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國股市,既然分紅少,股票價格如何反映出所謂的「合理估值」?

如果按照傳統的價值分析理論,股票價格應當是未來每股紅利的現值。可我國上市公司股息率很低,既然長期持有股票很少能獲得股息收益,那麼是什麼來支撐一個公司股價的「合理估值」?


在不分紅的情況下還有預期分紅還有收入還有預期收入增長率...Gordon"s Model

股市不分紅還有資產收益收入,有盈利而不分紅的公司會被認為發展的前景更好,而且有稅收優勢。

國內現在更多的是Multiplier吧, P/E甚至P/S P/B....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企業要去蹭概念蹭對標企業的原因, 傳統企業的P/E&<15, 很多才個位數, 然後買個創業公司聲稱要進入互聯網要進入數字醫療要進入新葯研發, 什麼都不做股價就曾蹭蹭往上跑, 互聯網和新葯相關的現在很多P/E&>100。

加藥停這樣的在A股不少見很多公司都聲稱完全轉型互聯網來抬股價,京東硬是不要臉的蹭亞馬遜也是為了享受對標企業的Multiplier。

所以國內股價沒必要合理估計,都是蹭出來的價值,你為了短期投資只能按照這個規律玩,長期投資的話這些公司多少能活三十年你都不確定....


股利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 DDM)的確是一種價值分析的估值模型。該模型的應用通常會遇到2個問題:

(1) 股利政策比較隨意,與公司價值的增加無關。股票本質上代表的是公司所有權,其價值增加應該與公司價值增加一致,這也是該模型能得出公司價值、進而得出股票價值的邏輯前提。如若股利與公司價值增加無關,那麼DDM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

題主所說的「中國上市公司不分紅」便是屬於這種情況(暫時擱置「是不是」的問題,有興趣可見和美股、港股相比,中國上市公司是否很少分紅?為什麼? - 股票)。

(2)通常要預測比較長的時間。因為短期的股利政策可能不穩定,也許現在不分紅,過幾年就分紅了,也就是題主所言的「長期持有」. (這個問題在上個問題 @弈驍大神的回答中就有提及了)

現在問題來了,什麼時候用DDM來支撐「合理估值」比較合適?

只有當股息也公司價值創造緊密相關時。比如,公司股利政策長期穩定,且有fixed payout ratio(dividends/earnings).

所以,如果公司不分紅,還想得到「合理估值」,一個可以用的模型是現金流折現模型(Discounted Cash Flow, DCF)。

該模型的關注點從DDM的價值分配,轉移到了價值創造。機理是將未來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 FCF)和後續價值(Continuing Value)折現。自由現金流=運營活動產生現金流-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

跟DDM一樣,DCF也有局限性,比如

(1)邏輯機理存疑。使用現金流而非權責發生制帶來的收入和成本支出的不對等;投資被視作價值扣除;不能納入不涉及現金流變動的投資...等等。

(2)也是要預測較長時間加強結果合理性。

(3)與分析師預測的不一致。一般分析師預測的都是earnings, 因此折算過程也會造成誤差。

因此,也就只有現金流穩定變化時,該模型較好地適用。

另一個可以用的模型是剩餘收益模型(Residual Earning Model).

該模型的機理是將未來剩餘價值折現,加上當前賬麵價值(Book Value),得出估值。所謂剩餘價值RE=earnings-dividends-required return of book valu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eriod. 簡單地說是把收益,扣掉股利,扣掉持有股票按賬麵價值計算的必要回報,得出來的「超額回報」作折現。

該模型有諸多好處,特別是相對於DCF. 如更關注價值增長而非流動性,採用權責發生制、與分析師預測指標earnings一致等.對應的,也有不足,比如機理比較複雜,對分析師要求較高。

所以,這些Model都有自己的合適適用範圍,即使看起來在某一些方面,特定模型會更justified。比如當公司現在及短期內沒有earnings時,一般就只能用DCF.

價值分析的估值定價,得出來的值一般是比較模糊的,或者只有一個大致的區間。在實踐應用時,得到內在價值可能還是用用乘數法,比如P/E*earnings, 來得出一個值,調整一下,然後根據這個值set各種rate, 套進一個模型裡面倒推出結果。


現象如此,你怎麼不去質疑傳統價值分析理論?


能生活在當下的中國,投資中國的股市,我們這代人真是太幸運了。

如果用股息率來選擇品種,那一定是垂垂老矣的帝國主義發達國家,市場的有效程度更高,從而超額收益率很難實現。

買股就是買未來,別看什麼股息率。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你有100萬,感覺互聯網金融行業不錯想找個公司買。你最好的辦法是,買下這個行業所有的公司。比如有10家公司搞這個的,市值都差不多,你每家買10萬。

假如5年後互聯網金融類的公司,全行業市值從100億元發展到1000億元,你的100萬一定會變成1000萬元。

因為你當初投資的一家公司,成為這個行業的領軍公司,市值200億元,而當初它的市值僅僅10億元,漲了20倍,你在這家公司的10萬元投資就成了200萬元。其他公司都算歸零好了,你還是賺的。

機構也是這麼想的,只要你的行業選擇大方向沒錯就好。


中國股市不分紅,所以價值投資不適合中國a股的論調已經是老生常談了。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的支持者也經常吵的不可開交。

那我們先不分析,單看結果。

可以很簡單的用數學的反證法來證明技術分析不能長期持續。

因為技術分析賺的比價值投資快的多。如果可以其長期持續,那現在世界首富就不可能是巴菲特了,而應該是XX技術分析者。

但是到現在為止,我沒聽說過任何一個單一的技術分析者,或者做數浪理論的人,能夠做到10億以上資產的。

但是做價值投資的人,資產過10億的車載斗量。

其二,關於企業內在價值的問題,其實很多宣稱自己為價值投資者的人都沒有真正的搞清楚。

股票股票,到底什麼是股,什麼是票呢?

讓我們拋開教科書枯燥的解釋,穿越回大航海時代吧。那是屬於冒險家的時代,一艘船從歐洲大陸出發,無論經大西洋到美洲,還是繞印度洋到亞洲,帶給沿途各國人民從未見過的稀罕玩意兒,當然,不便宜。順帶收走當地土產,當然,不會貴。此地之土產即是異地之稀罕,一趟船跑回來,常常是數百倍的利潤。然而,風大浪大、海盜出沒,十艘船總有那麼兩三艘或沉沒或被劫。怎麼辦?

對利潤的追求,常使人類想出精妙的解決辦法。十艘船的船主,放棄每人擁有一艘船,改為每人佔十艘船總收益的1/10。10*1/10=1,簡單的等式,帶來完全不同的獲利模式。哪怕十條船隻回來5條,只要每條回來的船,能獲利百倍,每位船主都能夠獲得50倍的收益。一邊是確定賺50倍,一邊是或賺百倍或血本無歸,精明的商人,當然知道怎麼選。於是,股的概念誕生了。至於為了鼓勵監督船長和水手,而誕生的股權激勵及監事會制度,此處略過。

船,就是企業。股,就是船的一部分。持股人享受船的收益,並以出資為上限,承擔沉船風險。

船主們找到了規避風險的辦法,夜夜安枕卻賺得盆滿缽溢,自然惹得旁人羨慕。一群或陌生或相互認識的人,寫個合約湊錢買船、雇水手,新企業就建立了。

船出海了,那可要些日子才回得來。那時候,沒手機沒電報。出海後,是徹底的杳無音信。這期間,若有持股人急等用錢,只好找個見證人,將出資協議附上轉讓合同,出讓於有意購買者。成交之後,這條船或帶著百倍回報返航,或沉入大海,該占的份額,該冒的風險,都由買家一力承擔了,與原出資人再無干係。票,也誕生了。

逐漸的,建立在股和票上,也有了兩種不同的獲利模式。一種是以返航回報為主要獲利來源的股模式,另一種追求買與賣之間差價的票模式。

巴菲特說,企業的內在價值就是其生命周期內產生的自由現金流的折現值。這就是以返航回報為主要獲利的模式,回報的產生不依賴新買家的出價。正因為回報不依賴他人,所以巴菲特才敢放言即使股市從明天起關閉,其投資決策仍然不受影響。

這是企業內在價值的第一種表現方式。依賴於企業盈利而產生的源源不斷的現金流。這種價值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就表現為題主所說的,企業的分紅。而判斷的邏輯,也是股市中應用最廣,也是最泛濫的市盈率PE(lyr/ttm)。

中國股市的低分紅甚至不分紅往往是人們支撐「價值投資在A股行不通」的最主要論據之一。可是,拋開「凈現金流折現法」不談,企業的內在價值除了帶來穩定的盈利之外,難道就沒有些別的什麼了么?

學習價值投資的投資者們,都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一名叫做格雷厄姆的投資者。價值投資之父,美國投資史上最偉大的投資者沃倫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先生一生進行的大部分交易,以及他所宣揚的主要選股規則,是買入市值低於凈流動資產值2/3的企業,待股價超過凈資產以上某比例後賣出獲利。

這種對於企業內在價值的評估方式,表面上的邏輯與巴菲特如出一轍,但實質上,則是依賴於新買家的出現,屬於「票」的模式。這種內在價值的判斷邏輯,可以用市凈率PB來簡單描述。

1955年,格雷厄姆作為證券市場著名專家,在美國國會一個證券市場委員會的調查詢證中,被問道:「當你發現了某個特殊的情形,並且您僅憑臆想判斷你可以用10美元買下,而它是價值30美元的,於是你買進一些。但只有當許許多多其他的人,認為它確實價值30美元的時候,您才能實現您的利潤。這個其他人認為它價值30美元的過程,是如何產生的——是做宣傳呢?還是什麼別的?是什麼原因促使一種廉價的股票發現自己的價值呢?」 格雷厄姆回答道:「這正是我們行業的一個神秘之處。對我和對其他任何人而言,它一樣神奇。但是我們從經驗上知道最終市場會達到它的價值。」這個回答清楚的表明,對於價格終將回歸價值的規律性原因,當時的格雷厄姆並不明白。

以現在的眼光看,市場價格終將回歸價值,是因為資本的逐利性。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濃罩著高回報資產的未知因素,逐漸明朗。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高回報資產必將吸引資金進入,從而拉升該資產的市價,直至其回報率回落至社會資本平均回報率水平。價格就這樣回歸了價值。

再退一步,對於企業內在價值的判斷,也不應該簡單的分為資產的盈利。有人注重企業的成長性,有人注重企業的品質,有人注重盈利的可持續性,有人注重科技變革帶來的企業機遇。

用做實業的角度來做投資,也許你會發現,不分紅是為了企業的擴大再生產。從這點上來說,也許也沒那麼糟糕?

(本文大部分論點來自雪球「唐朝」老師。未詢問進行引用,在此致歉。)


簡單地說,股息紅利並非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很好的方法。因為上市公司賺取的利潤並非會全部分配給投資者,而是會有相當一部分留存下來,以用作未來公司發展需要;否則,這家公司將另外借錢來為新的發展募集資金,或者只能保持現有生產規模不變。

而且,即使上市公司當年不把利潤分給投資者,也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得不到任何好處,因為留存在公司中的利潤,會幫助公司創造更多利潤,將來會有更多紅利支付給股票持有者。

因此,通常來說,重視股東回報的公司,它會選擇一個適當的利潤分配比例。除非公司管理者發現,即使把利潤留在公司里,也不能為股東創造更多利潤,那樣才會增大利潤分配比例。這一般是已經有相當規模並且收益穩定公司的選擇,而成長中的公司通常不會大比例分配利潤,衰退中的公司沒有能力增加利潤分配。

針對你的問題來說,重要的不是死板的考慮「股息貼現」,而是應該考察公司通過經營創造出了多少利潤。對於任何一個有投資經驗的人來說,他們都知道:只有持續不斷增長的利潤,才會給公司的股東創造更多價值,它的股票也才會不斷上漲。至於這家創造持續不斷增長的利潤的公司,到底將以現金形式分配多少利潤,卻不是股東關心的主要問題。「內在價值」,通常就可以等同於「公司在未來創造利潤的能力」,而不是「公司未來將分配多少股息「。

股息的主要作用在於,它給那些長期投資公司股票的股東提供一些收入,這樣這些股東即使不賣出股票,也會收到現金。


分紅少其實不是問題,因為企業的價值並不都是體現在分紅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萬科分紅一直不多(相對於賺的錢),但是就會被資本市場的野蠻人狙擊,價格短期內就翻了一倍多。

只要公司真的好,無論被分紅也要,被舉牌也好,被收購也好,最後一定有體現價值的時候。


看企業PE Ratio與行業PE Ratio的比較,

再看下ROE是否高且可持續,所在的行業是否是有成長性的行業,

理論上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可以使用,但很難合理估計。


反映不出合理估值啊。

除了大藍籌之外,其他股票都純由投機資金推動,所以以前中國股市的最大alpha是小市值和新股。現在去槓桿,投機資金退場,小市值立刻就打回原形了

本來就是個賭場,對國家是個政策工具,誰在乎什麼合理估值啊


分紅少?你調查過?


投資市場的思路搬到投機市場來 大概腦子有病 A股30%靠投資60%靠投機10%靠運氣


題主,你說的DCF估值模型不屬於價值分析流派,而是學術分析流派的內容。對於這種估值方法,很重要的是找到合適的貼現率以及估計現金流PMT.我認為此模型意義不大,首先,貼現率難以確認且我認為是變化的,即貼現率本身都隨著市場變化。其二,現金流與公司的股息政策息息相關,而公司的股息政策仍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綜上,用這個模型估出來的值不可信也不足以作為你的投資依據。價值分析流派更注重於調整財務報表,如將歷史成本計價的調成重置成本。如將固定資產折舊先加回來。調整之後,計算出公司的凈資產除以股數得出每股凈資產,價值分析流派認為凈資產(調整後的)可以作為公司價值的代表,因為股份的本質之一是對公司凈資產的所有權。另一個本質是對公司資產經營所得稅費後利潤的分享的權力,這也可用市盈率(調整後的)之間的對比來判斷公司的價值。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參見《應用價值投資》一書。


推薦閱讀:

2015年全球經濟危機來了嗎?
美聯儲加息,可能對中國股市帶來哪些影響?
如何解讀阿里巴巴 2014 財年 Q4 財報,都有哪些亮點?
如何看待2015年7月27日中國股市的暴跌?
有5萬存款該如何理財?

TAG:投資 | 科技 | 股票 | 金融 | 價值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