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的挑戰和缺陷有哪些?
- 打包銷售(Packaged Sale)。這是唱片業和傳統媒體業的共同模式,你要聽這幾首歌/看這幾篇文章,那就得一塊兒買另外幾首歌/篇文章。新時代,用戶不再接受成捆兜售給我,媒體內容的數字化和 feed 形態,便利了單篇選擇和自由搭配。
- 實體介質(Materialized)。一旦實體化,大規模生產實體介質的成本就會大為提高,傳播速度大為受限。互聯網是數字時代的古登堡印刷機。
- 單向傳播(Broadcast)。內容生產者和內容消費者的身份有不可逆轉的對立,既壓制了互動,又難以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實時的適應。
- 受限的空間(Limited Space)。一張CD只能容納十幾首歌,一頁報紙只能承載幾篇文章,無論如何創新,都難以做到突破。
- 建造城堡式的生產(Castle-building)。在製成品放上貨架之前,是一個被遮掩的生產過程,難以在製造的過程中通過與受眾的互動獲得迭代和演進。
- 是固定的產品而不是流動的服務
- 生產周期無法滿足社會節奏的改變(日報 VS 以秒為單位的 Twitter)
- 絕大多文章的信息量不足(它們無法證明有必要多於 140 字)
- 消費者的注意力正在被極大分散(包括社交網路、Twitter、社交遊戲和團購等)
- 缺乏合適的信息反饋機制(無法得知每期刊物每篇文章的具體閱讀情況)
- 絕大多數刊物的負責人並非合格的產品經理(個人主觀主義 VS 滿足用戶需求)任何只有讀者,沒有用戶的媒體,都將被淘汰。
傳統媒體是以往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有平台價值。這個平台價值,被各種互聯網平台抽空了。
這點很少被人提及,即傳統媒體其實是平台。而不僅僅是產品(一張報紙)。我個人不大讚同 @黃繼新 老師的看法。
比如說互聯網媒體也存在打包銷售的現象 —— 比如我看一篇新聞,連帶著也要看旁邊的《陽痿不舉怎麼辦》、《小瀋陽到底是不是Gay》,我去看個視頻,也不得不去看「屠龍寶刀,註冊就送」 、 「酒醉女子午夜裸奔」 ,本質上這和你為了看一篇文章不得不花十篇文章的錢買整本雜誌是一樣的,都是打包。唯一的區別是雜誌強加的是用戶的金錢,而網站強加的是對用戶的注意力佔用,因為互聯網的貨幣不是錢,是人和人的時間。
而空間受限其實在網媒也存在,只是乍看上去沒那麼明顯,由於流量漏斗的存在,每個層級帶來的流量遞減是一兩個量級上的,做過老門戶的人應該深有體會。即使是在社會化媒體產品里,一個人可以follow 100萬個人,但自己的時間是有限的,每天 timeline 里縱有千萬條更新也看不過來嘛。
接著,如果傳統媒體的本質缺陷是實體介質、單向傳播和建城式生產,那麼如果這些媒體都去開藍V、開微信訂閱號是不是就可以重生了?可實際上目前通過微博微信完成傳統媒體華麗轉型的貌似沒有一例。
我覺得無論是打包銷售還是依託實體,這些可能都是表象,並非本質原因 —— 互聯網在這些方面全面領先傳統媒體已經十幾年了,而傳統媒體的急轉直下只是最近這一兩年的事。
傳統媒體存在的基礎是內容權力,並藉此構建了傳播,通過傳播產生的影響力還獲得收益。
我們先看傳統媒體是怎麼產生的。最早的知識、文字、信息都是被少數人壟斷的,也就是內容的生產權力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隨著文明的發展,平民也開始識字和擁有印刷出版的能力,看似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內容的生產、內容權力將會下沉,但內容大爆髮帶來的問題是內容的消費者不知道該如何篩選這麼多的內容,於是產生了編輯和大媒體時代 —— 內容的生產權力仍然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從這個角度來看,傳統媒體內容權力的前提,其實並非在內容生產能力,而是內容篩選能力 —— 因為全民都可以參與出版,但無法參與篩選 —— 進而完成了對內容生產的壟斷,同時也就意味著對內容傳播的壟斷。
其實直到門戶主導的那幾年,互聯網對傳統媒體都是沒有衝擊,甚至可以說大有助益的,傳統媒體口中的 「新媒體危機」 叫了好幾年,結果發現雜誌的銷量廣告的收入反倒越來越高了。但就這兩年,突然就急轉直下,我認為真正開始動搖傳統媒體根基的,其實始於web2.0。
web2.0和之後的SNS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全民的內容生產,更在於全民參與內容篩選,這是人類第一次擁有對內容質量進行全面評估和全面傳播的能力。
雖然傳統媒體衰落的時間點和移動互聯網的爆發的時間點重合,但我個人認為導致傳統媒體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微博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對內容的全面篩選推薦導致的 (雖然移動互聯網「隨時隨地閱讀」對平媒的替代能力確實比PC更強)。
傳統媒體生存的最大危機,是失去內容權力了,失去內容權力的原因,是失去了內容篩選權力。
我的看法,如果哪個媒體仍然認為,自己的優勢、自己的根是 「內容」 ,是專業的采編和多年的職業積累,那麼這個媒體最後一定會死,
一個記者,可以自豪地說自己做記者做了二十年,為了報道餐飲業的黑幕,潛入企業內部取材了一年才寫出一篇震撼的爆料。
看似了不起,可現在的時代是,世界的每個角落裡,成千上萬的人會把自己知道的內幕和知識發表出來,從發布到傳播用不了一天 —— 而且還是免費的,你看我現在就在這麼干 —— 傳統媒體還能怎麼競爭,這和內容是否打包、介質是否實體,交流是單向還是雙向的沒有任何關係。(我知道這話不好聽,我也不想這樣,我當初的夢想就是做個記者干一輩子...)
傳統媒體所謂的 「缺陷」 其實就一句話:互聯網時代,最不缺的就是內容。
傳統媒體的機會,應該從內容之外找起。
比如《羅輯思維》,表面上是媒體,本質是社群,每周的節目其實是篩選過濾人群的手段,「共同的價值取向」 和線下活動才是它的本體。
再比如《商業價值》,表面上是雜誌和一個沒啥流量的網站,本質上是行業影響力,通過行業活動——吸引大佬——更大的活動——更大的大佬來玩影響力輸出,你看最近這風生水起的。
人群篩選力、行業影響力,這兩個其實是傳統媒體在內容之外最直接可見的(尚未完全消失的)優勢了。
如果就是一條道跑到黑就是要做內容,有沒有生機呢?也有,就是你得提供 真正頂級 的內容,頂級的內容永遠是PGC的,比如《復仇者聯盟》、比如《曉說》(曉說的製作成本可能不高,但講東西的可是人家半輩子的閱歷和思考)、比如《天龍八部》,這樣的內容才是真的無法被替代的內容。很多傳統媒體人孤芳自賞的所謂硬稿,更多的是普及知識,對真正了解這個事物的人來說根本不值一提,甚至貽笑大方(好多喜歡YY的自媒體就是這樣,比如 這個),所謂 「對內容的堅持」 ,很多時候不過自欺欺人罷了。題主,你好。
作為一個學了四年專業知識,繼而又進入傳統媒體工作的人,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這個問題我們從大一就開始討論,求職面試的時候也被問及,但直到現在,仍然沒有人能給出一個全面又正確的回答。可能把答案區里大家的回答整合一下,算是一個相對全面的答案了吧。
其實紙媒受到衝擊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了,廣播誕生以後,人們說,紙媒要完蛋了吧;電視誕生以後,人們說,紙媒要完蛋了吧;網路誕生以後,人們說,這下紙媒真要完蛋了吧。至於會不會完蛋,還能堅持幾年,只有時間知道了。
從我個人的經歷和感受來談,紙媒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利潤!
所有的缺陷,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改革都直指這兩個字——利潤。這是一個處於最核心的問題,在它面前,什麼傳播方式、什麼經營理念、什麼新聞操守、什麼「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都是扯淡!當然,還是存在一些不為五斗米折腰堅守新聞專業主義的記者和媒體,引用網友一段話:「如果你在大街上遇到有人談新聞理想,請默默給他一榔頭。這苦命的人兒要麼剛入行,要麼已遍體鱗傷即將發瘋。如果還沒倒下,請緊緊擁抱它吧——這就是傳說中行將絕種的頂級逼!」
好了,言歸正傳。我先說說媒體的典型的盈利方式,是「二次販賣」,第一次把內容賣給讀者,第二次把讀者賣給廣告主。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第二次售賣是關鍵,你買一份報紙才幾塊甚至幾毛錢,廣告主買個版面可得在後面加五六個零。
所以不同意 @keso的說法,只有有了讀者,才可能帶來客戶,這兩者是正相關的,不可能有一份報紙發行量很大,廣告卻一個沒有。這一點網媒也一樣,對員工的考核中流量都是必不可少的。
有人已經提到了,這是「注意力經濟」,沒錯,媒體說白了就是靠注意力賺錢的。我很同意匿名用戶的說法,新媒體分流了受眾(注意力),也就分流了廣告收入,還TM分流了人才,紙媒能不蕭條么?
講到這裡,紙媒的某些缺陷已經顯而易見——手機隨時看,又快又方便,幹嘛要看報紙?網上有音樂有視頻,報紙上除了文字就是照片,有什麼好看的?網上可以實時互動,掐架互毆好不熱鬧,你報紙我想有點反饋要不打電話要不寫信,我有病啊?看到有趣的新聞我轉發一下,或發個鏈接就能和基友分享了,看報紙我得說「你快去看某某報紙某某版面某某寫的某某文章」……
綜上所得,報紙沒有吸引力,受眾跑了,廣告主也就跟著跑了。
再加上紙媒的成本遠高於新媒體,新媒體一旦相應的軟體開發好了,以後每一次的新聞推送幾乎零成本(人員工資不算);而報紙呢,即使買好了設備,每一次報紙出樣,都意味著印刷、發行成本的再疊加。
先天缺陷,加「後天畸形」,成本高而收入低,導致紙媒的利潤岌岌可危,就在生存邊緣掙扎。
雖然題主並沒有問到傳統媒體的「出路」問題,但我也想在這裡講一下,就我知道的幾家傳統媒體的嘗試講一下。
1、發展自己的新媒體。這幾乎是所有「有志之士」的報紙共同的努力,究其原因也就是想把失去的注意力再吸引回來,但是開個微博、微信、搜狐新聞客戶端賬號,這就是新媒體了?在這方面,至今仍然沒有特別成功的典範能夠讓我們效仿,聽說《financial times》轉型蠻成功的,可人家那無可替代的專業性分析才有人願意花錢在iPad上看啊,還有FT的個性化定製,大大減少了讀者在信息爆炸的網路中搜索的時間。在國內,個人比較喜歡的就是《壹讀》,不過2012年才創刊的它,一開始就是兩手抓,以一種「社區化」的形式粘結受眾。
2、給廣告部的施壓、施壓、再施壓。這沒什麼好說的,現在經營任務都分攤到各個新聞部主任的頭上了,恐怕過不了多久就會分到記者頭上的,哦!不!!
3、戰略合作。這也是非常非常非常普遍的一種做法。簡而言之,就是我給你宣傳,你給我鈔票。本人在黨報,這報紙沒什麼百姓會看,主要就是領導會審閱。所以呢,有些想要告訴領導自己都做了啥但有沒法當面講的部門,就找上了我們。例如環保局就在我們報紙開闢了一個叫「環保在行動」的專欄,環保局一旦有什麼動作(比如去處理市民投訴),我們就會派記者前去報道。
說白了,就是宣傳軟文。報紙上很多,什麼旅遊、美食、電影等等幾乎都是。這在以前少一點,現在經營不善,我們老總都親自出馬與各個處長、局長談合作,賣身求錢啊……
4、依靠副業。有一批報紙早期進駐房地產事業,那真是過得舒坦啊,不但賺得盆滿缽滿,還給員工提供市中心的員工宿舍(套房),可攜帶家屬入住啊。相比那些當時沒有抓住機遇的,現在就苦逼了。其實想想網媒,有那個是純靠新聞賺錢的,騰訊?搜狐?網易?別開玩笑了。
我知道的有一家報紙,發展的副業是印刷。由於報社的印刷設備先進,印刷質量上乘,於是就對外承接印務,也小賺了一筆錢。
5、最後這個,是我的單位的各位領導想出來的,目前正在實施。報社花8000萬,在各地各個主要道路、社區、公園等地建設公共閱報欄,還爭取列入了「為民辦實事」項目,申請到了政府資金。這一主張一提出,就獲得了我等基層屌絲界的一致反對和嘲弄,覺得領導都是七八十年代的思維,都什麼年代了,還搞閱報欄,逆潮流而行必死,花8000萬開發個APP,哪怕當獎金髮給我們也好啊!不過後來,也就慢慢理解了,他們不知道新媒體怎麼搞,也沒有可以學習借鑒的對象,搞新媒體等於砸錢。閱報欄里除了張貼報紙外,最重要的當然是張貼廣告了!這一戶外廣告戰略能否成功,現在還是未知數。。。
以上可以說是媒體的應戰,但其本身也是一種挑戰,做好了,能提高利潤,做不好,生存更艱難。
好了,謝謝一直看到這裡的各位。一邊答一邊吐槽啊。最近《都市快報》35歲副總編徐行自殺,媒體界還是很觸動的,題外話了,且行且珍惜吧!只說三點:1-最大的缺陷,發行成本太高;2- 缺乏互動性;3- 內容靈活度太差(體現在更新的方便性、表現形態等)
樓主你既然說到了挑戰和缺陷,鑒於SWOT的全面性考慮,我不得不補充一下傳統媒體的優勢和機遇,綜合的分析這個問題。順便定義一下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
傳統媒體的優勢在於訓練有素的內容產生能力和人才壟斷。大部分科班出身的媒體人都會優先選擇進入像人民日報,CCTV等名氣較大的傳統媒體工作,這種近乎可怕的人才壟斷力量,早就的優質內容產生能力,是新興媒體所不能比擬的。同理,壟斷帶來的財富可以滾雪球似的鞏固這部分優勢,畢竟有錢可以留住大部分人才。
此外,傳統媒體多年發展所積累下的政治背景,人脈資源和品牌效應是新興媒體所無法取代的。比如一些官方發言,明星面對面等等,比如最近比較火的央視巴西毒販內訪,他們能接觸到的人未必每個人都能接觸到。
傳統媒體的劣勢在於訓練有素的內容產生機制、人才機制和統一的分發機制。
專業的人才是命脈也是死穴。內容在傳統媒體的一般產生流程是定題,編輯出稿,然後稿子在編輯部內部層層篩選,最終定稿發布。整個過程一是周期太長,起碼3-5個工作日,二來發出去的內容,不一定是讀者喜歡的,也可能不是原作者想表達的東西,只是主編覺得不錯的東西而已。做的好是選題選的好,做的不好是你小編沒有媒體人的視角。
統一的分發機制限制了讀者對內容選擇的自由。拿 @黃繼新老師的打包銷售的例子來說,很多買大軟其實就是為了看遊戲板塊,買科幻世界其實就是為了看三體,但是你不得不為其他部分付費。雜誌社為了照顧不同讀者的需求,編排了不同板塊,讀者不可能把雜誌拆開來買,作為一個整體,雜誌也不可能單獨來賣。
媒體,英文是media,其核心仍然是傳播,也就是說,內容的采編和產生其實都是媒體的附著屬性,媒體與媒體的真正區別,在於內容分發機制。「從最早的公告欄,到印刷技術的發展帶來的報紙,喇叭音響的村鎮廣播,到無線點技術的廣播電台,到電視,再到互聯網」。我們可以看到每次信息分發技術的變革都會衍生出新的媒體形式。
我個人傾向於將互聯網之前的所有媒體形式以及互聯網初期各大門戶都歸類為傳統媒體,因為他們雖然使用了不同的分發技術,但是內容的產生和分發機制仍然是內部產生內容,定向一對多分發,信息的傳播是單向的。
新媒體的萌芽應該是訂閱的出現,用戶可以在郵箱里獨到來自不同媒體的文章,形成自己的信息流,算是個性化的初步嘗試。到新浪微博的關注,再到最近,各大客戶端都開始了大數據挖掘,有了內容推薦策略,這都是在分發機制上的變化,是質的變化。
訂閱和關注算是讀者單方面的與內容產生方的交互,讀者可以主動的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需要看的內容和人物。這是一個雙向過程的開始,也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內容的分發開始真正的契合讀者的需求。
大數據挖掘,是更深層次的進步,這不僅僅是用戶主動去反饋,還會根據用戶平時的瀏覽記錄,用戶社交關係的閱讀習慣和某類文章的閱讀時長等等因素來判斷你喜歡哪一類的內容,比如淘寶的網頁廣告會根據你的檢索cookie變化,新浪微博會根據朋友的關注推薦你關注某個大號。
進一步講,由於這種互動的特殊性,刺激了內容的產生。讀者在閱讀完一個內容以後,往往會萌生出很多觀點,很多想法。已網易為例,讀者的這些想法衍生出一些具有統計意義的投票,具有社會效應的分享以及精彩的犀利時評。這些讀者帶來的附加價值對於讀者而言是不需要任何成本的,想想一下你在傳統媒體想上個讀者留言板塊,不僅要寫信,郵寄,打電話,還要經過層層篩選,最後還要根據板塊大小和時長做內容刪減,比登天還難。而這些附加價值帶給讀者的收益是顯著的,通過產品設計,犀利時評會收到很多贊,讀者會樂此不彼的產生更多內容,而投票和分享行為對於新媒體的自我迭代,變的更好用是有重要意義的。
OK,現在我們再看,傳統媒體實際上最大的挑戰就是在於現有內容分發機制對比計算機數據挖掘不可逆轉的劣勢,分發效率低,分發不夠個性化,分發-反饋-產生的反射弧過長等等。顛覆的力量往往來源於一個未知的世界,就像我們經常看到某物理學家獲得諾貝爾數學獎,某律師獲得諾貝爾數學獎。
對於傳統媒體,機遇在於趁著數據挖掘技術還未成熟,做技術轉型仍然不晚。優質內容的產生亦然是傳統媒體的強項,結合強項,優化內容的分發流程提高效率,縮短反饋周期等等都是可以嘗試的路。像搜狐樂視這樣迅捷反應,根據用戶的喜好推出《屌絲男士》等等這種自拍局也未嘗不是一種嘗試。
說說傳統媒體的挑戰吧,很多人覺得新媒體的興起是傳統媒體遭遇到最大的挑戰,其實不然。媒介的更迭自古便有,並非今日才出現。傳統媒體最大的挑戰在於從業人員的意識跟不上,專業性越來越差,對職業的追求越來越低。很多媒體人沉不住氣,想要一朝成名,或者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寫一些亂七八糟的稿子。而很多報紙,越來越陷入沒有原則沒有追求的境地,太多內容的同質化,太多宣傳意識形態的文字,而缺少真正經過了深入調查和思考的稿子,缺少獨家分析的稿件。而傳統媒體的缺陷,除了時效性和篇幅性都有制約之外,最大的缺陷就是審查體制。很多有意思的新聞,上級部門一個手勢,就可能面臨槍斃的命運,這樣長此以往下去,從業人員內心就有一個篩選過程,哪些稿子能見報,哪些稿子不能,這是對媒體人意識形態的強姦。反觀新媒體為什麼受人關注,就是大家能從這裡獲取很多真實的東西,哪怕稍瞬即逝,也能捕捉到那些瞬間。
看到知友們在答案中提到了傳統媒體的缺陷,我覺得大家答的都不錯。但作為一位入門級的媒體人,在這裡,也表達一下我的觀點,如有不當之處歡迎各位指正。
關於傳統媒體的挑戰,眾人皆知,必定是來自於新媒體的迅猛增勢,具體而言,我覺得不妨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新型媒體分流了傳統媒體的廣告收入。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增加,傳統媒體中的廣告收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壓縮。據中新網一組數據顯示,全國廣播電視行業2013年的廣告收入為1302億元,比2012年的1270億元增加了32億元,增幅僅為2.52%,較2012年13%的增幅降低了近11%.
個人猜測,在增幅降低的11%中,廣電媒體起到了緩衝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對傳統三大媒體廣告收入有一定的提升。也就是所佔比較大。因為畢竟還有偉大的CCTV,大芒果台,浙江衛視,江蘇衛視撐著,也有像 《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這樣人氣、廣告收入都爆棚的節目。
反觀傳統媒體的另一位兄弟:報紙。處境就不這麼樂觀了。據《文匯報》報道,美國報業協會指出,隨著讀者和廣告客戶轉投互聯網,2007年至2012年報紙的廣告收入減少超過50%,一些報紙被迫削減開支甚至破產。其中最有代表意義的便是《波士頓環球報》和《華盛頓郵報》。
《紐約時報》集團2013年8月將20年前以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7.3億元)買入的《波士頓環球報》,最後僅僅以7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3億元)將其賣出。(說起來也真是一把辛酸淚啊)幾乎就在同時,發行量名列全美第五(2003)的《華盛頓郵報》也再度易手。買家是大名鼎鼎的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貝索斯。兩家大報的易手足以說明,報業的嚴冬真的很冷很漫長,需要報人們攜起手來、開動腦筋、增加收入、走出寒冬。
二、新媒體分流了傳統媒體的人才。
關於這一點,小白我現在還在糾結,該去電視台還是網站。姑且我也算不上什麼人才、精英,例子也不具代表性。所以我就舉個例子吧
王利芬,北京優視米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
1994年北大中文系博士畢業後,供職於中央電視台。曾在《東方時空》《焦點訪談》《新聞調查》欄目中任記者和編導。
2000年任《對話》製片人兼主持人。
2003年創辦《經濟信息聯播》《全球資訊榜》《第一時間》,並擔任上述欄目及《經濟半小時》總製片人。
2009年底,辭去央視職位,創辦北京優視米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優視米)。2010年3月,優米網正式上線。
2013年主持《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公益真人秀節目。
(以上圖片、文字轉自網路,版權歸原著者所有)
認識她開始於剛上大學那會兒學習和觀摩央視的《新聞調查》,她是記者,那時候,這個節目還非常火,除她之外還有王志,楊春,以及後來加盟的柴靜。
我個人覺得她在節目中的表現也一直不溫不火,記得有一期節目,她俯下身去嘗自來水,鑒別水體是否被污染,當這一鏡頭出現在電視時,有觀眾批評她做了錯誤的示範,在誤導觀眾。整體而言,關注這個節目並不是因為她,而是因為柴靜。(那時候,天還很藍,水也很清,人們還沒有看見才女會去米國生baby)
時隔多年,當我在此聽到王利芬這個名字的時候,她已經是優米網的創始人(我是去了哪裡?)開始轉戰互聯網。並且還做的風生水起,同樣的例子還有主持人李靜,風行網的創始人,現在做的更棒!
隨著近些年互聯網等新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人開始轉向新媒體領域。縱觀事由,不外乎傳統媒體工作壓力大,不自由,薪資低。以同樣的業務水平在互聯等新媒體領域完全可以謀得一份壓力相對較小,收入高,工作氛圍輕鬆的職業。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媒體從業者都喜歡看起來高大上十則苦逼的工作,如果你是一名幕後,更能高大到哪裡去,反正觀眾都不一定認識你。
此外,相對與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對人才的需求量大,入職門檻低,再加上相對輕鬆的工作氛圍以及很好的職業發展前景受到越來越多新一代年輕媒體人的青睞。關於職業發展前景,傳統媒體不大可能完全放手讓一個剛走出校門20多歲的年輕人去策劃、製作一檔節目,原因很簡單,政治正確、收視率、廣告 bula.....bula.....考慮的問題太多,不太可能讓你去試驗。因為他們輸不起。反觀互聯網這個廣闊天地,年輕人大可以放手去做,也有的是試驗的機會,節目成功了固然好,失敗了,也沒什麼大的影響。take it easy.
三、「眼球經濟」時代,新媒體分流了傳統媒體的注意力(受眾)
現今,隨著「多屏時代」的到來,受眾有了更多的選擇,那種全家老少歡聚一堂看電視的時代結束了,如果非要講一個,那也只有春晚了,事實上近些年春晚的收視率也在逐年降低。據網易新聞報道,2014年除夕當晚央視直播春晚收視率為9.032%,低於去年的11.362%,這也是央視春晚首次收視率低於10%。在最近10年中,2004年春晚以41.6%成為總收視率最高的一屆,而備受矚目的馮氏春晚則以30.98%墊底。其實不只是馮小剛,對於今後春晚的每一個導演,只能是越來越難做這是一個普遍的趨勢。
我經常聽到一些傳統媒體人感慨,時代變了,觀眾和讀者越來越難琢磨了。我也彷彿看到一個觀眾對著鏡頭得意的說,你猜,你猜,你猜猜!
第一,傳統媒體碎片化時間的利用率太低。第二,得到的方式不夠便捷。第三,準確度,特別是現代人的焦慮感需要他們不停的去過濾更多信息,無論有用與否,不然就覺得自己跟這個時代脫軌了。
偶從傳統媒體賴以生存的廣告主說下吧,廣告主的預算隨著讀者媒體接觸習慣的變化而與時俱進......如果你所在的傳統媒體服務的廣告主及讀者發現你失去了相應的價值,那麼你就遇到挑戰了,當下傳統的都市報類得新聞類報紙正日益受到互聯網新聞門戶站點的挑戰。產品形態為紙質的媒體載具是非常不環保、高成本甚至某種程度上不便利的,如果從介質上能有更加環保和節省成本及便利的載具出現。賴以紙質媒體為介質的生存空間就會遇到很大的挑戰。
當下某些報紙和雜誌依然受到影響,但具體何時消失還不好判斷。主要有三個問題,第一個是理念和邏輯的專業構建嚴重不足,第二個是管理管什麼,業務運營運什麼沒有清晰的思考。第三個是專業手段落後,包括內容生產手段落後,技術支撐手段落後,資源管理手段落後。
看到的回答都是從宏觀角度來說的,那我以傳統媒體實習生的經歷從微觀角度來說一個吧。我在某機關黨報實習,采編崗,從用人習慣和管理思維上深感其落後。首先,實習生幾乎就像免費的私人助理,送文件取外賣修手機做翻譯無所不包,因為我技能樹點得比較多還差點兒被借去做攝像。室友在新媒體實習,表示基本做的都是份內事。其次,不知道是不是有太多免費實習生可以使喚,一些記者動手能力很差,日常工作使用的工具也跟不上時代。比如圖片文字識別,有的是app可以在一分鐘內搞定,一定要火上房一樣找實習生手打。再比如雜音少質量清晰的錄音整理,明明有錄音轉文字軟體,我也曾經推薦過給我的老師,她依然要我在論文大改深夜崩潰的時候幫她整理。不僅是我有這樣的感受,其他實習生或多或少也有。並且,傳統媒體的轉型有時候可能用力過猛,弄巧成拙。一些不需要上無人機的場面硬要上,自己的直播手段不成熟就要大手筆派記者直播,但是人手又嚴重短缺,疲於奔命。一點愚見,囿於經驗與學識短缺可能不夠到位,敬請前輩指正。
差在哪?
傳統媒體內容其實也沒那麼流弊;沒互動,吵不起來就沒有黏度;拿手機看太方便,現在地鐵上看見一個捧雜誌的,恨不能拍下來發朋友圈。出路?沒出路,死了拉球倒,真牛逼的媒體人自然能找到出路,掙得還比以前多,人在陣地在,換個名號logo而已。傳統媒體受到的挑戰相信前面的回答者已經列舉了很多 我就只講個人認為最大的挑戰 便是時效性問題 傳統媒體由於其發行方式使消息的更新速度無法與新媒體抗衡 許多當時的新聞過了那個點便不具備報道價值或論點已轉向別處 所以傳統媒體無法與新媒體在消息的更新速度上較量
但傳統媒體的最大優勢便是對消息的深入挖掘 仔細解讀 不同於新媒體的快餐式閱讀 傳統媒體在挖掘新聞題材的深度上新媒體無法比擬 例如某人通過手機推送新聞看到了某事件 他想深入的了解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 發生的原因背景等 便去買了報紙或雜誌 細細品讀 新媒體的缺陷便是無法讓人靜心思考 它只是消息的推送者 僅此而已總的來說 傳統媒體的缺陷 便是時效性 但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它可以在事件深度性上展示自己的優勢 不用對傳統媒體抱有憂傷之情 它能扛得住 也一定能扛得住作為新媒體從業人員,覺得傳統媒體最大的挑戰在於:
如何從當今快速迭代的,分散式的,碎片化,交互化,多媒體化的新媒體轟擊中找到自己的獨特的價值。如果要比時效,你能快過新浪微博嗎?如果要比形象化,你能快過各種互動式,遊戲式,多媒體一起上的網媒嗎?人總是傾向於如何快速,方便和準確地去獲得信息。如果照這幾點來看,傳統媒體(紙媒,無線廣播,電視等)絕對是死翹翹的。怎麼辦?我覺得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1.投降,轉型。2.更加突出自己的價值。(可信度,深度,精準度,獨到的角度)我認為的傳統媒體存在的一些缺陷:
1.不利存儲與檢索:報紙、雜誌這類以紙張為載體的媒體,在信息存儲時,相比網路媒體的信息存儲更占空間,廣播電視的存儲與檢索也是很不方便的,因為廣播和電視很多資源是不共享的。2.易受控制:傳統媒體的一個優勢就是它的權威性,但也容易受控制,加上發聲的角度單一,控制者希望製造怎樣的輿論導向,它的輿論導向就是怎樣。3.信息來源有限:傳統媒體的信息來源有來自爆料,但主要是記者、編輯等主動去挖掘,但記者的人力是有限的,就會導致信息也是有限的,新媒體很強大的一個地方就是人人都是自媒體,信息來源極其廣泛。4.很難達到高度的定製:傳統媒體畢竟是面向大眾的,哪怕它的對象是小眾,但相對於個人來說,還是大眾的,為了保持其盈利,很難做到非常高的定製。例如我喜歡看某記者的專欄,我能做的只能把整本雜誌或報紙買下來。其實還有很多想說的,但發現 @黃繼新 真的是高度概括了剛從紙媒實習離職1 人員冗雜2 與時代新技術脫節3 原則性牽制太多4 官僚體制太重5 工資低
最大的挑戰是:1)讀者獲取新聞資訊的方式在轉變,實體--》數字化;2)過於依賴廣告收入,而互聯網廣告價格才只有傳統價格的幾十分之一,導致了大力擁抱數字化是自尋死路3)一味堅守「內容為王」只是良好的願望
推薦閱讀:
※新浪微博是什麼屬性?
※報社編輯典型的一天是什麼樣子的?
※如今的科技就是手機、平板、電腦、App 這些嗎?還有別的嗎?
※人為什麼看新聞?
※在社會美譽度低、廣受吐槽的行業/單位工作是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