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成吉思汗興起於盛唐,唐朝會怎樣?

盛唐的國力能擊敗蒙古嗎?


首先明確「盛唐」指的是歷史上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

其次先探討一下成吉思汗在宋金時期崛起的原因:

1、統一已成為當時蒙古草原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12世紀初,隨著鐵器的使用及互市交換的發展,加上以宋朝為首的漢家文化軍事上的衰退導致階級制度、技術和文化的外流,而金西夏為首的游牧民族之間隨著制度和技術漢化後達到的民族擴張和壓迫的刺激。導致蒙古社會生產力在血和淚中有了長足的進步。蒙古族階級分化加劇,由原來草原上的氏族社會到奴隸、奴隸主階級的形成。隨著貧富分化、階級分化的出現,血緣關係的紐帶不斷鬆弛。各部落為爭奪良馬、牧場,進行著無休止的生死攸關的搏鬥。

而當時處於蒙古族統治者地位的金國完顏家族,為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滿足對宋和西夏侵略的戰略需求,不斷以金錢、布帛、鐵器等戰略物資對蒙古各部採取挑撥分化、使之不相臣服、互相削弱,以坐收漁利的政策。同時也對蒙古各部進行殘酷的民族壓迫。金世宗完顏雍在位時期有這樣的記載——「每三歲遣兵向北剿殺,謂之滅丁。」金的殘暴統治使蒙古族面臨滅亡的威脅,也激起蒙古各族的反抗。

2、 成吉思汗的個人魅力。

勇猛作戰、善於學習、知人善任、草創製度、建立蒙古經濟、計策得當、順應民心等等。不得做深入探討,但凡上位者都有他獨特的魅力。

第三,探討下盛唐時期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狀況

盛唐時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政權主要是回鶻汗國。在八世紀中葉,唐玄宗下令召回回紇、葛邏祿、拔悉密等九姓鐵勒部落,推舉拔悉密酋長為頡跌伊施可汗,回紇和葛邏祿的首領分別擔任左、右葉護,引導九性鐵勒攻打突厥,致使突厥滅亡。唐天寶三年,建立回紇汗國,又取「迅捷如鶻然」的意思,改名回鶻。回鶻汗國與大唐關係很好。在經濟文化上得到了大唐的大力資助,迅速成為北方草原上的不衰強者,而投桃報李地,回鶻出兵幫助唐平定安史之亂。

第四、探討下盛唐時期的唐朝「外強內空」軍隊分布。

唐前期,軍隊以府兵為主體,同時還有北衙禁軍、兵募、邊防軍,以及不脫離生產的團結兵等。府兵,泛指軍府(後改名折衝府)統領的兵士,是唐前期軍隊的主體,中央統領府兵就是經常聽到的十二衛和東宮六率,地方上則是每府置折衝都尉為長,左右果毅都尉各二人為副,每軍府 轄4~6團。禁軍,戍衛京城的,大名鼎鼎的黑甲軍等。邊防軍則是炮灰,團結兵就是民兵咯。

唐中後期,由於府兵必須自備兵甲衣糧,所以服兵役是一項極其沉重的負擔。在均田制推行較好時,農民有一定數量的土地,這種兵制還能勉強維持。後均田制逐漸解體,農民便無法負擔沉重的兵役。這是造成府兵制破壞的主要原因。原先規定戍邊和出徵實行三年一輪換制,但以後士兵服役的年限日益延長。邊將們對待士兵極其殘酷,他們為了侵吞士兵攜帶的財物,強迫他們白天服苦役,夜間住地牢,折磨致死。到京師宿衛的府兵,境況也極差。他們不僅「番役更代,多不以時」,甚至被衛佐借給豪家當奴僕。以上種種原因,使人們視兵役為畏途。這樣,府兵的兵源就漸漸枯竭了。到749年(天寶八年),「折衝府至無兵可交」,因此唐政府不得不下令停止對府兵的徵發,實際上宣布廢除了府兵制度。

府兵制崩潰,募兵制興起。而這個時候由於政治上的需求而設置的使職差遣,如樞密使、鹽鐵使、節度使等對地方具備軍政大權的職位,並由臨時化到長期化的轉變。使得唐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大大削弱。但是前提是中央弱,邊境強,但邊境的藩鎮並不對少數民族有多熱情。

第五、唐朝人的民族自豪感。

這個不用多說,當時四海胡人都以為唐人為榮,而唐朝人對外族的態度是不排斥,但帶著高高在上的姿勢。而盛唐時期大部分的節度使都有胡人血統。

好了,啰啰嗦嗦說了一大堆。說正題。

1、如果是沒發家之前的成吉思汗到盛唐,那時候就是個小部落。

沒有合適的大環境,回鶻汗國強大著呢,而且雙方友好發展,大家和氣生財,沒啥大事,那以鐵木真大大的才幹能做到像高仙芝一樣牧守一方,甚至安史之亂的時候,他可以選擇做忠臣平亂或亂臣謀反。但蒙古族不會有多大的興盛,更不可能有強大的蒙古帝國的出現。

2、如果把十三翼之戰後的鐵木真部放到盛唐,那時候處於實力上升階段。

如果在安史之亂之前,有姚崇宋璟張九齡李林甫這群高智慧的人在,最大可能是被當做槍使,其實在明清之前,聰謀略上,漢家帝國幾乎是一打一個準的。比如上面提到的,攻打突厥,等回鶻強盛後,變成草原上的兩強爭霸賽,不用擔心,以當時回鶻可汗和成吉思汗的野心和智慧,打起來完全不是問題,也完全不會是一邊倒的局面。

如果在安史之亂時候或之後,大唐政局動蕩,中樞系統紊亂,自顧不暇。以鐵木真大大的野心和能力,南侵動作肯定有,就是遇到什麼樣的對手。遇上回鶻和興起的契丹,遇上張巡、李光彌、郭子儀等忠臣名將,遇上安祿山、史思明等亂臣賊子,遇上魚朝恩、仇士良等大宦官,抑或是西面氣勢洶洶的阿拉伯人(大唐對西面阿拉伯人帝國一直處於優勢狀態,從貞觀年間的安西四鎮爭奪戰,到開元年間的張孝嵩宊騎施,再到大名鼎鼎的高仙芝吐火羅之戰,直到坑爹的安史之亂,之後就喪失了絲綢之路的控制權)。。種種情況,自己腦補,都可以寫穿越小說了。

3、如果是把統一蒙古高原,蒙古西征前後那段時期的蒙古汗國放到盛唐。那就有得熱鬧了。成吉思汗肯定會以絕對實力先統一草原,然後對大唐下手。

如果是安史之亂之前,唐玄宗就不會再上演紙醉金迷的迷失,那就是漢武唐宗抗擊北方的翻版,甚至是加強版,從國力上分析,雙方都處於自己的鼎盛階段,鹿死誰手猶未可知,而吐蕃和南邵會插手,還有高麗蠻子也會出來打打醬油,那時候,要不就是大唐一同天下,要不就是再來個五胡亂華。

如果是安史之亂後,那大唐雖然實力稍弱,但不至於像金後期和南宋時期那樣不堪一擊,(蒙古攻宋都打得亂七八糟的,自己可汗都掛在城池下了)。大唐有一戰之力,但別忘了蠢蠢欲動的吐蕃和南邵。還有當時漢人超級強大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可不是吹出來的。蒙古最終很大可能能夠統一,但慘勝,甚至入主中原,沒法統治,加上吐蕃和南邵的搗亂,最終慘淡收場,退守漠北,中原進入新一輪的混戰,等待下一次分久必合。


三個結局:安祿山、安祿山的朋友或者安祿山的敵人。


其實唐朝應該有幾個雄心波波壯志凌雲的游牧頭頭,暫且稱為金木真,能力應該不在鐵木真之下,只是對手不是金,宋,變成了唐就失敗了,你也就不知道了,其實唐的成吉思汗不是別人就是李世民,哈哈哈!


在唐朝是無法興起的~

宋時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強盛的根源在於其掌握了北方的大片漢家疆土,獲得了大量的漢人工匠、技術以及鐵礦等等各種物資~游牧民族的人與馬+漢人工匠提供的充足的精良的戰備物資物資~這才是支撐遼、金、蒙元強大的原因~

所以草原上的英雄們如果誕生在一個漢家疆土完善、對草原施行封鎖的時期,那也只能用著牛角弓,穿著羊皮低頭放牧去了~


受中央冊封成為漠北節度使。替中央東伐高句麗,西征大食,戎馬一生,受封郡王


在貞觀四年到開元時期只能呵呵了,可做一下裝備對比,唐是多兵種合作而蒙古只有騎兵,唐有騎兵的天敵強弩和陌刀,還有一支當時世界上最頂尖的騎兵。有不下於游牧民族數量和質量的戰馬。有千萬級的人口,有著名的騎兵將領和許多的兵法大家。


要是碰上李世民只能呵呵了,碰上李隆基估計就是安祿山吧,成吉思汗的強大也是因為碰上的對手都不是鼎盛時期的,等他們很好的把東方戰爭機器開動的時候,中亞及西亞的那幫貨的實力你懂的


首先可以談一下蒙古的興起。

蒙古的興起得益於宋朝時期對軍事武裝的恐懼和放棄,因為趙匡胤見證了大唐時代各個軍事集團的興起和滅亡,而且他本身也是通過軍事武裝興起的,因此在他的心中,軍事力量被地方勢力掌控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他通過「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了自己部下的武裝,通過把軍事力量掌控在皇家手裡來掌控天下。然而,掌控軍隊必須要通過不斷的長期集中訓練和戰鬥才能獲得軍力的提升和凝聚力的提升,而皇家自己是沒有這麼多足夠信任的人和足夠的時間的;於是,宋朝皇帝又通過對軍隊將領的不斷調換來解除這些將領的對軍隊的熟悉和掌控,並利用監軍的方式來限制軍隊將領的權力,於是,在整個大宋時代,雖然有人也說對外的軍事戰爭勝負各半或者是勝多負少,但宋朝時代的武力不如大唐時代是無法否認的,而這也導致了在北宋時代就發生了大遼的崛起(當然遼國的崛起還有其他原因,這裡不再贅述)。

經過兩宋時代先後與遼、金和西夏等國的長期對抗和戰爭,遼國、金國和西夏的國力也是先後受到重創,而這也使得這些國家對於自己北方的游牧民族放鬆了控制,並加大了對他們的欺壓程度。

俗話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特別是在大唐後期開始對蒙古草原的控制已經基本放棄了,經過宋朝幾百年的過渡,還有遼、金等國的壓迫引起的蒙古民族的仇視和抗爭,還有在戰爭年代流離失所的那些工匠、文人等人才也不斷被俘虜、驅趕或者自己流離到蒙古草原,這都給了蒙古人發展的機會,並最終通過鐵木真的雄才大略興起。

最後,還想說一句,如果真的在盛唐,以當時大唐的國力水平和對游牧民族的掌控力和政策,鐵木真是不可能有任何機會的,也許最大的可能是成為像吐蕃那樣的藩王或者進入長安,成為大唐的臣子。


你覺得鐵木真有機會么


唐朝黑齒常之、契苾何力、阿史那思摩、李光弼等等,這些都是出了名的外族元帥級別的人物,放在宋朝,估計就是鐵木真


其實很好解決,與阿史那思摩一起作為最忠勇的將軍!以成吉思汗的天性,如果不是一代天驕便會是一代良將,李世民是全方位的,因此不是成吉思汗能及


李唐王朝其實是鮮卑後裔,也就是說唐朝的成吉思汗就是李世民,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唐朝的軍隊里有朝鮮籍的大將高仙芝,有靺鞨、突厥、回紇籍的將軍和士兵。


沒有機會,毛主席說了,中國軍事能力最強的人就是李世民


歷史沒有可能性……特定時間特定地點才會發生特定的人和事!


推薦閱讀:

再回唐朝(安史之亂前),你是願意生活在西京長安還是東都洛陽?
李世民為什麼沒有表字?
唐朝中後期宦官和皇帝之間的制衡關係是怎樣的?
如何看待大唐和阿拉伯帝國的怛羅斯之戰?
一般情況下,人們稱洛陽是幾朝古都?

TAG:軍事 | 唐朝李唐 | 中國古代歷史 | 蒙古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