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一種思維模式,以「來都來了」「都已經XX這麼久了」作為維持現狀的理由,對此你有何看法與思考?

1。題目里這種思維方式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思維方式,不針對某人,也不特指自己。

2。維持現狀在此是一個中性的概念,不代表褒義,不代表貶義,僅是表示一種行為的存在狀態。

3。希望該問題沒有停留在世界的表面,若並非如此,我的錯。但,也仍然希望答案不要停留在問題的表面。

4。個人相信思考永遠不是無用的,有些理所當然或許也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5。謝謝大家的回答。


這個問題涉及到了經濟學的沉沒成本的概念。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沉沒成本會影響人的決策,特別是不理性的決策。生活中處處可見為了維持過去的決策而繼續以往錯誤的例子。什麼不見棺材不掉淚、不撞南牆不回頭等都是形容這個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人會有這種行為?

因為人傾向於行為的一致性,也就是合理化自己的行為。這樣的內心衝突最小。如果要推翻之前已經發生的行為,相當於否認自己之前行為的合理性。這種行為持續時間越久就越難改變,我們稱這個為習慣。當行為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時,輿論的壓力又會增加改變的難度。

比如很多人大學專業不喜歡,但是「來都來了」就這麼學了四年,這個時候轉行要比還沒進大學復讀要難一些~~還有部分人雖然讀了四年不喜歡,但是大家都在考研啊,「都已經學了這麼久了」就這麼在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讀研了,研究生畢業如果還想轉行就更加難了~~~其實除去心理成本和時間成本,當然還有物質的。換個角度去思考,大學畢業轉行的話,雖然四年大學時間精力什麼的都浪費了,但是往後的幾十年是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四年和幾十年相比孰重孰輕很明顯了。

除了這種跟自我保持一致性的行為之外還有一種是跟他人保持一致性的行為,就是常說的從眾心理。所以你說的這個現象是人性,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有,而解決的辦法只有試圖走出心理最本能和舒適的區域,用理性去找到最佳決策吧。有句話特別適合對付這種狀態,「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這確實和沉沒成本有關,但是沉沒成本本身是非決策因素,因為指代的是已發生成本。

而產生影響的是,沉沒成本在決策考量中伴隨的機會成本考量,和利好預期的考量。

(這裡加註一句,說沉沒成本本身不起作用的原因,是我們知覺上得到的是沉沒成本伴隨的某種心理狀態或預期,我們在做考量的因素是這種心理狀態而不是沉沒成本本身)

而在沉沒成本較大,利好預期不高,機會成本較大,人們會趨向於保守決策。這本質是個非理性決策。

而在心理學上,大致有這麼幾種解釋:

1.Brockner認為人們存在自我申辯效應,人總不願意承認自己錯誤決策的歷史,甚至想通過「堅持」和「降低期望」來彌補損失,故而在機會成本高的情況下會選擇一致性。

2.arkes和blumer認為存在時間性沉沒成本,即人的非理性決策中會考量投入成本的有害性和收益的關係。

3.純屬因為選擇惰性和認知惰性,人在騎虎難下的時候,某些人會直覺上保持不動

4.某些沉沒成本不可補償,比如時間和精神投入,故而其特殊性會導致人們出現非理性決策

完畢


有很多人提到了沉沒成本,確實,沉沒成本在心理上給人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但這件事情其實並不僅僅是一個心理影響問題,除了沉沒成本帶來的非理性影響之外確實有著別的理性因素阻礙著你進行轉變。

對,是機會成本。你當然可以大四開始換專業追尋自我,但在你重新花費2年學習新專業的時候,另一個沒有轉專業的你所不定已經通過考研搞起了符合自己興趣的研究,又或者順利畢業進了全球500強。

「來都來了」讓你省下了之後不得不再來一次的可能性,「都xx這麼久了」讓你省下了yy,zz之後卡死在未知難題的幾率。轉變帶來的是不確定的收益和很容易就能估算的明確機會成本,所以不到最後關頭人們自然是不願意去轉變的。

事實上,這種思維方式非但不「非理性」,而且很重要:它們是我們的祖先在演化之路上勝利後留下的遺產,並不總是正確,卻能保證大多數人生存。

其實已經有人說出了類似的意思@Allen Xu,只不過用錯了名詞而已。


除了沉沒成本的考量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改善現狀需要追加投入。

而追加投入還可能面對改善現狀失敗的風險。

題中所討論的狀況,很多情況下還需要許多單獨決策的個體共同努力改善,才有有效。所以這時就帶有囚徒困境的性質了,追加投入去改善失敗的風險大,個體之間並不能有效地步調一致(例如來都來了的不同旅遊團之間),此時不再投入、將就一下的期望收益是更高的。

不過從所有人的長期利益來考慮肯定是共同努力、追加投入能獲得更好的收益。這也是政治組織術代表的進步性的體現。


不贊同以上沉沒成本的大部分回答,儘管經濟學與心理學中討論沉沒成本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我個人傾向於認為人的絕大部分決策來自於對未來的風險期望估計。即如果考慮風險決策,這些看似非理性行為其實是理性的決定。

等公交越久越不想走,是因為大部分情況下等得越久,車就確實馬上就來。不能用某一兩次越久越不來否定繼續等下去的理性期望。

追一個人越久越不想放棄,大部分時候是因為確實還有機會,以及越久希望越大,而不是簡單的認為付出沒有回報心不甘。當然在這個關係中,大部分時候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信息缺失導致了看似不理性行為,但從追人者本身來說,是理性的。如果ta能有更多信息更準確判斷期望顯著為負,大部分人都會放棄。但前提是 ta能足夠準確判斷這個期望。

干工作越做越久沒意思也不敢輕易放棄,並不是因為有沉沒成本,而是未來其他選擇綜合考慮,在換與不換的綜合期望中改善並不顯著,一方面取決於未來新工作與舊工作的待遇,一方面取決於需要承擔的轉換後的新風險。如果能有十分顯著的機會,使得風險期望顯著為正,干多少年都能立即換。

。。。等等,其他例子亦然。

說到底,人不容易輕易選擇改變,並不是僅僅因為戀舊或貪圖不改變的安逸,大部分時候是因為無法準確估計未來的風險期望,或者改變的風險收益並不顯著。從風險收益的角度來說,這都是非常理性的決定!儘管這種理性決策可能由於信息不完備而並不是客觀意義上必然明智的選擇,但從決策者本身立場來看,它們都是當時的理性決定!

當然,也存在部分人或部分非理性行為是因為沉沒成本,但大部分時候我認為不是,而是風險決策下的理性選擇。如同那句話,走不出一段逝去的舊感情,無非新歡不夠好或者新歡還沒來,跟沉沒的感情投入沒關係,至少對大部分人而言即便懷舊也比心中孤單好。

其實,大部分時候,堅持真的很有用!既來之則安之,確實如有些朋友在回答中說的那樣,也是一種淡定積極的心態!

最後,來都來了,看都看完了,客官順便點個讚唄!

祝大家中秋快樂!找學習找工作找對象都好運!

補充一個評論中提到的問題:沉沒成本的要素,也許或者有時候對條件期望估計有一定影響,但是基於風險期望估計的理性決策跟沉沒成本的非理性心理影響完全是兩回事,或者說在這個問題中的「堅持下去」跟「沉沒成本沉沒了虧不虧」的心理因素沒有關係。當然這並不代表沉沒成本的非理性心理影響就不存在。但我個人傾向於認為在更多時候,人的理性具有相當穩定的一致性,if we can view the bigger picture... 當然,這個結論是個人意見,無法考證。

-----------


前面用經濟學的sunken cost來解釋,深以為然。因為心理學這個理論也是借鑒經濟學裡面這個概念來的。

這個問題我之前寫過一個回答,沒有太多人關注。在心理學上如何解釋「犯賤」? - 方浩磊的回答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中心思想是一樣:為什麼人會commit/不斷付出到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人/事情上。答案我懶得再打一遍,直接複製過來。

我舉的例子是戀愛關係,其實拿來解釋工作,社區,任何需要人投入時間,經歷,金錢等資源的行為都可以。

———————————————————————————————————————————

Caryl Rusbult 在80年代提出來一個叫Investment Model,深入淺出的解釋了為什麼人會沉浸在一段不開心的感情中。該模型把戀愛關係(romantic relationship)的忠誠度/認定程度 Commitment分解為三個方面(也有說四個):

1, Satisfaction 也就是對當前關係的滿意度,當一段關係很糟糕時,這個往往很低,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2,Investment Size 這是人對當前關係的投入程度。投入包括物質投入和精神投入,有時間投入甚至未來的計劃投入。很多人沉浸在一段糟糕感情中,常有「在一起很久,習慣對方「。」我為他/她付出了很多,不想輕易放棄「,」我們還有很多計劃沒有實現「,等等。

3, Quality of Alternatives 周圍的其他選擇的質量。周圍有沒有比對象更優秀的異性(備胎)。

這三個方面決定了 Commitment Level 簡要來說就是對感情的忠誠度/認定程度。從上面我們能簡單看到,哪怕一個人明知這段關係很糟糕,滿意度很低,但是由於其他兩方面的制衡,人很難放棄這段關係。

另外,我在這個回答中,提到了Self-expansion Model。雖然也是戀愛關係的基礎理論,近些年學術界也用來研究工作,職業,社區行為等等: 從生理學和心理學解釋人為什麼對前任念念不忘? - 方浩磊的回答

這樣就解釋了「來都來了」「都XX這麼久了」。

給個拓展閱讀: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Commitment

Self-Expansion Model


前面很多答案提到了「沉沒成本」這個概念,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個經濟理論可以從另一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兩周我在準備搬家,於是難免會被拖去逛傢具店。女人在布置新家方面的熱情真是令我大開眼界,於是在逛街時,我的唯一工作就是對老婆的所有決定都表現出由衷的讚許,就如同人大代表。除此之外,我實在無所事事,只得在旁邊跟店員聊天。

有位店員告訴我,加拿大由於氣候寒冷且地廣人稀,木材都是上好的傢具材料。而這些木材里最優質的木料被稱作「日本級」(J-grade),因為它們都會被出口到日本。 「日本級「木材平整筆直,沒有蟲洞或損壞,如果用來製作傢具,可以使用一百年。但日本的進口商卻把它們用來建房子,J-grade木材會在人們見不到的角落被使用38年,然後就隨著房屋重建而被拋棄。

這無疑是非常浪費的。本地的傢具工廠都難以買到這種品質的原木,卻字面意義上的被「大材小用」了。向我抱怨的傢具店員對此頗有不滿,但實際上經濟學中早有解釋。

這就是Alchian–Allen effect,也被稱為鮮橙原理。UCLA大學的Alchian教授提出這個理論,即弗羅里達是橙子的產地,但是全國最好的橙子卻都運往紐約。其中的原因是:假設好橙子10元錢,壞橙子5元錢,而運費是1元錢。那麼,運費只佔好橙子的10%,運壞橙子卻要花費20%的運費,很顯然,既然要運,當然要運好橙子。而在紐約的消費者,原本好橙子10元要比壞橙子5元貴100%,在加上運費之後,好橙子11元而壞橙子6元,好橙子只貴84%,顯然是好橙子更加划算。

現實中,作為新世界中著名的紅酒產地,美國加州和澳大利亞的紅酒也有類似的現象。加州人喝到的澳大利亞紅酒要比澳洲本地人買的品質高,而加州人卻喝不到他們自己本地產的最好的酒。

我們都知道,很多名牌衣服是在中國生產,而中國本土消費者卻買不到「出口貨物」品質的衣服,其實也是由於類似的原因。

查驗裝箱,海關過檢,萬里輾轉,這其中難免坎坷麻煩,運費是固定的,所以商人們都抱著一樣的心思:「運都運了,當然要運點好的。」

輪迴六道,一朝為人,身受八苦,既然去往終點要付出的代價都差不多,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來都來了,就必須要精彩。」所以在學習經濟的過程中我明白了,人生在世,輸贏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贏。當然,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而贏的的主要只有才華這半部分。

Reference:

Hummels, D., Skiba, A. (2002). Shipping the good apples out? An empirical confirmation of the Alchian-Allen conjecture (No. w9023).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上面有那麼多科學解釋,我就來個不怎麼科學的吧。

其實很多時候選擇什麼區別並不大。比如十一你是去北京還是去上海或者深圳廣州香港,區別真的不大,畢竟哪裡都是看人山人海,這時候用一句「來都來了」安慰一下自己沒什麼不好的。

又比如讀書選擇專業,畢竟有四年,完全有大把的時間去選擇,轉專業又不是很難,就算不轉找個覺得喜歡的那個方向入門級教材看看測試一下是否真愛也花不了多少時間,畢竟好找工作的專業難學,好學的專業難找工作。這時候一句「都這麼久了」安慰一下自己也什麼不好。

人生互斥的選擇太多了,又想要大城市的高收入,又想要小城市的安寧,這是不可能兼得的,有時候心中留個念想沒什麼不好。「來都來了「「都這麼多年了」這兩句話就當個安慰劑吧,他們說這話的時候心裡明白得很,他們不可能按照念想去過日子,也不用太過於去打擊他們,畢竟人人都有本難念的經。


兩個視角來回答,一個是經濟學的視角,另一個是進化論的視角。

首先,經濟學的視角。

這是與人們對待風險的態度相關的,因為大部分人都是風險厭惡型,或者說,大部分人都遵循邊際效用遞減的法則。

比如說,如果參加一個拋硬幣的賭局,拋到正面獎勵1萬元,拋到反面損失1萬元。大部分人是不願意參加這種賭局的,因為雖然是各半的概率,並且如果能得到1萬元縱然很好,但是,損失1萬元帶來的懊惱的強度要大於得到1萬元帶來的喜悅的強度,也就是說,相比於追求得到額外的好處,我們更想要避免損失已有的東西

這就牽涉到經濟學中的邊際效用遞減的法則。人餓的時候,吃到第一個雞腿(就說雞腿吧,不愛吃饅頭,荷荷)的時候是很happy的,吃第二個的時候,雖然也很happy,不過相比於第一個,happy的程度已經下降了一些,以此類推,等你吃到第十個的時候(如果你還沒被撐死的話),估計你就不那麼happy了……還是那個道理,相比於得到更多額外的雞腿,得到的越多,就越不那麼讓人happy,與此相反,損失已有的資源是更讓人心疼的。

簡單說,決策者的信息是不完全的,面對未來不確定的風險,相對的最優策略就是,待在原地別亂動( ̄_, ̄ )

我正好有一期視頻節目講到了人們對技術發展的抵觸心理,和這個話題類似,有興趣可以看一眼:機器人來了

——————————————

——學—科—分—割—線———

——————————————

另外,進化論的視角。

我們的祖先生活在遠古時代,那時候的生存環境比較兇險,猛獸、蛇、自然災害、部落戰爭等等,因此,能活下來的(因而基因能夠遺傳到今天的後代身上的)都是那些選擇不去冒險的人。這一點可以參考電影《瘋狂原始人》,裡面那誰,好像是爸爸吧,嘴上口頭禪就是不要冒險,因為這樣才能生存下去。

雖然今天人類的生存環境已經不那麼兇險,甚至還鼓勵現代人更富有進取精神,但是,我們現代人身上所搭載的本能還是遠古時期生存在兇險環境中的祖先遺傳下來的產物(進化有時間上的滯後,詳細可參考:素質極低下的人為什麼還沒被這個社會所淘汰?進化論不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嗎? - 機器人夏先生1號的回答),所以,雖然我們是現代人,我們身上的各種本能還是遠古時代的產物。

所以,之所以今天的你還活蹦亂跳,那是因為你的祖先遵從了不要冒險的原則,從而順利地生存和繁衍,使得他們的基因遺傳到了今天的你身上,同時,他們身上的一些心態也遺傳到了你身上,那就是,遇到不確定風險的時候,待在原地別亂動( ̄_, ̄ )


在一些情境,這是一種退縮。「結婚都這麼久了,家暴就忍忍吧。」 後面可能就是更甚的慘痛。

在另一些情境,這是一種堅持。「項目都做到這一步了,熬到下個月說不定就有融資了。」 後面可能就是項目的順利完成。

還有一些情境,這是一種人云亦云。「我判斷不了,我信息不全,我看不準,我搞不懂,但是我非要跟自己說一句:來都來了,都這麼久了。」

同理,「我判斷不了,我信息不全,我看不準,我搞不懂,但是我非要跟自己說一句:不能來都來了,這是逃避現實。」 也是一種人云亦云。


最典型的,莫過於父母那一代的婚姻,雙方感情不合,偏偏要一輩子捆綁在一起,互相折磨,理由無非是,孩子都這麼大了,湊合過唄。都這麼多年了,湊合過唄。

其實,這並不是真正的原因,跟題下的某個答案所說的一樣,與其說是不捨得沉沒成本,不如說是對未來風險的不可控,不可把握,從而阻止了當事人選擇改變。

以我父母那一代為例,農村的婚姻大多是媒妁之言,真正從一開始就契合的很少,過得好的,也大多是因為婚後懂得妥協,互相磨合而成的,反之過得不好,大多也是雙方不懂妥協和配合,像是兩塊稜角鋒利的石頭,刺得彼此遍體鱗傷,卻還要以孩子的名義捆綁在一起。

其實真正的原因不過就是懦弱,以女方來說,在那個離婚甚少的年代裡,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很難面對離婚後的流言蜚語,而在眾多的兄弟姐妹的年代,如果沒有單獨的房產和土地,搬回娘家居住,就意味著要遭受更多的白眼,而農村的土地劃分制度從更實際的角度約束了女方的行動力,而農村人一貫秉持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實質上是把女方推到一個更加孤立無援的境地,一方面是婚姻的不和,一方面是娘家人(包括父母)一種客氣的疏離,使得女方做出抉擇時極其艱難。

看到這裡,也許會說我歸因錯誤,這明明就是社會原因造成,怎麼就歸結到了懦弱上。我們如果把這種情況移植到現代的城市女性上,就會看到截然相反的情況,大多數女性會選擇離婚。其原因在於現代城市女性大多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知道如果離婚自己帶孩子也不會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她們能夠很好的預估風險,也知道一個選擇背後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並且具有面對困境的勇氣。

再回到那個時代去,大多數女性由於知識的欠缺,並沒有預估風險的能力,婚姻雖然形同虛設,但至少提供了一個社會範疇內的保護框架,給人一種虛妄的安全感,至少可以躲避來自四方的流言蜚語,而離婚則意味著需要面對更多的未知,更多的不確定,知識越少的人相對來說,選擇穩定模式的概率就越大,一旦平衡打破,需要調動更多的精力去達到二次平衡,而這個過程中,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懦弱的根源來自於不自信,不自信選擇變動以後自己會過得更好,再舉一個例子是現在的婚戀,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很多人都會腳踩兩隻船,而不是選擇結束一段再開始另一段,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雖然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實質就是,你不確定哪一個更好,而一段關係之所以會覺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卻又遲遲不肯結束,其根源就是,你不自信自己能找到更好的,也不相信自己能找到更好,如果一個顏控很確定丟下郭德綱,會撿到吳彥祖,或者甩了鳳姐,可以迎來志玲姐姐,你覺得他(她)還會猶豫么?而其中的重點是,她有沒有能力撿到吳彥祖?或者林志玲?

在回到過去,至少在我的成長歲月里,很少看到傳統的夫妻離婚,大家都處於一個旗鼓相當的水平,雖然男方具有一定的話語權,但是但相比無同階層男性沒有任何優勢的情況下,選擇離婚的也是少之又少。因為男人也不確定離婚以後就能找到適合的人,而且要面對獨自撫養子女甚至打光棍的風險。偶然聽到一兩個離婚的案例,也會對女方更種風評,而悲哀的是,中傷這些敢於離婚的女性的,往往是那些過得並不幸福的女性。

那個年代,農村因為家暴打死女人的案例並不在少數。

我很早就告訴過自己,不論你失去過什麼,永遠都不要丟失了重頭開始的勇氣,這也許是提醒自己不要沉溺於沉沒成本,而另外一方面在於,我們都應該知道,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通過知識,閱歷,經驗去幫助我們做出抉擇管控風險,但生活中還有很多極端的事件,在這些事件中,知識閱歷經驗都派不上用場,或者明顯匱乏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死而生,沒有什麼是永遠存在,不可失去的,即使知道即將孑然一身,即將一無所有,也永遠不要失去選擇的勇氣。

張愛玲說:要是真的自殺,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卻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無限制地發展下去,變的更壞,更壞,比當初想像中最不堪的境界還要不堪。

也許選擇的結果不會盡如人意,甚至比當初不做選擇的結果更糟糕,但是,你至少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而不是被動熬死的,這也許就是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覺,用溫水煮青蛙的蹉跎,去堵一個翻盤的機會。


說個經典例子,誰都遇到過。

你要去一個地方,坐公交幾站路,走路半小時。

等了10分鐘車沒來,你就會想:「要不走著去?」這時候選擇不等了,還是可以接受的。

但如果等了半小時,一般都會繼續等下去。「都等半小時了,馬上就會來車了。」

於是越等越久,越久越等。這時候再選擇走路或打車,會有巨大的挫敗感。

當你付出的越多,就越不願改變。因為你做出改變,就是在潛意識裡否定之前的自己。你會感覺自己做錯了什麼,自己的付出毫無意義。但你不願承認。

改變現狀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決心,承認自己的錯誤,捨棄不可回收的付出。沒有成熟的心智和堅強的意志,很難。


你想多了,就是勸別人和勸自己的一種說辭。


這是organization behavior里的一種典型decision making謬誤:escalation of commitment,相關的知識可以看這裡:Escalation of commitment


登門檻現象


比起沉沒成本,用邊際效應來理解這種事應該更 恰當。

「當某件事對你的邊際效應減到0或者為負時,及時停止他」

在自助餐廳,明明已經吃得很撐了,為了已經付出的成本,強行吃下更多讓自己身體負擔不起的食物。

和戀人感情已經破裂,想到自己已經為這段感情投入了5年的青春,對對方死纏爛打,搞得雙方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在邊際效應減為負後苦苦支撐的結果,「來都來了」這種心態,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理解,但要努力避免。


讓沉沒成本來影響決策,是不理性的。
但是,如果你把它看成固定成本呢?


「來都來了。」女子滿臉潮紅,氣喘吁吁。

「都已經xx這麼久了。」男子看了一眼時鐘,點上煙,心滿意足地撮了一大口。

祝節日快樂。


從個人角度講很討厭這種思維。

不談什麼沉沒成本之類的,只說一個經歷。

曾經,前任以「都談了這麼久(三個月左右)」為由要求初夜,理由是這麼久還沒做很丟他面子。

曾經,前任以「都談了這麼久(三年)」為由拒絕分手,理由是都這麼久了,最好青春給了彼此,沒人會更關心更愛護更體貼你。

滾!

有種事情叫止損。


代表一件事情的成本估算。已經不可挽回的成本,但人們往往會因為這個搭進去更多成本。


推薦閱讀:

星際穿越中 「他們」 到底指誰?
排中律、無矛盾律的區別和聯繫是什麼?
怎麼看這次38評論長城H9的變速箱邏輯混亂的問題?
該怎麼反駁蘋果在中國的iPhone6s定價具有地域歧視?
辯論時如何更有邏輯的發言?

TAG:生活 | 人生 | 心理 | 邏輯 | 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