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裡面的「的」是舶來品嗎?

看貼吧的時候看到的:

如果去翻元明時期及之前的書,「的」這個字只會有一種意思——target,靶子,反切注音也不會注成「得」,而肯定是「地」。實際上,作為漢語中應用最廣沒有之一的「的」字,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舶來品,大概是明中期從法文傳入,由於幾百年用下來,基本上已經沒人意識到這個最為常見的字實際上是個拉丁風的外來音譯詞。

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嗎?


《全宋詞 》如夢令

「 誰伴明窗獨坐。和我影兒兩個。

燈燼欲眠時,影也把人拋躲。

無那。無那。

好個恓惶的我。」

《大宋宣和遺事》(宋朝人寫,元朝人改):「神宗是個聰明的官家」,「這太平的氣象」,etc.


的念de是弱讀取代重讀的結果。在早些時候,即便口語中還是以念di為主流的,就是今天活人裡頭念di的也不是沒有。下次編的時候記得改成元朝時從義大利語傳來的,輸入者精確到人,馬可波羅。


作為一個半路出了一半家的對外漢語老師,怎麼可以賣弄……

說是從法文傳下來的那個誰,不能說你錯略鬱悶。法文中的DE有一種用法是連接兩個名詞表從屬,如:pomme de Shadam(夏當的蘋果),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翻譯過來還真的有「的」。也許是個美麗的巧合吧~畢竟地球一家親呢!可是DE明明還有另外八中跟「的」八杆子打不到一塊兒的用法我就下次再說吧~下面來回答po主的問題,「的」絕對是我大中華文明的產物好嘛!分兩塊:

1. 作為結構助詞的「的」,多方考證(王力《漢語史稿》等)認為在歷史中,「的」與「底」是同一語素。唐宋時期寫作「底」,宋元之後寫作「的」。這就是為何翻看宋元以前的文章發現沒有「的」的主要原因吧!延展開來,從」底「的組合功能來看,唐五代時期用於體詞性結構的」底「主要有六種格式:名詞/動詞/形容詞+底;名詞/動詞/形容詞+底+名詞/。到宋代以後新興起用於主謂結構之間,如:

  • 防閑,古人亦有之,但他底防閑與吾友別。——陸九淵 《象山語錄》卷下:
  • 有殺人不眨眼底手腳,方可立地成佛。——圓悟克勤《壁岩錄》

大家能發現不?這個」底「在這裡有木有像」之「的用法?那麼問題就來了,「底」又是來自什麼呢?學者們在此也走向了分歧,有說是「之」,有說是「者」,在下研習不深,在此便不予討論啦。總之我們繼續往後走,「底」因為又廣泛做實詞又做結構助詞,它太累了就容易造成歧義。因此,就假借了偉大的助詞「的」,沿用了下來。

2. 作為實詞出現的「的」,其實在古代是很常見的。本作「日,勺」(腦補拼在一起吧),意為「鮮明」「明白」。如:

  • 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禮記 中庸》
  • 朱唇的其若丹。——宋玉《神女賦》

最後,至於po主說的舶來品一說,大概講的是新文化運動時期吧,為了模仿印歐語系的主流語言語法,有人在對三種de(的、地、得)做區分和規範,但是這對漢字本身的來源並無太大關係謝謝哦。

以上。


東南沿海吳語、閩語、粵語的結構助詞都不是de,所以法國船應該是從山東或者遼寧登陸的。


推薦閱讀:

「龘」這樣的漢字有什麼實際意義?
是「我覺得懸」還是「我覺得玄」?
中國人有多少中文辭彙量/識字量?
為何頻繁看到有人會不分「的」、「地」、「得」的用法?
X不啦幾作為顏色形容詞的後綴是怎麼來的?黑不拉幾,灰不拉幾,黃不拉幾…?

TAG:漢語 | 漢語辭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