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耀司這樣的反叛是如何被接受的?

山本耀司的個性和作品註定走在時尚的邊緣。


山本耀司什麼時候走在時尚的邊緣了?說他個性反叛,倒是可以接受,作品怎麼就反叛了?

山本耀司從沒真正的小眾過,以前是,現在更是,他的作品,衣服從未成為時尚邊緣品或者是凸顯逼格品。

山本耀司破產後,唯一帶來的弊端就是他不得不跟著公司做市場營銷,宣傳品牌。

仔細想想,現在一切對山本耀司的一切了解和誤解都Tm來源於《My Dear Bomb》、《做衣服》和微信公眾號上大把大把的《山本耀司說:別讀書了去XX吧》、《山本耀司:黑色是XXX》、《山本耀司:遊走在xxx的邊緣》,《山本耀司:我扔下一顆XX》諸如此類的無腦文章吧?

雨後春筍般的大規模營銷和包裝彷彿給人一種誤解,這是個遊走在時尚邊緣的反叛先鋒,因為過於叛逆時裝才破產,衣服有多酷等等等等等......近年來厚積薄發.....

別噁心人了。

事實上,不扯虛的,山本耀司真正的破產原因就兩個:

一、盲目擴張產品線,產品規劃方向極其不明確

Y『S, Y"S For Men,Y"s Red Label, Costume D Urban, Yohji yamamoto pour homme, Yohji yamamoto, Noir, Regulation, GroundY, Limi, Coming soon, Gothic

好,諸位Yohji真粉們,現在問題來了,請問以上品牌都是啥,風格、價位有啥區別?面前隨便放件yohji的黑衣服誰能不翻里標看出來此衣屬於上面哪個品牌?

開了這麼多線,風格類似,產品定位不明確,價格上沒檔差,當然會出現嚴重問題。

二、盲目鋪張實體店

2000年起,山本耀司在全球各地廣開店面,由於成衣是個非常需要現金流的行業,前期花費太大,再加上經濟危機等等影響, 終於無力償還負債宣布破產。

這破產純屬是市場不會做(或者沒打算做),管理嚴重失誤,品牌定位不明確,亂開複線胡開店面導致的,跟時尚有什麼關係呢?

現在要接受外來資本,當然不能像之前那樣為所欲為,要受資本限制,做市場宣傳,迎合市場增長銷量,才會出來現在各位想要看到的個人形象。

Yohji從未走在時尚邊緣,他只是一直堅持自己的設計和理念不隨大流(至少男裝截至到2014年春夏是這樣)。那些營銷文或裝B文都是在扯淡。

Yohji破產從不是因為不被大眾認可、叛逆、反時尚,而是單純的商業能力太差導致。

而現在他之所以被國內更多人認知、接受,反倒正是因為一切關於他「叛逆」的宣傳,迎合了市場,迎合了大家追求這種叛逆和特立獨行的心理。也就是說,山本耀司不是因為「叛逆」不被接受,而是正因為「叛逆」,才被越來越多人接受了。

如果還有人認為yohji現在真小眾啊真反時尚啊真XXX什麼的,請上淘寶搜搜2014年至今,Yohji出了多少爆款。

現在Yohji的心思完全不在男裝上(根據2014秋冬,2015春夏與秋冬,2016春夏來看),說實話我現在認為Yohji的男裝已經快成為潮牌了,靠市場走銷量的。

女裝還是非常NB。比男裝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哦還有,現在用料還能再薄點么?


首先說明下個人觀點,不是所有的問題本都是問題;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問問題。很多問題的提問本身就充滿了問題。 本題即是如此,語句表達不夠清晰;同時充滿誘導性與假設性!

「反叛「是人反叛還是作品反叛?「反叛」是誰的定義?誰定義他這個人或者作品屬於」反叛「?

「被接受「——被誰接受?

雖然如此,還是要談談山本耀司這個人與他的作品。前面知友已經回答的內容就不再贅述了,我想談談關於他的成名。因為當初他的成名,確實與他的「反叛」精神有關。

他是與川久保玲一起在巴黎出名的。在他們之前,最先在巴黎闖蕩江湖的是KENZO,高田賢三,1970年代就去了。KENZO在巴黎發展的經歷充滿戲劇性,不過這無關本主題,所以就不多說了。

山本耀司與川久保玲離開日本去巴黎發展,主要是對日本當時本地的時裝業發展比較失望——各種失望,編輯不懂作品;消費者崇洋......有些像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經歷。去了法國。沒有基礎的,開始總是很辛苦的。 但既然來了,首先想到的是做秀,通過做秀吸引媒體、編輯和買手,在那個時候,對他們來說是最有效的途徑。而且他們立志要能夠一炮而紅,因為沒有那麼多的錢給他們折騰。

所以怎麼樣能做好一場一炮而紅的秀呢? 他們動了很多腦筋。必須說,兩人都很聰明。他們的出發點就是「ANTI-FASHION"(反時尚)。再說通俗點兒,當時大家都認為法國設計師的作品都很時尚,那我們就做和他們完全不一樣的設計,換句話說「顛覆法國人眼中的時尚」。 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他們確實是以反叛的精神去做這場秀的。

具體怎麼「反時尚」呢?首先靈感來源及審美體系——他們把方向定在了日本農民的生活。 話說,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多少歐洲人看到過日本農民的生活?

以法國為中心的歐洲時尚當時的美學體系是這樣的:精緻;高雅;完美;對稱。所以他們反著來。 首先在色彩方面,無彩色為主(對比當時法國的五顏六色),這個習慣幾乎延續至今;廓形方面,歐洲都是突顯女性的身體,他們則完全掩蓋女性原來的身體,作為觀眾你無法描述他們的設計到底是什麼廓形,某些廓形甚至顯示的是臃腫;風格上,法國講究的是「高雅」, 他們則彰顯的是「粗糙感」(粗糙美學)。 所謂粗糙感,就是衣服的一些部位,有意識以半成品方式呈現,不如下擺不按傳統的工藝做任何完工處理;袖子可能是做了一半的袖子等等。 以他們的理論來說,「成品是在人體穿上衣服後完成的」。換句話說,留給穿著者一些發揮的空間。細節上,法國的設計都很講究對稱感,他們則完全都是不對稱的設計。

下面兩張圖不是他們期初的作品,但風格依然是同一種風格,大家體會下。

接下來,這場秀就讓觀眾掉了下巴。 不是所有的觀眾都立刻接受了他們。其實第一場秀結束時,他們並沒有立刻走紅。但是其中一個觀眾(忘記了名字),但他是個PR公司的,非常看好他們。差不多以他們經濟人的方式幫他們最終在巴黎站穩腳跟。

如果想了解更多這段故事背景,建議去看兩本書:一本是The Japanese Revolution in Paris Fashion (Dress, Body, Culture);還有一本是The Fashion Conspiracy。

----------------------------------

冷芸,博士,其研究領域主要為中西時裝體系對比。 服裝商業顧問及時尚評論人。其撰稿媒體包括《周末畫報》,搜狐時尚,及《BoF時裝商業評論》。其培訓合作企業則包括唯品會,康泰納仕時尚培訓中心等。2013-14年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訪問學者;美國政府富布萊特獎金(Fulbright Scholarship)獲得者;倫敦時裝學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時裝營銷管理碩士。冷芸在知乎上設有《提升時尚品味》的知乎LIVE,歡迎收聽。


我覺得題目很奇怪,問的是山本耀司的反叛如何被大家接受,卻又要說Yohji走在時尚邊緣。

時尚界總是將他與川久保玲,三宅一生並稱為在時尚圈日本的三大國寶級設計師,其地位可見一斑。他並不在時尚邊緣。

但是,山本耀司反叛嗎?

我覺得並不是,他只是敢在每個人都層層偽裝的世界裡,直面自己內心的每一種情感,然後包成一顆炸彈炸開了每個人心底被隱藏起來的那點鬱結和不可外露的感情。女人渴望宣誓的獨立,男人生來的戀母情結。這些隱晦的小秘密都在Yohji的設計中被挖掘了出來,暴露了出來。而恰好八十年代的時尚圈的聚光燈早已習慣習慣歌功頌德浮世錦繡,人們偏愛女性婀娜的曲線和靚麗的色澤。而1981年Yohji偏偏帶著極簡的黑白,掩蓋曲線感的堆疊及不對稱剪裁設計,轟炸了巴黎。他自己在回憶錄里寫著,當時的主流時尚媒體都在把他的頭像用醒目的紅色叉子劃掉,「さよぅなら」叫囂著他這個嘩眾取寵的小丑滾回日本。而戲劇性的轉變在幾天之後,人們從震驚中回過神來,轉頭又開始瘋狂的簇擁。連當時《Yogue》主編回憶起之後幾年Yohji的首秀,都表示自己畢竟在人群的推搡中才能看到山本耀司的新秀。

這不是時尚邊緣,這是時尚漩渦的中心,席捲了八十年代的時裝界,篡改了浮誇。

那麼,山本耀司所謂的「反叛」風格到底來自哪裡,其實是從他從小的經歷而來,Yohji在回憶錄里從來不隱藏自己的過往和衍生而來的每一種情感,他似乎反而偏愛坦誠地一遍遍強調。

一是女人。

世人偏愛女人沉魚落雁的容顏和婀娜多姿的身影,Yohji偏偏對此毫無感覺,他只熱愛工作女性專註又堅定的背影,遮掩曲線感而專註於行走間oversize的衣服和身體之間若隱若現的縫隙。在風穿過的某個不被可以設計過的瞬間,他覺得才會美到驚心動魄。

這都是源於Yohji母親對自己的影響,由於幼時父親參軍戰死,屍骨無還,母親為了挑起生活的重擔不得不去學習縫紉以此為生。但是當時日本裁縫地位極低,進入客人家甚至不能進出正門,即便夜以繼日的趕工也只能有微薄的薪水,自然無暇照顧山本耀司。所以Yohji的童年記憶里,只有葬禮般沉重的黑色孤獨和母親忙於縫紉的秉燭剪影。這也正是一個懵懂少年對女性最初的混沌認識和模糊的依賴。他後來在採訪中坦言,「那些即將離去的女子的背影,既讓我趕上又讓我痴迷。像是能喚起我童年難以癒合的創傷和回憶,是我眼中無可比擬的美麗,內心總會有一個聲音在吶喊,『請等等我吧,請別離開』。」我總覺得,設計師需要對疼痛和傷痕有極高的敏銳度,才能觸發那些溫柔細膩又轉瞬而逝的靈感,而山本耀司的風格,正是離不開這種對獨立女性背影的眷戀。有人說過,當女性遁入自我領地,根本不需要用性感來包裝自己,就足以讓山本耀司痴迷。

還有一個場景他也在回憶錄總反覆提到,由於貧窮,Yohji幼時居住的敵方距紅燈區很近,有次放學路上他在路邊電話亭看到一個濃妝艷抹的妓女在嬌嗔地跟客人打電話,由於穿著高跟,妓女小腿上赫然隆起的肌肉和整個人可以嬌媚的樣子形成了極大的不協調,這個可怕的畫面Yohji至今不能忘記。所以在他的設計中,刻意凸顯女性嬌柔的元素都會讓Yohji覺得媚俗,高跟鞋更是標誌性被禁止的元素。

這不是反叛,而是返璞歸真的禪意。

二是國界。

山本耀司不愛國也不媚外,他自認不屬於任何國界,這也不叫反叛,這只是經過了思考之後,跨越了種族的平等。

二戰後日本普遍充斥著一種敵對美國的情緒,人們視美國大兵為毒蛇猛獸。可是幼時的Yohji看到的確實東京地頭蛇恃強凌弱甚至公開欺辱女性,而前來買醉的美國大兵即使喝醉也沒有對妓女頤指氣使,甚至自己誤傷了對方之後對方也沒有記仇。這大概是他無國界意識的開始。

更有趣的是,無論是山本耀司初到巴黎飽受爭議的時期,還是變身時尚教父的時期,西方始終認為Yohji代表日本。然而在日本,即使是號稱包容性最強的東京,人們也將他描述為離經叛道,認為Yohji完全脫離了傳統。即使是功成名就之後,輿論也只是勉強改口為前衛,而拒絕承認這是日本風格。

所以山本耀司從來不會給自己任何國界或者流派的標籤,他只在乎的是自己在每一場秀之前緊張又期待的賭徒般的心情,和對自己設計精益求精的要求。

三是世俗。

直言不諱的說,很多人是因為學不好習,甚至於走投無路才不得以踏入服裝領域來試一試運氣,更不要說當時日本裁縫的地位了。而山本耀司並不是,即使家境貧寒,母親也忙於生計無暇管教,山本耀司還是考入了慶應大學法律系,這也是日本頂尖高校之一了。但是畢業之後他卻無法說服自己按照家人和朋友的期待,做一個高薪卻無趣的律師。在遊歷了歐洲半年之後,終於拋下慶應大學法學高材生的身份,進入東京文化服裝學院系統的學習時裝設計。在一個單親母親含辛茹苦的供養多年的親情包袱和身邊的朋友都是完美的精英主義的雙重壓力下,要做出這樣的選擇,壓力和難度可想而知。無視世人的眼光容易,要無視朋友和親人的不理解才最難。也幸好這是敢於突破世俗的山本耀司,才能走出這麼義無反顧的一步,即使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能按照當時東京的審美為別人製作成衣,做一個地位低下的裁縫;即使常常抑鬱不得志的在東京街頭抽煙。相反的,正是從這些苦日子中參悟的禪學和執拗,造就了Yohji獨一無二的設計風格。

當然,山本耀司的人生,打破的也不只是這一點世俗。當其他設計師都恨不得在自己的秀場僱傭身材最好面龐最俊逸的模特來為自己走秀時,Yohji偏偏出其不意的使用胖子,中年婦女等一系列市井形象來突出真實感,而他也確實有這樣的實力,即使使用這樣的模特,也還是贏得了全場的掌聲雷動。當大家以為這是他的T颱風格的時候,他卻又呼朋喚友,,在1991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海灣戰爭導致時局動蕩人心惶惶的時候,和川久保玲一起,舉辦了一場「6.1 THE MAN」的時裝秀,無聲的是像世界呼籲無國界的和平。這一場秀無疑是載入時尚史冊的,因為山本耀司整場秀沒有請一個專業模特,而是請了五十多位藝術家來走台,鮮明地突出了藝術和時裝之間的衝突,和在矛盾之後又達成微妙共識。

還有在山本耀司四十歲的事後他開始學習跆拳道,居然一路練到了黑道。四十八歲時想重拾少年的音樂夢,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專輯《整裝待發》,六十五歲的事後拿到了倫敦藝術大學的博士學位。

這更不是什麼反叛,只是Yohji對世間的俗套和身體的衰老都神奇的免疫而已,永遠整裝待發,永遠正當年少。

尼采曾經說過,「在自己身上,克服這個時代。」

我覺得山本耀司只是做到了而已。

參考書目:《做衣服:破壞時尚》《My Dear Bomb》

————————————————————————————

常年推廣小尾巴:

個人公眾號:Scarlettwei_

關於山本耀司的更完整的文章發布在自己的公眾號上啦,回復「山本耀司」即可看到。

總體文章雖然還少,但是後台留言基本都會回。

http://weixin.qq.com/r/tkj64obER9s4rcKB9x2k (二維碼自動識別)


「時尚」是什麼?山本耀司搗騰了大半輩子不就是為了反時尚?他不視自己為「時裝設計師」而是「服裝設計師」,把服裝設計視為如同畫家作畫般的創造性過程。說白了,山本是一個藝術家,他不是為了使別人接受他而創作的,他是為了衝破他認為不正確的社會現象而創作的,意在影響人們的思考,從而影響選擇、行為和生活。當時1970s,歐洲的服裝美學還是約束女人的裝飾性、花瓶式的服裝,而山本以自己東方美學和混淆性別界限的做法無疑是對當時社會心態的一個巨大反擊。一開始服裝界褒貶不一,但山本確實做到了他想做的:引發思考,掀起浪潮。當人們漸漸懂得他的設計精髓時,其他的服裝設計師也受到了影響。他是當時反叛的先鋒派人物,甚至至今也有很多人看不慣他的設計。解構、破壞、極簡等等並不是所有人都在審美上達到認同的,而其中的禪意、引發思考的意圖、實用性等等也不是被所有人發覺的。可以說在有些人眼裡,山本永遠不會被理解、被接受,但這也符合山本的創作意圖。

值得一提的是,山本自己的公司破產後,與Adidas等品牌合作,使他成為了他原本沒想成為的「創意總監」。種種更加實用化、平價化的設計也使得他的產品流入主流市場,被更多人所接受。但他們接受的還是當初那個山本耀司么?我看未必。一個作為服裝設計師的藝術家的悲哀在於,以服裝之身反時尚,卻變成了時尚。


山本耀司:靠誓必實現的決心認真活著

這幾年,山本耀司的各種語錄在國內流傳,幾乎被半雞湯化了。所以,很想知道那些片言隻語後的老人,更真實、更完整的思考是什麼。

於是Lens去了日本見他。

採訪做了兩場。第一場聊時裝和年輕人比較多,第二場集中到了人生故事上,談和朋友之間的「距離」,談女人,談人生處處充滿矛盾……

然後,我們跟著他查看同事的設計作品、檢查男裝秀的打版……每個人都在等他給出意見。

他牽著一頭秋田犬:「凜」。他很認真地介紹說,「過去日語里有一個詞叫 matagi,是獨居的獵人,捉熊的,他們就牽這種狗。這種狗是跟熊作戰的,非常凶暴。是日本的天然紀念物。」

這是一頭母犬。他說它是自己最後的戀人。「對動物的愛,是一種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愛,所以責任重大。女人會抱怨,但是狗不會。」他對Lens說。

當他進屋裡工作時,「凜」在門口等他,直到夜色來臨,他們一起準備回家。

山本耀司的辦公室里,擺放著很多雙鞋,一張休息的躺椅,許多書和照片。圓桌上有他的剪刀,那是他的專用,別人不可以碰。

再之後, 在山本耀司的配合下,Lens又看到他海量的手稿資料、品牌圖冊,他出版過的音樂,以及他和同事們從世界各地收來的服裝——大多是很日常的服裝。他說自己從事的是一個很矛盾的行業,總是要不斷地推陳出新,但他自己迷戀的卻是那些能夠留下「時間的流逝」的衣服。

那些天,我們每天都要到很晚才趕地鐵回去。最後一天,我們把行李存在車站,留出跑去趕飛機的時間,定上鬧鐘,倒計時,開工……

採訪回來後,又通過其他方式聯繫和溝通著,歷經將近一年,我們把這些內容編輯成了這本《目客:山本耀司》。標題上有一句話:「靠誓必實現的決心認真活著」,來自於日本作家坂口安吾。

山本耀司是人到中年後,才讀到坂口安吾,並深深為之折服,覺得他的話時常醍醐灌頂。有意味的是,山本耀司提到,坂口安吾正是他父親那個年齡的人。山本耀司出生於1943年,1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被徵召奔赴戰場。後來公報遞來,稱其戰死於菲律賓的一場戰役。山本耀司心中從此被撕開一道傷口。但他後來才了解到:由於戰爭末期運輸船短缺,父親乘上的可能只是改造的漁船,在抵達戰場前就被擊沉了。他對政府、權力、權威的懷疑,便在那時萌芽了。

《目客:山本耀司》印出來後,山本耀司特別喜歡,在上面簽了名字留念。和他相關的書並不少,這一本之所以特別,大概是因為它試圖去深入他的人生,從他的經歷、他住的地方,他的作品,他喜歡的人和事,他的合作者……最終是想探究他為什麼是這樣一個矛盾又迷人的男人,而不是聊什麼時尚。

他對時尚潮流並沒有興趣,他只是對於美、對於男人和女人,對於尊嚴,對於人生的無常和殘缺,等等,有著自己獨到的眼光,並通過衣服表達了出來。

葉錦添也很喜歡山本耀司,他提到山本耀司曾經在杜可風還是誰的家裡玩,喝醉了,就倒在牆角睡去。名氣並沒有束縛住山本耀司,他一直帶著一點浪子的氣質。他也和我們說到,流浪漢的那種瀟洒讓他讚歎,而在生活里,他也喜歡那些近乎罪犯一樣的人——他有一些那樣的朋友。

這一點和導演北野武很像。「我與他性格志向雖不相同,卻總覺得在不知什麼地方有著共鳴。北野武在生活中是個很靦腆的人,寡言少語,不過這樣很好。」山本耀司說,「相比那些處處高調顯示自己很了不起的人,作為一個創作者或藝術家,我更喜歡低調靦腆的人。」

(山本耀司的辦公室,他休息的躺椅,和隨身的布包,裡面放著狗糧)

山本耀司和北野武,以及攝影師荒木經惟,都是出身於東京下町,「我們都是被嫌棄的人、被討厭的人、不被喜歡的人。如果不介意自己被嫌棄,反而一直努力的話,到最後反倒會變成受人喜愛的人。」

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也是他的好朋友。在山本耀司看來,文德斯也是在「二戰」的廢墟上長大,並接受了美國文化的影響,所以他們後來相遇後,很有共鳴。但他覺得,文德斯太多參與了社交。而山本耀司和北野武都很討厭社交。「我不常出門去看藝術展,這是有文化的日本人的共性。」山本說。

「他(山本耀司)因笑聲、掌聲而害羞的表情讓人無法忘記。」資生堂前社長福原義春曾經如此評論。他很喜歡山本耀司的衝勁,「他過著無法安定、不老練的人生。能夠了解到他的意志,真的很開心。」

從帶著質疑去採訪,到花上近一年時間來做出這本《目客:山本耀司》,也是因為我們了解到了他的意志,很開心。

下面是山本耀司的一些話,都來自於他與Lens的對話。更多精彩圖文內容,請移步《目客:山本耀司》:沉潛到他的人生故事裡,會了解到這些或溫柔或殘酷的話,真正的意義所在。

「我的專業不僅僅是時尚,還是做表達。對現狀發表反對意見。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表達就沒有意義。」

「要做反抗運動的話,應該用一生去做。」

(山本耀司的設計手稿)

「荒木(經惟)也好,北野武也好,我們都是貧苦孩子,而貧窮能成為奮鬥的動力。現在的年輕人,即便不工作也有飯吃,也能活下去,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在『製造』的世界裡——做衣服也是一樣,最需要『飢餓精神』。要有一個憧憬和嚮往的對象,否則是無法前進的。這是現代年輕人最缺乏的東西。

(山本耀司的設計手稿)

「我經常對年輕的學生說,關上你的電腦。如果想看某種東西,那就走過去,走到那個東西前面,用鼻子聞它的氣味,用手觸摸它,這樣你才能明白這樣東西是多麼美妙。」

(對年輕人有何忠告)「一定要走出去,到世界上闖蕩。」

(建議年輕人嘗試的事情? )「不要只用頭腦學習。要訓練。在反覆的訓練和實踐中,你會發現一些東西。 」

「現在是電腦時代,只要一點擊,世界的一切都可以看見,但其實只是看到而已,就以為自己了解了。因此,會有一種『憧憬的喪失』,也就是說:花幾天、幾周、幾個月去看自己想看的東西,沒人這麼去做了。」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才是自我。 」

「我不喜歡八面玲瓏、世故圓滑的人。喜歡略顯笨拙、非常努力的人。 」

(結束工作後,山本耀司帶著「凜」回家)

「做表達這件事,是要去改變現在被說是美的東西。改的話,就要變身壞人,不扮壞人改不了。我的問題是,明明一直是扮演壞人角色的,不知什麼時候起得到了承認,被說是巨匠,真的很煩惱。 」

分享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和他的人生觀:

關於親情、友誼、生活、得失、身份認同,及對年輕人喪失「憧憬」和「渴望力」的憂慮;

談北野武、文德斯、皮娜?鮑什、電影、文學、音樂、空手道……

太多醍醐灌頂的思維撞擊!

轉自Lens微信


這些人壓根就沒在搞時尚,甚至不是在做衣服,他們是以服裝為載體做藝術。可以看時裝,好大一部份根本就沒服用價值,它們是一種概念,一種藝術。

至於大眾嘛,這麼牛的大師不懂,顯多無知啊,所以就接受了


反,是為了「原創性」,反是一種理念。山本耀司有一句話:有什麼比規規矩矩穿衣服更無聊的呢?是啊,有什麼比只看好萊塢電影更無聊的呢?


首先問題就出錯了。

山本耀司被接受過么?

答案是沒有。

山本耀司在2009年10月就宣告破產,Integral成立了一間獨立的公司來收購和管理原山本耀司公司的所有業務,並派遣邊見芳弘這位山本耀司曾經的合作者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長—山本耀司公司旗下的Y-3品牌同德國運動品牌阿迪達斯有過較長時間的合作,而邊見芳弘是阿迪達斯日本公司的前副總裁,擅長公司經營。

「Yohji Yamamoto雖然是個小眾品牌,從整體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認知度不高,但在全世界範圍內卻擁有一批品牌忠誠度非常高的客戶。」Integral公司向《第一財經周刊》解釋投資的原因。

在LVMH這樣的大集團,Yohji Yamamoto只是一個邊緣的小眾品牌。

山本耀司先生在一直堅持「我不會製作商務人士的服裝,但是在這個世界中心,大多數人都是穿西服,但是我偏偏不會製作這些衣服。我更更願意為從那一端世界中脫離出的outsider(旁觀者)製作衣服。具體說就是那些藝術家、幫會成員或者是其他各種類型的邊緣人士,對於商務人士或是政治家的衣服,我不感興趣,我只為我的同伴----那些壞傢伙們設計衣服,這讓我感覺非常快樂」

為什麼山本耀司被大眾所知?

或許是他身上的反叛精神,背離社會主流價值觀,為了柔道可以不接受任何採訪潛心學習10年,喜歡搖滾樂可以潛心學習直至出唱片,他身上有一種對於熱愛義無反顧的沉浸,這讓人引起共鳴。被大眾所知並不是被接受,畢竟大多數都不願意購買Yohji Yamamoto的衣服。


山本耀司|服裝設計界的性冷淡風

作者清涼

『 穿每一件活在當下的衣服——清涼 』

?YOHJI YAMAMOTO

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一個來自日本的世界級服裝設計師,第一次知道他是因為一個品牌「Y-3」,一個極簡風格和極具設計感的高檔時尚運動品牌,身邊有朋友在做服裝設計類的工作,偶有耳聞這個人的名字,對他產生了一些興趣。

好奇心作祟,了解山本耀司的大門也由此打開。

起初了解到Yamamoto是因為男裝,殊不知他是以女裝設計之路開啟的,80年代他帶著具有反叛精神的時尚進入西方,簡潔而富有韻味且線條流暢的設計,與當時西方主流的時尚品味格格不入,甚至有人呵斥他滾出服裝設計界,經過多年的耕耘,以及對自己設計理念的堅持,終於讓人們認識到了Yamamoto是一位個性十足與才華橫溢的設計大師,如今世上所有haute couture他都有參與過,也是時裝周的常客。

Ray with Yohji, 1985

想起當年他挑釁性的「美學屠殺」令法國設計界倍感恐慌,這股山本味道的chic到了90年代才漸漸被西方時尚所接納,那種極簡風格透著濃濃的性冷淡風,也因此曾和Muji合作,設計與禁欲主義相結合的作品。

Yohji Yamamoto pour homme 2007 Fall/Winter

2008 Fall/Winter

黑色是Yamamoto的鐘情之色,如一生相隨的文身一般,黑色的服裝在他的設計之下變得豐富多彩,沒有人可以再像他那樣玩弄黑色於鼓掌之中了,那些有稜有角、堅挺內斂的黑色服裝賦予了人的性格,彷彿和布料沒有任何關係,它們充滿了力量,尤其是穿在女人身上的時候。

YOHIJI YAMAMOTO FALLWINTER AD CAMPAIGN (19861987)

山本耀司或許天生就是為女人設計服裝而生的,這一點和香奈兒女士一樣又不太一樣,他們都希望通過服裝來提升女性,但是Yamamoto卻有他自己的初衷與靈感,這也來自於他的成長記憶——母親對他的影響,不可否認,他是一個戀母的直男。

二戰後,父親在戰爭中死去,母親成了寡婦,以縫紉女工為生,母子二人辛苦的生活在東京都歌舞伎町的風俗街上,小小的山本耀司在這裡看遍了形形色色的人們,一一記在了他幼小的心靈之中,風俗店裡的女人在他的眼裡就彷彿是噩夢的鬼一般可怖,甚至是可憎,他試問「自立的女性都去哪兒了啊?所以我改變了服裝的設計。」他決心通過服裝來改變這些女人,讓她們不僅徒有其表,還要有一顆向上的靈魂。

這也是為什麼他喜歡在女裝上設計衣兜的原因,他認為女人插在兜里的動作充滿了男人氣,我想他是希望女人穿上他設計的衣服能有一股英氣吧。在他的眼中,母親這種通過雙手辛勤勞動的職業婦女才是最值得尊重和最美麗動人的女人。

他喜歡和優秀的女人打交道,比如川久保玲、皮娜?鮑什(德國現代舞蹈家),在她們的身上他又一次看到了女性的魅力。

身為霓虹的Yamamoto,很多時候看上去並不太像霓虹人,他常常在採訪中直言不諱,有時耿直得令人感到尷尬,卻總能一語敲中人們的內心,他更像是屬於世界的、一個有思想的藝術家,將匠人精神發揮到了極致的地步,終日訓練他的設計,從生活中尋找sense,即便他混跡在時尚圈,他依舊與它保持著距離。曾經自然而然說出的話也成了他日後的經典語錄:

1.黑色是一種最有態度的顏色,它分明在表達「我不煩你,你也別煩我」。

2.擁有的越多,你與神明的距離就越遠。

3.我認為「創造事物」的本身就是「破壞事物」。

4.真正意義上的前衛意識卻是熟知現實,不斷地提供窺視前方確實的答案和驚喜。

5.年輕人一定要走出去,到世界上闖蕩。

6.做辛苦的事情,會看到原來從未見過的東西。

7.完美的東西是醜陋的存在。

?

這位具有浪子氣質的設計師山本耀司,骨子裡充滿反抗的精神,態度鮮明,不斷向前,以除舊迎新的姿態來面對他設計生涯中的各種挑戰,在他的眼中如果大家都一個樣兒,那就太無趣了,貌似離經叛道才是一種快慰的人生。

「直抒胸臆」的Yamamoto在成為山本耀司之前也有過這樣的生活:

「貧困潦倒時用最後幾個硬幣買來的啤酒的味道,和在半島酒店的房間里穿著柔軟的浴袍喝著的冰鎮香檳的味道並沒有多麼大的差別。明白了這一點,望著殘缺鏡子中自己的臉苦笑,像擺正領結一樣調整自己的負能量,把稀疏的頭髮梳向後面的男人才可以具備超人的時尚品味。「 —山本耀司

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是可怕的,他不僅精通設計,還對音樂有很多的見解和發揮,1991年的時候出了一張自己演唱的音樂專輯《さぁ、行かなきゃ》,真沒想到世界級的設計師在唱歌的時候會發出這麼萌的聲音,不再是我印象中那個只穿黑色衣服的酷老頭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也看有山本耀司的時裝周了,那些T台上面無表情的模特穿著一件件由Yamamoto設計出來的服裝,他詮釋著黑色世界裡的優雅,令人感慨原來黑色也可以變得很溫柔,如今的山本耀司不再只局限在一個「設計師」這樣的身份中,他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藝術家,從針線、布料、輪廓、衣領間窺探整個世界,並讓我明白一件事:

穿每一件活在當下的衣服,永遠的忠於自我。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才是自我。 ——山本耀司

?文章轉載請預先聯繫

-作者簡介-:清涼,自媒體人,新聞系畢業,

藝文生活館創始人,豆瓣閱讀作者,業餘影評人,

出版過散文集《長在烏托邦的花朵》,

電子書長篇小說《遇見金色帝國的你》

《杜鵑花殺人事件》,

豆瓣專欄作品《下午茶故事》,

文章曾發表於北京青年報等。

微信公眾號:liuna005,

用藝文的視角,重新發現生活的有趣


探討藝術和商業運作本身就應該分開


一個做批量銷售又自稱神棍的凡人


老爺子的信條:時尚會變,但風格永存。


Yohji是真正懂得時尚骨子裡為何物


他的個性和作品註定走在主流時尚(最的邊緣吧?

時尚是沒有邊緣的


我覺得這要看你所說的邊緣所指的是什麼,山本耀司他確實主張反叛不迎合潮流,可以說他追求的設計是獨特的邊緣的。然而他並沒有因此在時尚界被邊緣化,擁有著很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說真的,沒有設計師會說自己是主流吧,畢竟那樣就不酷了,要的就是反叛精神啊


不要因為不懂別人就是反叛。

流行都是從小眾開始的,請用你長遠的目光去看。

接受不了,就可能被淘汰喔。


要保持特例獨行就要和商業化保持距離,和商業化保持距離就要頂著大眾不認可的壓力,山本品牌快倒閉那幾年的業績真是慘不忍睹,也許現在看來也是對山本耀司的一種解脫,至少他的個人名片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可以和其他品牌聯合保持人氣。只是在我看來,他原來設計的產品確實離大眾審美相去甚遠,現在也算是一個轉型吧。

大多數人我猜都沒關注他的設計成品,都奔著他個人名氣去了……


推薦閱讀:

語文課本里的插圖都來自什麼地方,在哪裡可以看到原作?
有哪些讓你感嘆「畫出這種畫的人,我十輩子都追不上了」的畫?
哪些舞蹈演出或舞劇曾感動過你?
作曲系的人大多數比較古怪嗎?為什麼
有哪些影視作品插曲為作品本身加分很多?

TAG:藝術 | 時尚 | 時裝設計 | 日本設計師 | 山本耀司YohjiYamamo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