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駁老師「別人讓你殺人你就殺人」?
別人問我藉手機我借給別人,老師說別人讓你殺人你就殺人,這個邏輯正確嗎?這句話?並非真事,只是偶然想到以往的類似作死經歷,以及老師一貫的教育手段,所以好奇這句話是否存在問題
如果單看這兩句話,
別人問我藉手機我借給別人,老師說別人讓你殺人你就殺人
老師的邏輯是有問題的,因為借別人手機,不可以用殺人替換。
但是聯繫整個事件,引用 @Floyd Sonnet的描述:我做了A,別人問我為什麼做A,我回答C讓我做了A,所以我才做的。
這種條件下,問題就變成了你為自己做無罪辯護,你認為之所以自己無罪,是別人讓我做的,那麼也就是你的邏輯是:
因為別人讓我做(借給別人手機),所以我無罪。當這個邏輯成為因果聯繫的時候,()內的內容就可以替換了。這就是你和老師產生矛盾的地方。你認為老師的邏輯錯了,【借別人手機】不能用【殺人】替代,其實老師是用【別人讓你殺人你也殺】,和【別人讓你借他手機你也借】替換。說句心裡話,如果我是你,老師對我這麼說,我也會反感,先有了反感這種情緒,而後再尋找老師的漏洞,所以很容易偏執,容易以偏蓋全。
這位老師使用的方法來自「柏拉圖術」中的「諷刺」,是使用按照對方的邏輯陳述這個句子,然後讓對方看到明顯矛盾,從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來在邏輯上叫做「歸謬」)。這種方法適合「教育」,或者雙方對第三方的事件進行討論。
說的抽象一點,就是A與B討論C的時候,這時候A與B是合作關係,適合使用這種教育手段,但是當A與B對抗的時候,諷刺這一手法容易使得一方難堪,容易加劇對抗。我覺得如果這事發生在我的身上,結果和你一樣,首先朋友和我藉手機,我肯定借,因為如果不借,就會被說做小氣,對人際關係影響很大,以後和別人借東西也難。
寫到這裡,我突然發現我被 @Floyd Sonnet誤導了... ...
因為事情的真相不明... ...如果,事件是這樣的:1.我借別人手機,別人將我手機弄壞了,我希望他賠償,但是他拒絕,然後我尋找老師解決這個問題。老師這樣表述:誰叫你借了?他叫你殺人你也殺?這樣老師的邏輯就有問題了。2.你借別人手機,學校的規定是不準上課玩,但是那個借你手機的同學在上課使用時被沒收了,你希望要回手機,這樣你會非常委屈,因為我借他手機是沒有錯的,學校沒有規定不能借別人手機,上課玩手機的是他,最後卻懲罰我,這不公平,然後你們發生你描述的對話。我覺得很有可能真相是這個... ...謝邀,其實老師的邏輯是對的。你看,你借別人手機,被老師抓到了,你說是他讓你借給他的。在你看來,你說這話無非是想告訴老師,責任不在我,因為他讓我這麼做的。
老師的邏輯是,如果他讓你殺人,你也殺人了,最後是誰有罪呢?你是謀殺者,他是教唆犯罪,殺人的責任還是在你。
說白了,就是說你要為你的行為的後果負責。在手機問題上,你決定借了,那麼你就要為藉手機這件事可能發生的所有後果負責。
所以,你說是他要借我手機我才借給他,並不能說明你在這件事情上沒有責任。開頭先講結論:老師這話邏輯沒有問題,但不是討論問題的正確態度。
----------------------------------------------下面進入問題分析---------------------------------------------------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老師這句話是歸謬還是滑坡。
下面分兩個部分討論,第一個部分討論歸謬和滑坡的定義,以及兩者的關係,這部分比較抽象也比較不好理解;第二個部分討論實際的例子,想要節省時間的可以直接從第二個部分開始。
1.歸謬,是假設某命題「因為X,所以A」成立,然後推論出一個我們不願接受的結果B,藉此論證我們不應該接受前提X,有別於直接反駁,歸謬並非質疑前提X到結果A的推論有問題,歸謬質疑的是:前提X不只可以推論出A,還有我們所不願接受的B。
2.滑坡,則是在現象A到現象B之間建立一個連續關係,主張只要現象A成立,那麼必然會導致現象B的發生,因此應該防止現象A的發生,然而他們卻沒有提供合理的論證說明為何連續關係成立。
換句話說,不管是歸謬還是滑坡,都是在A和B之間建立了「某種關係」,而歸謬與滑坡不同的是,歸謬建立的關係有論證支持,也就是它要反駁的「因為X,所以A」的論證,滑坡則沒有。
但是假使歸謬成立,那麼就代表「因為X,所以A」其實是錯的,因此藉由「因為X,所以A」所建立的連續關係也必然是錯的,歸謬建立的連續關係事實上還是個滑坡,它只有在這個特定的脈絡裡面才成立。
不過這談的都只是「成功的歸謬」,實際上也會有失敗的案例,那就是當「因為X,所以A」並不能支持A和B的「關係」的時候,雖然意圖是歸謬,結果卻只是滑坡。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分辨一個論證到底是「歸謬」還是「滑坡」,因為決定這個論證是歸謬還是滑坡的重點不在他們本身,而在他們反駁的對象身上,更何況還要考慮「失敗的歸謬」,想要正確判斷一個推論是歸謬還是滑坡實在困難重重。
--
說完了抽像的概念,接下來就是舉例了:想要判斷「別人讓你殺人,你就殺人嗎?」是歸謬還是滑坡的時候,我們要看的是他反駁的對象究竟是如何主張的,在這個問題裡面,題主的主張是「別人問我藉手機我就借給他」,也就是「別人問我X,我就X」,但他卻沒有詳細說明X有沒有明確的範圍,因此我認為老師的說法是個合理的歸謬。
但就像前面說的,既然歸謬成立,那也代表老師所質疑的前提有問題,而藉由這個前提所建立的連續關係也必然有問題,因此我們只能說:「在這個對話脈絡裡面,『別人讓你殺人,你就殺人嗎?』這句話不是滑坡。」
但它是實上還是個滑坡。
因此合理的發展應該是這個樣子。
老師:「你為什麼借他手機?」
學生:「他問我藉手機我就借他囉。」
老師:「別人讓你殺人,你就殺人嗎?」學生:「藉手機和殺人不是一回事啊!」老師:「你也知道殺人不行,那為什麼藉手機就可以?」老師想要說的其實是個「劃線」的問題,他當然也知道殺人和藉手機不是一回事,同時他也知道「別人讓你殺人,你就殺人嗎?」這是錯的,可是他為什麼還要這樣問呢?
因為他是在要求學生說明「什麼事情可以,什麼事情不行?」的標準。
(在這裡我們姑且假定對話的前提,是建築在學校規定不能使用手機的)
--
不過雖然說老師的邏輯沒有問題,但這畢竟不是好的討論事情的方式。類似的討論方式導致的爭論,在社會上層出不窮,像是吃狗肉,抽大麻,或者同性婚姻。
有人想吃狗肉,有人就質疑難道人肉你也吃?有人說吸大麻傷害不大,有人就質疑難道安非他命你也要吸?有人說相愛就可以結婚,有人就質疑難道亂倫多P人獸交你也接受?
這些質疑乍聽都很讓人反感,也讓人覺得這是滑坡,但其實他們都是歸謬。
想吃狗肉當然不是說人肉也可以吃,中間有條界線存在,同樣的大麻和安非他命、同性婚姻和亂倫多P甚至人獸交,中間也都有他的界線,討論這些界線在哪無疑是很重要的,有了界線我們才能安心的接受某個新的事物。
問題是大部分的討論都會流於膚淺的爭吵,支持同性婚姻的就說「我們相愛就是要結婚」卻不願意去討論界線在哪(因為這是相對困難的)反對的也不願意去討論界線的問題,只想著用歸謬的方式譏諷「所以只要相愛,亂倫多P甚至人獸交也沒問題嗎?」
這樣的討論不會有結論,只是逞口舌之快的爭論而已。
同樣地,老師使用歸謬的方式嘲諷學生,除了引起學生反感之外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對學生來說,他本來就知道殺人是不行的,問題是為什麼不能借別人手機?為什麼界線在這兒?這才是問題所在,也是老師的責任所在。聽話要聽重點,聽出弦外之音,聽出對方的真實意圖。
聽話要聽重點,聽出弦外之音,聽出對方的真實意圖。
這話當然存在「邏輯上」的問題,主要有兩點:
一是滑坡謬誤。從藉手機到殺人,程度相差了十萬八千里;雖然有「防微杜漸」、「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等俗語提醒我們注意微小的不好傾向,但小事情的發生並不必然導致大事件。
——如果要針對這一點進行反駁的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可,「看來老師你以後不能吃飯了,不然撐死怎麼辦?」當然,實踐中,筆者絕對不建議這麼干。
二是非黑即白。藉手機一事,實際上是別人問你借的,也就是有一個「別人請求-自己權衡-同意借出」的過程;而殺人一事,卻簡化成了「別人指使-自己服從」的超簡潔模型,這當然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如果要針對這一點進行反駁的話,你完全可以把條件具體化、行為正當化、動機正義化,「老師,假如有歹徒闖進我們學校,校長號召大家見義勇為的話,說不定我真有可能拿起棍棒跟對方搏鬥的哦!」同樣,筆者也不建議真的跟老師這麼說,太給自個兒臉上貼金了。
然而,關鍵的地方並不在這裡。
這句話的重點是「別人」,而老師真正想說的問題是:責任。
老師的真實意圖是想告誡你:做重大決策時,要充分考慮後果,否則你會承擔比較大的風險。
在老師的潛意識裡,你還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庇護,所以對於你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他們是有責任的。
你可以說,手機我不在乎啊,大不了丟了就丟了唄,但如果發生極端情況,你還能自個兒承擔責任嗎?並不能。
不論是出於關愛、還是單純的免責聲明,對於自己的學生,每位老師都擔負著厚重的壓力和沉甸甸的責任,這,才是老師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才是隱含在那句看似荒謬話語背後的邏輯。
明白了這一點,語言文字上的口舌之辯,你還認為有必要去做么?
你可以說:
「老師,對不起,手機是很重要的東西,我一時疏忽沒注意,以後會好好保管的。」
或者,
「老師,放心吧,藉手機的是我的發小,他手機沒電了,家裡有急事,所以借我的用一下。」
對你負責的人,請讓他們安心。
微信公眾號:上官文商
-------------
非答案,強調內容:非常感謝為這個答案點贊的朋友們,本答案可能還有一些我沒想到的問題,想清楚了之後會隨時更新。請千萬不要因為這個回答關注我,我是真心的,關注的話以後一定會讓你們失望的。-------------原答案:謝邀,我是來嘲諷所有答案的,題主你邀請我算你倒霉。反對所有12月19日21:00之前發布的答案。
現在明顯嘲諷老師已經成了知乎的政治正確了吧。老師說每一句話都是邏輯有錯的。
很不幸這個邏輯沒有任何問題,反駁就是詭辯。
反對所有答案,包括匿名用戶的。題主是這麼認為的:我做了A,別人問我為什麼做A,我回答C讓我做了A,所以我才做的。說道這裡,你邏輯就已經出問題了。 所以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任何分支,都是詭辯。 老師這麼說,就是為了證明你邏輯的不合理性,所以舉了個例子,懂嗎???老師是在說明,你說的理由不構成合理的因果關係。 這才是老師的目的,證明你邏輯的不合理性,懂嗎????如果這個邏輯合理,A帶入任何事情都應該合理。包括借東西,包括殺人,包括搶劫。所以,這道題的標答應該是,因為C讓我做了A,而我覺得做A是正確的,所以我才做了A。
或者另一個標答是,因為C讓我做了A,而我當時的確沒有違抗他的自由 ( 親人被綁架,被武力制服,不做會被威脅,等)所以我沒有做其他事情的自由,我不得不做了A。(這種情況應該不適用於題主)你的回答本身,就代表了「我沒有判斷事情正確的能力,我只能聽從別人的。」
老師針對你的問題,也是這一點。
實際發生的事情是,你把手機借給別人了,你覺得他玩兒手機本來沒有錯,或者,你雖然知道玩手機是錯誤的行為,但是你不想讓別人說你小氣,所以雖然不情願但是還是借了(或者出於其他的原因你才會把手機借給別人(或者出於什麼其他原因,但是你並沒有直接說出來)。
這才是真實原因 ,你覺得 這件事是正確的,或者這件事雖然是錯誤的,但是你的收益比你的損失大。因為別人學習不好,不是你的損失。
但是同學學習不好,是老師的損失(面子,成就感,獎金,等)
你們兩個有利益衝突,所以才爆發了爭吵。類似這樣的答案我就笑了,你寫作業不是因為 「我讓你寫的 " 而是因為 」寫作業是有幫助的「 明白嗎,邏輯在這裡,寫1,3,5題,不寫2,4,6題不是因為老老師留的135,而是出於 」學生相信老師可以為學生挑選出最合適的題目「 這個邏輯,如果不信任老師的教學方式,如果看不起老師,絕對可以不寫,如果你按照老師的作業要求做,老師應該對你的成績負責任,如果你不按照這個去做,那麼你自己要對你自己的成績負責任,得了高分沒必要感激老師,得了低分沒有理由責怪老師。
繼續點評答案
有答案如下:所以很明顯,你不只是因為某人叫你去做,你才去做,而是某人讓你做的,你會去判斷,有些可以做,有些不會做。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的回答不對啊,不是因為「他讓我做我才去的」,而是,「他讓我做了一個我喜歡的事兒,我才去做的」這算是一個和邏輯的答案。但是很明顯,你隱瞞了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依舊證明,你之前的回答不合理。
所以這個答案依舊是承認「我之前說的話是錯誤的,需要補充」
這種理解能力有問題的我都不想反駁。。。
老師是在說殺人和手機是一回事嗎? 老師的強調重點在:你說的話不合邏輯。
順便說,本人身份光明正大亮出來,省的有人說我拉偏架
邏輯就是邏輯,和職業身份無關
-
謝邀。很簡單啊,這件事說白了就是個對價。你覺得他與你的情誼值得借他一個手機,於是你就借了,但不代表你覺得值得你為了他去殺一個人。所以回答不就是:咱倆關係還沒到那份上呢。我這個人講究義薄雲天、肝膽相照,真有鐵兄弟要我幫殺個人,其實倒也不是不可以啦。
我保證老師被頂得幾秒說不出話來,背後驚出一身冷汗。
然後是更加猛烈的暴風驟雨。以及。手機是別想要回來了。-我校初中,禁止學生帶手機進學校。有一名學生帶了手機,我問他為什麼帶,結果他回答是他哥哥讓他帶來的。我無語。
正確與否@張子龍已經分析的很清楚了。
怎麼反駁呢?兩個難點1如何跳開老師「歸謬」的圈2如何「尊重老師」如果只是要單純的反駁不管反駁的是「老師」或者任何職位、輩份、權力更高的人。那麼很簡單。
關你屁事。因為這段對話,正如子龍說的,是老師在確認「別人說什麼你會照著做」的標準。但大部分情況下,脫離情境去抽離標準是非常難的一件事。你要直說出來,那在日常對話裡,算不到反駁,基本上就是「認慫」了。幸運的是恰恰好,「老師要求你回答,你回答」也是這個邏輯下的「案例」。
你可以藉由這個案例來傳遞某種標準:「我的心情」。換成比較「理性」的說法就是「當我不願意的時候就不會做」。嚴格來說這是一個「循環論證」。屬於邏輯謬誤。因為大部分語境下「我不會做的可以等同於我不願意做的」。但是又是「合理歸因」。因為「會有例外」。不願意的事受到強迫也可能會做。但是現實生活中對待一個會用「別人叫你殺人你就殺人」來指責你的人,你和他直接講道理常常是沒用的。尤其是講這種需要兩層解釋的「理由」。
那麼用「拒絕」「你讓我回答我就回答」的方式來表達「標準」是起到效果的。但是和那個老師說話一樣得罪人。那如果考慮到那個是老師的話,最佳方式是「認錯」。因為利用權威來指責歸謬的人,他往往已經做出「定性」了。
你說什麼很難影響他判斷。但如果一定要反駁。那就儘量「跳開話題」。因為他質疑的肯定不是「你把東西借給別人」而是之後的問題。如果是別人的錯,那就「釐清責任同時反駁老師搞錯重點」如果是你借了之後對方損壞你要求賠償,那更簡單,告訴老師你借個他並不是他不需要賠償的理由。人們在日常溝通時候經常會用「批判A」來掩蓋「若批判B會引來反駁」的錯誤。當然,有時候也是因為「分不清楚」。
所以,分清楚他的邏輯,同時搞清楚他真實意圖。用溝通的態度去回應。不要把反駁當吵架,也不要把解釋當作認慫。更不要把講道理當作無理取鬧。
當然怎麼講道理可以學,可以練,可以犯錯。但先從時時審視自己是否利用權威在「不講道理」開始絕不會錯。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你應當強調的是自己主動借出手機的行為,而不是人家的需求。
我善良,但我不傻啊。
你同事管你藉手機你借不借?
老師批評你,是因為你的心態不好。
殺人和藉手機,確實不是一個性質的問題,不過在老師的眼中,都是違規行為,對於違規行為,你的回復是「他管我借的」,那麼隱含著你的價值觀就是「為了兄弟就可以違規」,或者更慘,「我沒有自己的判斷」。
這兩點,對於一個教育者而言,都是必須糾正的,尤其是第二點,因為一個沒有主觀判斷的人,就是一個隨時可被利用的棋子,所以老師立刻用殺人的例子來提醒你這一點,用連你也覺得不能接受的例子,來點醒你——不僅要有個人判斷,而且其實藉手機也不應該。
怎麼反駁?「老師,我錯了,下個月月考我要是進步10名可不可以把手機還我,我保證不再帶了≥﹏≤」別反駁,反駁的正確程度和你倒霉的正確程度成正比
你想反駁你就輸了……
藉手機和殺人的差別在於一個你覺得可以而另一個不可以,可是很明顯,那個你覺得可以的在老師那是不可以,和殺人一樣的。
所以方法應該盡量就事論事,「我借他手機因為他要聯繫家裡(正經臉)」
如果不是正當理由,錯了也就錯了,別想著狡辯了。補充一點背景: 本人實力踐行了和老師「辯論」的作死道路。經歷了「你不說就是你做的」「叫你殺人你怎麼不去呢」「我都是為你好」大大小小數十大生死戰役,輸贏參半。可是這個世界啊,你贏了不代表你贏了_(:_」∠)_指出某兩個高票答主的邏輯錯誤
動機不是邏輯沒有錯誤的借口。就算老師的動機是好的,邏輯也可能是錯誤的。
邏輯上,這叫「訴諸動機」這位最高贊的答主還貼了很多相關的答案來論證「老師的邏輯並沒有錯誤,因為老師是在說明你的理由的不合理性。」
然並卵,就算老師在說明你的理由不合理,他的表述方式也可能是邏輯錯誤的。邏輯上,這位答主也犯了「轉移論題的謬誤」,接下來還叫大家不要因為此題而關注他,估計是因為邏輯上的心虛?是的,我不是在黑高票答主,我是在黑給他們點贊的各位,都是XX
原答案:
看了現在所有的二十幾個答案,驚嘆於這麼明顯的問題,居然沒有人用術語來解釋這句話大家都知道是詭辯,其已經不是類比不當了,而是滑坡論證(slippery slope arguments)
這一論證力圖以採取第一步會導致其他具有災難性後果為由,勸阻聽眾不要採取第一步。這個論證以許多方式來表述,但這種論證是其中心說法,也稱作「楔子論證」。據此,某些行為就如同是在滑坡上的第一步,雖然它們本身是合理的,可是它們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一系列有著糟糕後果的行為。
別人問我藉手機我借給別人,老師說別人讓你殺人你就殺人,這顯然是不對的,你借給我手機和你叫我殺人之間相隔了有一個大的滑坡。別人叫我藉手機我就借並不能推出別人叫我殺人我就殺。
類似的還有(直接粘貼百度的了):
1.允許主動的安樂死,好讓那些臨終的病人選擇自己離開世間的時間,這樣會無情的導致一種內疚的氛圍,即老年人同意「靜靜的離去」,以便騰出地方給年輕一代,減少子女的贍養負擔等。(滑坡)2. 允許父母選擇自己子女的性別,那麼不久以後,他們就會相應選擇各種心儀的特性。而我們很快就要面對人工培育良種嬰兒的噩夢。(滑坡)3.如果對青少年的犯罪者表示仁慈之心,將會促使他們加深罪行,那麼不久之後,我們的房子將會被偷盜行兇的青少年包圍。(滑坡)對待滑坡論證的謬誤,主要有兩種辦法,一是指出其滑坡的因果是荒謬的,二是推導出一個更加荒謬的結果。
別人讓你藉手機就藉手機,別人讓你殺人你就殺人嗎?其實我還蠻佩服你的,因為我覺得老師會犯的最大邏輯謬誤就是什麼事都叫家長,如果引發了這個謬誤,我可沒法幫你。1、老師,同學只是叫我藉手機,沒有叫我殺人,您多慮了。(補充)藉手機和殺人能一樣嗎?
2、是的,如果他叫我殺人的話,我會把大家都殺掉的。不但要殺我們班,還要殺隔壁班,最後還要炸學校,我的目標是成為海賊王。
s道理還得仨跟你講,邏輯當然有錯誤
某天,你偷偷親了女神一口,被老師抓了,然後你當然要狡辯吶,仨哥要我親的,我來接鍋咯。
然後老師給出了那句看似不可反駁的真理,仨哥要你殺人你就殺人?怎麼反駁?第一,分解他的思路,告訴老師,您的邏輯是這樣的,
仨哥要我親女神我就去親了那麼,仨哥要你最任何事,你都會做咯最後,您會得出結論,仨哥要我殺人,我就會去殺人!然後反駁,老師,你這麼推斷是不符合邏輯原則
第一,仨哥要我去親女神,這是一個特稱肯定判斷,用嚴格的邏輯術語叫,有些仨哥叫我做的事我會去做您錯把這個特稱肯定判斷誤導到了全稱肯定判斷,所以錯誤地預設了一個前提,是凡是仨哥叫我去做的,我都會去做所以,您憑藉錯誤推演出來的前提,得出來的結論就沒有嚴格的邏輯正確性
所以,老師您的結論,仨哥要我去殺人我就去殺人的結論是不能成立的。就醬紫,以後老師再叨叨你藉手機的事,記得用科學理論反駁之。對不起,老師,用你教的姿勢帶壞小朋友了。
…………………………………………………………
反駁一,如果,仨哥要你親女神,你會親 是全稱判斷,那麼只能指向所有的女神,跟殺人沒有半毛錢關係反駁二,目前得票最多的朋友,我只能很毒舌地說,你在講道理,道理沒有錯,但是邏輯錯誤,邏輯三段論才是嚴謹的道理
你基於(我判斷是正確的才做)恰好是特稱肯定的通俗表示本答案的關鍵是這一點:仨哥要你親女神,你就親了,用邏輯的話語表述是[有些仨哥要你做的事你會做],這裡有些事就包括親女神,藉手機,殺人,藉手機你做了,關鍵的關鍵是把親女神,藉手機,殺人看作所有事件中特殊的一個。
所以,老師的邏輯是怎麼樣呢?
大前提:有些仨哥要你做的事你會做小前提:仨哥要你殺人結論:你會殺人中項不周延,邏輯不成立
老師是為你好,但是並不代表他說的話沒有錯!
再分割一下……………………………………………
我的觀點是,你說仨哥要我親的,這句話不能成為理由,同樣存在可以推翻的漏洞,但是老師延展到仨哥要你殺人你就殺人,是不對的。老師的反駁:
你:仨哥要我親的老師:那麼仨哥要你做任何事你都會做?你:不,只有有些事老師:那是不是有些仨哥要你做的事你會做?你:恩(同樣的三段論)
有些仨哥要你做的事你會做仨哥要你親女神你親女神這個結論同樣不成立所以,你用(別人要我做的)這個借口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你藉手機,親女神都不對,但是老師延展到殺人也不對
終結了!如果你是想用「他讓我借給他所以我借了」這個借口來要回被沒收的手機的話,老師這樣說就沒錯,因為你借了手機就應該承擔由此帶來的後果,他上課玩手機導致手機被收你當然有責任,老師不會因這是你的手機就還給你。如果老師是想用這個栗子說明他上課玩手機這件事你也有責任所以還要給你其他的懲罰,那他這句話就毫無邏輯。老師將手機沒收不是給你的懲罰,是給那個上課玩手機的人的。你借了手機,你就要承擔後果,承擔你同學將你借給他的手機遺失的後果,和老師給他的懲罰有什麼關係?當然,你也可以跟老師好好溝通讓老師換個懲罰把手機還你。
你們都太天真了。行走江湖多年的老司機告訴你,要想過得好,首先要學會跪舔別人。
特別是老師、領導這種在社會地位或經濟上明顯高於你的,和他們作對那就是和自己的幸福過不去,所以無論他們說什麼做什麼,你對他們的真實評價藏在心裡就行了,表面上一定要正確、誠懇地跪舔:
【對不起,老師領導我錯了,我覺得您說的很有道理,我回家後一定會好好反省!】如果對方的社會地位或經濟上明顯低於你,你也不能大意,因為如果你得罪了這種人,他雖然很難及時報仇,但如果他惦記你一輩子,很有可能在你某個關鍵環節上,或者在你某次失誤時,會遭受來自他的重大打擊。所以,面對這種人,依然也要跪舔。
最難的是面對曾經欺負過你,或者你與大家都討厭的人。整理好心態,嘗試對那種人也以好朋友的姿態去相待,你會發現某天你會收穫更多。
別覺得這樣做,感覺自己很低賤,事實證明這樣做了之後,別人就算不對你樂呵呵,至少也會更少地阻攔你去做正常的事情。
社會如此陰暗險惡,你對社會多一點正面輸出,社會就會對你少一點負面回饋。「殺人和藉手機能一樣嗎?」
教師水平不高,把教育拉低到鬥嘴皮子的層次。學生第一反應是語言上的反駁,而不是反思自己是否也有行為不當,太失敗。
換做是我,我會這麼問:「協助別人犯錯,需要承擔責任不?
------學生要是回答:「藉手機可以,殺人不去。就是任性。」 老師不得拍桌子?推薦閱讀:
※狼人殺遇到過最「臟」的套路是什麼?
※什麼是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如何用最簡單的例子解釋下?
※你是怎麼培養自己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的?
※法國人的思維方式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什麼區別?
※陳曉和陳妍希的結婚這件事,為什麼使許多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