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世,武家家格對武士地位影響有多大?


謝邀~這其實是一個特別複雜的題,我非常冒昧地嘗試答一下。武家家格對家族中武士的影響顯然是極為顯著且深遠的。然而,因為日本的武家家格的萌芽,發展,建立,以及消亡經歷了鎌倉,室町,江戶三朝,其中還有短暫但多變的安土桃山時代,因此,其體系以及作用在歷史上都發生過多次的變化。

1.源平時代的武家家格問題

從嚴格意義上而言,日本在源平時代並不存在系統的武家家格。總的來說,在平安時代末年政局動蕩,武士集團興起,逐漸誕生了源氏,平氏兩支武士集團。其中的源氏,奉河內源氏的家長為棟樑,而平氏,奉伊勢平氏的家長為棟樑。而所謂的兩氏棟樑,通常則由氏族中官位最高的人來擔任。儘管是掌握日本武力的勢力,此刻的武家在日本朝廷的地位可謂相當低微。即便是源平兩氏的棟樑都多半只能出任從五位下(上)?檢非違使尉的官位。例如未來的源氏棟樑?左馬頭?源義朝之父(鎌倉幕府初代征夷大將軍源賴朝的父親),時任的源氏棟樑?源為義就僅僅敘任從五位下?檢非違使。由於其治所在京都的六條,因此被稱為六條判官(檢非違使的唐稱)大人。在此前的日本,還沒有任何武士獲得過殿上人的身份,此記錄最後還是被平氏棟樑?平忠盛在1132年以「內升殿」的榮典打破。你問我平忠盛是誰?他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入道相國」平清盛的生父(我知道有很多人會說平清盛是白河法皇的私生子,那麼請移步看這個回答:平清盛是白河天皇的兒子嗎? - 宋陽的回答)。由於平忠盛為鳥羽上皇建造了長壽院,平忠盛被上皇允許升殿。當時平忠盛的朝廷官位是正四位下?備前守,與公家貴族們相比,官位仍然不高,不過此刻的平忠盛已經是日本武家中家格最高(平忠盛還擁有院近臣的身份,與白河法皇,鳥羽上皇的關係都相當密切),官位最高(最終階級:正四位上?刑部卿,鳥羽院執事別當)的武士了。當然,將來他的兒子平清盛將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平清盛最後擔任了日本最高政務官職,從一位?太政大臣,把平氏帶入了由武家創造的盛世。然而好景不長,1180年,源賴朝在關東舉兵,平氏和源氏的戰爭爆發。隨著平氏戰局的江河日下,可惜平氏的繁榮如曇花一般一期榮華後便很快凋落了。

二.鎌倉時代的武家家格

源平合戰的經過種種,此處暫且不提。合戰的結果是源氏獲勝,最終源氏取代平氏,成為日本第一武家氏族。1192年,源賴朝在關東鎌倉出任鎌倉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將軍,開始著手在武家配置下建立對日本的支配。比較重要的舉措則是任命有力御家人出任各分國的守護代替將軍進行統治,再在源氏遍布各日本的莊園派遣地頭們擔任莊園的管理和地方的警察,緝捕盜賊工作。同時,源賴朝又制定了御家人制度,在該制度下,明確了御家人無論親族骨肉還是功臣,不經源賴朝本人的推舉不得接受朝廷官位,否則將從嚴處置(例:冒犯後遭處分的源義經)。而武士官位的高低會直接影響他所在家族的地位。所以此舉明確了源賴朝本人對武家社會的統治,並鞏固了河內源氏家格高於其它源氏家格這個事實。儘管如此,此時的日本都不能說建立了系統的武家家格(武家官位)體系,這個體系被完整地建立起來還要等到室町時代。然而在南北朝的室町時代前期。日本的武家家格體系也是非常混亂的。北朝由於足利尊氏幕府的建立得以建立並執行嚴格的官位,家格體系。而南朝,一方面為了滿足武士的功名心,同時為了拉攏武士勢力。另一方面需要武家所輸入的上納金的以維持,位於吉野的南朝朝廷因而廣泛且混亂地給大量武士們頒發朝廷官位以換取他們的支持,此舉打破了原本相對穩定的家格體系。由於官位被廣泛地頒發,讓一些原本地位較低的武門輕易地獲得了顯官。還有一些名門的旁系通過和朝廷聯繫,瞬間便獲得了超過主家的地位。所以而對於我們而言,要比較系統地討論日本武家家格體系,實際上討論要從室町幕府確立對全日本的統治後才能展開。

三.室町幕府的武家家格 - 初步建立

室町幕府時建立了非常初步的武家家格體系,之前文章中(下段)的內容來自於網路上歷史小說內容的整理,考慮到容易誤認子弟,還是謹慎對待。相對正確的解釋會在後段給出。那麼,網路上流傳,也一開始被答主認可,並被傳播甚廣的說法便是:「室町時代的武家家格就按照血統、家名、祖上功業三個標準來劃分的,大體上全日本的武門可以被劃分為七個家格等級:第1等家格 - 河內源氏嫡流:指的是以足利為苗字的武家 - 室町幕府公方們,包括鎌倉公方、古河公方、平島公方、堀越公方、小弓公方,這些家族也被稱作「足利連枝眾」,「足利御一門」。他們的當主擁有「公方」的尊號,而住處也要被稱為「御所」,這些家族都擁有角逐幕府征夷大將軍繼承權的權利。第2等家格 - 河內源氏一門眾:也就是不具備爭奪幕府大將軍繼承權的河內源氏家族,包括斯波氏(尾張足利氏)、吉良氏(上總足利氏)、畠山氏、細川氏等等。這些家族和第一個家格等級內的家族可以被統稱為「足利一門眾」。第3等家格 - 河內源氏同紋眾:指的是可以使用河內源氏家紋?笹竜膽的那些武士家族,包括今川氏、荒川氏、柏木氏等等。第4等家格 - 源氏同族:指的是同為源氏的其他名門家族,包括武田氏、佐竹氏、土岐氏、小笠原氏、赤松氏、山名氏、最上氏、南部氏都屬於這個家格。第5等家格 - 源氏家臣(御家人):這個家格的家族大多是有力的御家人組成的。典型的有越前朝倉氏、周房大內氏、豐後大友氏、相模後北條氏、薩摩島津氏等等。第6等家格 - 地方豪族(名主):例子可以舉九州的名門惟任氏、惟住氏, 原田氏、大伴氏、阿波的豪族三好氏,還有先前戰敗的平氏各家族。此外還包括像由寺社家轉化過來的忌部氏、織田氏等, 甚至還有傳為朝鮮歸化的秦氏後人 ?越中神保氏等家族。第7等家格 - 地侍(地下人):這類家族就是我們日本戰國歷史中經常登場的國人眾。強力的國人或掌有一城,或掌有數村,比如尾張的佐久間氏、前田氏、柴田氏、平手氏等大身武士。而弱小的國人可能只有幾人扶持,是為小的不能再小的在地領主。而那些通過為幕府提供服務而獲得武士身份的少數町人(百姓),也都被歸入這個家格」。

這個劃分雖然出處不明,而且存在一些明顯錯誤,比如,忽略了將軍總領家的存在(位於頂峰的)。同時第七等家格的「地侍」其實並不是一種家格,在中世是一種身份。不過從足利氏血緣親疏的角度上看,這個說法還是有一定的道理。整個室町時期,武家如果按血緣親疏大體上可以分為總領家(足利將軍家)- 御一門(大約包括上文的1,2,3等) - 源氏同族 - 豪族(6,7)。 但這個血緣親疏的關係並不能完全作為室町時期武家家格的參照(由於草創,因為相對混亂)。而從全國性的領地支配角度來講,室町幕府的框架又可以理解為位於中心的幕府將軍及各國的守護(多由御一門和源氏同族的名門擔任,後又設置公方管理數國)及各地的地頭構成。 比如在西島太郎在2006年的《室町的在地領主》一書中把這個支配體系分為將軍 - 守護 - 地頭-庄官四等。不過這個和家格體系還是不能直接對等的。不過,在二木謙一的《中世武家的作法》和上文提到的西島的書中都介紹了另一種「身份體制」。 這個系統由大名 - 外樣眾- 御供眾-御部屋眾-申次眾- 番眾- 走眾等一系列幕臣構成。顯然,這個體系考察的不是血緣,而是各家在幕府中的權柄執掌。而位於頂峰的「大名」, 則由「三職」(斯波(武衛家),畠山(金吾家 ), 細川(京兆家), 「七頭」中另外四家山名, 赤松, 一色, 京極家構成。 此外,還有一些長期世襲一國或數國守護的家族(比如畠山氏(匠作家),武田家,大內家等等)以及一些在戰國時代初期崛起的武家家門,比如很有名的三好家等等。據說這一類被稱為「大名」的武門,共計20餘家。而這些武門的家長一般都要被稱作「屋形」。而後,為了加強幕府對一些領國的統治,足利將軍的嫡流中又分化出一些家門,比如很有名的鎌倉足利家,古河足利家。這些家族就是所謂的「公方家」。由於都分化與足利總領家,因而血緣上接近將軍本家因而存在爭奪將軍繼承權的隱患。事實上,戰國的開端「應仁之亂」正是因此發端。

其實這篇文章有點偏離題目。因為題目為家格,但討論的角度原本相當偏頗,僅僅是從官位角度考慮。不過官位也是一個衡量武家家格的重要參照。這裡就繼續展開一點。隨著室町幕府權力體系的建立,與之互為表裡的家格體系也建立起來。而官位,在室町早期,大致是這個情況:足利總領家(將軍本家)的任官一般參照朝廷中公家的大臣家(少部分達到清華家),而「公方」一般是羽林家的程度。而「大名」身份的名門一般參照下級公家的「諸大夫」 - 即獲得從五位的地位。比如「三管七頭」中的細川氏長期出任右京大夫,武田氏一般也都是擔任八省大夫(比如武田大膳大夫晴信)。參照公家的任官,武家名門的任官可謂低。不過整個室町一朝,武家的官位還是往上走的。到室町後期,原本五位的斯波氏也被給予了敘任從四位下官位的機會。到了戰國末期,隨著下克上的日益嚴重,足利將軍家的地位急劇下降,強力的地方大名崛起。這種崛起也體現在官位的升進上。比如甲斐大名武田晴信就獲得了從四位下的位階。上杉謙信則獲得了從五位下?彈正少弼的官位。而武士們的官位此刻意味的不僅僅是榮譽,官位的升進也代表著武士本人在朝廷中的認可度,具有政治意義。因為武士如果出任高官位意味著在室町幕府體系下具有更大的獨立性。最好的例子便是織田信長。1575年,朝廷奏准織田信長敘任地位崇高的右近衛大將一職(此官位特別特殊,一般被視為武家棟樑官位),有說信長敘任此官位的目的是為了對抗人在備後的名義上的武家棟樑?征夷大將軍?左近衛中將?足利義昭。

4.桃山時代的武家家格 - 豐臣秀吉的「公武合體」

豐臣秀吉可是日本歷史上的異數,他所奠基的桃山時代開了許多日本制度上的先河,其中包括對武家家格的調整。我們此處就簡單的說一下。1585年,羽柴秀吉敘任關白,1586年,獲天皇賜姓豐臣,改名豐臣秀吉,開始著手打造豐臣公儀。而由於這次是武士出身的秀吉前所未有地擔任了原本唯有公家的首領?藤氏長者才能出任的關白一職,豐臣的公儀打造其實就是一個公武合體的過程。在這個大背景下,大量的強有力的武士們開始出任朝廷官職,連以往的公卿(從三位及以上)官位,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武門所佔據。在豐臣秀吉一手打造的武家家格體系中,豐臣氏被稱為」武家關白「家,即意味著豐臣氏將來會是擁有和最高貴的公家?五攝家一樣出任關白和太政大臣的家族。而在「公武合體」的環境下,一些強力大名也陸續擔任了從三位以上的公卿官位,而這些大名們所在的家族就被俗稱為「武家清華」家(清華成),其中特別有名的有正二位?內大臣?織田信雄、從二位?左大將?大納言?德川家康、正三位?中納言前田利家、正三位?中納言毛利輝元、正三位?中納言宇喜多秀家、從三位?中納言織田(三法師)秀勝、還有後來增補的從三位?中納言上杉景勝,以及實際享有該待遇的丹羽家。因為丹羽長重的官位已經是從三位?參議,列席公卿了。剩下的武門則各有各的分配,比如像重要大名池田氏,堀氏(堀秀政系,為豐臣譜代地位最高)則被給予正四位上的地位(公家成),而像加藤、福島、石田等譜代大名則被給予從五位下的地位(諸大夫成)。其中福島正則很有趣。他的官位是左衛門尉,理論上是六位的官職,但他敘任從五位下,獲得大夫格,於是人稱福島左衛門大夫。而剩餘的外樣大名,則一般至多敘任從五位下的官位。

五.江戶時代的武家家格 - 武家官位體制

江戶幕府擁有日本歷史上最完整,最固定的武家家格體系。江戶時代的武家家格同時和武門的朝廷官位,還有幕府的役職出任緊密掛鉤。在德川家康最初設立可以角逐征夷大將軍繼承權的「御三家」時,「御三家」分別是德川將軍家、尾張德川家、紀伊德川家。而水戶德川家則是作為將軍後家人,負責彈劾將軍的不正行為以及協調幕府與朝廷的溝通。如果將軍家絕嗣時,則由水戶德川家決斷誰來出任繼承人。但在後來的演變中將軍家被抬出御三家成為高於「御三家」的存在,而水戶德川家則被增補入了「御三家」。在這個家格上,尾張、紀伊家的當主的武家官位較高,極官(最高任官)為從二位?大納言,而水戶家稍遜一籌,為從三位?中納言。此外,外樣大名的加賀藩主前田氏則被給予「御三家」待遇,因此形式上也擁有這個家格(前田氏最高可敘任從三位?參議,同時加賀守為獨佔官位)。後來,幕府又設立「御三卿」家格,御三卿的家格和官位都等於御三家,不過形式上稍低。而在這個頂級的家格之下,則是被稱為「國持」大名的武門家格,這些武門的當主一般能敘任四位中將的官位,典型的有一門眾的高鬆鬆平氏、越前松平氏、會津松平氏、外樣大名的薩摩島津氏、和仙台伊達氏。而敘任四位少將的家族則有譜代首席?彥根井伊氏(從四位下?左少將?掃部頭,其中掃部頭為獨佔官位)、熊本細川氏、備中池田氏、長州毛利氏等。而可敘任從四位下?參議的家族則有所有國主(格)的大名,比如柳川立花氏,還有一些重要的譜代大名,比如本多、酒井、小笠原等。以此類推,直到從五位下。比如松代真田氏早期武家官位為從五位下?伊豆守,後來獲得升進,最後武家官位設定在從四位下?參議?伊豆守,其中伊豆守為獨佔官位。可見,武士武家官位的升進情況在江戶時代雖少,但還是有的。

總而言之,武家家格在日本戰國以後的歷史上基本決定著這個武士在朝廷?幕府配置下的地位與可能性。作為一種打娘胎里出來就要被深深烙上的印記,無論是坐擁一國的大身大名,還是小到僅一人扶持的貧苦鄉士(每個藩也有各自的家格體系,而各藩的藩士,在不同的家格限制下,也被要求從事和家格相匹配的藩中役職),家格的存在都是為了限制一位武士階層流動的可能性。因此,出身於低家格的武士,即便才華橫溢,然而由於官位,以及役職都是與出身家格所綁定的,因此常常得不到可以展現才能的舞台。而出身高貴家格的武士們,即便是個愚笨懶惰之人,憑藉家族家格的蔭庇,也得以尸位素餐。在幾乎整個江戶時期,武家家格都是成功幫助德川家族控制日本社會的有效工具,這個工具運作頑強,基本是到了幕末風起雲湧之時,才出現失靈的狀況。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的情況,江戶時代的武家家格體系雖然嚴格,但還是有部分武士以及町人,通常是豪農或者豪商,憑藉自己的能力或者財力,實現了家格,或者可以說社會階層的向上流動。就有如 @林作成 所指出的:「在近世,武家社會還存在著特殊的階層流動現象,就是身份與利益的交換。在近世中期以後,商業與農業的發展,使市民階級掌握了話語權。同時,他們也會使用金錢財產來向武士購買其身份。像文中所說的,「各藩的藩士,在不同的家格限制下,也被要求從事和家格相匹配的藩中役職」,因此無論是在地方還是在天領,一名武士的身份與他所從事的具體職務大多是關係密切的。比如說,一名同心或是與力,他的職位就可以被有錢的市民購買,從而使得一位庶民當上了一位警察,擁有了武士的家格。事實上,由庶民向武士的階層流動,在近世中後期是很常見的。對於武家社會內部而言,一名武士的地位也並不是「與出身家格所綁定的「。的確,門閥觀念是存在著的,但武士的奉公能力當然也非常重要。有幾個著名的例子,也為大家所熟知:坂本龍馬之祖、樋口一葉之父、勝海舟以及田沼意次等人,他們都是經過了階層流動的歷史人物。」

-----此處分割線-----

感謝@林揚子幫忙糾錯,之前第一段里源氏平氏的人名錯了一片。。。丟臉。。。深夜碼字碼得頭昏眼花了,也沒複查就發表了。錯漏了太多,向先前看到的朋友說一聲不好意思啦。

-----分割線 -----

這個答案後來整理後也在文章區里。不過就如文中所說,家格和「武家官位」不能完全對等。因此這個文章討論地並不全面。相當程度上還需要增補,或者拆分成不同主題。目前比較混雜。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前田慶次在戰國時代的表現和戰果?
以甲斐為根據地的武田家是怎麼支撐自己強大的軍力的?
為什麼討論關原之戰普遍認為西軍正義的?
日本戰國時期,寢返武將需要哪些因素,實際有多困難?
日本令制國的名稱由來是?

TAG:日本 | 日本戰國 | 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