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國註定無法成為世界級大國?


因為美國揚基佬踏著德意志累累屍骨登上了鐵王座,當然這是馬後炮說法,客觀上確實也是德國不能稱霸的外部因素。

德國能有今天,不能將所有的黑鍋都甩給元首,罪魁禍首其實是德皇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接手的德國跟元首接手的德國國際環境完全不一樣,沙皇一家基本上就是講俄語的德國人。沙俄、德國、奧匈這歐洲大陸三大保守國家結成同盟是能正面剛贏英法美以及一幫殖民地小嘍啰,真這樣的話哪有大西洋對岸暴發戶的今天。可惜,威廉二世是個敗家子,不光敗光了德國家業,還連累沙皇死全家,直接導致一戰後德國處境極其危險。


眾所周知,二戰初期,納粹德國的軍隊在歐洲所向披靡,不僅橫掃波蘭、法國等七國軍隊,還將英國遠征軍趕回不列顛,佔領了西歐廣袤而富饒的土地,一時主宰了西歐大陸;巴巴羅薩行動中,德軍再次憑藉閃擊戰的利劍將蘇聯巨人刺得遍體鱗傷,其中基輔戰役更是戰史上空前絕後的合圍戰。到1942年,納粹德國發展到了頂峰,勢力範圍北到列寧格勒附近,南達北非,東至伏爾加河,西臨大西洋。

可僅僅三年後,德國便在西方盟軍和蘇聯紅軍的聯手打擊下土崩瓦解,德軍在東西兩條戰線上全面潰敗。在蘇聯紅軍越來越逼近的腳步聲中,帝國元首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中自殺,同他一手炮製的「第三帝國」化為歷史灰燼。

作為歐洲工業技術的典範和戰爭新遊戲規則的開創者,為什麼德國的兩次大戰都註定以失敗收場?

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可謂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希特勒缺乏戰略頭腦,不懂軍事卻喜歡越級指揮,導致德軍在戰場上失利;也有人說德國與義大利和日本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結盟,尤其是「豬隊友」義大利各種拖後腿,導致德國被迫改變戰略部署。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這些答案雖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總有隔靴搔癢的感覺,並不能真正讓人信服。畢竟,戰爭不僅是武器層面的PK,更是背後綜合國力的激烈競爭。要解答德國因何戰敗這個疑問,雲石君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自然是德國地緣區位的劣勢。

從整個歐洲大陸的地緣格局來看,德國地處歐洲的「十字路口」,夾在東西歐兩大地緣勢力中間,周圍都是法國、英國、俄國等實力雄厚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這種獨特的地緣結構,對德國形成了天然的限制,使其很容易陷入四面受敵的不利境地。

當然從現實層面來看,德國的處境或許還沒那麼糟糕。雖然夾在東西歐之間,但德國由於自身實力強大(一戰前德國經濟已是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加上納粹集權體制的加持,也有機會改變——畢竟中國古代據中原討平四方的王朝不勝枚舉,所以中原也不是完全不利於成就大業。

而對德國來說,如果能夠一鼓作氣,先搞定東西歐中的任何一個,然後再加以整合,反手去干另一個,同樣也有得勝的希望——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也都是這麼構畫的。

只不過,歐洲的地緣結構,實在是太奇葩了些。西歐方面,除了法國,還有一條英吉利海峽,海峽對面有個不列顛島存在——這使得德國搞定西歐,不光要取得陸上優勢,還得取得海上優勢。

可問題是,在海洋時代,英國是名副其實的海上霸主,擁有強大的海軍。至於德國雖有海,但受制于波羅的海的鉗制,通向外洋的通道受到極大限制,再加上是後發國家,在海軍方面根本無法與傳統海上強國媲美。

縱觀德國海軍在一戰二戰的表現,對英國海軍的極度畏懼是自始自終的,德國海軍在一戰的多數時間是龜縮在軍港內釣魚,等到最後上級命令他們出去與英國海軍戰鬥時,德國海軍拒不服從命令,還向命令他們的指揮官開火!鑒於德國海軍如此差勁的表現,德軍將領魯登道夫送給了他們兩個字:無能!

而往東,蘇聯雖然在兩次大戰的中前期都很被動,但國土面積廣大,東西長1萬多公里,擁有極大的戰略縱深,這就意味著蘇聯一旦在西線上面臨軍事進攻,可以充分發揮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依靠戰略縱深和惡劣的氣候來拖垮對手,靠消耗和時間來贏得勝利。這是蘇聯最大的地緣優勢,在對抗拿破崙和希特勒的入侵時,蘇聯屢試不爽。

往西,要穿越英吉利海峽,往東,要面臨蘇聯的戰略縱深和惡劣氣候,這些都意味著德國對東西歐的戰爭,必須是長期性的。如果對單一方向,那長期性還能維持下去,兩面作戰的長期性,這絕非德國可以承受,最後的失敗自然也就不可避免。

其次,德國石油資源極度緊缺,軍工業產能不足。

德國統一後,乘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春風,迅速成長為工業強國,到一戰前,德國經濟已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按理說,有這樣一份殷實的家底,德國無論如何都不會與資源緊缺、軍工業產能不足扯上關係。其實不然。

戰爭是一場燒錢的遊戲,到了現代戰爭,更是變成了燒能源的遊戲,石油和煤炭就是支撐德國戰爭機器的兩大能源。

德國最豐富的戰略資源要數鐵礦和煤礦。魯爾工業區以煤礦聞名整個歐洲,這對德國的軍事工業和其他工業非常重要,眾多重工企業如克虜伯兵工廠強大的生產能力就證實了這一點。

與鐵礦和煤礦的富足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石油資源的極度匱乏。

二戰初期,德軍石油礦物儲備相對較為充足,補給主要靠卡車,因此德軍能夠輕鬆從法國打到南斯拉夫,並在希臘挫敗英國人。隨著戰事持續,石油消耗越來越多,再加上盟軍空軍對德國所控制的油田和石油工業進行了毀滅性轟炸,德國石油資源極端匱乏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嚴重影響了德軍的後勤補給。

德國本土石油年生產能力只有幾十萬噸,而和平年代每年就要消耗上千萬噸石油,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因此德國只能將匈牙利和羅馬尼亞拉下水,藉以控制兩國境內的油田。即便如此,兩國油田仍不能滿足德國的戰爭需要,更不能掩蓋德國石油短缺的問題,於是蘇聯高加索地區豐富的石油便成了德國覬覦的目標,侵蘇戰爭一定程度上是一場資源爭奪戰。然而在高加索方向的失敗,徹底斷絕了納粹德國擺脫能源瓶頸的希望,斯大林格勒戰役也成為蘇德戰場的重要轉折點。

另一方面,德國的軍工業產能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德軍在戰場上的發揮。

侵佔法國後,德國雖然控制了大半個歐洲的軍工業,但與主要對手蘇聯、美國等相比,德國的軍工業產能仍顯得相對不足。戰爭開始後,為了削弱德國的軍事、經濟和工業實力,盟軍對德開始了漫長而又持久的戰略轟炸,不但打擊了德國的軍工業和戰時經濟,還間接地扼殺了德軍優勢的機械化部隊和強大空軍,與地面進攻相輔相成,對德國最終的失敗起到了很大作用。

再次,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其實要挑戰的是整個國際秩序,而這又等同於和世界上所有強國為敵,這是德國有限的國力所承受不起的。

正如雲石君在之前的德國系列中提到過的,德國由於長期分裂,導致國家統一較晚,已經在起步期輸給了大西洋沿岸的英國、法國等老牌歐洲國家。待到國家統一之時,列強已瓜分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殖民地,提早完成了工業化,並在相互競爭和博弈中重塑了國際關係和秩序。德國作為一個後發國家,要想突破地緣格局的限制,只能向舊有的國際秩序發起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的敵人已不僅僅是某一個特定的國家,而是所有強國聯合起來構建的新型國際秩序,這種秩序如同蛛網一樣將各大強國緊緊粘連在一起,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德國作為秩序挑戰者,不得不面對整個現有秩序的受益者的壓制和反擊,而以德國有限的國力和地緣劣勢,根本不可能與這麼多強國為敵,這就註定了德國的挑戰註定是要失敗的。

從德國內部來講,納粹集團的執政理念過於極端,德國國民受夠了物質上的困窘和政治上的屈辱,急切需要改變現狀,但這個民族的性格過於刻板,缺乏必要的妥協和轉圜的應對,所以無法以柔克剛。這就給納粹的上台提供了契機。

納粹上台後,大搞極端中央集權,雖然短期內確實做到了集中資源用於發展,但其背後卻是對民眾的過度剝奪。這種剝奪靠鼓吹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可以支撐一時,卻無法支撐一世,時間久了民眾情緒就會消退,進而發起反抗。所以納粹要維持政權,只能繼續在國內維持高壓統治,對外發動戰爭掠奪資源和剝削他人,並以此來緩解民眾苦難,豐富民眾物質生活。

更何況,納粹上台靠的就是給民眾許願。希特勒許諾,如果納粹黨上台,德國政府將拒付賠款,撕毀凡爾賽條約,走出經濟困境,使德國恢復大國地位。在他上台後,一系列政策確實惠及民眾,但國內資源來源畢竟有限,這麼多福利和優惠總要有人埋單。德國要想維持國內的統治,只能轉移剝削對象,通過戰爭去掠奪他國資源填補自己。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通過戰爭凝聚國內人心和力量,繼續給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打雞血,另一方面又可以通過物質的彌補來進一步增進民眾的愛戴和支持,鞏固納粹黨的執政合法性。而以德國有限的國力,根本承受不起戰爭的持續擴大化,也無法保證國內民眾福利不斷供。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德國從一開始,踏上的便是一條不歸路。

戰爭結束後,德國對納粹犯下的滔天罪行進行了全面和深刻的反省。通過反思歷史和戰爭賠償,德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這與日本的死不認賬形成了鮮明對比。1970年,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認罪的鏡頭,已成為德國反思歷史的經典象徵。

為什麼二戰後的德國對納粹反思會如此徹底?這除了外力的強制與自身認識的變化,其實也與德國戰後的國情密不可分。與日本死不悔改,依然能逍遙快活不同,德國的國情決定了,它想繼續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無止境的懺悔是不得不做的選擇。關於這一點,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下一節中,雲石君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63章——德國之第7部分。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關注本微信公眾號,持續收看全部雲石君原創文章。


德國為什麼無法成為世界大國,涉及到的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終極規律:

即先進生產力下的人口數量是否融入先進生產力

從農業文明戰勝游牧文明,靠的是穩定的農業生產方式帶來的人口膨脹,在相對龐大的人口基數下,農業文明逐漸在手工業、軍事、工程等領域產生游牧民族無法比擬的技術和經濟優勢,使得游牧文明不得不學習更先進的文明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即使是蒙古這樣的游牧文明終極狀態,最終也是依靠農業文明的體制和技術才能稱霸世界。

英國的工業革命在生產效率上遠遠壓倒了農業文明能提供的最高水平,因此在工業革命技術普及的19世紀,英國對其他農業為主的文明能構成優勢,即使英國的人口數量並不突出。

但在工業革命技術擴散後,英國的技術優勢不再突出,文明之間的實力比較重新回到工業人口的數量比較,這是德國這樣的中歐國家可以崛起的重要原因。

等到美國蘇聯這樣的人口大國完成工業化後,德國就不可能再成為世界大國了,人口之間的絕對差距在那裡,養育人口的潛力也是可以估算的,除非德國統一歐洲,但在軍事武器已經可以瞬間毀滅中型國家的背景下,這實際上已經是個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在沒出現跨越性的技術領先之前,德國沒有可能成為世界一極,而更悲哀的是,技術的領先也是以人口基數為基礎來推進的。

那麼,現在世界上工業人口最多的文明是哪個


現已加入雲石自問自答套餐。


站位太差

無美國之獨霸北美

無俄國之寒冷嚴冬

無中國之人多勢眾

無英國之海權便利

無法國之直通西洋


雲石你有自問自答了。德國是世界大國。但只是,不是一個類似於美國,中國,或者鼎盛時期的法國(非洲帝國法蘭西)那有的「大國。」

因為德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四戰之地。地理位置太過操蛋。有這種地理位置的,也就是韓國和敘利亞。當然了。歐洲還有一個地理位置比德國還要操蛋的地方。捷克。本來是強國的底子,但竟然只是二流國家。三十年戰爭幾乎把神聖羅馬帝國最繁榮的一個省打成垃圾場。捷克後來的大多數貴族除了極少數堅持信奉天主教,又恰好躲過戰爭中血腥屠殺的舊捷克貴族,幾乎都是被換過一次血。著名的Schwarzenburg家族(長期擔任奧匈的首相,將軍,人才輩出。現代還出過捷克總理)就是巴伐利亞人。

德國也不例外。德國地理位置太過操蛋。歷史上戰爭的血腥屠殺給這個國家造成了太多痛苦的記憶,乃至於本應古老善良的德意志在遇上了一個產自義大利的極端主義思想,和一個產自奧地利的瘋子政客,加上一群來自東普魯士的軍官,就能製造出巨大的災難。

或許,德國+波蘭可以成為一個超級大國。但波蘭人的本地貴族、民族精神實在過於強大。

這種地方非常適合做帝國的中心。然而,並不適合從這裡開始興建一個帝國。


德國就難以崛起為超級大國嗎?難,但也不盡然。

德國差就差在體量上,在歐洲稱王稱霸可以,但在世界範圍上遇到中美俄這種綜合實力選手,那就呵呵了。對德國而言,問題就是如何增強自己的體量。這個體量就是歐元區和歐盟。

從內部來講,德國人口和GDP雖是歐元區最多的,但是只佔歐元區人口的25%,GDP的24%,主導,但不絕對。只要域內有兩個次強國家反對,德國就很難辦。並且其主導地位是靠債務危機被凸顯的,危機沒了,地位自然就會下降。所以對德國而言,漸進式戰略是最符合他的。這次歐債危機最好先別解決,盡量長期化,但也別嚴重化。德國是歐洲的債主,其他國家要想借錢得看德國人的臉色,其可以通過財政力量,一步步的收繳各國的政治主權,這才是最有利於德國的。因此,目前有些歐洲人把歐元嘲諷叫德元,擔心德國會再次覺醒統一歐洲的政治野心。但不管怎樣,目前國際會議核心是五常+德國,德國的國際地位凸顯,使得傳統的德法雙核體系逐漸向單核體系靠攏。

從外部來講,未來誰的競爭會是區域化的競爭,區域化競爭的首先是貨幣權的競爭,誰的貨幣使用量最多,誰就佔據優勢。美國的衰落會使得美元勢衰,歐元、人民幣、盧布、日元的外部地位會更加重要,其他如盧比、雷亞爾、里亞爾是無法建立自己外部貨幣圈子的。而日元使用區域集中在東南亞,競爭的對象是強勢的人民幣,且與歐元相距較遠,兩家沒有大的矛盾。能與歐元競爭的將會是人民幣和盧布。

貨幣的背後是刺刀。不增強軍事實力是無法讓幣權做大的。可以想像得到,人民幣的背後是不僅僅是強大的生產能力,還有日益增強的軍事實力,美元的衰落會使得人民幣滾雪球般西進。也可以想像得到,盧布雖然不強勢,但普京會藉助傳統政治實力,趁機整合獨聯體,藉手能源武器推動盧布前進。但盧布終歸是競爭不過歐元的,俄羅斯會越來越傾向使用軍事力量,而德國乃至歐盟缺少的恰恰是軍事力量。不僅如此,歐洲是缺少能源的,其未來不僅僅要與俄國爭奪東歐,還會爭奪北極和中東,這都會使歐洲增強自己的軍事力量。

軍力不是短時間就能提升起來的,德國主導下的歐洲,增強軍力的最優解是,短期靠法國,延續法國的政治和軍事實力,中期靠歐洲,建立統一的歐洲軍團,稀釋法國政治軍事地位,長期靠自己,自己的軍官組織主導這個歐洲軍團。可以預見得到,在不遠的將來,我們這代人可能會看到德意志(歐意志?)戰車的重新啟動。

趨勢是有的,但是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或者說,難在哪兒?

首先是歐元區本身的問題。美元仍在的情況下,人民幣和盧布是不會看到歐元徹底完蛋的。即使歐元真的完蛋了,德國依舊可以依靠他的經濟實力,聯合法國波蘭重新構築新的歐元體系。

其次是歐洲諸國會放棄本國的政治主權嗎?國家是個命運共同體,是需要民眾來認同的。如何把歐洲一體化的意識普及大眾,讓主權變得可以交易是德國面臨的又一問題。對此,中國的崛起,俄國的威脅,美國的壓迫,是危機,也是機會。

再次是如何構建統一的歐洲軍團,這不是新話題,是個老話題。既想依靠法國,又想削弱法國,因此,如何處理德法關係就變得很關鍵。

最後,也是關鍵的一點,德國在面對諸多挑戰的時候,耐壓程度究竟有多大也是個問題。國力再強大,也不會無限透支。如何平衡,如何取捨有是個問題。

未來的競爭依舊很傳統,一手鋤頭一手刀。中國是小米加步槍,美國是胡蘿蔔加大棒,俄國是伏特加和鐵鎚鐮刀,就看德國主導下的歐洲如何構建自己的鋤頭和大刀了。總的來說,德國不是註定無法成為世界級大國,只是難度很大而已。如果最難是1.0,德國的難度或許也到不了0.9,但0.8的難度是有的。


一直是個世界級大國

這世界懟過美英蘇的國家有很多個

同時懟之中的兩個

中國和阿富汗

同時懟三個

只有德國

你說伊拉克,海灣戰爭不叫懟,叫群毆


【媒體角度:德國本身對世界局勢的關注度不夠】

從當今德國媒體的報道上面就可以看出,德國媒體集中在敘利亞問題、非洲脫貧問題、土耳其問題等區域問題上,對亞太等經濟政治發展非常迅速的地區缺乏關注,尤其缺乏對中國的關注。導致普通民眾對中國的發展情況非常不了解,多數停留在上世紀的水平。認知上的不足,必然導致行動上的遲緩,在日新月異的國際環境中,德國可以是重要角色,但無法與英法美俄中相提並論。

而從歷史角度而言,其他回答者已經分析得很好了,地理位置、國家資源、列強紛爭等。


因為德國人過早殺掉了羅莎 盧森堡,斷了共產線。

一個赤化整個歐洲的,在全球範圍輸出革命支持殖民地解放的,莫斯科-柏林-巴黎-馬德里-羅馬蘇維埃軸心,請問要怎麼輸?


德國難道不是世界級大國?

要說不是,那肯定是說的人口和國土面積。


德國硬實力很強,歐州機械工業和化學工業的霸主,你可以去問問在歐洲讀理工科的同學。你的意思無非是德國沒有核武器。 這個東西,美國是最不想讓德國有的,但是話說回來,沒有美國的限制,核裂變類型的核武器,還是有一批國家能搞出來的。


為什麼德國無法成為大國的原因其實和雲石為什麼無法成為知乎大V是一個道理,就是無天時地利人和,而雲石你就輸在人和上了。


我之前讀過一本書,裡面說了人口學和地緣政治學的一些事。如果要成為超級大國,首先就要有雄厚的製造業基礎,資源盡量越多越好不要進口越好,所以理論上就要有多多的人口。政治上的要求更苛刻,要穩定,要持久,要有先進的指導思想。說到政治,就不得不談二戰。那時候德國的出發點和目標都很偏激,所以註定他走不遠。我年輕的時候可以說是德吹,德國什麼都好,什麼都帥,二戰輸掉是因為腰帶上栓了倆傻逼。不過知道後來我的老師和我說了一些事以後,我才開始研究德國的歷史,才發現德軍作戰也不是多神,只是他以強打弱,打贏了是正常的,打輸了倒是很丟臉。唯一一次以弱勝強是阿登森林,不過要以整體的角度來看,只是困獸猶鬥狗急跳牆,對戰役的結局沒有影響。整個歐洲的面積已經讓他的國力不堪重負,又偏偏戳了俄毛的眼珠子,必敗啊必敗。

現在德國不會想成為世界主宰的事情,自己拖著歐盟的一堆爛攤子,自己家後院子還冒煙了。因為希特勒是幫德國干倒世界,默克爾是幫世界毀了德國。以這個大嬸的主張繼續下去的話,難民問題會直接導致德國滅亡,到時候能保住德國就成功了,還做什麼超級大國夢。


就這蛋疼的地理位置,西面法國堵著,東面坐著個毛子,往南就是出了名的巴爾幹火藥桶,北面一出海就被英國人錘爆。起得來就有鬼了…


《大國崛起》里可是講過德國的,提這種問題是在打央視的臉(相關:認為《大國崛起》很好看)


一,地緣。 二,資源。 三,人口。四,隊友。


成為世界級大國的唯二條件是:人口,國土面積。德國一個沒有,又怎麼可能成為一個世界級大國


決定一個國家能否成有多大主要取決於人口 面積 資源和 地理位置吧!

德國人口多 教育水平也牛逼 人才豐富 面積也不算小了,

主要是德國的資源不是全資源國家,要成為世界裡國家最好是有全資源 起碼也得是主要資源和稀缺資源都有。 俄羅斯 美國 就是全資源國家 石油 天然氣 各種礦物質自己國家全有,這就是本錢!自己沒資源 進口成本高 況且和對手國真要上綱上線競爭的時候 不賣給你立馬完蛋! 中國雖然資源豐富但缺石油, 鐵礦石,等重要戰略物資!雖然基地屁混到世界第二了,東西賣到全球,也算是世界性大國了,但不算世界性強國。 島鏈被封,資源切斷,基地屁立馬大幅度萎縮,將被打回區域性大國的位置!

!德國也一樣 英法一旦把出海口一等 德國基地屁立馬萎縮,暴跌 連區域性大國都做不了


瀉藥 @雲石 ,我不認為德國不是世界級大國。。。從前是,現在也是,我不知道世界級有什麼標準,作為歐盟領導者之一,我覺得這一條就夠世界級了


推薦閱讀:

隆美爾到底知道不知道盟軍會在諾曼底登陸?
二戰德軍與希特勒的關係?
假如拿破崙希特勒不進攻俄國,而是在之前佔有的領土裡大搞建設,十到二十年後可能形成什麼樣的局面?
如何評價《帝國的毀滅》中戈培爾所說「德國人選擇了元首,就要付出代價」?
希特勒在中國當代青年中受到熱捧嗎?

TAG:德國 | 納粹德國 | 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二戰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