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會的封建殘餘到底有多少?


世界上廣泛實行「終身制僱傭」的大概也只有日本企業了。

在這個制度下,企業一旦僱傭了你,即使你整天在辦公室無所事事也不用擔心會被炒魷魚。坐著就有錢拿聽上去好像很美好,事實上這個制度埋沒了許多潛在的人才,工資的增長取決於員工在公司里工作的年數,而不是實際生產力。

日本企業傾向於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有些企業甚至在要求上直接寫上:只接受新卒(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招進來的人更好培養和教育,會更加效忠於公司。這些日本企業在招人的時候,不會要求那些應聘的大學生掌握了某個領域的技能。一個新員工進入企業工作後,一般會被迫先從「綜合職」做起。所謂「綜合職」就是先讓員工嘗試各種工作,最後再由公司上層決定員工會被分配到哪個部門。所以想被日本企業錄用,比起專長,拼得更是面試的能力,因為這些公司並不需要新員工一進公司就開始做實事。如果問一個日本人你的工作是什麼,大部分人會回答你公司的名字,而不是他在的部門和做的工作。

這種制度的出現是在二戰以後日本國內嚴重缺乏勞動力的環境下,採用這個制度可以保證企業有穩定的員工為他們做事。在發展製造業的過程中,這個制度給企業帶來了很多的好處,比如不用擔心自己公司的獨門工藝會被競爭對手掌握,因為員工根本不會被挖牆腳。

然而很難讓人相信到了經濟全球化,人口流動激烈的21世紀,絕大多數日本企業還保留著這樣一種制度。這種制度使得一個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隨著業界的變化做出改變,做出對策。這也間接體現了日本民族特有的保守特性。

當然,近年日本很多的IT企業已經成功脫離了這種制度,得以在變化多端的IT界生存。


以農村為例,自江戶時期至今仍有較為恐怖的「村八分」(むらはちぶ)的制度,即村內有人出現違約時就與之斷交關係(意味著宣告該人自生自滅,但火災與葬禮除外):


謝邀。

日本社會其實就是這樣的,他們一方面會追趕發達的生產力,

但另方面被認為跟「追趕生產力」無關的東西能不變就懶得變

日本發現外國很強大的時候,一般就會有個高層的政變,不太流血

政變成功後就開始模仿強國的各項制度,許多制度引進後水土不服,最終變異或消失

比如日本模仿大唐的中央集權、科舉,結果到最後被貴族架空,貴族社會一直延續到19世紀

這種「能不變就懶得變」的情況在每種文化都存在,中國也是如此

或者說總有人試圖引進各種制度,但最後往往遇到水土不服、變異、消失

但日本社會生態給中國人帶來的種種不適感,應該還是在於日本歷史上的階層固化

這個引導出來的愚忠、各就其位的情況,是跟中國的習慣差異非常大的

中國因為規模巨大,統一時間又非常早,所以中央在漫長的時間裡不斷進化,消滅了貴族

先秦的貴族、中古的門閥,到宋代之後的普通宗族,中央贏了,階級終於被打破

中國農民到了秦漢之後,會去反皇帝,常常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人和日本人的觀念有較大差異也就不奇怪了

美國,或者說歐洲,有過自發性的各種社會運動,從文藝復興開始綿延不絕

所以歐洲歷史上雖然是跟日本一樣的貴族社會,但他們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革自己的命了

因為基調一直是解放人性,所以不論是解放了人性善還是人性惡,但都跟日本差別很大了

日本現在是高收入國家,他們自己的這種傳統問題,肯定是懶得改的

這幾年日本勞動力萎縮嚴重,所以政府似乎在鼓勵女性就業,這也許是個「微調」

更深、更大的傳統問題,他們在從高收入國家滑落之前,肯定是懶得改的

中國有中國自己的問題,跟日本的肯定不一樣

當中國有一天站在世界頂端,有一天中國失去了學習趕超的對象

中國人會如何選擇呢?

從這個角度,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像不應該整天嘲笑白左,

因為白左他們沒有人可以模仿,他們只是在做人類的試驗,而且搞砸了


天皇依然存在 政治、經濟依然被家族把持,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社會階級固化嚴重,平民的上升渠道幾乎沒有等等,嗯,這麼一看 日本只是披著民主自由的封建制國家。


剛剛從圖書館回家無意間搜到這個問題就來回答一下

剛才在圖書館和我們小組的成員在準備下周的發表、然後不知道怎麼的就聊到年齡、當知道我比她們要大兩歲的時候、她們突然直接..用了敬語......一瞬間我都沒有反應過來...她們和我說這算是一種很自然的習慣了、知道對方比自己年長就要使用敬語...

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封建殘留了


的確是這樣的,拘小節而無大義。這是我看到過形容日本人最貼切不過的一句話


我只能說,你的感覺是對的。你剛剛來吧?待得越久會越明顯。

這跟日本的地理環境有關,山地面積佔得比例太大。書上說70%,實際你看google 的地圖就知道不止。日本的,山地佔比比中國大很多。平原佷窄小。這對日本人心理影響很大的。

這種自然條件哪有那麼容易普及現代文明?

日本不是封建殘餘,他們是有點類似於氏族公社社會那種。這是他們本來的樣子。現代風氣才殘餘。哪有說主體是殘餘的……


日本文化的神奇之處就在於,不要說封建殘餘了,就連原始社會殘餘都有。

舉一個最顯著的例子來說,天皇在封建社會建立之前就有了,只不過那個時候天皇還只是大和國的國王,然而天皇的世系從未中斷。


啥殘餘,日本還是封建社會


謝邀!

花了兩個小時寫的。

註冊知乎第三天,居然能收到邀請,真是很開心。

以後就混知乎吧~!

這一點我還真能答出來一點。

首先,我們先要搞明白,什麼是封建殘餘。

比如,

花姑娘穿個和服走在馬路上賣笑能不能叫封建殘餘。

祖傳秘方大江戶48式體位能不能叫封建殘餘。

所以,我在回答問題之前,先下一個定義。

我理解的封建殘餘,就是那些不好的,從很久以前傳下來的非物質的東西。

於是又涉及到一個唯物論的兩面性問題。

比如,裹小腳,雖然有人說小腳好看,足控,但是對人體損傷太大了,這是不好的地方。同時把腳一直包著,美白啊,這算是好的地方!

所以說,裹小腳那不好的部分比較大,那玩意兒就可以說是封建殘餘。

回到問題。

首先,我想說的第一個日本現代封建殘餘是,

體育系(武士道)

在說體育系之前,我還想說明一點就是。

其實日本現在的封建殘餘,武士道也好,等級制度也好,其實都是中國儒家那一套的變種而已。

我們老祖宗把漢字文化傳過去的時候,日本人搞【拿來主意】,治理國家那群日本人看到中國佬儒教那套東西,「要西,那一套東西(金克拉)把中國刁民管的服服帖帖,我們也拿過來用用。」自己也改進了一下那一套儒教。

原始的儒教是很人性化的,先愛自己接著愛父母,最後愛國。 父有過,子三諫而不聽,則號泣

。 君有過」,臣「三諫而不聽,則逃之。(這一點和美國人很像。)

意思就是,當爹的犯事兒了,做兒子的要勸爹,講三次,實在不行就耍無賴吧。你老闆二逼,講三次不聽,這傻X沒救了,撤吧。→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日本人一看,這玩意兒好啊,自己改進一下,方便自己的統治,先君後孝。大致的意思就是,你爸媽養的你,但是養你爸媽的是我,所以我最牛逼,你要聽我的。原始的武士道就成立了,對武士來說,最重要的是背負責任和完成責任。

死亡不過是盡責任的一種手段而已,倒在其次

如果沒有完成責任所規定的事務,簡直比死還可怕。

這設定太他媽鬼畜沒人性啦。用現在的話來講。

你給你老闆賣命,半條命進去,沒有達標,老闆不但沒有讚揚,還怒斥你「你丫的怎麼不去死。外邊櫻花開的多好,你快去切腹吧。你死了還得給你刨出來當奴隸。」

所以,在日企或者日本工作的廣大外國朋友們(包括中國美國所有外國人包括一些ゆとり世代く千禧一代),除非是抖M或者生活所迫,基本待的不長,因為在工作中,他們的上司就是一個無法得到滿足的機器人,你的所有作為都將會被上司指責,當這個上司還十分的二逼的時候,他還會將指責變成人生攻擊,並且認為那是敬業的表現。

又因為【士農工商】,一個字不漏抄了過來。所以整個社會等級森嚴。

等於是,「你剖腹了,你兒子給我做牛做馬,你兒子死了,你孫子給我做牛做馬,子子孫孫巴扎黑。」包括到現在,現代社會中,在京都奈良某些村落,都有著印度般的種姓制度鄙視鏈和上京下京的區域鄙視鏈。

後來大化革新以後實行的徵兵制隨著中央集權制的衰落也日趨鬆弛。為了方便於統治,等級就嚴格了起來。

但是,武士道那玩意兒,從中國抄來的,那是碎片學習,畢竟不是原創的,碎片學習的危害是很大滴。

人心都是肉長的,日本人也不是沒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搞政治要一手拿大棒一手拿胡蘿蔔嘛。

於是,當年從中國抄作業抄過來的典籍(易經和縉書)的日本改良版,第二個【封建殘餘】導入進了【武士道】!那就是【神道教】 (精靈崇拜) 。

(答主的大學所在地,廣島的大鳥居。就是神道教聖地。自滿一下)

神道教又是個邪乎的東西。它的信念基礎講的好聽一點是 兼收並蓄 ,講了難聽點就是不分是非。因而武士道在神道教的理論影響下,人格上容易導致極端的兩重性: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殺;注重禮儀而又野蠻殘暴;追求科學而又堅持迷信;欺壓弱者而又順從強者。

打個比方,同樣是佛兵。

石山本院寺的佛兵那可是地主階級,軍閥,大名。可以接著佛的名義搶地盤殺人防火。

而嵩山少林寺那群武僧那可是為了生存和信仰。

日本人吃軟怕硬的本性其實可以說是神道教的衍生。

------------------------------------------

那麼談到這裡,就可以回答問題了。

同樣都是重視過程性,美國企業為什麼感覺就和日本的重視過程性不一樣。

答案很簡單。

日本的過程重視,是在自有的文化上,一定程度上泯滅人性的重視。

而美國的過程重視,是在尊崇人性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重視。

出發點和理念不一樣,雖然達成的結果來看,前者的成果可能大於後者。

但是,歷史的長河告訴我們,任何泯滅人性的文化,是有一定弱勢的。

包括它的戰略短見性,包括它的人權蔑視性(義務加班,過勞死,歧視女性),唯物等等。

——————————————————————————————————————————

歡迎關注本寶寶專欄→知乎專欄

日本匠人不怎麼行,簡談日企走下神壇的常態

日本人死腦筋摘抄集

日企實習經驗雜談インターシップの奧義①


謝邀。

我認為日本的封建殘餘比例在發達國家中肯定是最高的。因為在出現過法西斯主義政權的國家中,日本是唯一一個沒有經過革命和徹底性的政權更迭,僅僅只是被美國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而對某些特定方面進行強制「閹割」和改造的國家。其核心文化和制度中還是保留延續了許多舊時封建社會的影子。雖然外表光鮮亮麗,但剝開層層外皮,仍然能看到核心處的腐朽與潰爛。

不管是侘寂美的審美、戀童和恨老文化、苛刻的恥感文化以及衍生出的自殺文化、略顯扭曲的集體主義、森嚴的上下級關係、人情淡薄導致的「無緣社會」現象,還是簡單到用「不給別人添麻煩」就能概括的道德觀,都是現代人所不能理解的,不得不說日本人民的三觀與世界人民都相去甚遠。

日本社會的確不值得中國去學習,因為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中國推崇的都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尊老愛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高素質社會,而日本人的「不給別人添麻煩」,則可以解釋為不給予別人情義,也不接受別人的情義,別人的事與我無關,不做多餘的事等等。從眾即是正義的集體主義觀念也非常容易形成「多數人暴政」。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即使社會風氣如此,但人性中的善良一面還是不可能被完全壓抑和抹殺掉的,所以我在日本的時候同樣也見過很多有人情味、樂於助人的日本人。



看不慣人家稱之為「殘餘」,喜歡自己則稱之為「傳統」


從地理決定論和進化選擇論兩方面來結合的討論討論吧:

認識到兩個決定因素,決定因素1:地理決定論,日本地理的島國環境決定了日本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不容易受到外族的直接入侵,因此日本古代的城邦都是不修城牆的,而古代中國不僅要修幾道城牆,挖護城河,還更是修了長城,就是因為要抵禦北方的蠻族(之前打錯字為「滿族」,經 @言之 提醒,已修改)。雖然日本一直以來多發火山地震以及海嘯,但比起被外族入侵的威脅來看,日本人更容易選擇過安逸、平靜、可能需要求神拜佛,但基本上不會有被動感的對待生活的複雜心情,總體上趨於被動,而非主動。

第二個決定因素:進化選擇輪,日本與中國以及大多數亞洲國家一樣,都在進化工程中選擇了農耕文明來發展文化,而農耕文明最大的兩個特徵,1、人口增長速度快,2、極容易出現中央集權式的社會結構體系。

兩個因素結合到一起再看日本。由於人口積累速度快,但周邊環境又相對安全,因此內部競爭就變得非常的不必要,而且人口之間還要儘可能克制避免矛盾,因此日本戰國期間,雖然看似戰亂持續了百年,但其間並沒有打過大的戰役,即便是有戰事,死傷程度也非常微小,即便是最驚天地泣鬼神的關原之戰,也就死了3000人,日本的鬼神實在是太大驚小怪,而更多聞名遐邇的戰役,很多死傷才幾十人,甚至有些則乾脆沒有死傷,只是撤退了。古代的不多說了,武士階級統治下的日本還有個特點,喜歡東學西用,但又挑肥揀瘦,比如日本派遣唐使來唐朝學習先進治國思想,但唯獨不學科舉,因此日本古代完全沒有社會的上升通道,這一點上甚至不如印度的種姓制度,印度種姓還講究個轉世升級呢,日本人連投胎都免了,因此,社會的封建格局根深蒂固,即便到了現如今,也依然有嚴重的階級的影子。

就拿漫畫《多啦A夢》為例,財閥政客的兒子繼續黨政或執掌企業(小夫),學者家庭的孩子自然是文文靜靜,有同情心又學習好(靜香),農民和小業主家的孩子野蠻粗暴,學習成績差,且毫不當回事,因為反正長大了也是繼續當農民或繼承家裡的小產業,吃喝不愁(技安/胖虎),而悲催的上班族的子女自然是逃不開繼續當新一代苦逼上班族的命運(大雄)。

日本社會在歷史上從來也沒有發動過由非當權階級組織的革命運動,雖然歷史上有過明治維新和轉向運動,但那還是統治階級搞出來的,底層人民永遠都是聽喝兒的,除了配合上面,就只能跟著使勁兒的搖旗吶喊,所以可見侵華戰爭期間,大量日本兵的鬼畜行為,也只不過是日本上層社會極端思維映射下來的餘威。日本人民長期受到壓迫,是急需要被解放出來的,所以我本人非常希望看到日本可以發起自己的顏色革命。


首先封建這個詞本來是指一種社會制度,馬克思的封建是指一種社會形態。可是在中國時常不是很明白封建的意思,在我的印象中封建是一個特別政治化,特別馬克思主義的一個詞,總是用來指落後、守舊的意思。

那麼回到問題封建殘留,提主的封建殘餘是特指古代那些陋習?比如說奴隸這種?還是說單純的過去的思想或者行為?

在我看來日本文化在全世界獨樹一幟,文化產業總是自給自足。他們的所有電影、電視劇等相比國內外總是有大量的日本傳統文化或者是說封建殘餘。

日本企業是全世界封建殘留最嚴重的,百年企業佔全世界60%,大部分都是家族企業,即使經歷了全盤西化的明治維新、二戰戰敗後美國的改造,在骨子裡也是封建的。日本特有的企業文化:企業工會制、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工資制這些也都是封建殘留的結果。《半澤直樹》裡面的一句話:「部下的苦勞是上司的功績;上司的過錯是部下的責任」 我想能體現提主的感受吧?

然後就是在中國一直大量宣傳的封建殘留:封建迷信。在不斷去除封建殘留的中國,我一直很難理解為何日本人逢年過節就要去神社求籤?總是會在意凶或者吉,並且樂忠於寫那些祈福的字條?而且在國內驅鬼避邪都是愚昧落後的,小時候那些傳統節日的習俗,我現在都已經忘記了,但是在日本驅鬼避邪的儀式無處不在,以前看過一個關於鍛造武士刀的紀錄片,鍛造之前要有很多儀式,我個人認為神道教十分的富有漢文化的影子,儀式感極強。但是放到現如今的中國就是封建迷信了。

提主說的文明禮貌我想是歸結於日本人的敬語以及禮儀吧,這些封建殘留一直沒有去除,不過看過一部關於宮崎駿的紀錄片裡面提到,在他年輕的時候鞠躬後是要保持幾秒然後慢慢的直起身子,而現如今一般鞠躬後便立馬起身了。給員工普及完老姿勢以後員工們紛紛表示以後一定要用老姿勢,在我國不斷普及新姿勢的同時可見日本封建殘留之嚴重。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麼,我覺得最喪心病狂的是跪坐了,我國古代就已經去除的封建殘留到現在還保留著,這姿勢我做幾分鐘就感覺腿要廢了。

可是我在想日本的封建殘餘的同時,我又覺得日本是發達國家中保留自身文化最好的。雖然中國的食物和文化在全世界傳播,每個外國人都知道中國功夫。

不過也許是因為我見識淺薄,我真的忘記了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怎麼過的,不知道中國文化的真面貌了,由於某些原因我們去除了絕大多數的傳統習俗、禮儀、思想,我們稱之為去封建化。這究竟是好是壞呢?我真的不知道,我們的國家建國只有68年,還是個十分年輕的國家,我想很多東西還是需要時間來驗證。

我個人可能也是個封建殘留,因為我深受日劇日漫的茶毒十分喜愛日本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每個國家的人過的生活越來越相似,大量的人在說你需要跟我想的一樣,全世界都在高呼普世價值的時候,我卻是喜歡著這個三觀與世界人民都相去甚遠的國家。

由於我比較玻璃心,所以我可能就不看評論了,不過在此提前承認所有對我的批判。


相當封建了 東京地鐵里清一色的西裝領帶 即使夏天溫度高達四十度也是襯衫領帶皮鞋 你何時看過上海是這樣的?要我說 上海比東京開放多了

還有日本人的思想 從來都是男尊女卑 希望有人能可以反駁我這一點 但我所見所聞全都如此 雖然日本給女性設立了很多便利條件如女性車廂 但我覺得出發點絕不單純是保護女性 或者說 保護女性的目的絕不單純是為了女性 女性從來都像是工具 不僅僅是生育工具 是媒介 是各種工具 反正不是主人

越了解這個地方越覺得它封建 很反感這一點


你以為日本真的是一個近代民主國家嗎?錯了,日本一直就是一個封建國家骨子裡從來就沒變過。在日本呆的越久就越是覺得日本人的一切優缺點都是建立在支配與被支配這種關係上的,政體是民主制的不能證明政府民主。現在的社會讓人就範的方法多的是,要不然為何之前凡事有親中首相上台就會幹不下去下台,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也會搞不下去?

所以把日本當作一個披著民主外衣的現代封建國家,被民主的美國爸爸綁著鏈子。


一個沒誕生過革命的國家。


我曾經在巴金所寫的《家》里看到一段描寫:

接著文德、李貴、趙升一班人同時拿了五六筒花炮前前後後地對著玩龍燈的人射,使他們沒有地方躲避。這個辦法果然有效。龍雖然仍舊在拚命亂滾,但是火花卻一團一團地射到那些赤裸的身上,有的馬上落下地來,有的卻貼在人身上燒,把那幾個人燒得大聲叫。於是他們放下手站住不動,把竹竿當手杖緊緊捏住,讓轎夫們來燒,一面拚命抖動身子不讓火花貼在他們的肉上。他們身上的肉已經變了顏色,火花一來便發出細微的叫聲,而且一直在抖動。這時候觀眾們更滿意地笑了。大家便把花炮更逼近玩龍燈的人的身體燒,他們想把那般人燒得求饒。

那般玩龍燈的人有著結實的身體,有著堅強的腕力。可是他們卻任人燒,一點也下防禦,雖然也感到痛,卻只是大聲狂呼,表示自己並不怕痛,而且表示自己很勇敢,同時還高聲叫著:「有『花兒』儘管拿出來放!

上文講的就是一種中國民國時的封建殘留:以虐待他人和自虐為樂,所幸的是新中國這些封建殘餘已經沒有了,即使是虐個貓也會有一群人來人肉施虐者的。

可是你看看日本的某些綜藝和整蠱節目,好一點的就是裝瘋賣傻無尊嚴的扮成丑角,差一點的就是各種玩弄虐待和玩弄:

下圖都來源於網易

下圖為考驗蛋蛋耐受力的節目


村文化。這是日本人也一直承認的。不願意但責任也不願意落下被人指責的把柄。減負而不會加正。儒教學的太過而東施效顰。


推薦閱讀:

形成現代日本人的「渡來人」當中,是不是有一部分百越人?
所謂的「日本戰國是村長大戰」以及「日本無信史」論,近日針對於此的討論是否在日史探究的角度具有積極意義?
四國島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地方?為什麼四國島的存在感這麼低?
為什麼部分日本人切腹時要找人介錯?
日本盔甲上有沒有外來元素?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日本歷史 | 日本社會 | 知天下知乎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