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來說,生病吃藥對身體好,還是不碰葯熬到好對身體更好?
這個問題是非常複雜的,因為它甚至牽涉到醫學的目標等等,原諒我又想寫個長答案了。
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
Case1:現有一個人,得了某種病,他現在面臨一個選擇:A.服藥,這個病過了7天好了;B.不服藥,這個病過了7天也自己好了。
那麼他究竟該不該服藥呢?答案很簡單,在這個理想化的例子里,不該,也許明眼人也看出來了,我舉的這個例子,很切合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人們說的「感冒」,那麼既然吃不吃藥感冒都會好,那感冒藥用來做什麼?我們來看例子:
Case2:小A患了感冒,鼻塞、流涕,打噴嚏,不停地耗費大量的紙巾,可是小A今早需要出席一個十分正式的場合,見一個很重要的客戶,如果不停地擦鼻涕,勢必對個人形象造成不利影響,從而影響會見的效果。此時,有一種緩解鼻塞、流涕的藥物,但是對縮短感冒的病程並沒有什麼效果,那麼小A應該服這種葯嗎?答案也很簡單,在這個理想化的例子里,該。那麼有人看到這裡會問了,藥品或多或少都有不良反應,為了見客戶,吃這種葯,把身體吃壞了怎麼辦?
還有人問,緩解鼻塞的葯還好,畢竟只是感冒的時候吃上一兩次,而那些治療慢性病的葯,降壓藥、降糖葯等等,一吃就是幾十年,把身體吃垮了怎麼辦?來看另一個例子:Case3:某人經醫生確診,患有高血壓,他面臨2個選擇:A.吃某種葯,這種葯可以控制血壓,但會導致乾咳、偶爾頭暈、噁心,血肌酐升高等不良反應;
B.不服藥;要分析這個例子,就要引入獲益和風險的概念了,換句話說就是「權衡利弊」。服藥的獲益:控制血壓;
服藥的風險:乾咳,偶爾發生頭暈、噁心,有時會血肌酐升高;不服藥的獲益:可避免以上不良反應不服藥的風險:血壓得不到控制,也會產生一系列癥狀,比如頭暈、器官功能不可逆損傷等等,長久了會導致心腦血管事件風險上升。權衡利弊:服藥的獲益+不服藥的風險&>服藥的風險+不服藥的獲益
結論:應該服藥。那麼問題又來了,你說不服藥會導致心腦血管風險上升,那服了葯就一定不會有心血管風險了嗎?換句話說,這類慢性病用藥,真的能讓人「活得更長、活得更好」嗎?
再來看例子:
Case4:假設有以下兩種降壓藥:A.服用後能降血壓,但10年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與安慰劑組無統計學差異;B.服用後血壓降低值與安慰劑組無統計學差異,但10年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較安慰劑組明顯下降;說人話,就是B葯不能明顯降低血壓,但可以使高血壓患者10年內發生心血管事件(比如急性心梗)的概率下降。那麼當然B葯好咯?如果還有一種C葯,與安慰劑組相比,中位生存期更長,那麼是不是C葯更好呢?某種程度上是的,因為這才是慢性病患者更需要的「續命葯」。所以,三種降壓藥里,A葯能使人降血壓,B葯能使人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下降,C葯能使人活得更長。孰優孰劣,各位可能有個初步的判斷了。所以,現在的藥物流行病學研究,越來越注重「終點事件」,也就是併發症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這樣的指標,而淡化一些「中間指標」,一來更加貼近醫療的終極目標--讓人活得更長、活得更好,二來可以消除某些其他流派的醫學對這些中間指標價值的質疑--對於很多疾病而言,降低併發症發生率和死亡率,可謂理想的藥物。也就是符合題設中的「對身體更好」的策略。
還有很多其他角度的問題,比如說,有些疾病沒有診斷正確,因而使用了錯誤的藥物,即使藥物本身沒問題,但因為我們這時就無法從藥物中「獲益」,卻要承擔藥物帶來的風險,就必然弊大於利了,或者藥物沒用對,比如某種1天吃1片的葯,有人卻一次吃了1盒(別笑,這種事天天都見)。再比如有些葯雖然用對了,但監護措施沒有跟上,比如某種葯可能引起血肌酐升高,停葯後可恢復的,在服用的時候就需要定期監測血肌酐(腎功能),如果醫生(藥師)沒有交代患者監測,或者醫生(藥師)交代了但患者沒有遵醫囑定期複查,血肌酐升高了也不知道,有時就會發展成嚴重後果。
還有,藥物是有價格的,比如Case4里雖然吃C葯可以活得比吃B葯更長,但現實中可能C葯價格是B葯的2倍,那還是得衡量一下經濟情況。
最後補充一點,有人可能會問,既然終點指標這麼「以人為本」,那麼為什麼不所有的葯都研究終點指標,並且進行公布呢?因為終點大法雖好,但實施起來並不那麼容易,比如10年心血管事件這個指標,基本意味著這項研究接近10年,生存期什麼的就更長,試想如果一個碩士生開了一個這樣的前瞻性研究,他可能就沒法畢業了……此外,研究期越長,隨訪難度越大,脫落病例越多,有的人搬家了、移民了、換電話了,聯繫不上了,還有的人單純就是不想再配合醫生研究,此外不同人的生活狀態不盡相同,所以這類研究也是有很多偏倚的。不過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醫學工作者,在收集這些數據,為找到更理想的治療手段而努力。首先要確定是什麼病,預後如何,然後都有推薦的首選方案,該怎麼治療怎麼治療。
吃藥畢竟不是點菜,不完全是患者自己決定的。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按醫學規範用藥就可以了。醫生也不是看到什麼病都會建議吃藥的。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這類情況,不吃藥當然是損害健康的。但是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輕不影響生活這種情況,吃藥即便沒有危害,至少也性價比低,浪費錢。連診斷都不明確,病種都不清楚,探討用藥決策這種問題就太早了。首先要確定能熬到好才行...
謝邀。凡是可以拖一拖就好的病,基本拖不到長期。然而,沒有醫生指導,你不太可能確切地知道你當前癥狀是哪種疾病,該疾病是否可以拖。就是對於慢性病——如常見的三高——來說,根據疾病程度不同,有不吃藥的療法和吃藥的療法。而且並不是堅持不吃藥的療法就一定能終身不吃藥,因為病情一旦有發展,還是得靠藥物才能治療,否則會加速病情惡化。
別聽了我們說現代醫學無法根治絕大部分疾病就那麼相信自己的自愈能力,皮膚癤腫不理他過幾天或許自己就好了,有些倒霉蛋變成癰甚至出現敗血症不干預就掛了
這個問題毫無意義。什麼病,程度如何,病人本身情況如何……如此關鍵的信息都不足,根本無法無法評價。
及時去正規醫院看病對身體最好
你得先說說是什麼病,感冒還是心絞痛?要不然這個問題沒法回答啊
有個老話叫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個話雖然不完全正確,不過形容了一種現象
就是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不停接觸環境中的細菌病毒,人沒發病,有可能
1、病毒細菌被人體免疫細胞消滅,而人在這個過程中身體免疫能力就在提高。2、病毒潛伏。人若發病,病好後,病毒細菌被消滅,人的免疫能力也可以提高。但是在發病的過程中病毒會破壞人的身體,而身體有些組織一旦被破壞就很難復原,比如神經組織,發燒不治療有可能會燒傻的。
所以要為了提高免疫力,讓身體變好而拖這病不治療,絕對是不可取的。
如果答主真的想提高免疫力,讓身體變得更好,建議加強鍛煉,合理飲食,適時睡眠,讓自身的免疫系統健康運作,免疫力自然就提高了,身體也會更好的。
我不是醫學專業人士,回答若有不足之處,請指正,謝謝我同事(女,37歲),平時很少吃藥,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喝個水就過去了。然後偶然發現,自己上樓梯的時候喘的很厲害,只要是有點兒運動,就喘。科室的人覺得不對,然後拍了個胸片看了看,心臟跟之前的對比,大了不少(我們是兩年一次體檢,上次體檢什麼都是正常的,)
然後跑去做B超,發現二尖瓣和主動脈瓣狹窄,我們高度懷疑風濕性心臟病。
之後跑到北京做的手術,病理結果並沒有看到風濕性因子,結果描述的是炎性改變。之後我們每次都調侃說,生病沒啥事別抗了,該吃吃藥就去吃藥去,千萬別抗成心臟病了。(這種情況還是不多見的哈,看看就成)這得看你得的什麼病。感冒可以自愈,有炎症你能拖著等死?醫學就是有需求才出現的,都能自愈醫學就不會出現。
我很不舒服,可是我不喜歡吃藥,沒有急病也不願意吊水!長這麼大,不是非去醫院不可都靠硬挺。可好疲勞
每一個急性病抗到慢性病的人都不值得同情,包括我。
我知道抗生素用多了不好,但是但凡我有病扛著的都出了事。。。
感冒發燒能引起很多病,熬的過去自然不吃藥好,但是怕就怕熬不過,引起各種疾病那就不是吃藥那麼簡單能解決了
……………分人,分病,分情況…………
慢性病主要靠保養調理,像我的感冒引發慢性鼻炎,感冒已經不重要了,但是鼻炎嚴重,吃藥吃不好,捱一個月就好了,我不喜歡打針吃藥,當然你得了解自己的身體強度。三高更是要調理,吃藥吃了就不能停了。
我只想說我一個破感冒熬出了慢性支氣管炎...
當然是吃藥好了。你之所以選擇醫藥,就是因為你的收益要大於支出。現代醫學,也必須要對此做出承諾。否則,醫學和醫院的存在毫無價值。
世事無絕對
你好,我今年45歲,月經來了回不去,做的檢查說是軟巢回不去,淋淋啦,現在吃著中藥,有兩年了,不來月經的時候去做按摩,按摩說是肩周炎,血液不通,大夫有好辦法
看你的目的是什麼,平均壽命三四五十歲,除了最後的日子(幾個月?)都是比較有活力有精神自理能力強的。平價壽命七八九十,最後一二十年走路都要扶拐,身體器官機能老殘。
覺得哪種更好我覺得可以自己選擇,不要強求他人。推薦閱讀:
※關於各種鎮痛葯的使用歷史、分類以及作用機理,有誰能全面解答一下?
※阿片類藥物濫用在美國已經達到了什麼狀態?為什麼會因此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小孩子吃了諾氟沙星「不長個」嗎?
※如何看待台灣當局想把毒品去罪化?
※苦的葯大家都不喜歡吃,為什麼不把葯都做成甜皮的或者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