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整理過哪些知識框架?

能否共享


先後整理過軟體開發,項目管理,產品研發,個人知識管理相關的知識框架。信息化規劃總總體框架也有過整理,it諮詢的整理過不系統。

通過自己對知識框架的整理,包括對業界標準和他人知識框架的學習。髮型知識框架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類似腦圖的樹狀展開結構,而是一直完整的2維或多維結構。只有從多個維度入手,一個知識框架才是完善的。類似pmbok知識體系,EA企業架構,電信eTom模型等,都可以看到這種情況。


讀MBA時,我梳理過相關的知識框架。

共三塊。

供參考。

  • 宏觀政策與經濟

    • 國際關係與國際政治
    • 國內政局與政策*
    • 宏觀經濟分析
    • 金融市場與投融資分析
  • 定量 + 實證

    • 概率與統計
    • 數據分析與建模(管理科學與工程,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管理經濟學
    • 管理會計
    • 企業運營與供應鏈管理
    • 公司理財與投融資分析
    • 博弈論與行為經濟學
  • 定性 + 規範

    • 戰略規劃與品牌設計
    • 管理思想史與發展動態
    • 法與經濟學
    • 營銷管理
    • 人力資源與組織行為學
    • 領導力與接班人管理


根據《營銷管理》和《市場營銷原理》整理的市場營銷知識框架。我認為學習一門學科就是應該先縱覽全局,梳理脈絡,自己構造一個知識框架,然後再補充細節,根據每一個分支逐漸延伸。

一、理解市場營銷

二、市場與消費者

  • 營銷環境
  • 營銷信息
  • 消費者行為
  • 組織行為
  • 客戶關係管理(CRM)

三、營銷戰略——STP

  • 市場細分( Segmentation )
  • 目標市場選擇( Targeting )
  • 市場定位( Positioning )

四、營銷策略——4P

產品(Product)

  • 產品
  • 服務
  • 品牌
  • 新產品開發

定價(Price)

  • 產品定價
  • 定價戰略

渠道(Place)

  • 營銷渠道
  • 零售與批發

促銷(Promotion)

  • 廣告
  • 公共關係
  • 促銷
  • 人員銷售
  • 直復營銷

五、營銷擴展

  • 競爭優勢
  • 全球市場營銷
  • 營銷倫理與社會責任


個人觀點,哲學是一切框架的總框架,然後分認知框架和實踐框架。因為剛接觸哲學,只把大學的馬哲作為系統框架了,把wiki的學科列表作為自己的知識框架。比如說其中的地理、歷史學科,我感覺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就是兩個重要的框架,要是把這兩張地圖能背下來,那分析起問題來,這兩張地圖將是非常有用的工具。至於如何記憶這兩張地圖,方法是用圖像記憶,做法是玩電腦拼圖。很多框架都有跨學科的功效,就是說學科之間都互有交集的集合,那些知識就能共用一個框架。我也非常想和別人交流這方面的心得,畢竟,無論是用框架來學習理論知識還是解決實際問題,都能節省大量時間與精力。現在evernote不是很流行嘛,框架可以自己開始收集,但是別人的一定不是最適合自己的,需要自己修改。我傾向evernote標籤化管理+搜索欄。另外chrome書籤標籤化+Gmark也是很有用的方法,Gmark不是能在google搜索結果中顯示書籤的嘛,這個功能太好用了。


MARK一下,過段時間總結下再細寫一個。

=====================================================================

其實真的歸納總結後,會發現其實就是目錄上那些字,只不過是替換成自己記憶最深的關鍵字。

不過我在整理知識框架的時候,主要是強調知識的連續性,強調知識產生的前因後果。

因為我認為知識從來都不會憑空產生,而是解決某一類問題產生的一系列方案,成為學科的話,就帶有很強的總結性,而且這些方案一般就是解決了一個點又帶來了另一個點的問題,如此發展下來,整個學科的發展脈絡和體系就很完整的展現出來了。基本上可以從學科的起源順著某一條線索找到當前最前沿的方向。

以前我非常佩服那些教授或者很NB的人,總是可以對某一個學科引經據典侃侃而談,雖然他說的我大部分都聽得明白,但是要我自己說,那是根本不可能!無論我翻多少遍東西都是沒有用,完全就記不住啊!

後來我發現,只要帶有目的性地去梳理下知識,把知識的產生聯繫起來,很容易就背住了。一旦形成在心中形成該學科的體系了,以後給別人介紹的時候,就可以有頭有尾地開講~


高三複習的時候,政治,歷史,地理都整理過知識框架。(數學每年考題差不多就沒整理過。語文的是答題框架,主要是老師給的,再自己整理,不算知識框架吧。英語作文辭彙有收集,知識點太散,沒有弄知識框架,倒是錯題集有做。)

政治

先是每本書按目錄的順序過一遍,再按一個中心點輻射開來,像《經濟生活》可以從社會再分配繞出來,也可以按個人、企業、國家的主題繞開來。一本書的知識框架可以有很多張很多種。

後來也有就一個熱點問題,比如文化建設的,從經濟、政治、文化、哲學各個方面來討論。

歷史

學的人民版的教材按模塊來分,但是複習的時候要有一條時間軸。這個可以有一個框架。然後也是一個點點的輻射。

地理

自然和人文。地理喜歡看圖畫圖。一張圖可以算一個知識框架。老師很強調畫思維導圖。

知識框架這種東西,雖然會耗很多時間,但是作完了真是很有成就感啊,而且很多脈絡性的東西回弄得很清晰。


我們談談如何構築自己的思維框架。就像蓋一座房子,你首先要設計好房子的骨架一樣,思維的訓練也得先把自己的思維框架搭好。思維框架就像一座宮殿,在你設計好以後,你可以把你擁有的東西按照一定的規則分門別類地放進去,當需要用時,可以快速找到。平常也可以例行清理,把不需要的或者已經過時的東西扔出去,使其常用常新。

昨天,我花了一個多小時梳理出來了自己的思維框架,也是我第一次嘗試梳理,梳理出來以後很有成就感,另外也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先看看我的思維框架:

我把我的思維框架整理層了一座房子的模樣大體上分為四層:

1、 從下往上第1層是基礎知識:如識字、算數、說話、禮儀等,這些知識基本每個人都有,所以叫他們基礎知識再合適不過了。

2、 從下往上第2層屬於高級知識層,又分兩部分,一部分我稱之為思維之術。這些是方法相關的知識,都是些思維模型,可以應用在各種專業知識領域;另一部分我稱之為思維之材,這些是各專業知識領域的知識。光有術沒有材不行,這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光有材沒有術也不行,這叫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術與材配合,才能發揮出高級知識的價值。

3、 從下往上第3層屬於技能層,這一層就是我們平常要用到的很多技能,比如溝通的技能、講故事的技能等,這些技能屬於在基礎知識和高級知識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訓練習得的。只有下面兩層知識,就相當於考駕照時只會了理論。只有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不斷練習,才掌握了開車的技能,這才進入第3層。這一層的技能剛開始都是笨拙的,只有通過不斷的刻意練習,才能嫻熟。

4、 最頂層就是你對外呈現的能力了。你在具備技能的基礎上,成功地完成了某件事,這時候就體現出了你的能力,重點在於你成功了。我們寫簡歷的時候,說某某能力比較突出,都需要拿你實際成功的例子來證明,否則就是一句空話,道理就在於能力是通過成功體現出來的。

在這四層的旁邊,還有一個縱向的柱子,這裡面我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放了進去,這部分不屬於具體的術和材,更多的是「道」層面的東西,是意識,是格局。是貫穿整個思維框架的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整理完上述思維框架後,我在想,我平常做的事情,是不是在建立和維護這個思維框架呢?於是,我把我這兩年買的書跟框架里的內容對比了一下,發現我買的書竟然完全匹配這個思維框架,這讓我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我之前一直無意在完善自己的思維框架。但今天梳理完以後,我將從無意變成有意,這是我梳理完這個框架後的最大收穫。另外,以後買書也可以照著這個框架來買了,省心多了。

1) 思維之術:《思考,快與慢》、《如何提問》、《全新思維》、《結構化思維》、《讓會議抓住焦點》、《批判性思維》、《窮查理寶典》、《社會心理學》、《絕佳提問》…

2) 思維之材:《小顧聊神話》、《奧丁的子女》、《薩迦選集》、《尼伯龍人之歌》、《中國地理知識百科》、《絲綢之路》、《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想像地名私人詞典》、《文學回憶錄》…

3) 技能之溝通力:《高難度談話》、《SPOT團隊引導》、《好好說話》

4) 技能之遊戲力:《遊戲改變世界》、《群體性孤獨》...

5) 技能之故事力:《溝通,用故事產生共鳴》、《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小說寫作教程》、《怎麼講好一個故事》...

6) 技能之運營力:《從零開始做運營》、《瘋傳:讓你的產品、思想、行為像病毒一樣入侵》...

7) 技能之洞察力:《商業模式新生代》...

8) 技能之有趣:《笑話方法論》、《我的正業是玩樂》...

9) 技能之美感:《設計元素-平面設計式樣》、《完成設計-從理論到實踐》...

也許你也可以嘗試下梳理自己思維框架,我分享下我是怎麼梳理出來的。

首先,得找一個安靜的時間段,手機關掉,盡量保持在無干擾的狀態。然後準備幾張A4紙,一支筆,為什麼不在電腦上做呢?因為在紙上寫更自由,更容易激發你的發散思維,而且也不容易被電腦上蹦出來的各種提示干擾。

好了,下一步就是放空腦袋,參考我的分類,頭腦風暴出自己的思維之道、思維之術、思維之材分類下,有哪些內容,哪些是已經有的,哪些是你覺得需要提升的,都列出來。如果你發現列出來的內容太少,或者不之道列什麼,說明你平常思考較少,這也是機會,先空著,後面慢慢補充;如果你發現列出來的內容太多,盡量進行歸類匯總,把核心能力和知識體現出來。整理完以後,可以像我一樣拿自己買的書去匹配,看是不是一致?也可以拿自己看的新聞、關注的公眾號等內容區匹配,看是否一致?最終應該是部分匹配的。如果你在梳理過程中碰到了什麼問題,歡迎找我討論。

目前為止,我們建立了自己的思維宮殿,這個宮殿也許某些方面還不是那麼堅固,或者某個地方甚至是缺失的,但是沒有關係,至少我們已經有了一個架子。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去建立和維護這個架子,把缺失的地方補全,把不堅固的地方弄堅固,把已經堅固的地方弄得更漂亮,使其真正成為一個輝煌的宮殿。

閱讀 1贊 投訴


在圖書館忙裡偷閒答一下...

現在大三 平時不太好好學習-_-# 但是期末的時候幾乎每科都要整理個框架出來 有成就感 而且過程中一直思考 很有效率 基本上好好整理的都能90+ 知識框架這種還是自己整理出來的才能為己所用吧 是這個過程很有效果 如果直接看別人的還是不大好

之前看有人說劉念每本書都看三遍 第一遍大致看 第二遍看重點章節 第三遍嘗試自己講出來 覺得這個辦法很好

這學期的國際經濟學 克魯格曼寫的 這本書真的非常好 複習的時候一直覺得充滿了智慧 推薦一下?


如何提高個人能力的知識,並且正在進行中。情商與能力培養 - 能力大本營


主題公園發展史


高中時物理化學都學的不錯,物理純粹靠天賦,化學略微下了點苦功夫。記得自己做了元素周期表,把每種元素的物理性質,化學方程式都詳細列了出來。


管理的一個簡單框架

三定:定製度,定崗,定人

項目管理

人、材、機


心理學方面的書,卡耐基、影響力這些整理過後會有種融會貫通的感覺(可惜很少用的上)。

學業方面,整理過高中的數學物理的知識,大學的微觀經濟、宏觀經濟、資源經濟和高等代數


基於《營銷管理》和《戰略品牌管理》,做過品牌創建、延展、傳播、長效管理框架。

1、做了一些應用於諮詢項目的分析框架;

2、自以為是的做過一些分析和決策模型;

現在?已經被我刪除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分答」?
普通人可以從知乎上學到哪些牛逼的法律知識or法律常識
如何看待今後為知識付費的時代?
知識付費這種模式違背開源精神么?
除了應試、就業、物質追求,學習還有什麼意義?

TAG:學習 | 知識 | 知識管理 | 知識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