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 App 為了生存,紛紛轉向山寨 Path、破釜沉舟的局面,這類 App 有前景嗎?
隨著Path的熱度,國內一些基於SNS,LBS,攝影美圖等app紛紛向它靠攏,近期以《畫說》為代表的山寨Path浮出水面,甚至雷軍微博爆出對它小額投資。更有人說這類App面臨破釜沉舟的局面,Path才是他們的突破點。就目前國內的情況,這類app是否有前景?
Path幾乎是不可以模仿的。
1、UI非常精緻精細,很難克隆到位。一旦克隆,山寨味極強,失去了產品的品質感。
2、手機生產圖片內容,這在國內的網路環境和手機硬體條件下,不是用戶主流行為。
3、Path從1.0升到2.0,本身也在摸索出路。很可能才克隆,Path就再次變形為3.0,容易閃到腰。
4、Path生產內容門檻過高,對國內用戶價值不大。
正常國家,看到path火,分析Path火的原因在哪裡學習借鑒。
我們國家,看到path火,抄就一個字。
因為知識產權沒有人保護是一種共識了。不過,抄已經是一個大紅海了,抄出來很難的,現在做流氓都不好做了。我覺著那麼多的回答都忽略了一些關鍵點:
- Path 獨有的交友邏輯,僅僅通過電子郵件來請自己的好友這個和國內的現有的sns的思路完全不同,這樣的機制能保障用戶體驗和「控制用戶規模」,而國內的山寨版都為了忽悠投資商而盲目擴大用戶群來拼湊各項業務數據。
- 國人普遍缺乏的審美教育比如說我和我的朋友中的絕大部分都沒能力拍出好看的值得分享的照片,即使我們用的都是頂級的移動設備~
- Path 是一個好玩的產品,而國內的山寨版的製作者不是為了做一個好產品,更多的是為了做一個能騙錢的工具急功近利的心態出不來好產品,這是業內的常識
- Path這樣的產品的用戶群在國內狹窄就像我說的第二條,只能局限在高價格的智能手機或者IPAD用戶中,這樣的基數本身就偏低,更何況,這樣的人群在國內並不都是樂於分享的。有新浪微博基本就足夠了。
所以我的結論就是國內的模仿者沒戲。
補充一點:如果QQ做path 肯定有戲。。。任何一個成功的應用都有一個共性:提供用戶前所未有的功能體驗。無論是從Yahoo到Google,還是Facebook到Twitter。乃至現在的Foursquare到Path,雖然都是不同領域的產品,但都沒有違背這個規律。
用戶不會對一個已經擁有的功能再次產生熱情,這是一個現實問題。只有更新更好的產品才能快速得到用戶。
即使是國內各種山寨的產品,百度、人人、微博、微信,他們的成功都不僅僅是模式本身的勝利,而是在各種層面上給國內的用戶,特別是從來沒用過或無法使用Google、Facebook、Twitter的人們,前所未有的功能、體驗和經歷。
Path是個優秀的產品,只要山寨的到位,體驗和關係模型本身就已經90分以上。但能否成功,還有很大部分依賴中國市場中的運營和推廣。
因此:
* 山寨Path的目標用戶不能是對Path滿意的用戶。而必須更多的是從來沒有用過Path的用戶。* 緊抓Path在國內的最大缺陷-例如視頻慢、流量高,進行功能設計和推廣。* Path的第一波推廣使用了非常多的Email關係。貼合國內的關係鏈,山寨Path的第一波用戶關係鏈應該更多考慮其他的本土化的傳遞方式-例如手機通訊錄。-沒前景。path的實質是關係,關係的建立弱到沒理由,你會在上面發什麼文字、圖片呢?
Path的惟一內容短板是視頻,小公司又沒錢弄帶寬,基本還是等死。
移動應用都發展到現在了,小團隊的生存空間幾乎沒了。From my iPhone補充一點:Path是先有關係再有內容,用內容來維繫or激活沉睡的關係鏈。山寨只能複製Path的形(甚至複製的不夠用心),而無法觸碰到Path的神——因為關係鏈是騰訊的產品系列在管理。米聊為前車之鑒。
path中國用戶很多不是用來社交,而是記錄生活的工具。隱私-path-微博,控制分享才是關鍵
Path ==&>key point: 私密社交專屬日記,富有交互喜悅感的設計,富有可視性的時間軸數據設計。基礎是老外的網路基礎,還有open心態。山寨Path==&>key point: Path的前三者都可模仿甚至超越。當然因為內外環境有別,源生的path設計再加上本土的環境風格思考,才有可能實現突破。
能滿足玩家的虛榮感就是王道~ 人們玩社交的APP不就是圖個求簇擁嘛~ SNS渠道強悍也是關鍵之一~UI做的再好 Share的出口再多~別人找你N麻煩的話一切都是白玩。
Path的模仿者,必須趕緊搶到某些cult式的市場,否則很難立足,除了Path系統性能不佳刷新速度很慢之外,看不出來國內用戶有什麼必要換一個國內Path一模一樣的仿製品。國內的創業者多數產品+開發的組合最大的盲點就是看不到市場推廣才是自己最大的阻礙,山寨Path就算一模一樣,也到達不了Path的用戶數量和影響力的百分之一,因為絕大多數用戶不會知道你的存在的,可能知道你存在的人已經用上Path了,接下來的Adopter會受到第一批Path用戶的影響而不是Path knock-off的
其實Path並沒有那麼值得神奇的地方!
講到底就是UI上相當目前平淡的市場上有少許的突破,
產品功能,相信也不是其的優勢!類似的產品,數也數不清!至於後面山寨與不山寨,但人類始終記得 Path 曾經也有輝煌的一刻;關鍵在於,廣大用戶如何理解path的作用。如何跟微博區分開來。
用了1年Path 給我感覺 確實比其他應用黏性高 。周圍的人的活躍度也滿高的 。我們公司是做 IT 的所以相對來說信息比較快,對這樣的產品了解和使用的多但國內用iPhone 的 做IT 的還是少數,普通用戶根本不知道Path是什麼東西?在國內雖然是模仿,但有用戶體系和推廣 渠道資源的話還是滿有機會的 。先別說流量。等你流量沒有控制的時候在去做 那你就 out 了
不加思考和創新的山寨就是在浪費生命,對抗path這樣的應用,沒有把握能夠遷移他的用戶,就可以放棄開發了
國內用戶有多少人在用Path呢...我覺得好的UI/UE 可以借鑒,但是完全山寨這個確實比較無恥。。。不過我朝中山寨國外的成熟產品很多哦...至於前景來說~~這個不能單靠產品來說,如果公司有實力能投入大量資金去做後續的打磨迭代和運營推廣,前景未必不樂觀。。。如果只是抄著玩玩,那肯定沒戲。。。
這些做社交的,怎麼不觀察人人網,騰訊QQ空間啊,中國人是群居動物,害怕孤獨,現在有哪些人很願意每天關心好友沒有意義的口水,真的不如微信的搖搖功能啊
path在中國就是極客的玩意兒沒有社會主義特色的app是沒法長久和壯大的
1. path本身能活多久,還是一個問題2. 在國內 微博橫行,人人、空間擋道的局面下,讓用戶在一個手機APP上再重構一次關係鏈,希望不大。3. path雖然號稱親密社交,但基礎形態和現有的SNS太像。打敗人人,空間的,肯定不是另外一個人人或者空間。4. 個人感覺,陌陌會比path類得產品活的更長。。。
借鑒不錯,直接抄必死
個人覺得模仿好path需要有那種基因,國內只有豆瓣的團隊才能把它做好。並且做這個正好可以把音樂,電影,書籍的資料庫倒進去,作為一個入口。哎呀,分析到這兒,發現path與豆瓣是命中注定的啊,不做都不行。
推薦閱讀:
※為什麼蘋果的東西軟體 BUG 少?
※iOS 為何會軟體閃退,具體是何原理呢?
※如何看待蘋果手機 12 月 2 日發生的大面積黑屏重啟轉圈故障?
※蘋果伺服器是如何承載全球移動設備Push請求的?
※iOS 上有哪些程序員必備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