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在CPU領域一直擠牙膏,會不會是重心轉移?

以我看來,Intel這幾年擠牙膏很多時候是因為技術瓶頸所以無法遵循摩爾定律。

以下僅為個人觀點,請多多包涵

——————個人觀點分割線————————

這個當然和我們全球的科學技術發展有關,

但是回過頭來看下intel在超極本領域的支持之後,

我有點感覺intel會在低壓及無風扇設計的CPU進行轉移。

首先看下超頻領域,

在這個領域裡面,Intel一直和AMD在抗爭,

而且抗爭的結果說實話,很慘烈,

因為可憐的CPU們已經承受液氮的不斷冷卻。

再這麼下去要進入科研層次了。

但是在低壓領域,貌似Intel走了一條很符合大眾的道路,

從若干年前人們抱怨台式機,筆記本風扇很吵,

到現在intel推出M系列去解決風扇轉動問題,

雖然性能確實差了很多,但是對於輕辦公,不想聽到雜音的人們來說是福音。

而且在超極本裡面大多也採用了低壓u單風扇的設計。

這樣減少風扇的個數,可以大大提升輕辦公用戶的體驗。

————————分割線————————

所以各位知乎大大們,

Intel是有意往少人開發的領域進行重心轉移,

還是說Intel只不過是多開業務,但重心還在高端CPU身上呢?


Intel並非在CPU領域擠牙膏,而是在家用CPU領域擠牙膏。

從第一代 Nehalem i7-920到最新的i7 7700K,面向主流市場的頂級家用CPU——Core i7系列一直保持著四核心八線程的規格。每一代都會有所提升:頻率、製程、功耗、指令集、周邊介面規格。但四核心這個規格從未變動。然而每一代新出來時候,製程、功耗對性能沒影響,頻率的提升不可能一下子提升太多,指令集、周邊介面帶來的提升需要等應用優化、周邊設備普及才能體現出來。

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到了今天,CPU頻率的提升已經很艱難了。像當年386-486·586-PII-PIII那樣每代的最高頻率能提升60%甚至200%這種幅度的情況,除非是根本性的工藝/材料改進,否則可以認為不可能再出現了。每一代的製程升級提升一點點,製程優化又提升一點點……

指令集也是類似,常用簡單指令其實就那麼幾十個,現代CPU的各種指令集(MMX,SSE*,AVX*)大部分都是把一些常用的簡單指令組合固化下來,實現一個時鐘周期能完成以前需要多個時鐘周期才能完成計算工作。但這樣的指令組合是無窮無盡的,不可能無限制的都固化在CPU裡面,只有隨著應用環境的變化,某些指令組合的使用率提升了,這時候作為一個擴展指令固化到CPU裡面才有意義。

當然,上面說的是CPU性能提升的困難是指單個CPU核心,要提升CPU性能,最簡單暴力的方法就是堆核心。沒錯,Intel企業級CPU就是這個思路。以至強E5為例,初代E5-2690 8核,E5-2697 v2 12核,E5-2699 v3 18核,E5-2699 v4 22核,E5-2699 v5據報道會達到32核。實際性能方面,以Cinebench R15為例,雙路系統得分從2200~3000(v2)~4300(v3)~4900(v4),真心不算擠牙膏了。

至於為何家用市場不這樣做?第一個原因大家都很清楚,農企不給力,沒有競爭對手,沒有動力。這個隨著Ryzen的上市可能會促使Intel改變思路,在家用市場也開始增加核心數。第二個原因就是應用環境了。家用市場CPU需要處理的數據量有限,可以說90%的家用PC,CPU閑置率都非常高。剩下10%中,也就玩遊戲的時候能高點。而現在流行的遊戲引擎,增加CPU核心數對性能提升不大,反而更大可能因為頻率的降低而造成瓶頸。

當然,反過來,對於遊戲開發商來說,家用主流的高端一直都是4核,也沒有動力優化更多線程時候的性能表現,不是每個遊戲玩家都願意花大錢裝一台6核/8核的機器。而且,不同於普通PC應用,需要考慮舊版本兼容,代碼復用,數據一致性,前後邏輯這些不利於進行多線程優化的因素,對於遊戲引擎來說,大部分適合併行運算的早就對GPU進行了優化,使用GPU的運算能力。CPU核心數再多,有GPU的運算單元多麼?四路E7 v4開超線程也不過192個邏輯核心,NV次旗艦的1070就已經1920個運算單元——剛好10倍,上面還有單路Titan Xp 3840個運算單元,足足20倍,更別說完全可以跑四路Titan Xp。剩下不用GPU要用CPU計算的都是不好並行處理的,因此遊戲引擎為低頻多核CPU進行優化的動力是相對較低的。

至於題主提到移動CPU降低功耗表現不錯,這就是企業級市場的技術下放到消費級市場的結果了。為什麼這麼說?E5的核心也不是隨便堆的,一台伺服器的散熱能力和供電能力是有限的,不降低單個核心的功耗怎麼在一個CPU裡面塞進去更多的核心?而降低了功耗的核心,放到移動領域正好相得益彰就是了。

最後,上面說的都是傳統CPU,Intel在移動設備CPU、GPGPU計算這些領域也一直有發力,但一來目前來看效果不怎麼樣,二來影響力和普及率遠不如PC就是了。


都怪農企不給力


擠牙膏不代表研發不給力,沒有做出東西來;

我現在開發出來了奔二,奔三和奔四,那我應該先賣什麼?同時發布嗎?還是等奔二的錢賺的差不多了,再賣後續的?

另外,如果我發布了奔四,友商也可以買回去測試,各項指標都會摸清楚,那不是給別人提供了思路和努力的方向嗎?那不是晚點發布對我更有力嗎?


下一代就是量子計算了。。現在這種CPU沒什麼發展了


擠牙膏是很正常理性的企業經營行為啊,大幅度創新哪有那麼容易,其次企業還得持續發展不是?


轉型幹嘛?和雲南白藥合作,真做牙膏??


推薦閱讀:

這台電腦還有哪裡可以優化?性價比更高或者不減少太多性能的情況下縮減預算?
想配置一台玩守望先鋒的主機,預算3000,存在嗎?
PC主板上可以添加哪些黑科技硬體?
如何評價Intel G4560 CPU?
惠普筆記本玩lol卡已更新圖片?

TAG:英特爾Intel | 中央處理器CPU | 筆記本電腦 | 電腦硬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