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入門需要哪些知識?

主要想學習紅茶和普洱。


家父愛茶,從我小就教導工夫茶之道。總結於下

首先,必須嚴把用水,茶具,沖泡三道關。「水以石泉為佳,爐以炭火為妙,茶具以小為上」。

沖泡按其程序可分為八道:

白鶴沐浴 (洗 杯):用開水洗凈茶具;

觀音入宮 (落 茶):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約佔茶具容量的五分;

懸壺高沖 (沖 茶):把滾開的水提高沖入茶壺或蓋甌,使茶葉轉動;

春風拂面 (刮泡沫):用壺蓋或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 清新潔凈;

關公巡城 (倒 茶):把泡一,二分鐘後的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的茶杯里;

韓信點兵 (點 茶):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茶杯里;

鑒嘗湯色 (看 茶):觀嘗杯中茶水的顏色

品啜甘霖 (喝 茶):乘熱細綴,先嗅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嗅,淺斟細飲。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喉底回甘,心曠神怡,別有情趣。


器具篇

首先呢,所謂工夫茶,不在於茶之本質,而在於其具器皿之配備精良,以及閒情逸緻之烹制。從而陶情悅性,消遣歲月。

因此首先要具器。潮汕工夫茶道一套完整的器具多達十餘件,擇其要者簡易說之。

第一:茶壺

以江蘇宜興硃砂泥制紫砂壺為佳,要點在於壺之採用,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其大小之分,更以飲茶人數定之,愛有二人罐、 三人罐、四人罐之別。其深淺則關係氣味;淺能釀味,能留香,不蓄水。至於形制名家根據個人財力喜好而定。

第二:茶杯

茶杯的選擇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

第三:紅泥小火爐/白泥水壺

與時俱進吧,這年頭燒炭煮水逼格過高,隨手泡陶爐簡易取代。要點在於燒水水溫要夠,水質要佳。

其餘如茶洗,茶盤,茶墊,杯托,壺承或者捨棄或者簡易替代,有閑錢工夫也可置備齊全。

這裡需要說明下,正宗潮汕工夫茶道,沒有公道杯,這是灣灣人創造的物件,潮汕茶講究香味,一則壺小而淺,杯薄而小都是為了留香,二則,水溫對香氣至關重要,茶湯再過一道公道杯水溫勢必下降,影響香氣。一般都是一壺配三杯,容量剛好匹配,沖泡技法里的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就是起到公道杯的作用,茶湯濃度一致!所以潮汕工夫茶不需要公道杯。只是現在公道杯已經深入人心了……

技藝篇

我的理解泡茶就是泡出一道茶香,茶味,茶韻達到和諧與平衡的茶湯,而所謂的技藝就是你對同種茶葉的沖泡過程中,每次都可以掌握茶湯的和諧與平衡,讓可溶於水的茶元素物質和水達到最佳的比例。

而這一過程大概可以分為如下步驟:

一、準備

二,燒水

三,投茶

四,注水

五,洗茶

七,注水

八,泡茶

九,出茶

十,品茶

十一,收拾

擇其要者

第一是燒水

燒水第一要務是擇水,選用弱鹼性軟水,選用活性高的水。

第二要點是水溫,水在剛剛到達沸點時,活性與能量都是最強的。泡茶時用多少水就燒多少水,重複加溫的次數一般應控制在三次以內,超過三次,就能明顯感覺水性在變老。

第二是投茶量

100 ml為例,投茶以7-15 g為宜。茶性剛烈,從7g起試用,茶性偏中,可試10g - 12g;茶性較弱,可試12g - 15g。多試幾遍,手感慢慢出來了,投茶時自然能做到心中有數。這個說細了可以很細,比如茶的形狀條索,泡茶的器具,水溫,茶的年限等都會影響投茶量,要反覆試驗,一開始可以用電子秤做標杆。

第三是洗茶和注水

洗茶不是說茶葉不幹凈,現在的制茶工藝不至於不幹凈,洗茶是為了用最短時間把茶葉從沉睡中喚醒過來。

技巧:

1,水要高沖,取其勢能形成巨大衝力,水在注人茶器時才能形成強大的旋轉水流,把茶葉帶

動起來,隨著水平面上升,浮塵、雜質、茶粉、茶屑通通浮現,用壺蓋(或蓋盅的蓋子)乾淨利落地把這些雜物颳走,去蕪存菁。這才真正達到洗茶的效果。

2,洗茶注水時要盡量避免直衝茶葉,因為好茶都比較細嫩,直接被沸水衝擊,茶質受損,會直接導致沖泡時茶元素物質的析出質量下降。

3,水停留時間:「沸水注進,略停即出」。這個要細說的話也是根據茶葉的老嫩來定,普洱和龍井停留時間肯定不一樣,龍井甚至根本不需要洗茶。

第四是泡茶

也叫停茶,關鍵在於時間,停多長時間?完全沒有經驗時,還是拿個表看看時間更保險,這本書上寫著,洗茶停多少秒;那本書上寫著,第一泡一般停10-15秒;這個人告訴我們,第二泡要停15~20秒;那個人又說第三泡要停20-30秒,這個不管用,要自己用同一種反覆練習,用心估算,就像練琴一樣,說到底就是一種感覺。

但是要記住一個原則,停茶的核心在於使茶湯處於恰好在茶湯變苦澀的前一刻。

洗過茶以後,每一次沖泡注水之前,要把壺中的殘餘茶水滴干。這一步十分重要,苦澀的東西往往就在這幾滴殘餘茶水裡。不把它滴干,留在壺裡會影響下一道茶湯的質量。

第五是品茶

品鑒的要旨在於對「茶香、茶味、茶韻」的體驗與把握

聞香,聞香不可只聞一次。比如每隔十來秒聞一聞,品一品這種香氣的變化走向。一般來說,香氣能產生顯著的後續變化,表明茶好;留香持久,表明茶好。

茶味,茶味源自茶湯,茶湯的好壞取決於茶元素物質與水的溶合度。好的茶湯應該茶、水結合度高;茶香清晰濃郁;茶味豐厚,具有立體感,變化豐富;茶韻形成,有回味空間。

茶韻,這個就不說了,我也還沒有達到這個能明確感受出茶韻的階段。

以上只是日常品飲的技巧,就是把茶泡好喝了。

至於更進階的技藝,比如:

一、對茶事過程中一切動態變化的敏銳感知力;

二、精確的判斷力;

三、一道茶的完整記憶能力。

這些就更難講述了,一般人也沒有必要追求這些了。


一、理論:網易公開課上有浙大王岳飛老師的《茶文化與健康》公開課,還有南京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關於茶的公開課。再而可以淘寶搜索中國知網,中國知網是高校類流通最全的資料庫,淘寶購買知網代理後,可以再知網上搜索、下載你想要了解的內容。還可以購買金盾出版社出版的《茶藝師培訓教材》、《評茶員培訓教材》這兩本教材是中國茶葉學會主編的,主編是原浙大茶學系主任童啟慶老師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江用文老師。在或者微信、微博平台也可以有很多渠道。大多市場渠道獲得的消息都是各家一詞,都是「大師」。

二、實踐:按照一杯茶的滋味而言,泡茶無過水溫、茶水比、沖泡時間的靈活調整。目的是拉進人與人的關係,與人相善。以功夫茶為例:轉杯是發出響聲是為了歡迎客人。(工夫與功夫之辯,也沒太多意思,都有一定道理。不過就潮汕而言更多看到是後者。前者更多是工夫紅茶之類的)學茶的思維方式個人覺得重要的有兩種:第一種是跨類對比,抽象體驗,學茶會涵蓋科學、人文、藝術種種思維方式,任何一種方式都可能顛覆你之前所有想法。以科學為例:味蕾的記憶時間很短暫,而且隨著年齡增長味蕾是退化而且退化很明顯的,前者說明我們最好不要老說之前在哪喝過的茶怎麼樣。要麼你就把自己的茶帶上對比評價。後者說明某些所謂的「神人」,以普洱茶為例,能辨別所有山頭,都是扯淡。第二種是知微見著,如果學茶學了多年,觀察力辨別力沒有變化的話,那就真的是缺人引導或是不入其道了。實踐與理論一樣,舉一隅以三隅反,有熟練的,有相對美觀的。


得先糾正一下,不是「功夫茶」,而是「工夫茶」,指其耗時費工夫。

其次,問題有點含糊。乃是想喝茶呢還是品茶呢還是賣茶呢?

一者喝茶,知其然即可。入門是很簡單了,買套茶具(哪怕最普通的也行,但從喝茶層面而言,能用即可),買點茶葉(同樣,普通的也行),看看泡茶的視頻,照著做,照著喝。時不時喝幾次,至少心理上要習慣喝茶這個行為。來客招待也好,自己喝也好,沒什麼特別的。潮汕地區喝茶是一種習慣,以至於兩三歲的小孩見到茶具也會向大人討要茶水喝。

二者品茶,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既然是品,也就需要至少對茶熟悉。先把第一步的喝茶實踐下來,然後發現自己還是喜歡喝茶的,那麼可以開始升級了。茶本身的特性、茶具的特性,甚至泡茶的水的講究,都是學問了。

有個好的入門辦法是到各個賣茶的茶莊「蹭茶」。既然已經在賣茶了,老闆對茶也有一定研究了。走進去,聽聽老闆的介紹,當然免不了老闆會招待你喝茶,邊喝邊與老闆聊。大多數情況,聊上兩盅茶的工夫,對感興趣的茶品質、特性也能有個大致了解。多逛幾個茶莊,茶連同茶具的入門也差不多了。但是你仍得喝茶,多喝茶,喝到一定程度,能在形、色、香等方面感受到茶的不同,才能開始對茶進行「品鑒」。

三者賣茶。好的賣茶人豈能不懂茶?前兩者變成前提。有了前兩者,另外還需要一些經濟學、管理學的知識(或者叫做買賣的學問,哈哈),然後你才可以入門。

(手機打字真是不要太累人啊!=_=)


說到工夫茶,私以為只有潮州的工夫茶算傳統。其中一定以烏龍茶為主,以單樅茶為最佳。

器具來說,干泡法相對傳統,且要求精準,小紅泥爐配砂銚煮水,蓋碗泡茶,小的白瓷杯子品茗。

這樣看來,紅茶也用工夫泡法可以,但是變化好樂趣少。普洱就算了,不適合這麼搞,拿個高大的紫砂壺更合適。


作為一個潮汕人,常有人問工夫茶怎麼喝,有什麼講究。但不太想回答,因為在潮汕,喝茶是一種習慣,吃晚飯沖點茶喝喝,朋友來沖點茶聊聊天,我們每天都要喝茶,但是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我們不會太講究所謂的步驟和各種細節,大家只會說這個茶不錯,那個查了一些,這般而已。我們其實更多的是借茶進行交流休閑。像日本的茶道,把簡單的抹茶弄得神聖朝拜似得,沒必要


工夫茶是一種技法,只是說從潮汕地區發展起來.其實各個地區和茶品都有不同的泡茶和品茶技法.

從了解茶性和具體飲泡技藝來說:紅茶的主要功效咖啡鹼藉由刺激大腦皮質來興奮神經中樞.

所有的茶的最核心的是泡法技藝和水.

水乃茶之母.

紅茶因為是發酵茶.故在水和泡茶器皿的選擇上有些注重.

老茶的泡法在溫度控制在95度以上.

入門的話:建議先多了解不同種類的茶語和茶性,根據各人的偏好進行針對性的練習,茶是養身靜心的工具而已!

不外乎為以下:

一,首先識茶.中國茶類眾多.

二,識水。茶既是一種飲料,水乃茶之母,茶淡如水。對此古人已有許多高論,經典的說法是「蒙頂山上茶,揚子江中心水」。

三,識器。泡茶的器皿,中國紛繁眾多,&<紫砂,鈞瓷,白瓷,等等。

四,識人。"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現在人們飲茶,特別是工夫茶,已經不僅僅是解渴解乏,而是一種交際、休閑的方式。這也是如今都市中專門的茶舍和茶館大興的根本原因。

五,識道。茶禪一味;茶道就是飲者通過飲茶這個活動形式,感悟到某種人生境界。感悟越深,境界越高。

這就是不管是工夫茶還是其他茶,關乎心情,人,環境,水等眾多.

也是鄙人粗淺認知!


泡茶學問很大的

不是說看幾本書 ,看幾個視頻就能學來的

模仿到的只是花拳繡腿

建議先從了解茶性入手,只有了解茶性了,才知道應該如何沖泡才可以達到最佳的效果,進而進行品茗。

以普洱生茶為例子,

1投茶量:熟茶與陳年普洱茶的投茶量相對多些,生茶由於內含物豐富可以少投一些

2溫潤茶:以貼近杯壁圍旋注水為宜 水流不要激起茶葉翻滾 可以醒兩次 第一次略拉高注水點 拉細水線,以達到降低水溫目的,第二次降低注水點 提高水溫

3泡茶水溫:老高嫩低(這個水溫與當地的沸點有關,比如高原,正常沸水溫達不到要求)。簡單說來老茶需要水溫高,嫩茶水溫低, 這個裡面不同用料級別的普洱對水溫要求也不一樣,有的只有1度差別。

普洱的散茶和餅茶水溫也不一樣,例如同等條件下陳華十年的普洱茶,散茶的投茶量6g為宜,餅茶5克為宜,醒茶是散茶用95°水快速出湯 ,用平均93°的水沖泡,前三泡茶必須瀝盡後面幾泡可以留點根, 餅茶用97°水可以慢一點出湯,平均沖泡溫度95°,適中要瀝盡

…………………………………………很多很多 茶是個修身養性的慢功夫 ,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必須要靜心、用心


紅茶: 90度 。現在分金駿眉和小種,當然都不是正宗的。

用紅茶泡即刻,快衝快出,不要直接衝擊茶葉。

普洱:100度。分生,熟。。熟普可悶,生普同樣快衝快出。


我覺得首先你自己得真心喜歡上茶,然後你才會有自己的理解和了解動力。因為茶是個善解人意的自然產物,所以,不用死記硬背所謂的喝茶模式。我自己也是在近期無意中透過一個不做作的公眾微信號才真的明白的,不是做廣告哦,而是這個微信號每次更新的內容都很自然也很簡單明了——【入茶】。反正我是挺喜歡的,也明白了不要被所謂的茶文化圈圈綁住自己,很沒意義。


功夫茶,需要準備三方面知識,茶知識,器知識,水知識,懂得之後練習動作


這兩種不需要,直接沖泡就是了,紅茶沖,普洱泡


樓上說的很好,其實茶藝是圍繞茶葉的,所以了解了茶性,其他就自然上手了。怎麼樣了解茶性呢,一是多喝,二是跟比較懂的人一起靜下心來細品。我自己喝茶就是來者不拒,哪個朋友有什麼茶分享,我全都很樂意。另外要想喝出一泡茶的好壞,一定要靜心喝,心浮氣躁的話,往往會判斷失誤。

要說工夫茶藝的話,潮汕本土人非常熱情好客,我感覺這就是他們茶藝的精髓,呵呵。功夫茶用在紅茶和普洱的其實不多,也就是把那些茶具搬過去用而已,沒有其他。


工夫茶,其實在潮汕地區喝茶沒有太多的講究,它屬於一種習俗跟文化了。不需要去刻意的,三五好友,長輩親朋。聊會天說會地,長幼有序。一個「禮」字


邊喝邊學吧


泡紅茶(金駿眉),我建議直接將漏斗放在茶海上,茶投放在漏鬥上,然後直接用開水澆,茶湯就流在茶海里。輕鬆愉快!口感均勻。熟普用紫砂壺泡最佳,老茶悶一悶,口味才更醇!
——————————————————————
學工夫茶心態一定要開放,廣結茶緣,廣交茶友。我最開始學泡茶,一是興趣,然後經常跑茶葉店很老闆交流蹭茶喝,再不懂的就去網上茶資料,看視頻,慢慢的就自己領悟!


工夫茶吧?


工夫茶泡法,陳香白教授有完整的演示,大家在網上可以搜索到

工夫茶泡法,更能體驗茶的香氣、韻味,以及茶道內涵...


工夫茶最早是用於烏龍茶,後來某些紅茶品種也適用。普洱不需要工夫茶那樣沖泡的。


自己去書店挑幾本書看看會怎樣啊。。。。。

或者先去不同的茶店嘗嘗看不同的茶,聽聽賣家的說法

逛逛論壇,網上高人不少

甚至百度一下都能知道


首先,需要,也是不得不認識到,工夫茶泡法完全不適合紅茶和普洱。它本身來說,是為了泡鳳凰單叢進化而來的,最多勉強把其它烏龍茶也概括進去。不然的話,你越是把姿勢學的有模有樣,什麼三嗅杯底啊,關公巡城啊,在別人眼裡越是……呵呵。

PS:不要問我為什麼啊,你在網上買點稍好的鳳凰茶試試,兩下對比,應該就知道原因了。


功夫茶指沖泡起來比較費功夫。工夫茶指茶葉制茶加工工藝比較費工夫。你所說的應該是指功夫茶藝。先從分辨六大茶類和掌握泡茶三要素:時間、水溫、茶水比例開始吧。


推薦閱讀:

挑選工夫茶茶具茶盤有什麼講究?
想系統的學習茶道,想考茶藝師,求指導!?
天弘這個普洱茶品牌怎麼樣?
如何理解「一個紫砂壺只泡一種茶」?
怎麼判斷紫砂壺的品質?

TAG:普洱茶 | 茶道 | 工夫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