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千萬別對讀書指望太多。終日讀書,而放棄了真實的生活才是悲劇的開始。」這句話?

全句是「千萬別對讀書指望太多。終日讀書,而放棄了真實的生活才是悲劇的開始。你並不會更聰明,因為你的經驗全是別人的二手經驗;你也不會更博學,因為書上讀來的東西你並沒有真正去驗證;你會因終日耽於幻想而神思飄忽,因脫離生活而愈加沉默。讀書,說到底只是種暫時的逃離,真正的智慧還得從生活里獲取。」


謝邀。

逐句分析。

「千萬別對讀書指望太多。」

這句是萬能廢話殺招,怎麼著都不會錯。「千萬別對性生活迷戀太多」、「千萬別喝太多酒「、」千萬別睡太多「、」千萬別太勞累「——總之,」千萬別太多「,萬能句,套什麼事上都有效。等於沒說。

終日讀書,而放棄了真實的生活才是悲劇的開始。

……「真實的生活」和「終日讀書」矛盾么?以前有種觀點,「你不能這樣啊,你沒有生活」,非得下鄉勞動,才叫做生活——哦對了,那是文革時候的理念。合著吃喝睡讀書不是生活,別的才是「真實的生活」。等等,「真實的生活」歸誰定義?上帝還是你?

你並不會更聰明,因為你的經驗全是別人的二手經驗;你也不會更博學,因為書上讀來的東西你並沒有真正去驗證;你會因終日耽於幻想而神思飄忽,因脫離生活而愈加沉默。

句句讓人拍案大笑。

文明社會至今的一切傳承下來的技藝法子,都是二手經驗。第一手經驗歸山頂洞人。

博學和真正去驗證的關係……是想說司馬遷其實知道個屁么?

還會因終日耽於幻想而神思飄忽——一來這是典型臆測,二來神思飄忽是壞事?

還脫離生活而更加沉默——神思飄忽就脫離生活了,這位是生活在朝鮮么?再者,沉默怎麼了?沉默是壞事?

讀書,說到底只是種暫時的逃離,真正的智慧還得從生活里獲取。

這句又是胡扯淡。敢情讀書不是生活,是死掉了?還「真正的智慧」,這又是典型的抓住一兩點生活小經驗總結,就覺得自己掌握了人生真諦的主兒。

最搞笑的在於,這位從頭到尾,對生活、經驗、知識、智慧 ,定義之狹隘,令人震驚;而且充滿了揣測和擅自定義。簡單說吧,這位才真是」耽於幻想而神思飄忽「的典型——當然,似乎他不提倡讀書,所以應該怪不到讀書上面去。


我還以為這是某篇文章中的一句話,還點開鏈接去看看是不是一篇博文,怕我斷章取義誤解作者,結果就是個微博,搞笑呢。

難道他指望他這區區幾十個字對所有的「書」都適用?培根寫「論讀書」至少還寫了篇文章呢,微博時代批駁盲目讀書也不用這樣懶吧。

歷史不多讀書難道去做時光機?物理化學不多讀書難道每個定理我都要親自做實驗?數學不多讀書憑大多數人的小腦袋能知道點啥?

我讀書,因為我必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跟上時代。

什麼一手經驗二手經驗。學習能力強的人讀書就是學習,學習能力不強的人同樣的錯誤在實際生活中能犯好幾次,就是不長記性。生活又不是玩遊戲,只能靠打怪才能刷經驗。

誰說我讀書都多了就會「神思飄忽」、「脫離生活」?

書中的智慧難道不是前人從生活中獲取的智慧?

為什麼會有人讀書讀傻了?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

當然了,讀書與實踐是缺一不可的。

「千萬別對讀書指望太多」,只是因為大多數人讀書讀得太少、太差罷了。


反對@@張佳瑋 的答案,完全是在誤導。

任何話放在不同的背景下都可能導致誤解,而所謂的「一句句分析」,則是進一步將話語掏空背景。

因此,這種分析方法對於理解很多話語並沒有幫助。

而對於原話,我反而認為,第一句話是最有意義的,關鍵在那個「指望」上。讀書就是讀書,是獲取前輩經驗的一種方式;但是,當你去賦予讀書比如說什麼「陞官」、「發財」、「升學」或者其他的意義時,你指望錯了。如果想讓做一件事情最有效,請把這件事情,看成這件事本身。當然這是佛家道理,我理解不深,也不多說了。

後面的一句話里,「二手經驗」是我體驗最多的,讀書確實能給你很多你無法驗證或者來不及驗證的二手經驗。二手經驗是沒有力量的,甚至,它能輕易地被第一手謬誤打垮。要例子么?喬布斯就是靠這個點,才有的所謂「現實扭曲立場」。你們看不起那些所謂的土老闆,但是他們的第一手經驗所帶來的氣場可以輕易擊潰那些滿腦子二手經驗的人,於是你們也只能看不起他們罷了。而張佳瑋的山頂洞人例子完全是在偷換概念;第一手和第二手知識經驗的區別只是是否親身體驗過而已。就好比,你沒吃過蘋果,再完美的語言,也比不上你直接去咬一口。

For most of us, if we speak or write about a topic, we research the topic. For the gurus, they are extremely persuasive without the research. Why? Because they speak from personal experience which is effectively knowledge and skills practiced successfully. Others speak from second-hand knowledge, from other peoples" experiences. The latter pales when compared side-by-side with those of a guru"s.

但是讀書和日常生活矛盾嗎?當然不。我看過有人極其強調讀書同時極其強調實踐,而且自己也履行得很好的人,但是見到多數人都要麼是懶得看書直接去做的,要麼就是只看書,行動的矮子,同時還鄙視那些「沒有深度」的人。但真正比較起這兩類人的話,行動的矮子們就真的只是矮子了。

古話說得好:讀萬里書不如行萬里路,作者的話不過是對這句話的詮釋而已;而微博上是即興發表,他可能只是一時有感對於當時情境發言,不必深究,甚至還有人把他之前發言拿出來,著實可笑。


讀書貴在明理,而非寄託終生。

同樣是讀書,有讀成書獃子的;有讀成的大家的,干書何事?


技能類的書,我稱為硬書,這類書用處非常大,讀的越多有好處,

其他的書都是沒有用處的書,這是真理,但是目前輿論在讀書人手裡。

舉例

一些經濟學,金融學的書籍來舉例

如果你讀書太多,你的思考模式是偏宏觀偏戰略的,

除非你有足夠的匹配資源,讓你操作,

否則你是無法落地的,這樣就成了半吊子,上不行,下也不行

極少數人擁有了足夠的資源後,靠讀書後能應用,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大部分人因為沒有匹配的資源,讀後的知識沒有實踐都會慢慢遺忘,也無法真正理解,

最終就是把時間浪費掉了。

世界上最浪費時間的行為就是讀書,而且是黑洞,你看的越多,你對書本的需求就更多,

真正有用的知識,都是一些最通俗的常識,

你平時都能從大部分人的閑聊中,媒體中了解到,不需要自己花時間去讀

讀書只是一種娛樂,就好像看綜藝節目。

讀書的副作用有非常多。

1:浪費時間,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

2:眼高手低

3:以為掌握真理,產生驕傲

4:不合群,孤獨

5:把性格培養成內向性格

6:做事情無法堅持,抵抗不了書本的誘惑

7:形成依賴,凡事不動腦,直接期望從書本中找答案

8:拖延,永遠把時間放到讀書上了

當然任何知識也教不會人不犯錯,真正教會人的都是真實教訓

不要期望靠讀書可以避免犯錯。


上半身和下半身都是肉體,大腦也只是溼漉漉的一團肉。


把讀書兩個字改成任何褒義的名詞,這句話都看起來有道理。反正真實的生活如同當年的紅寶書,任什麼好東西都越不過它的次序去。

一個說法如果關鍵詞換什麼都說得通,那也就是一句廢話。廢話還琢磨個什麼勁?


只要你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不會提這問題了。

我不是在反對這句話,只能說不同的人對這句話有不同的適用。


「朋友,你的問題是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1、真實的生活是什麼?

2、會造成什麼悲劇?

3、如果說這話的人把他自己挖的這兩坑填了,還填的不錯的話,我姑且同意他的觀點

4、否則,少扯TM的蛋


古人早就給了答案。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人是很容易陷阱上面的兩個陷阱的。真正做到學而且思的人,是比較少的。

如今大三。

大一大二,由於學校老師教的很屁,所以感覺讀大學不過如此,便沒有真正的學習,上課聽聽課,下課偶爾也看看書,更多的是去外面兼職。那時我以為知識不過如此,大學不過如此,就是個垃圾。

直到大二下期遇到一個講戰略管理的老師,他的課徹底讓我震驚,讓我感覺到只是力量是如此強大。大三開學前,我專門去找了那位老師談了心。然後開始收心學習,才學習(用思維導圖學習課本)一個周,就感覺我比前兩年學的都多!才恍然大悟,這兩年,一直在思而不學!

但是兩周後我發現不對勁了,學習越來越沒有感覺,感覺東西只能形成一個簡單的結構,我卻不能真正的了解他。越學越不想學。

然後我逐漸改變方法,直到此刻,我為自己布置了兩個專題,做完專題後,感覺就完全不一樣,因為你必須去系統的搞清楚這個專題涉及到的內容,而且你還必須對比很多相關的書,不斷去提煉他們的核心思維。然後再進行歸納總結,把自己的思考不斷切合不斷融合。我才發現,前兩周都是在學而不思。

學,必須得有系統的時候,這段時間不能什麼書都看。的看相關的書籍,而且不能只是一兩本。

思,看一遍後,有個大概只是瀏覽,看一遍後能把結構記個大概,也不能算是思。思,需要有對比和切合。


1、關於讀書的目的

讀書同其他活動一樣,都是認識世界的途徑之一,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是生活,躺床上冥想宇宙之大是生活,和女朋友江邊漫步是生活,deadline面前趕paper也是生活。

而讀書與其他活動最大的不同在於,他是一個捷徑,別人把自己長期積累的心得濃縮到一本書里,而你可以不親身經歷就認識到世界之大。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你或許沒經歷過,但讀了水滸以後你體會到了這種豪氣。

老子無數次躺在床上仰望星空,有一天你看了道德經,感嘆到,原來宇宙這麼大。

知乎上各位知心大哥哥大姐姐們,經歷了幾任前女友/男友的磨合,不斷思考著愛情到底是什麼,然後跑過來給大家解答感情問題,你一看,恍然大悟。

科學家們做了一個個實驗,推倒出一個個公式,然後你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寫自己的paper。

不知道以上表達是否清楚:讀書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認識更大的世界,所以,如果做到正確地讀書,那它與生活並不矛盾。

2、關於這句話的對錯

人的心理有這樣一個特點,看到某個事物的第一眼很可能就會給它打一個「好」或者「壞」的標籤,然後順著這個標籤去找理由,辯護自己的觀點,顯然,這就很難做到公正地認識事物。如果認為它對,可以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云云;如果認為它錯,那張佳瑋的答案很好。提問題的時候,你心裡可能已經有成見了,本身就對某句話有意見,然後把它貼上來提問,這不是討論會,而是批鬥會。當然LZ想法可能不是這樣的,我只是想要引出下文。

所以,我覺著對於類似的話,最重要的不是批評其對錯,而是看你能從中發掘出什麼有益的東西,擇善而從不善而改。樹一個靶子,一哄而上,拍手稱快,如獲至寶,瞬間幾百個贊,然後拍屁股走人。參加這樣的批鬥會有收穫嗎?就像采銅對「我心中的知乎TOP100」描述的那樣:打開人的視野而不是封閉。這樣的問題才是一場討論會,這才是生活。


這幾句話有多可笑上面的人都說的很明白了。

我要說的是,提醒題主反思一下說這些話的人經歷了怎樣的事情,他和書的關係是什麼,甚至,你能猜到他都讀了些什麼書,怎麼讀的。

然後,你就不會跟他一樣說出這種搞笑的話了。


  把讀書和生活對立起來,這是根本的錯誤!讀書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讓人解脫現實的桎梏、放飛想像、呼吸心靈思想的自由空氣;可以讓人擺脫浮躁,沉潛心靈,安靜思考,從容面對自己人生;可以讓你站在前人肩膀上遠眺,少走彎路,減少生命和時間的無謂損耗;可以給增加技能,發展專業,不斷進步,為自己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來得以實現自我價值!  

  試問,有什麼東西,能給你自由,讓你思索,送你寧靜,助你羽翼呢?無他,謂讀書爾。

  世界太吵鬧了,讓我安靜的讀伙書吧


書中自有顏如玉,她固然美好,但你不採取實踐和行動,那她還是她,你還是你,不要以為看過的美女都屬於你,其實那和你半毛錢關係沒有,就算你看到的是美女的裸體(捂臉逃走)


1、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歷朝歷代從前人書中所學的東西都發揮的淋漓盡致,興暫且不說,從衰講起,歷代開國皇帝先研究前朝滅亡的原因,從經濟政治制度上首先去規避修改這條制度。漢代的輕徭薄賦,唐代的租庸調製等。當你在生活中面臨抉擇時,書不告訴你那條路你不適合,而是告訴你哪條前人走過,這條路他走的如何,給予見解。

2、如果我看得更遠的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奠基人和先驅者,這些人給予你的不僅僅是你的啟明燈,給予你所在學科的入門基礎知識,讓你能夠在此基礎上,精進演練轉化創新。

3、提供真正生活的量化標準

什麼是真正的生活?定義從何而來,如何判斷這就是你的真正的生活,而不是我的生活。你要先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判斷出這是你的真正的生活。人生觀價值觀因習得來,如何判斷是你的真正的生活,書中得來。

4、轉化

多讀書,好讀書,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是檢驗你的理論的標準。但是讀過這麼多書,走過這麼多路,始終沒有講書中的東西轉化為自己靈魂的一部分,別人的始終是別人的,透過別人能夠看到自己的靈魂,並將其打上自己的靈魂烙印,這樣你知興衰的能力,有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能力,有了辨識自己的真正生活的標準。吸收精華,轉化靈魂。


受不了這種話了,關電腦看書去。


不是每句話都有道理的 所以乾脆就不需要去理解


先說明一點,不是鄙視群體,是事實便如此:群體在智商上總是劣於獨處的個人。假如一句話被廣大人民所認可,那便可認為這句話在忽悠人。

群體從來不渴望真理。誰能讓他們產生幻想,誰就能輕易地主宰他們。

很多人肯定這句話的原因並不是讀書真的給他生活帶來了影響,而是這句話能讓他產生一種幻想,幻想不讀書之後生活會更加美好。但作者並沒有闡述不讀書後,人生活變好;而是在旁敲側擊,讀書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好。

在《烏合之眾》書里提到:讓某種思想和信念深入群體的頭腦的方法:斷言、重複和感染。

「千萬別對讀書指望太多。終日讀書,而放棄了真實的生活才是悲劇的開始。」

這句話便是一句斷言,有強烈的感染色彩,並且語義不清。

「千萬」,「終日」,「真實」等等辭彙,是一種誇張的表達方式,它強烈地感染了情緒。

「生活」語義不清,而越不明確的詞語越能喚起公眾的想像。如「民主」、「社會主義」、「平等」、「自由「等等,他們朗朗上口,只要說出這些話語,便可綜合了個種無意識的渴望和實現他的希望。

加上「悲劇」這一否定辭彙,讀書便被斷言成了一件壞事。而我們可以換成另一個辭彙來觀察。

「千萬別對學習指望太多。終日學習,而放棄了真實的生活才是悲劇的開始。」

「千萬別對睡覺指望太多。終日睡覺,而放棄了真實的生活才是悲劇的開始。」

「千萬別對成功指望太多。終日成功,而放棄了真實的生活才是悲劇的開始。」

還可以這樣換:

「千萬別對生活指望太多。終日生活,而放棄了真實的生活才是悲劇的開始。」

看,是不是也是符合其語境的邏輯?

像這種具有感染力的斷言萬萬信不得,它們不需要理智,不接受懷疑。

而這句話的作者,有蠱惑人心之嫌。


讀書讀傻了是因為本來就傻!


推薦閱讀:

大學你讀的後悔嗎?
既然世界這麼複雜,書上的東西都已經陳舊,模型也不能完全描述世界的運行,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讀書?
怎樣做一個有學識和涵養的人?
怎麼發現和養成自己的文藝范呢?
我讀書少,能不能寫小說?

TAG:閱讀 | 生活 | 人生 | 讀書方法 | 讀書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