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子起名是按滿文還是漢文的?

概括可能不準確,感覺入關前的皇子名字不像漢文名字,不是論輩分的。如努爾哈赤的兒子們代善、禇英、阿巴泰、皇太極;順治爺的兒子們福全、玄燁、長寧—……但是似乎從康熙以後,皇子們的名字就有點像漢人起名的規律,如胤禵、胤礽、胤禩等。

請教一下,從康熙以後,皇子起名的規律是什麼?還是按滿文的意思和發音來的嗎?


謝邀。

先簡要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簡單來說,清代早期(順治及以前)的皇子姓名多數採用滿蒙文,康熙以後(近支宗室)的皇子姓名多數使用漢文,並按照康熙等皇帝規定的字輩以及第二字偏旁部首起名

所以康熙以後的皇子,按照規定多數名字是漢語、且有字輩。並不是按照滿文的意思和發音來的。相反,滿文是根據漢語的讀音,音譯拼寫出來的。對此,在康熙,雍正,乾隆這些皇帝的年號是怎麼起的?有什麼由來嗎? 問題中,我有過簡要的介紹。

以字輩而言,近支宗室的字輩如下:胤(允)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這是清代數位皇帝添補之後的結果;1937年溥儀又貢獻了12字:敬志開端,錫英源盛,正兆懋祥,據橘玄雅同學所說,這12字也是在用的。

除了輩分的這個字以外,其實近支宗室對於第二字也是有規定的——即要指定偏旁部首。如康熙諸子,第二字一定要是「礻」字部雍正諸子,第二字一定要是「日」字部等等。這一點翻閱一下宗譜,即可明了。

以上我說的都是近支宗室(即聖祖脈下的宗室),遠支宗室又有各自的規定,與近支宗室字輩不同。這一點一直整理宗譜的 @橘玄雅 了解更多的細節,可待他來補充。

整體而言,近支宗室多數是遵守上述規定的(偶爾會有特例,多在早年),遠支宗室起名就比較隨便了。也有起滿文名字的,也有起漢族人看起來比較奇怪的漢語名字的——這一點我知道 @橘玄雅同學看到過很多優秀的例子,期待他的分享2333.

在宗室姓名讀音上面,漢語名字多遵古音。我以前曾做過康熙諸子姓名讀音的詳細整理,※[原創]從滿文譜錄考康熙諸子姓名讀法 [懋勤朝暮]→[稽古右文·康雍夢華](註:此文中允?、允禑滿文寫法相同應是影印件不清晰的緣故,禑字寫作u而非o)。這一點直至清末也是如此,如善耆,滿文記音寫作 ?anki(讀shan ki),其中耆字讀ki。

另則近支宗室漢語名的滿文音譯,要按照漢字一樣分開寫,如胤礽寫作 in ceng(而非合寫做inceng);遠支宗室則必須合寫,不可按照漢語樣分寫,如善耆寫作 ?anki(而非?an ki)。

大體上的規則就是如此。

PS: 皇太極的兒子們的名字的確都不是漢語的,但我個人認為順治兒子們的名字很多是漢語


感謝邀請……空調壞了的俺正好今天北京下雨有木有好涼快!所以特地來回貼……

先說下入關前的滿語輩字

入關前其實也有一些字輩的,只是沒有形成規則。

舉個例子,太祖的名字叫nurgaci,他的幾個弟弟除了最後的bayara之外,其他依次為murhaci xurgaci yarhaci,不同文獻上,haci和gaci的尾綴不同,但是肯定的是,無論是gaci和haci,都是同一類的詞綴。

這樣的滿語輩字其實到了入關之後還有,只不過很少有人知道而已。而且使用不是很一致。

入關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康熙創立「欽定字輩」的這個事兒。

簡單說,聖祖覺得給孩子起名字需要整齊劃一,所以在起名字的時候就採用了漢族的輩字的方法。

由於是採用的漢字輩字,所以名字都是漢語。

當然,有些夭折的就沒有用這套字。

再次重申,由於康熙帝以下的近支宗室都使用欽定字輩,所以名字都是漢語。

不過這個漢語的發音,和現代漢語是不同的,在一定程度上遵從古音。

比如說,「胤礽」的礽字現在念「reng」,但是古音念「cheng」,所以太子叫「yin cheng」。同樣,老十四叫胤禎,禎字現在念zhen,但是古音念「zheng」,所以老十四叫「yin zheng」,跟世宗那個胤禛「yin zhen」的發音不同。

同時,清代要求,旗人的名字必須滿漢一致

啥意思呢?

我這個名字如果是漢語的,比如說叫「允祥」,那麼我的滿語名字就要以這個漢語為基礎,用滿語進行音譯,所以允祥的滿語名字是「Yūn siyang」。

同理。如果我的名字本身是個滿語,比如說我叫「jofohori」,那麼我的漢語名字則是以這個滿語為基礎,用漢語進行音譯,所以jofohori的漢語名字叫「卓福霍利」。

SO

因為,聖祖以下採用欽定字輩,欽定字輩是漢字,所以起名字都是漢語的。

所以,聖祖以下近支宗室的名字,其滿語都是通過漢語音譯而來。

進而所以,聖祖以下近支宗室的名字只存在漢語意義,而不存在滿語意義。

以上。


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滿語是字母文字,類似於漢語拼音。康熙以前先起滿名,例如 Thomas, 翻成漢語變成「托馬斯」。 康熙以後先起漢名,叫做「湯姆」,而滿名是直接按漢名音譯,寫作「Tangmu", 而不是「Tom」


皇太極是蒙古語hontaiji漢人大臣翻譯找了這樣一個比較漂亮的字眼,前面有很多辭彙藉助蒙古語,但是順治帝後漢語比較多,雖說也可以用滿語讀寫


沒有入關之前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是滿語,皇太極看著像漢語其實也是從滿語翻譯過來的。但是順治帝的名字開始,福臨就是漢語來的,康熙帝的玄燁也是,據說是受了一個外國傳教士的影響。然後康熙定下字輩,後來的皇帝更是漢語名字了,雍正甚至還會給他兄弟改名避諱。乾隆開始兄弟不用避諱,嘉慶開始皇帝登基之後自己改名兄弟不用改名。但是到了咸豐,都不用改名了


推薦閱讀:

清朝貴族們交流時是說滿語還是北京話?
到底如何看待清朝這個朝代?
18世紀的波蘭翼騎兵和清朝八旗騎兵如果正面開打誰獲勝的幾率大?
有種說法說滿洲的「覺羅」氏,即「愛新覺羅」和「伊爾根覺羅」兩個姓是宋朝徽欽二帝的後裔,這個說法的來源是什麼?有什麼依據?
清朝冷籍概念的由來原因?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文化 | 清朝 | 滿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