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不再是「禮儀之邦」?
怒答,反對樓上所有答案,樓上現在回答的哪個人敢站出來說自己讀過三禮??對周禮沒有任何研究就站出來回答問題誤導別人,實不應該。——————————————分割線——————————————————————————
很多人對待我們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有兩種非常錯誤的傾向,
第一種是復古主義,認為古代什麼都好,乃至於拿出《弟子規》這種遺毒讀得津津有味。
第二種是逆向民族主義,拿現代的價值觀衡量古代,得出認為古代一無是處的結論。
以上兩種錯誤的態度,都是對傳統文化了解不多導致的,請自行反省。
正確的態度很簡單,我講出來你們肯定說:切,沒新意。的確沒新意,但是它就是真理,這種態度叫「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我們應該討論的東西,是哪些東西是糟粕,哪些東西是精華?而不是帶著上文所說的兩種錯誤的態度胡亂開噴。
首先要講明是不存在「禮儀之邦」的說法,正確的是:「禮義之邦。」
禮義之邦的說法最早見於《晉書》:「西戎荒俗,非禮義之邦。羈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國之威。」和「惡不絕世,卿之謂也。不圖中州禮義之邦,而卿門風若斯。」之後也多見於史書筆記,而禮儀之邦的提法沒有任何出處,應當是訛誤。
「禮義之邦」多見於外國使節對中國的稱呼,你可以用任何生活經驗否定我們現在的社會跟禮義無關,但你無法否定古代中國,漢唐宋明在同期世界文明之中的超然地位,這一地位現在我們失去了,不管用什麼理由解釋,都是現代人的恥辱,是我們對不起前賢,我卻看到無數人去指摘彼時文明程度領先於世界各國的祖先,把現在落後的原因推到他們創造的燦爛文化上,實在是連羞恥二字都不會寫了。
當然,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是順風順水的,中國古代文明也歷經起落,但在春秋戰國漢唐宋明這幾個高峰上,稱為禮義之邦毫無問題。
什麼是禮義之邦?
禮最早的含義是祭祀敬神的行為,後世因周代禮樂文化大興,儒家為它賦予了新的涵義,無論是《孟子》所說的:「不信仁賢,則國空虛。無禮義,則上下亂。」還是《禮記》所說的:「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後禮義立。」「禮者,履此者也;義者,宜此者也。」「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都是在毫無疑問的告訴你,推行禮義的目的,即是為了建立穩固的尊卑關係。
所以就可以噴禮義一無是處了?圖樣拿衣服。
我們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大法分析一下,君臣關係,作為糟粕去掉,剝離掉為了維護君權,然後剩下什麼了: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親父子、和長幼。
翻譯過來:穿衣整潔,表情端莊,言辭適宜,父慈子孝,長幼親和。
恭喜你,得到精華了。
我覺得就這幾點簡單的要求,很多國人的素質,一句話就可以形容:「難以望其項背。」
對於古代中國來說,文明開化程度可以把周圍絕大多數民族甩出太陽系,因此這也是華夷之辨的重要內容,我總是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華夷之辨,辨的不是你身上流的是不是漢族人的血,辨的是你是不是一個文明開化的人,民族國家的概念是後起的,請一定不要陷入血統論的陷阱。
禮義之邦是怎樣沒落的?
明白了禮義之邦是怎麼回事,我們再來看禮義之邦是怎麼衰落的。
最近工作很忙實在沒時間從周朝一路順下來了,我們簡單直接一點:
古代中國文明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周圍蠻族的衝擊使華夏文明程度一直處于波動之中,有春秋戰國漢唐宋明這樣的高峰,也有五胡元清這樣的低谷,直到一次跌入深淵,就再也沒爬起來,這個時代,叫做清朝。
這是一個中國開始全面落後於西方的時代,這也是中國文化精神被破壞的時代,我知道辮子戲在中國的影響力有多大,可惜那都是假象,清朝真正的面貌是什麼,跟前代相比有什麼區別,我簡單引用一點東西,大家自行判別。
眾所周知清朝的一大毛病是大量篡改史實,美化自己,不論是大興文字獄還是編篡四庫全書,都是這個目的,從意識形態上佔領中國,這是元朝沒有做到的事情。一部《明史》修了九十四年你以為是他們治學嚴謹?《清史稿》為什麼永遠也去不掉「稿」字你以為是天朝故意跟一本書過不去?
關於明清史料的甄別,沒必要多講,為了真實可靠,我們直接引用清朝所難以觸及的東西——外國人的著作,當然是親身到過中國的。在此之前,為了能夠做出參照,先引靠近清朝的明朝後期的記錄作為對比。
為了避免被審核,因此貼成圖片:
還有很多就不貼了,加斯帕的《中國志》,馬丁·德·拉達的《出使福建記》、《記大明的中國事情》,蓋略特·伯來拉《中國報道》等等,像這些人里有的人是傳教士,視明朝為不信上帝的異端,有的人是被明朝抓住的海盜,有對明朝有善意的,也有對明朝有惡意的。比如利瑪竇就在書中極力抨擊明朝自以為是,蓋略特也對明朝的軍隊布防頗多非議。正面負面評價都有,但都承認,明朝是一個富強的帝國,人民知書達理,生活充實。
再來看看對清朝的記錄,對比很明顯:
斯當東的《英使謁見乾隆紀實》(商務印書館1963年)和大量保存英國使團回憶錄的《停滯的帝國》(三聯書店1995年第二版)這兩本書手頭都有,但是今天太晚了就不摘抄了,總之從這兩本書中可以看到,乾隆時期的貧窮充斥著整個大陸,人民衣衫襤褸,目光獃滯,不能思考,隨地大小便,獅子號上扔下的病死的豬羊當地人都會撿回去腌制食用,以至於馬格爾尼認為明朝傳教士的記錄是因為翻譯錯誤而造成了中國很繁華的假象。
不用分析來分析去,結論就是這麼顯而易見,清朝是什麼樣子我們有目共睹,不是辮子戲裡的樣子,而是清朝 - Google 圖片搜索的樣子。
大家都看得到,無論如何也跟禮義之邦沾不上邊的。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呵,那就是另外一個很大的命題了,我能講幾天幾夜,不過沒人會喜歡聽,其中的黑暗和血腥,不適合知乎的氛圍,就不表了。
至於有人說文x,不過是將碎片再砸成粉末而已,並非根源。
——————————————————後記——————————————————————
我們現在在做漢服復興,做周禮考據,復原冠禮和笄禮,為的便是將珠玉撿回,打磨掉覆蓋其上的灰塵,還望諸位理解和支持。
轉眼離我上次細究明清易代已經三年多了,今日再翻資料心情更為複雜,臨書涕零,不知所言。
————————————————回答評論中的疑惑——————————————————
評論中有詢問《弟子規》詳情的,簡單說一下:
《弟子規》這本書,是通過一遍又一遍的心理暗示培養「順民」的,我來解釋一下,儒家關於孝的核心思想保存在《論語》《孟子》和《孝經》里,孝的核心思想講的是「父慈子孝」,其中「父慈」和「子孝」是同等重要的東西,甚至「父慈」是更重要的,因為它是前提,沒有這個前提,「子孝」根本無從談起,如何與父母斷絕親子關係?這樣的問題,以儒家的角度看,覺對是父母失德,儒家常以父子關係和君臣關係互通,孟子:「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 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讎。」態度不可謂不鮮明,後世搞出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種不知所謂的東西簡直讓人無力吐槽。而「父慈」這個重要的前提,《弟子規》不說。
再講講「子孝」,「孝敬」和「孝順」是兩回事,《孝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核心內容叫:「父有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諍於父。」翻譯過來就是「父母要有一個敢於諍諫的兒子,那麼他就不會陷於不義,因此父母不義,子女必須要諍諫。」這麼重要的東西,《弟子規》怎麼說?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翻譯過來:」父母愛我們的時候,孝順不困難;父母討厭我們的時候,孝順父母才是難能可貴;勸導時要和顏悅色,聲音柔順;父母聽不進去勸解,和顏悅色反覆說;父母不聽懇勸,我們難過地痛哭流涕,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這玩意不叫孝,叫諂媚。《孝經》:
曾子曰:「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白話:曾子說:「敢問子女聽從父母的話,稱得上孝嗎?」子曰:「放屁,放屁。」
對應《弟子規》:「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扯淡,這種只給人片面信息而且一遍又一遍的灌輸的行為,現代一般稱之為「傳銷」。每當我想起剃成半禿的《弟子規》作者,一個落魄的清朝秀才,拿起《孝經》讀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時候,都忍不住撫掌大笑。當然有人會問「你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大法呢?」很簡單的道理,我會把好東西里的渣子剔出去,但絕不會在渣子里翻好東西。如果真的為子孫著想,請多教導他們邏輯思維,鍛煉他們的思考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千萬不要以為規定他們按照什麼標準做事就好,孩子真的心智不成熟需要規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也比《弟子規》好太多。先解釋清楚,什麼叫做禮儀之邦。很多人認為意思是這個國家的人特別有禮貌、講禮節,其實並不止如此。前幾日看了易中天老師的《國家》中提到,古代文明發達的國家中,希臘以民主治國,印度以宗教治國,而我們中國卻在孔子的倡導下以「禮樂」治國。
何為禮樂?「禮」包括人的行為準則、道德規範、尊卑秩序以及禮儀規矩等等。人的嗜欲好惡,都由禮來節制。在古人看來,人與動物的不同就是因為懂得禮。「樂」是指音樂。「禮」負責規範人的行為, 「樂」則負責調和人的性情,人的喜怒哀樂之情,都可以通過樂來表達,同時也可以在樂聲中化解。「禮樂」的目的在於教化,誘導人向善,讓社會處於平和的狀態中。
在中國「禮儀」其實是「禮樂」的一部分,是一種在封建尊卑觀念、君臣觀念下的一套思想行為規範。「禮儀之邦」其實說的是重禮儀,知尊卑。以禮儀來規範整個社會,它不僅僅是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方式,更是關係到一個國家的穩定運轉,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每個人各得其所,所以中國的封建社會在世界文明範圍內產生了一種驚人的穩定和連續性。
有人說,禮儀之邦沒落是由文革才開始的,我不認同,個人認為從辛亥革命之後,其核心思想就已經開始瓦解,因為封建制度從推翻清王朝開始就已經結束。簡而言之,當年的禮儀是為封建社會服務的一套體系,和現在的禮儀概念是不一樣的,它隨著封建社會的崩潰而逐漸消失。
剛剛網上查資料的時候,看到百度詞條這個,說得更加全面一些:如有漏誤,請大家指出,謝謝。【名稱】:禮儀之邦
【拼音】:lǐ yí zhī bāng【解釋】:禮:國家的制度;儀:國家的法制; 邦:國家。指有先進的政治制度與法制的國家。【用法】:作賓語;指古代中國具有的先進位度和完善的法制。禮義之邦和禮儀之邦禮義之邦,與儒家主張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很大的關係。就是說當國君的要符合當國君的要求與規範,當臣子的要符合當臣子的要求與規範;當國君的要懂得事事時時按當國君的道理去做人行事,當臣子的要事事時時按當臣子的道理去做人行事。治民先治心、齊民先齊心,「禮義」實則是立國安邦的基礎。把「禮義之邦」譯作「state of ceremony」,意即典禮之國,是不對的!禮儀之邦,沒有出處,更像是禮義之邦的筆誤。禮儀,更多地應該是講致敬、行禮的儀式:從招手、握手、鞠躬、請安等,到升旗、奏樂、鳴槍、紅地毯等。
禮儀的意識沒有沒落,(落後)的是禮儀的行為!禮儀的目的是與人為善,達到社會和諧,我一直認為中國人的很多特點都是我們儒家文化所熏染的結果。包容力(我個人覺得中國人不管從歷史角度或當代包容力都很強)、謙遜特點都是禮儀教化的成果。當代中國人在國際上的素質差等負面影響使不少,但導致這些的,其實是教育的缺陷:一味文化教育、爭取上線率...雖然思想品德教育做的很多,但都沒有落實到很細節和行為上,甚至很多老師都不以身作則。這個是需要幾代人的教育來實現的。所以,禮儀之邦沒有沒落,從建國到現在才幾十年的時候,我們要給自己時間。題主問這個問題顯然是對中國在這一方面的失望,但我回答這個問題正是想告訴題主,沒有必要。
首先你要明白「禮儀之邦」是什麼。
如果「禮儀」仍沒有沒落中國藥丸-----------------------------------------------我修改一下吧。題外話:在知乎經常見到這種本身就有問題的問題,舉個栗子:「楊臣剛為何被稱為華語流行天王」 正片:禮儀之邦在小學課本里是褒義詞,教導我們小盆友要講文明懂禮貌對得起我們國家的美麗聲譽。但高中教材又給你講禮樂。(快別搞什麼狗屁減負了把教材重整理一遍吧)禮儀之邦只是個符號標誌而不是美譽,沒有沒落之說。禮仍深刻影響著當今中國,有好有壞,見仁見智,但新的秩序、道德也在形成,走極端不可取。禮儀之邦禮義之邦之類的不少人已經作出闡釋了,我才疏學淺不多言了(學到了不少知識呢)。那些回答文革的,回答信仰缺失的,回答人性良心的········望自重。請先看看詞義:
【名稱】:禮儀之邦
【拼音】:lǐ yí zhī bāng【解釋】:禮:國家的制度;儀:國家的法制; 邦:國家。指有先進的政治制度與法制的國家。【用法】:作賓語;指古代中國具有的先進位度和完善的法制。很多人似乎把重點放在了「禮節」?但是在這裡「禮儀」是指制度和制度的具體表現啊!
中國的「禮儀之邦」主要是在當時和周邊國家相比,制度完善而發達。近現代以來,中國的制度便已經不具有優越性了。所以現在就不是「禮儀之邦」了。古代文明之下的禮儀是等級制度和權力框架而已,必須服從。
現代文明之下的禮儀是獨立個體的體面和互相尊重,發自內心。
儒家治國的理念是以家庭、宗族、鄉土這些責任將人束縛住,形成熟人社會,據此維護社會的穩定,因此中國人家庭觀念、鄉土情節格外濃重,我們的文明總是反覆,社會生產力沒有實質進步跟這個也有關係;現代法制社會的理念是個體獨立自主,形成陌生人社會,個體被法律束縛,據此維護社會穩定,人的本性被釋放出來,以此促進社會前進發展。
為什麼大憲章光榮革命發生在英國?大革命發生在法國?十月革命發生在俄國?五四和文革發生在中國?
這與民族性格和文化分不開,英國人理智,法國人熱情,俄國人粗豪;所以別賴這些那些事件摧毀了我們所謂的「禮儀」,摧毀這些的也是中國人。
所以在歐洲陌生人四目相交點頭微笑,幫陌生女士拉門,遵守公共秩序是因為大量社會個體認同禮儀的意義和價值,禮貌成為社會普遍認可的價值規範;我們對陌生人不講這些是我們的文明層次太低,沒有進化到對禮儀的廣泛認同,我們對領導利益夥伴神妙的還是很講禮貌的,對下屬清潔工服務人員什麼的就呵呵呵了,因為本質上中國不覺得對陌生人有必要講禮貌。
簡單的說,古代禮儀是遊戲制度的要求,而且古代是熟人社會,普通個體不得不搞這套;現代社會遊戲制度變了,中國本性暴露,沒有這個社會要求了,禮不禮儀的無所謂。現在的中國就相當於魏晉時期,奢華靡亂成風,社會整體道德下降。魏晉之後是隋唐。現代之後是????
教育和經濟,看看上海和偏遠農村之間人們素質的差距。
禮儀教育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看看足球比賽就知道了,韓國日本的球員下場都會鞠躬,中國呢~
已經有很多知友說得很不錯了,我也來拋磚引玉一下吧。 首先那個第一高票的文革是怎麼上去的?知乎什麼時候不需要腦子思考只需要政治正確了? 其次,什麼是禮儀之邦? @李樹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在我看來,中國過去的禮儀僅僅只是士紳階層以及在他們基礎上形成了各種既得利益階層之間一套行為法則而已。當然,這其中有很多道德層面上我們讚賞的東西,但是,這玩意兒說穿了還是統治階級相互之間遵守的規則以及統治下層民眾的法則。所謂「禮不下庶民」是也。貧苦農民練飯都吃不飽要麼坐穩了奴隸要麼欲做奴隸而不可得哪來的禮儀?當然,我不否認上千年的潛移默化中這一套禮儀中很多優秀的東西被全體中國人默認為道德層面上的行為守則。 最後,「禮儀之邦」什麼時候消失的?隨著工業社會的出現,「禮儀之邦」不可避免的被工業文明摧毀。這個現象在中國起源於鴉片戰爭後西方工業品的傾銷,發展于洋務運動後中國工業的成長,近代中國的鄉紳地主們一邊維持著禮儀道德與西風東漸作戰,一邊不可避免的成為西風東漸中的一員,一起摧毀舊的道德舊的封建制度,建國後工業的大發展,tg的一次次政治運動把「禮儀之邦」終於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最後,文革踏上了最後一腳,「禮儀之邦」永世不得翻身。 解放前就梁漱溟在山東開了一個鄉村試驗田,實驗他心中的烏托邦。他當時是這麼說的:「(我)悟得了什麼?並不曾悟得了多少新鮮的,只是掃除了懷疑的雲翳,突出了坦達的自信:於一向所懷疑而未能遽然否認者,現在斷然地否認他了!於一向之有所見而未敢遽然自信者,現在斷然地相信了!否認了什麼?否認了一切西洋的把戲,更不沾戀!相信了什麼?相信了我們自有立國之道,更不虛怯!」他宣布,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中國倫理本位喪失,固有的良好傳統盡遭破壞,中國人變得「以自己為重,以倫理關係為輕,以權利為重,義務為輕。以個人為本位,社會為本位皆不成功,陷入東不成、西不就的狀態中」。 事實上這個現象不僅發生在中國,也發生在工業革命初期的英國,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所有工業文明所到之處,舊的「封建田園詩歌搬的美好生活」都不復存在。 引用馬前卒的話:「之所以知識分子批判工業社會。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根本不屬於這個社會。工業社會的歷史只有幾十年,統治集團還沒有足夠的時間組成幫閑隊伍,所以大部分知識分子還是沿襲了農業時代統治集團的思維。而農業時代的統治集團,比如封建貴族,比如鄉下的大地主,儒家官僚,本來就是工業時代要清理的對象。一部分農業時代的精英比較識時務,主動把土地為主的資產換成工業資本,但大多數還轉不過這個彎來,只能一面看著自己的財產相對縮水,一面抱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所謂的「封建社會主義」就是這麼產生的。這些人主張社會改良,要求提高工人待遇,抱怨資產階級不會管理國家,管來管去造就了一個對社會不滿的無產階級。早晚有一天,這些無產階級會造反,無差別地把舊貴族和新暴發戶一起掛在路燈上」 「類似的事情不止在歐洲出現過。在毫無封建貴族基礎的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也有類似的爭論。北方的資本家渴求自由勞動力和原料,而南方的黑奴不僅要為奴隸主勞動,在人身自由上也依附於奴隸主。這讓北方的統治集團非常不爽,寧可發動內戰也要消滅這種制度。南方的奴隸主除了組織軍隊對抗林肯之外,在道德上也振振有詞,說你們的勞工用了就可以不管,我們的勞工是屬於個人的寶貴財產,絕對不會像資本家那麼過度使用——用壞了都是自己的損失。人身依附也沒什麼啊,我們幾代人都是黑奴帶大的,不少奴隸還是我們自己在女奴身上下的種,奴隸和我們都有親情的,總比你們赤裸裸的利益關係好。」 最後,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西方國家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道德遠勝過中國,然而,他們的倫理道德已經是成熟工業文明的倫理道德了。相對於我們這個步入工業社會才短短几十年的國家,舊的「禮儀之邦」被徹底摧毀,不合時宜的糟粕去掉了,溫情脈脈的面紗也被掀掉,然後,工業時代我們應該有倫理道德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自然有許多衛道士們看這世道不過眼。於是有的人向過去的田園牧歌尋找答案,無視農業時代最廣大人民悲慘的生活,高聲歌頌地主士紳們的禮儀道德,痛哭「禮儀之邦」的不復存在。我只想說,這種人過去存在,現在存在,將來中國步入成熟的工業社會後依然還會跳出來。 沒有必要大驚小怪,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
為什麼中國禮儀之邦在淪落????
其實,整個世界上的所謂的「禮儀之邦」都在淪落。這是為什麼呢??
——————————————————————————————————————————————————————————————————
這是因為,歷史的必然趨勢!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般的關係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繫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聖發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聖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僱傭勞動者。
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 資產階級揭示了,在中世紀深受反動派稱許的那種人力的野蠻使用,是以極端怠惰作為相應補充的。它第一個證明了,人的活動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它創造了完全不同於埃及金字塔、羅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蹟;它完成了完全不同於民族大遷徙和十字軍征討的遠征。
資產階級除非對生產工具,從而對生產關係,從而對全部社會關係不斷地進行革命,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動地保持舊的生產方式,卻是過去的一切工業階級生存的首要條件。生產的不斷變革,一切社會狀況不停的動蕩,永遠的不安定和變動,這就是資產階級時代不同於過去一切時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關係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素被尊崇的觀念和見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關係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一切等級的和固定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了。人們終於不得不用冷靜的眼光來看他們的生活地位、他們的相互關係。
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繫。
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使反動派大為惋惜的是,資產階級挖掉了工業腳下的民族基礎。古老的民族工業被消滅了,並且每天都還在被消滅。它們被新的工業排擠掉了,新的工業的建立已經成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問題;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舊的、靠本國產品來滿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極其遙遠的國家和地帶的產品來滿足的需要所代替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於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
資產階級,由於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於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裡推行所謂文明,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資產階級使農村屈服於城市的統治。它創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大大增加起來,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脫離了農村生活的愚昧狀態。正像它使農村從屬於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於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於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於西方。
資產階級日甚一日地消滅生產資料、財產和人口的分散狀態。它使人口密集起來,使生產資料集中起來,使財產聚集在少數人的手裡。由此必然產生的結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獨立的、幾乎只有同盟關係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關稅的各個地區,現在已經結合為一個擁有統一的政府、統一的法律、統一的民族階級利益和統一的關稅的統一的民族。
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採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彷彿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里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
——————————————————————————————————————————————————————————————————
中國的封建的所有文化根基都是建立在農耕文化的基礎上,而這一切都被資本動搖了。所以,自然就消失了!
不是由於文革。文革只不過是共產主義對封建社會文化局部的一個吞噬,他還沒有新文化運動造成的影響深遠。把錯誤推到文革的頭上無疑太過愚昧。
馬克思絕對是個天才,他充分預見了這個時代。
節選自:馬克思 恩格斯《共產主義宣言》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衛鞅入秦,景監是因,王道不用,霸術見親
倉廩實而知禮儀
禮起源於祭祀,逐漸演化成一套複雜而完備的制度,而且歷代的禮儀也是不一樣的,商鞅: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代不同法而霸。所謂批判的繼承。
禮是非常繁瑣的,特別浪費金錢與時間,作為一種行為規範主要流傳於貴族階層,故「禮不下庶人」,不是素人。但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批先富起來的人為了試圖融入上流社會,也亦步亦趨的沐猴而冠起來。如孔夫子所言:富而好禮,就是那個時代的寫照。
中國的政治始終走不出一亂一治的循環,故每一次洗牌,都是一次禮崩樂壞的過程,等到秩序重建之後就需要叔孫通這樣的人物,「禮失求諸野」,民間還保留著呢!
導向問題,關鍵是看高層,遼道宗耶律洪基說:我修文物,彬彬不異中華。現在也很重視了,什麼講文明,樹新風,五講四美三熱愛,差不多就是那麼個意思。我個人認為,現在人們真的比以前講禮貌多了。一個原因是受教育程度普遍比以前高,另一個是因為經濟條件比以前好。越是大城市越是明顯。以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男尊女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授受不親,這都是禮。這些禮崩了就崩了。大家以為古人生活在田園詩中的美好世界嗎?我看讓他們選擇他們肯定選擇現在。
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還是給窮的
明粉兒也好意思拿《大中國志》說事,敢帖上來那些負面的話嗎?我幫你帖:-----------------------------------------------------------------------------------------------------------------------------轉:現在網上流行一種被明粉篡改過的描述,這是極端無恥和有害的:
"葡萄牙人曾德昭在中國遊歷了22年,1636年他寫成了《大中國志》一書,他在書中寫道:
「他們極其清潔乾淨,不僅在他們的屋內,也在街上和公共場合,他們通常在街上設有三四處必需的或公共的休歇處。在他們的一切城市中都有醫院,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行乞。我因此問他們原因何在,他們回答說:大明有完善的福利,每個城市裡都有一個大地區,其中有很多給窮人、瞎子、瘸子、老人、無力謀生的人居住的房屋。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始終有充分的大米供應。他們每年給全國的老人舉行節宴,由皇室支付費用,以示對老人的尊敬,因為老人是道德的代表。這個國家的男男女女都有很好的體質,勻稱而且是漂亮的人,略高。他們對外國人很有禮貌。他們有製作奇特和優良的炮,他們的炮特別好,我同意這個說法,因為我看過一些架在船上的這種炮,它製造的比我們的好,更加堅實。 "
我看到的pdf格式原版本,描述恰好相反,大家可以去看:
他們仍然使用臼炮,但只是少量,而且製作低劣。。。。它們在戰船上裝炮,但炮很小,它們也不知道怎樣把炮對準目標。(第117頁)
1621年,澳門城送給皇帝三尊大炮作禮物,還有隨行的炮手,向他們介紹使用的方法,因此在北京表演,是必須到場參觀的曼達林大為驚恐。當時,發生了一次不幸的意外,其中一尊炮猛烈反撞,打死一名葡人和及三四名中國人」(第119頁)
。。。。總之,它們的武器和士兵在今天已無意義。。。(第119頁)
轉:---《大中國志》透露的明朝密碼(上)
從《大中國志》中,選取參考文獻如下:
文獻載錄一
鄂本篤***經哈密,再行九天,一行人抵達中國長城,經由一個叫嘉峪關之地,進入中國。
文獻載錄二
這些撒拉遜人告訴我,他們獻給皇帝的禮物,在他們本國不過值7000克朗,但皇帝為他們的使團旅行而賞賜他們的不少於50000克朗價值,頗有贏餘。
文獻載錄三
這就是1618年上呈的備忘錄,自那時以來,韃靼人繼續每年夏季大舉入侵(因為冬季嚴寒,不能幹甚麼事),總的說來,他們是勝利者,中國人則損失慘重。因此,在1622年,該省的主要堡壘,總督的駐驛地廣寧堡的兩名大員(或許出自不滿,或許出自改善他們地位的願望)和韃靼人達成秘密協議,把該堡交給它們。。。。他們逃到(可以說是)該省的最後據點山海關,這是進入北京省的第一站。。
文獻載錄四
中國不如歐洲富,也沒有多少人稱得上是富翁,歐洲的窮人沒有中國的那麼多,那麼窮
文獻載錄五
他們是數學的愛好者,但一般來說他們懂得很少,也不許有人專門學習它,除了奉皇帝特別命令從事這方面研究,全國僅兩處有這類人,一在北京宮廷,另一在南京。
文獻載錄六
他們仍然使用臼炮,但只是少量,而且製作低劣。。。。它們在戰船上裝炮,但炮很小,它們也不知道怎樣把炮對準目標。
文獻載錄七
1621年,澳門城送給皇帝三尊大炮作禮物,還有隨行的炮手,向他們介紹使用的方法,因此在北京表演,是必須到場參觀的曼達林大為驚恐。當時,發生了一次不幸的意外,其中一尊炮猛烈反撞,打死一名葡人和及三四名中國人。。。。總之,它們的武器和士兵在今天已無意義。。。
密碼破譯之一:明朝疆域密碼
文獻載錄一
鄂本篤***經哈密,再行九天,一行人抵達中國長城,經由一個叫嘉峪關之地,進入中國。
文獻載錄三
這就是1618年上呈的備忘錄,自那時以來,韃靼人繼續每年夏季大舉入侵(因為冬季嚴寒,不能幹甚麼事),總的說來,他們是勝利者,中國人則損失慘重。因此,在1622年,該省的主要堡壘,總督的駐驛地廣寧堡的兩名大員(或許出自不滿,或許出自改善他們地位的願望)和韃靼人達成秘密協議,把該堡交給它們。。。。他們逃到(可以說是)該省的最後據點山海關,這是進入北京省的第一站。。
這至少說明,明朝的萬曆年代,疆域就是在明朝長城內,且萬曆時期就已經放棄了廣寧堡,而退到山海關。天子守國門恰如其分,只不過是無奈之舉。如圖,黑線劃掉部分萬曆朝已經丟失。
密碼破譯之二:明朝變態朝貢,揭示了明朝像宋朝一樣以錢換和平
文獻載錄二
這些撒拉遜人告訴我,他們獻給皇帝的禮物,在他們本國不過值7000克朗,但皇帝為他們的使團旅行而賞賜他們的不少於50000克朗價值,頗有贏餘。
該載錄揭示了明朝變態朝貢,反映出明朝像宋朝一樣以錢換和平
朝貢是一種薄來厚往的禮儀。如果朝貢方送來100萬兩價值的東西,明朝必須回贈3---5倍價值的東西,也就是300---500萬兩!!!巨大的吸引力,使得朝貢方竭盡所有用有限額的人員攜帶最多的物品進京。
明初幾位皇帝曾寄希望於通過外交途徑來抑制倭寇的侵擾,故對日本實行過羈縻政策,頒賜給勘合,准許他們入明朝貢。日本卻將其看作是營利之機,甚至把某些資金的籌集都寄托在朝貢之上。因此,日本各大名、寺社往往因爭取入明朝貢而激烈地競爭著,終於在寧波釀成了拼殺事件——「爭貢之役」。
明朝是中國朝貢制度的鼎盛時期,來華朝貢的國家數量之多,朝貢的規模之大,手續之縝密,組織管理之完善,皆為歷朝所不及。據《明會典》、《外夷朝貢考》、《明史》、《明實錄》等記載,明朝時的朝貢國家共有100多個。變味的朝貢,其實就是一種謀利的手段,索要朝貢權其實,其實就是敲詐,被迫給敵人送朝貢權其實就是花錢買平安。
該文獻有力證明明朝的朝貢回賜倍數一般在7倍以上。朝貢制度高峰的時候,這時候的朝貢國達到了一百多個.有幾種說法:一是《明會典》所列朝貢國為111個.二是《明史》所列148個。逢年過節或者遇到大事的時候也向中國進貢,朝鮮是趕在節日的時候,比如說正旦也就是元旦、春節,千秋節就是皇帝生日這天,朝鮮都要來朝貢,貢品有金龍船、雙盞蓮花台、玳瑁刀鞘、細布、馬匹、弓矢、人蔘、獺皮等;朝鮮的貢期最少是一年三貢,有時一年四貢、五貢,多的時候達到了六貢、七貢.明成化時規定只許百人,最多加五人,明嘉靖時規定不得超過150人.實際執行起來就變味。例如瓦刺人一下子就來了2000人,還謊稱3000人。騙賞錢,這明擺著就是敲詐。
我們按平均一國朝貢10萬兩計,按4倍回賜,則平均一國回賜40萬兩,扣除收入,則朝廷需付出30萬*148=4500萬兩!!一年四貢、五貢。。。的還沒算。
這保護費交的也太多了。一些字拜148個大佬,結果一個也沒有餵飽。有人認為,明朝對外送錢是歷朝之最,但是由於形式上不是戰後失敗所簽的合同,而是沒有戰爭主動送的,所以,明朝的不叫賠款而叫送錢。叫保護費。
密碼破譯之三:明朝時的經濟已經嚴重落後如歐洲
作為朝廷的座上賓,作者一行受到特別的照顧,見證了明朝的光明一面。但作為一個傳教士,他們到下面走動的所見所聞卻大不相同。大量的陰暗面改變了最初的看法。
文獻載錄四
中國不如歐洲富,也沒有多少人稱得上是富翁,歐洲的窮人沒有中國的那麼多,那麼窮。
原來,在明朝的體制下,人民的生活與西方開始拉開了距離。
密碼破譯之四:明朝的火炮已經明顯落後如西方,西方看中國,中國好像還沒有進化
文獻載錄六
他們仍然使用臼炮,但只是少量,而且製作低劣。。。。它們在戰船上裝炮,但炮很小,它們也不知道怎樣把炮對準目標。
文獻載錄七
1621年,澳門城送給皇帝三尊大炮作禮物,還有隨行的炮手,向他們介紹使用的方法,因此在北京表演,是必須到場參觀的曼達林大為驚恐。當時,發生了一次不幸的意外,其中一尊炮猛烈反撞,打死一名葡人和及三四名中國人。。。。總之,它們的武器和士兵在今天已無意義。。。
曾經創造出人類最燦爛輝煌文明的大地,火藥的始祖地,如今變得如此的落後,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就像林姥姥進大觀園一樣,明朝的領導者對葡萄牙送來的三門火炮充滿了好奇。大家圍坐參觀炫耀。卻不料在嘗試學習時,尊炮猛烈反撞,誤斃幾個人。
明朝仍然使用臼炮,但只是少量,而且製作低劣。。。。它們在戰船上裝炮,但炮很小,它們也不知道怎樣把炮對準目標。
可見,明朝的海洋炮艦是沒有多少戰鬥力的。
一個傳教士看出明朝問題所在,也不免感慨:「總之,它們的武器和士兵在今天已無意義。。。」
密碼破譯之五:明朝壓制近代科學
愚昧、落後、無知、殘酷是孿生子。明朝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殘暴的朝代之一,其根源的背後,就有愚昧、落後的影子。
文獻載錄五
他們是數學的愛好者,但一般來說他們懂得很少,也不許有人專門學習它,除了奉皇帝特別命令從事這方面研究,全國僅兩處有這類人,一在北京宮廷,另一在南京。
在西方從16世紀中後期開始,在天文、物理、化學、數學、哲學上經歷了百年的基礎打造,終於在17世紀60年代開始了以科學實踐為契機的工業**,並揭開了世界近代科技**的光輝篇章。
這個時代是偉大的,期間劃時代的學術成果和著作層出不窮,許多學科的開山鼻祖們就產生於這個時期,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些偉大的名字,他們是:伽利略、笛卡爾、帕斯卡、波義耳、牛頓、萊布尼茲等。
伽利略,不僅是天文學的大師,也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笛卡爾,西方近代哲學的奠基人;
帕斯卡,壓強理論的奠基人,也是近代概率論的奠基人;
波義耳,近代化學的奠基人;
牛頓,經典物理學派的奠基人,被譽為科學巨人;
萊布尼茲,近代數學的奠基人。
開普勒1619年的《宇宙和諧論》;
1621年的《哥白尼天文學綱要》;
第谷弟子Longomontanus 1622年的《丹麥天文學》。
並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用理論闡述的方式介紹了第谷的太陽繫結構系統,其中的計算方法則使用了哥白尼和開普勒的西方近代幾何學方法。
當時,英國就有牛津大學、 劍橋大學、 格拉斯哥大學、 愛丁堡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而我們的統治者怎麼做的呢?
明朝統治者需要的是愚昧的人民,一心壓制新文化。文獻告訴我們,「一般來說他們懂得很少,也不許有人專門學習它,除了奉皇帝特別命令從事這方面研究」。
可見,就在明朝,西方的現代人面對的是幾乎原始狀態下的明朝!這明顯是一場不對稱的交鋒!
密碼破譯之六:明朝明顯處於戰爭防禦的一方
文獻載錄三
這就是1618年上呈的備忘錄,自那時以來,韃靼人繼續每年夏季大舉入侵(因為冬季嚴寒,不能幹甚麼事),總的說來,他們是勝利者,中國人則損失慘重。因此,在1622年,該省的主要堡壘,總督的駐驛地廣寧堡的兩名大員(或許出自不滿,或許出自改善他們地位的願望)和韃靼人達成秘密協議,把該堡交給它們。。。。他們逃到(可以說是)該省的最後據點山海關,這是進入北京省的第一站。。
明中葉,蒙古韃靼部興起,統一了蒙古各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蒙古俺答率軍犯大同。大同總兵仇鸞重賂俺答,請求勿攻大同,移攻他處。八月,俺答遂引兵東去,自古北口入犯,長驅至通州,直抵北京城下。諸將皆堅壁不戰,不發一矢。於是俺答兵在城外自由焚掠,凡騷擾八日,於飽掠之後,仍由古北口退去。事後,嚴嵩又殺執行他的命令的丁汝夔以塞責。因這年是庚戌年,史稱「庚戌之亂」或「庚戍之變」。
韃靼人對京城的騷擾一直沒有停息過。明朝那它一點辦法都沒有。最後,甚至放棄廣寧堡,退到山海關,離北京不過寸步之遙。
呵呵,原來天子守國門乃怕不得已。誰想啊?
文革
滿清入關
彼時禮儀之邦的概念和現時禮儀之邦的概念不是一回事,所以這問題怎麼讓人回答…
推薦閱讀:
※中國文化的真面目是為何貌?
※漢服為何曾經消失過?
※花鳥蟲魚、陶器、茶道文化等在現代中國人生活中的地位?
※漢族的民族服裝是什麼,在每個朝代都有什麼特點?
※為什麼送客時都要說「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