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國的貴族有這麼大的勢力威脅國王簽署大憲章,但中國古代沒有這樣的階級出現?


前不久在知乎上談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英國海軍叫做皇家海軍(Royal Navy)、英國空軍叫做皇家空軍(Royal Air Force),而英國陸軍卻只叫「不列顛陸軍」(British Army)卻不叫皇家陸軍?有一種說法是克倫威爾的議會軍在內戰中兩次打敗了國王之後,處死了英王查理一世,所以作為議會軍的傳承者,後來複辟的英國王室不願意授予英國陸軍「皇家」封號。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是真的。

根本的原因是,英國是一個島國,這是個非常得天獨厚的條件,歐陸國家很難侵略英國,在威廉征服之前,英國幾乎可以不用擔心被捲入歐洲大陸的戰亂,這就導致了英國不需要維持一個龐大的軍隊,尤其是陸軍。而英國的貴族們也不願意國王擁有一支龐大的陸軍以對內威脅到封建領主們的利益。

所以,在英國歷史上,軍隊並不是全部由國王直接所有,相當數量的陸軍軍團是由封建領主所有,只有在戰時,才根據國王的號召為國王服務。就像《權力的遊戲》裡面那樣,當國王或上一級封建領主發出戰爭動員令時,下一級的封臣們才根據宣誓效忠的契約帶兵「勤王」。但是海軍與陸軍不一樣,海軍專業性強,建設成本極高,無論是平時的管理建設還是戰時的統一指揮,都需要集中統一,一般的封建領主也養不起一支艦隊。而且對於英國這樣一個島國來說,國王如果掌握了龐大的陸軍,很有可能會對內鎮壓或者消滅封建領主,而海軍只能對外作戰,所以英國的封建領主們也能夠接受皇家掌握一支海軍。因此,當英王亨利八世組建海軍以準備與法國開戰時,英國的封建領主們接受了亨利八世自己掏錢建船塢、造軍艦,打造了由王室直接掌控的「皇家海軍」。

但是在英國陸軍中,有些軍團因為是由皇家組建的,或者因戰功、爵位而被授予了「皇家封號」,比如大名鼎鼎的皇家蘇格蘭團、皇家來複槍團、皇家騎兵隊等等。而英國空軍的前身是1912年根據王室授權令(Royal Warrant)成立的,隸屬於陸軍的皇家飛行團,在成立之時便有了皇家封號,但其地位並不是獨立軍種,而跟皇家蘇格蘭團一樣,只是陸軍中一個有「皇家」封號的軍團而已。到了1917年英國空軍正式成立的時候,根據議會法案還沒有「皇家空軍」的叫法,直到1918年,英國空軍鑽了個空子,把之前「皇家飛行團」的皇室封號擅自繼承了下來,所有才有了皇家空軍的叫法。

以上就是歷史的客觀原因和表現。相比之下,中國面對長期存在的北方匈奴、突厥、蒙古等少數民族在漫長邊境線上的軍事威脅,依靠封建領主的分段把守是不夠的,設想如果不是秦始皇集中全國的力量修建了長城,而是一個個的節度使去戍邊,長城修不起也更沒意義,我守中段、你守西段、他守東段,我修了長城,你們不修,匈奴一個穿插迂迴就GM了。類似於東周春秋似的,在英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封建領主貴族地位可以制衡皇權的「真·分封制」,中國歷史上也有過節度使、藩鎮等等,那是因為過去的交通、通信落後情況下,皇權難以直接觸及邊遠地區不得不選擇的方式,但是自秦始皇之後,西漢七王之亂、唐代的藩鎮割據安史之亂、明代的藩王叛亂、清代的三藩叛亂都一再告誡統治者,能不分封就別分封,能削藩就削藩,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才是最吼的。

反觀英國歷史上的主觀因素

諾曼征服之後,諾曼人給英格蘭帶來了歐洲大陸的政治制度——有別於我們所熟識的中國大一統式封建制度的分封制。還是跟《權力的遊戲》里表現的那樣,這種分封制是一種契約,王室或者貴族們授予下一級封臣以土地(中國的皇帝授予的土地往往是國家打下來的土地,而《權力的遊戲》里很多土地是由領主自己帶兵打下來,然後國王走個形式分封給你,或者說國王許諾,你把北境打下來,你就是北境守護。這也是一種區別。)上一級國王、封建領主向下一級封臣提供保護,下一級向上一級提供兵役或者稅收。

英國出現分封制的本來原因就是中央權威被打破,貨幣經濟消失的情況下出現的,因為在當時,土地和戰鬥力極端重要。羅馬帝國的崩潰就意味著,國王們只要有足夠的貴族和騎士為他們打仗就能生存下來。而貴族和騎士們因此獲得了土地。這裡的權力結構就成了相互的:國王需要貴族、貴族也需要國王。

在中世紀,國王與貴族相制衡的混合君主制就表現了這樣一種平衡。阿拉貢的貴族在對國王的宣誓時,誓詞中有這麼一句話「和你一樣優秀的我們向不比我們優秀的你發誓,我們接受你成為我們的國王。至高的上帝規定你要遵守我們所有的法律,如果你不遵守,我們就不接受你為我們的國。」WTF!這樣的誓詞你在中國歷史上能看到嗎?中國歷史上皇權是至高無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是真龍天子,君權神授,面對皇帝你得五體投地,敢這樣跟皇帝說話的必須滅九族啊——當然歐洲的國王們不是不想,而是他們沒那個能力。

在英國的歷史上,國王與貴族們之間的鬥爭持續了幾個世紀,貴族們的目的就是國王不能成為中國那樣至高無上的絕對君主。也因此,代議制民主、公民權這些玩意得以在不列顛的土壤上滋生,從而影響到當今社會,這是後話。

當然啦,1215年蘭尼米德男爵迫使英王約翰接受的大憲章影響並不是那麼深遠或理想,大憲章中其實並沒有提到自由、民主。男爵們和教會只是想阻止國王蠶食封地的關稅和其他權利,或者通過法律統治他們。從這個意義上講,被吹捧為民主制度最重要文獻的大憲章,其實本質還是封建和反動的。

大憲章帶來的好處其實是維持了國王與貴族之間的微妙平衡,因為在歐洲大陸上,兩者的關係總不容易處理好,要麼像法國那樣成為絕對主義專制國家,要麼像德意志那樣分裂成很多的小公國。大憲章成為延伸到美國而產生的民主制度的鼻祖,確實要感謝英格蘭那些貴族們的努力和國王的無能。

進一步說一說後話,大憲章之後成立的英國議會,就非常能夠體現英國歷史上的這一狀況,國王要在法國打仗,所以就要錢,國王沒有錢於是建立議會,貴族通過議會參與國家政治,付出的代價就是要出錢給國王打仗,但是他們能夠參與國家政治決策,制約了國王,實現了大憲章的目的:分散權力。

歸根到底,英國出現大憲章和分封制度的根本原因是國王沒有實力實現對國家絕對控制大一統而不得不與貴族之間妥協的產物,客觀上說明了英國的生產力和文化不如當年的中國,建立不了中央集權大一統的國家。但是歷史就是這麼有意思,當年在英國歷史上的劣勢,反而發展成為如今現代的優勢——民主制度。那麼未來,中國的中央集權會不會重新成為國家社會發展的優勢,產生一種新的制度優勢,就像很多科幻小說里描述的那樣,整個地球最終成為一個擁有最高領袖或者最高機構統治的聯邦國家,我們未必看得到了。


大憲章從來沒有被真正執行過,這一文件給英國帶來的也不是福祉而是連年內戰。安茹王朝自簽訂大憲章後大部分時間都在沒完沒了的貴族叛亂和各種內戰中度過,只有在長腿愛德華及其孫子愛三在位期間有幾年安生日子過(然後就禍水外引去打蘇格蘭佬和法國佬)。

英國佬搞資產階級革命時把大憲章從廢紙簍里翻出來是為了拿這張廢紙行公羊家故事,你們一幫中國小資發哪門子神經幫著吹牛?真以為貴族共和是啥好事?封建貴族是國家蛀蟲,社會的血栓,貴族越強則國家越弱,人民越慘。10-18世紀歐洲封建國家統一的發展趨勢就是抑制封建貴族,加強中央集權。這和中國及其它封建國家的發展趨勢是一致的。在封建國家,大貴族是國王、自耕農、小店主、行商共同的敵人。

其實不用去翻故紙堆,現在的利比亞、伊拉克和敘利亞就是封建軍事貴族共和的典型樣本。沒完沒了的軍閥混戰,沒完沒了的狗咬狗,死了一個傻大木來了一萬個傻大木,這就是你們要的貴族共和。現代小資跑去YY這個,這是典型的小資產階級臀腦分離症。


你把貴族換成隋唐之前的門閥士族,換成隋唐之後的官僚地主再去看。

歐洲叫國王、貴族、僧侶、騎士,中國叫皇帝、士大夫、官僚、地主,名稱不一樣,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建立在封建的生產關係之上。

這裡的封建不是封邦建國的政治體制,而是一種生產關係:土地私有,土地產出占經濟的一大半。在這種生產關係下,勞動者被束縛在土地上與封建主形成人身依附,通過土地與權力的層層分封完成政治架構。

不論貴族騎士還是官僚地主,都是封建統治階級,皇帝國王只是他們的代表。皇帝的權力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來自整個統治階級的支持。因此皇帝不能為所欲為,要保障整個階級的利益,否則輕則令不出皇宮,重則貴族官僚合力把你換下來。在中國,夏禹商湯文王武王都要遵從禮制,在英國,約翰王隨意沒收貴族財產當然不行,所以你要遵從大憲章。

中國與歐洲不同的是,歐洲的貴族都在自己的封地上,吃著自己的稅賦,有著較強的獨立性,有著自己的軍隊。而中國由於相對同時期歐洲交通比較發達,商品經濟比較繁榮,貨幣充裕,可以單純得由中央的稅賦供養起一個官僚集團和軍隊,這樣保證了相對歐洲國王而言較大的君權。富庶的拜占庭帝國的中央集權也強於西歐。

當然用發展的眼光來看,隨著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到了太陽王的時代,西歐各君主的中央集權也很強大了。

用生產關係決定上層建築,劃分好階級之後發現,中國和西歐有著共性,統治階級都可以逼迫皇帝達成一些協議,例如宋朝王安石變法侵犯了大地主利益不得不中斷,明朝的大禮議,明末的東林黨。但是考察其個性,又有不同的地方,貨幣充裕、商品經濟和交通發達加強了中國的中央集權,比起龐大的朝廷軍隊,地主的私人武裝不算啥,沒有與皇帝叫板的力量。發展來看,西歐部分國家,到封建時代後期中央集權也加強了。當矛盾不可調和的時候,就是大革命。


中國古代的貴族勢力一直都能影響皇帝的決策,曹操的唯才是舉,求賢令就是想打破貴族勢力從底層拉攏人才,三國演義有很多東西是不會告訴你的。荀彧為什麼這麼屌?他們荀家當地是貴族,你不是隨便殺的。為什麼袁紹當年說造反就造反,因為他們袁家是貴族。曹操的手下本來就一直分貴族和他曹家一派。劉備為什麼看中法正?為什麼馬超這麼落魄劉備要收留他,法正是蜀川勢力啊,他劉備帶張飛諸葛亮都是荊州勢力。

中國封建史本來就是在一步一步加強皇權,小學到高中的歷史課翻來覆去就是在講這些東西。書上清清楚楚地寫著:xx朝代的君主專制制度得到進一步加強,明朝的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小學到高中的歷史課本清清楚楚的寫著廢丞相的目的是什麼,分權六部的目的是什麼,元朝射中書省地方射行省,宋朝分割宰相權利一分為三。我清楚的記得我那個數學老師兼班主任兼歷史老師(水逼)讓我們在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這幾個字劃重點,他不會教歷史他只知道哪裡重要那裡劃重點自己去背從來不展開講為什麼。

這些東西,歷史課本絕對絕對都寫著,而且老師絕對絕對給我們划過,考試選擇題絕對絕對會考。

回到那句話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最近重溫了一下《雍正王朝》

事情發生在「君主專制的頂峰」清朝

看見趙皓陽寫過一篇影評,我感覺概括的還不錯,貼在這裡給大家看看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Iq_2_cGmLOlRDDXuECTBEA

《人民的名義》固然精彩,但是境界上被這部劇甩了幾條街

原創 2017-04-28 趙皓陽 大浪淘沙

最近後台留言,很多讀者都想讓我談一談雄安新區和《人民的名義》。雄安新區現在還沒什麼好談的,國家只是提出了這樣一個概念性的綱領,真要看怎樣還要等到時候詳細的配套政策,至少得等個一年半載,現在這點信息量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如果非要「硬」分析那就是「純屬推測,如有出入,概不負責」了,我們唯物主義者不搞這些。

至於《人民的名義》,毫無疑問在劇本、表演、製作、題材上,都是近幾年國產劇中的佼佼者,但是我看了十一二集,我能隱約感覺到這部戲可深入分析的地方並不是特別多。我又往後追了十幾集,腦海中總是揮之不去另一部國產劇中的一個情節。我終於想明白了,《人民的名義》長長几十集想說卻並未說透的內涵,這部劇用短短半集二十分鐘、寥寥幾個鏡頭,就講透徹了。讓我們走進國產帝王劇第一、永恆的經典《雍正王朝》第三十二集:

我看《人民的名義》,腦海里浮現的就是這一集這個劇情。仔細體會一下,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所有的反腐劇從來都是「官斗官」,而絕對不會「民斗官」;任何反腐都是權力的傾軋、特權的較量,人民嘛,能有一個臉譜化的青天大老爺帶著你的「名義」就不錯了。這道理有些劇說透了,自然就跨過了這個羈絆,思想境界更上一層樓;有些劇沒有,但是也不妨礙它成為非常優秀的影視作品。沒說透,但有這種思想體現的佳作,例如《人民的名義》《九品芝麻官》,可以數出來很多;而說透的,就躋身於神劇的行列了,目前為止只有兩部劇達到了這種境界,一部《雍正王朝》,一部《大明王朝1566》。

我們今天主要談一談《雍正王朝》,有時間我會詳細分析一下《大明王朝1566》。反腐這個話題不是《雍正王朝》的重頭戲,《雍正王朝》的重頭戲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們後文中會詳細說。「反腐」這個題材在它整部戲的構架里佔了很小的分量,但就這很小的分量,也依然足夠的深刻、足夠的透徹。本劇前部有幾集講了一個刑事舞弊案,不過背後牽扯到了「大老虎」。當康熙皇帝要求徹查到底的時候,當朝「宰相」、文官領袖佟中堂如是說道:

佟中堂不愧為百官之首,深諳政治之道:「倘若牽涉到朝廷的根本,投鼠忌器,又將無功而返。」但是康熙爺何等的英明神武,完全不容佟中堂和稀泥,直接一句話懟下去:

我看這一段笑的不行。是啊,投鼠忌器這個「器」是忌的誰啊,「又」無功而返這個「又」打的誰的臉啊?康熙爺何嘗不明白「器」是什麼,「又」是第幾次了,但他一定要問出來,為什麼,因為……編劇想讓他這樣問(大誤)。因為如果不戳破這層潛規則,如果不大力反腐,建立一個高效清廉的官僚集團,那大清就要完啊。

在歷史上,康熙晚年,經濟、軍事、賦稅、刑獄等均已出現危機,哪一件都頗為為棘手。這一方面與康熙皇帝年紀大了,想更多地用「仁道」「恕道」來處理和臣下的關係;另一方面諸子奪嫡,朝廷派系鬥爭嚴重,甚至影響到了政府的日常運行。

一直以來,雍正皇帝夾在乾隆、康熙兩帝之間,總是容易被人忽略,便如「康乾盛世」也是取了爺爺和孫子的名號,跟他這個爸爸沒什麼太大關係。而看一些晚清、民國時期士大夫們的評論,雍正的形象多半是一個嚴酷、苛刻、吝嗇的暴君,而乾隆則是一個慷慨、寬厚、仁慈的明主。談起雍正,多半跟宮廷八卦有關,包括他繼位是否正當,對自己兄弟多麼殘酷,但極少有人對他的治國理政的政策有一個應當的重視,雍正時代的政治一向以嚴猛著稱,其諸多政治與經濟的改革亦向被學界視為開啟康乾盛世的重要舉措。可以說,雍正的壞名聲很大程度上是他得罪了一個階層——一個即便如皇帝的他也得罪不起的階層——官僚和封建士大夫集團。

據史書記載,繼位伊始,雍正破例將內閣草擬的《登基恩詔》中有關豁免官員虧空的條例刪除,要知道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可是中華帝國自古以來的慣例。一個月後,雍正諭令全面清理錢糧,除陝西省因用兵外,「限以三年,各省督撫將所屬錢糧嚴行稽查。凡有虧空,無論己經參出及未經參出者,三年之內務期如數補足。毋得苛派民間,毋得借端遮飾,如限滿不完,定行從重治罪。三年補完之後,若再有虧空者,決不寬貸」。一時間,在康熙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寬大政策下舒坦慣了的官員們被鬧得雞飛狗跳、人心惶惶,多年來被熟視無睹的一個個貪污挪用公款錢糧的大窟窿被紛紛刨開。不論涉及多大的貴戚,雍正都嚴厲查處。一時間被革職、抄家,乃至斬首、自殺的比比皆是。

雍正另兩項「喪盡天良」「令人髮指」的政策也雷厲風行地執行開:「火耗歸公」「官紳納糧,一體當差」——這兩項空前絕後的改革與「攤丁入畝」並稱為雍正王朝的三大政策,其巨大意義堪比明朝張居正改革。「攤丁入畝」我們都知道,一直被人提起並賦予重要歷史意義意義。但是這一政策推行之初同樣遇到重重阻力。因為改革,既然有改有革,肯定是要動一部分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的:

若是連攤丁入畝都遇到這樣的阻力,更不要提「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當差納糧」了。這兩項政策,再加上前文所說的追查錢糧虧空,雍正帝得罪了皇帝也得罪不起的階層——封建社會中的官僚、士大夫階層。沒錯,就是皇帝也得罪不起。皇帝,只不過是一個半神化的「天下共主」式的精神符號,而這些人,才是封建國家真正的主人。

「火耗歸公」是指碎銀加火鑄成銀錠時的折耗,亦稱耗羨。實行中官員任意加派,一兩可加至數錢。因不在上交正額之內,官員從中任意侵貪,成為官場公行的陋習。雍正帝改政,將各地加派的火耗由上級官府依定額發給官員,火耗一分為三:一份給地方官養廉,一份彌補地方虧空,一份留地方公用。這樣,既增加了財政收入,又有助於廉政。但是毫無疑問,官吏的灰色收入大大減少——確切的說減少了三分之二。

「官紳納糧,一體當差」更了不得,此政策指官員地主也必須繳納賦稅。即廢除貴族免稅特權。康熙四十餘年開始了國家財政危機,固有的公差、貴族免徭役賦稅的制度,不但使財政負擔落在窮苦百姓身上,而且國庫空虛。中國歷史上,長期以來紳衿士大夫階層一直享有經濟上的特權,如以儒戶、宦戶的名義不用當差服徭役、不用繳納耗羨錢糧等等。雍正帝的改革為了緩解財政壓力,卻也讓整個地主士大夫階層炸了鍋——什麼!難道要我和阿Q們一起納糧、當差!?還有沒有王法了!?還有沒有法律了!!??

為什麼封建朝代中儒家思想是整個社會的「指導思想」,從周公到孔孟再到董仲舒等人,中國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適合「大一統+小農經濟」的社會基層組織方法。事實證明,就是儒家思想指導下的「宗族+禮教」的基層組織形式是封建中國最適合的選擇。在地主階級的主導下,一部分靠血緣的力量,一部分靠道德的約束,能夠給這個幅員遼闊的大一統帝國提供較為穩固的根基。在基層社會這樣一種儒家「宗族+禮教」的規定性下,年長者的地位比年幼者高、男人比女人地位高、有知識的人比沒有知識的人地位高。擔任基層中國社會領導者其身份往往涵蓋了很多的元素,從經濟上講,他們是大地主;從行政上講,他們是鄉長、里長;從民俗上講,他們是士紳、鄉賢;從國家選拔考試上講,他們是秀才、貢生、舉人。這些人共同構成了封建社會金字塔的上層部分,是統治階級,而不向國家繳稅、納糧,不服兵役、徭役,也是作為統治階級理所應當的事情。

因此,可想而知,當雍正帝推行一體納糧當差的政策時,會遇到多麼巨大的阻力:

《雍正王朝》中有一位優秀的大清官、大學者——李紱。雍正帝也十分傾佩李紱的學識、人品,把他從一個門客一路提拔到直隸總督的位置,可謂是皇恩浩蕩。在科場舞弊案中,他衝破重重阻力挺身而出匡扶正義,是一個典型的上報君恩下惠黎民的「青天大老爺」形象。然而對雍正帝的「官紳一體納糧當差」的政策,他是什麼反應呢?反對。激烈的反對。帶頭激烈的反對。

好一個「讀書人」好一個「諍臣」,多麼大義凜然多麼鐵骨錚錚。我在《馬克思主義道德觀》一文中就分析過,道德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特徵。而李紱的道德觀毫無疑問是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觀,是站在自身階級利益立場出發的——什麼?讓我們斯文人跟那群泥腿子一樣納糧當差?這讓讀書人顏面掃地啊,這讓我們聖人門生何以為人啊,這是不道德的啊,這是要批判一番的啊。什麼讀書人,說到底就是四個字——特權階級!看明白了吧,知道為什麼雍正這麼難了吧,因為他反的不是腐,而是要削了特權階級的特權!

這部劇拍得好啊,李紱這個形象設計得好啊。前面用大量篇幅描述李紱怎樣正直、怎樣公正無私、怎樣大義凜然,就是為了來後面這個反轉,讓他與雍正的矛盾勢同水火不可調和,最後罷官回家。

貪官能怎樣,清官又如何。清官,說到底,也是特權階級。能拍到這種程度,這部劇的思想高度基本就睥睨一切了。能想到這一層面,基本分析其他的影視作品也都是輕車熟路了。

毫無疑問,雍正的新政損了特權階層的牙眼,那麼老百姓呢?劇里專門有一幕交代,河南試行新政一年,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特權階級的利益和整體利益的取捨,所以說很多問題都是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而就「一體納糧」這個政策來說,其遠大的意義遠不止提高民生而已。

通讀中國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不難發現,中國封建朝代總會進入這樣的毅♂種循環:「土地兼并一一土地危機一一農民起義一一戰爭消滅大量人口、出現大量荒地——土地所有權的調整( 再分配) 一一安撫流民、開墾荒地——勸課農桑、發展經濟、休養生息一一恢復和繁榮一一土地兼并」。是不是有點眼熟?這不就是馬克思的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理論嘛:「繁榮——危機——蕭條——復甦——繁榮」。

歷史課本告訴我們:中國封建社會存在著互相對立、彼此消長的兩種土地所有制: 一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包含地主階級的國有土地制) , 一是農民小塊土地所有制。前者占支配地位, 後者為其補充。這樣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質就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基本特點是土地所有權高度集中在地主階級手中。小農經濟具有其抗風險能力差的特點,普通農戶家庭一旦遇到水旱蝗災、年景歉收或是婚喪嫁娶、疾病,就不得不以土地作為抵押,從地主鄉紳那裡獲取高利貸。

然而就像馬克思和無數學者所證明的那樣,歷來資本的邊際收益要高於勞動的邊際收益,因此這就註定了在許多情況下,農民辛苦勞作所取得的收益是無法償還高利貸的利息的。這樣就在利息的「驢打滾」中惡性循環,直至將被抵押的土地償還給地主,成為佃農,更慘一點的,就是流民。萬曆年間一份奏摺指出:「或因水旱饑荒,及糧差繁並,或被勢要相侵,及錢債驅迫,不得已將起科腴田,減其價直,典賣……」。相關的文學作品可以參考《白毛女》和茅盾先生的《春種》《秋收》。

然而,問題就來了,地主兼并農民土地,是一個線性增長財富集中愈演愈烈的趨勢,但是問題就來了,因為地主士紳兼并的這些土地是不向國家交稅的: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15A.tmp.png

這就是造成中國封建王朝興衰周期律的根本原因之一。土地越來越多地集中在特權階層手中,國家能得到的賦稅也就越來越少;另一方面失地流民越來越多,鎮壓、安撫農民起義又需要大量的財政收入,這對於封建王朝來說是一個死局。土地越集中在這些特權階層的手中,國家受到的利益損失就越大,這就是歷史上的所謂「 鋤豪強, 抑兼并」的經濟思想和政策產生的經濟根源。但是從公元前七年漢哀帝綏和二年頒布的封建史上的第一次限田令以來, 諸如王莽的王田制、晉初的占田制、北魏的均田制等等, 無不在既得利益的縉紳、官僚、豪強的反對下,成為一紙空文, 不能實施。大明朝為什麼亡?不是亡於流寇,也不是亡於韃虜,而是亡於東南的稅收不上來。明朝末期,一條鞭法算是給大明續了一命,魏公公別管這個人多混蛋吧,魏公公的稅收政策也給大明續了一命。然而魏公公這個死人妖被搞掉之後,東南士紳為基本盤的東林黨全面得勢,魏公公的稅收政策自然也被廢除了,東南的稅就更收不上來了。但是東北還在跟後金打仗啊,打仗有多損國力看看美國打伊拉克、蘇聯打阿富汗就知道了,大明朝最富庶的一塊地方稅收不上來,只好靠盤剝中原、西北的農民了。加一遍遼餉,加一遍剿餉,加一遍練餉,再加上天災,老百姓們不反也得反了。

可以說,雍正帝的「官紳一體納糧當差」可謂是封建王朝的千年大計,但是,那又如何,還不是要被官僚集團反攻倒算,還不是要被特權階層踩上一萬隻腳。「讀書人」們還有最後一個殺招——話語權:

好一個千秋萬代留下罵名啊。「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秦始皇用鐵鎚把六國貴族敲的粉碎,同時廢分封、行郡縣,把貴族制變成了官僚制,把邦國制變成了帝國制,徹底絕了六國貴族們的根。秦朝二世而亡,除了因為嚴刑峻法、橫徵暴斂,跟六國貴族的反攻倒算有很大的關係。按理說秦始皇大一統,廢分封、行郡縣,車同軌、書同文,多大的功績,但在歷朝歷代士大夫筆下永遠是一個「暴君」的形象,還不是因為他坑了三百個儒生。「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這裡面的味道,值得琢磨。

至於壯哉我魏武揮鞭的曹丞相,陳寅恪先生給他下的定義是「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權」。彼時正處在士族地主階級全面奪權的階段,我曹丞相憑藉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高超的政治覺悟、兇狠的鬥爭手段,一己之力打壓士族三十年。曹操不是一個殘酷暴戾的人,他可以寬容指著他鼻子罵的禰衡、寬容罵他祖宗三代的陳琳,但他一定要殺孔融、殺崔琰,因為前二者只是一個桀驁不馴的個人,後二者背後則是代表了恐怖龐大的士族集團。也正因為此,曹丞相世世代代都註定是一個「白臉奸臣」的形象出現。我一直在說,歷史不是勝利者書寫的,歷史是寫歷史的人書寫的,所以也就不奇怪雍正帝的形象會成為了嚴苛、冷酷、神經質式暴君形象了。

《大明王朝1566》最後的高潮是嘉靖和海瑞在牢房中來了一場一對一的solo,異彩紛呈。編劇們只是借這二人之口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表達自己的思想。《雍正王朝》的最後一集有異曲同工之妙,湖南一位老「讀書人」派自己的學生去煽動岳鍾琪造反,說當今皇上弒父殺母,是千古第一暴君balabala,然後刑部、大理寺無人敢審,最後雍正跟他也來了一段別開生面的solo,雖然說不及《大明王朝1566》中的山呼海嘯般的氣場,卻也非常有意思

說得好啊,說得太好了。「讀書人的好處」,說白了就是階級利益。看見沒有,什麼民族大義、什麼漢賊不兩立、什麼華夷之分,全是扯淡,說到底就是階級利益,赤裸裸的階級利益!滿清入關之時,大批大批的漢族地主、官僚望風而降,充當了鎮壓農民起義的馬前卒。為什麼汪精衛這個漢奸政權,一定要打出「和平,反X,建國」的幌子?就是因為對於江浙財閥來說,共產黨的威脅要遠大於日本人,一定要穩住自己的基本盤。貝當元帥,法國一戰時期的民族英雄,二戰法國兵敗如山倒,貝當又「受任於敗軍之際」,結果火速就投降了納粹德國。為什麼,因為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力量發展如火如荼,有謠言稱法共要效仿巴黎公社運動,舉行起義領導國家抵抗納粹德國,本著「階級鬥爭挂帥」和「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的先進思想,貝當元帥麻溜兒地投降德國,不給法共一點救國的機會。所以說《雍正王朝》編的好啊,再體會一下上面老「讀書人」說的話,所謂「親不親,階級分」真是亘古不變的真理。

明代地主對奴僕的人身壓迫極其嚴重,殺害拷打姦淫都是家常便飯,奴僕起義是天經地義的,入關的清軍完全站在明地主一邊,也大肆捕殺奴僕起義者,漢地的奴隸制殘餘整體廢除,要感謝雍正皇帝。雍正元年(1723)四月,甫一登極的雍正帝就宣布山陝樂戶削除賤籍轉為良民;九月,解除浙江紹興惰民賤籍;雍正五年,安徽伴當、世仆開豁為良;雍正七年,宣布疍戶與齊民平等;雍正八年,江蘇常熟、昭文二縣的丐戶開豁為良。這些措施消滅了中國發達地區奴隸制的最後殘餘,可謂功德無量。縱觀中國歷史,那些「開明君主」、那些「千古一帝」們,雍正帝絕對有資格與他們平起平坐。

但是,有背叛階級利益之個人,無背叛階級利益之階級。終於,雍正十三年:天亮了。

雍正去世,我們「光榮偉大正確」的乾隆爺即位。連年號都還沒來得及改,這位大救星就下令把雍正十二年以前各省虧空積欠錢糧等一併豁免,一下子就「解決」了這個困擾官員們多年的棘手問題。

很快的,乾隆爺就下詔「一切雜色徭役,則紳衿例應優免」,恢復了士紳們的全部特權,並且還給予特別優待。 於是「積弊」盡掃,士人們又可以揚眉吐氣了,而由他們所主導的社會輿論自然也忘不了要激濁揚清,歌頌英主,鞭笞暴君一番!

得罪了官僚群體,註定你的政策會「人一走,茶就涼」,縱觀中國歷史,真正能憑藉帝王集權一己之力壓制官僚群體的,也就秦始皇、明太祖這些掰著手指頭能數出來的(借力宦官集團、外戚集團的不算),還是那句話,整個封建社會皇帝只不過是 一個形式意義上的「天下共主」,而地主階級是國家真正的主人。

相比而言,乾隆爺的形象要比他父親好很多,也拜近年來火爆的清宮劇所賜,多半是一個忠厚、慈祥、和藹的長者形象,多才多藝,沒事了玩弄一下琴棋書畫啊,吟兩句詩啊,跟大明湖畔的文藝工作者鬧一點緋聞啊,說一些半通不通的話惹得臣民發笑啊,正好迎合了雍正朝高壓之後平民百姓們的發泄口與審美觀。

但是講道理的說,乾隆爺的治國能力水平、興趣愛好,非常像歷史上的一位皇帝——隋煬帝,但有一點,隋煬帝的文藝水平真是甩乾隆爺三萬條街。乾隆爺那個詩啊,真是不忍看下去。有人開玩笑說網上流傳的什麼李白藏頭詩「馬航失蹤、小日本亡」,這種狗屁不通的詩句說李白寫的沒人信,但要是說乾隆寫的那真是毫無違和感。還有我前一陣去故宮看石渠寶笈展,但凡是個珍貴的書畫寶貝,留白的地方絕對尼瑪有乾隆提的字、蓋得章,暴殄天物還這麼自我感覺良好,講真,丫要不是個皇帝早被人打死了。

乾隆爺之所以沒成為隋煬帝,很大程度上要感謝他這個爹。雍正真是父愛如山,要沒他攢下的那些家底,大清國讓乾隆爺折騰個幾十年大清國早藥丸了。雍正繼位之處,大清國國庫存銀七百萬兩;雍正逝世之時,國庫存銀達五千萬兩。終其一生,雍正都是在殫精竭慮地用盡各種方法去改善稅收的體制、提高官僚系統的效率、開源節流、加強國力。雖然因此落得個怨聲載道,但雍正給大清國留下了一個相對清廉、高效的稅收和行政體系。所以說,要找爹就找個雍正這樣的,當兒子就當乾隆這樣的。

而乾隆爺給兒子嘉慶留下什麼了呢?一個被掏空了的大清國。嘉慶元年正月,爆發了席捲五省的白蓮教大起義。而對於這場起義的原因,即使是嘉慶皇帝也不得不承認是「胥役多方勒索」「民怨沸騰」所致。這場起義持續9年,民生塗炭,大清國也國運漸漸衰落。鴉片戰爭(1840),此時距乾隆去世(1799)不過四十年。

所有帝王古裝戲中,其思想深度沒有一部能超越《雍正王朝》。它想表達的意思也絕不僅僅談論歷史這樣簡單。電視劇的主題曲:

數英雄 論成敗

古今誰能說明白

千秋功罪任評說

海雨天風獨往來

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

也難說身後罵名滾滾來

有道是人間萬苦人最苦

終不悔九死落塵埃

……

輕生死 重興衰

百年一夢多慷慨

九州方圓在民心

斬斷情絲不縈懷

誰不想國家昌盛民安樂

也難料恨水東逝歸大海

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看江山由誰來主宰

要是以為「也難說身後罵名滾滾來」「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是在說雍正帝,那未免太小看這部戲的格局了。這部劇中的雍正相比於真實歷史,是一個全面拔高的形象。導演和編劇用了大量暗示性、隱喻性的劇情、台詞,並給雍正的思想增加了明顯的現代性光輝,背後指的是哪一位人物,我不說你們也知道了。就連他們背負的罵名也很相似嘛:

整部劇的最後用了一個開放式的悲劇結尾:

是啊,你何苦呢,既然當上了皇帝,為什麼不安安穩穩快快樂樂的,不去動官僚集團的既得利益,大家其樂融融你的位置做的安慰、我們也說你好話,有什麼不好呢?他的兄弟,也是一生之敵——八爺,很明顯不理解他;他的兄弟,也是他一生摯友——十三爺,也並不能完全的理解他:


實名反對 @奈非天

你連貴族是什麼都不知道還好意思說別人歷史看的少嗎?末尾先看是不是也有點嘲諷。

貴族的基本標準是世卿世祿,你把文官混同於貴族了。

文彥博: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說的可不是貴族。

實際上中國古代的貴族除了先秦的世卿世祿,後期可用兩個字表達:勛貴。漢朝起蔭封的貴族就逐漸讓出了主導權,武帝更用中朝取代外朝。

看清楚是不是。


有啊,東晉士族比皇帝都大。

天下不姓司馬姓桓謝王庾,開國皇帝司馬睿差點被王敦活活堵死在京城裡。劉寄奴直接讓司馬德文讓位,比妥協的《大憲章》高到不知哪裡去了。


中國歷史淘汰了大貴族,貴族做大的國家實力低下,威脅皇權。戰國最後是秦統一天下,秦朝是變法最深刻最徹底的國家,也是對貴族削弱最大的國家。戰國七雄,變法後貴族最弱的秦國迅速崛起,奪得天下。之後便確立了皇帝-宰相,中央-地方郡縣的制度。漢初劉邦曾認為,秦朝的滅亡是由於秦朝受攻擊時沒有受分封的國家相幫,因而大舉分封諸侯功臣。結果異姓諸侯做大,威脅皇權,造成不小的麻煩。最後漢朝還是剪除了這些異姓諸侯。至隋唐後,國家大體框架就固定了下來。

相較而言,英國改朝換代都是原本的國王無子嗣才傳與旁支,不像中國貴族做大就有被篡位的根本性風險。因此英國貴族不像中國的那樣被打壓。

《大憲章》是教會與貴族的勝利,中國沒有教會這玩意。《大憲章》的起草者是坎特伯雷大主教斯蒂芬·朗頓,不能把教會漏了。《大憲章》其本身是貴族、教會與國王三方的博弈。教會和貴族聯合使國王讓步。而中國可以說是皇帝、士紳、貴族的博弈,皇帝拉一派打一派(拉的往往是士紳階層),永遠是勝利者。士紳階層需要皇帝的提攜才能出人頭地,所以士紳階層往往願意和皇帝聯合。教會和貴族天生就在一個較高的社會地位,都希望向國王索取更多利益,因此二者會抱團。


春秋五霸算不算?


個人感覺最靠譜的解釋是氣候,特別是水資源。海洋性氣候越強,越有利於地方分制(分裂),季風性(波動性)越強越有利於集權。可以看看戴維·S·蘭德斯 的《國富國窮》,即便是在歐洲,哪怕僅僅是德國,由於海洋性氣候的衰弱性,東西德歷史上對集權和財富都有差異。


文匯報上的一段:

當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中央集權的官僚政治,他們確實是把自身政治文化傳統中根深蒂固的主奴觀念帶進了中原王朝君主-士大夫的政治格局中。現在學界大體已經取得共識:遼、金、元、清四朝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主奴關係瀰漫和滲透整個官僚統治體制的現象。

這也意味著,儒家崇尚的「君待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根本上遭到了破壞和消解。主奴關係在官僚體制中的泛化,很可能又是導致宋朝以後中國君權專製程度愈發加強的根源之一。


朱棣是怎麼當皇帝的來著?

我記憶力不太好。

他也算是個貴族吧。


誰說沒有,我某個前世里玉樹臨風的兄弟,叫手下毆打皇帝,給陛下取了極具詩意的尊稱。

朕,朕,狗腳朕!

不行就趕快滾蛋,要什麼大憲章!我那個叫麟趾格。


王與馬,共天下。東晉時期,門閥就曾屢屢脅迫皇權。

但中國終究沒有走西歐一樣封建制度。藩王外戚門閥豪強邊地武人相權等都一一被壓制。神權幾乎從來沒有。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成熟的文官制度,科舉選官。地方上也都是抑制大豪強,允許小鄉紳。

總而言之,我們沉湎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明清尤其明顯)。皇權無限膨脹,黎庶呈現一種越來越來沙粒化的狀態。好處是,能夠使國家長期處於穩定的狀態。壞處是一潭死水,所有的變革創新的因子都處於被皇權政府的直接威脅下,缺少可以託庇和發展的空間。

至於為什麼中國這樣的發展,我想可能跟儒家大一統思想有關吧。這個只能請更多大 v來解答了。


英國王室是諾曼入侵的結果,金雀花王朝統治的經濟基礎在諾曼底,安茹,香檳,就是不在倫敦,約翰王又是篡位上台,得國不正,對法戰爭屢戰屢敗,丟失了帝國根基諾曼底。王室和英國本土大貴族的實力對比發生了倒轉,自然當地大貴族有動機和實力來威脅國王。如果45年裕仁丟了日本逃到了瀋陽,溥儀還會給他好臉色看嗎。


你歷史看的少或者不深入,中國的貴族在秦漢時期就已經被打到了。

我簡單說一下中國政治發展及中國貴族的產生和滅亡。只說和貴族有關的部分。

夏 (約公元前21世紀—約公元前16世紀 ) :

不了解。文明初期,可能是以早期部落聯盟的形式共同推舉夏部落為共同盟主。

商 (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 :

商王對各地的管理更加牢固,各地方以當地部落首領為管理者,商王對各地進行監視征討。

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 :

開闢先河以一種全新的管理方式擴張領土管理地方。

社會管理理念上提倡以宗族禮法來規範限制各階層。

行政管理方式為封建制。封邦建國,以周王族及功勛卓著之人在整個中原地區建立國家代周王實行社會管理。即整個已知地域(東亞)為天下,天下共主為(周)天子。以中原為天下中心,由天子(上天之嫡長子)管理,都城及周邊地區由天子直接管理,中原其他地方為以天子親族及有功之人建立國家代為管理。中原以外為蠻夷之地,西戎北狄東夷南蠻,各蠻夷酋長必須尊天子服從管理。

這樣周人以一種非常迅速而穩健的方式擴張領土,達到商王都不曾達到的廣闊,很快就佔領了長江周邊及以北的所有平原與山地。周人戰鬥力及生育力爆表,當地人要麼死、要麼逃、要麼與周人融合成為周人。中華民族的基本盤就這樣形成了。

管理層級:周天子→諸侯王→宗親大夫→百姓(或周天子直屬地區→諸侯國)

管理理念(思想):宗族禮法(周禮)

這些各地的諸侯王及其親屬就是貴族。這些貴族有很大的權利,周王受貴族制約,但貴族必須接受周王的冊封。只有記錄在族譜上並接受周王冊封的才是貴族,貴族有很多等級,雖然是世襲的但每過一代人就降一級。如果一直沒有大的貢獻,時間久了,貴族就會變成平民。所以要一直保持貴族身份,必修搞些大事情,去得到封賞。

貴族貴在壟斷社會資源,尤其是人事任免權,皇帝或國王必須通過貴族來控制國家獲取資源。

在那個生產力水平不高的時代,皇帝或國王沒有能力繞過貴族直接管理國家獲取資源。而通過貴族來管理國家獲取資源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這些貴族來源主要有二:1、與王室毫不相干的地方實力派,他們由本土發展壯大,中央消滅不了或不好直接消滅(也許歐洲的可能更多的是這些人,印度是典型),時間久了這些人就是中央最大的威脅,當中央衰落後他們最容易脫離中央自立為王。2、與王室相關的人(親族或有功之人),這些人直接聽從中央王室管理,受中央王室支持壓制地方派(周朝更多的是這些人),時間久了周朝所有的政治參與者都是周王室自己人,不相干的人無法參與,周王朝凝聚力更強。想想周邊所有有實力的人(無論是有權的、有錢的、有勢的)都是自家親戚是什麼概念,雖然親戚有點遠。

但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貴族的權利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受周王控制,逐漸形成了貴族架空周王的局面,周王已經不能通過貴族管理國家獲取資源,貴族已經成為中央周王室的競爭對手。

而在諸侯國內也出現了類似情況,如三家分晉。緊接著各諸侯國進行變法圖強,秦國的變法最為徹底,通過打壓貴族,提拔平民人才,增強國力保護秦王室。全秦國人的努力方向只有兩個,要麼種地,要麼打仗靠軍功提高生活水平。貴族的壟斷權利被極大壓縮,尤其是秦統一後在全國範圍內實行郡縣制,貴族被完全拋棄了。

秦漢 (公元前221年—公元 220年 ) :

秦朝建立起文官管理集團,以郡縣製取代封建制。皇帝跳過貴族直接通過文官集團管理國家獲取資源,這個體系也被稱為官僚體系。中國進入帝制集權時代或帝制文官時代,後世都是對這個制度進行修補優化,直到現在。

漢朝延續秦制並有改進,漢認為秦的制度缺少拱衛王室的力量,且漢是以諸侯共立為王,漢王對諸侯王沒有那麼絕對的優勢力量,所以漢初以郡國共存,封異姓王(有戰功的前貴族及平民)為安撫,封同姓王為拱衛漢王,郡縣為漢王直接統管。這是由力量對比所達成的妥協局面。當漢王力量強大時便誅滅異姓王,削藩除國。推恩令這個制度強力推行後,到漢朝後期已經基本沒有諸侯國了。

管理層級:皇帝→文官集團→百姓

管理理念(思想):儒家思想

到此時已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貴族了,但漢朝的主要人事選拔制度是察舉制,雖然適合當時國情但時間一長弊病就爆發出來了。文官集團任人唯親在這段時間裡非常盛行,在中央外戚專權往複循環,在地方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最後形成地方被地方豪強把持,中央被外戚把持,文官集團被士族門閥把持。外戚、士族門閥、地方豪強互相聯姻融合,他們最後進化演變成為最終的士族門閥集團(類似於貴族集團),逐漸把皇帝架空。此時的皇帝不是出自門閥集團就是靠門閥集團支持。東漢光武帝試圖打壓,未果。

魏晉南北朝 (220年—581年) :

此時士族門閥集團發展壯大到極致,東晉皇帝更像個傀儡。

北朝其他民族與當地漢族門閥融合形成了新的士族門閥。

隋唐 (581年—907年) :

隋唐皆出自關隴士族集團,統一全國後都在極力打壓各地士族門閥集團。通過一系列政策持續打壓現有士族大家,推出的科舉制度把文官集團的人事任免權從士族門閥集團徹底奪回,牢牢把握在皇帝手中,從此士族門閥集團便徹底從歷史中消失了。當然科舉制度的好處還有很多。

五代十國宋元明清(581年—1911年) :

已經沒有貴族或類似於貴族的階層存在,有的只是那幾個皇親國戚,已經不能稱之為貴族,他們隨著王朝的滅亡而滅亡,新的王朝建立後便會又有幾個新的皇親國戚產生,隨著新王朝中央集權的逐漸加強,他們的地位也在逐漸降低。

總結:

縱觀歷史,周建立起封建制形成貴族階層,秦漢實行郡縣制及文官管理制度在制度上消滅了貴族階層,但又產生了門閥士族階層(掌握文官集團人事任免)。隋唐通過科舉制度收迴文官集團人事任免權,又從制度上消滅了門閥士族階層。從此,中國的政治格局就變為皇帝→文官集團→百姓直到清末。現在的政治制度是延續這一政治格局又有很大的改進,總之已經與貴族毫無關係了。

中華民族是傳統農耕民族,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獨特的中國政治制度與歐美有著極大的不同。從歷史來看我們的政治趨向必定是集權統一,不然只會是亡國奴沒好日子過。在古代,皇權是絕對權威,所有威脅皇權的社會團體、宗教團體、政治團體都將被限制在極小範圍內(這些團體與皇權的鬥爭在中國歷史上全都出現過,最後又都被降服),並完全為皇權所掌握,這是歷史沿革。

用一句簡短的話來回答你的問題:中國的貴族曾經出現過又消失了,他沒活到那個時候。


明朝讓東林黨這幫不想交稅的大地主給滅了

5.22 加幾句

明朝繼承了元朝的奴籍制度。清朝一大歷史貢獻就是把這一制度廢除了 不良後果就是大興文字獄(經濟本質上是要江南讀書的大小地主們徵稅)同時也造成清朝皇權不受制約(幸運是沒有啥昏君,日本明治那樣的視野開闊的明君也沒有)不管中西,還是要從經濟生產方式入手。中國明清民國直到改開前,和歐洲比,生產還是極端落後的,這就造成皇權制度不可能有大的改變。歐洲不一樣,蒸汽機發明之後,社會變動很大的,故紙堆里找出一個大憲章作為改革依據。如果蒸汽機是大明朝大清朝發明的,工業革命也在中國,孟子墨子這類民為本講技術的書,可能都要成為全世界學習「中華憲政」的範本。大概就是這麼個道理。


百度「士族」不謝。


同樣的事情,有。

國人暴動,共和元年事件,開啟中國明確能加以考證的歷史時代

國人暴動,共和元年事件,開啟中國明確能加以考證的歷史時代。不是沒有,只是最後和英國佬一樣又把王大人給請回來了。順便英國那個玩意兒在相當長的歷史上沒有任何作用。就像法國的三級會議一樣。長期的擺設。不要想得太多,順便人家只是要維護貴族騎士老爺叛亂得來和傳統就有的特權而已,壓根就沒想著搞什麼民主。如果實力夠的話,他們完全可以像大陸那些人一樣架空國王互相討伐,或者過著比波蘭貴族還ha啤的生活。波蘭也有民主,而且還是實打實非常具有波蘭特色的瑟母。這個瑟母不僅權力很大,可以選舉國王,而且議員還有一票否決制度。歷史相當悠久,波蘭貴族為了捍衛波蘭特色民主法制抵制西化可是一個勁地歡迎國際主義戰士干涉國內政治。

但是有人會說波蘭或者漢薩同盟,威尼斯什麼么?而且結合當時情況來看,君主集權專制,富國強兵,消滅貴族才是王道。而且議會王權鬥爭說白了就是統治集團的內訌。。。。

而且中國周朝也是地方貴族權利不斷膨脹,王權不斷開始衰落。然後,歷史充滿無數可能,並不是西方要怎麼樣,中國就要怎麼樣,或者反過來。

多讀書,總歸是有好處的,lz這書讀得有點少,或者太相信西方了。西方民主只是個統治體制,只是一個手段,不是目的,更不是民主本身。民主不一定只有一條道路。


不太贊同題主的陳述

在中國士族就算是貴族,而且也一直制約著王權,只是在各個朝代的改革下,王權一步步走到了巔峰。

像春秋時期的晉國六卿,三國時的袁氏,司馬式,以及魏蜀吳三家內部自身的士族勢力,東晉的王式,北朝的關隴集團,這些都能算是貴族勢力。

而且這些貴族也能制約甚至顛覆王權,比如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等等。

直到唐朝,這些士族在朝廷中依然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制衡皇帝的權力。到宋代,朝堂之上只有皇帝能坐,明代廢除宰相這些都是皇權一步步加強的反映,到清代皇帝的集權更是到了頂峰。

只是逼著君王簽協議這種好像沒出現過,大概中國沒這個習慣吧


推薦閱讀:

如果說蘇美爾的文明早於埃及文明,那麼在前4000年到前2000年之間,它們各自的發展大概是怎麼樣的?
古代詩人是怎麼成為詩人(寫出那些詩)的、相比之下今人會否顯得稍少建樹?
古代突厥和現代土耳其是什麼關係?
蒙元部隊出征日本為什麼失敗了?
馬槊是否真的比不上白蠟杆子大槍?

TAG:歷史 | 世界古代史 | 歷史比較研究比較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