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現在看來微博已經比地震局播報地震來的更快了
好吧好吧……樓上歪來歪去的……
地震局平常幹什麼:
1、我想把科研放在第一位,地震局是依靠科研技術的部門;2、防震減災規劃、方針政策、應急預案、法律法規、科普教育等略過;3、有關地震的全國標準,我國地震帶劃分、烈度圖繪製(這一點的深入了解:地震局都幹什麼? 最苦最累的活之一T T);
3、儘可能的監測,發布常規地球活動的各種指標的監測數據,神棍們的消息來源也是這裡;4、評判房屋抗震能力,聯手建築學家建設更堅固的房子,真的你去重視能不能預測還不如把重點放在房屋抗震能力的加強上;5、評判某工程的抗震能力,比如建水庫建核電站之類的。除此之外,很多規劃中都需要地震局提供相關信息;6、領導省級地震局,省級地震局是幹嘛的下面有補充;7、地震速報,就是那種發生地震之後進行的通報(台網中心)。不要打臉,別說沒用,這是全世界各國地震機構最主要職能。8、如果非要再加一條,就是地震發生後負責挨罵。地震的時候幹了什麼:
1、地震局真的不是主幹預測的,它跟氣象局不一樣。天氣是抬頭能看見的,誰能給我透視地底下去……;2、地震預警(不是預報!),原理是:地震波分P波和S波,S波是導致建築物倒塌的主要因素,但P波比S波速度快,根據震源深度的不同,P波會比S波早到達地面幾秒至幾分鐘,監測站會發出預警。雅安地震中一些人是收到了預警簡訊的(詳細了解:為什麼日本的地震預報能提前十幾秒發布,而我們國家的要幾分鐘之後?是我們的電視電台發布的慢,還是地震局發布的慢呢?);
3、你要是非說他們肯定能在P波到達前監測異常,那就不是預警而是預測了,向公眾發出預報是需要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4、地震發生後,找出震中,計算出震級的事是地震局乾的,5分鐘之內就能準確判定,就是上面說的地震速報;5、地震局也是在震後發布震情信息的權威機構;6、對地震的觀測和研究,分析可能的地震成因,對地震波形等信息的研究;7、進入災區進行餘震監測,對地質變化進行實地測量,為下一步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8、地震後的災害評估,對改變後的地質情況進行深入了解。補充:果殼上有一篇帖子值得想深入了解的同學閱讀:大震之後,地震局幹了什麼?補充:
開始時,我個人也感覺,取消地震局的編製、轉變為科研職能也未嘗不可。不過後來了解了更多事情,只能說在我國,地震局系統是必須存在的。
首先,我國幅員遼闊,無論哪項職能放在這麼大的國土面積上,都不是一兩個科研機構能做的來的。歐洲國家領土面積那麼小,真心沒必要放啥地震局。 我不否認省市級地震局中有一部分人是很輕鬆的,哪個單位沒有搞宣傳的做會計什麼的,可能是因為地震局偏重於科研的原因讓他們很閑。但地震局還有很多一線的無名英雄員工,冒著生命危險定期檢查分布在各地市的監測儀器。之所以說冒著生命危險,是因為有些設備安裝在荒無人煙的無人區,有些地方根本沒通路(補充閱讀:三名地質隊員可可西里遇難 包含一名武漢大學生)。我國地震台站有上千個,地震台網的數據離不開每一個台站的正常運作,每個台站的信息匯總才能及時判斷地震信息。對於那些無人值守的台站,也需要定期的設備檢查。 省局都下屬有不少科研院所,通常會建設區域性地震台網和監測網路,地市級編製一般不會超過20人吧。每一級地震局都有監測預報、災害防禦和應急救援的職能。 當然了,對於浪費納稅人錢的部分行為的確值得追究。當年海城地震遠談不上「預測」,相關信息見此:海城地震預報是如何做到的?
我倒感覺是不是因為當時正處文革,某些領導為了向全世界吹牛逼,於是放出話來自己成功預測了地震,至今仍是官方聲稱「成功預測」的世界唯一一例……現在被本國人民罵成這個樣子,砸了自己的腳吧。(插科打諢一下,不是正經回答)預警勉強能做到(不是100%),預測真心做不到,特別是短期預測,給多少錢都做不到。
誰要是發明了預測地震的方法諾貝爾獎連發他十年都不為過。
正是學者們的謹慎避免了無謂疏散帶來的社會動蕩、經濟損失、犯罪率、交通意外等本不願看到的情況。而民間高人們則顯然不在意這些,他們只在意自己的粉絲數量。——果殼@ 雲舞空城 補充閱讀:地震可以預測嗎? 補充閱讀:民眾對地震預報的需求為何強烈?如果大家關注了的話,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和中國地震局下屬的幾個所,在官方網站上都給出了相應的初步分析進展,而且就是4月20號當天。他們是在做實事的,只是沒必要宣傳出來。
我對地震局了解不多,只列出了我知道的一些實際作用,只是希望大家知道地震局做的實事主要還是研究,而研究是不需要報道出來的,很多時候前方離不開地震局的研究成果。
另外請不要對地震預測抱有任何希望。如果每年給地震預測更多的資金,我也不相信他們能取得什麼進展,到時候反而會質疑為啥給了錢還是沒成績。因為全球在地震預測上都沒有半點進展吶。才發現還有個更好的樓》》地震局有什麼用?地震局的人每天的工作是什麼?
有,因為微博的信息源頭還是地震局,這不是地震局的問題,是別的傳播渠道信息的流通速度確實不如微博。想想要是沒有地震局,那地震了也不知道震級,也不知道後續災害的可能,甚至搞不好分不清楚究竟是地震還是鄰居啪啪啪的動靜太大,那多可怕。
為什麼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地震局的作用就是發布一下我這邊地震了的作用嗎?下面是地震局的機構職責,報道只是第七項。
(一)擬定國家防震減災工作的發展戰略、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地震行業標準並組織實施。
(二)組織編製國家防震減災規劃;擬定國家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建立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備案制度;指導全國地震災害預測和預防;研究提出地震災區重建防震規劃的意見。(三)制定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或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管理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審定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確定抗震設防要求。(四)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的規定,監督檢查防震減災的有關工作。(五)對省、自治區、直轄市地震局實施以中國地震局為主的雙重領導,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管理與計劃財務體制;指導省級以下地震工作機構的工作;管理局直屬事業單位。(六)管理全國地震監測預報工作;制定全國地震監測預報方案並組織實施;提出全國地震趨勢預報意見,確定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報國務院批准後組織實施。(七)承擔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的辦事機構職責;對地震震情和災情進行速報;組織地震災害調查與損失評估;向國務院提出對國內外發生破壞性地震作出快速反應的措施建議。
(八)指導地震科技體制改革;擬定地震科技發展規劃和政策;組織地震科技研究與國家重點地震科技項目攻關;組織協調地震應急、救助技術和裝備的研究開發; 指導地震科技成果的開發與應用;承擔地震科技方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九)指導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十)管理、監督地震事業費、基本建設經費和專項資金的使用。(十一)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其實這問題無非大家在抱怨地震局無法準確進行提前預報的問題。說實話,這真的是世界難題,那些專家沒說謊,沒忽悠你。
還有,預報也肯定沒有微博快,那是肯定的,人家要核實審核數據、上報、發布。不能象大家發微薄一樣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最簡單的問題,微博上這麼多人發言,我該聽誰的。一個地震,好多人都是他們那邊地震了,究竟是哪裡。還有人說沒地震,那到底地震了沒。
萬一是網路水軍,非法組織煽動瞎說呢。
或者是啥基金會騙取捐款呢。所以微博不可信,只可娛樂。引用自4月20日的小道消息——《業績考核》
業績考核2013-04-20
四川雅安發生 7.0 級地震。傷亡不小,所有人都很揪心。琢磨了小半天,發現我自己目前還幫不上多少忙,雖然不少網站都在趁機營銷--當然絕大多數都是處於好心,參與者也很多,但我建議稍微再等等,即使是捐款捐物,現在恐怕也是遠水解救不了近火,如果沒有救援經驗,也別去災區,有熱情是好事,但能不添亂先別添亂,以後會有我們使上力氣的時候。對了,如果著急捐錢千萬別捐給紅十字會。揪心之餘,我們有必要盯著國家地震局,看看他們是不是每次都有進步。以下內容來自國家地震局官網介紹:
中國地震局工作主要包括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地震應急救援和地震科技等項內容。目前,中國地震局在職職工 12900 多人,離退休人員 9700 多人。--以下為引用內容--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地震局的預算支出總額為近 40.87 億元,地震預報監測支出近 3822 萬元。從今年的預算支出看,地震台站、台網 26112.67 萬元,地震流動觀測 142.3萬元,地震信息傳輸及管理 5242.42 萬元,震情跟蹤 295 萬元,地震預測預報 3821.79 萬元,地震災害預防 7060 萬元,地震應急救援 9378 萬元,地震級數應用與培訓 400 萬元。同時,地震局住房保障支出達到 1.54 億元。相比於地震支出的每個單項,這筆費用要高不少。
--引用結束--這麼多錢花下去的結果總要有個動靜,地震局都做了什麼工作呢? 今天地震發生之後國家地震局都做了什麼呢? 會議? 指示? 彙報? 啟動了哪些有效的應急預案與救援措施?微博上的一個爭議是目前無法做到準確預測地震,所以不要太苛責地震局。我的建議是,別盯著這一點,看看這幫孫子每年花那麼多錢到底都在做什麼,還有做法上是否可以改進,目前來看,毫無疑問地震局的重點應該在於減災規劃,而非預測。既然無法預測,又何必在這上面投入大量經費? 是否可以適當減少? 建立大量的台站台網是否有必要? 將節省下來的經費用在減災方面是否更好? 相比之下美國是怎麼做的呢?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職能範圍很大,負責自然災害、地質、資源、地理、環境、生物信息等方面的科學研究、監測、收集、分析、解釋和傳播;對自然資源進行全國範圍的長期監測和評估…為內政部其他各局提供所需的數據和信息。美國地址調查局預算是多少呢? 「2013 財年財政預算申請,總額為11億美元,與2012財年相比,增加了3450萬美元,增幅為3.2%」,如前所述,這樣的預算覆蓋到自然災害、地質、資源、地理、環境、生物信息等方面,而中國地震局只盯著地震這麼一件事還要 40 億人民幣,誰做得更有效率,一目了然了吧? 無論你是否說國情不同還是別的客觀原因。我們有義務讓我們的錢用得更有效率一點,40 億人民幣預算,平均到全國每個人也兩三塊錢呢,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安全,這點要求並不苛刻。哪怕災難發生時候你能第一時間群發一條短消息或是微博也好。問題是,國家地震局是否有意識做這方面的改進? 以現在的技術條件,做起來或許不難,在這一點上有必要向鄰居日本借鑒學習。題圖:有關部門的工作業績 另,本文所引用的數據,均可公開查到。
總而言之,地震局的職能太雜,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討論。
就一般百姓的觀察,地震局大抵有這樣幾個工作:1.監測。這個主要由下屬的國家地震台網中心來完成。範圍的話大概能覆蓋全國。至於能不能像美國的地震監測部門那樣監測全球的地質活動就不知道了。2.速報和發布。這個很重要。到底發生地震沒?震中在哪?震級多少?需要有一個權威機構來發布。這個基本上由地震局說的算。3.救援。地震局一般需要擔當統籌協調機構(除非是大規模的,中央成立了指揮部那就不一樣了)。而現場救援基本上由下屬的國家地震救援隊完成。4.防災。這個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控制建築的抗震級別,比如新建一座房子,要多少抗震級別,達到這個級別沒有等等。另一個就是宣傳,宣傳防震啊自救啊。5.科研。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啊考察啊等等。總結起來就這五種吧,有遺漏的話歡迎補充。其實和氣象局一樣,地震局因為既有行政職能,又有科研職能,而總給人拿行政的編製和經費辦科研的事的印象,才經常會被網友要求「撤銷」。
我們把上面五種職能大體分一下類:
第一種分類:地震時急需的:速報發布,救援非地震時也需要每天運轉的:監測,防災,科研第二種分類:
需要國家級副部級行政權力才能完成的:救援(如果需要地震局指揮的話),防災不需要國家副部級行政權力也能完成的:速報發布,監測,科研那麼這樣來看的話,地震局的確有改制的空間
對於監測和發布,這兩項交給國家地震台網中心就可以了。而地震台網中心可以想像紫金山天文台那樣划到中科院下面,或者像中央氣象台單獨運行都行。對於救援,可以划到民政部門下面。本來無論什麼災難,調配物資人員的,除了部隊以外,就基本上是民政的事了。劃給民政能更好的統籌各種資源的配給。對於救援中的指揮部分,這個我們基本上每次都會成立應急小組的,大地震都是正副國級的來當組長,大抵不需要一個副部級指揮機構。對於科研,完全不需要一個國家級行政部門來辦。划到中科院或者單獨成立研究院都行。對於最需要權力的防災這個職責,裡面的建築質量部分給質檢給住建部都行。建築驗收本身就有N種檢查,將抗震一起查還更省時省力省折騰。宣傳部分這個基本上給民政給教育給廣電總局都行。的確不需要單獨設一個副部級機構來專門負責地震。這些職能很多和其他部門的職能重合,而且並不需要一起行使。並且,一個單獨的叫「地震局」的機構往往會被要求「預報地震」,所以還是不要這麼高調比較好。不過說來說去,地震、氣象這些從國家到地方有那麼多拿行政編製的人,想簡化建制提高效率,並不那麼容易的。個人認為,地震局行政人員過於臃腫,科研人員力量不足。地震局是個衙門,讓一群沒搞過科研的人來管理科研是個笑話。地震局是否要取消不好說,但是地震局行政和科研一定要分開
日本沒有地震局(一個三天一小震五天一大震的國家)突出作用是養人員新熱的孔子學院與之性質類似:陳丹青:兩千年文脈已斷(酒後吐真言啊)(1)_視頻在線觀看
這個問題也就是當下的社會才會有人問,類似的問題還有某國鄉政府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專業不專業,服務態度好不好,不是考慮的關鍵,個人覺得我國大多數部門都沒有比較合理的考核監督機制。這樣難免就淪落到自娛自樂的境界。日本沒有地震局,在國土交通省下的氣象局下有個地震火山部。一年開銷大約6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億7260萬人民幣。對比一下,是不是視野開闊了許多!
看看美國地震局吧 宣傳 防災啥的 天朝的都做的不好。主要是因為國內地震少 都是臨時抱佛腳
和氣象局肯定不同。
但從管理效率的角度,感覺地震局的行政審批管理職能應該同研究職能分開來,把這部分職合併到民防、減災、消防一起,可能比較有效率。。。發布信息什麼,也是合到一起比較有效率推薦閱讀:
※地震來了大家的反應都是什麼?
※南陽為什麼會發生地震?
※日本熊本縣 2016 年 4 月 14 日地震的原因是什麼?目前影響如何?
※九寨溝地震了,身為經濟不如九寨溝地區的人,是否一定要捐款?
※建築抗震等級、抗震設防烈度、地震震級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