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導致了歐洲和中國的封建制度的持續時間不同?


你老這是典型的玩雙標。

一邊說中國只有周代才是典型的封建制,一邊又說歐洲直到19世紀封建制度才徹底結束。

這麼說吧,如果你老認同歐洲的封建制19世紀才滅亡,那同樣,天朝的封建制度滅亡時間最早也得算到明末。

歐洲那種典型的封建制度,往寬了算,8到15世紀,大概六百多年,跟你周的時間差不多,還稍微短一點。實際上典型的,為人所熟知的封建社會也在就是11世紀到14世紀,300年左右,比西周稍微長一點。差得也不多。我實在不知道你老是以什麼為標準,硬生生把封建社會的下限擴充到19世紀。

另外歐洲那種封建莊園為基礎的封建制度和你周那井田制的封建制度差別還挺大的,我實在是不覺得兩者有什麼可比性。


歐洲真正的、從上到下嚴格金字塔的feudalism,只在法國有,而且持續時間還不到八百年。


政治上的歐洲封建制度也就是西周的分封制,而這都是政治制度,政治要服務於經濟,隨著經濟制度變化,政治制度可能落後於經濟制度,也有可能領先於經濟制度。我國在馬克思主義定義下的封建社會適於戰國末期,種種因素導致了我國政治制度早熟,使得我們很早就放棄了分封制,改行郡縣制,只是由於日後翻譯問題才引起撕逼。

嚴格來講,隨著生產力進步,歐洲中世紀那種「國王-公爵-伯爵-騎士」的分封結構是一步步瓦解的。

早在法國大革命以前,法國國王的權力早已突破了分封制限制,國王直屬領地在面積與經濟上碾壓貴族。

可以這麼說,歐洲封建社會還沒死透,歐洲分封制就先死了。


我是不太清楚盯著那點法律意義層面的政治制度說話有什麼實際意義啦。

何況還有歪曲。

不過非要抓住這個給庸俗歷史學當遮羞布,那我就大發慈悲教育教育你。

理由無他,西歐太窮。

緯度高,光照、溫度、土壤條件無法積攢能夠支持一個專制大帝國的物質財富。

農業產品支持人口數量,人口數量支持技術發展,技術發展支持政治水平。西歐農產品的生產也就能支持那種低水平的割據勢力,連軍隊都供應不起,誰聽你逼逼。


推薦閱讀:

為什麼屈勒味林《英國史》中說,諾曼入侵英國後諸王利用封建主義促進國家統一,雖則在別處只更造成分崩離析?
為什麼在網上有很多污衊孫中山的言論?
Emirate與Sheikhdom有何區別?
怎樣看待《舊制度與大革命》中作者對於革命洗刷貴族和封建制度的淡淡的惋惜?

TAG:歐洲歷史 | 中世紀 | 封建制度 | 歷史比較研究比較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