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不能照搬美國的醫療體制用來解決醫患矛盾?阻力是什麼?

具體來講就是,預約排隊挂號,提高人均就診時間,提升就診的消費體驗。提高醫療費用,大部分由保險公司報銷。 據說中國現狀不適合這種改革,但是具體有哪些大的阻力?ps,看了一些回答,了解到美國的體制也有問題,那麼,適應中國的醫療體制是什麼?或者是,怎樣讓社會去適應未來的中國醫療體制?

ps 以下是題主後來加的:

感謝各位答主,本人第一次用知乎提問,看到了一些令人不快的回答,為防討論變味,解釋一下,1.為什麼問美國?因為我在美國做醫學生交換,看了這邊的情況和這裡的本地醫生和中國醫生交流了國內的事情,故有感而發,而且我不了解其他國家。2.「照搬」一詞,的確欠妥,下次注意。3 我並不覺得美國醫療制度是完美的,我只是在臨床看到醫生病人關係很不錯。4. 大家不用局限美國回答了,什麼地方都可以,你自己的高見也可以,至少能讓大家知道怎麼去改善中國的醫改。5.我們在這裡討論有用不?也不知道誰會看知乎,這裡的年輕一代以後說不定能進入決策層,所以說不定有用呢。

ps, 題主又後來加的:

最後感謝大家的回答,題主受益匪淺,我也沒時間一一回復了,我就匿了。

新英格蘭雜誌(NEJM)的一片文章供參考

「Lessons from the East — China"s Rapidly Evolving Health Care System」

David Blumenthal, M.D., M.P.P., and William Hsiao, Ph.D.

N Engl J Med 2015; 372:1281-1285

網上貌似有中文翻譯的這篇文章。


9月20日有最新國內新聞更新,關於國內醫生獲取美國MD

原文:

照搬美國或者歐洲日本的醫療制度,作為醫生來講舉雙手歡迎。因為這樣我可以有給患者多一點時間去檢查,去解釋。而且預約看病會讓醫院秩序景然,不會每天像菜市場一樣亂鬨哄。

而且我們肯定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加班到過勞死。我記得我以前統計過我們科室,每個大夫平均每周上班時間絕對完爆富士康,而富士康是純體力勞動,我們是體力加腦力。

但……對於患者……估計就不只是醫暴了,而是起義了……

什麼?看個感冒居然要等三天?

什麼?掛個號要100元?

什麼?我熬夜來排隊居然掛不到專家號?

什麼?等床位居然要等3個月?

什麼?醫生下班了不給看?

什麼?我作為國內二線明星你居然不讓你們主任親自給我看?!而且說我這個病不屬於急診?你不知道我的眼睛多寶貴嗎?你不知道我白天拍戲晚上飯局出國走毯有多忙多累多辛苦嗎?放我的男助理出來吼兩嗓,看看你們怕不怕!看看我微博粉絲數!你們怕不怕!

國內患者習慣了當天去幾乎當天就能看上病的體驗,就算是北京大專家,也不需要等太多天就能看到。(在國外你想等也等不到)

不要跟我說什麼看病體驗,對於絕大部分中國老百姓來講,去了就能看上病,作完診斷拿上藥才是硬道理。

所以大家也看到了,中國醫療一個很大問題是醫生少,醫療機構不足,醫療資源分配嚴重不均勻。

舉個例子,中國有職業醫師證的(包括助理)有246.6萬人(2011年),但是你懂的,這裡面有很多人根本沒有行醫,扣除輔助科室,扣除科研和教學,扣除行政人員,就從最樂觀的角度講,150萬醫生。

而美國,1999年統計正經上班的醫生有60.4萬人。2010年粗略估計是70萬人。

好了,中美人口比例是多少?13.6比3.15。按照美國的標準,中國醫生數量至少要到300萬。

也就是說,我國醫生的勞動強度要比美國醫生要高一倍。

這還沒有算護士,護士缺口比醫生更大。

補充:日本醫生數量30萬,人口1.26億;英國醫生25萬,人口6000萬;德國醫生30.8萬,人口8500萬,加拿大醫生7萬5,人口3000萬。

中國還缺少150萬的醫生(先不要提醫療水平了)和更多數量的護士才能實現美國這種水平(資本主義國家中較差的水平),這就是事實。

難道沒有人認為醫改醫改,最關鍵問題並不在於患者的醫療體驗,不在於醫療花費,而在於醫療的主體醫生和護士?!

當然,我們醫生和護士不會去上訪不會去遊街更不會去集體罷工什麼的,所以也沒人關注我們的聲音。更何況有些不懷好意(有可能就是本意)的媒體,大肆抹黑醫生護士,讓老百姓覺得看不起病是醫生黑心而並不是其他原因。

中國這麼多年的醫療能維持下去,幾乎是以嚴重壓榨醫生和護士的勞動力為基礎的。

好了,既然找到了根源,那怎麼解決?這不是廢話嗎?當然提高醫生和護士數量啊!怎麼提高?

不要跟我提什麼高尚的情懷,個人愛好還有奉獻精神什麼的,當然是錢和地位了!提高醫生護士收入,提高其社會地位,保障其工作安全後,自然有一大批優秀的高中生報考醫學院校的(國外就是這樣子)

但你覺得現在這種情況可能嗎?只能呵呵了。

給大家出一個問題:如果一匹馬拉一輛車,跑的比較慢,那怎麼辦?

媒體和很多網友給的答案就是:抽他啊!跑那麼慢還態度不好!欠抽,抽不管用就砍它啊!砍了它其它馬就好好跑了。

…………

為什麼就沒有人想過再加一匹馬呢?

…………

後續:給大家報告一個喜訊,加拿大近幾年的技術移民表裡面有超聲科(影像科)大夫,我認識的兩個人已經成功移民加拿大,每天看10個病人,做的很仔細還頻繁受到患者的表揚。據說澳洲移民還包括了麻醉科大夫。現在排隊做b超很長吧?放心,各位親,將來會越來越長的。

再續:我認識的好幾個北醫的孩子都在考美國的職業醫,而且比例越來越高越來越廣泛,已經蔓延到了二線醫學院校了。以後一等的人才基本出國行醫了。(從臨床上就能深深體會這幾年醫學研究生水平真是逐年下降)

9月20日再續:

【美國醫師執業直通車】費城Jefferson大學將和華西聯合培養8年制醫學生,8年的最後2年在美上課和培訓,授該校MD學位。Jefferson大學一年限額240名醫學生,現將每年不能畢業學生餘額約一半給華西選撥的優秀生,華西成為國內唯一可授美國MD學位的醫科大學。

美國招國外醫生補充他們邊遠地區的醫生空缺是個傳統(如印度醫生可以申請,工作前五年必須在一些邊遠地區)。魔爪終於伸到咱們國內優秀醫學生身上了。

(從我個人角度來講,我對華西的做法極其反對。這等於花國內納稅人的錢為美國培養醫學生。而中國醫生的缺口遠遠比美國要大的多)

所以,大家現在有什麼病就趕緊看吧,這已經是最好的時刻了。


還照搬美國的醫療制度?!!!你知道你在想什麼嘛,少年?!你難道不知道在美國的中國人最懷念的除了祖國的吃的就是祖國的醫療制度了嘛!!!讓我用幾次我自己和周圍的人看醫生的經歷來告訴你什麼是美國的醫療制度!美國的醫療制度連美國人都痛罵的好不好!

一,拔牙

我以前跟別人一起租house的時候,舍友牙疼了,整個半臉都腫了起來,然後就去看牙醫,結果牙醫給了他你所謂的預約挂號的時間-----一個星期後,好了,那個星期這哥們整個臉基本都是腫的狀態,美國的抗生素沒有醫生的處方單子是買不到的,所以那段時間只能到處找國內帶來的抗生素吃,消炎。一個星期以後這哥們等到了自己的時間了,然後進去,然後十分鐘出來了。醫生一看,要拔牙,然後兩百刀出去了。。。十分鐘啊!!!後來這哥們等到了放假,回國拔牙去了。。。

我自己後來也出現了長智齒的情況,這更加是個血淚史了。。。我當時google了一下,然後就在家門口的Dentist看了,結果也是預約到了幾天以後,不過我的情況好一些,沒有臉腫了起來,但是一直都很疼有木有,那段時間只能吃粥,然後預約的日子到了,先拍了一個片子,然後看了看牙齒,然後兩分鐘結束了,然後就推薦我去做手術了,拔牙還要去找surgery!好不好!!!這又要預約!!!然後拍片和那兩分鐘的聊天花了接近兩百刀。。。然後我就只能找了surgery,然後預約了幾天後的時間去看了一下,然後surgery給我開了局部麻醉藥和抗生素葯。然後又是預約了兩個星期以後的拔牙,一次性要把四顆智齒全部拔了,不然不划算啊,有木有!!!

然後我就去Walgreen買葯了。。。然後居然要回家等一段時間才能拿葯,因為他們要配藥!你沒聽錯,明明是一種抗生素和局部麻醉藥,也要配藥。然後回家等了幾個小時就去拿葯了,拿到以後是這樣子的,圖片來源於網路。。。然後價格是八十美元,一個星期的抗生素啊!!!

到這個階段一個月已經在各種預約中度過了,然後就是去做手術了,結果那段時間我瘦了好多,麻藥劑量大了,過了半天都沒能醒過來,就在暈暈中被同學帶回了家。拔牙花了我1800美元!!!你沒有看錯,一萬多人民幣!!!然後就到了你所謂的保險制度了,我買得的保險是ISO專業給學生最好的那個Golden的,一個月貌似一百美元?然後打過去各種按選擇鍵和轉接之後對方一聽,We don"t cover dental!好了結束了,說好的黃金保險呢?!!!居然不cover牙齒,有木有,就這樣,為了拔牙,我等了一個多月,花了一萬兩三千,保險還不報銷。。。

二,生孩子

我有一個朋友在這邊工作了五年了,老婆前年生第二胎,美國這邊是每一個孕婦都有自己的OB來給孕婦作指導接生什麼的。然後,他老婆提前生了孩子,然後OB那天不上班!!!結果他老婆孩子都生出來了OB才過來。你能想像嗎?!!!

三,預約急症

是的,你沒有看錯,急症也是需要預約的,不然你就在那裡等著吧,不知道要等多長時間。。。後來預約到了一個月以後的檢查。。。當然你也可以打911,然後就會有救護車和消防車過來把你帶走,然後就是幾千美元的賬單了。。。

現在想一想在國內的時候買葯各種報銷,看醫生各種直接去醫院看,腸胃性感冒夜間一兩點鐘去都有醫生值班,打針,這真是太強大了。。。


題主應該真的是沒出過象牙塔……合格醫護人員的絕對數量和人口相對數量,政府的財政投入絕對值和佔GDP的比例,這兩點兩國就不在一個位面上好么……更別說什麼醫護人員待遇和社會地位了。別的不說,我覺得把政府財政支持僅占年預算5%-10%的醫院稱為公立醫院是耍流氓,中國根本沒有公立醫院。


照搬美帝的醫療制度,你可能會發現:

月入5K的人,可能需要交1K的醫療保險。

國家GDP的18-20%用於醫療衛生,而且逐年遞增,然而並沒有。。。。。人均壽命獲得上升。

什麼鄭大附一院、華西醫院……這種航母級醫院不復存在,最大的中心醫院約有1000張床位,為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放到1500張好了,然而這種級別的醫院醫護人員應該有。。。。。10000人以上。

一個胃鏡醫生每天做4台胃鏡,為了體現制度優越性,咱們可以做8台,B超,MRI類似

抗生素堪比大麻,就算有人臉燒紅得像水蜜桃,呼吸音像燒開水,也、。。。不。。。。用。。。

無醫保人員看一次門診排隊1-10周,花費500-3000元,B超這樣的檢查1000元起,排隊1-6月。MRI這樣的2000元起,凡是手術的總花費10萬起。再也沒人過度檢查了,因為等排上檢查病早就好了。大醫院也不人滿為患了,因為大家都預約排隊了

那會誰再對病人愛答不理,不耐心解釋病理的,可以投訴到天昏地暗。

對醫護人員不滿的,也不能醫鬧了,只能找律師,然後等啊等,龐大的支出除了喂肥了醫療行業,也帶動了律師行業。


這麼改作為醫生我當然開心(′エ`)

但是患者們嘛…他們開心就好咯。

每次在醫鬧新聞下看著一幫傻貨在說美國醫療制度怎麼好blabla中國醫生怎麼怎麼樣就該學美國blabla我就想笑。

就你們這樣的啊…扔美國只有兩個可能性:

看不了病。

看不起病。

與其羨慕人家美帝制度,不如以後有小病別TM全往三甲醫院去,社區醫院幾分鐘搞定不用排隊,醫生還能有空和你嘮幾句。


學誰不好要學美國……如果醫療制度學美國的話,那麼人均壽命只能學俄羅斯了。

有生之年能見到集兩大強權之大成者,感覺挺榮幸的。


有多少米,決定最多能吃多少飯。按照官方說法: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如何評價文化大革命時期出現的「赤腳醫生」?

為什麼中國不能照搬美國的醫療體制用來解決醫患矛盾?阻力是什麼?

這兩個問題下的答案,也可以互相回答對方。


如果那麼改那就喜大普奔了,醫生 律師 保險公司做夢都能笑醒了,天朝的子民很多時候都喜歡胡鬧,稍有怠慢,就上綱上線。我猜您是韓雪那個問題過來的吧?急診大夫根據癥狀開一個緊急緩解癥狀的藥物就可以了,大晚上其它檢查科都下班了,只能這麼做,反倒是嫌醫生不陪聊天了,做得真好。

趕快改制,改完後,韓雪就會發現,她再也遇不到這種吵架的機會了,吵架保安就來了,律師函也來了。


美國的醫療體制公認的糟糕,題主你想什麼呢???

然而我覺得德國的醫療體制是可以參考的。

我在德國看過一次病,具體流程是:

首先每月要交80歐元的醫療保險。

生病了去找一個全科醫生,如果是小病,全科醫生開藥,然後去找一個藥房買葯(有保險買葯會便宜很多)

如果病稍微有點嚴重,從全科醫生轉診到專科醫生。

專科醫生或者開藥,開藥流程同上,或者覺得你要做手術,轉診到醫院。

醫院只負責做手術,不負責看病開藥。

這過程很麻煩,而且醫療保險稍貴,但比起美國可以接受。

而且一下子解決醫患矛盾,首先不會有葯太貴的問題,然後人們出了問題不會傾向於找醫生的麻煩,而是換一個好一點的醫生。

當然了,上述在不健全的法制體系下都是屁話。

如果每個鬧事打醫生的都被抓起來投進監獄,醫鬧被起訴,就不會有太大醫患矛盾。

說實在的,我們迫切需要的是法制改革,依法治國,否則你醫療體系怎麼改,都杜絕不了這些無賴


為什麼中國不照搬印度的種姓制度來解決地域歧視問題?

為什麼中國不照搬南非的貧民窟制度來解決城中村髒亂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不照搬墨西哥禁毒制度來解決毒品走私問題??


負責認的說,如果改成歐美的醫療體制,醫生雙手贊成。這樣所有的病人都需要轉診而來,至少是全科醫師無法處理好的,不像現在隨時挂號看專家,而且很多人是到城裡辦事順便看病的。三甲醫院的壓力將會驟減,我們將過上8小時工作的生活。但病人絕對不幹。我盼著有一天這變成現實,讓大家體會一下真正的看病難,緬懷現在這種進三甲醫院如進菜市場的幸福日子


目前醫療關係不過就是現行條件下的相對穩定博弈局面罷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先要看看博弈的幾方構成和利益牽涉:

醫生:相對弱勢群體,錢少事多不安全,但是由於傳統的光環還在,對於窮人家的孩子這份職業還是有一定吸引力,但對於小康家庭或者中產,這並不是一個好職業。由於待遇低下,相對的也會有一些藥物回扣彌補,算是扳回一定劣勢。沒有待遇又沒有回扣的,參考兒科。

護士:相對比醫生更加弱勢的存在,並且沒有其他收入作為彌補,但是由於門檻比醫生低,再加上缺口大,需求大,職業光環和穩定性加成,對於窮人孩子尤其女孩子來說依舊有吸引力。

患者:弱勢群體,由於我國既往醫療的大鍋飯制度使得患者的基本利益有一定保障,但是重大疾病的昂貴花費對於一般人來說依舊力不從心,對於普通病人來說,除了經濟壓力,目前的醫療環境已經很傾向於患者了。

政府方面:主要是衛計委及醫院領導層,其實他們是最沒有意願改革的,我朝的行政作風是維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況醫改本身並不會對他們的利益造成顯著影響,如果不是這些年下面事情太多以及中央的政策要求,地方官員們,大多數其實更希望維持現狀,多少有錢拿,大局穩定,幹嘛要變革。

藥廠:對於他們來說很明顯,藥物利益大於一切,因此現在狀況是對於他們比較有利的,如果醫改回歸公益了,降低藥物價格恐怕他們的利益是一個比較大的損失,在形成新的博弈穩定格局之前,他們是肯定要吃點虧的。但是不幸的是,葯企都是大資本家階層(不信的大可查查全國各省的首富構成,藥廠老闆可一點不比房地產商人少;至於國外葯企,資本實力只會更加雄厚。),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和意願阻撓醫改。但是如果變成美國那樣的醫療模式,對他們其實有利,如果朝美國那個方向改他們肯定支持。

媒體:除了添亂基本沒幹過別的,何況這個利益博弈格局中本來就沒有他們什麼卵事,無需在下浪費口舌。

那麼這麼一分析結果就很明顯了,目前的醫療格局是個什麼樣子,這不是一個最好的格局,但它相對穩定,並且持續存在多年。

如果搬美國模式醫改成功,博弈各方的利益會有什麼變動也一目了然了:

對於醫護,高挂號費診療費自然會有利益加成,不用再拿取灰色收入,因此他們的醫改意願也相對最強,尤其是有能力的醫護,因此他們的意願最強。

對於患者則會出現兩級分化:有錢人希望花更多更好的價格來支付優質的醫療服務而不是天天排隊挂號,因此對於這部分患者來說其實支持醫改。而對於窮人甚至部分小康來說,如果改成美國那樣高昂的診療費用模式,他們根本無力承受。如果改成基礎醫療回歸公立公益,大病交給市場的模式,同樣一次大病就會讓這群人傾家蕩產,情況只會比現在更糟糕。

對於政府,改不改其實無所謂,只要我的利益不受損就行,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改就不改吧。

對於藥廠,如果醫改要回歸公益屬性,他們肯定會極力阻撓;如果朝美國那個方向改革,他們應該也會受益,不過那個時候他們的對手盤就變成了保險公司。當然,保險公司的保費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還是得人民群眾出錢。

請各位自己對號入座。


城鄉二元社會以及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導致的地區發展不均衡,導致各種資源分配不均,導致牛逼醫生往大城市跑,有錢病人往大醫院跑,客觀上導致醫生水平參差不齊,然後惡性循環!

民眾法治意識欠缺,客觀上的非法治社會,加強沒有科學素養,不理解風險,窮,所以會鬧!這不是醫療單方面能解決的!所以照搬過來不兼容啊,不是一個系統,強行安裝系統會崩潰的!

大醫院忙成狗,小醫院閑出屁,繼續惡性循環,然後一邊是各種醫生猝死,一邊是醫療事故和與服務態度相關的事件頻發,兩邊誰都不服誰,再循環!

解決醫患問題,需要全社會努力,如果將來有一天,我在西北某鄉村能獲得和一線城市一樣的生活水平,一樣的教育和保障,就不會為了下一代背井離鄉來到北京,擠到大醫院當個小大夫,看著每天幾萬的病人拖家帶口來找名醫看病了!

當然不忘說一句,其實中國看病並不難,也不算特別貴啊!

理解的很膚淺,勿噴!


題主需要知道一個常識:美國的醫療體制是很糟糕的,這是公論


為什麼不照搬美國?

-因為世界上不只是有美國一個國家。政治體制可能有共同性,但醫療政策每個國家和每個國家都不一樣。沒有任何理由去照搬其他國家的政策。

上面某答主所引用的美國極高醫療投入,這正是美國醫療體系國際所詬病的一點。

中國為什麼不實行高費用、低通量的醫療?

-啥?費用需要比現在還高?門診量需要比現在還低?

為什麼不實行「大部分保險公司報銷」?

-現在就在實行。問題是你們買商業保險啊。這些人和美國的狂妄自大不買保險的年輕人一樣。他們也會家破人亡的。

為什麼不「提高消費體驗」?

-現在看病的消費體驗算很高了。真的。

阻力是什麼?

-阻力是沒錢。

西部的孩子還在吃草。

那我說怎麼辦?

-兩三百元的新農合都沒人想到購買呢,即使買了之後也會被鎮醫院忽悠放棄報銷,然後他們說看病貴。

問題在人民的意識里。

這裡面有體制問題嗎?

-有很多體制問題。但有無限多可以在體制之外解決的方法,只不過人們習慣性地把責任給體制。

受傷的是誰,反正不是體制。


解決目前醫療環境存在的問題,必須明白到底存在什麼問題。

就大眾來說,看病貴看病難是說的最多的,其次是醫生醫德差,醫療醫院分配不均衡等

就一線醫生層面來說,面臨著工作壓力大(生理,心理),勞動報酬少(陽光收入),勞動強度大(夜班,節假日加班等)

可能還有其他,歡迎補充討論

問題是拿來解決的,一個一個來

先從患者的角度看問題

1看病貴。國家的現行規定,農保在縣級醫院報銷多,在省級醫院報銷少,目的是想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政策制定者忽視一個問題,現在的二甲醫院能否滿足廣大患者的醫療需求,或者說是心理需求。就本人所了解的情況,不少二甲醫院的醫療資源(醫生水平,相關硬體)滿足不了或者相對滿足不了患者的醫療期望,更多的是心理期望,這就造成了有條件的患者會盡量往大醫院(三甲綜合,名牌醫院)跑,生命就一次,患者的這種心理需求本無可厚非,但是國家規定報銷少,而大部分老百姓的負擔能力畢竟有限的,所以,這是看病貴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假設,國家把報銷比例提高到省醫保的水平(特重大疾病如腫瘤,重大外傷等情況暫時不表,畢竟,喬布斯再有錢還是死於腫瘤),我想對大部分人來說會減輕很多負擔,也就直觀的降低看病貴的感覺,一句話,如果不需要自己掏錢,大部分人會恨不得醫生開大處方大檢查,越貴越滿意,哪怕是不需要的。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國家,我不想列舉國家在醫療投入上佔GDP的多少,大家可以自己去查,還不說這些投入能真正用於普通老百姓的有多少,畢竟,還有很多老幹部,特級保健等等。

2看病難。前文說過,利益的驅動會使大部分有條件(經濟條件,出行條件)的患者湧向大醫院(綜合三甲,地區級龍頭醫院等),而這些醫院的吞吐能力畢竟是有限的,造成目前大醫院的專家號一票難求,北京某醫院某專家號黃牛可以抄3000元(目前我所知道的最好,有沒有更高?或許有吧),看病難,確實難,這也就是醫療醫院分布的嚴重不均衡,從大的方面來說,醫療資源分布西部弱於東部,南部弱於北部,從小的說,拿省來說,省會優於地方(大部分),市裡優於周邊。那是什麼造成這樣的局面?我想,首先是經濟發展不均衡,人,都有向經濟發達地區發展生活的願望。其次,我們的醫學培養模式註定能成為專家,大家的醫生醫生不多(暫且不表,以後有空,會單獨再發一文,其實,不光是醫學,各個行業基本差不多,優勢資源太集中,社會浮躁,利益驅動弄虛作假等),註定不可能有好的醫療醫院分配到縣級醫院,而沒有好的醫療醫院分配到縣級醫院,就不能實現分級診療,看病難就無法解決。就我個人看來,硬體的問題可以通過引入社會資源去解決,政府引導,而軟體(醫生的素質)方面,沒有好的教育投入,改革(這又是另一個話題,提一句,中國目前的大部分問題是教育問題,不抓教育,我們國家永遠無法趕上西方發達國家),軟體方面就無法根本解決。再次,看病難還體現在目前醫院的服務問題,比如說一個患者去看病,要挂號,排隊,好不容易排到了,簡單兩三分鐘的問診(大部分可能查體都沒時間查),就開出一堆檢查檢驗單,然後是再找檢查檢驗的地方,再排隊,等檢查檢驗完畢,等報告,再找醫生,發現醫生下班了。這一方面歸結於病人多,原因在看病難里已提及,另一方面是醫院管理跟服務的問題(具體不細表,水太深,表達不清楚,畢竟自己沒有管理經驗)。另外,床位問題等,原因同上。總而言之,醫療資源的集中導致患者的集中,進而導致最直觀的看病難。

就醫生的角度來說,特別是一線醫生(住院,主治等級),乾的多,拿的少,休息時間少,患者不信任,現在還面臨著嚴峻的人身安全問題(其實,大部分患者及患者家屬還是好的,或者說起碼是沒有襲醫傾向的,同樣的,大部分的醫生還是負責任的,或者說,沒還是希望能幫助到病人的,雙方面都有少部分的老鼠屎,再加媒體的肆意挑撥,誇大,造成目前醫患雙方不信任的嚴峻局面)。如何解決?簡單說,一個早上看50個病人,跟看10個病人是完全不一樣的心理狀態,簡單說,每個患者至少多獲得9倍的診療時間,沒有吵雜的醫療環境,醫生看病也相對跟耐心,從容。也更有時間去了解疾病的本身,也更有時間思考需要怎麼去鑒別,是否某些檢查不是必須的或者可以延後的(可是現在的醫療環境逼迫醫生必須全面考慮,哪怕概率是不到1%,都得開出相關檢查單,這無形中增加患者負擔,加劇看病貴的感覺)。要想減少患者數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一提高坐診醫生數量(這對某一個醫院來說不現實,再多都有一個上線),二是分流,就是建立完善得分級診療,而要建立真正的分級診療,必須滿足社區,縣醫院的你醫療機構必須能滿足大部分的患者就診需要,怎麼滿足,上文說過,硬體軟體,不再細訴。再有,就是必須提高一線工作者的勞動報酬,滿足不光是基本的生活需求,更要讓生活水平提高到社會的中上水平,解決後顧之憂,才能要求一心奉獻,生活沒保證,如何講奉獻,你們會嗎?

最後,再多說兩句,一個醫學生,高考進大學的分數至少是一本線(至少我那時上大學是這樣),五年學醫,本科出來發發現好點的醫院至少要求碩士學歷,再三年碩士,出來規陪1-2年,工作後,可能還要繼續讀博,才能站的住腳,又要三年,這是多少時間?11~12年,這期間,你的收入是不穩定的,三十歲出頭,你發現你毛都沒剩下,相親是別人問起有車有房嗎,你如何回答(家境富裕的除外,大部分的醫學生是苦逼出身)。這是保證你順順利利畢業找到工作,中間不說你想進好醫院要動用多少關係,花多少錢,說多了都是淚,工作了你發現面對的大環境是對你的不信任,你可能還要面對人身安全威脅,你面對的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你的家人,沒有很好的生活質量。你還想當醫生嗎?看病難,不光是患者覺得,醫生也覺得,個中含義,從醫的都懂。


一年先二話不說強制你交個幾萬塊錢保險,回頭想看個感冒,你都要好了,可算排上了,醫生隨便給你開了個價值5毛錢的葯,過了幾天賬單來了,你一看,扣除保險,2000。這酸爽


現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要怪罪某屆以來的維穩思路,怕事怕得要死,本來上法庭肯定一點過錯都沒有的事也強行要求賠償,萬一上了法庭判起來也是本著照顧被告沒過錯也賠。實質上兩者關係就變成了一次博弈的囚徒困境,老實的醫生跟病人永遠吃虧。

那麼,現行的醫療體制的潛在炸彈在哪些方面呢,第一點就是老生常談的公立醫院的定位問題,雖然是事業單位但主要靠自己賺取運營費用,隨著越來越多的醫生護士遠赴帝國主義國家,當民營,外資醫院能力成長起來之後如何面對?(順帶一提葯的方面曾經有一個很奇葩的現象,即進入國家基葯目錄後的藥品很快就會在市場上絕跡,因為基礎藥物政府的定價壓得很低,漲價程序及其繁雜,企業不喜歡生產,醫生也不喜歡開,現在有一定的改變)

第二點是現行的醫療保障體制主要靠地方政府先行支付,中央後轉移支付,其中的問題在於,如果地方財政狀況惡化,醫院就會發現醫保的錢越來越難報賬,拿到錢需要的時間越來越長,醫院也會對醫保病人的治療與接收越來越謹慎。


過幾天看了看覺得自己當時說話太沖改一下~

其實簡而言之就是這樣的醫療制度對患者好對醫護人員不好 但是全國醫生大概200+萬 患者卻是13億 那ZF的選擇會是什麼呢

以下是原答案

非常贊同第一個醫生的回答

感覺下面的回答大多都是不贊同照搬美國的醫療制度 而原因都是覺得國內醫療制度對患者好

我就呵呵了 現在這樣當然是對患者好

花個幾塊錢挂號費就可以把醫生當奴隸使了 我花了錢的 你沒幫我治好就是沒有醫德 打死你就是打的好 讓別的醫生警醒 不要再坑害病人

但是對於醫護工作者呢

看到韓雪微博下面第一個還是第二個熱門回答大概意思是說 醫生憑什麼態度不好 醫療行業屬於服務業 你看別人服務員 被顧客罵了還不是笑臉相迎

看來多讀個幾十年的書就是為了進入服務業 看來醫療行業是服務業看來醫生和服務員一樣一樣的呢(完全沒有看不起服務員的意思!!!服務員被打罵也是不對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 如果有服務員被當做醫生這樣對待 正義的群眾又要開始鬧了吧 別人服務員憑什麼這樣被打罵 別人只不過是辛苦的勞動人民 然後義憤填膺的斥責始作俑者咯 那為什麼醫生被打罵就可以呢

噢又回到題主問的問題

為什麼不能照搬 因為這樣的醫療制度對患者好呀 對政府也好呀 不就是打死幾個醫生嘛 改了的話我怎麼用幾塊錢的成本去鬧去打 讓醫院賠我幾萬塊呢


錢。


推薦閱讀:

怎麼評價國家鼓勵國企用自有用地建保障房?
中國各地都是怎樣看待普通話與方言關係的?
如何評價新政取消農業戶口?
美國可能採取什麼舉動可以破壞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
取消生育間隔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意義?

TAG:醫療 | 政策 | 醫患關係 | 醫療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