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帝製為什麼沒有出現英國式貴族制約王權的情況?

中國封建社會,就是一部帝制更替的歷史,社會,時而進步,時而退步,總體來說,沒什麼實質性的進步,以致遭人魚肉。而英國的封建社會卻是另一番樣貌,強大的貴族勢力,往往是轉化為制約國王的力量,不斷促使國王頒發限權的憲法性文件,而不是取而代之。是什麼力量,使得中國開朝君王堅信自己的王朝必能永固,而不是重蹈前朝覆轍。而如此多的王朝更替,一個時代一個時代的經驗,為什麼就沒有使中國人自發的認識到封建帝制的核心問題?難道,中國人真的是如此熱衷帝制,至死不渝?


一 周代的封建貴族

周公所代表的、為周王朝早期江山的穩定、國家體制與「意識形態」的確立做出貢獻的那一撥人,為中國歷史帶來了唯一的貴族階層。

為什麼不是武王、太公,而是周公幫?因為武王滅商三年就亡故了,太公被文王相中都六七十了,他們輪不上了;而且武王滅商只是佔領了商的核心地域:河南和山東的一部分,今河北、山西與山東大部都沒有拿下,何況武王滅商只是滅了商都,對河南一帶的統治也不穩固。

多虧周公營造洛邑(周王朝東方殖民開拓的橋頭堡),平定武庚之亂,繼續分封諸侯才使得周代政治有了基本盤(桐葉封唐(後來的晉)、將燕、齊、魯的封地分別向北向東拓展,都是周公時期才做到的)。不過地盤雖拿下、政權雖穩固,但周公們(上古中國的那些功績都歸給一個人的現象,或許應當是以一代多)最大的功績反而是通過分封建國構築周王朝統治商地的東方統治秩序的同時將農耕小邦周的德治、人本文化替換了商業大邦殷的尚鬼、信神文化,而後又把商文明的其他元素汲取過來,造就了一套禮樂、宗法、分封相融合的家族分封、禮樂維穩的秩序正是在這樣秩序之下,華夏族自三皇五帝便開始傳遞的中土文明在周民族這個西方邦國手中與商民族的東方文明更加完美地融合了起來。而且,這套制度,也為周王朝同化四方「夷狄」部落提供了可能

周公制禮雖然是一種明禮定分的行為,但畢竟周代的交通、通信條件不發達,所以一定程度上,周公的制禮作樂提供更多的是穩定與秩序,而少有對多元文化的專制滅殺(所以秦始皇要修直道,後世帝王盛世就修路修驛站,宋代還有官方報紙,清代更恐怖,直接允許地方大員上奏密折,所以後世專制愈演愈烈,硬生生地把古典中國變成了被後人罵成「封建」的專制中國),這就使得各地的多元文化與周王室的正統新文化得以多元共生。而這一點,與周公提供的秩序本身,為周代封建貴族的形成提供了可能,而且也確實形成了西周的封建貴族。

為什麼孔子、孟子等儒家大人物會那麼崇拜周公?為什麼即便荀子、韓非雖不主張恢復周公的制度,也會推崇周公當時的舉措?(荀韓是講究與時俱進的,所以周公在當時的作為值得贊同,但現在再回到周公就不好了,就要被周公等先賢以及後世之人笑話了)就是因為周公們給西周奠定的基調實在是太美了:那種禮樂宗法的貴族秩序,那麼彬彬有禮、溫文爾雅,而且還是在生產力不那麼高的時代,貴在難得。可惜,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一點孔孟墨老莊都沒悟透或者說相通,所以他們要不復近古、要不復遠古,就是捨不得落日的黃昏美

二 中國貴族階層的終結

西周的這種封建貴族(西周是中國唯一的一段封建社會)憑藉著至高統治者的分配(注意,天子在西周可是相當於教皇加皇帝之於西歐封建社會的,政教合一,但這個教不是神學型宗教,而是禮儀宗法,也可以說是拜「祖宗」的宗教),政權與德治意識、禮儀文明、拜祖信仰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傳個四五代問題不大,傳個八九代也是可能的。但畢竟血緣稀疏、血遠親儘是致命傷,你起初設計得再完美,也避免不了隔了好幾代血緣後親屬關係的淡漠,而一旦親屬血緣關係淡了,維繫體系運作的基本綱領就散了,禮壞樂崩是必然的

在天子層面,傳到第10王、第9代的厲王就開始出問題了:統治者自己都忽視了秩序的可貴。而後的共和執政(周公爵召公爵共同代理天子行政)以及幽王的胡鬧,挑逗起來了血緣稀薄後各方諸侯的野心,一開始都是姬、姜、姒等大姓在鬧騰,姓姜的申國和姓姒的褒國爭奪幽王后的位置,這個是序幕,而後的周鄭戰爭是開始,再然後的春秋戰國,簡直就像是西歐的中世紀後期,晉似法、楚似英、宋似荷、齊似西、周就剩下個西歐的那種羅馬教皇國(洛邑),然後是似德的秦兼并天下。這個過程,正如歐洲王室從中世紀到一戰那樣,消耗了不少貴族(和西歐封建社會一樣,打仗是貴族的特權與榮耀,平民和奴隸只是搞後勤的)。

發端於晉、普及於秦的郡縣制度就像西歐封建社會中各國國王消滅地方諸侯的過程(說楚國像英國,一點是因為楚文化本身就是江域文化,與周不同,不服周嘛,另一點便是,楚國一開始就沒有怎麼執行過分封制,很像英國經幾番外族入侵而沒有貴族割據),開啟了官僚代理人(士)獲取地方行政權的過程,而秦國的政體也在商鞅變法後,在中央層面開啟了官僚代理人(士)獲取中央行政權的過程。戰國郡縣制與秦國軍功爵制打破了封建制與世卿世祿制,是官僚代理君主的行政模式取代貴族與君主分層分土統治模式的一次體製革命。

這樣的變革,如若能發生在技術生產力十五六世紀那種水平的時代(北宋也行,明最好),那麼中國或許就不會走上秦漢隋唐宋這樣的開明君主制以及金元明清的那種帝王專制的道路。但是歷史並不能假設,貴族這種與統一疆域內的君主制相對立的階層也便在中國過早進入大一統的歷史進程中消亡了。補充一句:這裡說的過早只是與西歐想比而言的,對於中國這種地理氣候以及農業為主的社會,統一是必然的(具體論述可參看黃仁宇《中國大歷史》),也就是說,對於中國而言,西周封建貴族的消亡也是必然的。

三 英國貴族

英國式的貴族可謂是全世界全歷史最幸運的貴族,也是最獨一無二的貴族,是無可複製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①在歐洲大陸的貴族們還在與君主勾心鬥角以及東方各國官僚逐漸取代貴族的西方中世紀同時期,英國貴族居然和君主簽訂了《大憲章》,約定了雙方的權利義務,妹啊,咱能不能不這麼和諧?

②在歐洲大陸各國貴族用文藝復興人才以及宗教改革家與其他貴族、君主乃至教皇主教作鬥爭時,英國貴族出口內銷兩手轉:出海去和西班牙玩起了海盜遊戲與海軍競賽,在國內圈地搞起來養羊業賣羊毛,最終把奢侈的西大大經濟上拖垮、軍事上挫敗,咱能不能不這麼識時務?

③在歐洲大陸先後興起了荷蘭與法蘭西革命的浪潮之時,西歐的君主制受到了第一波衝擊,英國貴族與資本家玩玩內戰、殺殺國王、搞搞獨裁、又去復辟、復辟不滿了還先後迎了兩個外國人來給自己當國王(荷蘭威廉、德國漢諾威喬治),最後還把議會搞到了國王的頭上,連皇位繼承都得聽議會的法律,靠,咱能不能再頑皮一些?從而在工業革命之前,把國家政權握在了自己的手上(成功避免了君主專制形成後被民眾革命推翻所造成的連鎖反應,也為資本家、航海家、藝術家的茁壯成長提供了多元贊助人,避免了專制君主與中世紀平民對進步力量的侵害。)

④當工業革命不斷推進,全球化時刻到來,歐洲大陸的國家管理還在中世紀和近代的交叉口徘徊,東方大清還英法德西荷傻傻分不清楚的時候,你妹的英國搞起了考試製度和文官制度,在生產力猛增的時代開啟了官僚代替貴族治理國家的閥門,然後貴族也全身而退,即便繼續做官,也可以說,俺們是考上滴文官,貴族只是俺們滴血緣與身份。妹啊,咱能再識時務一點么?

⑤到了一二戰,英國的君主與貴族站在了人民的一邊,儼然一副民族國家象徵的樣紙,而非歐陸及亞洲那些君王貴族的猙獰嘴臉,尤其是二戰,英國王室VS納粹狂戰士,再到後來的冷戰,英國王室及貴族VS蘇聯鐵幕與鐵腕統治,對手形象太差,反襯出大英皇家的尊貴,然後和大英皇家有關係的各種英國貴族也就順帶把紳士形象與騎士精神帶到了現代,最終保住了自己的爵祿、地位與身份,天下還有比英國王室及貴族更識時務的么?明明是中世紀的東西,卻能柔柔地在歲月流光中屢屢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難不成學過《道德經》?

總結,英國貴族幾乎是全人類歷史的獨例,太獨特又太幸運了。識時務而又有時代的發展做助力,西周貴族生得太早,生的地兒(內陸農國)也不適宜貴族生存,又沒有時代的後續助力;歐陸貴族不識時務,先和君主對抗,再和資本家對抗,再和民眾對抗,然後自己掛了。英國貴族太過獨特,沒辦法,英格蘭的地理位置、時代機遇等等都搶了先機。


謝妖。

那個,你說的英國式制約王權的情況中國有啊,怎麼會沒有呢,春秋時代就是啊。立憲法倒是不至於,但是歐洲封建制的要素中國都是有過的。

只不過秦以後中國脫離封建社會了,變成完全不同的一種王權專制社會形態。至於「中國2000年封建時代」之類的說法,都是過去引進西方歷史理論時發生的美麗的錯誤。

所以你的問題就應該是,為啥歐洲國家一直那麼原始,沒進化到有中國特色的封建時代。

其實歐洲也有過這個階段,某些國家都接近過專制王權的模式,但是近代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直接和封建制度短兵相接,中央集權制剛有眉目就被扼殺了。

在古代特別是中世紀,中央集權王國是比封建制度先進的一種制度,包括伏爾泰那圈人也對中國帝制下的某些優越性心馳神往,無論從客觀還是主觀角度,都不應該開倒車的。

資本主義憲法誕生在歐洲,是因為封建制的某些落後特性滿足它的誕生的條件,並不能等同於封建制本身的先進性。

這就好像生物進化,恐龍無疑是白堊紀最先進的生物形態,哺乳動物祖先在當時是比它落後的,但是哺乳動物進化到了人,而恐龍滅亡了。


貴族產生之難,和皇帝的專制獨裁有關。獨裁君主不會允許存在貴族階層,制約君權。因此,皇帝是排斥權貴世襲的。漢高祖劉邦的江山是一幫兄弟和功臣幫忙打下來的。當了皇帝後,劉邦就大肆屠戮功臣,還立誓:「非劉氏不得封王!」即便是封了王的兄弟叔伯們,皇帝們也不放心。因此有了漢景帝時的六國之亂,皇帝用暴力收回宗室諸王的實權;到了漢武帝,他整天琢磨著找借口剝奪宗室的爵位。同胞骨肉都如此,異姓功臣更是不能永葆富貴。衛青—霍去病家族功在社稷,還湧現了皇后與太子,結果只傳了兩代就被誅滅滿門。「盛極而衰」、「月盈則虧」,被權貴們視為真理,後者深諳韜光養晦之道。東晉的王導家族、唐朝的郭子儀家族,莫不如此。貴族人家自己都不敢世襲權貴,以免惹禍上身。

如果一定要說中國古代存在貴族,那麼勉強湊數的只有「皇室」了。皇室子孫可以世襲爵位,且有可能染指龍椅,但這不是絕對的。專制君王要防範一切權力威脅,對至親的兄弟子侄也不放過。如何管束皇族,是歷代皇帝考慮的重要問題。一般情況下,對皇室寬容,優待宗室並授予實權的王朝,往往禍起蕭牆、同室操戈,比如西晉、南北朝、明初;對皇室嚴防,苛待皇族甚至軟禁皇族的王朝,皇帝往往又在關鍵時刻找不到可以依靠的力量,比如遭人篡國的曹魏就苛待皇族。清朝對皇族的態度相對中性,做法比較成功。它只授予近支宗室爵位,不拒絕皇族擔任官職,但有嚴格的規定,和他人一視同仁。結果,清朝皇室骨肉相殘的程度最輕,皇權沒有在家族內部受到衝擊。需要指出的是,皇室成員的人口比例是相當小的,構成不了所謂的「貴族階級」。

貴族政治的缺失,有利也有弊。弊的一面就是中國社會缺乏「貴族精神」。貴族精神,似乎是一個類比西方歷史的概念。西方的貴族不全是建立在爵位和財富之上,更主要是與榮譽和責任相掛鉤。真正的貴族視榮譽為生命,獨立正直,勇於擔當,敢於衝鋒陷陣,富有號召力,被視為社會的中流砥柱。一個衣著光鮮的暴發戶和一個破落寒酸的貴族同時走到大街上,西方民眾會向後者致敬。這就像民國時期的雲南彝族,成分有黑彝和白彝之分。白彝是普通大眾;黑彝是領袖,是戰士,服務鄉里,操持公務,貢獻智慧,類似於西方的貴族。當時,儘管黑彝生活困苦,為生計奔波,但依然把舊衣服洗得乾乾淨淨,穿著打扮整整齊齊,走路幹活挺直腰板。遇事,黑彝急公好義,把握鄉里的主導權,白彝服從黑彝。中國傳統社會就缺乏類似的貴族,少的是領袖、多的是看客,少的是公義、多的是私利。地方鄉紳扮演了類似角色,但鄉紳家族本身流動性很大,極難世襲成為貴族家族。

………………………摘自 張程《衙門邏輯》


我們有其它的制約方式,最早有類似於貴族的制約,就是門閥士族,我記得直到東晉士族勢力都很強。後來到隋朝士族開始瓦解,到唐和後面一段時間,外戚內宦的實力都很強大,加上文官集團互相制約。從明朝開始,進一步中央集權,外戚內宦受到打擊,實際上太監的實力是受到皇權完全控制的,朱元璋想要制約文官集團,自己取代丞相的工作,但是還是沒辦法........明朝中期到清,文官集團的實力非常誇張,部分可以架空皇權.........


首先需要澄清一個觀念,高中教科書上的中國兩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其實是值得商榷的。

封建指的是分封建土,西周春秋時期才是真正的,漢代也有一陣,比如漢初的「非劉姓不封王的政策「,分封的王是有領土的,在自己的封地上權力很大,但也算不上嚴格意義的,這種制度一個典型特徵是地方可以約束或者抗衡中央,但是這種制度也導致後來的七王之亂,之後就開始收權的制度改革。

而中國大部分的歷史,是在皇權專制中的,從秦始皇的郡縣制開始,地方權力收歸中央,這種中央集權或者皇權專制在康乾盛世時達到頂峰。

而當一個君王的權力達到頂峰的時候,你覺得他還能有多少理性去革自己的命。

其實中央和地方的權力制衡,我覺得也是各個王朝興衰的一個因素,即使現在,也值得研究。


篇幅較長,不過我覺得有助於回答問題,雖然大部分摘錄極少自主回答。

中國並非是沒有題主定義的類似歐洲那種貴族,只是近代沒有那麼大的影響,中國古代有許許多多世家貴族,既所謂的士族,是東漢至隋唐時代對皇族最為制約的勢力,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門閥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從兩漢到隋唐最為顯著的選拔官員的系統,其實際影響造成朝廷國家重要的官職往往被少數氏族所壟斷,個人的出身背景對於其仕途的影響,遠大於其本身的才能與專長。直到唐代,門閥制度才逐漸被以個人文化水平考試為依據的科舉制度所取代。東晉會稽(紹興)是士族的巔峰。

以下摘錄於歷史資料《中國古代史複習概要》

—————

士族是中國東漢後期至南朝末年在社會上有特殊地位的官僚士大夫結成的政治集團。

興起

東漢時期,士人主要通過察舉、徵辟出仕。被舉、被辟的人成為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門生、故吏為了利祿 ,甚至不惜諂附、賄賂以求固結。大官僚與自己的門生、故吏結成集團 ,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 。東漢 後期 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 ,門生 、故吏遍於天下 ,因 而又是士大夫的領袖。所謂門閥大族,就是在經濟、政治、意識形態上具有這些特徵的家族。東漢時期選士首先看族姓閥閱,所以門閥大族的子弟在察舉、徵辟中照例得到優先。門閥大族是大地主中長期發展起來的一個具有特殊地位的階層。當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們聯結、周旋。門閥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勢力更具有壟斷性,實際上統治了這些州郡。

發展

漢末 社會 中的世家大族 ,魏晉時稱為士族 ,影響很大,名士多出於這個階層,或者在政治上與這個階層結合在一起。曹操由於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說來不為名士所尊重,故而一再發布「唯才是舉」令,選用那些不齒於名教但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但曹操不但沒有籠統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強調的德行標準,而且很重視對名士的爭取。曹操死後,曹丕 在尚未代漢稱帝之前,採納了陳群建議的九品官人之法,即九品中正制。實行之初,士人品定之權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裡,中正採擇輿論,按人才優劣評定品第高低,多少改變了東漢末年名士品評人倫、操縱選舉的局面。

興盛

西晉時雖仍襲用九品中正制,但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評定者家世的封爵與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不能起選擇人才的作用,以致於上品無寒族,下品無士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為鞏固士族力量的工具。西晉規定高官顯爵者各按官品高下佔有田地,並在全國範圍內以法令形式承認私家依附農民。雖然法令規定免除國家租稅、徭役的戶數,但在佔有大量田地情況下,高官顯爵者必然擁有更多超過法令規定的從事勞動的依附人口。在佔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基礎上,後漢、曹魏以後世代高官而且世襲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擁有特殊優越地位,形成門閥士族。

巔峰

西晉亡後 ,在門閥士族的擁戴下 ,東晉王朝得以建立,但統治階級內部,存在著北人士族與南人士族、北人士族中的上層與下層、皇室司馬氏與僑姓大族、各大族之間、中央與地方(揚州與荊州)等錯綜複雜的矛盾。終東晉一朝,門閥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桓玄曾一度推翻司馬氏統治,自立為帝,後失敗被殺。 南朝宋武帝劉裕從東晉門閥專政、王權弱小、方鎮割據的積弊中汲取教訓,努力加強皇權,因而南朝世家大族雖然在社會上經濟上的優越地位未變,不僅擁有大量田地,而且封山占水,實行莊園經濟,佔有廣大田莊山澤和附屬於土地上的大量依附人口,但實際軍政實權大為削弱,政治權力主要已不在他們手中。南朝士庶之別非常嚴格,士族通過仕宦途徑和婚姻關係來維護門閥制度,形成封閉性集團。士族所居官都是被認為「清顯」的職位,一般不理政事。士族中又有高低階層之分,兩者之間一般也不通婚,低級士族擔任的某些官職,高級士族不屑擔任。侯景之亂使世家大族 遭受 沉重打擊 。 承聖三年 (554),西魏軍攻佔江陵,俘衣冠士族數萬口,驅入長安為奴婢。這是對南方門閥士族的一次沉重打擊。在陳朝,無論僑姓士族或江南士族,不僅政治上早已無所作為,社會聲望和經濟地位也都一落千丈,但是門閥勢力仍佔有重要地位,成為中央政府的掣肘。

衰亡

其後自南北朝後各朝各代都通過各種形式在不同程度上打擊那些氏族門閥,如建立國學館、編寫氏族志時把各大姓地位都降下一等、科舉制 等等。其中以科舉制最為重要。隋代開始的科舉制,歷經唐、宋、元終消滅了那些氏族門閥。像初唐的「關」、「崔」、「鄭」「王」家族經科舉制削弱下來,至唐中期其地位已完全下降。

至於中國為什麼直到近代才會有推翻封建社會的勢力和能力,摘一篇人民日報出版社發表的文章吧,相信更能清楚的說明題主的問題。

———————

中華民族有兩千年的封建史,漫長的封建社會存在大量的農民起義,正確地認識農民起義的性質,尤其是農民起義是否帶有反封建性,對於高中中國古代史教學是非常必要,但現在又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認為,農民起義不具有反封建性,理由如下:

一、從農民起義與封建生產關係的關係看,農民起義不具有反封建性。根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生產關係是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相互關係,它包括生產資料歸誰所有、產品如何分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地位。農民在封建生產關係中與封建地主之間形成租佃關係,它與地主之間形成了一對矛盾的統一體,作為階級概念的農民,必然對應著封建地主階級。農民參加起義的目的從生產關係上說,並不是要推翻封建的生產關係,而是要迫使封建統治者減輕剝削,或者是改變自己在封建生產關係中的地位而變成封建地主,因此我們看到即使是成功了的農民起義,在改朝換代後,大大小小的農民領袖變成了大大小小的地主,封建生產關係仍然存在、甚至於進一步鞏固。誠然,歷史上,從王小波、李順起義到明末李自成起義、再到近代史時期太平天國運動,提出過均貧富、均田免糧等口號和《天朝田畝制度》中絕對平均分配田地等主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農民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不滿,但這些口號或主張都只是作為動員農民參加起義的策略,並沒有也不可能實施,因此也沒有改變封建生產關係。既然農民起義連封建生產關係都不反對,又怎能得出農民起義反封建的結論?

二、從農民起義與封建政權的關係來看,農民起義也不具備反封建性。由於當時封建統治者的殘暴統治,民不聊生,農民為獲得最起碼的生存權必然揭竿而起,農民毫無疑問地反對當時的封建統治當局,但我認為,農民這時候反對的是殘暴的封建統治者,並不是封建制度,相反,我們可以看到,當農民起義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有農民領袖稱王稱帝,從最早的秦朝末年陳勝吳廣到唐朝末年黃巢、元朝末年朱元璋、明朝末年高迎祥李自成、乃至近代洪秀全、楊秀清等等,可以說貫穿了整個農民起義的歷史。而且,一旦奪取政權,農民起義的領袖就變成了封建統治者,如朱元璋、李自成。正是由於農民自始至終都不反對封建統治,因此也就不具備反封建的性質。

三、從農民起義在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來看,農民起義也不具備反封建性。我認為農民起義在封建社會發展歷程中,起到的是自發調整封建統治秩序,推動封建社會向前發展的作用。農民起義必定打擊當時的封建統治者,為鞏固統治,繼任的統治者必然減輕對農民的剝削,把封建剝削降到了農民能接受的程度,從而推動封建社會向前發展,例如漢高祖劉邦吸取秦朝滅亡教訓,修養生息;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朝滅亡教訓,知人善任,勤政節儉等等。同時,農民起義促使腐朽封建統治者滅亡,新的統治能力強大的統治者上台,也使封建社會繼續發展。由於最高的封建統治集團採取世襲制,王朝建立初期統治者的勤政節儉逐漸被其繼任者拋棄,奢侈腐化,對老百姓則是苛捐雜稅,嚴刑酷法,統治集團越來越腐朽,對封建社會發展造成不利影響,而農民起義打擊了舊的腐朽的封建集團,自發地選擇了較為優秀的封建統治集團,如用李淵家族取代了殘暴的楊廣統治集團,使封建社會出現了少有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總之,我認為,無論從理論還是現實的角度看,單純的農民起義本身並不具備反封建性,民主革命時期,農民之所以能在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中發揮重要作用,主要還在於無產階級的領導。———————

我可以用一句話概述,古代農民能造皇族的反,卻難以造社會制度的反,直到近代辛亥革命才造了制度的反。


推薦一本書,吳稼祥,其實中國的統治者一直要解決這麼一個問題,就是權利的正當性來源,一開始的遠古時代的權利來源是天,但是後來發現天是會變的。後來的權利來源是神龍(別笑,書里真是這麼說的),這神龍外袍被中國的皇帝一直穿了兩千年。所以貴族政體在中國根本就沒發展的機會,可能是大智慧的制度創造者在某個歷史時刻沒選擇用貴族政體體現權利的正當性來源吧。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先秦不說,就說近代明清,哪個不是貴族制約王權?一個官紳納稅政策讓雍正至今在史書里都沒落個好,明朝除了太成二祖和特別會玩的世宗嘉靖,其他哪個皇帝不是得聽貴族考慮?就比如建國以降,也是二代治國。。


歷史愛好者,不請自來。

歐洲的王室之間互相通婚,且文化有共通性(同繼承自羅馬帝國),甚至有歐洲大陸的王族去繼承英國的王位這樣的事情發生,還有一個國王擁有兩個國家這樣詭異的事情,這和我們春秋戰國時代很像嘛,就少了一個周天子了,話說春秋戰國時期,除了三家分晉,也沒怎麼看到貴族取代王族奪位的事情,最多不過扶持傀儡國王,甚至在春秋時,一國諸侯打下另一國,也只能要求割地賠款納貢,他國王位還是得另立個對方的王族子嗣,還回去的。

我認為這是因為當時有這樣的血統文化,以及保障這種文化的各王國之間的聯姻關係網,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貴族干倒國王后,不是不想取而代之,而是不能做到啊,否則其他王國會幹涉的。中國和西方的封建時代走向的分叉點,就在秦朝,我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所以過於早熟,皇權失去了制約和保障,要麼贏家通吃,要麼失勢滅門,貴族真走到把皇權壓制了以後,也只能篡位了,缺少能干涉本國內政的外部勢力,也就缺少了臨門一腳時期的剎車桿了。


其實,這一切都離不開經濟,在中國皇帝的權利一步步增強,這是因為經濟逐漸由地方控制轉向中央控制。最早的井田制,用井字分割的九塊土地中,只有一塊屬於天子,這塊土地必須被優先耕種,然後人們才能去耕種分封的土地,九塊才一塊是天子的,很明顯,掌握其他八塊的人,權利依然不小,甚至天子都得讓三分。後來分封制被一步步徹底取消,郡縣製為主。連人事任命全的皇帝點頭,土地更是沒有,你拿什麼和皇帝叫板?即便有時候賞你點耕地,但注意那不是封,那些地,還是皇帝的,他可以隨時收回,而且你只享受收入,不能管轄。

那為什麼英國,皇權反而被限制了呢,這還是經濟,英國以商業為主,成就了許多商人,當這個群體足夠強大之時,自然制約了皇權,雖然中國古代也有有錢人,但都得仰皇帝的鼻息,他們大多都是靠皇帝賞,而英國商人不靠皇帝就靠本事,一個重農抑商,沒皇帝給的土地別想太多,一個重視商業,不需要你王給我什麼,我也能富甲一方。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漸漸的,中國的皇權是增強,英國反而削弱了


外來征服者(打天下)和本地貴族(土豪)的區別,就這麼簡單,沒別的了。


因為中國在隋唐後就用科舉制消滅了貴族。取而代之的是文官制度。

即便在文官制度下,皇權依然嚴重受到威脅。到宋朝,除了開國那兩位,其他皇帝基本都是虛君,

當宋朝大半隻腳跨進近代的時候,被滅。

元朝開始皇權不斷加強。晚明中國又有半隻腳踏入近代,又被滅。


因為那段時間不是封建社會就這麼簡單,馬克思都知道幾種社會論不適合西歐外。


我提一點,古代中國的華夏政權從未間斷地與游牧民族發生大小規模的征戰。似乎禮儀之邦干不過粗野蠻夷,生產力低下的文明逆襲農業發達的文明。

對於政體選擇的現實問題是,游牧民族的習性逐水草而居,不可能被固定在一片土地上從事生產,這是由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相互作用並且共同決定的。因此,一個鬆散的封建制的華夏政權,一來不能集中力量抵抗游牧民族的侵擾,二來不能在社會文化上影響同化他們。相反,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往往能有效抵禦蠻夷的入侵,在戰爭中不落下風的前提之下,通過政治聯姻,邊境貿易等活動,才能成功輸出理論,思想,文化,技術,一些少數民族才被同化,並且建立先進的政治制度。經濟軍事強大,禮法才能服人。當代社會何嘗不是。

所以說,古代中國幅員遼闊,偏好中央集權,這個過程中,與少數民族間的衝突和融合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天子會說:不是我自己想當皇帝,是全天下的子民選了我當皇帝。


絕不能把落後當做先進,也不能把野蠻當做文明。

中國人只看到西方強以為是西方制度好,蒙古也能稱霸世界,蒙古制度先進?

清朝晚期硬是把幾千年的制度改革成果一步步還了回去,皇帝沒了,群龍無首,中央沒了,四分五裂,軍政沒了,一地雞毛。要是1840年能重回軍國主義,靠著鐵路和免費牲口,打到葡萄牙沒問題。

君主立憲(貴族聯盟)先進?那豈不是回到晉朝了。公民(奴隸)制先進?那豈不是又回到商朝了?

貴族聯盟在中國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傳統,可以說從三皇五帝之前,中國大地就已經是城邦林立,千年方國、千年世家不知道有多少,但隨著春秋戰國時期戰爭不斷擴大,貴族最終被淘汰出局,軍國主義獲勝。軍國主義下,不會打仗的君主要被淘汰,不會打仗的民眾也會被淘汰。

而秦朝所面臨的問題,一是沒有敵人,軍國主義沒有存在意義,另一個就是幾千年的貴族傳統,中國的貴族絕不是從周朝分封那麼簡單,以贏姓家族為例,在商朝就是世襲重臣,夏和周兩朝是作為失敗者,再往上追溯,涉及了大禹時期的政治鬥爭。世家經過幾千年的成長,已經變成一姓、一族、一國的程度,秦國如此,趙國也是如此,楚國更是。姜太公家族史太短,就出現了田齊代姜。國君的後代們,自然就是國家的主體民族,也就是公族,也稱公室,國家繼承人稱公子(公子小白、公子扶蘇)。相比之下,英國貴族那是小兒科,你家貴族同族同姓有幾千幾萬幾十萬?

中國之所以要統一,不是北方人要統治奴役南方人,或是西方統治東方,而是為了長久的和平,以一次戰爭終止所有戰爭。秦朝之後的幾次分裂,人民不斷的反思,都不斷加深這個觀念,統一不是某些人的奴役,而是普惠的和平和發展。就連遼金元清也都懂得這個道理,中國的奴隸制度在帝制時期一點點削弱,直到清朝徹底廢除奴籍。

歐洲人的歷史很短暫,特別是西歐人應該從西羅滅亡開始。像英國它就是,西羅滅亡才出現亞瑟王的原型,法國那更不用說,做了幾百年羅馬人,反而開始蠻族化。歐洲人顯然是不懂和平的珍貴,戰爭本來就是貴族間的遊戲反正死的多是窮人,歐洲貴族都是親戚,國家亡了也可以改換門戶,可以說窮人就是貴族遊戲的戰利品。直到一戰二戰,歐洲人才真正知道戰爭的威力,戰爭不斷升級,早就不是貴族遊戲,是生死存亡問題,輸了不光是做奴隸,有時連奴隸都做不成,直接被屠族屠國。

歐洲人很眼饞奴隸制度的暴利,以為實力強就能所向披靡,殊不知奴役的人越多越危險。奴隸制度最成功的是大英帝國,當初比大清朝人口還多,是4億5千萬,但是一百多年轉眼過去,中國有近14億人口,英國還剩六千多萬,不光是殖民地脫離英國,連移民地也要離開,加拿大、澳大利亞可是純正的英格蘭人國家,同一族都離心。英國本土就倆大島,愛爾蘭人感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離開了,大英就剩北愛爾蘭那一小塊,但是北愛爾蘭也覺得受壓迫,也要鬧獨立,有了北愛爾蘭共和軍。就連不列顛本島都有分裂趨勢力,蘇格蘭人也想獨立。強盛時候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現在才發現自己是裸泳太平洋。滿清貴族要知道是這個真相,活活能氣死。君主立憲估計也就日本當個寶,畢竟日本皇室迴光返照又被打回原型,靠著虛君還能延續下去。

英國是根攪屎棍,神羅強時削神羅,拿皇統一大陸時組織反法同盟,羅斯崛起削羅斯,德國崛起包圍德國,一戰打完,德國乖乖躺下,歐洲就英國最強,該英國統一歐洲,英國又不幹了,還想平衡,開始建立反蘇包圍網,順便加固德國包圍網,軍人獨裁政權紛紛扶上台,法西斯就是這個背景下產生的。三德統一中西歐時,英國積極反對統一,德國視英國人為日耳曼人,奈何英格蘭老爺目中無人仍自覺天下第一。可以說,歐洲之所以無法統一,主要是因為有不列顛這個不大不小的島。

公民制本就是一種差異對待,就連古希臘人都覺得不公平,農村公民不如城市公民待遇高,連一個縣都搞不好,還想管一洲甚至六洲四洋,痴心妄想。法國人鬧大革命為了什麼,不就是公平,結果是換了一波人做奴隸主,大家只好接著鬧,鬧完國內鬧國外,靠著免費士兵橫掃歐洲各王國,打贏了奴役剝削其他國家,那麼國民就都是奴隸主了,也就不鬧了,安安穩穩團結在拿皇周圍。


歐洲的貴族是世襲的,世襲的好處就是分權,限制王權,貴族領地內的事務由貴族自己說了算,其權利不能輕易被國王剝奪。中國古代的貴族,雖然也可以世襲,但是有一個限度,一般是傳了5代之後,就不再世襲,成為與平民一樣的身份。即使是皇親,也逃脫不了這個規律。中國的貴族非但不能世襲,還有科舉制度建立幫助平民階層的升遷通道,貴族的地位隨時處於一個岌岌可危的狀態中,一方面沒有世襲的保障,另一方面,還有被平民替代的風險。

中國,也是曾有過貴族階層的,春秋時期宋襄公的故事在「泓水之戰」中,因為恪守教條,非要等楚軍渡了河才發起攻擊,結果導致了失敗。宋襄公成了迂腐的典型,但是也有人說宋襄公的故事體現了春秋時代的貴族精神,「講規則,重風度」,那個時代是依然是中國的「分封制」,封建時代。

到了秦朝,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曾出現過應否置郡的爭論,當時不少大臣都主張實行分封,授各地貴族予世襲的諸侯名份,惟身為廷尉的李斯卻力排眾議實行郡縣制,並得到秦始皇的採納,而到了漢代承襲這個制度。在之前被秦國滅亡的六國貴族早已經被滅得差不多了,秦國自身的貴族階層也早已被商鞅變法打壓變成了國王的附庸。其實從這一點開始看,中國封建專制王權的根基從秦朝伊始就是相當的強大,經過兩千多年,依然難以撼動。


有啊,王與馬共天下


因為英國沒有維克多陳和布朗德廣


賣個拙,顧準的書里基本闡述清楚了這個問題


你得問政哥


推薦閱讀:

中國十年內會出現下一個網球大滿貫冠軍嗎?
印度的核武器對中國有多大威脅?
中國有沒有可能與日本聯合起來共同發展對抗美國?
為什麼台灣人那麼仇恨大陸?
美國為何能在短短的兩百年里迅速成為超級大國?

TAG:英國 | 中國 | 古代 | 貴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