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字「丑」和「醜」字能否互相替代?
是這樣的,前兩天逛淘寶看到個kindle殼子:
嗯嗯,還有南懷瑾大師名句,逼格杠杠滴。
買回來還在朋友圈曬了一下今天看了看,覺得還是挺好看,但哪裡覺得怪怪的。看起來都是繁體字,那麼「人丑」的丑字也應該寫做「醜」才對吧。
搜索之:丑:◎1、丑,姓。2、地支的低、二位。3、十二時辰之一,丑時。4、丑角。這四種字義的丑繁體字也是「丑」,不可以「醜」替代。◎醜陋之「丑」繁體字「醜」。不知這說法權威與否,「醜」不可以代替「丑」,但「醜」能否用「丑」字通假,還待眾大神考據。換做其它句子也就罷了,偏這句教育人要多讀書。。。還有同款Pad殼和手機殼。。。還能愉快地讀書(裝B)嗎? 6月18日補充:有朋友表示在現代繁體字語境(台灣)也有簡化為「丑」字的寫法,知友@平獨鎮露仁波切 在答案中也表示有這種可能性的存在,仔細看了下丑字中間一橫長出來,是古體字。(6月19日補充:知友反映就算有也是錯別字(????ω????),目前意見基本一致,就是這個字一定是錯的。退貨,差評!
不知道這款的設計出自何人之手,如果是直接用簡繁切換過的輸入法輸入,反倒很可能不會出現這個問題究竟是筆誤,還是故意讓大家認清自己讀書少的現實?
設計師用心良苦啊。。。6月20日補充:答案區好像撕起來了。。。覺得簡體繁體都挺好的,繁體字更好看,保留了象形文字的歷史感和藝術性。每個字都有自己故事的感覺。曾在台灣當過交換生,表示台灣同學寫字真的要多花時間,而且我寫簡體他們猜起來也都沒問題。簡體字也是國學大師們搞出來的,加法容易減法難,真心也不是某些人想像中拍拍腦瓜的事情。
有沒有大神告訴我這句話甲骨文怎麼寫,我來聯繫工廠,做一款真正高逼格的kindle殼好不好⊙▽⊙
果斷不能啊。這種字還不少,比如皇后的後用「後」,後面的後用「後」。
白發(這是發財的發,不是頭髪的發)三千丈,應該「白發三千兩」才對。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曆。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歷」應為「曆」
一些常見需要區分的繁體字:
(傭)人,(佣)金;奏(摺) ,(折)斷;遠(征), 象(徵);
(干)涉,(乾)燥;關(係),聯(繫);(歷)史,日(曆);(藉)口,(借)錢;(睏)倦,(困)苦;這(裏),鄰(里);(麵)粉,表(面);鞦(韆)[註:簡體:鞦韆],一千;業(餘),(余)[註:第一人稱代詞,我];抵(禦),(御)駕親征;
(雲)彩,子曰詩云;(制)度,(製)造;瞄(準),(准)許;復(辟),開(闢);(別)人,(彆)扭;占(卜),蘿(蔔);(黨)項[註:姓氏],(黨)員;北(斗),(鬥)牛士;五 (穀),山(谷);(劃)船,刻(劃);
茶(幾),(幾)乎;(傢)具,(家)庭;占(據),拮(據);風(捲),試(卷);(了)卻,(瞭)解;(纍)計,勞(累);(朴)刀,(樸)素;老(闆),木(板);手(錶),外(表);(醜)怪,子(丑)寅卯;
模(範),(范)仲淹[註:姓氏];(豐)富,(豐)采;(颳)風,搜(刮);(鬍)須,(胡)鬧;(迴)旋,(回)族;(夥)計,(伙)房;(發)達,頭(髮);(複)雜,(復)習;(匯)合,詞(彙);捕(獲),收(穫);
(儘)管,(盡)力;江(蘇),(甦)醒;天(壇),(罎)子;(團)結,飯(糰)。生(薑),(姜)子牙[註:姓氏];前(仆)後繼,(僕)人;彎(曲),(麯)酒;(捨)棄,宿(舍);(勝)利,(勝)任;最後一個,台,對應四個不同的繁體天(台)[註:山名又地名],舞(臺),寫字(檯),(颱)風;補充一下,還有一個辦法輔助分析這兩個字的差別:
與丑相關的字是紐,扭,妞,鈕,狃(忸)以及不常用的杻,沑等,讀音大多是niu。醜是從酉得聲,與酉最直接相關的就是酒。酉酒都不帶鼻音。所以,可以用這個方法輔助記憶就是丑醜的古代讀音差別比較大,不是同一個字。另外有一些情況,比如發、髮。這兩個字在《廣韻》時代就已經同音了,但是更早的時代很可能讀音有一定的差異。它們自中古以來就一直同音。
而,然燃,雲雲,余餘,制製,舍捨,這些都是分化字,所以讀音一直是相同或相近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天國天干地支里改丑為好。1853年是癸丑年,但在太平天國曆書里稱作癸好年。純粹的丑是沒有貶義的。所以推測有可能是當時丑醜同音,或者丑醜在某些地方存在通用的情形。我國並沒有繁體字標準,而且繁體字體系本來就錯綜複雜,大量的異體字、俗體字存在。一般都是用康熙字典所規定的正字。所以即便當時存在丑醜通用的用法,用這個丑字都不正體,有些不倫不類。就像雞(鳮)很早就是民間俗字了,但你要在繁體字書中不用鷄而用鳮,就顯得很奇怪。
沒見過簡化字推行前的通用案例。丑徹母,醜昌母,古不同音。
醜字跟丑是兩個不同的字,前面好多人都說了。醜指的是相貌醜陋,丑,根據解釋和象形文,表示的是一種天文現象,子丑寅卯,兩者在古漢語可能發音不一樣,但是很接近,至於兩者混用的情況,可能古代也有,畢竟古人也會寫錯字,但這兩個真的是兩個字,是簡化字合併的產物。
~~~~~~~~~~~~~~~~~~~~~~~~~~~~
分割線~~~~~~~~~~~~~~~~~~~~~~~~~~~~其實我有一點很不爽現在的人,動不動就跟說既然你用正體字為什麼不直接用甲骨文呢?1,首先漢字是一種很系統的文字,甲骨文只是象形文,成熟的漢字包括象形字,會意字和形聲字(概念太多就不一一解釋了),漢字裡面有七成都是形聲字,形聲字一邊是聲符一邊是意符,比如醜字,它的聲符是酉,意符是鬼,意思是像鬼一樣的東西,讀音是酉。現在的漢字因為北方語言的影響,已經不能準確地區別聲符了,不過閩南話還是同部同韻。有形聲字說明漢字還是有發展的生命力的,因為隨著人類的發展,知識會越來越多,為了降低傳授知識的成本需要新造字,拉丁字母新造一個讀音就可以表示一個新的概念,漢字只要根據音符和意符也可以造新字,比如元素週期表上的漢字,都是新造的,會意字也是根據人類的生產力發展而產生的,所以不要叫我們用甲骨文。
2,為什麼我喜歡用正體字呢?因為美觀!我們做設計的都喜歡用正體字。正體字寫起來確實不方便,但是沒人叫你寫啊!你每天都寫字嗎?但是你打字正體字比簡體字多用時間嗎?其實書法也不寫那種正體字,簡體字好多都是從行書中來,但是我不爽簡體字,因為它將好多字合併會,好多字都作無意義的簡化,書法好看因為字有字格,那個字就是應該那麼多筆才好看,這個字應該這麼少筆才好看,簡化字已經完全破壞了字的形態,合併了很多字會產生更多的歧義,大大增加了交流的成本,本來普通話已經覺得讀音少了,還少字!這就是別人認為你的文字邏輯性較差的緣故,所以覺得識繁用簡,恢復之前合併的字。
3,好多人會諷刺說【你知道回字有幾種寫法嗎】確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回字有幾種寫法不重要。但是如果問題是這樣問的【你知道碳的同位素有幾個嗎?你知道蘋果掉下來受多少種力的影響嗎】你會覺得這是在科學探索,科學就是在較真,碳有幾個同素異型體會決定你是一塊鑽石還是一塊木炭,回字有幾個寫法的人會探索訓詁學,文字學,音韻學,雖然你覺得沒什麼卵用,但是我們覺得很美。說句不好聽的,以你們的智商和學術水平,穿越回古代肯定很快死,因為你語言不通,文字不同,可能歷史也是改過的,反正我們覺得文化很美,我們覺得很享受,那就足夠了。中國漢字,在古代,醜陋的丑(繁體字寫作"酉+鬼")和子丑寅卯的丑是兩個字,意義各不相同,除作地支、時辰以及丑角用"丑"以外,都不寫作"丑"。 是地支的第二位,屬牛(在中國十二生肖中代表牛)。這位老闆歧視啊!告他!(笑)
==&>「人醜就要多讀書」
「醜」跟「丑」,兩字字義及用例,請各查見→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
亦可各查見 → 漢典 zdic.net 見其個別詞源 (康熙字典及說文解字項下)「醜」跟「丑」,是傳統用字體系當中,分形、分義、分用的兩字。 北京於1956年後的簡化字系統,是以在普通話同音, 簡併成一個筆畫較少的字形「丑」。謝邀
老闆敢印「人丑就要多讀書」
那說明老闆對自己相貌足夠自信呀
確實是用錯了,趕快扔掉吧。不然裝13裝腳上了。
合併漢字同音字這件事情其實日本人做的最多了。把漢字合併到只剩兩千個,很多合併比大陸還要暴力得多。
例子:
湮滅→隠滅臆測→憶測 潰滅→壊滅 顚倒→転倒雇傭→雇用鳥瞰→鳥観屍體→死體杜絶→途絶訣別→決別旱害→干害區劃→區畫繫船→係船饗応→供応気焔→気炎技倆→技量鞏固→強固研磨→研摩媾和→講和扣除→控除交叉→交差撒水→散水 聚落→集落死歿→死沒車輛→車両輾転反側→展転反側風光明媚→風光明美試煉→試練訊問→尋問 綜合→総合 剿滅→掃滅扮裝←粉裝尖端→先端偏頭痛→片頭痛侵蝕→侵食気魄→気迫焦躁→焦燥短篇→短編沮喪→阻喪斑點→班點註解→注解 蹈襲→踏襲手帖→手帳拋物線→放物線叛逆→反逆諷刺→風刺抜萃→抜粋辺疆→辺境輔佐→補佐棉花→綿花 野鄙→野卑妄動→盲動 名譽毀損→名譽棄損保姆→保母連坐→連座間歇→間欠厖(龐)大/膨大→膨大 諒解/了解→了解哺育/保育→保育掩護/援護→援護陰翳/陰影→陰影敷衍→敷延熔岩/溶岩→溶岩鎔解/溶解→溶解颱風→台風彎曲→灣曲叡智→英知
頴才/英才→英才廻転→回転
恢復→回復蛔蟲→回蟲彽徊→低回昏迷→混迷
渾然→混然活潑→活発
反撥→反発裝釘/裝幀→裝丁
鄭重→丁重符牒→符丁叮嚀→丁寧詭辯→奇弁畸形→奇形 綺談/奇談→奇談誡告→戒告
教誨→教戒恰好→格好
骨骼→骨格波瀾→波亂
濫造→亂造濫用→亂用腐爛→腐亂褪色→退色
頽廃→退廃臀部→殿部
沈澱→沈殿弘報→広報曠野→広野宏大→広大不能。
「醜」 作形貌陋劣難看,也有憎惡、侮辱、羞恥之意。但也作姓,如漢代醜長。「丑」 作地支的第二位,但要注意它也用作傳統戲劇中滑稽可笑的角色名(生旦淨末丑),因此小丑的正體寫法不應該作「小醜」。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fra/fra04247.htm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fra/fra00008.htm(教育部異體字字典)———————————————————————————————————————每每涉及簡化字與正體字(繁體字)的問題,神煩兩種人。其一是言必稱「憂鬱的臺灣烏龜」,然後瞬間不知道哪裡來的優越感就爆棚了,好像簡化字里就沒有複雜的字形。實際上,舉生僻的「爨」算是我耍流氓,口語里多用到的「齉」字也算我欺負你,但是噴嚏、咳嗽、夢魘、羈縻這樣的詞,即使是簡化字,又有多少人能夠完全正確的寫出來?
當然另一種就是「簡體字割裂文化愛無心balabala」,要知道當初制定現在通行的簡化字方案的專家皆是學界菁英,中文水平比你我高的不知道哪裡去了。這種無知的批評如同蚍蜉撼樹一樣可笑。
當然,現行簡化字方案絕對不是完美的,正如高票答案中所提到的,過度合併同音字正是之一。個人看法,這種合併同音字造成的一字多意,會造對漢語學習造成一定的困難。
不過目前並沒有恢復任何繁體字的跡象,雖然《通用規範漢字表》陸續收入了一些舊字體或異體字作為規範漢字,多數是人名用字(比如鍾與鍾分離,「鍾」姓不在作「鍾」以及「錢鍾書」)。但也收入了一些廣泛使用的二簡字如「閆」。十二地支 如果是
子寅辰午申戍醜卯巳未酉亥
無法直視
小丑 如果是
小醜
雖然他長得不好看,但是也不能直接說人家醜啊醜、丑中古漢語都不同音,不能代替。國語同音,可以代替了,不過若用「丑」代替「醜」,就和用「九才」代替「韭菜」差不多。
正規來說醜丑不通用;你要是自己用,拿個符號代替,把丑寫成、都可以,但就是上不了檯面。
--------------------------------------------------
這種問題都有人吵簡體繁體。爭論者一般都是外行,無知而誇。有興趣就學好了再說(學好了大概就不會想吵了),沒興趣學就別摻和。
囬應簡體黨:
曰:回的幾種寫法。答:丑醜和回囬囘之類不同。回囬囘寫法不同,意思完全相同;丑醜寫法不同,意思也不同。現在已廢止的第二次簡化字把舞簡化成午,難道舞午在一簡字里也只是不同寫法,意思無別?曰:寫甲骨文。答:甲骨文是當時的簡體/俗體,不是最正宗的。曰:寫小篆。答:楷書、隸書、小篆是書體的不同。簡體、繁體都是楷書,是一種書體。二者的區別是部件不同。小篆是象形的古文字,楷書是很成熟的字體了。要說也該說寫沒有省的小篆楷定字。曰: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繁體、簡體,漢字一直在簡化。答:除簡體繁體都是字體變化,造成的簡化或繁化只是副帶效果。簡體繁體都應歸於楷書、草書、行書,不應單拿出來和前幾者並列。簡化字的網、從、雲、舍用的都是古文,甲骨文中也有很多比目前簡化字更簡,後來字也在分化;不應說一直簡化,而是一直變化。囘應繁體黨:曰:正體字。答:不知正體字,只知道正字,繁體字並不是正字。畱、?是正字,今還有幾人用?曰:殘體字。答:然則楷書既是正體,草書是殘體乎?曰:簡體沒文化。答:文化在於人,不在字體。驕傲臨人,視己高人一等,此為有文化乎?曰:繁體有字理,簡體沒字理。答:不可具論。簡化字無理者多於繁體,然而繁體亦有很多無理的記號字。不能子丑寅卯醜陋
推薦閱讀:
※八大菜系的傳統代表菜都有哪些?
※圖書編輯工作會逐漸消失嗎?如果不會,那麼圖書編輯工作的不可替代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為什麼道士被稱為牛鼻子?
※女生喝醉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孔子思想比法家墨家更受推崇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