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唐朝時殺牛是犯法的,那回民或者穆斯林怎麼辦?


艹,唐朝哪裡有穆斯林啊!638年穆罕默德才創立的伊斯蘭教,中國正處於貞觀之治時期。而且當時的教義還是很寬鬆的,對猶太教基督教徒都只是收點稅罷了。750年怛羅斯之戰伊斯蘭教的觸角才第一次與大唐地界接觸。但可惜755年安史之亂後唐朝再也沒有能力西征了,不過又有吐蕃抵擋伊斯蘭的入侵。反正一句話就是,在唐朝滅亡前,中國內地除了商人從來沒有長期定居的穆斯林。更別說回族形成的時間都扯到元朝去了 ,你問在唐朝的穆斯林怎麼辦,涼拌唄!又不是不能吃羊。再說了,私人不允許,官家可以殺牛啊。出國在外的商人哪幾個沒點小錢啊!自己買就是了!別說一百塊都沒有……

剛剛從小黑屋回來,首先得向大家道個歉,這個答案我在寫的時候沒有經過思考,隨著記憶里的東西就寫下來了,結果沒想到會這麼火,給大家傳播錯誤知識了,抱歉。

下面開始認真回答:

伊斯蘭教創立的時間是公元610年,當時的中國還處於隋朝,具體傳入中國的時間已經不可考證,我在伊斯蘭協會的官方網站上看到的是651年,當時已經是高宗了吧。有穆斯林傳說是在太宗早期傳入的,廣州的懷聖寺就是證明。可是這種說法也只是明清時期才在開始有記載的,更早之前並沒有相關文獻記載,因此有可能只是以訛傳訛。不過私心認為應該是在太宗年間傳入的,時間應該要靠後點。

有人也許會問為什麼沒記載,我可以說的是,因為當時官方對這些基本不重視啊,大唐時期,佛教景教道教摩尼教伊斯蘭教什麼的完全就是匯聚在大唐,而且剛開始伊斯蘭力量並不強,肯定不能引起官方注意。教派這麼多,什麼稀奇古怪的沒見過啊,所以沒留下記載也很正常。

所以說回答這個問題得幾個步驟,第一,回族是沒有的。第二,穆斯林是有的,他們具體由商人,使節,俘虜,僱傭兵組成,但人數較少。

第三,牛肉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穆斯林對於牛肉的需求大不大,請不要用現在的生產力去衡量古代,以前信息不發達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內蒙古的人就是天天都吃牛宰羊的,但後來才發現即使是游牧民族,肉類也是很珍貴的,什麼羊肉泡饃也就饃裡面加幾片羊肉罷了,游牧民族大部分時間還是吃著麵餅乳酪,肉類也不是輕易去動的。所以說不要一說穆斯林就以為人家天天吃牛肉吃得歡呢,沒準人家在家裡面啃窩窩頭呢。況且清真問題,當時的清真絕非現在的泛清真,什麼速食麵礦泉水都來了。就局限一些肉類罷了。所以說麵餅乳酪魚擺擺,該吃就吃唄。等到節日了,要牛羊肉了,就消費幾頓。這樣一來看,在人數,需求方面。對於牛肉的需求肯定不會是想像的那麼大了。這樣穆斯林就不存在消耗大量牛肉的問題。

那麼在這需求內,這部分牛肉自然可以有方法解決了。我天朝對於外來民族向來是很慷慨的,你們不是要牛羊肉嗎,可以,官方認定後屠殺的病牛老牛傷牛,你自己 帶錢來買吧。皆大歡喜,不是嘛。

如果對唐朝穆斯林有興趣的,我推薦《唐代中國與大食穆斯林》{法。張日銘}

《大國的崛起》{威爾士}(這本書對於伊斯蘭傳入中國的時間問題採用的是穆斯林的說法而非學術主流)

《中國伊斯蘭教簡史》

順便說一句,沒想到新疆第一座清真寺居然還是10世紀左右才建立的,比內地可差遠了。多虧大唐和吐蕃啊。


看到題目,就知道有人會拿耕牛來批駁。

= =話說回來,唐朝當時頒布律法保護牛畜的原因就是,牛不夠用了。

唐朝當時的人們,認為牛是農耕之本,是國家命脈所系。

所以,政策上鼓勵養牛,法律上禁止殺牛。

根本沒有把耕牛單拎出來算的意思,所有的牛,都必須是耕牛。

至於回族和伊斯蘭教的問題,

伊斯蘭教確實是唐朝初年進入中國,但唐朝中國也確實沒多少穆斯林。

穆斯林是在13世紀,蒙古西征之後,才由中亞大量湧入中國的。

至於回民,時間應該和伊斯蘭教大體相當。

所以唐朝時,是不存在題主這個問題的。

最後附上《唐律疏義》里,對這一刑罰的記載:

諸故殺官私馬牛者,徒一年半。贓重及殺余畜產,若傷者,計減價,准盜論,各償所減價;價不減者,笞三十。見血踠跌即為傷。若傷重五日內致死者,從殺罪。

「疏」議曰:官私馬牛,為用處重:牛為耕稼之本,馬即致遠供軍,故殺者徒一年半。

「贓重」,謂計贓得罪,重於一年半徒。假有殺馬,直十五疋絹,准盜合徒二年,此名「贓重」。「及殺余畜產」,除馬牛之外,並為余畜。「若傷」,謂雖不死,而有損傷。自馬牛及余畜,各計所減價,准盜論。「減價」,謂畜產直絹十疋,殺訖,唯直絹兩疋,即減八疋價;或傷止直九疋,是減一疋價。殺減八疋償八疋,傷減一疋償一疋之類,其罪各准盜八疋及一疋而斷。「價不減者」,謂元直絹十疋,雖有殺傷,評價不減,仍直十疋,止得笞三十罪,無所陪償。注云「見血踠跌即為傷」,見血,不限傷處多少,但見血即坐;踠跌,謂雖不見血,骨節差跌亦即為傷。「若傷重」,謂所傷處重,五日內致死者,亦從殺罪及償減價。其誤殺傷者,不坐,但償其減價。主自殺馬牛者,徒一年。

= =耕地都不夠用,還殺。

耕牛……難道中國古代還有肉牛么……

最新補充:

Ps.耕牛老弱後,可到官府備案,由專門領有戶籍的屠戶予以宰殺。


評論里發布不了,在這邊只針對@大螃蟹所說的初唐穆斯林派四賢來泉州傳教,以及隋唐時泉州一直是大港口這個說法談一下看法。

-------------------------------------------

所謂唐武德時默罕默德派遣四賢來中國傳教,一賢至廣州,一賢至揚州,三賢四賢至泉州的說法,實際上僅僅出自明末民間回民的一條對泉州靈山聖墓的口頭指認傳說。明末何喬遠在《閩書》里記錄他從回回家聽到的一個說法,「回回家言:『默德那國有嗎喊叭德(穆罕默德)聖人,有大賢四人,唐武德中來朝,遂傳教中國,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四賢傳教泉州,葬此地」。

那麼這條民間指認的可信度有多高?

很可能可信度幾乎為0。

首先從泉州本地的可能性來說,初唐武德時今天的泉州城不管是名字還是位置都還不存在,沒有被傳教的可能和必要。整個福建南部由於開發的遲,所以從晉到盛唐以前的建制沿革都很不穩定,而且幾個名字和位置來回遷移停廢,非常易混,直到8世紀才大體固定下來。簡言之,從名字上說,泉州之名開元時才給了今天的泉州;從地點上說,8世紀以前,城址都在南安縣(今天的南安豐州鎮),而且州建制在唐前期僅存在數年即被停廢。由於海岸線的變動,8世紀以後才遷徙到今天位置鯉城區一帶,這是福建古代史的常識。

1、南朝到初唐武德五年,不管是豐州、閩州還是泉州,這三個名字指的都不是現在的閩南泉州一帶,而指的是現在的福州,甚至晉安郡設立之初治所也是在今天的福州。隋開皇九年,將豐州(今福州)改稱泉州(今福州),大業二年改稱閩州(今福州),廢南安郡。唐武德六年復改閩州為泉州(今福州)。同時於閩南設豐州(今南安),五年後又撤銷併入泉州(今福州),嗣聖元年(684年),析泉州(今福州)的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治今南安豐州鎮),旋廢,久視元年(700年)復置。景雲二年(711年)改泉州為閩州(今福州),改武榮州為泉州(今泉州),這時泉州的名字才第一次移交給閩南使用。至此福建歷史上早期最重要的三大中心城市「福州、建州、泉州」三州的名字和位置才固定到今天的位置。

2、閩南海岸線是在變化的。閩南的中心城址,從三國第一次立縣一直到盛唐以前,一直都不在現在泉州城的位置,不管是晉安也好、梁安也好,南安也好,核心治所都在今天的南安豐州鎮,名字也叫南安縣。現在的泉州城唐初以前還在海里,或大部分尚屬灘涂,唐以後才漸漸露出水面,到8世紀初才遷移到現在的位置開闢城市,886年始築唐子城。所以現在泉州城東的墓區,最早也只有可能是盛唐以後城址形成以後才形成的。

3、關於晚明「回回家言」對泉州聖墓指認為默罕默德武德傳教四賢之二的說法。這個說法的出現距離武德時已有上千年,而且千年來沒有任何其他的依據出現,稍微一考便知幾無可能性,一直爭議很大,所以通常在伊斯蘭教傳播史中都不被採用。而且不管是伊斯蘭教各種典籍、還是廣州、揚州地方史志中都不見記載。

同時,武德為618-626年,此時默罕默德還處於被迫害逃離麥加中,隨後在遷移征戰潰敗,當時不管信徒、思想意識還沒形成統一,自身難保,甚至在阿拉伯半島還是少數弱勢地位,根本沒有條件、能力、必要和可能性向外傳播到大陸東端,所謂把四大門徒全都不遠萬里送到中國來更只是千年以後民間編造的天方夜譚而已。況且,當時的泉州在今天的福州,今天的泉州在南安,而且在整個唐前期僅僅存在數年即被停廢,默罕默德就算要派聖人來傳教,也應當去人多的大城市而不是跑到人口稀少的南安縣來,後人以為泉州是個大港口,就當一直是港口來無上限編造了。

至於泉州聖墓的墓主,其實在明代就不明確,失考已久,幾百年來一直都是無主墓。明嘉靖泉州同知就稱「其始祖不知何代氏姓,考之郡乘不載」。而且當時不是兩墓,而是三墓,「有鬣封者三」,到了明末才出現了附會為二賢的說法,其中一墓50年代修繕的時候才遷出為二賢墓。(甚至有推測聖墓本是聶恩拓里派基督教徒冢後為回教所佔,附近確實也發現有基督教徒墓和大量名僧墓地,但不管是回教還是基督教,由於沒有任何其他依據並不敢妄言。)

泉州城東自遷城以後,晚唐五代以來逐漸形成墓葬集中區,開始長期是承天寺歷代僧人葬區。唐末宋初泉州港通商興旺以後,外商漸多,也在南宋被穆斯林商人出資購買一塊成為外商公墓。南宋紹興年間泉州市舶司提舉林之奇在《泉州東坂葬蕃商記》中提到原籍伊朗的穆斯林富商「試那圍」(即納只卜·穆茲喜魯丁·撒那威)響應倡議,捐資購地,在泉州東坂建造穆斯林公墓。(泉州可考最早的清真寺泉州清凈寺據阿拉伯寺碑始建於伊斯蘭曆400年即北宋時,納只卜在紹興元年(1131年)也曾出資修建一座清真寺。)

南宋以後靈山墓地成了無主荒墳山,直至明代。在這種情況下,晚明才出現的民間回民指認三賢四賢墓之說就很可疑了。晚明以後此墓被回教口頭認領,清代開始立碑,甚至偽造明代碑刻,說法才被普及開。但也有基督教傳教士聲稱其本是基督墓地,都是沒有依據的說法而已。其實這種晚期對墓葬的認領在中國民間普遍存在,經過考古發掘後大多都和傳說不符,民間傳說並不能當做絕對依據。更大的可能只是晚唐至南宋間的某無主蕃商墓,不可將其就當做武德年間就已經在泉州傳教的依據。


實名反對最高贊@來自地獄的邀請寒回答

現在網上很多人反對清真,反對穆斯林。作為溫和穆黑,我只想說批判宗教也得有理有據才不然會成為笑柄。

首先,伊斯蘭教的正式開端是以610年穆罕默德接受大天使加百列的訊號開始,教歷以622年穆罕默德帶領信徒遷往麥地那為伊斯蘭教曆元年。

什麼伊斯蘭教638年才創立,638年穆罕默德都已經去世了(歸真)。

貞觀元年627年,穆罕默德還未攻克麥加,傳教士葛宛素(一說波斯人)就已經在其他穆斯林教胞的協助下修建了廣州懷聖寺來紀念穆斯林心中的穆聖(當時他依然在世),這說明葛宛素肯定在貞觀以前就來到了中國,穆斯林至少在唐朝初期就已經和中原文化有所交融。

當然,唐朝沒有什麼回族,只有皈依了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和放棄了明教,祆教,景教的波斯人粟特人,不過唐代時期中國人主要肉食來源以羊肉為主,故此不存在太大的問題。而且魚類都是清真的。


回民是元朝之後產生的族類,管唐朝毛事?


詳細請看《儒林外史》4,5回,雖然是清人寫的明朝。

注意,知縣本身也是回教人

------------------------------------------------

第04回 薦亡齋和尚契官司 打秋風鄉紳遭橫事

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會備辦。後來看見他在燕窩碗里揀了一個大蝦丸子送在嘴裡,方才放心。因說道:「真是得罪的很。我這敝教,酒席沒有甚麼吃的,只這幾樣小菜,權且用個便飯。敝教只是個牛羊肉,又恐貴教老爺們不用,所以不敢上席;現今奉旨禁宰耕牛,上司行來牌票甚緊,衙門裡也都沒得吃。」掌上燭來,將牌拿出來看著。

一個貼身的小斯,在知縣耳跟前悄悄說了幾句話,知縣起身向二位道:「外面有個書辦要回話,弟去一去就來。」去了一時,只聽得吩咐道:「且放在那裡。」回來又入席坐下,說了失陪,向張靜齋道:「張世兄,你是做過官的,這件事正該與你商量,就是斷牛肉的事。方才有幾個教親,共備了五十斤牛肉,請出一位老師父來求我,說是要斷盡了,他們就沒有飯吃,求我略鬆寬些,叫做瞞上不瞞下,送五十斤牛肉在這裡給我。卻是受得受不得?」

(略)

張靜齋道:「依小侄愚見,世叔就在這事上出個大名;今晚叫他伺候。明日早堂,將這老師父拿進,打他幾十個板子,取一面大枷枷了,把牛肉堆在枷上,出一張告示在傍,申明他大膽之處。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升遷就在指日。」知縣點頭道:「十分有理!」當下席終,留二位在書房住了。

(略)

  第二起,教將老師父帶上來,大罵一頓:「大膽狗奴才」重責三十板,取一面大枷,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臉和頸子箍的緊緊的,只剩得兩個眼睛,在縣前示眾。天氣又熱,枷到第二日,牛肉生蛆;第三日,嗚呼死了。眾回子心裡不服,一時聚眾數百人,鳴鑼罷市,鬧到縣前來,說道:「我們就是不該送牛肉來,也不該有死罪!這都是南海縣的光棍張師陸的主意。我們鬧進衙門去,揪他出來一頓打死,派出一個人來償命!」只因這一鬧,有分教:『貢生興訟,潛蹤來到省城;鄉紳結親,謁貴直游京國。』

第05回 王秀才議立偏房 嚴監生疾終正寢

話說眾回子因湯知縣枷死了老師父,鬧將起來,將縣衙門圍的水泄不通,口口聲聲只要揪出張靜齋來打死。知縣大驚,細細在衙門裡追問,才曉得是門子泄漏風聲;知縣道:「我再不對,到底是一縣之主,他敢對我怎樣!設或鬧了進來,看見張世兄,就有些開交不得了。如今須是設法先把張世兄弄出去,離了這個地方才好。」忙喚了幾個心腹的衙役進來商議;幸得衙門後身緊靠著北城,幾個衙役先溜到城外,用繩子把張、范二位系了出去。換了藍布衣服、草帽、草鞋,尋一條小路,忙忙如喪家之狗,急急如漏網之魚,連夜找路回省城了。

  這裡學師典史,俱出來安民,說了許多好話,眾回子漸漸的散了。湯知縣把這情由,細細寫了個稟帖,稟知按察司。按察司行文書檄了知縣。湯奉見了按察司,摘去紗帽,只管磕頭;按察司道:「論起來,這件事你湯老爺也太輕率些;枷責就罷了,何必將牛肉堆在枷上?這成何刑法?但此刁風也不可長,我這裡少不得捉幾個為頭的,盡法處置。你且回衙門去辦事,凡事須要斟酌些,不可任性。」湯知縣又磕頭道:「這事是卑職不是;蒙大老爺保全,真乃天地父母之恩,此後知過必改。但大老爺審斷明白了,這幾個為頭的人,還求大老爺發下卑縣發落,賞卑職一個臉面。」按察司也應承了。知縣叩謝出來,回到高要。

  過了些時,果然把五個為頭的回子判成『奸民挾制官府,依律枷責。』發來本縣發落。知縣看了來文,掛出牌去。次日早晨,大搖大擺的出堂,將回子發落了。


唐僧西行時,中亞多都還是佛國,不然你想想去得了嗎


中國歷史上歷年穆斯林叛亂表:

758阿拉伯和波斯水手劫掠廣州,被平叛。
760揚州穆斯林商人叛亂,百姓驅逐阿拉伯商人。
801穆斯林(阿拉伯和撒馬爾罕軍隊)從南亞方向攻擊唐朝,失敗,殘兵約一萬在雲南省境內向唐軍投降。
1277年,被宋朝任命為泉州市舶司的回教徒蒲壽庚叛變宋朝,投靠元庭,殘殺宋朝皇室及僕從約五千到一萬人。明朝時蒲壽庚的屍骨被挖出來「鞭屍三百」,他的蒲氏後人更被朱元璋指為「餘孽」,全部充軍禁錮,並被要求不得讀書,「世世無得登仕籍。
1513哈密穆斯林叛亂,明失哈密,中國暫時失去對西域的統治權。   1514陝西穆斯林叛亂,穆斯林襲擊陝西。
1525西域動亂,西域穆斯林在甘肅省定居。
1573—1612中國西北穆斯林先後七次叛亂,攻擊明朝西域居民及部隊。
1646甘肅穆斯林叛亂,米喇印和丁國棟為首,被平定。
1648甘肅穆斯林叛亂,清軍平定之,其頭領斬立決。
1671未經政府允許,納合西班底蘇非兄弟會滲透到中國西北,私自傳教
1722穆斯林文獻開始編製「穆罕默德出現在唐皇的夢中」的謊言,並將此歸結為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原因。
1755一1762清政府統一準噶爾、南疆。
1761國外穆斯林精心培養的馬明心離開葉門,滲透到中國,在甘肅傳播納合西班底「新教」(哲赫忍耶);引發穆斯林「新教」與「舊教」內部衝突,鬥爭,並引發中國其他地區穆斯林參與內鬥。
1781新教穆斯林暴亂;因穆斯林內鬥,危害治安,政府逮捕馬明心;武裝信徒們試圖劫獄救援馬明心;馬明心被殺,其信徒被鎮壓。
1783乾隆皇帝下令審查漢文穆斯林經籍;穆斯林採用欺騙手段,宣稱清真寺意為「清朝皇帝是真主」的廟宇,收買審查官員,並提供偽經書供審查。後得逞,允許繼續著述。
1784哲赫忍耶穆斯林在田五阿訇帶頭下,對外宣稱為馬明心復仇,在甘肅東部展開穆斯林叛亂,被平定。清政府禁止穆斯林教。
1817瑪哈圖木阿雜木穆斯林在西域首次叛亂。

1818雲南首次穆斯林叛亂,亂軍攻佔省城,屠殺漢人,被平定,叛亂首領斬立決。
1820西域穆斯林叛亂,甘肅穆斯林叛亂。
1821雲南回族穆斯林暴亂。
1825—1827西域穆斯林叛亂。
1826—1828雲南西部回族穆斯林暴亂。
1839雲南穆斯林暴亂。
1845雲南穆斯林暴亂。西域穆斯林叛亂。
1846雲南穆斯林暴亂。
1847雲南穆斯林暴亂。
1855西北回族穆斯林叛亂。輪台維吾爾穆斯林叛亂,甘肅撒拉族穆斯林叛亂。
1855雲南穆斯林暴亂,在大理建立穆斯林國。
1862《古蘭經》首次在雲南被譯成漢文。
1862—1873陝西回亂。暴亂首領被處千刀萬剮的刑罰。
1866—1874喀什噶爾突厥人穆斯林統治者阿古柏在英國、俄國和奧斯曼人支持下入侵西域,建立「穆斯林政權」,於1877年被平定。
1873雲南回族穆斯林暴亂。
1877清軍入疆,消滅阿古柏叛亂政權。
1895甘肅東部穆斯林內亂,內鬥,長達18個月。為穩定地方治安,清政府派軍平定暴亂。
1906—1908穆斯林阿訇王浩然在伊斯坦布爾同奧斯曼蘇丹阿布都.哈米德二世取得聯繫,為國外穆斯林進一步滲透中國鋪墊道路。
1907蘇丹派兩名土耳其官員、突厥神學家到北京傳教。
1912王浩然創建中國回教俱進會。
民國初年,西域寧邊城(今西域昌吉)穆斯林屠城。
1928西北回族穆斯林暴亂,馬仲英為首,反馮玉祥,持續兩年,後被平定。
1931中國的穆斯林到埃及愛資哈爾大學學習;《古蘭經》漢譯第一次由王靜齋阿訇全部完成。
1943哈薩克族穆斯林西域暴亂。
1944維吾爾一哈薩克一烏茲別克族穆斯林西域暴亂,建立伊斯蘭教「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50——70年代)
1951年馬匪步芳舊部叛亂,被解放軍迅速平定,上萬名穆斯林匪幫被擊斃;
1956年甘肅南部穆斯林暴亂,擊斃回匪298人,繳獲槍支71支。
1958年青海省循化縣發生穆斯林武裝叛亂,擊斃俘虜穆斯林匪徒萬餘人。
1958年甘肅的廣河、東鄉等地發生大規模穆斯林叛亂,擊斃穆斯林匪徒一萬多人。
1958年3月至8月,甘、青省內一部分穆斯林上層分子和藏族部落頭人掀起武裝叛亂。先後參加叛亂的有13萬餘人,叛亂地區達42萬平方公里。蘭州軍區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堅持了以軍事打擊,政治爭取和發動群眾相結合的方針;在戰術上採取了以集中對集中,以分散對分散,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採取由近到遠、由東向西、由北向南,先農業區後牧業區的平叛步驟。勝利進行了平叛穆斯林作戰,共殲滅穆斯林叛匪11.6萬餘人,收繳各種槍70000餘支。
1962年西域伊犁地區發生大規模穆斯林騷亂,大量的回鶻,哈族等群眾,在蘇聯克格勃和某族的幾個叛將的煽動下,先是衝擊各級政府,然後大量逃往蘇聯,先後三次,數量達60000餘人。
1975年,雲南沙甸事件,穆斯林禁止解放軍入村搜繳武器,維護秩序,並攻擊解放軍,遭鎮壓。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80年代——新世紀)
1987年,在某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少數民族婚姻家庭》一書中,由於對有關少數民族婚姻的如實描述,引起穆斯林的強烈不滿。
1988年,由陝西電視台所辦的《電視劇》雜誌發表了《大將西征》劇作,敘述了清代同治年間陝甘總督左宗棠率兵收復新疆的故事。該劇作對白彥虎進行了如實描寫,引起回族等少數民族群眾的不滿。
1989年3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性風俗》一書,由於如實描述,引起穆斯林全國性的暴亂,並叫囂要殺死作者。帶頭鬧事的都被判刑了。
1990年巴仁鄉暴亂。8名暴亂分子被判處死刑。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雲南紅河州沙甸等地,伊斯蘭教分子大規模示威遊行,要求中國政府出兵援助伊拉克總統薩達姆。
1992年8月—10月,雲南文山州平遠街「嚴打」伊斯蘭教販毒分子。平遠鎮7個村莊嚴打80天,抓獲懲處854名罪犯,繳獲各類槍支1000多支,搜出毒品1000多公斤,毒資1000多萬元。
1992年10月《重慶日報》發表的《「小麥加」臨夏》一文,又引起教伊斯蘭教教徒全國性的抗議遊行;
1993年10月西寧穆斯林暴亂。
1993年5月,《環球》第五期發表《別有滋味伊朗行》,再次引起伊斯蘭教教徒抗議;
1994年8月,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腦筋急轉彎》一書,立即引起回族群眾的不滿,引發少數民族聚集事件。
1994年,寧夏發生西吉事件,影響波及青海等地,伊斯蘭教摺合忍耶教主馬烈孫(寧夏政協副主席),因在教派衝突指使殺人而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
2000年某晚報刊登的題為《吃肉的是是非非》一文發表後,立即引起回族群眾的不滿;
2000年夏,浙江電視台播放的電視連續劇《張文祥刺馬》中,出現了在清朝道光年間任兩江總督的山東荷澤回族馬新貽的家族祭祖和祭祀時,在供桌上供有豬頭的鏡頭,從而引起回族群眾的強烈不滿。
2000年12月8日,山東省陽信縣河流鎮發生一起漢回糾紛。12月12日,在少數人的串聯、組織下,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縣數百名回族群眾乘車前往陽信縣,在陽信縣境內與勸阻民警發生衝突。造成6名群眾在衝突中死亡,19人受傷,13名民警受傷。
2003年1月12日,天津《今晚報》刊載署名文章「人性寓言」,引起天津穆斯林的憤怒,引發了抗議示威;
2004年,河南中牟事件,回漢大規模的衝突;
2005年,河南封丘事件,回漢大規模的衝突;
2005年6月,山東淄博市山東理工大學事件,漢維學生大規模衝突;
2005年10月,中央電視台「黃金搭檔杯」模特大賽,使用伊斯蘭教的宣禮聲被抗議事件。
2006年2月,河南新鄭華陽寨事件,回漢大規模的衝突;
2006年6月17日,歌手許巍被封殺事件;
2007年8月17日山東商河縣回民因盜竊電動車被打而打砸商業街、襲警事件;
2008年12月12日,河北孟村縣漢回衝突;
2009年天津天穆村回民借口有冷凍車上帶有卡通豬頭商標路過而尋隙鬧事打砸並襲警、圍攻派出所事件。該事件的指揮者李志起(早前製造今晚報圍困事件的人)利用洋樓清真寺為據點策劃,攻擊警察,以年級大的穆斯林掩護青壯年暴徒圍攻民警,衝擊派出所。
2009年2月16日岷縣回民因攔路調戲漢女被打而打砸搶事件
2009年7月5日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的流血事件。中國政府稱其作「烏魯木齊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其實於2009年,烏魯木齊分別在7月5日、7月7日和9月3、4日發生了3次衝突事件。罪犯被判刑。
2010年海南三亞回民訛詐並破壞解放軍特種兵訓練基地事件
2011年山東青州回民鬧事打砸搶事件
2012年3月31日,山東德州寧津縣長官鎮田莊回民尋隙鬧事打砸搶事件
2012年底,湖南省也曾發生一起涉及維族人的暴力事件。一名平江縣城關鎮天岳村的村民購買維吾爾族另一種民族特色食品切糕時與來自新疆的小販發生口角,後來演變為群體毆鬥事件,引起外界對維漢族群矛盾的關注。
2014年3月1日21時20分雲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車站發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勢力維族穆斯林組織策劃的無差別砍殺事件。
2014年長沙市有關部門證實,3月14日上午,長沙市五家嶺街道辦事處轄區內發生一起維族穆斯林傷人事件。據悉,事件中有維族當街砍殺市民,並造成人員傷亡。
2015年自新疆部分地區,青海甘肅雲南沙甸穆斯林禁煙禁酒禁豬肉,把村裡的漢族趕出漢族村並鳩佔鵲巢,5月份甘肅打砸蛋糕店之後,5月24日,西安穆斯林進行禁煙禁酒禁豬肉穆斯林運動,要求穆斯林與不清真(骯髒的)的咖啡樂(異教徒)劃清界限,並且打砸不清真店面,響應甘肅雲南穆斯林運動。
2015年安徽臨泉縣的穆斯林在當地伊斯蘭協會及清真寺的帶領下,非法干涉漢人在菜藍子和摩托車后座放豬肉、用豬油生產果子,懸掛都阿宜牌子。臨泉縣伊斯蘭教協會會長、臨泉縣城管清真寺管委會主任李敏;伊協副會長、清真寺管委會副主任白從寬;臨泉縣城關清真寺原阿訇洪幸福、原伊協和寺管會其他主要成員在內的21名穆斯林於2015年10月26日被判刑。


殺雞宰羊


1. 如多個回答已經提到,唐朝開國前後伊斯蘭教剛剛在中東產生。中亞本來可是大面積的佛國(當然後來,注意是後來,都伊斯蘭化了也是事實),哪來的穆斯林?

2. 回族或者現在意義上的回民是我朝建國後搞民族識別搞出來的東西,其中相當一部分(假如不冠上回族的稱呼的話)僅僅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漢族」。你知道直到民國時候孫中山所謂五族共和中那個回指什麼麼?維吾爾之類。

唐朝時候最多有個「回回」。

3. 同樣的問法,換個問題就知道整個現象的荒謬之處了:伊斯蘭教不允許吃豬肉等東西,那非穆斯林怎麼辦?


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怎麼你比天還大???

不過畢竟民族團結大於天嘛。2333333


那個,回回不是形成於元的么。


穆斯林只是不吃豬肉,沒說蔬菜也不能吃啊。


唐朝的時候穆斯林的老窩還叫大食。


穆斯林可以吃雞肉、魚肉、兔肉、羊肉啊,而且唐代對宗教大抵都有豁免政策,下級官吏也很少有敢於挑戰這些宗教寺廟的膽量。所以應該是清真寺有特批的宰殺牛羊的權力,就像唐律中規定的那樣,耕牛老弱後要報備官府,清真寺中應該會有特殊的報備機關,或是特殊的權力。

樓上那幾位說唐朝沒伊斯蘭教的,還有什麼貞觀之治什麼的,不懂不要瞎說,穆罕默德612年就開始在麥加傳教,系統的創建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正規開始紀元是公元622年,這一年是唐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五年,劉黑闥正和李世民圍著洺州撕逼,徐園朗還沒死,高士廉剛入唐,隋朝漢陽太守馮昂也在這年才投降李靖,與貞觀之治還差得遠,李世民四年後才射死兄弟哭吸rt。

穆罕默德未去世時,就寫信廣發天下,告訴諸國國王願意通好,將要在新月之地建立新國家,唐太宗接受了他的好意並且允許伊斯蘭教在中國境內傳播,後來有許多傳教士跟隨商人從泉州、廣州登錄,在沿海生活並且傳播伊斯蘭教,還有許多僱傭軍走陸路進入中國,這些士兵有的留在中國,在西部中國星星點點的分布起來。

唐太宗貞觀初年,大食賢人窩嘎斯走陸路來到長安,覲見唐太宗,誇耀大食武功與伊斯蘭正信,唐太宗褒獎他,為他建立清真寺,表示願意修好通商。

在此之後的三十年,唐高宗李治時代,大食國有四個賢人,在泉州、廣州和江寧傳教。

因此說殺牛犯罪,穆斯林怎麼辦呢?首先商人的話,可以買官坊宰殺的牛肉,或是吃雞肉,羊肉等,並且當時唐朝政府也不是說多高效,你在家殺個牛沒人舉報一般不會有事,尤其是這種黑社會性質的商人,能不遠萬里運輸商品來到廣州的人,你身為平民老百姓敢惹么?犯不上啊。

再說西部這些活躍在各大戰場上的穆斯林僱傭軍,他們就更簡單了,別說吃牛肉,就是吃人肉也沒人敢管,拿錢辦事,刺史將軍們管你殺不殺耕牛。

並且唐朝皇帝一向對於宗教是鼓勵和善意的,至少在初期是願意以此為交換來使商貿繁榮的,所以穆斯林吃牛肉這種事情,應該在唐初期是有許多辦法的,官府也很可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個時代百姓犯法動輒殺頭,貴戚犯法罰酒三杯,這些阿拉伯商人很難管理,當時法制不健全,有錢有人者橫行無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你要是泉州刺史你會因為他殺個耕牛就下令殺死這些商人?你指望什麼娶第十二房小妾呢。

宗教在中國古代一向是法外之地,玩脫了可能被制裁,但這些小毛病一般都可以受到庇護,這也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原因。

--------------------------------------------------------------------------------------補充下

鑒真記載,廣州城外停泊有大量大食國船隻。

黃巢攻破廣州後,據稱殺死胡商各色眾十二萬人。

安史之亂末期,廣州刺史維力健報告說大食並波斯人攻打廣州城,不敢回擊,棄城而逃,大食攻陷廣州,屠殺搶掠後走海路撤退。

廣州都督路袁瑞因為得罪胡商,被刺殺而死。

雖然不想在這個答案下扯唐代大食國趣聞,但是好多人認為唐代沒有穆斯林?不得已科普下。


唐朝還沒回回呢

論輩分,牛是比較高的


只需要看看現在的印度穆斯林就可以了啊,印度牛是不準吃的,穆斯林就只能吃鳥類和魚肉啊!還有羊肉!


吃羊唄…


可以吃羊肉啊。 另外,唐朝並不是完全禁止殺牛,而是禁止私自殺牛。唐朝人仍然吃牛肉。

中國古代很多朝代有禁止(私自)殺牛的命令或法律。唐朝之前與之後的朝代都有禁止(私自)殺牛的命令或法律。

唐朝禁止不經過允許而私自殺牛,但是唐朝人仍然吃牛肉,例如嚴升期「性嗜牛肉,所至州縣,烹宰極多」;杜甫還收到別人贈送的烤牛肉;蜀地的風俗每年二月要以「豉雜黃牛肉」給家中幼兒吃;嶺南地區喜食水牛肉,將水牛肉「或炮或炙」食用。
唐朝人吃牛肉,還有羊、豬、家禽、水產品、鹿、兔等肉類。

(有人說唐官方禁止捕鯉魚吃鯉魚,但是,即使唐朝官方禁止捕鯉魚吃鯉魚也阻止不了唐朝人捕鯉魚吃鯉魚。實際上,唐朝人仍然有吃鯉魚的飲食風俗,唐朝人不僅捕鯉魚吃鯉魚,而且還公然寫出來,垂釣往南澗手攜雙鯉魚、鯉魚在金盤、鯉魚來自烹、侍女金盤膾鯉魚等等)

根據 孫機《中國古代物質文化》33頁:公元4-5世紀,由於植物油料的使用,滾油快炒的技法發展起來,在《齊民要術》中有明確的反映。
那麼之後的唐朝是有炒菜的。

另外,唐朝時期,吐蕃沒有抵擋伊斯蘭的入侵。大食即阿拉伯。根據作為當事人的阿拉伯的史料的記載,當時吐蕃與阿拉伯之間既沒有大戰,也沒有雙方的大量軍隊對峙。

唐書里有說吐蕃與阿拉伯衝突,但是記載的模糊,更像是猜測。

關於吐蕃與阿拉伯是否有大戰、是否有雙方的大量軍隊對峙,更可靠的顯然是作為當事人的阿拉伯的史料的記載。 根據作為當事人的阿拉伯的史料的記載,當時沒有吐蕃與阿拉伯之間既沒有大戰,也沒有大量軍隊對峙。

唐與阿拉伯的直接交戰是怛羅斯之戰(葛邏祿叛變,與阿拉伯軍夾擊唐軍導致唐軍戰敗,此戰後,唐仍控制西域(安西、北庭),封常清指揮西域唐軍繼續進行擴張作戰並取勝,擊破播仙、吐蕃大勃律,阿拉伯很快與唐朝講和)。

公元790年以後,唐朝才失去西域,西域先後被吐蕃、回鶻控制。唐代的吐蕃、回鶻都不是伊斯蘭勢力。

唐朝後半段,安史之亂朱泚之亂藩鎮之禍牛李黨爭等等,唐多次內鬥,而同時期的阿拉伯主要忙於解決內訌、叛亂、以及與其西部的勢力的衝突,這些使阿拉伯無力伊圌斯圌蘭化中國。

沒有證據證明吐蕃與阿拉伯3次大戰、十幾萬精銳損失殆盡、吐蕃擋住阿拉伯東進防止中國被伊圌斯圌蘭化等等。事實上,所謂的那幾個吐蕃與阿拉伯大戰的時期,阿拉伯主要忙於解決內訌、叛亂以及與拜占庭的衝突,無力伊圌斯圌蘭化中國,當時阿拉伯在東部倒是與古斯(Ghuzz)、突厥有過衝突。作為當事人的阿拉伯的史料記載里,那時沒有吐蕃與阿拉伯大規模交戰、十幾萬精銳損失殆盡,倒是有阿拉伯人造惹瑟知之門等防禦突厥人的侵襲,在布哈拉、赭時等地區修築了城牆以防禦突厥人的侵襲。支持拉斐厄叛亂的戰士來自10多個勢力,其中突厥人起重要作用,拉斐厄見棄於突厥人之後,很快就投降於阿拉伯馬蒙;法德勒東征打了多個勢力,雖然有俘獲吐蕃軍官,但是其與吐蕃的交戰規模極小、影響很小,記載很簡略,還比不上對怛羅斯之戰的記載,不能說是吐蕃與阿拉伯大戰,而且法德勒東征也沒有要伊圌斯圌蘭化中國的意思。

阿拉伯史料里,根據塔巴里、亞爾庫比、加爾迪齊等人的記載,在網上流傳的阿拉伯與吐蕃大戰的那個時間段,波斯人的暴曱動、什葉派運動不斷。阿拔斯大食委派的歷任呼羅珊省總督不得不應付波斯人乃至阿拉伯人本身發動的一系列叛亂。謝里克事件平息後,布哈拉什葉派阿拉伯人仍不斷背叛。哈里吉派優素福.貝爾木之亂、曼蘇爾.本.阿卜杜拉之亂、塞吉斯坦與巴德吉斯屢次動曱亂、阿什納斯之亂等等。當時阿拉伯主要忙於解決內訌、叛亂以及與拜占庭的衝突。

阿拉伯史料記載,馬赫迪分遣使節要求若干國家的統曱治者稱藩納貢,其中多數應命臣服。史籍載稱應命稱藩者有粟特的伊赫施德、烏什魯桑那的阿弗申、費爾干納的君主、葛邏祿的葉護、九姓烏古斯的可汗、「突厥人之王答兒汗」、吐蕃王(亞爾庫比,Historiae,2,頁479。)。當哈侖.拉施德在位時(786-809年),總督吉特里夫.本.阿塔(792-3年)為了驅逐葛邏祿葉護的軍隊,派遣阿慕爾.本.傑米勒進入費爾干納(加爾迪齊書,牛津抄本,葉96;劍橋抄本,葉77b。)。

阿拉伯史料記載,806-810年,拉斐厄叛亂,拉斐厄的戰士中有來自赭時、突厥、費爾干納、忽氈、烏什魯桑那、石汗那、布哈拉、花剌子模、珂咄羅、古斯(Ghuzz)、葛邏祿等10多個勢力(亞爾庫比,Historiae,2,頁528。),主要是突厥、古斯(Ghuzz)與大食衝突,而非吐蕃。拉斐厄於809年見棄於突厥人(塔巴里書,3,頁775),「當他聽到馬蒙為政清明的報告時」(塔巴里書,3,頁777),遂也向馬蒙納降,得到了後者的寬宥,既往不咎。810年,這次變曱亂完全平息。拉斐厄見棄於突厥人不久,這次變曱亂就完全平息,可見突厥對這次變曱亂影響之大。

大食的馬蒙在對哈利發阿敏(811年)展開鬥爭以前,曾向其韋齊爾法茲勒.本.薩赫勒訴說:(葛邏祿)葉護、「吐蕃主可汗」不臣服;喀布爾王正要奪取呼羅珊與喀布爾毗連的地區;訛答剌君主不肯繼續入貢。馬蒙聽從法茲勒的建議,和平解決了這些問題。(塔巴里書,3,頁815-6。)並沒有大戰,之後也沒有大食與吐蕃大規模交戰的記載,而是大食對付突厥、古斯(Ghuzz)以及反叛的大食人、波斯人。

伊本.忽爾達茲比在其《道里與諸國志》說:「惹瑟知是呼羅珊在那個方向最遙遠的地點,它位於兩山之間。突厥人常常經由此處前來侵襲,所以Barmak家族的法德勒在那兒建造了一座大門。」根據奈爾沙希、伊斯塔赫里、伊本.豪卡勒等人記載,阿拉伯人在布哈拉、赭時等地區修築了城牆以防禦突厥人的侵襲。

唐朝後半段,大食(阿拉伯)集中力量解決反叛、內訌以及與拜占庭的衝突,而在大食的東部,大食與古斯(Ghuzz)、突厥有衝突,大食在布哈拉、赭時等地區修築了城牆以防禦突厥人的侵襲,沒有要伊圌斯圌蘭化中國。

所以,當時並不是吐蕃擋住伊斯蘭勢力,而是伊斯蘭勢力忙於解決內訌、叛亂以及與拜占庭等西邊勢力的衝突,無力來伊斯蘭化西域(新疆)。

後來,五代時,喀喇汗王朝皈依伊斯蘭教。 宋代時,喀喇汗王朝向西域擴張、傳教,與佛教的于闐開戰,開始了西域(新疆)的伊斯蘭化。 而當時西域(新疆)的伊斯蘭化程度很低。即使到了後世清朝初期,西域還有龐大的佛教勢力準噶爾汗國。


吃饃唄……內年頭「肉食者」比現在買得起學區房的少多了,還想頓頓吃肉?饞了最多宰只羊去!!!


推薦閱讀:

單純(或者純潔)與無知的區別是什麼?
毫無文學常識的人之間的交流是怎樣的?
無知是一種什麼感覺?
不認識林丹,張怡寧等知名運動員算無知嗎?算沒常識嗎?
音樂與政治真的是沒有關係的嗎?觀周杰倫在台灣年輕人中完全沒名氣了對嗎?

TAG:歷史 | 宗教 | 無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