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小椴的小說?


小椴,武俠圈裡最會用詩的作家。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

我是喜歡小椴的,看他的小說,最開始是《長安古意》,後來讀《杯雪》,然後翻完了他寫完的所有古詩詞,所有短篇和童話(尤其喜愛《星砂箋》),最愛的卻是他不甚完美的《洛陽女兒行》。

小椴身上有股獨特的氣質,當然有意思的作家大概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比如今何在的才氣與少年情懷,比如江南對情感的敏銳和眼角眉梢的陰鬱,比如楊虛白的那種圍著操場跑20圈到精疲力盡抬頭卻看見日影西斜欲揮戈回日而不能的悶。而小椴呢,是一股很罕見的,他自己常於作品中描寫的,疲倦又陰柔的氣質。用他自己的作品來說,大抵是《杯雪》中易斂的傷病疲倦,與《洛陽女兒行》中韓鍔的沉鬱頓挫。

小椴的這種文風氣質,除了來源於他早年為女性雜誌寫專欄時積攢的對男女關係的思考,也與他自己對古詩文的嗜好及自己隱居的生活是分不開的。

我以前評價小椴,說他的武俠是詩人的武俠,他的武俠是真正的童話。

他筆下的主角,大抵都有一句獨有的金句。如駱寒是「共倒金荷家萬里」 「我自少年慕磊落,誰能教我坦蕩蕩」,朱妍是「朱妍今日誰妻我,白首他時不負君」與那首叨叨令,易斂是「萬古雲霄一羽毛」 「誰知淮上一杯酒,能醉天涯萬里人」,蕭如的「君且戰千古,妾倦已十春」……

如果你內心深處自許為一個文青,那麼你是很難抵擋小椴的文字的。

許久不看小椴的文了,根據記憶零零碎碎的寫一點,順便說點題外話,是真的很喜歡《開唐》里的謝衣,古劍二里也有一個謝衣,也不知道製作人員是不是看過小椴的文。謝衣大概是小椴筆下的自我了,我看的時候,一直這麼思考著。

可這時只聽得「錚」一響。

卻似一片雁翎划過了千山寒影,一槳攪動了萬里煙水,一根指甲划過了素弦錦瑟。

然後才聽得1個又慵懶又蕭索的聲音道:「你不可威逼她改變自己的主意。因為,那是她自己的主意。」他把「自己」兩字說得很重,「你說你殺得了羅卷。那你先試試殺不殺得了我這個絕對殺不了羅卷的人,如何?」

說著,抱瑟之人已鵠立而起,如朱雀橋邊,烏衣巷裡,日正斜時,有1個人倦倦地卧在斜陽下。

只見他淡淡地笑著,頭上烏巾上的兩根飄帶隨著站起的身形徐徐飄動,一身烏衣盪起細軟的波紋,像江南水鄉里那被長篙攪動的煙水……

——正是謝衣。

王子嫿知道,他鬥不過李澤底。

她深明謝衣的功力,他確實算年輕一代、王謝子弟中少有的高手,雖說他從來都是一臉病容。可她知道他的病,為這個,他幾乎永遠無法修習到自己所渴慕的境地,也幾乎註定無法撼動李澤底那厚如泥沼的修為。

但謝衣峭然的身形還是一立而起。他隨手拔出了一把竹劍。

那劍真是竹製的,劍上帶斑,韌且雅秀。

他緩步而出,勝似閑庭信步。可是,他沒看王子嫿一眼,哪怕王子嫿頭一次這麼長久地注目於他,還是沒回頭看她,哪怕一眼……

前兩日翻到了自己以前的評價,當時還真是矯情。

讀小椴的文字,總覺得有人在紙後倦倦的笑。我千里而來,累極倦極,白衣染塵,鬢角含霜,縱曠野相逢,席天幕地,仍可與你手談一局。


作為腦殘粉這麼多年,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只能回答說在我心中寫的最好,完全符合了我心中的武俠的定義。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評價。在今古傳奇武俠版還興盛的年代,曾經給這一批寫武俠的寫手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大陸新武俠,以和之前金庸古龍還珠樓主之類的做區別。其中小椴被稱為金古黃粱溫之後的「椴」,雖然前面這個排行就不一定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比如我一直很納悶溫巨俠),但是也能看出來小椴在新的一批人裡面是被寄予厚望的。

現在今古傳奇已經快要死了,小椴也隱居山中,可能兩年都不一定出來一次,索性最近微博還算比較頻繁,可以讓我們這些腦殘粉能接觸到。當年的那批人除了江南成功轉型寫了《龍族》,剩下的大部分也好久不再寫武俠了,就算堅持寫下去的人的書說實話銷量也不高 。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能看到問這個問題就覺得很難得了,下面說下我的看法吧!(前文實在有點長)

首先,情懷,在我看來分辨一本小說是否優秀,一定要看這本小說所表現出來的情懷。金庸大大一直被推崇的原因就是他那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情懷,而小椴所表現出來的則是對自身命運和天地萬物的聯繫的思考,本質上更接近於孤獨的個人英雄主義,只是藉由這種俠這種行為驗證自己的人生哲學,自身的抗爭只是為了自己能在天地間更自由一些。從最開始的《杯雪》中的還有接近於老派武俠的一人拯救天下的傳統武俠精神,到《長安古意》的「請從絕處讀俠氣」,再到《洛陽女兒行》的韓鍔。私以為這三本可以代表一個完整的思考過程,格局一直很大,牽涉到國讎家恨這種武俠精典橋段,但是實際上描寫的著眼點越來越個人。回頭來看,易斂的人物描述還是有些臉譜化的,到韓鍔就越來越鮮活,人物性格的複雜性也越來越多,面對選擇的時候的猶豫就越來越多了,甚至很多時候都是被動的往下走,少了駱寒那種一劍西來天下皆寒的快意。這也是很多椴迷看這本書覺得有些粘滯不夠順暢的由來。實際上,我覺得這才是小椴最棒的地方,他一直在思考個人與世界的辯證關係,一直在做出新的嘗試。後來就是最新的《開唐》,又回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發展階段大概是覺得個人力量努力可以改變周圍到後來覺得個人是生活在整個世界中的,很多事情都無能為力,再到現在雖然世界有很多不美好,但是我以為要為了更美麗而努力。具體參見《開唐之教坊》描述肩胛死的那段。

其次,情節設計,這是一本小說的基本架構,就像骨骼,在此之外你的描述和文筆能力就是血肉,上文所說的情懷就是靈魂。小椴的書人文氣息很濃厚,每本小說都依託著一座古城。《杯雪》是南京十里秦淮,石頭城外,濃郁而悲情;《長安古意》是長安,古樸而厚重;《洛陽女兒行》是洛陽,冶艷而高冷,還有《石榴記》中的開封,《借紅燈》中的咸陽。一座城一個故事,所有的故事在底蘊上都一脈相承。除此之外,雖然目前為止的所有的背景都脫不開國讎家恨,但是每一本都會有很多精彩之處,在於情節不流俗套,看的時候經常心動不已猜不到結局。還有一點很重要,小椴至今為止所有重要的長篇都是雙男主模式,杯雪裡的駱寒和易斂,洛陽里的韓鍔和小計(副線里還有俞九闕和衛子衿),開唐里的肩胛和李淺墨,這其實已經超前很多了吧。。。其中內涵,你們自己體會。

最後,文字,這是重頭戲。小椴的文字充滿古風古意,文字意象感極其豐富,古文功底深厚,在描述的時候就放佛能看到當時的盛唐氣象,遙想當年英雄們的風姿。當年駱寒的那句「我既少年慕磊落,誰能教我坦蕩蕩」驚艷到了我,還有《借紅燈》里的瘋喉女唱的「藍天灰藍的,白雲蒼白的,咸陽是黑的,土塬焦黃的……而你驕傲著,風骨剔透著,枉自鋒凌著,可覺孤獨么…」所謂文字簡單而意境深遠。稍微列舉下小椴的文中出現的詩和他為其他人寫的東西吧。

此生頗自許。閱世間,古菊危蘭,寥寥可數。也是零落棲遲苦,每想一番酣飲,慟月色、華顏皆素。夜半揭痂誰共語?有前生今世真痛楚。莽年華,驚風雨。  

愁來天地悲無數。倚修眉,雪頷冰頰,神仙眷屬。凍雨銅簫折幽指,吟老唐音宋律。有幾句,激越堪拊手?所交所游皆在歟?又可歌可泣長久否?天與地,當袖手。

——為沈瓔瓔《金縷曲》所寫

十載披瀾唱楚些 長河南北天斷絕

不信此心猶梗梗 請看天日昭如揭

回眸顧 久離別 緹騎寧有是非耶

滿懷冰玉一杯酒 猛憶初雪舊時節

《浣溪沙》

舊時風雨舊時衣

浸風廊下枉讀詩

小壁山堂愛涼時

廣月疏襟人寂寞

明眸皓齒我相思

卻各沉吟似不知

還有很多很有意境的詩,大家可以搜來看看。說實話這個是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都是自己的一點小小想法,以及看到這麼冷清的問題和回答就忍不住自己寫了點。。。希望有更多同好們可以多多回答這個問題。雖然有很多人評論他太注重自己的表達不注重市場,在目前的圖書市場上沒有競爭力,也有很多人認為他寫書風格和筆法太老,但是我始終堅信在文學性和文字上,小椴在目前的武俠圈裡無人可比,最有希望成為像金庸古龍那樣的宗師級的人物也是他。


我很喜歡,讀他的書會有很多共鳴,能夠理解他這樣寫的意圖,沒有發現不符合邏輯的地方,時時給我驚艷的感覺,比如開唐開頭肩胛那場舞,笑著說我竟得了...還有譚榮娘與張郎當,兩人之間複雜牽扯不清的感情,珀奴那身花里胡哨的衣服,和尚扮作美嬌娘,小墨兒每次戰鬥,索尖兒對鐵灞姑的感情,還有那一場嫁,郁華袍,枯木化作的美麗少女...所有一切都讓我欲罷不能,跟著書中人物喜怒哀樂,像做了一場華麗的夢,像嗑了葯。還有洛陽,脂劍...好吧,貌似跑題了,反正我對椴公只有膜拜的份。

ps:看到知乎對小椴討論很少,所以忍不住來說話了


小椴,用一個詞來形容我印象中的他,是「低調」。在知乎搜索「小椴」,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問題,他的低調與小眾,由此可見一斑。

而他的作品,無一例外帶給我的感覺,是「驚艷」。或者,一樓答主絡繹所用的那個詞「情懷」,更貼切更博大。

對我而言,小椴作品的「驚艷」感覺,不單體現在布局謀篇的匠心獨運精彩紛呈風格多變,也體現在遣詞用字的精巧細膩詩情畫意韻味雋永,甚至於,連那平平無奇的標點符號,小椴都別出心裁地化平凡為神奇,賦予它們生命的活力,為行文情緒的表達而服務。

好吧,我承認,這是從一個腦殘粉的角度來說的。上面這段文字難免會被人懷疑有誇大之嫌。但我以自己的人格擔保,這絕對是我讀他的文的最切身感受,我甚至認為,不論多美好的辭彙,用來形容小椴的作品,也太過片面一葉障目。希望自己腦殘屬性的表述,不至於引人反感。

從一開始接觸的《弓簫緣 石榴記》,到後來的《長安古意》,《杯雪》,《開唐》,以及他的各種中短篇武俠作品(這裡插一句,這個順序,不是他的作品發表順序,而是我看文的先後順序)的閱讀過程中,越陷越深,沉醉不知歸路。然後,就在一遍遍享受他的文字帶給我的快感的過程中,把他奉為天人,高山仰止。對他的膜拜,甚至在剛剛接觸他作品的那一兩年里走火入魔到鑽牛角尖:想到他的年齡,就心如刀割,他那麼天縱奇才的人,怎麼可以老……而今,在看過他中年稍有發福的大叔形象照,也能一笑而過,他的人跟他的文一樣,歷久彌新。

恩,我是他的腦殘粉,也是理智的腦殘粉。對他的膜拜,一直都停留在對他的作品上,接觸網路N年,從未想過搜索一下他的個人信息之類,後來才斷斷續續了解不少,更在粉小椴這條道上走得義無反顧了。甚至,當初也是因為他才註冊了新浪微博。這裡順便打個廣告,小椴新浪微博昵稱「往往倦後」,他沒有申請認證不是大V,順手放鏈接:http://weibo.com/u/1439478962?topnav=1wvr=6topsug=1

上邊所言,是我初讀小椴作品時,浮於文字表面的第一印象。下面,說說更深層次的。

他的文我總是隔段時間就忍不住重溫,看多了,才明白,故事背後,他對生活對社會對生命對人性等等的特立獨行的感悟。當然,這世界上所有作家的作品,都帶著作者獨有的人生體驗和感悟。但是,在我有限的閱讀經歷中,只有小椴的那種見識那種氣度那種情懷那種境界,對我有著當頭棒喝的驚醒。偶然一句椴式風味的文字入眼,就莫名地令我瞬間紅了眼眶。而這樣戳中我淚點的行文,在他的作品當中不是曇花一現,而是俯拾即是。

很治癒,但不是潑大街的心靈雞湯;極殘酷,但永遠不會令你質疑美好;會絕望,但總有希望在彼端守望。

以上,就是我對小椴作品的感受,或許煽情,也自覺慚愧,太多的言不及義以偏概全了。不敢說「評價」,那個詞太重,我只是默默享受他作品的一個小書迷,沒有資格對他的作品進行「評價」。

我沒有逐一說他的作品,也沒有寫他筆下的那一個個讓人心心念念的角色,因為有句話說,一萬個讀者眼中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那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看過他的文,你會有自己的答案。其實,連我自己的答案,我也難用筆墨來形容,只能在心裡翻來覆去回味。

恩,那些不論媒體還是編輯賦予他的各種頭銜,不管是實至名歸還是客套恭維,於我都是浮雲。在我心中,他是小椴,是我唯一奉為的偶像作家。

這裡插播一段,小椴在剛過去的14年出了新書,不是武俠,而是歷史小說《裂國·大王圖》,裂國三部曲的第一部。他在求新求變在突破自己,作品一如既往地令人驚艷。

最後,關於小椴的作品,他自己填了一首詞,囊括了他青春歲月里激揚文字快意江湖的絕大部分篇章。小椴有著很深厚的古詩詞造詣,有很多精妙的古體詩詞作品,也是在《裂國·大王圖》出版之後,針對書迷出了一本定製版的詩詞集——《裂箋》,對喜歡他詩作的讀者而言,也是美事一樁。

下面小椴作品一覽:

《江湖》

井畔青絲柳。到如今,江湖墟散,隙中駒走。並世幾人歌古意,碌碌長安糊口,懺對你,清瞳如舊。驛外橋邊人自語,想脂劍奇僧歸遠想岫。

洛陽消息今春又。道如今:女兒不再,石榴開透。塵鏡珠奩自顧懶,一自蘭燼落後,飄斜的,且由添新皺。欲把弓簫行大漠,奈龍城古塞今何有?待浩雪,挹杯酒。

詞中涉及篇目依次如下:《青絲井的傳說》《江湖墟》《隙中駒》《長安古意》《懺》《魔瞳》《人語驛邊橋》《脂劍奇僧錄》

《洛陽女兒行》《石榴記》《塵鏡珠奩》《飄斜的》《弓簫緣》《龍城》《杯雪》

還有《雋永刀》《京娘》《華年輪》《刺》這幾部很精彩的短篇武俠;另有長篇《開唐》三部曲:教坊、劍器、王孫,以及《借紅燈》。他的若干非武俠作品,這裡不再贅述。


很早以前就想回答這個問題,但一直不知道從哪一處落下筆鋒,敲下鍵盤……

從第一次開卷驚艷,到如今的掩卷回思,答主看小椴已經足足15年了……

和廣大椴迷們一樣,答主也是驚艷於《杯雪》(《亂世英雄傳》),然後《青絲井的傳說》、《弓蕭緣》、《長安古意》、《洛陽女兒行》、《絡繹》、《魔瞳》、《開唐》、《裂國》這樣一部部追隨過來的。

說實話,這是十五年來,雖然懷念一直在,但對椴大的期許其實是一路走跌的。《洛陽》之後,小椴才情雖在,但心思和靈感似乎已經不在了。

無論是開唐、絡繹還是鍵器、裂國,核心故事小椴都似乎講不好了……這一點讓我很難受,畢竟他的起點那麼峭拔,中段也未見明顯走低,可到了開唐卻莫名的大滑坡……可是這種滑坡是為什麼呢?

在各種各樣的貼吧、交流群里,我都在說:小椴似乎一直寫不好視角跟隨。何謂視角跟隨——小說的開展是固定在或者說是大部分固定在同一個人物的區域的,大部分心理活動,旁白都是發生在這個人身上,由他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

金庸的書大部分如是,傳統武俠也大部分如是。但小椴呢?他最出色的幾部:《杯雪》、《長安古意》都不是……

杯雪是場景連綴,故事是核心,所有人物都是為了這個故事去扮演。而故事本身由一個個精彩至極的片段聯繫起來,人物在各自的場景里發光發熱,最後構成一個漂亮的江湖。

長安古意是中篇集合。開篇《余果老》,帶有很濃郁的溫瑞安式風格,這時候,余果老這個故事還未真正發散展開,人物也是套路式的「爬虎」翁平,「五牲煞」,有特點,但很不飽滿。

過了《屠刀》卻又峰迴路轉,語言和文字明顯自我化,成了一家之言,劇情也慢慢平鋪擴大。

到了表裡相照的《肝膽》、我裙釵於登壇的《登壇》,文字隨著時間的磨練,已經越發老練起來。牟奔騰的謀定後動還帶著精,裴炬的不動如山還挾著狠,蒼華的忠心不二與苦悶,沈嫣落的盡態極妍和無奈,還有那從未出場,卻仍令人心思神往的「長青一劍已在手」的蕭驍,故事和人物都在一步步升華,漸成風虎雲龍之象,小椴的筆力也在越來越深刻,似有信手拈來之能。這時候的我,是無比的期待啊……

可惜,可惜,可惜,之後就是借紅燈、就是魔瞳、就是開唐。前兩部不過是玩票之作,猶可以信誓旦旦,可開唐呢?費勁功夫,洋洋洒洒100萬字,也就寫出來一個謝衣!

當視角必須固定,要寫一個人的從無到有時,小椴的魔力似乎就一去不返了……

痛雖痛,但我仍然懷念當初那個小椴。

所以,讓我們把話題拉回杯雪……

攜木杯於冬日而來,盛滿人世風風雨雨,凄凄慘慘,白雪堅冰,但你仍然要來,這便是杯雪。

杯雪的故事很簡單。但人物卻沒有一個簡單。

有攬轡澄清之志,卻又碌碌而無為的衰落望族「沈放」。

有十年風雨飄搖路,卻善良始終的落落大方奇女子「荊紫」。

有一劍西來,寒徹於外,炙熱於內,攪天下「偏安」之局的駱寒。

有兼懷天下,磊落大方的迂腐君子,「三不可」——「耿蒼懷」。

像這樣的人,還有文翰林、畢節、淮泗二老、秦穩、金和尚、王木、文亭閣……

更有那袁辰龍,他苦啊……秦檜在左,金國在右……

他何嘗不想河清海晏,宇內昇平,可有人不想啊,權不在手,奈何?只有攬權,可這大權一攬,世事卻也由不得自己了。

誰能懂他?蕭如肯定懂,可她香消玉殞;耿蒼懷也許懂,可他既不屑,也無力;秦檜必然懂,不懂,他如何讓袁辰龍如此左支右絀;可真正懂的,只有一杯酒——易斂。

杯雪的名字,易斂才是決定性的,他的病,需要「痛質胡楊」、需要質樸真氣、需要駱寒三年一度,千里而來……

而他仍然要鼓起一身力,苦撐淮上危局……可惜,最後的結局必然是失敗。

杯雪的最後,是文翰林的覆滅,但這是小椴給我們的童話,他給了我們如此好的結局,卻把真正的結局苦埋在自己心裡……

說到這裡,我又不知如何延續了……不如就如此吧

杯雪再好,已成定局,逝者以往,來者可追……希望未來的小椴能再迸發過往那清麗的才情,完成另一座豐碑。


作為一個從六年級開始看今古傳奇武俠版,從六年級開始喜歡椴公的腦殘粉,忍不住發言的衝動……接觸《杯雪》之前,金古梁的的小說都看過了,金庸的小說結構中正、格局大氣,讓人不得不嘆服;先生刀走偏鋒(即使有西門吹雪葉孤城那樣的劍客,還是覺得屬於先生的武器是居於底層,卻充滿了生命的粗礪悍勇的刀)、坦蕩瀟洒,我喜歡先生尤勝於金庸,一直視之為心中第一,直到遇到椴公。

《杯雪》刊登在《武俠版》上的時候有個很糙的名字叫《亂世英雄傳》,但完全不掩它的孤高清傲。雖然那個時候,不管是語言還是敘事,都談不上成熟(我知道許多人有其他看法,覺得杯雪是最完整成熟的一本,但我私以為是因為故事的通俗性造成了這種錯覺,我承認後期椴公在接地氣這方面走遠了……)但某些形象,某些意境,簡直是深深地刻在了腦海里。例如駱寒在小酒館中露出的那截少年倔強的脖頸,耿蒼懷賒酒的坦蕩,易杯酒輕輕的一聲我娶你,大雪中小英子和駱寒的背影……甚至我的古典詩歌啟蒙,也是從《杯雪》開始的,「共倒金荷家萬里」「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靄靄停雲」……

《長安古意》的「請從絕處讀俠氣」已經被很多人提到了,我還想說這本小說的人物設置。老翁、醜婦、盲女,在《射鵰》中只能敬陪末座的奇形怪狀的江南七怪驀地被放到了主角的位置上,迸發出不一樣的生命力。後來在椴公小說中被反覆論證的「丑怪驚人能嫵媚,畸零極處可通神」的美學第一次出現在我的世界裡。

我覺得獨特的美學觀是椴公小說一個不容忽視的標誌。他的每一本書都有一脈相承又有所不同的美感,不僅僅限於語言(當然,他的語言也可值十萬字論文,這裡就不詳述了),《長安》的清癯,《洛陽》的內媚,《弓簫緣》的廣寂,《石榴記》的深艷,既有粗糙,又有雍容。

《洛陽女兒行》關於個人與時代背景的糾結纏繞,個人英雄主義遇上現實的無奈,我覺得前面的答主已經回答得非常到位了。《開唐》要比《洛陽》爽利一些,肩胛這個角色的出現簡直就是救快被屠戮的英雄主義於水火之中,所以他死了之後成為了一個永遠無法超越的標杆,但李淺墨還是在世俗人情中掙扎。

《殺手樓》《雋永刀》《京娘》這些帶有實驗和嘗試性質的也很值得一提,時間所限,不多說了。

最後,我想說的就是《裂國》。好吧,這已經不是武俠小說了,是一本歷史小說,但鑒於題主用的是小椴的小說,所以還是將它提了出來。個人命運的溫軟瑣碎和時代傾覆的悲劇無奈再一次在小說中碰撞,並且產生了巨大的戲劇張力,另一方面,又很尊重史實。

椴公自己說之所以選擇魏晉南北朝這一時代,是「在《三國》與《興唐傳》這兩個歷史熱點之間,躲藏著我們一直試圖迴避的複雜、混亂、與苦痛民族經驗。而在滿屏滿紙關於「漢唐」回憶的自吹自擂中,更重要的經驗可能反倒是這被忽略過多的,對於不只是漢,包括匈奴、鮮卑、羯人、氐人、羌人,都曾共同趟過的泥坑。所有的輝煌都是從泥漿里打滾過來的,不是如此,它也就不至於讓人如此珍惜與仰望,嗟嘆與感懷。」

最終,我想這樣給出一個回答:一個真正在思考嚴肅命題的小說作者寫出的小說。


絕大多數武俠都是校園文學或成人童話。

武俠的迷人之處是什麼? - 馬前卒的回答

但是小椴的作品,主人公開始揮手告別校園,進入社會。面對秩序與自由要交上一份妥協與反抗的畢業答卷。

你能想像一部武俠小說里男女主人公最終因理念不同分道揚鑣嗎?小椴敢寫。

但個人主義式的俠氣在當今社會已毫無用處,所以小椴的主人公或歸隱或出海。面對秩序,個人主義的英雄最終只能退避。


不請自來。小椴的所有長篇和大部分短篇都讀了,所有長篇反覆讀過至少三次,最多的是杯雪。當然,最吸引人的就是《杯雪》,《長安古意》,《脂劍奇僧錄》,《開唐》和《洛陽女而行》。

個人感覺小椴收到古詩詞的影響非常大,對俠得定義有自己的理解,而且他的心中自有乾坤,每一個主角,都是對他自己內心一部分的理想進行了描述。

尤記得杯雪中,在困馬集的一戰幾乎是武俠小說中難得的經典,避世而出的驚天一劍,眼前似乎都有電光划過。然而劇情到此為止,也就是一般的武俠小說了。偏偏這也僅僅是開始,椴式武俠,俠是一個複雜的角色,從每個人的內心出發,他們自己做的事情,未必就是惡的。無論是袁辰龍,還是弋斂,甚至到朱顏,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執著,顯得非常豐滿。

第一次武俠讀出渾身顫抖,無過於余果老那句:請從絕處讀俠氣! 那一種不甘,對於命運毫無保留的叛逆和餘勇,那種我不後悔,這一生凝於哪怕是失敗的結局的勇氣,真的太讓人佩服了。

在小椴的武俠中,人物形象描繪的非常豐滿,男主往往本身的實力是伴隨著人生的理解和哲學同步提升的,在接受著快樂和痛苦的同時提升自我,卻又不舍回憶,這一分矛盾給與我最大的感動。無論以後武俠如何式微,小椴都已經走出了一條望塵莫及的道路。


杯是只普通的陳年木杯,帶著些細微的木紋與光澤,象是人世間那些小小的痴迷與眷戀,不忍釋手的、卻又如此可憐的快樂與留連;雪還是多年前那場天涯初雪。——握杯的指是寂寞的,而多年前的雪意似乎有一種穿透歲月的寒涼,能把一切凍結成深致久遠,象這只不動的握杯的手、還有——友情。

本來想自己寫個引子,奈何怎麼也寫不好,無奈中選擇小椴《杯雪》中的簡介。果然這段文字不是我所能駕馭的,或許這才是真正的大師吧。

小椴,被譽為「金古梁溫黃下的椴」,而溫瑞安稱他可自立為「椴派」,這些足以讓他在新武俠時代獨領風騷。

提起小椴不得不說的是他的文字,那是一種充滿古風盎然,詩意充盈的意境。《杯雪》中駱寒那句「我既少年慕磊落,誰能教我坦蕩蕩」驚艷到我,朱研「朱研今日誰妻我,白首他時不負君」感動到我,易斂「誰知淮上一杯酒,能醉天涯萬里人」震撼到我,每每讀到腦海中總會浮現出這些畫面,這就是對意境的渲染吧。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刻意用詩句點燃氣氛正是小椴最擅長的方式了。如果你內心深處自詡是文青的話,那你很難抵擋小椴文字的「殺傷力」。

其次,小椴對於情節的設計更展現了他濃厚的文人氣息,每部長篇都依託著一座古城。《杯雪》中的南京壓抑而悲情;《洛陽女兒行》中的洛陽冶艷而高冷;《長安古意》中的長安古樸而厚重,這些都給情節的渲染增加了文化的底蘊。但小椴的主線又略顯老套,迄今為止的長篇不外乎國讎家恨。從《杯雪》中的宋金劃江而治牽出駱寒與易斂的超脫友情(個人以為是一種耽美手動捂眼),《開唐》中宣武門事變道出肩胛和李淺墨的師徒情深,《洛陽女兒行》中輪迴詭巷陳年辛秘引出韓鍔和杜方擰的愛情悲劇。對於情節的把控畢竟不是小椴所擅長的,他總是喜歡用亂入的詩來引領情節的走向。詩詞的亂入讓他的書看起來很清新跳脫,每每讀來忍俊不禁又意味深遠。

如果說文筆是血肉的話,情節構架就是骨骼,那人物塑造一定是靈魂。《杯雪》中的弧劍駱寒,一劍西來攜孤冷攪天下之局,杯酒易斂,驚才絕艷而苦撐淮上大局。這兩人是不幸的,惺惺相惜卻又一面難求(設定三載春秋只得一晤,但全書都沒能相見);倆人又是幸運的,無需千言萬語,卻可以生死依託。相比於他倆,最苦還是袁辰龍,唯一能理解他的蕭如香消玉殞。他何嘗不想政治清明,無奈宋室積弱,推翻趙氏只會讓百姓淪落於金人的鐵蹄之下。他始終是矛盾的,身為緹騎之首心懷抱負,卻在政治面前左支右絀。他不是忠於君而是忠於事,如果他認為天下還需要這麼一個昏君來做做招牌,他就不許任何人動他。所以說他是英雄,椴公筆下最悲情的英雄!

同樣命運的還有「 上帝深宮閉九閽」的俞九闕,和袁老大一樣,他們都是性情中人,只是壓在他們身上的擔子太多太沉了,以至於我們只關注了他們表面的剛強卻忽視了內心的柔軟。值得玩味的是俞九闕與衛子衿的感情(又是一對耽美),小椴似乎很擅長對男男感情的描述,但所有的感情到頭來也是無疾而終。說到小椴對於情感戲份的處理,似乎沒有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從易斂對朱研的承諾「我娶你」;蕭如對袁老大「一吻江湖」;杜方擰對韓鍔的態度「他終究不會走出我的洛陽」;羅卷對王子嫿的嘆息「幸福之後,無路可走」。每次看到這種愛情悲劇,做為感性的人我神煩這種結局。前文無限的感情堆砌,就為一朝勞燕分飛,這恐怕也就只是椴公的惡趣味了吧。

所有武俠都難以跨過對決,這才是對作者最大的考驗。金庸描天下五絕華山論劍,古龍繪「一劍西來,天外飛仙」,梁羽生寫張丹楓雲蕾雙劍合璧,黃易畫浪翻雲龐斑攔江之戰……這些都將是武俠史上最為經典的對決。小椴最經典的莫過於,蕭如vs金日殫、文翰林。不同於金梁對於招式的細膩,那是致敬於古龍的意境升華。

只聽蕭如慨然道:「何如『一刎江湖』。」她廣袖翻飛,已如謫仙偶降般的飛身入金、米戰陣。但仙子也沒有她這等艷態。可這艷一笑故可傾國,不笑時卻神清氣冷,如邈姑射山巔之仙,肌膚如冰雪,容顏如處子,不食五穀,以沆燮為餐。——朝褰陂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而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蕭如輕輕一嘆,她的身姿間竟有楚辭般的美態。……一出手就從廣袖中摸出了一把刀,那是袁老大贈之的『佩環』。……米儼日後就是終此一生,也未忘記蕭如的這一句「小舍兒,看如姊這一刀。」那一刀,沸騰而出,卻其凝如冰,其艷如霞。那刀意中,有絕烈,也有嬌俏,沛然而香艷,如傾國一舞,江湖絕代。……那刀意無所顧及地向金日殫襲來。金日殫右手已按至蕭如腰上,那一觸幾可折斷的腰,但他只覺得右肩上一陣巨痛,那一刀已把他整個右臂卸了下來。

「江船九姓美人麻」,一個如楚辭般的女子,一個從六朝煙水中走出的女子,一個讓袁辰龍抱憾終身的女子。「一刎江湖」多麼唯美的名字,但我們看到的是蕭如的決絕。不知多少年聚少離多的日子,夙願漫步江湖的她甘心陷身於袁老大的大業之中。財富,權勢,智謀,一切都投入了一個明知終究成空的泥淖。家國與她無涉,天下與她無干,她只是在為了那一個人而起舞。或許,她累了!

曲已終,人也散!江湖這悵然一刎盡醉,吾誰與歸!

井畔青絲柳;到如今、江湖墟散,隙中駒走。並世幾人歌古意,碌碌長安糊口,懺對你,清瞳如舊。驛外橋邊人自語,想脂劍奇僧歸遠岫。平生刺,拋得否? 洛陽消息今春又。道如今:女兒不再,石榴開透。塵鏡蛛奩自顧懶,一自蘭燼落後,飄斜的,且由添新皺。欲把弓簫行大漠,耐龍城古塞今何有?待浩雪,挹杯酒。

最後再以小椴的詞做為結尾吧!(詞中嵌合了小椴《青絲井的傳說》,《江湖墟》,《隙中駒》,《長安古意》,《懺》,《魔瞳》,《人語驛邊橋》,《脂劍奇僧錄》,《刺》,《洛陽女兒行》,《石榴記》,《塵鏡蛛奩》,《弓簫緣》,《龍城》,《杯雪》等作品)大愛,小椴!


小椴的武俠,與國家之仇無關,與天下大事無關,更多的是市井之間的絕處見俠氣。。

至今印象深刻的就是開唐中說到羅卷追殺大虎倀,大虎倀參加西州募以避禍,李淺墨坐在轅門外大石上,對往來眾人說,眾人皆可入,大虎倀不得。一副少年意氣的樣子,當時心中莫名就熱血了…


靠的是天才和嘔心瀝血,工麗。

但終究不是經歷過大時代的筆觸,決定了他寫不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種簡單卻流傳千古的文字來。


讓我記住了很多名字很多地方很多句子很多嚮往,長安、洛陽居延、、天與地當袖手 淮上之人無南渡緹騎之旅不過江,那一場杯雪之交,那一場洛陽的猝不及防的愛情,請從絕處讀俠氣的豪邁,何妨裙釵與登壇的堅守堅強,讓一切煙消雪逝風流雲散的淡然。。


剛剛看完杯雪,得寫個感想。

杯雪是我唯一看過的小椴的作品,所以我只談杯雪。但看樓上的評論似乎這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了。

一本好的武俠小說(或者任何幻想類的小說)必須要設一個好局,要有完整的世界觀。這個世界的豐富程度直接決定了這本武俠小說能到什麼境界。之後才會比人物,情節,情懷,武功,腦洞,等等。

杯雪的局很明顯。轅門,淮上,文家,再加一個朝廷作背景。三足鼎立。小椴把結構寫得很清楚。但論這個局的豐富程度就如此而已了。對比金庸,古龍小說中的各種門派層出不窮,杯雪的局真的很簡單。

再說人。一流的武俠小說都會有破(jiao)局人的角色,比如令狐沖於笑傲江湖。在杯雪中破局人是駱寒。不得不說這個人小椴寫的很好。雖然正面描寫不多,但大氣磅礴。和他比起來,易斂這個本來應該也是男主的人物真的是情節弱到讓人受不了的地步了。跟他有關的情節全都是彈琴,喝酒,救妹子.......(除了還錢那段,那段不錯)這讓讀者怎麼佩服這個英雄?當然也有可能他根本就是用來突出駱寒的。再說本書的「第三主角」袁老大,最後兩章才出場,之前伏筆實在是埋得很好,出場之前先讓蕭如女神為他死了。出場之後就有點讓人失望了。寥寥幾筆帶過,還和駱寒布了個讀者完全意料得到的局(此處翻白眼)。

次線人物倒是很精彩。蕭如和趙家二老都寫得很吸引眼球。但要說有多豐富也就僅此而已。

小椴很擅長場景描寫,特別是在同一場景里安排各種高潮迭起。單說這點已經比溫瑞安不知強到哪去了。

最後說下情懷。都說金庸寫得好是因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我認為絕對不是。不然金庸最好的小說不應該是天龍八部,鹿鼎記,而是射鵰和神鵰。就單說射鵰吧,難道它好就好在傻小子郭靖的愛國精神?新垣平說過沒有武只有俠那叫雷鋒日記!(個人以為這是梁羽生比不上金庸的原因)

杯雪在我看來思考是有了,但深刻沒到。確實我從袁老大和他周邊眾人身上看到了對家國的思考,但這種思考沒什麼新意,無非是同一個問題,書里所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堅持罷了。加上小椴各種詩詞亂入,這個故事想表達什麼真讓人有點看不明白。我覺得武俠小說還是要跳出家國天下這個局,至少不能總從為國還是為己的角度寫。麻煩大家都多點創造力行嗎?

小椴的文筆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但詩詞真的太多了,已經累贅到了影響閱讀的地步。

總的來說杯雪是好的。但如果杯雪是小椴的代表作,他離寫出一部偉大的作品還有些距離。話雖這樣說,上一次看武俠看得這麼過癮還是看鳳歌的滄海。估計近期會補一下小椴的其他作品。最後補一句,好喜歡蕭如。


「一天飛灰,一世泥沼。所有超拔,都是沉陷。」

剛剛看完小椴的《借紅燈》。短篇,格局不可能很大。但是還是蠻震撼的,無人是主角,也無人不是主角。一直期待遲暮晴和古衫的對手戲,但最終只有一個連話也無一句的乘月而來,斬敵而去。一盞紅燈,是溫暖,是感謝,也是空曠,是悵惘。這一場本應玉色公子和帝女花而成行的比武招親突然成為一場荒誕的笑話。

古衫最後娶了一個世俗而宜室宜家的小門農家女,作者一筆帶過他眼底的無奈,我去覺得渾身都冷。婚姻至此也不再屬於自己,玉中之裂的傲骨是否也將永遠潛行?封喉女捨棄了自己也沒能真正換得他的風華永綻,只得哀婉一曲蒹葭。

唯一的遺憾是有些地方還能看出作者在掉書袋,不太自然,有時會有些突兀。引用許多楚辭駢文,似乎不如自己寫些符合場景的對話。


最開始是從《今古》上看到《長安古意》,再是《洛陽女兒行》《開唐》,再看了他的所有的中短篇,在他之前沒看過武俠,對於小椴,於我一直覺得驚艷,筆觸細膩,文風古樸,詩詞更是隨手拈來。好似現在的濁世里的一股清流,淺淺的淡淡的,百轉迴腸。《懷雪》沒看,有時間補齊。看過的書不多,也不會分析文體結構之類的,僅個人喜好。


很早前在雜誌上看了他的一個短篇懺,粉到了現在。


好久不見小椴的消息了。

還是在今古傳奇連載上看到他的小說。

文字功底很好,架構立意都挺好,書中的打鬥也是另尋它路,是那一批武俠作家中最喜歡的一個作者了。


以前的長安古意和杯雪很喜歡,現在的嘛,已經不看了,盲目的追求文筆的華麗,小說里的俠卻離他越來越遠了,筆力不足,讀他小說總有一種該寫未寫之感,或許像李淺墨一樣,小椴仍在旅途中尋找自己的俠


推薦閱讀:

古代的俠客背著劍和刀每天不累么?或者他們有很好的方法攜帶武器?
為什麼中國的單手劍不配盾?
如何評價蕭如瑟的小說?
《英雄志》為何至今沒有結局 ?
一個關於劍客的故事。?

TAG:小說 | 文學 | 武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