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科研菜鳥有什麼發自肺腑的建議?

剛剛進入科研坑的實驗汪是迷茫的,尤其是老闆大人很忙,要自生自滅的那種。

所以很渴望有來自已修行的科研僧的建議。也可以作為你科研生涯的一次總結。利人利己攢個人品,實驗結果順利,paper馬上有!

寫幾點供大家回憶啊~

1.剛剛進入科研狀態,如何選擇有價值的課題進行?選擇課題的時候,有那些需要注意的

2.對於文獻的整理,英文文獻的閱讀,有什麼好的建議?

3.實驗記錄有哪些注意點?

也可包括和一個push的老闆的相處之道啦,科研生活的點滴感悟啊

嗯,也可以寫個故事嘛,最愛看有情節的雞湯了


1.作為「菜鳥」不要追求什麼靠譜的能快速發文的課題,根本沒這回事兒~

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和老闆去討論,讓老闆指方向;跟師兄師姐做她們的課題。

把重點放在積累知識和經驗上,多討論,學習別人的思維方式。

2. 看靠譜的paper,靠譜的期刊。

看paper不要只看結論,看方法思路discussion。

看完title和abstract以後停一停,假象一下如果這篇paper你來做會怎麼做,實驗怎麼設計,每個實驗要說明什麼問題。

看paper的時候注意作者的思路,比較一下和自己剛才設計的實驗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不同。

注意細節,比如實驗條件。很多時候實驗條件的挑選(鹽濃度,所用的細胞,老鼠的年齡和組織,測序結果比對時允許的錯配個數,統計方法等等)直接影響實驗結果。

全文的flow,看作者是怎麼展開的,怎麼才能符合邏輯。

3. 實驗記錄要把條件記全了,如果有配buffer或者supermix的話把最後加了多少量都寫上,別記在草稿紙上隨手扔了。萬一實驗不work,這些都能幫助你發現問題。

每次實驗都寫點comments,哪怕pcr p出來了,細胞長得很健康也寫上。會幫助你思考,最怕就是作實驗以前熱情高漲,做完就扔一邊,不work的時候想都不想重做一遍。

4. 當你終於拿到自己的課題的時候,先想一下如果要寫篇paper會怎麼寫,幾個figure,每個panel是什麼data,設計實驗的時候可以作為參考。

想好為什麼要做實驗再去做,不work的時候先考慮可能的原因再去重複。沒有苦勞這會兒事兒,做一堆實驗拿不出可以用的數據還不如不做。

5.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在能力可及的前提下同時開展2-3個課題,給自己設立milestone,明確拿到什麼結果可以進行下一步實驗,什麼時候應該放棄這個課題或者換方向。

客觀公正的看待自己的實驗結果,假想如果這是別人的課題你可以怎麼challenge這些結果。

以上是我希望自己能早幾年知道的事情

6. 找一個男朋友/女朋友及一些工作外的朋友。我不覺得讀博士會導致娶不到老婆/嫁不出去,但是很可能導致正常人際交流能力退化,交流慾望減退。


謝邀。

我大概是大二下學期聯繫的我本科導師(北大著名教授~( ̄▽ ̄)~

開始就是每周參加組會,聽師兄師姐們講文獻和工作報告,那時候才剛學過基礎有機化學,基本就是除了能看懂結構式,其他的都是天書。這個很正常的,大家都是從什麼都不懂的菜鳥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當時組裡的規定是從聽組會的看客到做實驗的磚工需要獨立完成一次全合成文獻報告,我開始找了個大新聞(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6/n7221/full/nature07543.html 此處應該 @dao dz) 結果Duang的一下被師兄先講了,後來我選的是這一篇(Total Synthesis of the Potent Anticancer Aglaia Metabolites (?)-Silvestrol and (?)-Episilvestrol and the Active Analogue (?)-4′-Desmethoxyepisilvestrol)就是把整個合成一步一步查文獻把機理給大家講清楚。我現在看我那時候做的ppt真是丑爆了,結構式的粗細大小都沒統一。。。

聽組會和做報告的這段時間是我開始看英文文獻的時候,剛開始也是好多詞都不認識,連一塊我也不知道在說啥,但是一定要堅持,從頭到尾啃下幾十篇文章之後就會慢慢好起來。

做完報告之後我就跟導師表示我希望能來做實驗,導師說吼啊,然後就給我指派了一個師兄。

此處應該是我從菜鳥起步的捷徑,帶我的師兄當時是研究生二年級,也才剛剛起步,他人很聰明努力,也很靠譜,現在已經是牛文發了一堆了。我就跟著他做合成,我本科兩年做了接近500個反應,打下了紮實的合成基礎,實驗記錄本我畢業還複印了一份帶來美國。

當時本科生也是除了工作報告要講文獻綜述的,於的是我就開始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文獻來看。我就是在那時候發現自己對現在博士導師的工作感興趣的,記得看了大概10年的工作,給組裡分話題講了兩三次大報告。所以後來我來美國進組的時候就不像大多數研究生一年級那麼菜鳥了&<( ̄︶ ̄)&>所以我對科研菜鳥的建議大概就是這兩點:1. 找個靠譜的師傅領進門 2. 自己要肯下工夫


別再把自己當學生了,科研是一種職業。

干一行愛一行。我知道你兩年或者三年後畢業就要轉行了,但是這幾年,不管老闆好不好、牛不牛,都請你自己先做到愛崗敬業。

剛入行肯定是做東西顯得傻傻的什麼都不會。何況還是腦力勞動比重非常大的行業。開始一定要多花時間,花大量的時間,花所有時間。等上手後可以自己安排好節奏就會輕鬆一些了。

以上基本都是態度問題,再說說方法。

有價值的問題?兩個辦法,一是直接問老闆,別怕丟人,老闆對於弱智的問題見怪不怪了。二是自己多看,文獻沒精讀過十幾篇怎麼可能知道哪個問題是有價值的。

讀文獻:其實可以接著上面說。比如老闆給個方向,布置看一篇論文。大多數人看完這一篇就跑去跟老闆彙報了,怎麼可能讀出精華來?起碼把文中核心引用的其它文章都去讀一讀吧?如果直接引用的文章還有不明白的,接著讀更深一層的引用文獻,不停看下去,你總會徹底看明白的。等讀完這些,你自然就知道怎麼整理文獻,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再堅持幾個月,你就發現老闆再給你相關文章,你看個摘要就能感覺到文章意思大不大,粗讀一遍就能頭頭是道了。但是大部分人都熬不過去這階段,不肯花功夫,以至於都要畢業了拿來一篇相關領域文章還是滿腦子:這tm是啥,這tm又是啥。老闆一問文章的價值意義就憋著沒話說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核心就是用心學用心做。科研沒有捷徑。整理文獻、找出有價值的問題等等科研技能都是要自己一步步堅持走總結出來的,沒人能替,就算遇到好心的學長學姐給你講經驗,但多半你也只能聽聽,不是自己的。

一份耕耘,一份境界 (我可沒說收穫)。


如果大學畢業,不確定自己以後想做什麼,可以讀個碩士。

如果碩士畢業,不確定自己以後想做什麼,請千萬,千萬,千萬,別讀博士。

%%%%%%%%%%%%%%%%%%%%%%%%%%%%%%%%%%%%%%%%%%

6.29更新

本次問答更新主要在於解釋以及補充第一次回答中的答案「非在選擇讀碩士以及博士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信息」,所以可能會離題目的願意有一些距離,在此致歉。

一、選擇之前清楚目的以及潛在的得失

  首先,我們選擇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得到想要的東西。那麼在這之前,我們需要的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達不到目的的選擇其實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道目的就盲目選擇。所以近思錄有雲「非明則動無所之,非動則明無所用」,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

  其次,估計好自己能夠得到的結果和需要承擔的代價。沒有什麼選擇是一定能夠為我們所願的,總是伴隨著一些風險和一些我們不想要的後果。所以,在這之前進行有效地得失衡量是有必要的。要知道,有勇氣和魯莽,在我看來,是天差地別的。

二、大學選擇碩士(科研)還是選擇工作

2.1 從興趣上說

  而在大學畢業之後,我們同樣面對的兩個基本的選項,是選擇繼續讀碩士,還是選擇工作。

  我的答案是「以興趣選擇嘗試,根據比較進行選擇。」這是源於兩位先生的話語的感悟—胡適先生說過,選專業的時候,最好選一個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及的。而梁任公則說,凡天下事必比較然後得其真。

  首先明白選項:碩士可以理解為,你準備在科研這條路上進行嘗試。工作約等於你更喜歡從事一些和人打交道的事情。

  那麼怎麼確定自己的目的,或者說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呢?

  根據自己的第一感覺去嘗試各種選項雛形的活動,然後進行比較,得出自己的結論。本科生接觸科研的機會其實是很少的,而且就算有科研任務,我們也是力所不能及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類似的活動來探索。可以嘗試的活動有:數學建模比賽,機器人比賽,ACM比賽等…,這些比賽都可以給我們一個力所能及,可以窺看科研雛形的機會。這裡我比較推薦的是數學建模,推薦的原因有機會再表。在這裡活動中,學著利用所學的知識去探索、理解、甚至解決一個問題。從這樣的經歷中,你可以收穫到做科研大概是一種什麼感覺。既有苦無頭緒的難過,也有和同事合作的默契,也有鏖戰攻關難題的激情,甚至也有功敗垂成的時候…與此同時,我們可以通過參加學生會,導員助理,社團活動等來嘗試了解一些類似於行政事務的事情。去試著去推銷一些商品,學著怎麼樣說服別人,嘗試去策劃一個活動,甚至管理一個社團或者學生會…通過這樣的機會,我們可以了解到以後從事行政、銷售工作大概的感覺。

  在有了這樣經歷也收穫了各種技能之後,不妨問問自己,自己更喜歡哪種?是喜歡研究問題,還是喜歡策劃管理。通過比較自己的經歷,我想能夠有一個初步的答案。

2.2 從得失上說

  不可否認的是,在大學生和研究生的就業競爭中,部分行業存在優先選擇碩士的現象。這是本科生的專業知識可能比不上碩士的原因,同時也有企業僅僅是為了篩選而篩選的目的。

  讀碩士的得失方面其實總體來說是得大於失。對於想工作的同學來說:從工作在碩士的起薪水上是比本科生要高的,而且在國內升職這個要論資排輩,看出生的地方,碩士比本科的優勢還是存在的。當然,針對通過碩士來提升身價而五一與研究的同學來說的話,碩士的代價付出是兩年。這個代價其實不大,因為第一年和第二年上半年上課,基本上是大學怎麼來,研究生還是怎麼來。所以這個對於目的是通過研究生的身份來入職的話。對於想要嘗試研究的同學來說,如果希望從事研究進入研究所或者高校,碩士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得是不必要討論的,但失的話,其實兩年的時間,真的不大,讀完24歲。這個時間我個人覺得是可以接受的,無論男孩女孩子,其實這個時間無論要做什麼都是來得及的。

三、碩士結束是否讀博士

  先說結論,如果在經過碩士階段的艱苦科研後,準備接受「上天的大任了」

  1. 不確定自己能否在博士的4-5年內耐得住寂寞沒有男女朋友的日子(讀碩士還可能有,讀博士就可能沒了.)——必先苦其心志

  2. 不確定自己能否在身邊的朋友賺錢1w+,自己每個月只有3000不到的時候能夠保持平常心。——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3. 不確定自己對研究的熱愛(喜愛都不夠),能夠忍受幾個月沒有任何進展的項目,—— 行拂亂其所為

  其餘三條有一條,就要三思了。有兩條,恩......

  其實碩士對於想從事科研的同學來說,只能是一個墊腳石,連敲門磚都算不上。那敲門磚是什麼呢?對的,就是博士了。來說,讀博士可以說是分水嶺了,混的好的一路直上,paper、項目經歷直接爆炸,不好的就連文獻都看不懂,連老師都不管你,實在遇到負責的老師,估計畢業都是問題。

  一心想科研的兄弟,不用看下面了,直接去看文獻吧。

3.1 從興趣上說

  如果說當初選擇碩士還是不清楚自己的目的的話,通過兩年的碩士生活,肯定能夠接觸到實際上算是正式的研究了,其實就是發文章或者做項目沒那麼神氣。那麼應該能夠通過這種近距離的了解,來判斷自己是否喜歡這種生活了,以及自己是否擅長這方面了。就跟追女孩子一樣,你是否喜歡她,還得看她是否看的上你,就這麼簡單。

3.2從得失上說

  得我就不說了,敲門磚的作用你懂的。

  至於可能的失,我倒是想和大家聊聊。

!!!!!博士要讀4-5年!!!!!!!!!!!博士要讀4-5年!!!!!!!!!!!博士要讀4-5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1) 所謂苦其心志

  對於男女生來說是戀愛和婚姻的難題。長年沉迷於技術科研的男同胞們來說,請不要覺得到了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時候,會有學妹向你投來仰慕的眼光。只會有老師不停看你是否閑著沒事做,然後給你任務。伴隨年級地升高,交際圈子越來越窄,你認識的人(異性)也會越來越少。本科你能認識一個院的,研究生能認識一個班的,博士你基本上就能認識一個小屋子裡的。至於其中的女同胞比例,你猜會有多少。

  對於女同胞們來講,很遺憾,一般來說,女博士這個身份在擇偶的過程中不是一個很明顯的加分項,尤其是理工科的。為了自保,這個觀點我就不論證了。不過上天是公平的,在理工科的女博士,可以享受到在自由競爭中供小於求的待遇。但是,讀完博士也就28歲左右了,恩,這個年齡你懂的。

(2) 所謂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對於男生來說是沒錢。是的,當你發現你27,28歲只有2000元錢一個月,還不如一個普通的工人的時候,當你發現你一個月根本存不下來一點錢的時候,當你發現你連一個女朋友的一周吃頓飯看個電影都滿足不了的時候,當你發現你還要問父母要錢的時候,我不知道身為一個男人的你會怎麼想…是否還想會繼續下去。

  不過可以肯定地是博士畢業(正常年限),28歲的你肯定存不到錢,首付什麼的幾乎不用想。沒有物質基礎的感情,能走多遠不好說。

(3) 所謂行拂亂其所為

  最大的問題是有可能在博士的期間一無所成。看不懂文獻,做不出項目,發不出文章,做什麼都做不出來,連按時畢業都不能保證。

如果到了這裡,你覺得還能承受,那麼勇士,請接收我的敬意!

最後為那些戰鬥在科研第一線、卻連自己都養不活、孑然一身的碩士博士送上我的祝福。


1. 即使老闆很忙,也要主動找老闆,做足準備就可以了。多數情況下老闆非常願意跟有準備的學生交流:因為90%以上學生和老闆談之前並沒有做什麼準備,組會、單獨meeting都是很應付的(我現在就是。。。),遇到一個很用心的學生老闆高興還來不及呢。

2. 根據實驗室領域,選幾個感興趣的topic,仔細準備,然後去找老闆談,經過老闆的篩選,大致什麼值得做什麼不值得做有譜了。

3. 不要怕topic被人做過甚至做爛了。現在做科研的人太多,想找到一個一拍腦袋出來的idea還沒有人做過幾乎不可能(除非這個問題非常難做,大家都做不出來,這種除非自認為是大牛還是不要輕易嘗試)。所要做的就是不停的看paper,不停的思考,做好筆記。

4. 如果運氣不錯,你會發現某一個看起來並不那麼exciting的idea,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就夠了。再跟老闆討論後,就可以開始寫了。第一篇論文不要嫌棄你的idea不夠好。

5. 寫。不要光構思。要試驗,要寫。 真的把細節一點一點試圖寫出來,你會發現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十有八九),或者你會發現新的突破口,這些突破口你不去寫真的很難發現--這也是為什麼這個idea可能別人沒有發現的原因。

以上沒有花時間構思,斟酌語句。。。最近還在趕paper。。。


碩士or博士?

碩士多跟師兄混,了解情況,選好路子。

博士自己diy就夠嗆了, 一定要寫周報給老師發過去,老師不看也要堅持發。一定要周報。

自己多找找其他導師,師兄,大牛能不能帶你。

一定要寫周報,over


瀉藥~~

說到科研菜鳥,我也是一枚呀。

今年研二,下學期研三,跟師姐合發一篇二區,也沒有怎麼進入科研狀態,感覺上面回答的都是蠻好的,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幾位。我這班門弄斧,只能講講自己正在改進的地方了。

首先,課題。我的課題是老闆想的,目前手上有三個課題等著我試,基本上都能發,我做的方向是近幾年才火的,文章很怕被沖。其實跟師姐做的那篇如果再做細緻點,全面點,估計是一區。不過OL被沖,幸運的發了高等合成催化,謝天謝地~~~我們每周都有文獻彙報,有一個idea,這個自己模仿文獻自己想,讓老闆給看看能不能做。每兩周組彙報加大文獻彙報,可以在這時跟師兄師姐交流自己的idea。

第二,文獻,一定要讀,這都是我的血淚,研一老闆讓我讀大量的文獻結果,結果我走遍北京和附近的幾個城市,各種玩兒呀。等開始課題了,傻眼了。沒有思路,非常痛苦,現在老闆給我一個課題我就把這個課題涉及的文獻大致讀一遍。基礎課一定要聽講,一定要聽會。我文獻讀的少,乃們不要騙我噻~~→_→

第三,實驗。現在研二操作基本上沒有問題,上一個課題反應特別怕水,全是手套箱封管什麼的。一開始多問,我的特長就是厚臉皮問,跟師兄師姐問,同學問,我連師弟都不放過,只要比我厲害我都問,師姐被我問的超級煩,而且有很嚴格的操作我有時候讓他們看著我操作,真的是謝謝實驗室各位對我的包容了。還有實驗記錄的問題,一定要簡潔全面,反應寫上時間,現象,板子,產率,核磁對應編號,該有的必須有。

第四,科研菜鳥一定要注意安全,進實驗室操作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我雖然是研二,可是不知道怎麼被老闆拉到所里作為我們組的安全負責人,安全的事情每天都要上心,每天一定要檢查實驗室的水電氣,而且新手一定要注意操作,我開的第一個反應是用78℃ 用丁基鋰。(╯°Д°)╯︵┴┴,我們組另一個妹子第一個反應是做格式試劑,so,保護好自己和他人,這又回到第三條實驗上面。

拙見,祝科研順利,早日發parper~


不知道題主讀碩士還是博士。從我個人所經歷的感覺碩士和博士是有巨大差別的。博士科研和工作差不多,特彆強調獨立性,不要問別人(尤其是老闆)我該做什麼,怎麼做,而是應該告訴別人我該做這個並且跟人解釋我為什麼該做這個以及做出來的結果。碩士不乏混子,不過博士就不好混了。

文獻管理推薦mendeley,其他的方面由於自己也很菜混得很慘就不好意思說什麼了。


不請自來。知乎是個好地方。如果從大三利用課餘時間去本科的生化實驗室體驗生活到現在答住博士二年級來算的話,我接觸實驗差不多有7年多的時間了,前期的彎路困惑就不多說了,只想給你一點乾貨。

我覺得做科研第一重要的東西就是邏輯。

我覺得做科研第一重要的東西就是邏輯。

我覺得做科研第一重要的東西就是邏輯。

你所做的每一步都要有非常充分的原因,你所下的每一個結論都經得起推敲,你所做的每一個實驗都是課題整體有幫助的,不要亂做,不要任性,你浪費的是自己的時間。別人告訴你的經驗,網上查到的東西,自己都要謹慎的接受,所有的東西都是你思考過的,你不是別人的下手,也不是誰的幫工,你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做科研最最重要的事情。

手機黨,歡迎點贊。

最後來張廣州的奇幻天氣。


要麼自力更生,要麼自生自滅。


師兄師姐的畢業聚餐上,借著融洽的氛圍,問導師,「怎麼在科研的道路上能好好地走下去?」導師一臉平靜的說了兩字,「興趣。」我便沒有再問。所以我覺得最好的建議,應該是自己給自己的,是否自己真的感興趣,除此之外,其他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是在此基礎上,可具體化的概念,自己去找就好了。


不知道從哪看到的,大體意思為,假如某天老闆突然靈光一閃,看到文獻立馬找你,說這個多牛逼多好的課題,然後立馬讓你停下手頭工作去做,那麼此刻你要注意了,一定要冷靜,要大腦清醒,警惕,不要立刻去做,要有個緩衝期,比如看文獻調研或者直接無視,還幹嘛幹嘛,讓老闆興奮消減一下,總之就是托一段時間,然後老闆還會記得讓你做,那麼這個課題就可以做了,否則,你會瞎忙活完,然後發現老闆說停,說那個不行 ,你就浪費了好多時間,而且原有工作還沒進行下去,說你咋為啥沒做呢?(贊成或者經歷過有體會的小夥伴舉手 ,這條經驗絕對是血淚總結,…………


我知道題主想問的不是我說的這個,不過我真的勸題主三句話:

做科研之前先找好對象

做科研之前先找好對象

做科研之前先找好對象

我不是開玩笑,真做了科研,你再想抽出時間找對象基本不可能,而且如果是某些組你一個月都沒跟妹子說話實在太正常了。


我是一隻稍老的菜鳥。也來分享一下這幾年的一點感悟。

1.讀博士最重要的是選一個好的導師,進入一個厲害的課題組經受更好的學術訓練。什麼樣的導師好呢?人品好,學術能力強,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指導。在好的課題組受到的學術訓練是成就一個學生的關鍵之一。在選導師上必須做足功課!如果導師不好,能換則換,當機立斷。

2.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讀博士最重要的目標之一。遇到問題,先盡全力自己獨立思考,實在不行再向師兄師姐請教,嚮導師請教。不要一點問題沒有思考夠,就去打擾別人!

3.善於調研文獻,選重要的課題去做。擁有同樣的設備,有的人發表的論文比較一般,有的人卻能發在很好的雜誌上,這其實跟選題密切相關。我在另一個回答里詳細說了如何選擇重要的課題:博士期間,怎樣在一個比較新的領域或者研究方向進行科研? - Baupt 的回答。

4.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尤其是抗壓能力。做科研很多時候壓力是非常大,要畢業要找好點的工作需要論文。做實驗沒做好,儀器出故障,被導師批評,這些都是常有的事,要能想得開,分析原因,再接再厲。

5.一定要抽時間靜下心來思考,冥想和總結。不要一直趕路,經常要抬抬頭看看方向。

6.提高自己的情商。幾乎干任何工作都離不開與人打交道,看起來比較孤獨的科研也一樣,情商捉急,會非常限制自己的發展(牛到爆的人除外)。生活中牛逼的人大都是智商和情商都很高。

6.學點時間管理(GTD)的方法,講究效率。推薦劉未鵬的暗時間 (豆瓣)。

7.最重要的,沒有之一,要定期鍛煉身體。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白搭。

先這樣,以後慢慢更新~


充分利用好這三個時間:

  1. 洗澡
  2. 坐馬桶(這個看人)
  3. 洗衣服(手洗,不手洗的創造機會手洗)


實驗中遇到問題,只要能解決這個問題,往往越簡單的方法越有效。


下次可以邀請我~(是不是自多了。。)

1. 不要貿然答應做某個課題,你要爭取緩衝期去查資料,給出自己大概的判斷。

2. 學技術只跟成功率最高的人學! 別管別人速度多快,成功率才是你的目的。

3. 初級看文獻注意收集專業辭彙。

4. 學好英語。

5. CNS要多看,別較真。 低一點的文獻就得較真。 把你老闆的文章都看穿。

6. 必須要為實驗室和諧做出應有的貢獻。

7. 沒了。


以下是來自美國科學雜誌主編的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善擇良木

年輕科學家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實驗室,跟隨好導師,開展好的研究項目。

進合適的實驗室。選擇在哪裡做博士或博士後研究,不要根據實驗室是否有補助,也不要根據是否定期發表CNS論文,而應該選擇「一個能激勵你的地方,一個正在發生令人著迷的事情的地方」。

跟隨好導師。年輕科學家選擇一個好導師同樣重要,好導師絕對不會把你當成廉價科研勞動力,偉大的導師的標誌是能把學生的科學和人生髮展前途都照顧好。

參加好的項目。很難提前知道那些項目是否將會成功。好的項目必須是重要的,必須能在合適的時間內完成。博士後同時選擇幾個項目是不錯的辦法,如果其中一個停滯不前,還可繼續推進其它項目。

二、博學好友

在早期的職業生涯中,要了解儘可能多的技術。熟悉這些技術會在未來幫你解決很多問題,厚積薄發。Echenique說「科研上,技術競爭力非常重要!」。另外,還要廣泛學習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不要期望掌握一切,更不要囫圇吞棗,必須用批判性思維去學。學習相關學科知識重要的是獲得全新的視角,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要接觸不同的學習和思考方式,與他人多交流,爭取海外學習經驗,建立一個以聰明人為主的交流圈。

三、張弛有度

由於科研工作壓力大,年輕科學家擔心浪費時間,不願意暫時離開實驗室參與其它學術教學活動。正確作法是儘可能多參加各種各樣的學術研討會,有時候一個好項目並非出自理性過程。或許在一個完全無關的研討會上,你會靈光一閃獲得解決問題靈感。另外,積极參与教學也會幫你成為更好的科學家。要習慣對同事的研究感興趣,這會讓你未來的僱主對你更加感興趣。

科研是智力性工作,影響科研效率最重要的是專註,而不單純是時間長短。因此要有張有弛,適當休息,這還讓你有更多機會與同事交流,從而提高效率。

四、早立品牌

年輕科學家必須在一個領域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地盤。很多人認為,背靠大樹好乘涼,所以試圖加入大牛團隊來達到提高自己學術地位的目的。這種做法最大的風險是,可能使你難以走出你老闆的影子。你發表的文章確實可增加老闆的學術聲望,但對你的學術聲望作用甚微。建立自己學術聲望的最好辦法是做出「紮實、嚴謹、被人尊重的研究工作」。

五、溝通有術

演講和溝通很重要,從你欣賞的演講中學習演示技巧,並利用各種機會練習。把自己放在觀眾的角度,認真體會和磨練演講能力。

早日學習如何寫論文,起初看起來這既費時又似乎耽誤發表速度。寫論文是科研的基本能力,別指望在發表論文方面藉助老闆和同事的幫助。文章質量當然比數量更重要,論文數量也是你走向學術成功的重要因素,一篇論文所需要的研究數據是有限的,將系列研究發表成為系列論文是當前學術社會的普遍作法。

收到審稿人的意見,要認真對待批評意見,一定不要立刻回復,需要有一段冷靜的時間。科研論文的忠實讀者越來越少,但審稿人是文章最細心的讀者。他們的意見可能是針對你論文最重要的,是你調整和提高未來學術研究的重要參考信息。哪怕你確實不接受批評意見,把你的反對意見寫出來,也能完善和提高你的思路,提高你的科研能力。

六,善求幫助

很多時候科研並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當然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要積極尋求導師或者課外導師,甚至是一些研究機構的幫助,在國內比如ViaX,都是一流的幫助學生或者一些有志於科研的人士提升科研背景的機構。

因此,在自己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不妨多去看看,或許對你會很有幫助。


不要臉,多去問


課題一定要選好!

課題一定要選好!

課題一定要選好!

沒選好課題的好。。。。。

這是個悲傷的故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2016年北航計算機學院博士招生情況?
做軍工項目的保密協議是不允許與外界有任何聯繫嗎?
動態規劃如何應用於經濟學研究?
什麼樣的創新能達到SCI的要求?
就讀電氣工程專業的碩士和博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科研 | 研究生 | 實驗 | 博士 | 科研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