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地區分配到較多的重點大學名額,是否公平?

高等教育能實現人人平等嗎?


貼一個劉瑜的答案:轉載轉載轉載

轉載自劉瑜

轉載自劉瑜

轉載自劉瑜

「來,給你出一道題。假設你來自於火星,突然被扔到中國,你可能被扔到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也可能被扔到河南這樣的內地省份,甚至還可能被扔到西藏這樣的邊疆地區。不幸的是,你被扔到中國去的使命,就是去上中學,然後高考。當然了,如果你想考進北大清華這樣的牛校,你肯定希望自己被扔到北京上海,因為那裡學習條件好,分數線又低嘛。問題是,你被扔到這3個地方的概率一模一樣,各三分之一。這個時候,讓你來設計一個理想的高考分數線制度,你會怎麼設計?

這個假設的情形,不是我的發明,而是美國政治哲學家羅爾斯的發明。羅爾斯1971年的時候寫了一本厚厚的書,叫《正義論》。因為這本書厚得讓人望而卻步,所以我斗膽把它庸俗成一句話:只有當你不知道自己可能是誰時,才能想清楚什麼是正義。

當然了,他有一個術語,叫「無知之幕」,也就是一個人在對自己的社會處境暫時失明的情形。一個站在「無知之幕」後面的人,既可能是比爾·蓋茨,也可能是一個非洲饑民。如果你覺得正義就是殺光富人瓜分他的財產,萬一「無知之幕」一拉開,發現自己就是比爾·蓋茨,恐怕你會後悔得一頭撞死。如果你覺得正義就是Windows系統賣5000美元一套,萬一「無知之幕」一拉開,發現自己其實是非洲饑民,估計也要捶胸頓足。

好了,你站在「無知之幕」後面,你得想想什麼的高考分數線制度最合理。

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不如我們來看看美國人所面對的一個類似的問題,和他們的回答:Affirmative Action(平權行動)。

「平權行動」是1960年代隨著美國黑人運動、婦女運動興起的一項政策。由美國總統約翰遜在1965年發起,主張在大學錄取學生、公司招收或晉陞僱員、政府招標時,應當照顧少數種族和女性。目的就是扳回歷史上對黑人和女性的歧視,把他們在歷史上承受的痛苦折算成現實的利益。

「平權行動」實施之後,黑人和婦女的大學錄取率、政府合同中的黑人中標率大大提高。高校錄取制度尤其是「平權行動」的熱點。有的大學,甚至明確地採取了給黑人、拉美裔申請者「加分」的制度或者給他們實行百分比定額制。這種拔苗助長的善良願望,促成了美國的大學裡各種族齊頭並進的大好局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到90年代中期,一個曾經幾乎是「純白」的學校,已經被「平權行動」粉刷得五顏六色:39%的亞裔;32%白人;14%的拉美裔;6%的黑人和1%的印第安人。

然而從1970年代開始,人們開始對「平權行動」嘀嘀咕咕,其主要的矛頭,就是它矯枉過正,形成了一種「逆向歧視」。

1978年的「巴克案」(Bakke Case)打響了反對「平權行動」的第一槍。巴克是一個白人男性,連續兩年被一個醫學院拒絕錄取,與此同時,這個醫學院根據16%黑人學生的定額制,錄取了一些比巴克各方面條件差的黑人學生。巴克不幹了——我不就是白點嗎?我白招誰惹誰了?他一氣之下上訴到美國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裁定對黑人學生實行定額制是違憲的,但仍然在原則上支持「平權行動」。

緊接著,嘀咕發展成了議論,議論發展成了抗議。最著名的抗議,來自1990年代中期加州州長Peter Wilson。他抗議道:「不能讓集體性權利踐踏個人的權利,我們應當鼓勵的是個人才幹。」於是他大刀闊斧地開展了廢除「平權行動」的運動。1995年6月,公立的加州大學及其九個分校廢除了錄取學生中「平權行動」。1996年11月,加州用公投的方式廢除了包括教育、就業、政府招標等各方面的「平權行動」。1997年4月,這一公投結果得到了最高法院的認可。受到加州的影響,另外十幾個州也開始蠢蠢欲動,要剷除逆向歧視的「平權行動」。

取消「平權行動」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1998年是加州大學各分校取消「平權行動」的第一年。在這一年裡,伯克利大學黑人學生的錄取率下降了一大半,從1997年的562個黑人下降到1998年的191個;拉美裔的學生也從1045個下降到434個。各大學校方很有點 「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的感慨。

2003年「平權行動」再次成為熱點問題。因為今年最高法院遭遇了一個新的「巴克案」—— 密歇根大學的Gratz/Grutter對Bollinger案。2003年6月23日,最高法院再次作出了一個八面玲瓏的裁決:密歇根大學給每個少數民族申請者加20分的本科生錄取政策是違憲的;但同時,它又裁定法學院為了增加學生的「多樣性」而照顧少數種族是合法的。這與其1978年對「巴克案」的裁定是一樣的:原則上支持「平權行動」,但反對用定量的方式來固定這種「平權行動」。

如果說最高法院1978年的曖昧還是理直氣壯的,2003年的曖昧就已經是如履薄冰了。那個加分制違憲的裁定是6比3作出的,而法學院「平權行動」原則合法的裁定,是5比4驚險勝出的。Peter Wilson們吆喝了這麼些年,終於把「平權行動」的陣腳給吆喝亂了。

「平權行動」爭論的核心,正如眾多社會問題的核心,是一個「程序性正義」和「補償性正義」的矛盾。「程序性正義」主張一個中立的程序施用於任何社會群體,而無論結果如何——同一條起跑線,兔子也好,烏龜也好,你就跑去吧。「程序性正義」的最大問題,就是對「歷史」、「經濟」和「文化」的無視。一個經歷了245年奴隸制、100年法定歧視和僅僅30年政治平等的種族,必須和一個幾百年來在高歌雄進征服全球的種族放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補償性正義」則主張根據歷史、文化、經濟條件有偏向地制定法律和政策,以保證一個相對公平的結果。但「補償性正義」面對一個不可避免的操作性問題:由誰、如何、是否可能來計算鑒定一個人的歷史、文化和經濟遭遇?一個祖上是黑奴的黑人錄取時加20分,那一個祖上是華工的亞裔應該加多少分呢?一個祖上四代是貧農的人,和一個祖上兩代是貧農的人,分值又有什麼不同?一個窮白人和一個富黑人,誰更應該加分?這就聽起來有點耳熟了,而且是不太悅耳的一種耳熟。這種「補償性正義」的原則,需要一個巨大的國家機器來整理、裁判歷史和現實無限的複雜性,而這種裁判權一旦被權力機器劫持,問題就不僅僅是如何抵達正義,還有這架機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了。

所以說,美國最高法院對「平權行動」的曖昧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智慧。它一方面贊同將歷史、經濟等因素融入政策的考慮當中,否定了純粹的「程序正義」;另一方面,對如何具體地補償歷史、經濟問題,又支支吾吾。畢竟,就算是愛因斯坦,估計也研究不出歷史和現實之間、經濟地位和政治資本之間的兌換率。

承認一個一個的人,也承認一群一群的人。承認你矯捷的身手,也承認他人肩上歷史的十字架,因為在「無知之幕」的背後,你可能是一隻兔子,也可能是一隻烏龜。

好了,終於可以回到咱們開頭提的那個問題了:來自火星的你,被扔到大城市、內地、邊疆的可能性各三分之一,你會如何設計高考分數線方案?

你可能會說:3個地方分數線一樣嘛!大家公平競爭嘛

你也可能會說:讓邊區分數線低一點,其他兩個地方一樣,因為那些地區貧窮,教育條件有限,人家北京上海的孩子用電腦打字,俺們這裡還是鑿壁借光呢

你還可能會說:我選擇讓北京上海分數線低一點,其他兩個地方一樣。因為……因為……咦?你們地球夏天真熱啊!

我們知道,這三種選擇,第一種叫「程序性正義原則」;第二種叫」補償性正義原則」;第三種,姑且稱之為「夏天總是很熱」原則吧。」


這幾天忙著複習考試忙得要死,但是作為一個河南人,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說些什麼。

不公平的是肯定的,樓上那些說「哪裡都不公平啊"的理論姑且算有自己的道理,但我覺得這個問題還是有些中國特色的。內陸省高考生多少人,京滬高考生一年才20萬左右,北京12萬,上海9萬(09年數據,因為我是09年高考,以下我舉的數據大多也是09年的),河南一省就近90萬,佔了全國高考生的快十分之一。

父母是中學教師,所以我從小學時就知道河南的分最高,壓力最大。但是壓力有多大呢?中國的高等教育質量暫且不談,咱不跟其他國家比,就以一本學校為例吧,河南90萬考生,能上一本的有多少呢?文科五千多人吧,(這裡面還有1000是鄭州大學,3000河南大學)理科也不到2萬。一共能上學(包括大專)的考生也只是一半而已。一個室友是上海人,所以對上海的數據比較了解,上海一年高考生9萬人,錄取計劃7萬。

再說一些名校吧,北大清華不是很了解,因為高中時想上復旦,所以比較關心復旦的數據,復旦09年在河南指標在40人左右,文科7人,理科35人(憑記憶的數據,應該差距不大,數據來源為河南省教育廳出版的《招生考試之友》)。到了北大和室友以交流,復旦在上海要招七八百人(這個我沒查過,室友說的,應該不會差距很大),上海交大更多,同濟再多。我當時開玩笑說,我高三要知道要知道這個數據,說不定就起義了。

樓上有人說人家的爹有本事考到京滬了,你能說什麼。人家祖宗是功臣,人家是富二代。我想這個話不能這麼說,在我們父母這一輩人高考時,大多數人都是從農村考過去的,家庭條件差不多,父母都是農民,教育水平也差不多,但是現在城市的學生享受的教育質量要遠遠高於農村地區,而且高得不是一點,特別是京滬穗等發達地區。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農村學生都沒法跟他們比,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北大農村考上來的人越來越少得原因,很多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教師算普通的了,更有父母在北大,兒女也在北大的,例子不在少數。也就是說,現在家庭教育的差距是越來越大了。

至於富二代和官二代,用這個例子來回答教育公平的問題,我想這完全不是一個問題吧,我們在這裡討論的完全是一個制度問題。

在教育質量有差距的情況下,錄取機會也不平等,這導致了一個什麼問題呢?內陸的考生,因為高考壓力大,不得不在應試教育的苦海中煎熬,學習好點的基本上從小隻學習,其他愛好很少。有的甚至不喜歡跟人交流,性格也不好。但是京滬的考生不存在這個問題,高考壓力小使得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做到全面發展,英語也可以得更好。當內地考生和京滬考生考到北大之後,在某些地方的差距是很明顯的。首先是英語的差距,京滬考生英語水平普遍優於內地考生(除了杭外、南外、鄭外等外國語學校的考生),內陸考生的英語口語和聽力跟京滬考生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特別是河南等地,高考英語不考聽力是有多坑爹);其次是人家京滬的考生都有自己的特長,音樂啊、舞蹈啊、打籃球啊,內地考生除了學習好一點很多沒有特長;而且有時候會發現有時候內陸考生連學習都不一定學得過京滬考生,因為高等教育跟高中教育完全兩個思路,應試教育把學生的某些思考能力都破壞了;最後,京滬考生的知識面要廣於內陸考生。

當然以上說的是普遍現象,有些大神呢出生在哪裡都是大神,但是大神還是少數。

好了,我們現在有了惡性循環了,戶口在京滬的更容易上好學校,然後留在京滬,然後大多數會培養出優秀的子女,然後這些子女又有很大概率上好學校,或者直接出國。

但是對於內陸考生,教育質量的差距再加上錄取機會的不公,長期有什麼後果就不言而喻了吧。

但是問題出在哪呢?當我跟我上海的室友抱怨說復旦在上海招的人太多了,佔到復旦一年招生人數的六成以上。他說了兩句話:1.北大是全國人民的北大,但是復旦是上海人民的復旦;2.每個省的大學不都在自己省招的人最多嗎,不能因為復旦大學好其他地方的人就喊不公平吧?

雖然這兩句話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感覺,但不無道理。復旦的確是靠上海的財政支持,在上海多招人無可厚非,誰讓好的中國大學都是公立大學呢?

第二點才是整個問題所在,中國人嚮往的大學,大概我兩隻手就數清了,重點呢也就那麼幾十所,但是中國每年高考生近千萬,怎麼分呢。大學這塊蛋糕,首先要做大,分起來才好分,(好俗氣的說法= =)根本在於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太差,大學和大學之間差距極大。假設每個省都有一個跟武漢大學一個級別的大學,情況會緩解很多吧。

20歲以上的人,也許對這個問題也許都麻木了吧,因為自己早已經忘了高考時有多麼苦,只是想走出去,上一個不錯的大學。從很多人的回答就看出來了,什麼「不公平就怎樣」,「又能怎麼樣呢」。我要是說中國現在不民主又怎樣,腐敗這麼深,又能怎麼樣。這樣說服人么?

這個問題是一個爛到根的問題,而且50年內都不一定能解決,但是我們這些人都是經歷過這種不平等待遇的人,如果我們大學畢業了,忙了,就把這件事忘了?那麼你想想,你的工作好到能給你帶來京滬的戶口了么?或者你可以在京滬買房么?如果沒有或者不能,那麼你的後代還要受著一樣不公的待遇。就是要有人不斷的為不公平者說話,為不公平者爭取權益,這個世界才能更加公平。


這個是權利博弈的結果,要改變的話必須從教育制度的改變開始,比如各地都有好的大學,對教育的投入都比較大,這樣才有可能改變。南方科技大為何意義重大,就在於撬開政府辦學的壟斷,這種壟斷才是教育如此問題重重的根本原因。

說白了,很多目前的不公平不合理現狀的核心原因是權力的壟斷,這個要改難度不用說了吧。


中國很多事仔細想起來很弔詭

比如這高考分數線,我97年考的大學,江蘇那年和北京還是用的一摸一樣的卷子,我的分數如果在北京夠北大 清華 人大(那年這3家都是567分)。但是在江蘇,前2家的分數線在620分以上。

教育部給過解釋,說是由於北京的教育水平高,學生綜合素質高,所以分數(應試分數)比其它地方低,以體現公平。 後來我又看到一個解釋說西藏新疆那邊的,說是因為那邊教育水平低,所以也要照顧,所以分數線也比江蘇這邊低個百八十分的。當時我聽著就凌亂了,反正官字2張口,真反說都有理。


我稍微看了一下排名比較前面的答案,知道這應該是比較久以前的提問了,但我仍然想做點補充。

先說在前面的是,答主是台灣人,自小在台灣生長上學,現在也在台灣念大學。只是大約在高二左右進了高考吧,也看了一些名校的貼吧,來了知乎以後,看了一些討論高考名額分配、區域差異等等的問題,所以我想補充台灣的情況。

我想問一個問題,假設今天真的實施全大陸都用一張卷子,錄取名額完全按照分數高低,會怎麼樣呢?北京上海真的就失去優勢了嗎?

我貼來一個台大教授駱明慶在2002年(還是2009年,怎麼查也不確定確切年分,依照文中所使用的資料應該是2002)針對台大學生做的調查,題目為:誰是台大學生?

他探討了包括省籍、性別和城鄉的差異,文中有許多資料,在此只貼上摘要,如有興趣者可自行搜尋這篇論文。

本文使用1954 - 2000年台大學生的學籍數據, 描述台大學生的性別、 省籍和城鄉差異, 並探討大學聯考的篩選效果。 首先, 台大學生的女性比例在1960年代末期就已經和男性相當接近, 此與一般大學生由男女大幅差異而逐漸接近的趨勢不同。 在省籍分布方面, 1954 - 1991年間, 約36%的台大學生為外省籍。 台大學生為外省籍的比例雖逐漸下降, 但省籍間的差異仍然顯著存在。 外省人在成為台大學生的優勢上, 又比成為大學生的優勢為大。 在城鄉差異方面, 1997 - 2000年間, 相較於全國平均的0.89%, 3.06%的台北市人口和6.10%的大安區人口會成為台大學生, 台東縣的比例則只有0.19%。 各縣市成為台大學生機率的差異程度, 也明顯大於各縣市成為大學生機率的差異程度。 另一方面, 82%的台大學生來自前20所明星高中, 受大學教育機會的篩選過程, 在高中階段就已開始。 此外, 回歸分析顯示, 各縣市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支出等變數, 僅能解釋不到五分之一的縣市差異。 而台大法學院學生的背景數據顯示, 42%的父親和27%的母親為大學畢業生, 父親或母親為公教人員的比例高達42%, 均遠高於大學生和一般人口的比例。 綜合言之, 考上大學與省籍、 父母教育程度和居住在台北市或其他城市正相關, 而考上台大與這些變數的相關程度又更大。 對照低學費政策下學費成本與聯考分數大致呈負相關的現象, 我國現行分配大學教育機會的方式, 至少在學費負擔的公平性上是值得懷疑的。

依據1990年台灣人口普查結果,外省籍人口2,695,080,約佔總人口的13%

個人批註:一直以來全台灣都是用同一個標準在錄取學生,過去為聯考,現在是學測、指考,儘管本文的年份或許有些過時了,但是仍能反映不少問題,更何況,目前有不少大學教授反應學測加深了城鄉差距,因為學測完後要用成績去申請學校,通過以後要去學校面試,那麼這點很明顯對於都市小孩來說是有利的,因為好的大學大部分位於都市,加上面試的時候,優勢家庭能夠培養小孩的譬如臨場反應、申請表上的一些比賽等等絕對勝過弱勢家庭。

也因此,我認為,假設大陸的高考要「公平」,或者說追求意義上的公平,絕對不是使用同一張卷子就可以解決的,畢竟,究竟什麼是公平呢?


評論一個勁地說鄭州超級中學都在不同區,說的好像上海四大名校在同一個區一樣。有毒。總歸有一個比較好一點的吧→_→即使拿鄭州所屬區的平均值拿來比又怎樣,反正不算上那些縣,縣級市。

(有機會我要以上海黃浦區、上海金山區、鄭州中原區、河南任意貧困縣四地本地戶籍學生任意一名學生考取名校、一本、二本的概率。雖然還沒有調查過,但上海金山區的升學率真的比鄭州教育資源最好的區要好么?鄭州教育資源最好的區就不如上海平均值?河南貧困縣和鄭州教育資源最好的區的升學率又差幾何?你們為什麼都只看其一不看其二。只爭著省和直轄市比,不看看比如同樣作為城市南京和上海和maybe江蘇盱眙縣比較一下。省內差距還那麼大就急著省和省(直轄市)比較了。咱一步一步來好哇,說不定你什麼時候省內教育資源分配問題解決了,省市差異也就差不多解決了。)

所以為什麼有那麼好的歷史的河南大學,山西大學民國前期辣么厲害,現在萎成這樣。一樣是繼承了西南聯大的雲南大學沒有北大,清華或者南開那樣?為什麼繼承了交通大學絕大部分實力的西安交大發展沒有繼承小部分科系的上海交大好。為什麼上海鐵道學院牽到江西變成華東交通大學之後分數線就一落千丈了呢。其部分科系可是本來是復交的啊。為什麼蘭大同樣是珠峰計劃,一樣是頂尖985分數線比有些211還低,你們卻都不願意去呢。是啊,它們沒有清華華五好。那曾經比清華華五中部分院校或者實力差不多好的他們,為什麼一步一步甚至有的落的連211都不是?你們優秀的前輩為什麼都不為自己家鄉建設做努力,偏偏要去別的大學教書。為什麼要擠破頭要北上的戶口,獲得北上戶口之後他們是會繼續爭取已經和他們無關的公平權益,還是轉身維護自己作為北上的權力?而你們為什麼又只看到北上總有更多的名額而看不到那些超級中學的升學壟斷?在上海,清北幾乎被上海四校壟斷。和別的高中的同學幾乎沒有關係。在其他省份又何嘗不是這樣,超級中學的壟斷,讓普通中學的同學幾乎沒有出頭之日。(除了那些照顧性名額。)自己省內都不公平,還要讓別人施捨給你公平。為緩解自己省內的矛盾,把人們目光轉移對外矛盾。


不公平。然而有些人沒發現不公平的本質是階層壁壘而絕非地域之爭,而這個事實極易被京滬聚集了權錢精英而掩蓋,事實上京滬普通家庭的孩子未必有某些高考大省的子弟們更容易考上好學校。

其實每個省有資格爭蛋糕的也就那麼幾個學校那麼幾個班而已。查查那些孩子的檔案,你們就什麼都明了。只有極少數天賦不錯的平民娃、小縣城學霸之流摻雜其中,而這個比率一年比一年小。特別是有了素質教育,搖號上學,自主招生之後。為什麼?自己慢慢琢磨。


不公平。而且也不可能公平。教育資源永遠傾向於權(和諧)貴和土豪。回答完畢。

地域的逼,撕不完的。


高等教育又不是憑空來的,有的人說河南有60萬考生,上海北京加起來才20萬考生,那麼河南在高等教育的投入有上海北京多嗎?公平不僅指獲得權利利益的平等還包括付出責任的平等。

高等教育的錢的確來自政府,但我國又是分稅制的。比如個人所得稅分省級提留和上繳國家部分。這樣來說寄託於讓北京上海的省級提留來填河南的窟窿,現實嗎?

從國家層面來說,也不可能全部平均分配,畢竟北上對國家稅收貢獻是大大的,而且減少北上的名額對對北上的持續發展也不利。

這樣來說,當有些人叫囂著權利平等的時候,怎麼不說說責任和義務也平等呢?比如,城市居民參照農村那樣免除所得稅,我國農村竟然不繳稅了?


雖然我是北京人,但我承認,就是不平等,而且這樣,其實對北京孩子也沒太大好處,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國家最頂尖的大學就那麼幾個,這幾個沒有必要對本地學生優惠,而是應該招攬全國最優秀的學生。據我所知復旦交大里外地學生的比例很高。其它地方性的大學隊對本地學生偏袒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本來就是地方納稅人養的學校。

這個國家的教育資源應該普及到每個地方,尤其是經濟落後的地方,這才是正道,而不是去抱怨為什麼北京上海大學容易考,這不是北京上海的學生的錯或者優勢,這是這個地方本身經濟發達之後的結果。不要說什麼上海是全國人民的力量造的,這太荒唐了。上海從100年前僅僅憑藉自己的地理位置就應該是發達的地區。所以如果有人要罵的話,就罵罵自己的老家政府為什麼不能做到興辦教育,而不是找北京上海的學生來發泄。


相當不公平。但是我來做一些政治不正確的分析。

大家都把高考的目的當作是「選拔優秀的人」。但是我認為高考的目的,事實上是國家在考查應該花多少錢來培養這個人讀書。進重點大學,學費低,教育資源好,相當於國家投入更多的錢來培養你。

那國家應該在誰的身上多投資,誰的身上少投資呢?我們從公平的角度,都認為應該是優秀的人應該獲得更多投資。但是國家不這樣想,一些不在「公平」範疇的事是要考慮的。

比如,優秀是相對的,一個在上海英語成績平平的學生,實際英語能力要超過一些偏遠地方的尖子生,同樣的相對性還表現在很多方面;再比如,國家要考慮人口流動、人口管理等因素(萬惡的戶籍制度),異地求學加大這種壓力,這使得重點大學所在地的學生獲得了便利,誰讓教育資源不均衡呢;還比如,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學生給扶貧幫困帶來更大壓力,可能帶來不穩定。等等等等……

總之,在這個國家,就不能光考慮個人意義上的公平和權利。有時去不了重點大學,不是你不夠優秀,而是國家從有限的種種方面判斷出花錢培養你不划算。你能做的,就是證明給國家看。

最後還要說,就算在法國也沒有什麼公平。法國每年都要吵一次,因為法國的精英大學裡全是精英的後代,工人階級的子女很少。每年都提出要給貧困學生優惠,每次都被精英大學集團拒絕。


上海人,也來提個假設,請各位思考。

------------------------------------------------------------------

假設:將上海的復旦交大整體搬遷到河南,放在省會鄭州,因為人不是神仙,不能將土地和建築物等不動產原封不動的搬家,所以只能將所有的人,教職工和在讀學生,所有的動產,學校名稱,每年國家的撥款,全部移到河南。然後上海人發揮風格,學校不在上海,所以不需要給上海錄取名額了。而上海在學校原址重建大學,名字重新起,撥款由上海財政支付,不要國家撥款,全國甚至全球重新招聘教職工,繼續全國招生,各省考生的錄取名額與今天相同。

------------------------------------------------------------------

請各位思考,一年後這些學校會如何,十年後呢?照今天的情況,河南省能否留住教職人員和未來的生源?與高考分數線有關係嗎?學校建在哪裡,當地自然多招學生,並非什麼不公平之事。然後知高考分數線並非當政者所應首先考慮之事,各地經濟文化如何發展才是。

------------------------------------------------------------------

補充說明:

任何大學其實都是本地生招的比例多些,京滬地區分配到的是較多的本地大學名額,其餘各省的本地大學給本省的名額也是比外省要高的,所以問題實際上轉化成了:為什麼京滬地區的本地大學中重點或名校多?

與北京不同,上海是一座歷史很短的城市,是清末才發展起來的,假設回到1900年,那時上海完全是座新的城市,如同1980年的深圳。但是30年後,到了1930年,那時的復旦、交大、同濟就已經是全國的名校了。深圳也建設了30多年,經濟發展成就有目共睹,為什麼大學建設沒有跟上?其餘各省,很多城市改革開放30多年,經濟建設都是飛速發展的,為什麼大學建設沒有跟上?

芸芸眾生以各種「公平」「正義」之論,追究京滬地區大學名額分配,其實是緣木求魚,而當政者甚明,所以不為也。


我會動手去糾正這種不公平。無論是我以前就職的公司,還是後來我自己的公司,只要我參與招聘,我都會問求職者,你是哪一年從哪裡以多少分考進大學的?如碰到一個以較低分數考進清華的人,我會向同事和合伙人說明中國高考的情況,告訴他們這個求職者大學以前的學業並不比另一個以更高分數考進不出名大學的求職者出色。


稀缺資源畢竟稀缺,即使把被富集在局部的釋放,總體依舊稀缺——所以學渣就別做夢了


公平。

在我剛進高中的時候我也抱怨,等我知道人大附那群人除了成績還在其他更多特長上有多變態以後我就沒話說。如果縮減這群人的名額,是對這個社會最大的浪費。

說一句非常政治不正確的回答。

從我大學,和我的許多大學朋友的感受來說,來自高中名校的人在大學的發展要優於來自其他學校,不僅是成績,還有社團等種種。


作為一名在當時的第一人口大省河南參加高考的人來說,這事我已經不想說公平與否了。。。

比我成績差不少的同學當時去搞「高考移民」移民到北京參加高考,居然都能進很多重點大學,令我還是很震驚的。。。

最後說一下,上了大學才發現,原來班級里從北京or上海考過來的同學,基本上都屬於自由調劑的學生了。。。

是否公平?是否存在即公平?其實我已經不關心了,對於我們的下一代來說,如果條件允許,不妨送出去讀書吧,國內的名校,其實也就so so,讀了一樣會後悔,不如一步到位,逃離天朝。


問題是並不是為什麼重點大學在偏遠地區招的人少,而是為什麼發達地區重點大學多,而發達的地方資源多這本來就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事。


世上本沒絕對公平

只能說你的角度上是不公平的


不公平。不過想想哈佛劍橋就只招那麼一點國際學生,想想美國常春藤大學都是富二代官二代,就知道沒有什麼是公平的。

另一方面,雞頭和鳳尾的優劣高下之分是個恆久的爭論了。


推薦閱讀:

《爸爸去哪兒》四中,你覺得誰的教育方法最好?
東西被偷真的是我的責任嗎?
ARWU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靠譜嗎?
語文課到底教了我們什麼又應該教我們什麼?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TAG:上海 | 北京 | 教育 | 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