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可否量化?

作為重要藝術形式的音樂,在不考慮作者的盈利時,能否用"多少MB""多少樂章""多少小節"去形容?

信息量是以"volume of surprise(與已知不同的量)"去評估的。音樂是否也如此?如果音樂可以量化,一首歌/曲在被視為經典或俗套之後,它的"量"是否下降了?


喏,你要的量化。


可以量化啊。量化音樂的信息,需要以音樂的方式計算。曲式分析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研究這個的。

那麼計量作品信息量單位有動機、主題、樂句、樂段等。一部曲式、二部三部(分單復部)也是對樂曲信息量的概括。此外,不同體裁也對應著信息量,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等,也大致描述了作品規模。

曲式與作品分析領域中,@李如春 是專家,不開玩笑。不過鑒於他已把我拉黑,我就不替你邀請他了。


按下Q鍵就可以量化了


只要有準則,任何事物都是可以量化的,音樂也不例外。

但是對藝術,以及對人(比如運動員)的量化是否有意義,或者能否正確、全面的反映被量化對象的屬性、價值,我是持保留意見的。

題主以資訊理論中信息量的標準衡量音樂是一種方法,「多少MB」「多少小節」「多少樂章」也是不同的量化方法,但我認為這些標準用來衡量音樂是沒有意義的。


我隱隱覺得主題的反覆和主題的發展這兩個事情分別對應著減少信息量和獲得信息量的需求。

大概同樣長度的迴旋曲信息量會比較小吧,變奏曲大一點,奏鳴曲式大概更大一點,復調音樂的會比較大,但是復調音樂中強調模仿的那些信息量卻又小。

但是我不知道衡量信息量有什麼意義,我是說這個數字大和小分別表達了什麼。


很有趣的想法!我也曾想過用機器監督學習,量化識別流行音樂的流行元素,然後用機器預測新作品是否能火,軟體可以賣給音樂製作人,發行人,後續機器學習升級其能力,還可以推出音樂流行元素趨勢預測……

有趣!

但後來還是往金融量化方向走了……


計算機儲存所有數據都是二進位,包括你提到的音頻,這算不算量化?


既然題主都加上信息學標籤了,我覺得可以從信息熵的角度思考一下。

記得行為主義精神哲學的主張是人是負熵的存在。藝術也都是負熵的信息。如果這種信息熵能夠被量化則可以去測量藝術的價值。


推薦閱讀:

初次為歌曲填詞的 Lyricist 容易犯哪些錯誤?
如何評價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
你們是何時,什麼原因開始聽搖滾的?
什麼是波薩諾瓦(Bossa Nova)音樂?有哪些代表性的音樂人?
你做過最後悔的事是什麼(′⌒`)?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電子音樂 | 流行音樂 | 信息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