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10 月 21 日首播的《黑鏡》(Black Mirror)第三季?
(長長長長文預警)
早就聽說《黑鏡》牛逼,但以前太擰巴,總是不願意跟「大家」一起追劇,非要等熱度過了才開始看,以示「特別」。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越來越有和人「討論」的慾望,所以終於也加入了「緊貼熱點」的人群中。
第三季出來之後,發現很多人都給了很低的分,許多聲稱「不是熟悉的《黑鏡》」,為了理解人們這樣的推論,我決定按順序看《黑鏡》,導致最近補劇壓力很大,每天下班就是爭分奪秒地補劇,終於把一二三季加上聖誕特別篇都給看掉了。
神奇的是看完之後我完全沒有感覺到第三季水準下降,當然,每個人對一部劇的評判標準不一樣,也許從一開始,我注意的點就不一樣,所以以下都是我個人的觀感,不必強求一致。
在我看來,第一季受到追捧的主要是第一集,最大原因可能是表現形式所帶來的「新鮮」「刺激」,無論如何總統艹豬這件事實在是太有衝擊力了,在以往的影視作品中好像也確實沒有出現過,整個事件荒誕的同時又讓人細思極恐,劇情的反轉也還沒有被「套路化」。
其實很想為第三季叫屈,人們表示第三季沒有了一二季的「驚艷」,一方面是覺得故事中出現的事件或是模型似乎都在以往的影視作品中「有跡可循」:大眾傳媒的負面效應,評分系統,種族清洗……都不是《黑鏡》的首創,有人表示第三季首集設定幾乎直接照搬了《世界奇妙物語》,甚至還有重複自己的嫌疑;另一方面是第三季淡化了《黑鏡》標誌性的「反轉」與「暗黑」,少了一二季情節上的衝擊力,以至於看到一半就幾乎能猜到結局。
然而我會傾向於認為《黑鏡》原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就不是「創造」出一個不曾存在過的概念,而是使用人們都比較熟悉的科技模型來承載創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在我的觀念里,《黑鏡》的精粹就是主創在一個科技高度發展的架構里挑選素材、組合素材的方式,就好比《環形廢墟》《蘇菲的世界》和最近有點火的巴西電影《變焦》,討論的其實都是創造與被創造、敘述與被敘述的關係,實用的都是一種封閉循環結構,不能因此就說這些作品都是「重複」,同一個概念正是在不同創作者、通過不同角度的描繪而變得更加飽滿,切入點不同也會讓受眾產生截然不同的感受,這個概念也因而得以成為一個體系——比如蒸汽朋克和克蘇魯。同樣,《黑鏡》那些被形容成「腦洞大開」的概念,也只不過是一種載體,所以相比概念,《黑鏡》中更吸引我的反而是那些細枝末節;
另外,主創必然知道反轉不能老玩,因為玩多了就會讓人失去新鮮感,所以極有可能是可以淡化了反轉。況且,古往今來反轉始終只有一樣套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無非是好人變了壞人,好事變成壞事,那些人們特別愛掛在嘴邊的「燒腦片」,其實也都是遵循這樣的套路:看過《記憶碎片》之後,難保看《恐怖游輪》《致命ID》不會也產生同樣的一種「套路感」,因為這樣就說《黑鏡》二三季失去了創意的鋒芒,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補充一點至於「暗黑」與否,第三季只是把想像空間留給了觀眾,其實很多事不明著說,讓你自己想一想就已經毛骨悚然了,所以這一點上我也覺得第三季和一二季精神上其實是統一的)。
《黑鏡》最打動我的地方不是概念有多超前,而是視角的獨特,做法是將現實中已存在的技術、概念或者現象無限放大、推向極端,構成一個個高度概念化的未來模型,所以每當有人說這部劇「沒有立足點」「人不會那麼蠢」而打一星時,我只想說這部劇的表現形式就是無限放大人的自私與愚蠢,冷漠與怯懦,無限放大科技有可能導致的悲劇,也許這些人實在理解不了「無限放大」和「概念化」這種字眼,那也真是沒辦法了。
「黑鏡」是一面鏡子,鏡中體現的是科技與現實生活的黑暗真相,是陰謀論、懷疑論者腦海中的平行宇宙,從鏡子里能看到許多事物、標準、價值觀的兩面性。對我來說,這面鏡子最寶貴的意義就是:質疑一切,模稜兩可。
從第一二季就能看出,主創對人類這一物種是充滿鄙視的——這種鄙視倒未必是出於惡意,而是出自對人性的觀察。從整體上來看,人類的注意力太狹窄了,而且幾乎毫無例外都是自私自利的玩意:
總統不得不艹豬是為什麼?是因為輿論的壓力,是因為人民已經將他選作了代表去替自己承受苦難和羞辱,如果他不「履行」這一「義務」,不僅仕途完蛋,而且永遠要遭受世人譴責;第二季第三集里一個為卡通人物配音的哥們稀里糊塗就被推上政壇贏得了民意,然而「民意」是個什麼鬼?就是全體「決策者」的「最大公約數」,是所有人都會感興趣的東西,是性與暴力與不著調,「Youtube也很民主,但點擊最高的是狗放屁的視頻」。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黑鏡》的每個故事都對人類的存在提出了許多問題,但主創並沒有給出答案,因為這些問題本來就沒有答案。
《驢得水》點映,我寫了一篇觀後感,表示了對張一曼性自由主張的肯定以及對網民窮凶極惡咒罵「小三」群體行徑的不齒,許多人就紛紛跳出來說「做人要有底線」,我想知道他們所說的底線在哪裡?只要睡了有婦之夫就是十惡不赦,就該千刀萬剮?夫妻關係是否和睦要不要考慮在內?女性第三者插足就要負全責嗎?男性當事人有沒有責任?這都是很難界定的。他們的言之鑿鑿恰恰反映出天朝人民看待問題普遍缺乏全局觀,不能分類討論,容易死摳一點不放,並且總是急於表態,而《黑鏡》對於所謂的是非對錯,始終保持了一種近乎「冷漠」的超脫,只是將可能性列出而不置可否。
就像《百年酒館》里一個酒客說的那樣,民眾並不真的熱愛民主,他們總是更願意挑出一個主事人來替自己解決問題,但又要抱怨主事人沒有保障自己想要的「自由」和「公平」,然而每個人對公平自由的定義又不一樣,如何平衡?《黑鏡》S2E2、S3E3、S3E6和聖誕特別篇都涉及到了「伸張正義」的限度,我們喜歡看壞人受到「制裁」,但制裁的限度在哪裡?是不是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甚至加倍奉還?如果真那樣的話,我們和「壞人」又有什麼差別?我們從看到「壞人」遭受痛苦的過程中所感到的愉悅,和「壞人」犯下罪行時的愉悅究竟有什麼不同?
通過對「可行性」的探索,我們恰恰發現所謂約定俗成的是非真理不僅本身存在著很大的彈性,如果強制執行的話,也會碰到許多困難。比如最近再再再次炒得火熱的郭敬明抄襲事件,公關團隊決定再次從「抄襲使人成功」這一角度為郭敬明洗白,他抄了,可是他成功了呀;微博抄臉書,百度抄谷歌,不也都成功了嗎?難道成功也是錯的嗎?首先這就與人類「追求成功」這一永恆信條相悖了;另一方面,抄襲幾乎無法避免,你可以界定小說或是設計抄襲,能界定想法(idea)抄襲嗎?如何劃分「抄襲」、「借鑒」與「優化」甚至「發揚光大」?再者,如果你說咱們不能為了賺錢就什麼都干,但你無法阻止不擇手段賺錢的人,事實上此時此刻,他們就站在現代社會的頂端一邊揮灑著不義之財,一邊嘲笑你的老實,就算贏了口實又能怎樣?郭敬明們輸了官司,不一樣穿Gucci、LV,叫囂他比你成功嗎?當然,你也可以說,我不幹壞事我自己問心無愧,但你的存在本身,就已經構成了這骯髒鏈條的一部分,誰也脫不開關係。
如此想來,人類的確很渺小,如果放在宇宙乃至只放在地球的歷史裡,幾乎一切努力都是毫無意義的,人類糾結的問題也根本算不上什麼問題,況且,誰也說不準未來是否會突然出現一場浩劫,結束整個人類文明,而地球和宇宙都將繼續存在,繼續運轉,絲毫不受影響。
我們常說討論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得到統一的答案而是造成觀點的碰撞,可是說來說去,討論又有什麼用呢?所以《黑鏡》是致郁的,總是讓人不可逆地變得頹廢,然而這就是最讓人們感同身受的地方:迷茫,空虛,孤獨,無聊,都是現代人每天所必須經受的磨難,畢竟我們都只是宇宙中的小小塵埃,沒有人能真正改變什麼,從卡夫卡到垮掉派,近代文學開始描述這種普通人的日常情感,並憑藉這種情感引起人們的共鳴,那麼這件事又是好是壞呢?誰知道呢。
叨叨了這麼多,也都不過是我自說自話的一些辯駁,下面才是第三季每一集里比較吸引我的點,也就是框架里的「內容」,我總是傾向於相信主創是有目的地選擇素材,而並非心血來潮一時興起,所以許多「微不足道」的細節也是值得納入考慮範圍的,感謝有耐性看到這裡的眾位。
(以下真的有劇透)
第一集 Nosedive 一落千丈
除了顯而易見的全方位點贊評分系統,這一集最讓我震動的是「同伴壓力」(peer pressure),這個詞常常被用在和青春期有關的文章里,意思是因為身邊的其他人都有某樣東西或都從事某事,人們會感到有一種「自己也必須這麼做」的壓力,所以我們會學著抽煙喝酒打麻將飛葉子,如果不這樣做,就會顯得很不酷。
這一集里挑選了一個渴望上流社會生活的女性,自己有中游的評分,但和「高階」仍有差距,和評分超低的弟弟住在一起,為了得到她想要的生活,練習微笑,努力社交,積極結識評分更高的人群。
雖然她可以精確控制婚禮致辭時那一秒落淚、落淚到什麼程度,但她仍然無法學會像高評分人群那樣在公眾面前每時每刻都控制自己的情緒,她還是一個正常人,一個焦慮生氣難過時會爆粗發狂的正常人,可惜如果要進入上游,每一次失態都會被記錄在案。
這和現實生活中其實是一樣的,你要多少自由,就會失去多少自由。官場里要晉陞,免不了點頭哈腰,職場上要稱霸,免不了逢場作戲,如果不這麼做,就會失去錢、失去權、失去便利、失去機會。可是錢、權、便利、機會其實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不是嗎,為什麼要那麼辛苦?
她在評分超低老太太的便車上時這樣說,「就是為了不讓自己顯得那麼糟,為了在看周圍的人的時候,也覺得自己『還不錯』。」
就是這種「別人都有,我也得有」的心理,讓許多人在不情願的情況下結婚、生孩子、買房、買車,承受巨大的壓力,只因為不想覺得自己「很糟糕」,正是這樣的惡性循魂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現代人的焦慮。
其次是有所得和無所失,人不能拿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的生活與追求。
評分超低老太太跟她講述自己的往事,說自己一度在評分上游,但丈夫的死讓她意識到,永遠有人評分比你高,機會總是會被留給評分更高的人,所以追求評分又有什麼用?還不如恣意生活,讓自己更快樂。
這顯然更具有象徵意義,並不是勤勤懇懇老老實實一生就能無憂無慮,人依舊是受困於自己的階層,除非混到人類的頂端,否則無法保證生死攸關的時候,你會不會被捨棄。
然而對於女主來說,老太太看不上的東西她還沒有得到過,仍然值得爭取。她說,「你現在是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了,可我還沒有能失去的東西呢」。
就像朴樹會唱「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常被人用作人們應該甘於平凡的論據,但其實朴樹是曾經經過了燦爛,才決定擁抱平凡;畢加索的畫像兒童畫,也總會有人說「我也可以」,然而畢加索是已經將學院派玩得爐火純青,才選擇了稚拙。雖然老太太是有感而發,卻只是從個人角度、從她已走過的一生來看待評分的意義,而並沒有站在女主的角度上,再次佐證了人類注意力的有限:雖然金錢和權利可能不是你想要的東西,可是你不能阻止別人想要啊。
然後是人際中的依賴和互利關係,再好的朋友也難免因為利益翻臉,更何況泛泛之交。
女主和混入上層的發小已經很久沒見,卻留著兩人兒時一起做的玩具,我相信一部分原因是保持著兒時對她的情感(主要是羨慕嫉妒恨,恨是真的,因為發小睡了她的男友),另一部分則是為自己進入上層「留一手」,意圖通過參加婚禮得到上層評分的點贊,使自己也進入上層。
但她沒想到,自己也只是發小精密設計的「提高評分策略」——婚禮——中的一環,兩人都在電話里惺惺作態,假裝彼此還沒有分道揚鑣。以至於當發小在看到她的評分低得離譜後,毫不猶豫地將她拋棄時,她的情緒壓力達到了極值:為了評分不惜各種討好一個自己恨之入骨的人,卻竹籃打水一場空;以為發小多少會對自己有留戀或是愧疚,但看到她倆之間只是赤裸裸的互利關係;自己費盡心機假裝出來的偽善面目被揭穿,而且在這種「互利」關係中,自己明顯是處在「有求於人」的地方,另外從發小的說法中可以看出,自己對對方的價值也僅體現於評分,而當評分不符合要求時,「我最久的朋友」什麼的都是狗屁。
這恐怕就是最高級別的撕破臉,所以最後要不及一切後果地毀掉發小的婚禮,也毀掉自己虛偽的生活,只為「上來透口氣」,對面牢房衣冠楚楚的黑人,和蓬頭垢面一身污泥的女主,都是一樣,可是咆哮過後,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麼?是重蹈覆轍戰戰兢兢,還是破罐破摔渾渾噩噩?哪樣更好?主創將想像的空間留給了觀眾,而沒有像《世界奇妙物語》那樣演出其中一種結果,在我看來在處理方式上並不見得更弱。
第二集 Playtest 終極玩家
為什麼挑一個嘻嘻哈哈的背包客當主角?為什麼他曾照顧患老年痴呆的父親一年?又為什麼會因為父親離世而遠行?為什麼要出現一個當地一夜情對象?為什麼銀行卡要被吞?為什麼Katie不直接收走他的手機,還要走開,留下機會讓他拍照?我會覺得這都是刻意為之的橋段,目的就是讓男主更好地「浸入」自己的恐懼。
其實利用自己的恐懼來嚇人也並不新鮮,《哈利·波特》里描述了一種神奇生物博格特,能變成一個人最害怕的東西,但《黑鏡》無疑做得更極致。
評論里也有其他的答案討論了這一集通過嵌套的結構表現「恐懼的層次」,淺層的是對具體事物的恐懼——油畫里忽明忽暗的燈、大蜘蛛;然後是心理陰影的恐懼——兒時曾經欺負過自己的男孩,穿著讓自己害怕的衣服或是乾脆與大蜘蛛合體;然後是「推測」的恐懼,這時那些前面發生過的事情就開始起作用了,這是自己的潛意識在猜測,自己在短期內經過的事會導致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剛遇到的陌生人是否會對自己存在歹意,並且通過具體的方式出現——
Katie會不會突然消失(Katie掉線了)?我的一夜情對象和銀行卡被吞之間有什麼必然聯繫(女孩說是我把你引到這個項目來的)?這個項目有沒有危險(女孩說項目沒有通過審查)?安全口令會不會失去作用(失去了作用)?這個項目會不會無法停止(無法停止)?我偷拍會不會對我產生不良影響(干擾了信號)?我會不會被拋棄(被「和其他人放在了一起」)?
而男主最害怕的東西在前面已經交代了——親人患上老年痴呆,因為後果太嚴重,嚴重到無法承受:他只能全心照顧不能自理的親人,直至親人死亡。為了緩解這種經歷造成的心理創傷,只能出逃。所以他最大的恐懼莫過於回到家之後發現母親和父親一樣患上了老年痴呆,忘記了自己。
這就是最接近一個正常人的「恐懼」原貌的畫像,存在你我的內心深處,所以對我來說,這一集的主題是恐懼,而非虛擬現實或是互動遊戲。
那麼到底哪裡是現實與虛擬的交界呢?真的重要嗎?
第三集 Shut Up and Dance 黑函之舞
這一集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兩個東西:網路恐懼和「替天行道」。
網路恐懼以往還只是人肉、騙錢、口水戰,《黑鏡》里挑了一個險峻的角度:勒索。
許多人都曾經在鏡頭前擼過,但如果隨便點開個鏈接就會使自己打飛機的畫面人盡皆知,想想就會覺得毛骨悚然,趕快擋住家裡的一切攝像頭。設想自己生命中最不堪的事被留下了把柄,是不是會願意對陌生簡訊的要求言聽計從?
看到一半,至少我會覺得,不過是打個飛機嘛,至於為了不泄密連銀行都搶嗎?可是到最後卻突然發現,這樣看似「非人」的要求,竟然是為了「替天行道」,懲罰大部分人類都不齒的戀童癖。
「替天行道」在《黑鏡》許多集中都是討論的主題,而且都涉及到所謂「正義」的定義和伸張正義的可行性。這一集挑選了三個看起來並不「十惡不赦」的「主要受害者」:一個看起來還未成年、總是被工友欺負的內向男孩,一個有妻子愛兒女的中年男子,一個不願為了自己活命而殺死男孩的鬍鬚男。
男孩和鬍鬚男「受罰」是因為對著幼童打飛機,中年男子是因為嫖妓,黑人小哥在片尾被家人稱作「變態」但不知道他具體做了什麼,CEO則是因為收發了種族主義的笑話。可能除了戀童以外,其他都是我們通常理解中「罪不致死」的行為。
在許多文化里,人們對戀童癖都是零容忍度的,猥褻兒童是重罪,可是戀童癖從本質上來說僅僅是像同性戀一樣的性偏好(而非性異常),是不是該因為對著幾張圖擼就治罪?要知道,曾幾何時同性戀是跟艾滋病綁定的,現在已經能夠爭取到自由。
可是戀童癖和戀屍癖因為所涉及對象的複雜性,一直被大部分人們當作性變態,是否真的合理?正如《女性癮者》中的女主所說,只有5%的戀童癖邁出了那一步,犯下了世人眼裡的罪,那麼剩下那95%,是否應該因為成功壓抑了自己的慾望而得到表彰?在未來,是否有可能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使他們的性趣得到滿足呢?
有人認為,兒童色情和魚翅熊掌一樣,沒有市場就沒有傷害,可是真的如此嗎?性慾與食慾是否真能相提並論?相對來講,人是比較擅長餵飽自己的,但性慾如果沒有出口,很有可能會導致心理異常。很少有人會搶魚翅熊掌,卻常有人因無法剋制性慾而強姦甚至殺人。從可行性上考慮的話,如何才能讓兒童色情沒有市場?看起來只能要麼殺光全球戀童癖,要麼化學閹割,這些方法又是否可取?
另外,這一集在敘述上真是嚴絲合縫,重看一遍才想起來最後那個種族歧視的CEO在整個任務中擔任的角色。
CEO在停車場留下車;黑人小哥將蛋糕送給少男;少男把蛋糕送給中年男子;中年男子和少男一起猜出了蛋糕的秘密(藏著手槍)去搶銀行;少男負責搶,中年男子負責開車;少男把錢送到指定地點,中年男子燒車;少男和鬍鬚男必須直播決鬥。
每個人在「任務」中扮演的角色似乎又和他們在這個「暴漫臉」組織的心目中罪行的輕重相關,CEO、黑人小哥、中年男子似乎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沒怎麼遭罪,而少男既要搶銀行,又要決鬥,可能是擼的小孩年齡更小?不得而知。仔細想來,搶銀行的分工一定也是內定的:他們必然知道少男不會開車。
然而沒有卵用,最後大家都要被暴露在日光之下。試想他們日後又該如何帶著劣跡生活呢?一切都被毀掉之後,還有沒有可能重新開始?這樣做是不是比殺了他們還要殘忍?
第四集 San Junipero 聖朱尼佩洛
這一集討論的東西真是太多了,女同、永生、記憶保存、家庭觀念和道德感…… 我很同意另外一篇評論中提到的,大力發展VR安樂死的潛台詞可能是癌症的肆虐和養老系統的崩塌,因為無法負擔昂貴的老人治療和贍養費用,用無限誘人的「安樂死」吸引他們自行結束生命,以記憶的形式繼續生活在林立的盒子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永生」。
有很多人對這一集提出了很有趣的觀點或者發現了有趣的細節,比如這個「記憶雲」會不會「停服」,停服了怎麼辦?兩個女人最後一起永生了,是不是會和「沼澤」酒吧里那些半死不活的傢伙一樣厭倦一切?放棄了49年的婚姻約定而選擇和「一夜情」對象相守,真的溫情嗎?Yorkie約克夏,是一種可愛又固執愛撒嬌的狗;片名聖朱尼佩洛是拉丁文,意思是「永生,永葆青春」。
這些問題當然都沒有答案,不過都很有意思就是了。
不過還有一個比較隱蔽的點,那就是Yorkie的年齡其實停在了21歲,因為在那之後她就癱瘓了,一直以少女的身份生活在聖朱尼佩洛;而Kelly則是妥妥的老奶奶,有過49年的婚姻。雖然兩人生理年齡差不多,但真是名副其實的「忘年戀」,只不過因為在聖朱尼佩洛人人都可以選擇自己最美的年紀,所以兩個美女相愛,並不違和,可假設是21歲少女和80歲老婦的愛情,還有沒有這麼唯美呢?
從此一想,年齡算什麼呢?肉體吸引只不過是人類的慣性思維罷了,楊振寧和翁帆那樣才真是「靈魂伴侶」啊(隨口一說,請勿對號入座)。
另外我注意到的一件很可愛的事是Yorkie的執拗體現:在聖朱尼佩洛人人都可以儘可能的「艷光四射」,Yorkie卻仍然為了讓自己心安而戴一副平光眼鏡。
第五集 Men Against Fire 戰火英雄
這一集毫無疑問最大的議題就是基因清洗的正當性和戰爭的欺騙性了。
不想要有病的後代,就不要和攜帶有病基因的人產生後代,對於這些存在於基因鏈中的需要「被消滅」的特質,最方便的處理辦法就是避免遺傳,可是又因為人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愛欲,所以唯有消滅那些攜帶者們,看起來的確是無懈可擊的邏輯。
然而,這種基因清洗從本質上來看和當年的納粹並沒有什麼區別,就跟第二集所提到的那樣,人類是否有權僅憑一些標準,消滅一個群體的同類?什麼人有權制定這樣的標準?有病或有可能產出有病後代的人是不是無權活著?
我在上中學時曾經見到過一個患紅皮型魚鱗病的小女孩,在文藝匯演上表演唱歌,她個子很小,渾身長滿紅色的魚鱗,眼睛像是皮膚上的兩個缺口,我當時就哭了,這種病目前還沒有治癒的方法,她這一生有多少幾率得到好的工作,好的愛人,好的生活?為了「後代的健康」,誰會願意娶她呢?
我無法想像答案,當然,也依然寄希望於有一天她能痊癒,可是這些年遭過的罪,也不知道能向誰追討。
本集討論的另一個方面就是戰爭的欺騙性,換言之就是洗腦。
歷史上所有的軍方都致力於給自己手下的兵洗腦,紙牌屋裡的那個腹黑助手這回成了腹黑軍醫,將洗腦歷史款款道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不敢開槍的士兵、越戰老兵的戰後應激反應……這一集里乾脆來了個全套,全方位洗腦:控制聽覺視覺嗅覺,聽不到尖叫、看不見血肉、聞不到血腥,還能「生成」性高潮、「生成」幸福生活。
黑人小哥原本是心地淳樸單純善良,想的不多也不深,什麼事都OK,卻被當局者用作了工具、棋子,他有良知,也正因為有良知,才又被軍醫裹挾——他知道了真相,可不能忍受真相在腦海中一遍一遍重演。
最後那一幕,他看著等他歸來的佳人,流下了眼淚,是記起了什麼?還是知道面前的一切皆是虛妄?還是僅僅是見到心上人的心潮澎湃呢?
就跟那首貫穿《黑鏡》三季的那首歌的含義一樣:模稜兩可。
《Anyone Who Knows What Love Is》這首歌在我印象里,在《黑鏡》系列裡出現了三次:
S1E2中是代表自由的歌聲;聖誕特別篇是妻子出軌的徵兆;S3E5則是喪心病狂捕鹿女折磨戰俘時的助興小曲。一樣的詞,一樣的旋律,竟然會產生如此不同的觀感,讓人啼笑皆非。
第六集 Hated in the Nation 全網公敵
這一集當然可以說又是「老調重彈」,討論網路暴民的可怕和「替天行道」的公正性了,但如我所說,採用了不同的切入點,而且在素材上做了有趣的選擇。
為什麼殺人的是蜜蜂?多半是因為蜜蜂的兩面性:
蜜蜂有著辛勤工作的美好形象,既能為植物授粉,又能產出蜂蜜,自己還不吃蜜;與此同時,蜜蜂又是地球上殺人數最多的動物之一,因為蜜蜂數量眾多並且平凡無奇,每年死於蜜蜂叮咬的人遠遠多於死於虎豹。在我看來,蜜蜂就是這集中所討論的網民的動物化形象:平凡,大部分時候也都勤勤懇懇,正常生活工作,不僅算不上壞人,很有可能還是周圍人們眼中的「大好人」,但當集合在一起並且有統一的攻擊對象時,就產生了巨大的殺傷力。
這一集同時也從細節處體現了國家借用機器蜜蜂監視國民的行為,當然這我們都知道了,可他們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會承認確有其事的,真的承認了又會以為了「國民安全」考慮作說辭,所謂的「安全起見」到底有多少合理性?
另外有很多人認為「後果遊戲」的起因是科技天才要為自己暗戀的女孩報仇,然而在我眼中這並不是簡單的報復行為,從本集的描寫來看,這個天才絕非常人,小情小愛不是他的主要訴求,而是一個震驚世人的訊息。
他從室友輕生這件事上意識到了網路暴民暴行的愚蠢和可怕,並一手導演了這一出好戲——性質就如同讓總統艹豬的藝術家,他的表演是「因果報應」,所以這遊戲才叫做「後果遊戲」,不然他不會用活人作餌,引誘網民投票,最後再將所有參與遊戲的人一網打盡。
女警官為了抓他,不惜偽造自己的死亡,製造「後果遊戲」的人也會迎來自己的「後果」,將圓畫滿。然而在這場大屠殺之後網路暴民真的消失了?民眾是否會從「後果遊戲」中吸取教訓,不再肆無忌憚地在網路上侮辱謾罵他人?這不是這一集的重點,而我也並沒有信心。
所以綜合來說,我覺得這六季並沒有讓我失望,依然暗黑,依然發人深省。不過根據豆瓣知乎等平台的「熱點」效應(熱門電影評論越早,位置就越靠上,看到的人越多,點贊的人也越多),我這篇又臭又長的觀後感八成是沒什麼人會看到了,如果看到了並且看到了這裡,真可算有緣人了。
不過再有緣,也免不了意見相左。
豆瓣討論區里一個熱門問題討厭第六集的理由之一是女警官的口音,那就純粹是喜好問題了吧。
我辛辛苦苦碼了這麼多字,也可以想像很有可能會有一些人會回復「又來了一個舔腳的」,「硬廣」,他們並不針對任何一點進行討論,只是立刻表態,並且污名化你的行為,這和直接罵你傻逼沒什麼區別,當然,也會有人選擇直接罵你傻逼,對於這些人,我只能說:
咱們不如都一起去死吧,不要再用彼此的存在為對方添堵。要先說聲抱歉的是,我在《黑鏡》中看到的沒有未來,只有當下。因此,我也許不能從科技角度來對《黑鏡》做一次深度解析。
但我將從第一集入手,為你們再現這個與《黑鏡》一模一樣的現實社會。
《黑鏡》的主要目的是嘲諷,而非科技與反轉在看完《黑鏡》第三季前6集之後,我先去看了看豆瓣評分——8.8分,比第一季與第二季的評分都低(前兩季分別是9.2與9.1)。有人說隱喻太直白,不夠反轉;也有人說編劇幻想過頭,那種「點贊社交」與「記憶晶元」根本不可能出現在生活中,也有人說是Netflix接手的結果(這個真不能苟同)……
但我認為,不管其他如何,僅從抨擊社會的角度來看,《黑鏡》仍然是那個嘲諷功力爆棚,酸爽度夠高的《黑鏡》。
所謂「科技」與「未來」從來都只是包裹《黑鏡》主旨的那層皮,這些東西更多的是提供給我們放大感官刺激的功效(大概用一種非人類手段來描述一種現象,更能引起人類的惶恐)。
當然,即便是觸及了內核,它們也是受人類掌控的科技,而非《西部世界》那種給我們留下空間去想像關於「機器人何時會碾壓人類」的「超人類科技」問題。(我認為兩部劇根本不能放在一起比較)
換句話說,《黑鏡》的問題離我們更近,也更讓我們無法逃避。
第一集(劇透):評分系統讓蕾西的人生遭遇「急轉直下」在這裡,我想著重說一下第一集——《急轉直下》。
如果說第二集里涉及到了AI與VR,第三集涉及「黑客技術」與「網路安全」,第四集涉及到「意識永存」與「存放人類意識的系統機房」(這是我認為最具有「未來感」的一集),第五集涉及「可以改變人類記憶與感知效果的晶元」,第6集涉及「一大波可以搞面部識別的智能機器蜜蜂」……
那麼第一集中的「評分系統」呈現出的「科技感」的確有點弱,但卻與當前社會最相似——這也是很多人會覺得感同身受的最大原因。
女主角蕾西生活的地方是一個靠評分來決定社會地位的世界。在5分制的基礎上,評分越高的人,其享受的特權就越多,也越受歡迎。
不停地評分
高於4.5分以上的人可以住更高檔的小區,可以享受優先預定航班的特權,可以租到更好的車……同樣,他們給低分階級的人打分會讓這些人的分數提升更快,因此備受追捧;但那些低分人群,只能獲得社會的剩餘資源,被分數高的人鄙視或無視,連靠近他們的人也會受到牽連,甚至連份工作都找不到。
這也就能解釋,蕾西即便想幫助那位被解僱的同事(評分跌至2.5進不了公司)也無能為力的原因。
故事應該從租房子說起。4.2分的蕾西看中了一處高檔房產,但需要達到4.5分才能以優惠價格租住。而評分分析師告訴蕾西,因為她平時的評分都來自於服務人員和同事,意味著她的社交圈子質量不高,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分數提升到4.5分以上。
因此,為了儘快超過4.5分,蕾西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刻意討好那些高分人士,包括一位4.8分的童年舊識。這位舊識隨後聯繫到她,希望讓她當自己的伴娘,在婚禮上進行演講。同時,舊相識特意提到,婚禮上都是4.5分以上的高分人士。而這幾乎成了女主角提高分數唯一的機會,即便這位舊識曾經欺負過她。
然而隨著蕾西出發去參加婚禮,她「急轉直下」的人生就正式開始了:航班被無故取消,但補救政策也只為高分人士服務。隨後無故的發火導致她在機場被雙倍扣分。
從機場出來,降到了3.1分
於是女主角選擇租車趕往婚禮,但一路上卻嘗盡了評分系統帶來的連鎖效應,因為分數低,無法租到好用的汽車,連在路上搭車也不被理睬(只有一位同樣低分的老太太幫助了她)。更是有路人僅僅因為看到她落魄的樣子和頭上的低分就給了她負面評價……
被婚禮拒之門外的女主角最終崩潰並做出了過激行為,因此她的評分急轉直下成了0分,並被警察帶走。
然而,在監獄裡,卸下評分系統眼鏡後,露西看到了布滿灰塵的真實世界(與此前充滿柔光與溫暖的視角大不相同),並與對面牢房的獄友對罵起來,但卻無比快樂……
回到真實世界的女主
讓我們仔細回想一下,一個由評分系統操控並主導的世界,與現實中的世界是否有「對標」之處?我們在批判評分系統的同時,是否想過這其實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劇中的「評分系統」完全等同於現實生活中的各類評分機制嗎?並不此前有很多媒體認為,劇中的評分系統與我們很多生活服務app設定的「5分好評」機制極為相似。對於這種說法,我只能說——像,也不像。
像的是,在某一體系範圍內,與第一集中的評分系統一樣,「5分好評」的確決定著參與者的的經濟利益,甚至影響他們的工作價值、工作等級與未來待遇。
譬如,你在「餓了么」上訂餐,熱情的送餐小哥是否曾在你接過餐的時候,會順便補充一句:「能否給我一個5分好評?」 甚至你也會接到騎手一條語氣極為誠懇甚至卑微的簡訊,目的就是向你討要「好評」。
而原因就在於,「差評」會讓減損他們的經濟利益——遭到罰款,甚至累積到一定數量就會被開除。
這裡的情景,是不是與蕾西為了優惠的房價而討好高分貴婦們的場景有點類似?
此外,在我看來,支付寶芝麻信用的等級制評分系統與Uber的雙向評分系統更加接近《黑鏡》中的某些設定。
先來說說芝麻評分。按照這個評價系統給出的設定,越高的信用評分可以幫用戶獲得更好的生活服務與金融服務體驗。
譬如,只要你的芝麻信用評分在750分以上,就可以免押金租到摩拜、ofo等共享單車;而芝麻信用評分不夠,就需要繳納押金。
另外,高信用分還能讓你享受到酒店先住後付,消費分期等優惠政策;甚至各種生活服務商戶與金融機構都會參考你的芝麻信用評分來做出更加精準的決策。
而這聽起來像不像劇中只有4.3分以上才能優先預定臨近航班的機場補救政策?
提升芝麻評分的方法
意味深長的是,提高芝麻信用分的方法更是與劇中有著驚人的相似——你可以按部就班、老老實實地遵守各項規定,按計劃完成那些體現個人信用的任務(譬如保持一定的互聯網消費、拓展線下支付),也可以多交一些信用好、評分高的朋友,系統會根據你的好友狀況來為你調整評分……
這些細思極恐的細節讓你不得不承認,我們可以從虛構的評分情節找出一一對應的現實部分。
再來看Uber的雙向評分系統。
目前,Uber用於管理專車司機的手段之一是評分軟體,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對Uber司機進行一星到五星不等的評價。反過來,Uber司機也可以對乘客做出評價。
然而,這種「互評」是存在不平衡性的。司機是要靠評分吃飯的,是生存需求;而享受服務的乘客更多的是物質享受需求。
比如,Uber在美國實行的司機監管措施包括,假如一名司機的評分低於4.6,那麼他將被撤銷Uber司機資格。
此外,我也曾經在車上與一位Uber司機攀談。他表示,一周內一旦出現了低於5分的乘客評價,這周的補貼就拿不到了,相當於一周的工作都白乾了。
因此,與普通計程車司機相比,Uber司機的「笑臉服務」與「表面友好」要做的更足一些。為了得到高評分,司機們要像露西一樣時刻保持他們的「假笑」。
舉個例子,有一次,與我拼車的一位乘客因為不滿Uber司機的行車路線,大喊:「你傻*嗎,我肯定給你1分!」 爭論的結果是,司機師傅還是按照他的要求重新調轉了方向盤。
針對「互評」這個問題,我曾經詢問過Uber應用軟體中的在線客服。的確,她表示司機的評分系統的確與他們的補貼獎勵直接掛鉤,但也承諾司機對乘客的評價不會影響用戶的服務體驗。
然而,正是由於這種潛在的「不平衡」,引發了司機端的「集體性偏見」:
即便 Uber 服務章程里並沒有任何根據乘客得分高低而採取的限制性決策,司機們卻有可能拒絕接那些滿分乘客甚至低分乘客的單子:前者可能是新用戶,有可能給出低於5分的評價;而後者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釘子戶」,被劃為「重點躲避對象」。
因此,這實際上也置我們於一個由司機來審判的評價體系內。
也許另一個例子能夠說明司機們的態度。還是在我一次拼車上班途中,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的的乘客與司機相談甚歡,最後約定「互給一個5分評價」。後來我問司機師傅為何乘客也會如此關心自己的評分,他這樣回答:
「乘客分數太低我們可能會不載噢,低分甚至還會影響你的車費折扣(這一點有待證明)。我們也害怕自己一個星期的勞動打了水漂,所以寧可接更保險的乘客……」
如此來看,這種雙向評分系統引發的「權力濫用」與「有色眼鏡」問題其實也同樣是黑鏡第三季第一集中的延伸性話題。
評分系統是社會價值體系、圈子與群體意識的「化身」以上是「像」的部分,但我認為,「不像」遠大於「像」。
與其將劇中的評分系統「約等於」現實生活中的各類軟體,倒不如直接將評分系統與」社會價值體系「與「道德準則」聯繫在一起。
無論你怎樣誇大芝麻信用與Uber5星好評的影響力,他們也僅僅是你生活的一小部分(甚至沒有)。當你不開通芝麻信用,或者說褪去了「餓了么騎手」或者「Uber司機」那層身份,你還是生活中那個既可以開懷大笑又可以因為不順心而怒罵的自己。
此外,從交易的角度來看,淘寶、Uber等商家向用戶出售的「產品」也包括一部分「服務」。在服務與金錢的置換過程中,我花錢購買你的優質服務,好像並沒什麼錯誤。
所以說,那些低評分有多少是基於賣家不達標的服務?又有多少是基於奇葩用戶的奇葩行為?相信我們心中自有衡量。
總之,我們大多數之所以對現實中的那些評分系統持贊同或默認態度,根本原因正是因為它們決定不了我們的全部,遠不能凌駕於人類之上。
但很顯然,劇中的評分系統已經超越了個體,甚至超越了整個社會。它取代了社會的價值體系與道德準則,每個人都成為了評分系統中待價而沽的「商品」。
而商品是可以被某一參考指標分為「三六九等」的,一等品自然最受歡迎,而殘次品自然要被扔在垃圾箱里,但也能用。
但有一點請注意,從露西偶遇的那個只有1.5分卻活得自在瀟洒的老太太身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個評分系統並沒有完全控制以貨幣為基礎的買賣交易體系。也就是說,你即便得分低,生活可能艱難一些,但卻不至於活不下去。
終於到場卻又狼狽不堪的露西
因此,現實中,讓」露西們「最痛苦的不是沒錢生活,而是不能成為「群體」的一部分。在這個評分越高地位就越高、越受歡迎、開的「後門」就越多的社會統一價值體系下,大多數低分人群考慮的問題只有一個——「如何才能不被社會拋棄」。
所以我認為,評分等級更像是現實生活中一個個被實體化的「圈子」,圈子的等級越高,地位就越高,錢也就越多。很多人總是想鑽到比現在更高的那一個圈子裡面,而最快捷的辦法之一就是取悅那些圈子裡的人,讓他們接納你。
不過幸運的是,現實中圈子的衡量標準是多元化的,邊界是模糊的,沒有機器般冰冷與固化。但是,如果你的周圍都是僅以你所在圈子來衡量你的人,那麼倒霉的你或許將被迫與露西做出一樣的選擇。
因此,評價系統就是現實世界中一個個隱形的圈子。這並沒有細思極恐之說,現實本就如此,圈子也自有它合理之處。
你「更高的評分」(一定的地位及金錢,或者有個這樣的朋友)可以換來更加舒適的VIP病房,評分低的可能要排很久的隊才能有個床位;你的地位可以換來別人的尊重與巴結,享受「高評分」帶來的優越感;你與一個「低評分」的人干架,大多數人可能會站在你的一邊,即便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是,公司的破產、鋃鐺入獄甚至一次交友不慎,都會造成人生的「急轉直下」,甚至讓你隨時被踢出一個圈子,那樣的境遇其實與露西沒有什麼本質不同。
所以,一切其實都取決於你自己,即便結果未必能讓你幸福。
現在,你還會說,《黑鏡》這一集講述的是關於未來科技的故事嗎?
然而,讓我疑惑的有兩個問題:
1、評價系統不可能憑空產生,究竟是誰構建了這個可以操縱社會輿論並隨意進行「道德綁架」的評分系統?並使之普遍化?
2、這些嚴格遵守評分系統的社會群體在這單一化價值體系的形成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
對於第一個問題,不想多說。但請參考勒龐《the Crowd》(非常討厭《烏合之眾》這個譯名)給出的一個觀點:能夠影響到普遍利益的決定,都是由一小部分人組成的委員會做出的。而之所以能讓他們普及化,則是因為對群眾心理及人性陰暗面的精確把控。
換種說法是,群體中的某個人對真相的首次曲解,是傳染性暗示的起點。
而對於第二個問題,無論是大眾傳播學中的「沉默的螺旋」,還是勒龐的群眾心理學理論都可以做出解答:一個擁有足夠強大的個性去抵抗暗示或群體實力的個人相當稀少。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默認或服從就是最好的選擇。
「即便他最初是一個有教養的人,但在群體中卻極有可能成為一個野蠻人」。如果說最初選擇幫助那個男同事(因為分手事件而被其他同事不斷給予低分)是取決於露西本身的意志,那麼圈子的力量則讓她最終在同事被趕走後保持沉默。
然而你應該慶幸的是,社會並非沒有保持強大獨立意識的個體存在。按照歷史的演進規則,當另外一種「暗示」與「不滿的堆疊」形成了那一根能夠引起質變的稻草,那麼整個社會階級將發生另一個顛覆性變化。
其實從根本上看,人類行進的方向本身就是從開始的單一化評價體系進入到更加多元化評價標準的一個過程。因此,讓先進的科學技術被操控在一小部分人手中,或許將引發社會的退步。
文 | 宇多田
原文地址:沒有科技與腦洞,《黑鏡》只是呈現了一個「所看即所得」的世界_36氪
很早以前我就在思考
「他人即地獄」
和
「君子慎獨」
兩句話之間的有趣關係。
在看黑鏡這個系列的時候我回想起了這個問題。
《黑鏡》系列的作品,一集一世界。
有的世界觀明朗,有的世界觀幽深。
第一集NOSEDIVE顯然屬於世界觀明朗、直白的那一種
我們就以此為例,分析一下《黑鏡》系列的眾生相。
故事的前五分鐘就已經勾勒出了這個世界的明晃晃的主題:
「這是一個彼此打分的社會。」
比現有社交網路更為精確的量化打分系統。
打分的對象,不是產品,而是人本身(的受歡迎程度)。
每個人的分數都不是隱私,每個人也都在用分數去衡量別人。
故事到這裡,主題似乎已經再鮮明不過了
——這是一個控訴社交網路的故事。
如果我們先入為主地這麼想,那後50分鐘的故事就對我們關閉了意義。
要更好的了解這個故事的寓意,我們需要換一個姿勢來看這個故事。
一切都要從故事的結局說起:
最後的最後,女主角蕾西和眾人撕破了臉,持刀大鬧閨蜜的婚禮。
(註:stick it up my ass可不是「當凳子坐的」意思,凳子這麼用很疼的。)
最終被捕入獄,告別友善度,「活成了自我」。
我們應當評價這個結局為悲劇,抑或喜劇呢?我們應當從中得出什麼結論呢?
結論1.「追名逐利一場空」悲劇向
這個結論顯然是從局中人的狂瀉的分數和悲慘的命運為證據得出的。
另一個局中人,卡車司機奶奶所交代的心路歷程也遵循這一邏輯。
也即,對於社交分數的付出沒有最終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於是得出結論,社交無用。
但這個結論總讓人覺得有點草率。
畢竟,打分社交本來就不能「包治百病」,也並非以此保證治好癌症。
畢竟,而在床位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每一種分配的方式都會有無法獲得治療的人群。
怪罪於打分社交,似乎不太公平。
回到我們的女主角蕾西,她的悲慘遭遇又究竟是如何釀造的呢?
……出門撞翻行人的飲料、司機不喜歡他說話的口氣、航班的臨時取消(且沒有其他可以改簽的航班,而貴賓座正好差不到0.02分)、租車充電介面不匹配、因為對話無聊而被扣分……
所有這一切,除了一連串的巧合和他人的惡意之外,又有多少是自己作的呢?
而女主角第一次放棄了評分的顧慮,坦誠自己「沒看過你們那個傻X劇集」,其結果就是被人丟下了車——坦誠就有好結果嗎?
而如果追求社交分數在結果上真的會給人帶來不幸的話,那我們應當如何看待那個社會上所有4.5分以上的上流呢?我們是告訴自己他們時候未到?還是告訴自己他們心裡其實一定很也很苦?聽起來挺精神勝利的呢。
換言之,對於女主而言,如果沒有編劇的惡意,她還會如此不幸嗎?
我們都知道,「無巧不成書」。
書中之巧,目的是藉由某種極端的情境下引發我們的思考,而不是停留在情景本身。追求社交的認同,而遭遇不幸。這並非一個事實判斷,而只是編劇給我們的情景,而不應以此為我們思考的終點。
結論2.「活出自我最重要」喜劇向
另一種常見的觀點是,全劇是一個女主角逐漸擺脫社交奴役的過程,結局雖身在監牢中,但心是自由的。相反,外面的世界儘管豪宅別院,但在虛偽的社交的統治下,也只不過是一個更大更豪華的牢籠罷了。
這個立意很好理解。也是很多人不喜歡這一集的原因,太淺了
——但事實上不止於此。
畢竟,「活出自我」,聽起來確實不像什麼值錢的道理。
而當我們以此為主旨,來理解的時候,總會覺得結局不夠爽快。
比起S1E2的小黑哥對體制的振聾發聵的控訴,
女主角的演講顯得狼狽和蒼白甚至令人尷尬。
結局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大反轉:
「婚禮的賓客都覺得這個小姑娘真誠得可愛,大家幡然醒悟,愉快地給這個污言穢語的小姑娘刷一波好評。」——活在夢裡!
一個平時和人聊天都畏畏縮縮的人,怎麼可能突然之間就有了超凡的演講能力?
而這恰恰也是《黑鏡》劇集對於人性最深層解剖。
各位,請不要把此劇當成爽文來讀,沒有「活出自己」這麼簡單。
《黑鏡》的編劇Charlie Brooker對此劇的定位是,
「I want to actively unsettle people.」
此劇要大家面對的,絕不僅僅是人性的虛偽。
——我們甚至脫不掉人性的虛偽,它還要人面對自己的懦弱與無能。
在已經和閨蜜撕破臉的情況下,蕾西狼狽不堪地來到現場發表她的復仇演講。
但這是一篇充滿糾結,意義模糊、人格分裂的演講。
它既是復仇、又是祈求。
既有對上流的不屑,又有對眾人的討好。
既詛咒這場虛偽的表演,又對周圍賓客的捧場感到釋懷。
只要尚存一絲希望,我們就剋制不住自己討好別人的衝動和受人喜歡的虛榮。
他把我們想看逆轉的希望摔在地上,
一點一點踩碎。
而只有真正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才自由了
——擁有了咒罵這個世界的自由。(攤手)
——即便是真實的自我,我們還要面對自己的自私和醜陋。
我們的女主角蕾西,在演講的最後終於吐露了多年來的心跡,無非是對閨蜜結識新朋友之後不再需要自己的不滿
——一切自私而陰暗的想法都傾巢而出。
而劇中為大家營造的「為自己而活」的形象是什麼樣的呢?
一個熱於助人,風趣幽默,和藹可親,禮貌待人的卡車司機奶奶。
但每一個不在乎別人眼光的人都能這麼分寸合宜討人喜愛嗎?
有趣的是,如果這一集的力圖宣導的,是大家
「說自己想說的一切,不必在意別人的看法」,
那麼本系列《黑鏡》的最後一集HATED IN THE NATION,
「對網路的語言暴力的控訴和復仇」
兩個主題之間就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呼應
——網路可是我們最做自己的地方!
我們如何能一遍控訴網路暴力的肆無忌憚?
又一遍控訴人際關係的約束讓我們不能暢所欲言呢?
如果我們無力承受別人「說自己想說的一切」,那我們自己又有什麼權利「說自己想說的一切」呢?
- 結語:
《黑鏡》系列所探討的問題其實極少在劇中給出一個明確的指向。
通過科技的手段對故事加以發揮,在某個議題上使人產生強烈的心理不適。
並期待這種不適,能促使人去思考一下什麼。
我們看到NOSEDIVE的女主情緒的壓抑和社交的虛偽,會感到厭惡。但劇情卻也反覆地向我們展示,人不可能真正無視別人的眼光,在釋放自我的路暢不是狂奔,而是在泥濘中掙扎。
PLAYEST要我們思考自己最深層的恐懼,究竟是忘掉一切、失去自我,還是子欲養而親不待辜負了自己最愛的人呢?
在看SAN JUNIPERO 時我們也會思考,快樂、情感等一切意義的存在是否在有限的生命中才能得以彰顯,還是人性能在永生中仍然保留對世界的熱情?
SHUT UP AND DANCE中的渣男,戀童癖究竟是可憐之人,還是可恨之人?
MEN AGAINST FIRE,究竟是陰謀蒙蔽了我們的雙眼,還是我們其實自己從不在乎真相?
畢竟,人性的幽深不是不是在一塊鏡面中能得到充分展示的。
《黑鏡》不為我們提供現成的標準答案,這是中學生的思維定式。
但我們不能再屏幕亮起時的信息洪流中放棄思考。
點亮屏幕,大千世界斑斕。
屏幕暗下,黑鏡中人是誰?
歡迎關注公眾號:生活的感嘆號,一起在思考和想像中擦亮火花。
劇評首發自公眾號,轉載請註明出處。
午飯時間看掉第一集,私以為Black Mirror吸引我的就是那種「你看破也好,掙扎也好,反抗也好,反正最後也只能乖乖躺下繼續挨艹」的調調。絕對不留一點希望和餘地的殘酷,正是我這樣的抖M欲罷不能的根源。玩世不恭的弟弟,超脫的老婦人,以及最後女主摘掉眼睛上的顯示屏陽光中的浮塵看得清楚分明,和獄友激烈地對罵,酣暢淋漓地釋放著陰暗與惡意。這些設置都太有「希望」了,在前兩季裡面,所有的希望和美好都是為破滅和諷刺存在的。這並不是說第三季不好,但是對於我這樣,看Black Mirror就是為了結結實實挨一個大耳刮子的人來說,實在是溫柔了一點。
今天看到這個問題出現在timeline,馬上去找來看。剛看完s3第一集。
其實我以往不是很喜歡這種致郁向的劇,更喜歡治癒向,但是從看黑鏡第一季開始就被吸引住了。
第三季的故事感覺比起之前的辛辣刺激,要溫柔了一些。確實,裡面科技也是near-future,甚至套到現實中,感覺也是時時刻刻在發生的事。不知道是因為自己參加了工作的原因還是怎樣,最近兩年尤其開始注意為人處世、人際關係、好好說話等方面的問題。因為關注,也感覺現在各種賣高情商會講話、有禮貌有素養、人緣一級棒,風評一級好等等人設的人越來越多了,並且越來越受歡迎了。
一度包括現在也認為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老話具有十二萬分正確性,但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加看完這個劇,卻有點懷疑了。是不是做人只要做到表面的滴水不漏圓滑練達,就等同於他的內在很善良,行為很正直呢?是不是別人都覺得這個人很好,這個人就一定很好呢?是不是表面的功夫只要做到夠了,內在就算陰暗,其他人也不會相信呢?是不是討好有權勢的人,真的那麼重要?
自己是有點討好型人格,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發朋友圈精挑細選,覺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說的每一句話都印著自己的名片一樣,吃東西盡量不挑食,開會時盡量從眾,從不突出,從不高調,從不爭搶什麼怕姿態難看,和有錢的朋友出去會尤為注意要買單,不要佔別人便宜,別人請求幫忙時極少拒絕。
於是上次幫忙室友時就光榮的被開水燙傷了整條大腿,也怪自己不小心,也怪自己太熱心,就是不敢怪室友,看到自己的傷勢後,還拒絕一同陪我去離家十分鐘的醫院。也不敢在朋友圈說自己受傷了,怕別人覺得自己笨、沒有生活常識。在家休養了兩天,領導下發了超出能力範圍的任務,也不敢拒絕,帶著傷勢熬了兩三天夜趕出任務。就是得過得這麼小心,如果你非得在乎別人怎麼看的話。
多像女主角,你爭來爭去得到的評分,得到的好印象,訴出的真情,別人看來只不過是bullshit。沒有了評分,就沒有了一切。你用虛假換來的,怎麼會是真實呢。
然而所幸我的現實並不是這樣,我有養活自己的能力,我有辭職一年還餓不死的儲蓄,我有爸爸媽媽永遠可以接受我最惡劣的一面,我有自己宅一年都不會悶的神技能。
我其實並不怎麼需要social。我只是以為我需要而已。我其實並不怎麼需要受人歡迎,我只是以為我需要而已。就像現在,我其實也不需要回答問題來贏取點贊,我承認一開始寫這個答案時有這個目的+發泄的目的,但是現在,who cares,點贊或不點贊,又怎麼樣呢。
我想起我的一個高中同學,我有次說了懵逼、靠之類的辭彙吧,他說」我以為你不會講這樣的話。「 然後我真的再也沒有說過類似的話。無論是在哪個社交平台。
我期待科技發展,但是我真的真的不希望,人人都開始隨意評判其他人。人不是商品,如果你從表面看,用眼睛看,你永遠看不到最真實的,你只能看到她想讓你看到的。
我的朋友圈經常發了又刪掉了,我常常給別人點贊,時時刻刻想著與人為善。然而我忘記了,一個人受歡迎與否,與她本身性格是不是討巧、溫不溫順、隨不隨和僅僅是有一定的關係,並不是絕對的關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高富帥、白富美的受歡迎程度,就是會高一些。你再怎麼努力,也只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或許上帝造人時已經設定好了你的受歡迎係數,就只是4.2,不會再高了,永遠不會。為什麼我要把我的幸福感,非要死死地綁在提高自己的受歡迎程度上呢?這一集同樣告訴我們,及早收手,得不到的東西,不要苛求,尤其是人心。」這個世界上,以心換心本來就是奢侈的事情。想想看,難道你就沒有辜負過別人么,再說了,為別人辜負自己而不開心,已經是另外一種對自己的 懲罰了,不要在意人情冷暖。因為世上最難測的,就是人心。「
那麼,就這樣吧,我做好獨立的自己,我不欠你們。我不在乎你們怎麼看,我只在乎我內心怎麼感受。
=================================================================
第二集:。。。沒看之前翻了翻評論,說像恐怖片,於是重點鏡頭我跳過了。看得不是很細。音效和鏡頭確實很棒,恐怖氣氛也很棒,但是感覺……就是不那麼黑鏡。第三集:唉。。。又有看完white bear一樣的壓抑的感覺。真可憐。活著真可憐。
第四集:承上,去天堂了就好了。
朋友問我看了幾集,我說一天兩集就差不多了……不然負能量會爆棚。作為一個設計狗想來答這個問題,點評一下本季最喜歡的第四集,先附上自己一時興起做的這一集的同人海報:
很多人都說看了這一季的黑鏡比較失望,的確,故事高度在前兩季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對當下科技諷刺的相關作品也越來越多,觀眾也變得越來越聰明,對於人性的醜陋面的揭示更習慣一針見血,用更多的語言去剖析也會給人畫蛇添足的感覺。想要重回第一季時候的震撼,這給編劇的壓力實在不小。但是他們偉大就在於對一個看似飽和的話題,通過他們的解讀仍然能讓你眼前一亮。
沒錯我說的是第三季的第四集,San Junipero。
很多人覺得這是這一季裡面最不黑鏡的一集,色調太明快,充滿著復古與懷舊,結局太美好。的確懷舊是目前科幻題材的一個趨勢,無論是米蘭號上聽著Hooked On A Feeling的星爵,還是富蘭克林號上放著Sabotage的Kirk艦長,老歌與CG的混搭讓幽暗的星辰都有了律動。但是更深層的科幻會在思考:如何用科技滿足未來人類的懷舊需求?
San Junipero就是一個懷舊的天堂,通過上傳人類的意識到雲端系統,人類可以選擇任意一個他們想要去的年代,縱情聲色。對於即將死去,離開現實世界的人來說,如果選擇安樂死將自己的意識上傳,ta將永遠留在這個「天堂」得到「永生」。
Yorkie就是一個平凡的女孩,襯衫工裝褲帶著碩大的金絲眼鏡(她這身搭配在當下是很潮的好嗎!)在一個叫Tucker"s的酒吧遇上了Kelly,她的隨性洒脫無處不吸引著Yorkie。
但是Yorkie永遠無法面對內心的自己,直到Kelly逐步讓她認識到自我真正需要什麼,一個從21歲開始就沒改變的事實。
但是這時候Kelly選擇離開她,因為現實世界的羈絆,她只想在這樣一個天堂及時行樂。後來Kelly知道這個即將在現實世界中結婚的靈魂,原來是自21歲起因為跟家人出櫃後車禍已經做了40年植物人的悲慘個體,如今已經命不久矣。她選擇從現實與虛擬世界給予她救贖,最終選擇和她一起過渡到San Junipero,成為程序世界兩個發光的意識元件,在天堂互相永遠陪伴。
其實故事情節十分波瀾不驚,沒有任何刺激情節,很巧妙的是故事情節的一層層展開,從一個復古懷舊毫無科幻感的場景(起初以為走錯了片場)慢慢讓我們認識到原來San Junipero是一個可以自選年代的程序世界(小細節:年代變化的時候字幕的字體也隨之改變)。原來這兩個年輕的靈魂在現實中都是垂暮的老人,原來在未來還會存在著對愛追求的不認同,原來,所謂的「永遠」是這樣的存在。
如果現在我能為現在的老人們準備這樣一款設備,讓他們重新感受年輕,回到過去,他們是不是也能像Kelly那樣聽到自己鍾愛的音樂後,隨性而精準地踩著每一拍的節奏舞動與沉醉?如果我們的未來可以通過這樣一種科技打破時空界限,即使垂暮之年還能感受甚至揮霍青春,通過科技打破世俗的羈絆,最終讓自己永遠地停留在這樣一個節點,那會是多麼美好,又多麼可悲。
一成不變的靈魂無法正常經過歲月的洗禮,享樂主義的極致與歸宿可能就是往沼澤地里沉淪,我不敢想像之後的Yorkie與Kelly會變成什麼樣子,但這樣一個結局的好處在於,你可以選擇相信這是Happy ending,還是一出悲劇。
對於意識科技的描述黑客帝國早有過,San Juipero給我們的更有一絲人情味:LGBT,孤寡老人,植物人,安樂死...而這些我們目前存在問題,在這樣一個故事裡給了一個選項:
我們不用致力於顛覆世界,
卻仍要在探索自己人性的道路上坎坷前行,
即時在未來也是如此。
所以這個我認為的本季最佳,完全可以獨立出來成為一部電影,擁有自己的海報...
第一次嘗試復古的風格,所有素材都已經作為配圖貼出來,許多元素單獨拿出來放在當下審美來看會非常奇怪,我也跟當下主流的審美做了一點妥協...這裡選了都是故事裡我幾個比較喜歡的情節,酒吧的初遇,最後的私定終生,和所謂的「天堂」。就當是一個小粉絲對這樣一個絕佳的故事的一個致敬吧!
(本文已發布至公眾號life just dream,如需轉載請告知本人)
http://weixin.qq.com/r/NTgNFcDEtJ3LrYR2920n (二維碼自動識別)
《黑鏡》其實就是科技的寓言和預言,裡面用一種最直觀最真實的方式把你放到一個可以觸碰的科幻環境里讓你自己去體會科技帶給我們的是什麼。其實從黑鏡這個名字就能看出來黑鏡就是息屏之後的顯示屏,我們在裡面看到的自己,是被科技這個哈哈鏡扭曲放大之後的自己。不管科技帶給我們的是極度的惡還是溫暖的善其實歸根結底還是隱藏於我們自己的人性中的東西在主導。
第一集講述的是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社交需求和恐懼,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社交需求和尊重列為僅次於自我實現需求的層級。我們人類之所以能進化到今天這個程度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得賴於我們通過合作的高效工作方式。但是在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我們的無效社交是否會成為我們實現自我的絆腳石?我們跟完全的陌生人誇張的客套就為了一個在打分政策下的一個好評?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不拘一格的偏執狂改變世界的天才,他們的社交能力無限低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改變這個世界,有統計說人的一生中會產生交集的也就250個人左右,我們有必要為了大部分我們完全不會交集的人的眼光而丟失自己嗎?
後面的內容還探討了意識控制帶來的惡果,這裡面包含了第二集的VR和第五集的AR,這種極端技術的發展是讓我們過得更加自由美好了,還是被邪惡的企業政府利用成為了控制人民的工具了?我們潛藏在內心的邪惡在沒有爆發出來的時候算邪惡嗎?是否可以通過釣魚執法的方式誘導罪犯暴露自己的罪行?這樣做到底是教唆者的罪更大還是犯罪者呢?
最讓我驚心的還是最後一集對網路納粹主義的描述,在經過了兩次死亡驗證後我相信這些網路暴民都知道自己發標籤會帶來什麼後果,但是他們不是懼怕這種力量,而是覺得自己說的話終於可以成為現實了,自己厭惡的人終於可以實實在在的去死了,於是他們更加瘋狂的給人貼標籤想讓更多厭惡的人去死,最終這些人自食惡果成了被釣魚的對象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個時候的不知道會有多少觀眾覺得很爽呢?因為這些暴民終於也被幹掉了,世界清靜了。但事實上那些在網上留言的烏合之眾在現實中很有可能就是個很有愛心的幼兒園老師呢?很有可能就是一心想當個舞蹈家並孜孜不倦努力著的小孩子呢?很有可能只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警察呢?如果給他們一個機會可以不擔責的親手殺死自己厭惡的人他們一定會像《人類清除計劃》里那樣帶著武器上街嗎?但他們一群人獲得的能量就是這麼強大,隱藏在人群中隱藏在屏幕後讓他們覺得安全享受著共同厭惡一個人的抱團安全感,覺得自己是雪崩中最無辜的一片雪花。畢竟給作者寄的蛋糕80個人都參與了,為什麼你就來找我呢?我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有什麼錯?確實他們並不是必須付出生命的代價,正如那個嘴炮的作者和刻薄的明星。除了法律沒有人能決定他們的生死。這又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電影《浪潮》結合最近在某乎上看到的「如何看待菲律賓總統鼓勵槍殺罪犯」下面令人觸目驚心的回答和我國的歷史。我覺得有種黑暗的東西深藏在我們的骨髓里需要我們每個人警惕。一旦放任了它,它就會借著儘可能的多的方式傳播開去并吞噬我們自己。我想這也是黑鏡要表達的東西,科技是我們人格的放大,我們要剋制的不是科技,而是我們自己的人性。
出乎意料的是這一次居然還有一個小溫暖的環節,就是那對被上傳到虛擬世界的拉拉。同樣的概念不新鮮看過《黑客帝國》的都懂這不就是裡面的矩陣嗎?但是這次不同的是它帶給我們的是暖色調,是人民借用高科技在虛擬世界獲得了幸福的故事。所以說科技沒有善惡,有善惡的是人而已。看了第一和第二集,更喜歡第一集。意外的是很多人都說第一集的劇情老套沒有太大的啟發。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 NOSEDRIVE基本上就代表了我的生活。每天就是無止盡的刷分,無論上哪一節課都會竭盡全力,只是為了自己的CGPA 能到某一個數字。我們學校的滿分是4.3, 我目前的成績是3.7,我大部分朋友的成績在2到3左右。每一天睜開眼就是想今天有什麼要預習,複習,有什麼問題可以去問老師。每一個問題問出口之前都會算上無數遍只為了給教授們一個我很愛學習並且有花了心思的感覺。評分制在社會中其實是無處不在的, 並且這種制度有其特色,那就是用並不精確的具象(主要是數字)概念代表一個人的能力,形象或者其他的抽象概念。一個熱愛知識的人分數一定高嗎,一個願意幫助別人的人一定有更高的評分嗎?使用數字來代表或者預測現實世界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可是太多人懶得思考,懶得是用自己的腦子,以至於一種方法在社會中經常會出現短處。畢竟嘛,如果看別人一眼就能知道一個人的屬性,誰又會花時間去對話去自己評價做出判斷呢,我們都太忙了。很多人以為這種事情發生在這個世界實在是一個很蠢的設定,我也看到了很多評論說「人類不至於傻到這種程度。」但其實這種傻到要死的事情不但每時每刻在發生,我們還往往不會發覺。有一個劇情是女主在自己租來的車不能用之後準備到大街上攔車。有一輛車本來是想停的,可以車裡面的男士因為女主只有3分而拒絕了自己妻子的請求。隨後評分只有1的直爽阿姨朝女主打開了車門,女主此時露出了所有高分者最習慣的假笑,拒絕了阿姨,以為她看到了阿姨只有1分。我覺得編劇此時突出了數字評價制的另一個特點,捧高踩低,這其實在人類社會中一直都有,只是能給人打分之後這個特點就被放大了無數倍。這意味著,你只要看到一個人,你就能立馬知道他屬於比你高的階層還是比你低的階層。女主花了大半段時間準備演講就是為了讓4分以上的人能喜歡自己,而就算先後經歷了巨大的打擊,她依然能在一個比自己等級還要低的人面前露出一副居高臨下的樣子拒絕別人的好意,大概是在想,你這樣的人也配載我?這樣的劇情,我相信在哪怕是最沒有階級感的公司里也會存在吧,而更多的時候,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再說回被很多人認為是愚蠢的設定,很多社會實驗已經證明了人類會更傾向於幫助長得好看或者穿著得體的人。這不就是評分制在顏值和身份上的運用嗎?那當我們無視了街邊穿著邋遢但是需要幫組的流浪漢轉而搶著圍在西裝革履的小鮮肉身邊團團轉時,我們和那對揚長而去的夫妻有什麼區別?於是我們評價別人並以此為樂,捧高踩低,卻又抱怨著自己沒有被公平對待和世人的功利心態,難怪大家都不快樂。因為我們被灌輸了只要獲得最高的評分就是贏家的觀念,從小時侯爸爸媽媽說的要拿第一名到了進入社會之後的誠信記錄,工資獎金和住房面積。每個人都跟自己較著一股勁,做的有些進步就昂首挺胸,好像這個世界都應該誠服在自己的腳下。其實就算我們做到了最好,別人也不會在意,一位內每個人都把視線聚焦在了自己的目標上,就像莫比烏斯環上的螞蟻,每天都拚命前行,卻沒有意識到自已給自己安上了枷鎖,簽好了死亡證明。我自己到現在CGPA 還是一直在漲,但是臨近考試(大小測驗也包括)還是會做噩夢,考砸了之後急轉直下的CGPA,錯失的機會,我不知道我的教授和同學會怎麼看待我(其實他們可能根本不在意),我擔心我的父母會不會指責我當年決定留學的決定浪費錢。因為我知道一旦考砸了,我的生活就完蛋了。阿姨對女主說,她們很像,並說出了她拒絕這個評分制的原因,希望女主也能醒悟。對話的大意是她丈夫死後她就開始隨意的說話,她的朋友不喜歡她的誠實,但是她卻感到很快樂 (此時當她用了shit的比喻之後女主還是一臉下等人就是下等人表情)她問女主,你不試試這種生活怎麼知道呢?女主說她們其實不一樣,老阿姨已經失去了所有,而她連她的所有都還沒得到。這不就是我們每天都告訴自己的借口嗎。我們由衷的羨慕著那些敢於說實話,敢於追求自己夢想的人,但是我們有不敢變成那些人,即便轉變的代價就是說一句話或是做一些事。我們告訴自己錯不在我們,錯在這個世界,是這個世界太功利,那些敢於出頭的人只是家裡有背景,或者只是滿腔熱血的小菜鳥,而像我們這種深諳世事的人當然做的事最好的決定。也許有一天,當我們得到我們想要的一切之後,也許我們會不再理睬別人的聲音,也許我們會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但是我們心裡一直有個聲音在說,那是絕不可能發生的。有些人說這一集的主題在於讓大家發泄出自己的情緒,大聲說F word, 但是我想編劇很想讓我們思考誠實這個概念。 現實中我們都是虛偽的,對著朋友的悲劇,上司的新髮型,言不由衷的說出一些話,似乎已經變成了我們的自然反應。而能讓我們完全放下戒心,永遠說實話的朋友又能有多少。【諷刺的是我看完了這一集想找人聊聊天時才發現沒有人想聽我說那麼多】又或者人類本身就是孤獨的,交往本身就帶有了欺騙和隱瞞的屬性,我們在朋友身上找到於自己相近的屬性然後聚焦於那些屬性,或許那才是人類社會的本質。各取所需,利益最大。往開了說,真善美是否只是個理想的不可達的境界。本來還想說點什麼,但是太晚了腦子不太好,有點想不起來了。我說這些並不是想表現我看透了這一集所有的寓意並且被感化成了一個敢愛敢恨敢追求夢想的人。我知道幾個小時之後,醒來的我還是會用盡所有力氣去追隨沒有什麼意義的CGPA,或者來看看這篇文章的贊數,小小的得意或者失落一下,又或者還是選擇忍受在圖書館裡說話的人們。很多看完這些字的人也會收起手機繼續自己的工作,但是至少我已經抓到了通往理想生活的一絲頭緒,也許哪一天我就真的會不再在意外界的聲音,勇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吧。另外,希望大家有時間的話去看一下第一集,說不定你會領悟到我錯過的點呢
看了第一集……真心覺得就像把人的偏見具體化,實體化。看A站彈幕里有人說「應全國實施這種評分系統。」我覺得如果真有人要這麼搞,我一定要加入網上的反抗人士,把那家破公司炸了再說。中國也已經形成了一套又一套鄙視鏈,從外貌,學歷,職業,收入,數不勝數。倘若真的有了這種評分系統,一切都會開始亂套,就像《Psycho Pass》里表現的那樣,犯罪率會越來越高,瘋子也會越來越多,反抗者會組成軍隊摧毀這個國家。所以,真的看的很心塞,也希望這種制度永遠不會出現,如果有,也希望有政府部門打壓。 一口氣又補了幾集,據說第四集太溫馨,不喜歡愛情類的就跳過了以後看。 說實話最嚇人的是第二集,最心塞的是第一集,最有《黑鏡》感的是第五集。 第二集的VR源於記憶與恐懼,如果VR公司想玩的大一點(劇里公司CEO是個日本人),那麼Play Station 可能也會因為VR的恐怖太高真實,而把玩家嚇到心臟病突發…… 所以拿VR看恐怖電影的前提是,內心足夠強大,肉體也要無懼那種生理上產生的陰冷感。不然和結局那樣……就真GG了。 第五集雖然是嘲諷法西斯,但主旋律仍然帶有反戰意識。反觀第三集的制裁(《世奇》也喜歡這麼坑),第五集更帶有些許政治色彩(可能有點黑Drump的煽動性演講),所以我認為1-5集里還是第五集最有《黑鏡》的那種令人回味的快感。
「只有失去信念的時候,這個世界才會變得不現實。」
「什麼信念?」
「人性,和我們的生活方式。」
——劉宇昆《奇點移民》
《黑鏡》以軟科幻為賣點,放大科技給人帶來的恐懼,正如《三體》的英文譯者,科幻作家劉宇昆談到自己的寫作時說的,「科幻只是一種隱喻」,技術與人性的關係才是這部劇的重心。每集觀眾都可以通過一個小小的切口,墜入無盡的遐想中。不同於劇情線完整的《真實的人類》《黑客軍團》等科幻劇,《黑鏡》並不需要交代前因後果和時代背景,僅憑切片式的描寫,就能讓人脊背發涼。
個人覺得第二集和第四集比較有趣。
- 重度劇透預警 -
Episode 4: San Junipero
濃濃的復古風,前半集完全看不出是一部科幻劇,導致我以為自己打開的方式不對。察覺到一些蛛絲馬跡,比如每天的時間都不超過午夜12點,每周的背景年代都相差十年,遇到的人和碰頭的場所都沒有變化,像是在一個封閉的環境內做實驗——這樣我就放心了,顯然這是《黑鏡》系列最拿手的。
劉宇昆的「未來三部曲」探討了類似本集的故事。短篇小說《奇點遺民》描述了一個人機結合的世界。隨著意識上傳的普及,越來越多人選擇放棄軀體,追尋虛擬世界的永生,原有的世界逐漸荒蕪。但也有人拒絕這種「異化」,一對夫妻執意守在「活死人留下的花園中」,感受著真實生活的美好與痛苦。
劉宇昆筆下的奇點原住民,也就是那些誕生在奇點時代的人們,很可能不再有實體世界的記憶。人們將自己的意識數字化,在雲端生活,相愛,繁衍,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可以不受實體的禁錮,他們可以住在各種各樣奇異形狀的房間里,不受物理學的限制,他們也沒有距離的羈絆,和生死別離的痛苦。劇里的奇點遺民——也就是不久之後的我們,放不下熟悉的生活方式,因此還會在數字投射中還原自己的世界,我們也無法割捨逝去的親人,因為現實世界是我們同逝者唯一的,最後的聯繫。
本集編劇竟然給了奇點遺民一個溫暖的結尾,這很不《黑鏡》。最後一首歌唱到「Heaven is a place on earth」,伴隨著迪斯科的歡快節奏,屏幕漸暗,天堂的願景終將實現。有不少知友把這個結局理解為永恆的黑暗,意識在沒有痛苦的世界裡永遠存在下去,是一種折磨。但這個折磨跟《黑鏡:白色聖誕特別版》里大腦在黑暗裡無止盡的禁錮相比,還是仁慈太多了。小白免倒是很喜歡這樣帶有人文關懷意味的的結局,想到多年以後,奇點遺民們還能受到一個還原七十年代的虛擬樂園,且能和(部分)所愛的人團聚,我受盡驚嚇的小心臟得到了一絲絲慰藉。
Episode 2: Playtest
這集用了近年大熱的VR概念,設定非常吸引人——玩一個極度逼真的VR恐怖遊戲是怎樣的體驗?最可怕的是,這台機器可以掃描你的大腦,通過機器學習,不斷探索你內心最深處的恐懼。
細思極恐,庫珀在虛擬世界裡的經歷很可能都是真的——一夜情的妹子盜刷了他的卡,只為誘惑他來參加這場酬勞頗豐的實驗;測試員和遊戲公司老大對自己產品的危險性並沒有把握,也不關心實驗者的死活;前幾任被測試者都生死不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創傷;電話那頭的媽媽可能正淚流滿面,焦急地等待兒子接起電話,報個平安。這一切都讓觀眾揪著的心,一下子碎成渣渣。
劇中給VR+人工智慧賦予了攝魂怪的能力,調動起所有的負面能量,不消一秒,就能將人徹底擊毀。黑暗面的力量,就像黑洞一樣,一旦陷入,永無脫身之時。《白色聖誕》中描述摧毀一個人的方法,是把ta囚禁在無窮的時間裡,這一集又多了一種——給他一個滋生恐懼的VR頭盔。
如果說這季有什麼不足,大概就是渲染恐懼和情感的過程有些漫長和無趣,和第四集渲染愛情的部分一樣,畢竟尋常的情感不是《黑鏡》所擅長的,期待轉折的我們只好壓制住對謎底的追尋,忍受一些陳詞濫調。這一點在前兩季《黑鏡》中都控制的比較好,尤其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每個細節小白免都充滿疑惑地瞪大了眼睛看,期望尋找答案。而第三季只是讓我邊快進邊想:轉折在哪裡?
如同很多知友說的,新一季《黑鏡》確實好看,但喪失了一些英式的晦澀,變得更像美劇了,不知是不是Netflix的緣故。搭車推薦這五部劇,喜歡英式黑色幽默的盆友尤其可以看看《九號秘事 inside no.9》,剝掉《黑鏡》的科幻噱頭,現實生活中的恐懼與荒誕,也非常精彩。
原文在我的微信公眾號聯客 科幻只是隱喻,恐懼才最真實——第三季《黑鏡》劇評《黑鏡》3:有一種毒品,人人都在吸
沒有科技,吃瓜群眾照樣會把潘金蓮罵死,照樣會被希特勒號召。
《黑鏡》前兩季的全英班底製作,敘事和構思是帶著濃濃的英國色彩,短小精悍,震懾人心。這個英國本土成長起來的成熟IP,第三季的製作和播出被行業標杆Netflix拿走。英劇到美國人手裡,都變成了套路。
如同手中的加冰威士忌被換成二鍋頭,烈,可能會來得太快。
不過不是第三季太爛,而是前兩季太好。
《黑鏡》最早是英國電視界的小弟Channel 4開發的,這是一家內容上敢嘗試、注重娛樂和批判的電視台。《黑鏡》的編劇Charlie Brooker是Channel 4的主持人,以諷刺、調侃成名,《黑鏡》有那麼點自嘲的意味在裡面。
拍科幻,美式的滅頂之災下,人性往往被概括得過於簡單,有疏離感;英國人喜歡在當下現實上做延伸,一切似乎明天就會發生,會生成深深的恐慌,如看一部驚悚片。有學者評價:英國的社會處處是超現實的,這是英國的傳統。《黑鏡》需要說出那層超現實的哲學意味,只能是英國人來拍。所以第三季看著有前兩季餘韻的部分,都是英國導演,美國導演的部分,充滿血腥、犯罪,和最致命的過分戲劇化。
說《黑鏡》是這個時代的《1984》+《楚門的世界》,並不為過。每集都是一個不同的未來場景和現實,「但都是關於我們當今的生活方式,如果我們愚蠢,十分鐘之後就會是這樣。」
但我更喜歡它表達的這一層意思:人性從來不因社會發展而變得更好或更壞。
科技是毒品嗎?
人性才是人人都在吸,且永遠戒不掉的毒。
我們從小就背「人之初,性本善」,可惜這是老祖宗的一個彌天大謊。人性本惡,這就是為什麼新媽媽會抱怨小孩難養。善不是天生的,是進化的結果。進化的本質是優勝劣汰,所有利他行為,是因為利於生存而產生。所以西方有句諺語:正因為人性本惡,所以民主是必須的;正因為人性向善,所以民主是可能的。
第三季《黑鏡》和前兩季一樣,主要從三個角度談了人性:烏合之眾、愛與存在、自由意志。
《Hated in the Nation》描摹了社交媒體下的吃瓜群眾。物種滅絕的時代,科技成為最後的希望,創造出了能自我繁衍的機械蜜蜂。可惜小蜜蜂被黑客利用,和大眾玩起了社交遊戲,只要在twitter上發起#Death to XXX#的話題,被置頂的那個人,就將被機械蜜蜂殺死。
社交媒體上,人人皆有旁觀者和參與者的身份,統統「陷入一種集體無意識的對正義的幻覺」。於是我們看到三個引起公憤的人命喪黑科技之下,想像下被老虎咬傷的姑娘,過街被打的馬蓉,永遠洗不白的陳赫,真的被大家噴死的場景,就這麼在劇里發生了。然而黑客的目標不是這些「人民公敵」,他控制了全國成千上萬隻機械蜜蜂,把所有參與#Death to XXX#的鍵盤俠們通通殺死,吃瓜群眾的屍體堆滿了一個碩大的廠房。
對烏合之眾的批判,前兩季的《The National Anthem》、《White Bear》、《Waldo Time》都有過。政治和道德是除宗教外,能掀起大規模運動的最好途徑。可是這兩者和科技有直接因果關係嗎?沒有科技,吃瓜群眾照樣會把潘金蓮罵死,照樣會被希特勒號召。
諷刺的是,這可能就是人類在某種程度上高於其他物種的原因,我們以精加工的信息、思想、態度來站隊,而不僅是地盤、食物和雌性。人的歸屬感是天生的,獨立性是後天形成的,在很多時候天生的本能蓋過一切。這關科技什麼事兒呢?
所以才有《十二怒漢》這樣的電影,正義感被綁架的後果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只能說,我很慶幸目前我們沒有民主。
《San Junipero》詮釋了愛與存在的問題,類似於第二季的《Be Right Back》,同是Owen Morris導演,英國味道最正。兩個姑娘,肉身將逝,相愛於虛擬空間,一個願留,一個想走,《Be right Back》中的女主以虛擬聲音和模擬機器人代替離世的愛人,兩集都深入討論了愛如果發生在虛擬載體和空間,是否還是愛的問題。
為什麼說這集英國味最正,不僅是敘事和結構秉承英式慢悠悠風格,更是結尾它沒有進行非黑即白的裁決。美劇喜歡給人物和故事定性,少了人性在善惡間的浮動。但最愛設定標準的英國人,在影視人物上反而喜歡留空間。每個人物如一款產品,有缺陷,才有戲。
所以這一集是整個第三季中最讓人願意去回味的一集,沒有清晰的結局,觀眾才會以自身認知去想像,才能和故事產生深度連接。
愛和存在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但鮮有意識到的問題。要不要為對方改變,要不要讓對方改變,是永遠端不平的兩杯水。當所有的人性和現實的坑都被填平,愛無需再磨合,如同生命不再有死亡,大概才是最可怕的。同理,這個問題依舊和科技無關,故事裡的黑科技只是把一個變數給控制了,讓我們看到了另一個變數最驚心動魄的波動。
《Nosedive》、《Playtest》、《Shut up and Dance》、《Men against Fire》這四集說的都是自由意志,當自由意志受到他人評價、自己回憶、恐嚇脅迫和他人意志的挑戰,我們有多大程度能夠維持自由意志。之前的聖誕特輯《White Christmas》在這點上的討論,遠勝過第三季的這四集,因為後者的人物和故事一點想像都沒有,結局把人性框得非常死。
《White Christmas》像下象棋似的展現了人的意識和肉體的關係,人的社會性和獨立性的問題:如果那個著名的科學理論「缸中之腦」變成現實,人到底還是人不?(缸中之腦理論由美國當代哲學家希拉里·懷特哈爾·普南特提出,假設將大腦從人體取出,放入裝有營養液的缸中,同時計算機向大腦傳遞信號,並給大腦信號反饋,大腦將體驗到高模擬的虛擬現實)如果人類的情感和意志被數據化、工具化,它可以被稱作人嗎?
這些問題可以歸結為「你的腦子對你有多重要」,如今我們都知道人沒有獨立判斷能力是多羞羞的事情,所以越來越多人想要在世俗中逆行。可裸辭去看海真的比在辦公樓看海更高級嗎?那也許不過是大眾媒體營造的高級。是科技剝奪了我們思考的自由嗎?是人的社會性註定我們沒有絕對自由的意志,否則哪來的全民健身、全民創業風潮。而當我們批判社交媒體在過分加強人的社會性,誰又能擺脫社會性呢,如《黑鏡》中被全世界屏蔽,可能更痛苦。
前兩季播出時,國內有媒體評價:來自資本主義發源地的《黑鏡》,對於整個現代西方文明的未來,似乎並不樂觀。要我說,《黑鏡》的核心和未來、和科技毫無關係,它只是用黑科技來誇大現實,說的分分鐘是亘古不變的人性的複雜與狗血。
就像電訊報如此評價編劇Brooker:representing abstract present-day moral predicaments in visceral, sometimes horrifying ways。《黑鏡》展示的是現實中人性的窘境,而這種窘境早在科技誕生之前就已存在。當吃瓜群眾談論寶寶離婚和圍觀美國大選,《黑鏡》就已經不是電視劇了。
希臘神話皆亂倫,金瓶梅里無好人。千百年前就是這樣。
文明再發展,人性依然如此。
說一段英倫島國的非同尋常
過一種如花在野的自由自在
@米字橙
知乎管理員 :Nao-diamond,您好,您在問題「文明6中國的領袖會是誰?」中的回答由於不符合知乎內容規範已被刪除,知乎不允許:不宜公開討論的政治內容。如果您對本次處理結果有異議,請回複本條私信,我們會及時複查。
昨天 12:57回復 | 刪除知乎管理員 :Nao-diamond,您好,您在問題「怎樣娶入豪門?」中的回答由於不符合知乎內容規範已被刪除,知乎不允許:不宜公開討論的政治內容。如果您對本次處理結果有異議,請回複本條私信,我們會及時複查。10月20日 18:47回復 | 刪除知乎管理員 :您好,根據用戶舉報,您在問題 有現實中吸毒染上毒癮的人成功戒毒的案例嗎?中的回答已被摺疊,原因是「答非所問,與問題無關的內容」。知乎不容忍擾亂社區秩序的信息和相關行為。如果您對本次處理結果有異議,請回複本條私信或發送郵件至 i@zhihu.com 進行申訴。
10月13日 22:50回復 | 刪除………………………………
知乎管理員 :你在問題 中年人飯局上為維持人際關係喝酒真的無法回絕嗎? 下的回答已被刪除,原因是[不宜公開討論的政治內容]。查看詳情2015年5月2日 14:16回復 | 刪除知乎管理員 :你在問題 公務員日後會面臨大量裁員嗎? 下的回答已被刪除,原因是[不宜公開討論的政治內容]。查看詳情
2015年5月2日 13:41回復 | 刪除知乎管理員 :你在問題 如何評價郭德綱的貫口? 中 鄧小貓 的回答下的評論已被刪除,原因是「不友善內容」;同時帳號被扣除 友善度。當友善度較低時,你將無法使用部分功能。查看詳情
2015年5月2日 08:37回復 | 刪除知乎管理員 :你在問題 男人睡過很多女人值得驕傲嗎? 下的回答已被建議修改,原因是含有[不宜公開討論的政治內容]。回答被建議修改期間,其他用戶暫時無法查看。請仔細閱讀知乎社區管理規定,並對提示的部分作出修改。修改提交後會自動進入評估狀態,評估通過後會恢復正常。查看詳情
看完第一集,我看哭了
這他媽的跟我的生活一模一樣的
我真的哭了
=============================================
評論給我刷五星的是欺負我哭的不夠厲害嗎???TOT
===============================================
第四集看完
總感覺這是艾米在演啊……看了下演職員表 並不是
============================================
第六集看完
第六集超好看啊!!!!!!!!
只有第一季和第六集保持了驚艷的水準。
第六集差點看得高潮了
………………………………………
看完了第三季目前放出來的六集,感覺六集裡面的質量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總體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但是作為我心目中的神劇之一,相比以往的幾集,感覺還是差了些什麼。我一直覺得黑鏡系列最厲害的地方不在於讓人猜不出結局,而是即便你大概知道要發生什麼,依舊會被徹底的震撼。從這個角度來說,雖然它幾集的優秀毋庸置疑,作為懸疑片,恐怖片,或是科幻片,也都是可圈可點,但我認為只有最後一集達到了以往黑鏡的高度。
以下劇透預警。
S03E01,Nosedive 急轉直下:好題材,爛故事,爛結尾。
這是一個每兩個人每次社交之後都要互相打個分的世界,最後的總分會決定你的社會階級。分數高的人買房子便宜,坐飛機有頭等艙,去醫院病房排隊優先,等等等等。因此絕大多數人都是為了拿到一個高分,每天擠出虛偽的笑容,指望著身邊的人給自己一個高分。女主本來也是他們當中普通的一員,卻因為運氣不好丟了分,屋漏偏逢連夜雨,一路各種悲劇,分數不斷下降。隨之而來的,是虛偽的友誼的破裂和來自各方的歧視。最終女主選擇了破罐破摔,卻也因此大徹大悟,認識到這個打分的體系的荒謬之處。那麼,你覺得這個劇情震撼嗎?
說實話,看的時候還行。但更多的,則是無盡的尷尬。打分體系這個想法絕對是個好的創意,有點像現在的信用記錄一樣。而社交化的打分,則有點像朋友圈的贊,是每個人希望被他人認可的一種體現。但是黑鏡的內涵,絕對不是一個好的創意足夠了。
首當其衝的問題是,這套體系的硬傷太多,無法穩定存在。這一點相關的問題下面已經有過討論了。作為一個科幻片,邏輯不自洽實在是侮辱觀眾智商,也難怪讓人感到齣戲。另一方面,在講故事的水平上,這一集同樣算是整個系列最差的一集。是的,我知道這一集的目的就是要體驗打分體系的尷尬,但這個尷尬是劇中人物的尷尬,作為黑鏡系列,應該是通過細微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來含蓄的傳達,而而不是通過誇張的語言讓觀眾覺得尷尬啊!我只能飽含惡意的揣測,賣給Netflix真是黑鏡的不幸。最後,關於結局和立意。不知道別人怎麼感覺的,至少在我看來,結局女主在監獄中的對罵尷尬異常。我印象中的那個黑鏡絕對不應該這麼直白。不論是醒悟後又懦弱的重新回到體系當中,還是被當做異己排斥最終悲慘的死去,都要比現在的結局好很多。黑鏡當中顯露出來的應該是無數平凡而又醜惡的嘴臉,而不是悲壯的英雄的故事。S03E02,Playtest 遊戲測試:爛題材,好故事,一般的結尾。
男主父親去世,母親一個人在家。不知道怎麼跟母親交流的男主為了逃避而選擇了環遊世界,每次母親打電話來都同樣選擇逃避而不去接。最終打算回家之前,男主的信用卡卻突然被盜刷買不了機票,只得在一個遊戲測試公司裡面找到了一個遊戲測試的兼職。遊戲的程序是通過對大腦的檢索找到最害怕的東西來構造一個恐怖的虛擬現實(感覺有點像哈利波特里的攝神怪呢……)。遊戲當中包含類似於盜夢空間的不斷輪迴,恐怖程度也不斷的加深。最後一段的遊戲劇情中,男主(以為自己真的)回到了家,卻看到得了老年痴呆症的母親已經認不出來自己。母親依舊在不停的打電話給自己,而這時現實世界裡母親打來的電話響了,遊戲當中的電話也同樣響了。接受不了母親老年痴呆了這一現實的男主,最終精神崩潰而亡。從講故事的角度來說,我認可這是一個好故事。雖然有人吐槽抄襲盜夢空間,雖然一開始的暗示等於告訴了你最後的結局肯定跟他母親有關係,但我依舊無法否認,看這一集的時候非常的暢快刺激。同時各種細節也保持了黑鏡一貫的高水準,作為一部恐怖懸疑片,它夠格了。
但是它是黑鏡啊!單純的看的爽怎麼夠呢!它的深意,究竟在哪?提醒我們要關愛家人嗎?黑鏡才不會講這種無聊的說教。
科技的使用控制不好會害死人?不不不,同樣太淺顯了。大多數人的觀點是,這一集側重於科技的發展混淆了現實和虛擬世界的界限,如果感官都可以被完美的模擬,我們所存在的真實世界變得難以界定。我贊同這一觀點,但與此同時我也認為,如果僅僅如此,完全不需要用這些恐怖故事來作噱頭。是的,看完這一集我會覺得有些恐懼,但是這種恐懼類似於看完盜夢空間,甚至是看完各種鬼片之後的,那種對未知的恐懼,而離黑鏡一貫的,對於科技,對於人性,那種後背發涼的細思恐極,還差很遠。
S03E03,Shut Up and Dance 黑函之舞:好題材,爛故事,爛結尾。
黑客黑進了幾位主角的電子設備,利用攝像頭將他們看兒童色情,招妓,或是發表種族歧視言論的的視頻給拍攝了下來,並以此為要挾一步一步的逼著他們準備工具,去搶銀行,乃至去自相殘殺。主角們一一照做之後,黑客卻卻沒有遵守承諾,而是將那些視頻發送給了所有認識他們的人。行徑被公開之後,幾位主角的生活也徹底被毀滅。科技和隱私一直是個熱門的話題,人性(怕嫖娼暴露等)也是黑鏡一貫以來的題材。然而要把二者結合在一起,對於力度的控制需要非常精妙。從這一集來看,以科技做為媒介,黑客利用人性的弱點與受害者正面交鋒,從觀感上來看卻並不是一個好的手法。說的直白一些就是,黑客那一方太強,主角那一方太弱了,給人一種手撕鬼子的尷尬。
這裡說的強弱並不是技術上的,而是人性上的——或者說的玄乎一點,精神力上的。黑客能黑進電腦錄下視頻這一點完全沒有問題,把視頻發給主角的朋友們來毀掉主角的生活同樣合情合理。但是除此之外,因為受到威脅而無限度的妥協,甚至走到搶銀行和殺人那一步而沒有考慮過退出或是報警等等,即便是性格懦弱加上不斷的洗腦,在我看來也依舊過於理想化了一點,令人看的有些尷尬。關於立意。知乎上相關問題下面有不少人在辯論黑客的行為究竟應不應該,能引起這種討論我覺得說明選題還是成功的——不過,如果是問我的話,因為看個兒童色情就該死的的做法錯的離譜,依法治國程序正義根本不用說,也完全沒有討論的必要。
S03E04,San Junipero 聖朱尼佩洛:好題材,一般的故事,爛結尾。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可以可以將意識上傳到網上,並在那裡建立了一個無比真實的自由自在的城市——甚至在人死後,意識也可以在這個城市裡面永存。兩位女主在死前試用這個世界的時候相遇,並發現是彼此的真愛。然而在將死只是,其中一位卻因為丈夫孩子(沒錯人家是雙性戀)沒有來到這個世界而猶豫了一番,但最終還是選擇來到這個世界,和另外一位女主長相廝守。額,為什麼這麼溫馨這麼治癒,我看的真的是黑鏡嗎……出櫃少女被歧視了一輩子,卻在死後找到了永恆的真愛。2016感動英倫!
其實抽開來說,這一集的設定和第二集有點類似。從人性的角度來說,由於能夠在虛擬世界中永生(並且還是心想事成無憂無慮的那種),人們可能會更隨意的放棄現實世界的生命。現實世界的意義受到了質疑,生命的價值也受到了質疑。仔細想想,確實值得深思。
然而說實話,真要有這樣的世界存在,並且模擬度做的足夠好的話,估計大家都迫不及待去樂不思蜀了,誰還管什麼意義不意義的……
S03E05,Men Against Fire 戰火英雄:好題材,好故事,一般的結尾。
政府利用基因檢測篩選出一批基因缺陷的人,為了凈化整個人類基因庫而選擇去殺死這些人。然而普通士兵面對同樣是人類的面孔下不了手,於是政府便研發了一種晶元,植入之後士兵眼裡的基因缺陷者看起來如同鬼怪一般,從而可以安心的殺戮。然而這批人之中也有技術人才,發明了一種可以破壞晶元的方法,男主也得以看到了事情的真相。知道自己殺死的那些怪物其實都是和自己相似的人類之後,男主備受打擊,堅持要取下晶元。然而軍方領導讓他看了下他之前殺害手無寸鐵的人的畫面(當時他的眼裡那些是怪物而不是人),並且告訴他,摘掉晶元那麼你的餘生將都在煎熬中度過。無奈的男主最終選擇了繼續使用晶元,抹除這段記憶重新愉快的生存了下去。這是一個中規中矩的黑鏡的故事,用科技控制人的感官也是這一系列相當常見的話題。故事描述的也挺好,最終選擇抹除記憶的男主也是相當符合人性的一種結局。如我對第一集的評價,黑鏡並不喜歡英雄主義,而更青睞普遍的懦弱。正是這一種「你知道這不對,但是你我在這種情況下依舊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的劇情,給了人一種真正黑色幽默的的恐懼。
如果非要挑刺的話,就是「殺死基因缺陷者」的這個任務「錯」的太明顯了。雖然現在會有許多人討論是否應該讓基因缺陷的胎兒墮胎,但是直接屠殺這種行為,在絕大多數人眼裡都是完全反人類的。政府是錯誤的,男主的正義的,這種非黑即白的描述削弱了黑鏡的諷刺意味。相比之下,如果把這些人換成真正的敵軍,使得對錯就會更加不明朗一些,或許也會讓人感到更加意味深長。
S03E06,Hated in the Nation 全網公敵:好題材,好故事,好結尾。
黑客在社交網站上創建了一個叫做「去死」的標籤,讓大家投票選出最討厭的人,並利用政府研發的機器蜜蜂鑽入人腦來殺死對象。警方在偵查之中破解了黑客殘留的文件,卻發現這是一個更大的圈套——原來黑客真正的目的是要為遭受網路暴力的朋友報仇,他真正的目標是所有那些使用過這個標籤的幾十萬人。大屠殺之後,幾個當時辦案的警員被指責辦案不利而被公審,同時也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唾棄。其中一名警員假裝因為愧疚自殺,卻偷偷的找上了那個黑客,留給觀眾一個意味深長的背影。好題材。好敘事。好結尾。雖然風格依舊沒有以往的那種含蓄,但水平我認為是最接近之前兩季加一集的水平了。
網路暴力,一個大家或多或少都能感同身受的題材。不明真相的網民給討厭的人加上去死的標籤,也合情合理。用機器蜜蜂來殺人,雖然挺科幻的,但是設定給的好同樣沒什麼問題。想要殺死所有參與網路暴力的人——作為一個受過傷害的黑客,可以理解。這裡跟前一集可以作個對比。殺死網路暴力的人和殺死基因缺陷的人,這兩個目標半斤八兩。問題在於,一個想要復仇的大反派做這種反社會的事情,會讓人覺得合情合理;但如果是一個政府的角度,未免有些難以接受。因此我覺得,從邏輯上來說,這一集處理的非常好。立意上來說,而對於網路暴力,政府監管,科技的濫用等等的反思,也沒有任何瑕疵。諸如劇情中提到政府用機器蜜蜂實現對全國的監控的時候,官員一直在辯解雖然侵犯了隱私,但是這一項技術幫助抓捕了多少罪犯,預防了多少起恐怖事件等等,這種兩邊都有理的論點就非常好,讓人能夠去思考。而結尾的時候,背上罪名,自己也成為了全網公敵的警員去找黑客是為了什麼,是要抓他來贖罪,還是同樣黑化了想要找他幫忙報復社會,這算是一個彩蛋,同樣給觀眾留下了意猶未盡的空間。下午無意間打開netflix看到了黑鏡更新第三季,才知道黑鏡已經轉交netflix製作,還記得之前兩季的震撼,一口氣看了兩集。確實第一集十分觸動人心。
-----------------------------------------------預警,前方有劇透閑話不多說,
第一集講述了一個世界,一個Uber評價,yelp評價直接應用在人身上的世界。每個人可以通過手機(應該是手機吧),對你見到的每個人,遇到的每個人,進行評價,這個評價直接關係到了一切生活中的事情,包括房屋出租,飛機改航班,租車排隊,甚至研究機構治療席位。這項一個高度發達的信譽系統,你做的每件事,都會得到其他人的評價,然後這個分數用來定義你是誰。看起來總覺得是一個美好的世界,因為你可以通過他人的得分看出這個人到底是好是壞,選擇你的朋友,戀人,上司,下屬......但是真的是這樣的么?
從女主Lacie對著鏡子練習與人打招呼的方式,總感覺有些許不對勁。到與Lacie一同乘電梯的random woman,Lacie只能在視網膜屏幕上查找對方的信息,從而進行閑聊。如果此時不看屏幕,那麼一定感覺是兩個互相熟識的人,不過配上畫面卻又如此的尷尬與不和諧。之後因為公司里被排擠的同事,Lacie也收到牽連導致降低了自己的分數。這才讓人感覺到 「It"s totally wrong!」
為了租到心儀的住所,Lacie拚命的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分數。利用兒時的娃娃聯繫上了小時候的「朋友」兼bully擁有4.8+高分的Naomi。這可能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名媛吧。希望通過做Naomi的伴娘去演講從而讓Naomi身邊的「4.7+」的精英人群對其高分評價,來提高自己的分數。
然而劇情急轉直下,因為跟brother吵架,耽誤了計程車,撞到了「精英女士」,因為飛機被無故取消,Lacie慢慢失控,被機場保安實施了扣一分和對別人評價兩倍降低的懲罰。到租車租到老車 ,無法充電拋錨,遇到1.0+的卡車司機到自己也變成1.1的「antisocial maniac」, Naomi取消了伴娘,直至最後的被關進監獄大聲的用「fuck you」發泄出心中的不滿。
-----------------------------------------------
這個故事沒有過於scifi的科技,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卻真的讓我深深的陷入了思考。這一集完完全全的詮釋了怎樣披著科幻的外衣來談到人性和社會問題。幸好我們沒有這個系統,我們不會如此功利的去與所有人社交,我們不會去逼迫自己用最好的態度應對所有人,不會因為別人對自己的誤會和偏見導致自己一無所有。
可是真的是這樣的么?
-----------------------------------------------
其實現在的社會就算沒有評分系統還是一樣的,我們還是每個人都做著劇中人物的事。竭盡全力的去讓每個人感覺舒服,所有我們才能有所謂的機會,人脈。盲目的崇拜著電視里,銀幕上,social media中的偶像。就算我們不知道他們真的是什麼樣的人,但是大家都說他們好,那麼他們一定就是精英,我們每天如此勸著自己。
我們竭盡全力的去想過好的生活,想去賺更多的錢,想和「精英們」一樣出入米其林餐廳,各種超五星級酒店,穿著華麗而高貴的衣服去參加各種酒會,晚宴。時時刻刻的想結交「有意義的朋友」,通過「精英朋友」把自己帶入那個圈子,這樣才會有更多機會,就像在Naomi婚禮上的觀眾一樣,我們生活的轉折點可能就只是一個十分鐘的講話讓觀眾開心而給你五星的評價。
社會一直都是這樣的,人天生的東西會帶給有些人與生俱來的優勢。美貌,身材,金錢,事業,出身都會讓人對你產生額外的好感,都會在你犯錯的時候給你很多額外的tolerance。我不知道這一切是不是正確的,不過世界就是這樣。我們也許可能改變,但是我們不能逃避。
-----------------------------------------------
一些題外話。
一開始看完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想到什麼,只是感覺被深深的觸動了,不過在寫這些的時候突然想到了《搏擊俱樂部》里泰勒的話,「 you are not your job, you are not where you live, you are not what you wear, you are not how much money in your wallet. We are all singing and dancing crap in the world.」可惜大多數人並不這麼認為。
可能是最近有點壓抑,正好看到這集有了發泄的導火索,看到了找工作時的自己不知為何的連個面試也不能得到,看到了自己創業的公司辛辛苦苦的付出的項目由於合作公司得到大額投資而被kick out of the game只因為一句你們可能經驗不足,從而變得死氣沉沉。看到身邊的「上流人物」們,每天周旋在「精英」朋友和各種大佬之間,可能他們的一句話就要比自己一年甚至十年的努力成果還要重要。知道某大佬的親戚,十五六歲的孩子做了一個沒有用戶的平台,卻被100萬美金收購的事情,聽到一個富二代每天的憂愁是自己有沒有真愛,而且人們還都覺得很有趣很奇妙的時候,我也不知道在自己腦子裡的是什麼。
不過事實就是就是事實,只有勝利者才能有資格講話。這是我在籃球比賽中最常告訴自己的一句話。確實是會有憤怒在心頭,不過that"s okay, the wrath pushes me through.說說感受吧,純從外行以及主觀的角度來看,無乾貨。
我感覺這一季的水準並沒有「下滑」得那麼厲害,拍攝、調色、剪輯、配樂等等硬指標都彰顯出絕對的誠意和成本,故事是弱,但是講真,黑鏡的前兩季也並不是每集都經典超神的,而且如果沒有前兩季作為對比,Netflix若是自主研發了這麼一套劇集,現在肯定是要捧上天了。
但是即使沒有重溫,前兩季還是深刻地烙印在大部分觀眾的心裡,成了標杆一樣的存在,包括我。
所以看完這六集之後,總體感受是失望——確實是挺好的劇,但是一旦抱著一種等待超神黑鏡的心態去看,第一集……不夠;第二集……嗯還挺好的;第三集……WTF?第四集……不錯……第五集……後半部分不錯,然後是之前被傳神乎其神的第六集看完真是全季最失望。
整整六集都非常predictable,在出現twist的前幾分鐘,我相信很多觀眾都已經猜到了走向。
如果看到這裡你不贊同我說的話,就不勞煩你評論再罵我裝逼了,再強調一遍「純從外行以及主觀的角度」,下面分集來說,含劇透。
S3E1:
已經有很多人說第一集的創意和廢柴聯盟的「喵喵豆」如出一轍。
這是觀看鏈接:【熟肉】廢柴聯盟Community 第五季E08_美劇App的創意是基本差不多,可惜這個故事的立意實在是比不上廢柴,因為廢柴只用了短短二十分鐘的時間,就完成了多方面的影射和諷刺——普通人對評分的瘋狂渴望;上層人貌似和善實則自私狹隘的面目;社會的等級劃分和割裂;解放者並不是真正求解放;顛覆政權後的清洗……
你可以說這是講故事的角度不同,黑鏡S3E1是從個人用戶的角度去觀察而非群像,這當然是可以的,個人浮沉史嘛,小事件折射大問題嘛,我懂,在看完一路上再明顯不過的隱喻和批判之後,你我都知道最後的演講肯定是撕破臉痛斥體制和人性咯,但是那個演講真的給人一點點震撼和回味了么?可以比得上S1E2玻璃戳著脖子那個演講的萬分之一么?
同樣拿S1E2來比較,我衷心希望在尷尬的演講之後能來一個奇妙的結局,結果只是投到監獄裡面喊fuck……無力到我都想喊fuck啊……
第二次編輯補充:評論裡面有些朋友說的很好,結合女主的性格,這個結局可能是最合理的了,我確實也是這麼想的,真的是最合理的了,但是就是合理到不得勁,所以觀感不夠酣暢淋漓。
其實這個故事更像是2016秋季世界奇妙物語裡面的關於貼標籤的那段。
觀看鏈接:【16秋季SP】世界奇妙物語 2016秋季特別篇 【日菁】
貼標籤這個小故事也不能說多麼出眾,但是挺有趣的,即使是稍顯老套的結局,帶來的回味也比這集黑鏡強。
我想,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這一集的設定並不單薄,可惜圍繞這個設定展開的情節太單薄。其實不論有沒有這個評分系統,我們每天還都是生活在judge和被judge裡面,這個大家都知道,好嘛,現在就把問題放到明面上講,所有的judgement都可視化了,然後呢?
憑藉人類的智慧,難道就真的每天生活在清新的濾鏡裡面,光明正大地互相評分?起碼放在中國,立刻就有淘寶微信刷單湊五星這種功能,並且,一旦這種信用等級如劇中所說那樣,和保險購房等一系列實際利益掛鉤,那麼隨之而來的黑色產業鏈肯定會茁壯生長啊!評論中的 @孫中興 總結得很到位:第一集設定了一個兼容度很低的烏托邦系統,現實中根本沒有出現的可能。
所以要強撐出高明的情節,太難了。
看完這集就背後不斷冒冷汗的朋友們,真的應該鍛煉一下心理素質……
S3E2:
第二集其實蠻好的,完成度最接近我心目中的黑鏡吧,好像很多人看法不同,但也能理解。故事有種熟悉感,但我暫時想不到這種熟悉感具體來自哪裡。
這麼一想也沒啥可說的啊……(?ェ?。)
結尾兩個反轉也基本在意料之中,不過死於Mom的來電干擾這個點還是挺有味道的;另外就是AI會自動計算心裡最恐懼的事物,而能計算出男主角心裡很害怕一切其實是女主的陰謀這一點也很棒。我認為這個故事的創意很飽滿,最終的呈現效果也不錯,沒有超神感,但肯定在黑鏡的及格線之上 了。
S3E3:
只能說是「瞠目結舌」——這劇本TM也能入選黑鏡?故事是如此predictable以至於我無法相信它真的會是這個走向並且最終結局平庸到難以置信的地步。
而且真的很悶……很悶……之前有看到說本集和「白熊」有異曲同工之處,而我覺得和「白熊」相比段位真的是太低。蒼天為鑒,我真的沒有裝逼,難道大家都沒覺得最後肯定是戀童癖照樣曝光么?反而因為這件事情而去搶銀行和殺人,難道真的不勉強?你硬要說是人性的陰暗啊自私啊什麼的,可是稍微有一絲半點理智的人都不會去搶銀行和殺人吧?搶銀行和殺人就不是自取滅亡了?要挾你做這種事情的人真的還言聽計從相信他不會賣了你?Literally?
怎麼想怎麼覺得說不通,換成是你,你真的會按照劇中那樣傀儡般行事么?
S3E4:
看劇照的時候,這才是我最期待的一集。
本來此處想放一首歌叫《你是八十年代》,原來何韻詩已經從所有播放器里抹去了(;′▽`)
都說這是黑鏡裡面第一次出現光明的結局,不過這集我看得很壓抑,也並不覺得結尾是光明的。不過這點完全取決於各個觀眾自己的看法哈!
在上面截圖裡,眼鏡女主表明visitor身份的時候,我就在想會不會是時空穿越的visitor呢?看到後來發現San Junipero還是蠻高明的idea,除了發人深省和戳脊梁骨以外,黑鏡這次給我們提供了另外一種相對來說溫情的思索:也許死亡之後真的可以去天堂?即使這個天堂是人造的。
又回去看了一遍,這集還是很不錯噠。
尤其是下面這段:
沙灘撕。
You can"t begin to imagine, you can"t know, the bond, the commitment, the boredom, the yearning, the laughter, the love of it, the fucking love, you just can not know!
特別是"the boredom",好感人啊 (?_?)
正事這段話讓我覺得這個結局並不是美滿的,她的女兒沒有活到San Junipero出現的年代,她的丈夫不願意死後來到這裡,她一開始就說自己來這僅僅是have fun,她等了這麼久都是抱著自然死亡或許可以和丈夫和女兒團聚的那個信念。但是她最終選擇了在San Junipero開始永遠年輕的新生。
永遠年輕的話,會不會厭倦年輕呢?自然死亡的身後或許空無一物,但萬一真的有轉世有來生有天堂有地獄呢?既然科技可以把你的思想完好無損地保存下去,說不定思想本身就是獨立的,自然規律中也有未知的位置來容納死後的靈魂?那麼她厭倦這個小鎮的時候,思念起丈夫和女兒,卻再也沒有選擇的權利了呀。
而且我總覺得,在San Junipero,生活很快就會固化成單一的模式,就像那個總在玩遊戲的nerd男生,要是再拍一集反映她們在這裡生活二十年之後的情形,說不定還很恐怖。
S3E5:
我對軍事啊戰爭啊徹底沒有興趣,行屍走肉也看不下去,幾乎準備跳過不看這一集了,前半段看得不停快進,還覺得黑鏡已經在濫用「美瞳技能」了,啥啥都是裝個美瞳:
這姑娘還猝不及防地清唱了一段《Anyone who knows what love is》,這首歌更適合插在上一個故事嘛(手動摳鼻屎)。
不過到她開始殺平民的時候,就開始反應過來,這集想表達啥了。到Doug大魔王出來解釋來龍去脈、男主選擇最後繼續服役,後半部分的處理就很典型黑鏡啦,冷冰冰的背景音,啞然的收場。
S3E6:
Unbelievably predictable, obsolete, and yawnful.
這集是像石破天驚的黑鏡S1E1致敬呢,主題是網路暴力、民意挾持,夾著表現政府暗箱操作,真兇是位沒啥存在感但意圖玩弄群眾的朋友。
開頭背景中的新聞播報都和當年播「失敗行為藝術家」一樣,鏡頭對準了人造蜜蜂:
什麼叫flag,這就是flag。
當然更明顯的致敬是下面這個:
首相離婚惹。
很歡迎除此之外,我真是想不到說什麼了,這集太失望了,喜歡這集的朋友們可以在評論里有理有據地來反駁,我實在是沒什麼新鮮詞兒來痛斥這一集了。
肚子餓,做飯去了。【比起背後一涼黑鏡給人帶來的更多的是無奈荒謬感】
從s1到s3,很多集都是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無奈。六集完。只想說很多人未免對第三部太過苛刻,說什麼轉到netflix手裡就變味了,沒有英式荒誕暗黑。只想說跟風黑的人不要太多。第三季出來就黑第三季捧前兩季,覺得英劇製作註定比美劇高端。第一集講社交評分,有人說什麼從開頭就能看到結局,一點也不讓人背後一涼,典型的美國式結局。那這麼說起來第二季第一集那個機器人故事大家也是能猜到結局啊從仿生人來的時候開始就能猜想到無非是無感情的機器人終究代替不了人類的結局。想要背後一涼感覺的建議去看九號秘事謝謝。也有說第一集邏輯有問題的,覺得不可能單憑社交評分來決定社會階層,或者精英階層並不都是虛偽做作的。如果要糾結邏輯那第一季首相艹豬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過如果放在現實里首相的選擇多半是受到威脅之後表示沒有能力處理再辭職下台,不會發展到最後一步。並不是說我就同意這個觀點,只是硬要扣漏洞扣邏輯什麼都能說出來。第一集展示的就是社交網路帶來的危害,想想我們自己每天發票圈發微博是為了什麼,不就是跟劇中雷同的別人的認可,說是享受生活展示生活,但是都是展示給別人看。而且黑鏡關於科技的幾集都告訴我們科技發展有時候我們抵禦不住,雖然我們覺得這些社交評分,或者是第一季的可以回顧場景的電子眼都很荒謬,甚至看的時候覺得自己一定不願意參與其中,但細想下來就會發現根本不可能,拋開老年人不談,現在多少人不用微信?第二集想展示多重幻境,其實看到結尾我暗嘆了一聲卧槽,展示給我們的一個小時發生在0.04s里。不知道該怎麼說是因為我還沒完全理清楚。第二集立意比較贊,遊戲體驗+盜夢空間。第三集又有人說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放到黑鏡裡面來,完全不是黑鏡。這種人可能單純把黑鏡理解為黑科技了吧……其實黑鏡真正有科技的也就是s1e3,s2e1和聖誕篇,總體來說就是想諷刺人吧而並非展示未來黑科技。要說英式荒誕,第三集最明顯。跟第二季的白熊類似,你以為的受害者其實是有罪者,很多劇都喜歡這種私人審判。有罪或有失者,皆應追究。但是第三集有個毛病就是學了類似阿婆的無人生還的套路。受害者都是加害者,且按照罪責深淺受到的懲罰程度也不同。不得不說阿婆的書雖然推理邏輯不算上乘但劇情絕對一流(跑題了==)。第四集的腦洞有點大啊看開頭完全沒想到是一個臨終關懷和純粹精神世界的設定。感覺第四集主打溫情線,還把現在熱門的同性戀情話題拿出來溜了一下。不過作為一個不太喜歡治癒劇的人來說第四集不是特別對胃口第五集立意也不錯,不得不說netflix還是給黑鏡強行加了點時政熱點。但是整個第五集有點黑鏡前兩季的意思,就是不管你內心怎麼掙扎怎麼肯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你就是沒法選擇你覺得對的那個。第六集最有黑鏡風格,也是我最喜歡的罪案類題材。看到一半就細思恐極的只有這一集了。第六集算是狠狠打了鍵盤俠一個耳光,估計看的人看完都會默默點開自己的微博推特查看有沒有hashtag或者罵人的話。這一集一個給我的恐懼就是你不知道什麼時候那些小科技就會讓你喪命,而且還是那種越不起眼的越致命。看完了我還想現在飯圈撕逼這麼恐怖,萬一哪個飯圈有這種瘋子型天才就不好了其他飯圈都要遭殃啊。總的來說就是第三季水準並沒有降低好嘛,對於那些強行批判的表示抗議。坐等第四季。個人覺得第二集和第三集略失水準,第四集神作,其他三集屬於正常發揮。
第二集的選題其實可以挖得很深刻,比如每個人都植入一個能根據自己思維模式進化學習的電子助理,以此來展開發揮下去可以發展成一個比第五、第六集更深刻的故事,然而實際的劇情只是圍繞著一個遊戲測試員的個體發生的小事——對於他自己來說死掉當然是了不得的大事,但無論對故事發生的世界造成的實際影響還是引發的觀看者對那個世界的思考,都小得沒法和整個劇集的其他故事相提並論,所以這一集在格局上面顯得非常失水準。
第三集的問題在於,為了營造緊張壓抑的氛圍,劇情裡面出現了太多不合理的——即便不算硬傷也是缺陷。比如男主一開始面對打工的店裡那位美女姐姐很明顯的羞於交談但又眼神關注、在電視里看到搔首弄姿的女郎之後的按捺不住,都讓最後揭露他戀童身份時顯得非常莫名其妙(而不是「原來如此」);再比如為了讓劇情順利走到決鬥那一步,男主搶銀行搶得那麼拖沓都沒有引來警察,這在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世界裡是很不正常的事。黑鏡這個系列雖然充滿了荒誕,但荒誕不等於無法自圓其說的不合理,所以這集的編劇顯然是露怯了。
而關於第四集,我之前在另一個回答下面評論過,自從賽博朋克這個東西降生以來,只有小劉的《未來三部曲》和這一集的黑鏡對意識上傳持樂觀態度。並且這一集里的黑人女主不是貪戀夜夜笙歌永葆青春才選擇上傳,而是在看透永恆背後的虛無、經歷過婚姻從激情變成折磨之後,為了不讓愛人孤獨承受永恆而偏向虎山行。黑鏡里有很多主角在面對勢無可當的現實時選擇了反抗和抗爭,但他們的抗爭多多少少都有被迫或者逃避的意思,義無反顧主動剛正面的只有她一個。從這個角度看,並不是上傳意識值得樂觀(這一集的靜態虛擬世界和未來三部曲中開放式的虛擬世界相比完全談不上樂觀,甚至像有些人說的那樣,確實是黑暗的),值得樂觀的是人性和愛。並沒有人規定黑鏡只能談黑暗和絕望,黑鏡的故事也可以溫暖,並且這種溫暖在一片黑暗的劇集裡面顯得更難能可貴。透過鏡子,照出黑色的自己。黑鏡大部分劇集都是讓我毛骨悚然的,包括這一次的s3看了這問題下諸多回答,更加堅定我的感覺。
之前可能是寫得太簡單了,感謝評論里大家給我分享的觀點,我也爬回來詳細說說。
第四集的主題我簡單概括為「永生」,人死之後,精神不滅,只是換了另外一個空間安放。
本身我是不贊成沒完沒了地一直活著,但是劇集不是一個貪婪的「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的故事,打動我的是Yorkie,21歲車禍後,一直以一具活死人的軀體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不能動、不能說、不能和外面的世界交流。
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這樣年輕的靈魂,或者叫精神世界,困在一具肉體當中。不信可以看看這個回答年輕時得了絕症或大病是怎樣的感受? - 生活
科技無法治癒他們的肉體,卻可以暫時性地放飛他們的精神。哪怕一周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也是一種安慰。
科技產品總是雙刃劍。比如分離出麻黃鹼,有人拿它治療感冒和哮喘,也有人拿它來high。
但這是我第一次在黑鏡里看到科技產品可以在一定程度的積極意義上,服務於人類的生活。那種感覺就像是,一個天天愁眉苦臉的人,突然展露了笑容。
第四集是最不像黑鏡的嗎?
這取決於你是怎麼理解什麼樣子才叫「像黑鏡」。
這裡我同意 @lcty lcty 在評論里提出的觀點:黑鏡的故事建立在一種開放性的科技設想上,假如劇集里提到的科技訊在,人類會怎麼樣,你 / 主角作為一個人類個體又會怎麼樣?
如果接受這個前提,我認為第四集也是很黑鏡的。
第四集營造了一種看似溫情和浪漫的氛圍,可能是缺少了常見的嘲諷,但對於科技的憂慮依然存在,只是可能比較深地隱藏了起來。
第四集是大團圓結局嗎?
我同意評論里大部分意見,不是happy ending。
這也是我前面說的,憂慮仍在,但可能沒有那麼明顯。
比如在決定是不是要成為永久居民的時候,劇集里也提到了,當你已經活完漫長的一生,該怎麼繼續重新開始活一次。再比如Yorkie一開始並不知道有沼澤俱樂部的存在,那個地方可能是經常來玩的老司機才去的。進而會考慮到,即使是在這個空間里能夠釋放肉體對精神的束縛,總會有膩的一天。無目的的永生,是常見的長生不老的悲哀。
所以第四集的溫情,可能是一個悲劇的開端。
但我還是喜歡第四集,當然第六集也是非常精彩的一集。
因為在第四集里,描繪了一個未來的畫面,引用評論里 @周宇涵 的話,就是衰老和死亡,也可以很有尊嚴。
這畫面讓我覺得有些嚮往。
================================
以下為一開始回答的原答案。剛看完第四集的我實在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上了說一句
黑鏡子系列一直以來的主題是科技高速發展帶給人類的負面影響在焦慮 受困 嘲諷和黑色幽默的基調里S304居然如此難能可貴地溫暖與光明在我狗帶之前請發明出來好嗎
拜託了科學家對雲服務的解讀真是前所未有的詩意「人類總是要在什麼事情上犯些錯的。——不管是冷漠,貪婪,還是虛擬的情感。」
在混合著巨大的失望與無奈看完新一季黑鏡的第一集時,我這樣想,「如果非要讓我寫影評的話,也只能用上面這一句做切入點了。」
畢竟除了大寫的DISAPPOINTING,再也沒有別的詞能形容我的感受。
當然了,如果編劇和導演們想收穫一個Lacie式的假笑,我也樂意奉陪。
後來,因為知乎上大家關於第三集「疑問很多」,我看了第三集。
後來,因為朋友圈裡有人說「第二集有盜夢空間的感覺,完全找回了前兩季的感覺」,我勉強又看了第二集。
只用了三集,這一季的黑鏡完美毀掉了我對它的所有期許。
一.我們期待是鞭辟入裡的人性剖析,不是雞湯式的人生哲學
毫不誇張地說,在 第一集 Nosedive 急轉直下 的第一分鐘,女主角在慢跑途中對陌生人微笑,評分時,所有情節走向顯露無遺。不出意料,這是一個深陷評分系統想方設法設計刷高分最終失去控制的故事。
而除去毫無新意的情節,這一集的結局,淺白地讓我大吃一驚。
以黑鏡的殘忍和真實,再怎麼也該是分數急轉直下直至零分的女主角被鎖進監獄,懲罰是每天學習如何微笑和讚美,定時欣喜地向家人彙報自己「快樂」的再教育生活,被察覺一絲不滿就回爐再造,直到獲取足夠回到社會的分數。
不管鏡頭停留在她再一次見到真實社會時眼中的茫然,恐懼,卻無法控制自己早已掛上完美的微笑。還是停留在她在「再教育」過程中不堪重負,被內心真實的情緒折磨得無法忍受後自殺。都還算完整。
而結局是,
她和另一個被關進監獄的人酣暢淋漓地對罵,順暢地抒發著以前無法抒發的所有情緒。並且第一次,有了真實的笑容。
統治者藉助科技建立了一個階層分明,向下流動迅速,向上流動緩慢而艱難的穩定社會,對打破規則,被棄之於體制外的「犯人」沒有任何懲罰,而是獲得了全社會都曾在內心深處渴望過的真實?
原諒我沒法不認為這個結局過於美式過於雞湯化,毫無閃光點可言。
就像《楚門的世界》這樣充滿悲劇美的故事最終被處理成圓滿結局,標籤里總會標示著「喜劇」,實際上它脫離了現實的殘酷,經受不住一絲拷問。
以人類顯露無遺的貪婪,隱於深處的暴力和稍加挖掘就足以迸發的殘忍,真的配得上一個如此寬容的美好結局嗎?
是的,是的,我知道你想說這樣的評分系統多麼現實多麼殘忍多麼值得深思啊。對,你說的都對,但這到底帶給了我們什麼的思考呢?也請你如實地告訴我,平鋪直敘的情節和莫名其妙的結尾是不是減弱了帶給你的衝擊呢?
不管是政治諷喻,還是人性解讀,以往黑鏡帶來的思考大多是能從哲學角度抽象出來的,值得探討的問題。s2e02 white bear 白熊公園 的結局在情節的步步暗示下不難猜出,但它卻能延伸出很多思考。記憶構成了一個人的全部嗎?一個失憶的殺人犯還應該被處以極刑嗎?我們如何界定暴行,精神施暴和生理施暴應當同等對待嗎?站在正義的道德高度懲罰暴行的人一定正確嗎?
我期待的黑鏡是應該使我陷入沉寂,而不是像跳樑小丑一樣奉上一碗「不要被社會的評判標準綁架,要做真實的自己「的毒雞湯。
二.玩剩下的科技梗,恐怖片用濫的大蜘蛛
第二集 Playtest 遊戲測試 就是盜夢空間的劣質翻版。真的沒有什麼好評價的...知乎上有一個高票答案的作者以為自己找到了很多細節,對不起,細節都找到了,但是他沒看懂。
如果你硬要讓我聊一點感悟,這一集唯一還值得探討的就是每一級恐懼的誘因。
男主角「醒來」了兩次。
第一級恐懼,源自平時並不害怕,只是在虛擬遊戲中過於真實或突然出現而引發生理厭惡的蜘蛛,高中惡霸。以及他想像中為了錢背叛他,變身骷髏並用刀刺傷他的女炮友。而最終觸發他恐懼高峰並「醒來」的是瀕臨崩潰邊緣時,發現自己忘記了有關「我」的所有信息,母親的容貌,炮友的長相,自己叫什麼,為什麼在這裡。
第二級恐懼,埋藏更深的恐懼,是(他幻想中)回到家之後,看到自己一直逃避的母親(可能只是失憶,但我們姑且這樣說)也患上了父親患過的阿爾茲海默症,不認識自己了,還一遍遍地說要打給兒子電話,看看獨自出門的他怎麼樣,是否安全。
看到這一幕男主角尖叫著「Mum!」醒來,遊戲結束。0.04秒。
0.04秒里男主角完成了致命的遊戲中的遊戲,一切都源於他潛意識裡的暗示和幻想。這個體驗遊戲甚至不必要是一個恐怖遊戲,只因為開始遊戲前他接受的有關這個公司和這款遊戲的印象全都暗示這將是一個恐怖遊戲。男主角無意識地設計了整個遊戲,設計了一切。
這一集告訴我們,人類最深的情感和恐懼源於愛與家庭。
你看,這是不是依然很雞湯?
三.意料之中的劇情,毫無深意的闡述
有很多人對 第三集 Shut Up and Dance 黑函之舞 (英文標題名實在讓人對劇情充滿期待,字幕組很不容易,又想直譯又想意譯)中戀童癖的概念感到困惑——為什麼有戀童癖的男主角只是看著淫穢照片自慰,卻被放置最高一級的懲罰中,又被脅迫搶銀行,又被強迫殺人,最後被逮捕同樣還要承擔死刑的後果呢?
我們先來聊聊戀童癖。
有關戀童癖在2010年前,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F65.4)中將「戀童」定義為「一種對兒童,通常為發育前或青春早期的男孩或女孩的性偏好」。比較權威的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第四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也將其定義為對兒童的「病理性性偏好」。第四版DSM的戀童癖診斷標準為:1.對青春期前的孩子(一般是13歲以下)反覆地強烈地表現出性的興趣,如性幻想、性衝動或涉及性的行為,這種狀態至少持續6個月;2.性幻想、性衝動或行為干擾了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被評估的人至少16歲,並且比針對的兒童至少大5歲。)來源:(寫論文絕對不能碰但是小科普足夠了的)wikipedia從後來擔當司機的中年男子口中,我們可以得到大眾對自慰這種行為心知肚明又頗為隱秘的看法。而結局當中,男主角的母親在電話里接近崩潰地哭著:「我聽他們說屏幕上那是孩子,天哪,那是孩子啊。」
為什麼只是淫穢照片上的人年紀不同,差別那麼大呢?為什麼收藏兒童情色作品在美國觸犯法律呢?(我只確切知道這一點,源自多年前被好朋友安利的犯罪心理某一集。不了解其他國家的相關法律,因而選擇不去不加根據地亂說。)因為作為一種性偏好,戀童對社會是有害的。社會上各種淫穢色情產品為了牟利而生,有判斷力的成年人有權在不觸犯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選擇這個產業作為自己的職業。也就是說,這些色情產品中的主人公,SM也好,戀足也好,不管演繹著多麼小眾的性癖好,都是為了利益自願出演。而兒童呢?16歲以下兒童參加心理學實驗需要監護人或是能使其利益受到最大化保護的負責人同意,如果孩童本身能夠理解實驗,還需要本人同意。可能並無害的科學實驗尚且如此謹慎,可見兒童利益是一個多麼敏感的話題。而根據DSM的定義,青春期前的孩子(一般是13歲以下),也就是大多戀童癖的性幻想對象,不可能完整地理解情色行業將會帶來什麼。在利益催使下,必定有人會強迫孩童參與情色行業,這就構成了犯罪。觀看,收藏此類產品的人為利益鏈注入了新的來源。而從社會隱患的角度來說,比起普通人,戀童癖的性衝動更難找到滿意的契機釋放,存在較高的犯罪隱患。而兒童在面對性侵犯時,比起成年人,也缺乏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如果你知道面前的這個人可能會對你的小女兒產生性幻想,你還能像現在這樣坦然地接受他的善意嗎?
因而我們沒法樂觀地僅僅只以道德準則束縛戀童人群,期望他們能夠原諒自己的性偏好帶來的天生的不公,時刻遏制自己的衝動,不做危害社會的事情。所以,我們只能犧牲他們。那麼,假如我們用科技手段塑造孩童形象滿足戀童人群的慾望呢?那樣不就社會太平,相安無事了嗎?是的,或許這可以解決一部分人的需求,但這需要高強度的市場監管,甚至由政府控制設計和供給。而你是否曾經不滿足於科技帶來的虛幻滿足感,轉而尋求一些真實的刺激呢?戀童癖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會。我不是說戀童癖每個都是變態,每個都有嚴重的犯罪傾向,每個都應該像電視劇里呈現的那樣被折磨致死。不是的。戀童癖只是恰好成為了一種危險的性少數。但凡世界上的 少數或多或少都會被殘忍的對待,這是天生的不公,但我們只能選擇承受。當對這個群體來說「正常的性」對任何一個性對象來說都會是一種傷害,我們只能報以同情但永遠無法給予理解。少數,就是殘忍。而這一集黑鏡要講的是這個事實嗎?很遺憾(似乎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並非如此。
這一集講的是,
當事態危機自己的利益時,人性能夠險惡到什麼程度。
還記得最初中年男子對男主角自慰被拍攝時說的話嗎?下面讓我們看一看情態越來越危急,中年男子再次被威脅如果他們不搶銀行,他招妓的事就會敗露時的態度。(需要注意的是從始至終他都不知道男主角是戀童癖,因而這無法構成態度的轉變)
在自身利益面前,每個人都能變成嗜血的狼,內心深處最險惡的部分赤裸裸地展現出來。當想要傷害一個人時,你總能找出最殘忍的詞和最無法迴避的真相。
而這一點,對黑鏡來說,實在太淺了。
我對這一集最大的不滿在於故事的設計本身。簡單來說,這僅僅是一個依靠科技,從成千上萬「有罪」的人當中隨意挑選出幾個處以精神上和身體上雙重懲罰的故事。
用手中的把柄脅迫他們做違心,犯法甚至以死相搏的事,在摧殘了他們的精神和肉體後,發來一個可憎的猥瑣笑臉,違背承諾,向所有人披露他們的」罪行「。
電腦,手機那一端是誰,他們有權利這樣做嗎?他們自認為在伸張正義,實際上這幾個人真的需要承擔這麼重的懲罰嗎,這樣的懲罰手段人道嗎?「伸張正義」的同時他們是不是也做錯了呢?如果是,由誰來懲罰他們呢?
這一集值得我們思考的確實不少,但有兩點我依然想提出以示我的不滿:
第一,不夠優秀的劇情設計使得主題不明朗(上面提的幾個問題僅為我的看法,如果你們知道主流看法或是有你的看法可以留言討論)
第二,懲罰者的正義探討,這樣的設計是否似曾相識呢?
抱歉居然寫了這麼多。
其實就好像,我不會吃飯時拿手機看《馬拉卡佐夫兄弟》,正如我不會為了一些精巧的短篇做十分的心理準備甚至正襟危坐。
每本書,每部電影,每部電視劇都在生活中有它們自己的位置,宏大不一定優於微小,莊嚴不一定優於輕鬆。
而當本來能夠打到4.8分的黑鏡下落到3分時,它失去了自己的位置。
我深記在2014年的冬天,自己是如何富有儀式感地打開客廳的投射燈,把電腦連上電視,捧著一杯熱水坐在沙發正中央,莊重地和黑鏡開啟一段聖誕旅程的。
《白色聖誕》,實在很喜歡。
而現在,我不知道該如何對待黑鏡了。
我不需要在打開視頻前暗吸一口氣,也不再想推薦給梁先生和他再看一遍。但我也沒法僅僅把它歸為消磨時間的娛樂性商品。
是的,它當然還是比大多數粗製濫造的無意義劇集優秀得多,但它再也不是黑鏡了。
並非一無是處,只是再不震懾人心。
推薦閱讀:
※黑鏡第三季第三集導演要告訴什麼?
※如何評價《Black Mirror》(黑鏡)第三季第二集《Playtest》?
※如何評價《Black Mirror》(黑鏡)第三季第五集《Men Against Fire》?
※如何評價《Black Mirror》(黑鏡)第三季第四集《San Junipero》(永生)?
TAG:美劇 | 科幻 | 英劇 | 社會問題 | 黑鏡BlackMirror系列英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