤。這樣的企業巴菲特管它叫消費者壟斷企業。

我認為很多人不理解價值投資,就在於不能理解壟斷企業和消費者壟斷企業的這樣的概念,因此找不到確定的東西。

需要知道的是,壟斷企業和消費者壟斷企業不是一個概念,壟斷企業和消費者壟斷企業也都不好找(能夠從經營的原理的角度確認)。但是另一方面,消費者壟斷企業確實能夠幫助你在股市上賺大錢。


很簡單一個道理,iphone在不斷升級,價格卻從未升高,技術革新是為了在明年繼續穩固你的市場,使得盈利能力平穩增長,滿足消費者需求,而價格的變化將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因為市場的開放,選擇權的多樣化,定價權其實某種程度上在消費者手裡


作為紡織行業的人,說幾點:

1.關於更新設備——紡織機械的更新成本極高(某種設備國產新機價格較低,但是也在幾萬、十幾萬,進口機可能需要幾十萬),並且紡織生產企業利潤率很低,只有那些有實力雄厚的企業才會進行設備更新。新設備的引進,一方面需要資金,另一方面需要技術。因此,一般企業不敢貿然引進新設備,需要有個準備的時間。

2.關於市場供應與價格——作為人口大國,我們對紡織品消需求很大,因此,在更新設備時,很有可能是為了面向更高端的消費群體,生產附加值更高的產品。因此,如果能提早更新設備,那麼就能抓住市場先機,培養出自己特有的客戶群體。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你獲得了更大的新產品市場份額,另一方面,那些沒有實力更新生產設備的廠家則會被你甩的更遠。如果更新設備室為了加快生產速度,單位時間內,你的機器生產的產品比別人多,那麼就相當於提高了純利潤,雖然利潤率不一定提升。

3.如果能在每個新產品出現時,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那麼你將會是這個行業的領頭羊。


我來簡單說下理解吧。

社會有個平均生產力的概念,就是在社會上平均下來每勞力的產出;最後生產的商品的交換價值就是平均生產力生產一件這樣商品的成本。而交換時價格會圍繞價值波動——但是這跟使用價值沒關係。比如現在社會平均生產力是每月100件,A廠每月才50件,但是工資損耗都一樣的支出,A廠就會虧損;但是如果引進更高級的機器,一個月產出了150件,就賺了。當然,生產力的提升通常不僅僅是效率,還包括了質量等屬性的提升。

但是!當A廠升級後,社會平均生產力會同樣被平均地升高一些,因此平均成本就會低一些。當其他廠也升級後,平均成本就會更低了。簡單理解,就是商品會變得越來越好,價格還越來越便宜。

這不就是消費者受益么。

最直觀的例子:iPhone手機年年更新,越來越牛逼,生產工藝也變得更複雜,但是價格幾乎沒有太大變化。是蘋果太傻嗎?不,是因為安卓和WP追的太緊,平均生產力沒有被蘋果遠遠甩開,所以沒有它漲價的空間。

但是這套理論是全行業適用的嗎?

我認為是NO。比如在互聯網行業,這就變成了價格圍繞使用價值波動。如果明天所有的SNS軟體都要收費100,你會為哪款付費?答案其實很明了,每個人都會為自己最常用的軟體付費,而不一定是為技術最好的軟體付費。所以QQ和微信會是贏家,擁有同樣牛叉技術的來往只能掛掉,而Facebook的IM在中國是會死得很慘。互聯網軟體和遊戲的使用價值跟軟體自己的素質關係比較低,跟使用的人數關係比較大。這就是他們願意一個安裝量3塊錢5塊錢的做推廣的原因,也是互聯網行業重營銷的原因,還是你手機會收到除假證地下商品以外的打車、淘寶賣家營銷簡訊的原因(你說說我們這行業都跟什麼在一塊啊喂,操的都是賣白粉的心,賺的都是賣白菜的錢……)

有人會說,如果QQ是付費意願最高的,那為啥現實中QQ是免費的啊?那是當然的,如果原有的SNS軟體都收費了,第二天一定會有免費的山寨QQ發布的,雖然不太穩定,功能不那麼全,但是使用價值在除以價格0以後會擁有無窮大的性價比,因此廣大屌絲們會很快就遷移的;即便是掏得起100的,也不見得所有朋友都是白富美和高富帥吧?總有那麼兩門窮親戚,所以他們也會用山寨QQ的。結果就只能是老QQ倒閉,新QQ頂替。

至於互聯網行業如何賺錢,如何推動技術革新的,可以另開了一問了。


主要是不會提升比較優勢,產品之間沒有差異性,那就只能拼價格。


非專業人士簡單回答一下

生產技術升級在短時間內當然會提高收入(在價格大幅變化之前)

但是在市場重新平衡之後由於產能大幅提高而需求沒有太大變化所以價格必然下跌

那對於生產者來說收入未必會比一開始高特別多(其他生產者跟進技術後)

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卻能以比之前更低的價格買到相同(甚至更好)的產品

所以從總的來看技術升級的最大受惠者是消費者

對於生產者來說唯一的好處就是短時間內技術領先帶來的優勢以及保證生存下去而已


抗菌紡織行業的市場特徵有哪些?


紡織廠引進更高級的紡織機不會提高收入這個事是真事,起因是伯克希爾原本是一家傳統的紡織廠企業,巴菲特和芒格將其發展成了一家投資集團,但為了保證原始紡織廠的老夥計不至於失業,而保留下來的伯克希爾體系下的少數低利潤率(紡織行業普遍利潤率4%)的產業。巴菲特確實被推銷過改進生產效率的機器,當時巴菲特提了2個問題:

  1. 機器能減少多少生產成本,或者增加多少受益?
  2. 這些受益將流向何處,留在伯克希爾的佔多少?

這個世界上很多人只知道第一條,而從來沒有人問過第二條問題:即花錢買進了高級生產設備之後,節約下來的利潤,留下來的有多少。尤其是紡織業這種無差別行業,其結果是節約下來的絕大部分利潤將流向消費者,作為設備改進方將承擔設備的買進費用以及設備逐年折價成本,總體核算下來獲利的將是消費者而非改進企業。

另一個反常規思維---芒格關於互聯網的評論:

互聯網對於社會是極為美好的,但是對於資本家來說純屬禍害。互聯網能提高效率,但是有很多東西都是提高效率卻降低利潤的。互聯網會讓美國的企業少賺錢而不是多賺錢


先進的生產力不一定會帶來相應的利益,因為技術革新是同時代進行的,就像樓上所舉例的只有要資本隨時可以進入。在競爭過程中,由於產量的提升未導致需求量的過度增加,市場調節的價格肯會降低,所以收益的是最終消費者。


芒格表達的意思是關於設備折舊的問題。舊設備早計提完折舊了,白用,若買新設備,成本增加多少啊。


我認為是定價權的問題。中低端的紡織品,就像芒果指出的是無特性商品commodity,所以生產供應商沒有定價權。因此,利潤率回報率都很低。所以節約的成本還是會被迫降價,最終反映的還是很低的中長期毛利率


推薦閱讀:

計量史學對歷史學研究有什麼幫助?又有什麼局限?
為什麼芒格盛讚德國的生產率?德國文化在德國發展中起到了何種作用?
有哪些適合普通人閱讀的經濟學論文?
價值是由效用決定還是由勞動決定?

TAG:查理?芒格CharlieMunger | 經濟學 | 定價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