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觀眾不覺得《阿凡達》的男主角是地球叛徒?

影片里,人類為了一種關係到人類發展的新元素而侵略潘多拉星球。男主一伙人「通敵賣隊友」,損害的是地球人的利益,為什麼觀眾對弱者的同情會勝過」人類利益受損「想法?觀眾的評判標準是什麼? 補充1:影片中潘多拉星球的新元素對人類非常重要,可能沒有新元素人類就會陷入能源危機,但觀眾依然站在了潘多拉星球土著這一邊。是否因為觀眾代入的是男主,所以對人類利益不敏感? PS:題主也覺得男主等人是真正的英雄,但不明白自己是如何評判的。現實里如果有人帶著國家機密投靠敵人,我肯定覺得他是叛徒。


嗯,簡單來說,儘管阿凡達中的外星人和人類大小差別很大,

但是——我們一看它們就覺得,這是人類的臉好么,還長得那麼漂亮,習俗也和人類主流道德觀念中如此相似,絕對不是壞人啊!(其實這是最大的漏洞,很難想像不同星球的環境下竟然殊途同歸的進化出比例結構如此相似的生物,只能理解為……劇情需要)

媽蛋,你把外星人造型都換成異形試試,交配形式和臭蟲一樣,繁育方式和蜘蛛一樣,還會有多少同情心去支撐你來保護」外星人的生態圈「?男主的叛徒身份妥妥的定死了沒跑。

想像不出來?參見一下星河戰隊,地球人無厘頭的被扔了一顆大炸彈,於是奮起反擊……跑到人家老巢,把別人全部干光。

曾經我年幼無知,長大後才讀懂這部電影的深意……

你有想過給地球上的蚊子臭蟲病毒細菌保留同情心?

至少我不會,基因差距越大,生活習俗/生理結構/外形/面部差異越大,我同情心越少。

儘管理智告訴我們,電影中非同源的外星人基因和我們那是100%不同,但是我們大腦自動根據古老而本能的經驗,已經把外星人當做了99.9%相似的人了啊,

道德正義,最終目的還是每一個基因儘可能複製存在傳播的自利行為啊!

我憑什麼去保護和善待與我不同的基因啊!

藉由同情心的形式,幫助與自己相似的生物,實際上就是幫助了自己,這就是宇宙生物存在的最重要法則。

黨同伐異,就這麼簡單。

感謝@斯文提出了恐怖谷理論,雖然恐怖谷更適用於非生命體,但是外形人和我們基因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心裡上巨大的疏離感也許會很強大,這是我開始沒有想到的。

但是恐怖谷理論也指出了

「谷」就是指在研究里「好感度對相似度」的關係圖中,在相似度臨近100%前,好感度突然墜至反感水平,然後回升至好感的那段範圍。

最終隨著近乎百分百的近似,人類是可以擺脫這種疏離感和恐怖感的,所以我以為,電影大量篇幅去講解納威人的生活,展現出其習俗思維模式與(理想中的完美高尚的)人類的高度相似,其實是一步步引導觀眾完全的認同他們的「人類身份",最終為設身處地完全意義的代入做好鋪墊——其實簡單講就是同情心,同理心,換位思考之類的意思啦——咦,電影本身好像講的也是代入……

與人類形體結構道德理念生活習俗高度相似的外星人不是外星人,至少在熒幕中,或者說在這部外星人被描寫成道德楷模的電影中,我們不用也不能感受到其中的差異給我們帶來的威脅。

解決了這個根源上的大問題,現在一切都簡單了,就像大家說的,這根本就是一個發生在地球上自己人之間的強拆事件。

現在我們進入正題,為了所謂的道德正義人性,為什麼有人願意去犧牲和自己基因親緣關係更近的團體利益,而站到非我族類的對手那一面呢?

噹噹當

請參加排名第一的答案,我沒別的想說的了

ps

其實我就是懶得寫了,

展開寫又是好長一段啊


如果在現實中,會提前放幾年的新聞,描述潘多拉星球原住民對其他小動物的欺凌,完全不講獸權,潘多拉的統治者倒行逆施,是大獨裁,威脅著宇宙的和平,公然踐踏銀河公約和獸權條約,讓所有地球人都義憤填膺地要拯救苦難中的善良花草蟲獸,找幾個小動物打斷腿在電視上哭兩聲,OK了,可以開打了。

這時候觀眾再看到男主角一定會齊聲罵他球奸。

這才是事實。


因為他是人類的叛徒,而不是人性的叛徒。


謝邀。

---------------------------------------------

大一2014年5月15日補按:本文會有包括《第九區》、《第六日》、《月球》、《全城熱戀》等多部電影及遊戲《虐殺原形》被劇透,還請親們注意。

---------------------------------------------

看到這個題幾天了,一直不知道怎麼答,但難得被邀請,所以這幾天想了許久,終於決定來試著回答一下。這時候,我覺得這其實是很好的一個題目。為什麼觀眾不覺得阿凡達是地球人的叛徒,或者說,為什麼觀眾對於阿凡達背叛地球的事實能夠坦然接受,我認為有這麼幾個理由:

1、換位手法的使用。

《阿凡達》是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雖然有人說它劇情俗套,是一部全靠技術撐起來的電影。但我覺得這個俗套的劇情其實也很有意思。

因為在《阿凡達》里,有一個非常巧妙的手法,我管它叫換位。

換位,就是換位思考。

很顯然,既然用到了換位思考這種手法,那麼,它就是想要講述道理的。這片子要講的道理也很簡單,即,種族主義是狹隘的。當然,對於美國人來說,這片子也影射了一段歷史,所以也有人說,這是美國白人對於自己四百年前對印第安人所犯罪行的一次道歉,或者說消解。

實際上,這看起來簡單,但如果把問題落到實處的話,可能並不容易處理。於是要用到換位思考,當年類似的電影,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叫《第九區》。(當時大家管這部電影叫《貧民窟的百萬外星人》,管《阿凡達》叫《宇宙最牛釘子戶》)

《第九區》的主人公是因為不慎沾染了某種外星人的藥劑,於是就開始變得跟外星人一樣。(這可真是不幸,因為這片子里外星人長得跟大蝦一樣。)《阿凡達》則是通過一種靈魂傳輸的手段,讓主人公進入了阿凡達的身體。不同的地方是:前者是被動的行為,而後者則是一種主動行為。但是考慮到那哥們身體的問題的話,那麼這種行為也就有了一些別無出路的意思。

我們經常說換位思考。中國古聖賢講推己及人。在這兩部電影里卻得到了特別形象的展示:當有一天你突然變成了你所欺凌的對象的時候,你會突然發現,自己之前所堅持的一切是多麼的不靠譜。

所以說,觀眾之所以不覺得阿凡達是地球叛徒,跟這種換位的手法,有著很大的關係。

有著類似手法的電影還有不少,比如《第六日》,講的是一個很討厭克隆的人有一天回到家,卻發現自己的妻兒都被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克隆所佔領,這當然令人氣憤,他決定殺死那個該死的克隆。然而戲劇性出現了,他後來絕望的發現:原來自己才是那個該死的克隆,而對方卻是原生體。和《阿凡達》和《第九區》的換位很不同。前面兩部電影探討的都是強勢的一方換位到弱勢的一方以後思維的轉變。而這部影片探討的則是你換位到你憎惡的對象之後的思維轉變。

之前我玩過一款遊戲,也探討了這個問題。這個遊戲的主人公憎惡城裡的病毒。(城是紐約,病毒是一種毀滅性的病毒,而且有自己的意識)但是卻在某一天被告知,他自己就是病毒,而且其中的佼佼者。不知道他怎麼想,反正我當時玩到這裡的時候,卻是被小小的震動了一下。

除了這些之外,電影《月球》也涉及了這個主題。一個在月球上採礦的人一天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和他一模一樣的人,(連記憶也一樣)。他們互相指責對方是自己的克隆,然而事實證明:他們兩個都是別人的克隆。很有意思。不過這部電影的主題更深刻,換位只是一個小插曲而已。

換位最徹底的還是《阿凡達》,到最後,主人公徹底地成了納威人的一員,做了土著,做了人家的上門女婿。

主流電影,一般都會承載一些主流的價值觀在裡面。可能這些價值觀都是老生常談,但也正是因為是常談,所以才是主流的。比如說像《發條橙》這樣的電影,你說它牛不牛呢?牛。但是它就不是主流的電影,它所探討的東西也不是主流的,因為太深刻,所以超越了主流的範疇。而像《阿凡達》,《泰坦尼克號》就很主流。它們是屬於大眾的東西。

關於換位思考應該也是一種主流價值觀。但是據我觀察,我們大多數人還沒有這種明確的意識。比如說,我們現在的家長,就很少會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一下問題,而他們還覺得根本沒有這種換位思考的必要。他們很多人會說「我這都是為了你好」。看起來挺為對方著想,對方不感恩都不行。但實際上這句話是最嚴重的杜絕一切換位思考可能性的借口。為什麼?其實很簡單,這句話的主語是「我」。從語言心理學的角度看,大多數以「我」開頭的句子,都是從「我」的立場出發的。

電影《全城熱戀》中修冰箱的阿威的父親對阿威說話是以「臭小子」開頭,你看,很有意思,雖然「臭小子」一詞惹人不快,但它的意思卻是「你」,以「你」開頭的句子,是站在對方角度的表達方式。所以,阿威最後原諒了他爸,並對他爸說「對不起」。而那個醬油師傅正是因為總說以「我」開頭的句式,所以差一點弄丟了女朋友。(他總是在說「我還沒有小學畢業」,他女朋友為此簡直要崩潰。)而他最後之所以又得到了女孩的芳心的話是:「你可不可以留下來?」以「你」開頭的。

當然了,隨便一扯,不是全部話語都可以這麼套。但大體意思不差。

另外,我又研究了一下儒家傳統中推己及人的思想,和換位思考的不同。結果我發現,它們看起來很相似,實際上卻是正好相反的。要是把換位思考翻譯成古文的話,其實就是:推人及己。這和推己及人正好相反。

推己及人的核心思想是:我不想要的,不強迫他人接受。

換位思考的核心則是:別人不想要的,不可以強迫。

看起來還是差不多,實際上正好相反。舉個例子。把孟子放在當今社會,孟老爺子會想:我不喜歡和男人搞三搞四,可見沒人喜歡,因此喜歡的就不是人,所以,同性戀是邪惡的,墮落的。而實際上,如果孟老爺子用換位法思考問題的話就會這麼想:我不喜歡同性戀,認為同性戀是邪惡的,墮落的;但是,假如我就是一個喜歡和男人搞三搞四的同性戀呢?那樣的話怎麼辦?那樣的話,我可能就不會喜歡別人說我是邪惡的,而我自己可能也不會再堅持認為同性戀是邪惡的,墮落的了。

這麼一看,我發現:運用換位思考比運用推己及人思考需要的過程更長一點,耗費的腦細胞更多一點,難怪大家都不喜歡。但是結果也顯而易見,運用換位思考得到的結論更接近真理。或者說,這種思考的結果更加的謹慎,和小心。

2、故事發生在未來。

這一點其實也很重要。它的故事不是發生在過去,也不是當下,而是未來。因為未來的背景設定,給人的感覺就離現實比較遠,或者說,觀眾的立場感相對會更弱一些:我們並不會對電影里的,還是未來不知道哪個確切時代的地球人類,有太大的陣營感。所以,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的情感投入,就會完全放在主人公的身上,並且相信電影本身所構建的整個世界邏輯。

你看我上面提到的幾部關於換位的電影,基本都是以未來作為背景的。很少會以當下時代為背景。

好萊塢也有很多以當下作背景的電影,但是你去看的話,就會發現,大部分這類當下背景的電影,涉及別的國家的話,就絕不會做到《阿凡達》這種程度。假如有一部電影,講的是一個美國人看不慣美國對類似伊拉克這樣國家的政策,然後投入對方陣營,再把美國人的軍隊趕出伊拉克的話,估計美國觀眾看了一定是很難接受的。

至於中國的電影,僅僅是有些人拍了一些真實的東西,都會有一批人在謾罵,我們的導演是不是在討好西方人。更不用說其他的了。

3、故事發生在地球之外。

在使用了前面兩個方法之後,這整部電影都沒有出現地球。而在潘多拉星出現的人類軍隊,其實也並不是人類的正規軍。更不能代表整個人類世界。所以,觀眾也就很難建立起地球的陣營觀念。因為所謂的陣營,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我們甚至可以設想,當能真正代表地球陣營的人物出現之後,很可能不是和潘多拉開展,而是會和潘多拉建立友好的關係,然後雙方其樂融融,和諧相處。雖然這不太可能。

所以,如果劇情繼續發展,並且雙方沒有達成和解的話,當地球人和納威人進入全面衝突的時候,主人公很可能就會不再那麼的心安理得,而觀眾的反應也很可能就不再這麼簡單了。所以你看,這麼多年了,也沒有出來個《阿凡達2》之類的電影。

-----------------------------------------------------------------------------

另:推薦本文所提到的《月球》、《第九區》和《全城熱戀》。


與《阿凡達》劇情相似的電影還有《變形金剛》和《超人:鋼鐵之軀》。

這三部電影其實講了一個事,自己的家園不行了,想要毀了別人的來建設自己的,卻被自己的族人阻止以致於幹掉。

《變形金剛》和《超人:鋼鐵之軀》中,他們的的家園永遠的毀滅了。

電影中反派的做法到底對不對?

我相信面對這樣一個發問,大家都會回答"他媽的當然不對"。

可是在現實中,真的是這樣嗎?

電影《投名狀》中劉德華扮演趙二虎,感動了許多觀眾,高中時觀看,我和同學也很為他感動,認為他重情重義,是個好人。可是我們看一下他做的事就會發現不是這樣的。他帶著老鄉參軍,默許兄弟強姦婦女,認為這是正常的,在李連杰殺了他的兄弟之後,他帶著一部分兄弟要回家,在這裡很多人感動了。在他的眼裡除了老鄉誰都可以殺,誰都可以強姦,並且是沒有罪惡感的

但是趙二虎和靖國神社裡的人與那三部電影中的反派的做法有什麼區別?

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都是為自己人戰鬥!在他們眼裡這是神聖的。

我們甚至還輕易的易就被趙二虎感動了。

我們之所以感覺到傑克的做法是對的,那是因為我們有這麼一個判斷標準。

那就是:民族主義或者種族主義不是正義。

這是常識。

以為為了祖國就可以踐踏他人的家園,以為為了家人就可以置他人的安危不顧,以為為了兄弟哥們同學老鄉就可以是非不分,美醜不顧,並美其名曰重情重義,為了正義。其實這些完全可以用這句話概括:愛國主義是流氓的最後庇護所。

這是絕對的非正義行為。

題主之所以會有矛盾的想法,就是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和我們所經歷的教育讓我們的認識不夠徹底(甚至完全反著教育),內心的反思沒有力量。直到現在,雖然我們清楚的認為他們行為是非正義的,可是每當我看見這種情節,心裡還是會有一種同情,儘管我心裡還有一種聲音在告訴我這是錯的,不對的。

有些事情錯了就是錯了,跟你為了誰和你傷害了誰沒有任何關係。對於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明白。


我在 Blog 中談過是非觀,也許有助於理解這個問題:

假設,我們賦予一隻黑猩猩人類的智力,讓它接受基督教思想,讓它受洗,讓它在所有的方面表現得都像一個基督徒——對於基督徒們來說,這隻黑猩猩和一個終其一生咒罵耶和華的異教徒人類之間,誰更親近?

把上面的黑猩猩換成老鼠。我們不但讓這隻老鼠有了人類的智力,還讓它有了人類的外表——譬如王力宏的樣子——但是它大部分基因還是老鼠的。在擁有100%人類基因貨真價實的武大郎和這個外表像王力宏一樣的但是具有大量老鼠基因的生物相比,女孩子們更願意和誰約會?

現在,讓我們完成最後一跳:一個甚至連DNA都不具備的人工智慧保姆,和它從小撫養大的人類少年之間的感情,是否會比這個少年和敵國的士兵之間更近?當少年需要在這個保姆和敵國士兵之間選擇毀掉一個時候,他會選擇毀掉哪一個?

對於智慧生命來說,同心圓圈不應以物種劃分。或者說,智慧生命的物種劃分不應以基因為主要依據。智慧和思想的差異才是更高優先順序的標準,才應作為是非觀的根本刻度,才是劃分「我們貓科動物」和「你們嚙齒類」的準繩。


說起來有點奇怪,當時在電影院看阿凡達,被電影的悲壯氛圍震懾,完全認同了男主行為的主要原因是,他所保衛的是一個生態圈和眾多物種的生存,而地球采不到那種礦好像也沒什麼影響只是少了利潤。

後來再看,感受不同,總覺得男主角支持外星人對抗地球的理由,不是他有崇高的道德感,不像與狼共舞。只是因為他的納威星人生活好過藍星人罷了,作為藍星人,他是殘疾沒錢治病,流連於酒吧,生活窮困潦倒,而作為納威人,他是勇猛的戰士,四肢健全,受族長女兒青睞,而且比周圍的所有土著更有頭腦,當他成為魅影騎士的時候,故事已經向著龍傲天的方向發展了,

而中段,更像是個網癮少年的心路歷程。


當你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族群比對方的族群強得多的時候,對方族群對你而言的主要作用就已經不是被你征服了,而是供你刷道德優越感。


我從劇作的角度上分析一下吧——

1、事實上,理性地來說,大部分人都明白他是地球的叛徒的。

如果你問我:「那這個主角是地球的叛徒?」我會想一下,然後說:「是的,但是我並不討厭他。」

所以問題在於,為什麼我們不討厭他。

答案是——

因為電影中的大部分「人類」沒有展現出足夠多的正向面,而娜美星人卻展現出了。

2、何謂足夠多的面?

正常的人吶,就像是一個多面體

他們在下屬面前囂張跋扈,在戀人面前溫柔有加。在敵人面前兇殘暴烈,面對自己的孩子卻又和藹可親。

他們有時候善良,有時候邪惡,有時候善良與邪惡並存著,心裡矛盾並掙扎著。

正常的人都是有開心,有沮喪,有善良,有邪惡的。而《阿凡達》電影裡面的人類並沒有這樣。他們基本只有一面——邪惡,囂張。

那個總裁,除了一心想著錢,一直以來趾高氣昂的態度以外,他還有什麼?

那個上校,除了「費那麼話搞毛,殺呀」的態度,以及一副我牛逼,我就誰都敢惹以外,還有什麼?

他們只展現出了十分有限的一兩個面,而且全是負面的。他們都是邪惡的扁平人物

3、相反,娜美星人就不同。

他們碰見陌生人入侵自己部落時,會想殺掉;看見自己的女人和陌生人親近時,會嫉妒;自己家園被炸時,會悲傷;得知自己的愛人欺騙了自己的時候,會矛盾掙扎。

他們展現出了足夠多的面。是一個立體人物

「他們像我。」觀眾們會這樣感覺,然後共情之。

很贊同那句藤本烈的答案「因為他是人類的叛徒,而不是人性的叛徒。」

人性就是有很多面的。在不同情況下,會露出不同的面貌,而不是從頭到尾只有一個態度和一個觀點。

嗯,答案就是——

因為《阿凡達》里,人類是邪惡的「扁平人物。」,而娜美人是可愛的「立體人物」。

附加一個額外的知識點:

如何讓扁平人物豐滿起來?

《葉問》里林家棟飾演的角色為日本人做事,被葉問怒斥為漢奸。

後來這個角色在葉問落魄的時刻解救葉問,讓葉問到自己家裡住,大家看見他家裡有四五口人,還有一個瘸腿的弟弟。這些人都得靠他來養活。

於是觀眾瞬間明白了,哦,原來他也是無奈。

如果劇情刻畫了總裁的其他面,讓大家知道,原來,公司已到破產邊緣,幾百口人需要他養活,那麼,情況也許就不同了。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看過迪斯尼動畫《風中奇緣》,《阿凡達》的背景雖然是未來時代,但故事內核其實還是殖民者與土著的問題。

《風中奇緣》里女主善良頑皮,正直勇敢,充滿童真。然而他們在殖民者眼中,卻並不被以人看待。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誰才是人?是善良的土著,還是拿著槍濫殺無辜的殖民者。

如果這個問題很難想,那麼可以去看《人猿泰山》。

如果還是想不明白,可以去看一下馮小寧的《紅河谷》。

這些英國人難道想的不是「這些愚昧落後得藏族人不配擁有這麼好的土地?」

什麼叫重要?什麼叫不重要的?你認為娜美星資源對於地球人至關重要。英國人何嘗不是認為讓中國人都抽上鴉片對英國人很重要?日本人又何嘗不是認為征服滿蒙,進而征服中國對天皇至關重要?

你認為《阿凡達》的男主是球奸,但是,如果你恰好在「野蠻人」和「娜美人」那一邊,那麼「地球人」和「文明人」一點也不好玩,不要忘記我們曾經站在過野蠻人那一邊,如果你認同這種球奸的概念,那麼對於華人的歧視就同樣變得合理了。

種族主義是壞的,它最大的惡莫過於把生命分成不平等的幾個層次。發展到巔峰就是種族滅絕。

你會認為《辛德勒名單》里的辛德勒先生是德奸嗎?


不涉及自我利益時,每個人都變得公正起來。

《阿凡達》里那個地球是假想的地球,又不是我們的地球。


因為他就不是人奸。

軍方代表的是公司利益,不是地球利益。

大家似乎都忘記一件事,男主這邊的指揮者是誰?是男主嗎?他一個小兵,怎麼指揮得動一大幫同事?他們這邊的頭頭是女科學家,地球方的科學官,她是和公司保安平級的。

所以至少,這也是地球方兩個集團:保安和科研,公司和政府之間的內鬥,只是其中一方找了當地人做援軍罷了。傑克在法理上根本不是人奸,那個保安隊長才是違法的那一邊。如果和地球的通訊恢復,地球的回復十有八九是聽女科學家的,這才是保安隊長急於動手,並且不惜殺人滅口的原因。

科學家的理念沒說,但是我想要解釋起來也極其簡單:研究納威人的科技,遠比挖礦對地球重要得多。如果你不認同這個,那就沒啥好說了。


因為 Na"vi 人和地球人相似

這牽涉到一個非常基礎的東西,我叫它「合作模式」。

人與人的合作是可自由結對的多次囚徒合作,合作雙方都不背叛意味著雙贏局面,人類幾乎所有倫理都是這種合作模式下,種群尺度最優解的組成部分:信用(決定合作者)、正義(背叛背叛者)、寬容(避免報復循環)。正是這種模式產生的「最優解」讓人類建立了聚落、城市、文明。

而你看到 Na"vi 人建立了相似的東西之後,你就會認為 Na"vi 人的價值觀很可能是和人類相同的,也就是說他們也會有相同的合作模式,那麼人類和 Na"vi 人就有相互理解的基礎,剩下的觀念差異都是細節問題。

如果 Na"vi 人是如同阿拉奇蟲那樣的真社會性生物(意味著合作收益不存在)的話,主角就是球奸無疑了。


實在是好問題,忍不住不答。

先確立一個觀點,觀眾在觀看電影時是感性的。再重複一遍題目,為什麼觀眾不覺得男主角是地球的叛徒?

叛徒是事實,地球?地球其實只通過電影中一個公司的潘多拉基地和一小戳僱傭兵被代表了,觀眾只看得到這些地球象徵,而這些象徵在人類這個被同情感情和正義感情驅使的群體中不被認可,繼而他們的行為不被認可。可以說在觀眾眼中,僱傭兵與人類的距離,比地球與潘多拉的距離還要遠。就像我們不認可為資源發動戰爭的日本一樣,即使他們於自身有利的充分的理由。如果這個背景直接展現地球能源危機到民不聊生,社會危機嚴重的情形,那麼會有相當一部分觀眾「倒戈」,轉而支持人類,最起碼也會引起一場大討論:在人類無法保全自身,同時擁有拯救自身的機會,但是以剝奪另一種族的生存和傳統為條件,作何選擇?

以上說了第一個原因:能源公司和僱傭兵不代表人類,這種假象身份不被觀眾認同。

上文中提到人類是被同情和正義感情驅使的群體,這也是第二個原因。

類人的納威人與人類的關係很像人類自身的種族關係,因為膚色不同,種族歧視長期存在。現如今,不分膚色不分種族平等相處(即使還有一部分人持有不同觀點),這個過程中不乏類似於人類與納威人的潘多拉一役。事實上,這也是殖民時期的翻版。那麼,回顧歷史,我們是同情3K黨還是黑人?

答案顯而易見,我們同情黑人。相較更弱的一方。例子有很多,不贅述。

第三個原因與二因關係密切。細節認同。

可能不太明白細節認同是什麼意思,我也不知道專業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宏觀的概念和道理即使是正確的也不會造成足以產生認同的深刻印象,但是通過縮小範圍到族群或者個體的實例更容易產生認同。下面有例子:拿人類的好朋友狗狗舉例子,吃狗肉的人不在少數,不談殘忍與否,但是給你看一段將食的狗狗生前的可愛影像,恐怕無人願意動筷子。但是沒人和你討論沒人給你看影像,即使每天路過「狗是人類的朋友」的地鐵廣告和街頭條幅你也不會有感覺,先前是怎麼吃的依舊會怎麼吃。第二個例子,早年中西方的紀錄片和劇情片對比,我們覺得西方的影片更鮮活,傳達的觀點更容易認同,而給中國影片冠以「假大空」的名號,眾多分析研究得出西方影片傾向小處著手,通過不具有最高決定權的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來展現,這些我們無法通過《大決戰》系列感受到。

觀眾對納威人的認同也是基於此,如果男女主角沒有擦出火花,如果男主角沒有深入到族群中參與生活和狩獵,這個族群以臉譜化的形象出現,即使派出代表與人類談判,闡述他們與潘多拉的關係,觀眾會有多大感覺?想必是極小的,觀眾會和發動戰爭的人一樣認為他們就是一群無知的野蠻人,甚至連人類都不能算。那麼這些同情心都無從談起,也不會認同男主角做出的選擇。

其實認同男主角做出的選擇不一定是完全認同納威人只是這一刻,觀眾同情這個族群,不願意他們受到傷害。


因為外星人在各方面很像人類,而且長得不醜。 所以,片子里我們對外星人的看法是,另一種人類。

如果外星人是異形那樣的,那肯定是剷除了——當然,前提是打得過。 當然,如果外星人很美味的話,也可以養起來吃。


為什麼不覺得是叛徒?

看看故事背景

1,地球人是外來者,來了不安分,還想搞破壞

2,納威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還會保護環境

第1條就把地球人放在了觀眾的對立面

而第2條則與觀眾期望的相符

所以啊,生活在和平年代,排斥外來破壞者的觀眾

很自然就贊同了男主的所作所為

如果換一個故事

1,地球人是外來者,但是到來會努力生活,還保護生態

2,納威人是這個星球的破壞者,他們掠食資源,破壞生態,還主動攻擊人類

如果男主還轉化為納威人,那一定就是大叛徒

歷史上所有殖民地都有的故事


因為他是男主角,所有的故事都以他的視角展開。所以我們很容易認同它。

如果電影以一個地球小兵的視角展開的話,怕是大家都高呼要打倒不顧地球人死活的外星人了。


讓我用高大上的三觀,來解答題主的疑惑吧!

第一,在故事裡,人類是剝削者和侵略者。

第二,愛國(愛人類)不等於盲從政府。

第三,有一些東西,比保護人類利益更加崇高。

可以這麼考慮:

辛德勒拯救了幾千名猶太人,可是他背叛了當時德國政府的政策,他是叛國者嗎?

動物保護者為了動物的權益而提倡吃素,可是這樣人類的利益會受到損害啊,他們在背叛人類嗎?

NIKE剝削第三國家的童工進行生產以降低成本,NIKE可是在為美國的GDP做貢獻啊,作為美國人不支持是不是就不愛國呢?

為了自己的利益,傷害其他人,從來也不是正確的。

人類先是剝削潘多拉星球的自然資源,最後居然還喪心病狂地要徹底毀滅潘朵拉星球。

真的,為了點兒資源就要毀滅一個星球和這個星球上的高智慧生物,作為人類知道了真相肯定會不好意思吧。

確定沒了這資源人類就會滅亡么?沒有比【毀滅人家的星球】更好的方法了么?還不是徹頭徹尾的貪婪,想不花一分錢,就解決自己的問題。

一個地球人,毫無利己的動機,不遠萬里地跑到外星球幫他們抵抗自己人,把潘多拉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宇宙主義的精神,這是人道主義的精神,每一個地球人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某些道德準則,是高過國家利益甚至是人類利益的。

大家應該為人類有這麼高尚的道德情操而感到欣慰才對啊。


我一直覺得他是叛徒啊!

一個小瘸腿,不通過努力,僅僅因為自己親哥哥的血緣關係,當上了軍隊重要計劃的核心人物。

重新直立行走後,感覺良好,生怕之後又變瘸,逐漸開始萌生叛變的想法。

為了裝逼刷存在感,蓄意漏掉重要情報並主動向敵方請纓幹掉人類軍隊高層,踩著自己原來老上級的骨灰一步步成就自己在敵營的地位,並再一次通過裙帶關係(迎娶那威女)來走上高位。

之後為了自身安全,不停煽動兩方仇恨。


我對於這個問題之前的一個看法:

一個白人男性青年來到一片蠻荒之所,碰見了一群土著,奉行著與白人男性所成長的那個典型的基督-現代社會所不同的、偏向自然主義的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和哲學;於是與這個白人男性所一同到來的現代主義社會所具備的先進力量對這樣原始然而高貴的生存方式造成了迫近的威脅,這個男子經過考驗和揀選成為了這群土著的首領,帶領他們擊敗了自己所帶來的現代社會的力量——更重要的是現代社會的生活哲學——從而內心平靜而和諧的遵循古老的自然哲學在這片蠻荒地繼續生存下去。於是土著的自然主義生存方式得到了拯救,白人男性因為現代社會所造成的內心焦慮也得到了拯救。他既然不能繼續在現代的、歷史終結的西方社會裡往前走一步,那麼大踏步的退回田園牧歌和自然主義信仰亦是解決之道,於是我們這群被現代性逼迫的無處可躲的觀眾將自己代入了這個白人男性,內心也能夠獲得暫時的平靜,或者說麻痹。

阿凡達的故事大體就是這麼回事,FarCry3的故事也是這麼回事。還有《與狼共舞》,《風中奇緣》,名單還可以接著列下去。這個叫做「高貴的野蠻人」(Noble Savage)和「白人救世主」(White Messiah)的神話是19世紀老式殖民主義文學裡經久不衰的主題,當然之後所興起的人類學研究表明,這的的確確是個神話,世界根本不是這樣的,但是這種「自然主義哲學」也跟上文所說一樣,壓根就是對現代社會達爾文主義哲學六經注我式的反動。福山在他那本著名的《歷史的終結以及最後一人》中斷言稱「在歷史終結之後的『最後一人』生活中不再需要解決真正的問題,是因為真正重要的問題都已經被解決了」,觀眾以及玩家只能充當一個消費者,在世界上只會是一個被動觀看的角色。因為遊戲里,Citra所代表的「高貴的野蠻人」野性勃勃,魅力十足,而且最重要的,她是個女性,而玩家也很容易的猜測到Vaas也原本是土著的一員,但是他的瘋狂則是被現代性的污染所致。於是女性的土著需要白人男性來拯救,而遊戲里代表叢林的紋身所教授的也無非全是殺人術罷了。於是我們就跟FarCry3主角,這個來自加州的上層中產階級青年Jason Brody產生了共鳴。因為在他原來的那個社會裡,他只是沒有價值的零件之一,可以隨時被替換;在這裡,他的自我實現了,他帶領了這班土著推翻了海盜和黑幫對Rook群島的統治(亦即現代性的壓迫,這是個很明顯的隱喻),他變成了最重要的人,他所原屬的那個社會還有什麼值得他所留戀的呢?他贏得了「氣魄之戰」(福山語),成為了歷史上的「第一個人」(還是出自福山),擁有了無限的對他人進行不平等待遇和暴力的特權,況且他離現代社會也沒有那麼遙遠,現代人所能求之事無過於此耳。


推薦閱讀:

《鯊海》結局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我覺得韓國演員的演技比日本、中國演員都要更加自然?
《解救吾先生》是根據哪個真實案件改編的?
《心迷宮》中,電視里放的猩猩紀錄片對整部作品啟什麼作用?
如何評價吳京導演的《戰狼2》?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