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求生凈土是消極、逃避,對現世無益嗎?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一般問這類問題的,估計年齡不超過35歲,或者30歲。年輕的時候多數人有種迷思,彷彿「世界在手,天下我有」。總以為自己好像能掌控一切。
  • 但是等你年紀漸漸長大,經歷的越多,你才會發現,自己可以做的太少,而世間無奈太多。譬如面臨至親的生老病死,痛苦哀愁。你能做什麼?大多時候都是無能為力,無非一點語言上的蒼白安慰,至多一點生活上的幫助。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 如同你看到別人溺了水,你想施救卻無能為力,因為根本你連游泳都不會。自身都難保,何況救人?

在凈土宗看來,為什麼要求生凈土呢?

  • 凈土法門一直講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什麼是菩提心呢?曇鸞大師往生論注》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普賢菩薩行願品

願我離欲命終時 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 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 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咸清凈 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 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 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虛空世界盡 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 我願究竟恆無盡

  • 你想救人於溺水,要當救生員必須要精於水性,有拯救技術。同樣的道理,你真想幫助「眾生」也要有幫助眾生的能力才行。
  • 所以設我得佛,我所建立的國土一定要如阿彌陀佛一樣開廓廣大,一定要廣攝眾生,願一切眾生永離諸苦,但受諸樂。這就是發菩提心的意義,求生凈土的意義。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言,唯有這樣才能「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所以發菩提心求生凈土,本來就是和渡眾生大願不相違背。本來就是「合二為一」的。可以說,求生凈土便是為了成佛,成佛,便是為了渡眾生。
  • 所以學佛求生凈土從來不是消極、逃避,而是更能成就此行願。所以古德發願求生凈土,後又加了一句「迴向娑婆渡眾生」。


您好,末學試說一下。

拜讀諸位樓主的回答,獲益匪淺。

題主的疑惑,末學初學凈土也有疑惑。後細讀《無量壽經》往生正因第二十五品後,豁然開朗。

往生凈土是結果,欲得正果要種正因。咱們來看看往生凈土最低一等的正因是什麼,我們就能免除疑惑。

若多事務,不能離家。不能大修齋戒,一心清凈。有空閑時,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清凈。不當嗔怒嫉妒,不得貪餮慳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當孝順,至誠忠信。當信佛經語深,當信做善得福。奉持如是等法,不得虧失。

……

以上就是往生最低的正因。

別的不講,但講在家為孝子、做事存忠、做人有信。這樣的人在家庭社會中是消極逃避呢?還是積極面對呢?

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啊!

修學的過程是做人——做善人——做上善人,不正是一步一個台階地積極進取嗎?

往生凈土之前,要先凈我,而後凈家,乃至凈國。不正是從利益小家到利益大家的邁進嗎?

求生凈土是利家、利民、利國的大事業,要從端正自己身心開始,要從往生家庭凈土開始。

如果我們修學一生連家中凈土都往生不了,何以往生極樂凈土呢?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


也有人批評說,求生凈土是消極、逃避,對現世沒有利益。我本人是求生凈土的,對「消極」「逃避」這兩個詞,我思考了,非常同意,我是消極,確實是逃避,但並不覺得有什麼負面作用。因為消極、積極是相對的說法,比如,行善積極,就代表造惡消極,造惡消極,就代表行善積極;造惡積極,就代表行善消極。比如往右走是積極,往左走不就是消極嗎?往右邊走就逃避左邊,但是向右邊是進步。

凈土法門也是逃避,逃避黑暗,逃避染污,逃避不安,逃避恐懼,逃避火宅,逃避謬論,逃避凡夫;走向成佛,走向凈土,走向光明,走向喜樂,走向幸福。

世間人不都是這麼逃避的嗎?只要離開甲地,往乙地去,對乙地就是進步,對於甲地就是逃避。人就是在運動當中,每人都是在逃避,就看你逃避什麼。比如說,如果這個房間有人在抽煙,充滿了煙霧,你不願意抽煙,那肯定會逃避。有人就想抽一口,那就是逃避清凈,走向染污。有人要喝酒,我們不願喝酒,就逃避迷醉;那他不想逃避,「我就要喝酒」,這是逃避清凈。

這種逃避是否對現實無益?答案明顯相反。走向光明,走向幸福,走向安樂,走向成佛,這個大利益對現實絕對有利益。比如,這裡著火了,你要不要逃避?肯定逃避,逃避一步就利益一步,逃避五步就利益五步,逃避越遠,利益越大。當下就是現實利益,沒有說對現實沒有利益的。我們求生西方凈土,對這個世界利益特別大:個人身心安樂、幸福,幸福、安樂的身心會影響周圍的人,會減輕社會的壓力。這個社會現在壓力特別大,怎麼減輕壓力?只有往生凈土,打開壓力閥,往凈土釋放,就減輕了,非常好;而且能把凈土的光引到這個世界來。

這個世界的人沒見過凈土,沒見過就代表沒有嗎?沒見過是因為沒眼睛,要會看。說春天,誰見著春了?春是什麼樣子的?春是見不著的。春見不著嗎?春天一到,一看,每一片綠葉不都是春天嗎?春不就在這兒嗎?「在哪兒啊?」在樹梢之上,在綠葉之中,每一片綠葉都是春的化身,都是春的氣息和生命。要見春,就要從綠葉來看。佛沒見著,極樂世界沒見著,念佛人就是春天的綠葉,從這就能見著,這就是極樂世界。你見不著是你沒看到,把樹葉子打開化驗都沒有在裡面找到春,因為你不會看。念佛人在這個世界被稱為「人中芬陀利花」,就是阿彌陀佛的代表,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就是凈土的縮影。

所以,我們求生凈土,有這麼多人莊嚴這個世界,減少這個世界的染污,凈化人類的心靈,對世界有非常大的利益。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六十歲的人體會更深。年輕人只知道進步,不知道退步。其實進步還是很淺顯的,進步不需要學習,使勁往前擠,誰都會;退步是需要學習的,會抽身而退,就是有智慧。退一步海闊天空,那我們退到極樂,整個十方法界就展現在面前了。如果不退,老是在擠,蝸牛角上一決雌雄,石火光中一較長短,老是在一個小地方計較。退是退到合適的地方。

(摘自《凈土宗概論講記》)


生活不易,改善自己的生活也不易,為生活尋找一份意義更加不易。相比之下,精神上剃了毛,當個俯拾皆是的老窩囊廢確實是更容易一些。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這句話 : 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
念佛應該注重質量還是數量?
大勢至菩薩是如何修行成就的 ?
為什麼大家不念「奧特曼佛」名號呢?
念佛可以治病嗎?

TAG:凈土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