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生法忍是不是對應心所法里的無痴?
無生法忍是不是等同無住涅槃,不動無為,擇滅無為,無痴,漏盡通,般若智,心無所住,道諦?
你說的這些除不動滅,都能說有與無痴相應俱轉之義,但不能等同。比如眼睛不好,帶眼鏡能看清事物。眼鏡可有俱轉相應之義,但並不是眼睛本身。
不動滅無為,只是苦樂受滅,非無有痴,末那未轉故,末那與阿識恆轉故。問個問題,
無生法忍是在聖位,無痴心所通不通凡聖?
無癡是善心所,無生法忍是慧心所。無癡人人皆有,當你克服(對治)自己的癡的時候就起了。無生法忍是要生起空性智慧的時候才有。有說在初地,有說在八地。為什麼呢?因為忍是忍可,是勝解心所。對於空性的忍可,有的說要認識空性就會有,有的說要通達一定程度的空性才會有。
學佛人有個通病,也是導致修行一輩子不成就如麻如粟的直接原因
總覺得琢磨明白了,就是做到了。明白原子彈的原理等同於可以想炸誰炸誰,那朝鮮早稱霸全宇宙了。還用得著三胖憋成這樣?!無生法忍,不是靠想的,一個耳朵能聽明白的詞兒,它所代表的真實義是用腦子想不明白的。
因為覺悟這事兒壓根就不在六根六塵里。一個瞎子可以背過波長,頻率,番茄醬,消防車,等等一切關於紅色的描述和定義。
但看不見依然就是看不見。活該他只能還是個瞎子。
說食不飽!說食不飽啊!!!干點兒真格的吧!
跟王語嫣學背秘籍出門是會被打死的,就像精通了大藏經也絕受不住波旬的那麼一忽悠。波旬不是用理論來收拾眾生,眾生卻總希望用理論弄死波旬……傻啊!傻就傻在了太聰明啊……還做著成佛夢吶?還有做眾生夢的?自己扮演各種角色。
嗯,看了以上各位老師的回答,鄙人覺得再說幾句就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不過呢,看你這個題主的言論也是有些善根,不是那種……額……『』蔑立車『』是佛教常用辭彙,意思就是沒有佛法根基得傢伙。
好了,進入主題。
第一,「無生法忍」是佛教專有名詞,跟「無痴『』「無住涅槃」等概念絕對不同。第二,「無生法忍」是唯識宗的專用辭彙,特指「八地菩薩」的境界。第三,「無生法忍」的前方便是「無分別」的智慧,「無分別的智慧」的前方便是「中觀般若」,「中觀般若」的前方便是「聞思修」,「聞思修」的前方便是「戒定慧」,「戒定慧」的前方便是「信願行」,「信願行」的前方便是「大悲心」,「大悲心」的前方便是「弟子規」。OK,我想,你懂了吧!懂得「無生法忍」,跟證得「無生法忍」,簡直就是0.0000001%的相似度。第四,說「無生法忍」就是為了讓得到禪定的佛弟子,離開戲論,拋棄名言,不再用「止觀,尋伺,覺受」等等方便,直接進入「大空性」。第五,我覺得我已經說明白了,至於你能不能懂,那不是我的事了。個人對於佛法的觀點,是反對把佛法搞成神秘兮兮的樣子。神秘兮兮的,就為對於佛法的迷信開闢了空間。
神秘兮兮的原因之一,佛法不好理解。貌似明白了,可是又沒有懂。
佛法不好理解的原因之一,對於佛法的表述,需要用到很多的概念,而對某個佛法概念的解讀又需要引用另外一些佛法概念來輔助。另外,同一個詞,在不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意思。
所以,局限在佛法的語境中詮釋佛法,就會把簡單的問題理解的複雜化,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爭論。
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詮釋,就容易多了。
比如「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大德的解釋很多,可是學習後,又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對這四個字的概念的理解,正確拆開這個詞,是理解這個名詞的簡單的辦法。
無生法忍=(無+生+法)+忍。
「無生法」,三個字一起構成謂語,「忍」是主語。一、無:這個最好解釋,就是不,沒有。哈哈。
二、生、法:
1、法,一切事物以及事物的現象(法相),無論是物質的還是心理的。而個人覺得,佛法側重於心理的現象。因為它是唯心的。唯心,不能從哲學中「唯心主義」的角度去理解。簡單粗暴的把佛法划到所謂「唯心主義」的陣營,是對佛法的誹謗。2、生:「生」這個動詞,「法」是其賓語,而行文中省略了其主語。主語是什麼?稍有佛法常識的人都知道——是「心」。心生種種法。心生種種法,即,每個人在試著看真相(事實)時,由於以下三個變數不同:
a.個人經驗(每個人過去經驗都會造成認識新事物的局限性),b.個人性格傾向(每個人先天性氣質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心態等也不同),
c.個人需要(我們心裡需要啥就容易看到啥,正如在沙漠中脫水的人,會看到水的折射),a、b、c三者共同作用,導致我們看到的法相也不同。每個人看到的,是自己心生的幻相(與真相相對的)
幻相,即片面的,孤立的,靜止的看待真相,而得出的結論。而真相,好比無數水滴組成的奔騰的河水。下面會詳細說。3、無生法,即,清凈的心,如鏡子一樣,如實呈現真相。呈現真相時,心中是清凈的,所以,心,無生法。
三、忍,即忍辱。忍辱對治嗔心。
因為1、嗔,對逆境的排斥,反感,就是嗔。所以2、辱,即逆境,包括心中的煩惱,不良情緒以及現實中的挫折,失敗等。忍辱,即忍受逆境帶來的煩惱、不良情緒、挫折等等。
四、怎麼樣才是無生法忍呢?
心中清凈,保持正念,觀察自己的心念和現實遇到的外境,就像欣賞那流動的河水以及河水的流動。河水是無數水滴組成,每個水滴就好比一個念頭一個外境。不把注意力執著、固定在某滴水,也不去排斥某滴水,而是看著無數水滴組成的河流奔騰而去。逝者如斯夫!
人生是波動的,不可能永遠都是順境,也不可能永遠都是逆境;不可能永遠都在煩惱,也不可能永遠都是快樂。好壞參半,悲喜交加,這才是常態,才是自然的法則,才是真相。
如此,也就真的無所謂忍了。
看到心生的種種法都是虛妄不實(正如河水的流動,流動的河水,時刻在變),還需要忍什麼呢?我們忍來忍去,忍的是我們自己心中造作出來的幻相而已。以至於就連這個忍,也成了幻相。推薦閱讀:
※當代佛教如何看待西方哲學?
※如來藏與梵我、神我、外道之我的區別是什麼?
※佛家怎麼知道自己「實證」到的東西不是幻覺?
※三自性是指三種不同的本體論嗎?
※現在的佛弟子還需要修習禪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