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人是稱名不稱姓,那清朝官員怎麼稱呼旗人同僚?會出現《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稱呼和珅為和大人的說法嗎?
稱名不道姓是對的。像紀曉嵐管和珅叫「和大人」也沒錯。到了乾隆年間對旗人官員的稱呼和對漢人官員的稱呼差不多,區別就是在稱呼旗人官員的時候,把他名字里第一個字頂替姓,再加上職務啊,字型大小之類的。比如和致齋,阿文成公這樣的稱呼,都沒錯。
舉個例子:乾隆十三年蘇州阻糶案的時候,有民眾散發傳單,上書「吉甫如來天有眼,祿山不去地無皮」。吉甫隱尹字,是周宣王時賢人尹吉甫,暗指時任兩江總督的尹繼善。祿山隱安字,指江蘇巡撫安寧。民眾期望朝廷派風評良好的的兩江總督尹繼善來查辦此案。尹、安二人都是旗人。可見此風至少在乾隆初年就很流行了。這個就是所謂的「隨名姓」,是當時旗人常用的稱呼方式,後面可以接自字、號、官職、謚號。
如和珅和致齋、端方端午橋、達海達文成等等。
屬於旗人入關前姓名舊俗和內地傳統稱謂的一種結合。
對旗人可以稱名字的上字也可以稱姓氏,或者稱別號。
降而中古,風雅不過謝靈運,勛業不過郭子儀,也都不聽得他有個別號。然則稱人不稱號也還有得可稱。便是我說書的也還趕上聽見旗籍諸老輩的彼此稱謂,如稱台閣大老,張則「張中堂」,李則「李大人」;遇著旗人,則稱他上一個字,也有稱姓氏的,如「章佳相國」、「富察中丞」之類。但是個大父行輩則稱為「某幾太爺」,父執則稱為「某幾老爺」,平輩相交則稱為「某幾爺」。至於宗族中止有「大爺」「叔叔」 「哥哥」「兄弟」的稱呼,即乎房分稍遠,也必稱「某幾大爺」、「叔叔家的幾哥哥、幾兄弟」,從不曾聽得動輒稱別號的。舊風之淳樸如此。
到了如今,距國初進關時節曾不百年,風氣為之一變。旗人彼此相見。不問氏族,先問台甫,怪;及至問了,是個人他就有個號,但問過他。就會記得,更怪;一記得了,久而久之,不論尊卑長幼遠近親疏,一股腦子把稱謂擱起來,都叫別號,尤其怪。照這樣從流忘反,流到我大清二百年後,只怕就會有「甲齋父親」、「乙亭兒子」的通稱了。且將奈何!
——《兒女英雄傳》
推薦閱讀:
※清朝皇子起名是按滿文還是漢文的?
※清朝貴族們交流時是說滿語還是北京話?
※到底如何看待清朝這個朝代?
※18世紀的波蘭翼騎兵和清朝八旗騎兵如果正面開打誰獲勝的幾率大?
※有種說法說滿洲的「覺羅」氏,即「愛新覺羅」和「伊爾根覺羅」兩個姓是宋朝徽欽二帝的後裔,這個說法的來源是什麼?有什麼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