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中歌曲的位置順序是如何確定的?

是不是所有專輯的曲序都是精心設計過的?還是只有概念專輯會考慮曲序的問題?


或許聽者不會在意,但大部分的專輯曲序都是需要設計的。剛好最近在做合輯五城記 (豆瓣) 的時候,被曲序編排這個問題困擾了一下。當時的腦內活動如下:

《五城記》是一張原創音樂徵集活動的優秀作品合輯,風格較多元化,主要以民謠為主,搖滾為輔。在討論專輯曲序時,曾想按風格分類排序,但未免太自暴自棄。而後想過用「概念」(即歌名串起來講故事)的方式排序,但這種方式顯得牽強也很low。另外也曾想過根據五城地域分開來排序,這也是一種敷衍的做法。最後和同事討論的結果還是回歸歌曲本身好了,根據音樂的情緒,希望從第一首開始能夠順著播放下去,不會感覺不順。

第一首是近期大熱的宋冬野的好基友——堯十三的《北方女王》,這是一首不亞於《董小姐》的民謠歌曲,堯十三的吟唱配上傷感的曲調能夠一下子就抓住聽者的耳朵。

第二首是誠懇直白《寫給她們的歌》,久違的武漢味流行搖滾,動感但不輕浮。

第三首則又是一首民謠作品,只不過這次是女聲,石小飛的《幻想的奧斯汀》不同於《北方女王》的男性傷感,是一種女性的幻想視角的小品。

第四首是廣東汕頭一指樂團Rapper香菇的一首比較溫情的軟hip-hop作品《花多一點點時間》,迷離的女聲配唱增加了歌曲的大眾接受度。

第五首則又是一首「搖滾」,但節拍器樂隊的風格更「硬」,較為歐美范,與第二首各有不同。

第六首是深圳的90後Rapper霍嘉駿充滿態度的hip-hop作品《HELLO》,跟第四首相比也算是比較「硬」說唱。

前四首屬於較易為大眾接受的歌曲,「熱身」之後應該能夠增進聽者對接下來的兩首比較提神的歌曲的接受度,而且,1、3和2、5及4、6這種風格相似但梅花間竹版的排序是希望能夠有一種在不產生審美疲勞基礎上的情緒延續性,接下來的7、8、9則是「安靜」的回歸以及「收尾」。

第七首則是飛人院樂隊feat.「音樂神婆」黃夕倍的《皇冠》,是一首個性的民謠作品。

第八首還是女聲民謠,楊順麟充滿故事的《舊時》。

第九首則是劉宇霄較為典型流行編配的《這麼一個我》。

第十首是四重櫻樂隊的《臉色》,樂隊問他們作品是不是不夠好而排在最後,但其實將他們放在最後只是因為這首歌的風格跟以上九首不盡相同,可以說是比較另類。將這首安插在以上九首歌之中,都會多少顯得不那麼協調,所以只能「忍痛」排在最後了,並非因為不夠優秀而排在最後,反而我個人非常喜歡這首歌,國內做這種音樂的樂隊並不多,這麼優秀的更是鳳毛麟角。

《五城記》的曲序編排基本是這樣一個邏輯,至於效果留待聽眾們去評價。一張專輯的曲序編排於我而言,就像玩FM安排首發陣容一樣,怎樣在戰術陣形既定的情況下,安排好球員使比賽場面更為流暢。當然,每一張專輯的曲序編排都是會根據不同的邏輯去考量,我想說的就是「專輯的曲序都是有精心設計過的」,但是有多少人會認真去注意這個而已,何況按「專輯」這種概念去聽歌的人也沒多少了。


通常由唱片的executive producer確定,如果歌手自主權高,歌手也會參與。有時候因為載體不同(cd,黑膠,盒帶),曲序會有變化。但並沒什麽準則,以他們的感受為主。如果是概念專輯,曲目先後會有一些順序。時間或者邏輯。


剛想像了一下腦海中專輯歌曲排序的理想型:

第一首歌 抓耳+不耐聽。

第二、三首歌 悅耳和耐聽程度總體最高,主題明確。

乍一聽不怎麼有吸引力,但聽時間長了可能會更喜歡聽的放在中後部分。

內涵隱藏最深,最不容易接受的放在最後面。

前三首歌求傳唱,4-9首求表揚,10首往後求感覺/衝量。

大概這麼個感覺吧。。。


即使不談概念專輯,大部分專輯的曲序也是人為設計過的,不會說先寫的歌就放在前面或者隨便排序。

以周杰倫為例,《七里香》的《外婆》寫金曲獎失利,推測寫於2003年8-9月(2003年金曲獎8月2日舉行頒獎),而《葉惠美》2003年7月31日發行,《外婆》應該是《七里香》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但在《七里香》是第4首;《十一月的蕭邦》的《發如雪》是最晚寫的(這首歌先有詞再有曲,是方文山推薦給周杰倫的,本來並沒有打算寫中國風),但是專輯的第3首。

周杰倫的每張專輯都會有概念,但並不是概念專輯,也沒有prelude、interlude、epilogue這些形式,但從周杰倫的專輯曲序中仍然可以窺見一些製作人的想法,以及排序是怎樣影響聽眾的觀感的。所以下面我會以周杰倫的14張專輯為例分析其曲序的設計。一方面,作為10多年的傑迷,我對他的專輯非常了解,另一方面,周杰倫一張專輯包含了豐富的元素,曲風差異比較明顯,快歌與慢歌、情歌與非情歌的比例比較均衡,適合回答這個問題。

1. 第1首

周杰倫的專輯沒有prelude(寫個純音樂的引子對他來說易如反掌,不過他對這個不感興趣),所以第1首歌自然起到了序曲的作用。總的來講,每張專輯的第1首歌側重體現了兩點:

一是專輯主題或與主題相呼應(《以父之名》,《夜曲》,《夜的第七章》,《牛仔很忙》,《龍戰騎士》(這個與專輯封面呼應,傳言當年泄露太厲害不得不改封面,原先是小丑造型),《跨時代》,《驚嘆號》,《床邊故事》)。其中不少是第一波主打歌(《以父之名》,《夜曲》,《夜的第七章》,《牛仔很忙》,《驚嘆號》,《床邊故事》)。周杰倫的第一波主打基本是他最想傳達給歌迷的內容。

二是專輯中最具創造力,想像力的歌,代表了創作的高度。可以看到,第1首歌是情歌的時候很少(《Jay》,《范特西》和《十一月的蕭邦》除外),相反快歌、怪歌很多,比較有開創性的有《愛在西元前》,《以父之名》,《我的地盤》,《牛仔很忙》,《床邊故事》(《驚嘆號》也是開創性地嚇到歌迷了)。其他的也基本是快節奏說唱,使得專輯氛圍比較緊張,能在第一時間調動聽眾。

2. 第2首

總的來說,周杰倫專輯的第2首歌風格多樣,不像第1首歌傾向性強,多數時候體現了過渡的特徵,表現在:

原先緊張的氣氛變得緩和或輕鬆(《半島鐵盒》,《七里香》,《聽媽媽的話》,《彩虹》,《給我一首歌的時間》,《說了再見》,《手語》,《說走就走》),這類歌曲多為抒情,為的是讓聽眾在上一首歌的緊張之後得到放鬆。這類歌的傳唱度通常也比較高,除了是情歌外,排序靠前也有一定優勢。

但少數專輯中,第2首歌繼續了緊張的氛圍(《爸我回來了》,《藍色風暴》,《懦夫》,《迷魂曲》,《竊愛》),則以說唱為主,傳唱度不高(相比前後的歌曲),但質量仍然可圈可點。《爸我回來了》反家暴,《懦夫》反毒品,《藍色風暴》雖然很多連傑迷都聽不慣,但這首歌的編曲確實天馬行空,而且也是《霍元甲》的前身。《迷魂曲》則是《驚嘆號》中為數不多有誠意和創意的作品。

3. 第3首

到了第3首,前♀戲也差不多結束了,是時候進入戰♂鬥了!

縱觀第3首歌,可以發現基本是情歌,而且無論是質量還是傳唱(縱向比較)高得驚人(《星晴》,《簡單愛》,《暗號》,《晴天》,《借口》,《發如雪》,《千里之外》,《青花瓷》,《煙花易冷》,《算什麼男人》),《Mine Mine》和《一點點》也是各自專輯內不錯的情歌。第3首歌創造了太多傳奇,所以每次專輯曲目出來的時候,個人非常關注第3首歌的質量和風格(從歌名和時長猜測)。至少對周杰倫而言,第3首歌力求保證高的傳唱,而且風格穩定而保守,相比放在第2首歌的情歌,第3首歌非常迎合多數聽眾的口味。

注意在中期,中國風穩定地出現在第3首(《發如雪》,《千里之外》,《青花瓷》,《煙花易冷》)。也有幾次例外,比如《蘭亭序》在第7首這個很尷尬的位置(暗示質量不怎麼高?),《天涯過客》在第4首(這個可惜了,感覺是絕唱)。《東風破》雖然在第5首,但當年周杰倫也沒有料到這會成為他的標誌之一,加上《葉惠美》的好歌就像開掛了一樣多,放在中間也可以理解。

4. 第4首-倒數第2首

這一階段總體沒有什麼明顯規律,既有不少傳唱度極高和創新的作品,也有一些在本專輯中比較平庸的作品,一般越往後存在感越低,少數主打歌也藏在這裡,比如《無雙》,《紅塵客棧》,《鞋子特大號》,《不該》。

這裡面最驚艷的作品有:《黑色幽默》(第6首),《雙截棍》(居然是第9首!),《東風破》(第5首),《雨下一整晚》(第6首),《比較大的大提琴》(第6首)。另外最近得知《告白氣球》(第8首)成了新專輯存在感最高的歌。

5. 最後1首

周杰倫專輯的最後一首歌是絕對不能錯過的,能拿來壓軸的,即使不是最優秀的,也是絕對質量過硬的作品。

看看最後一首歌都有哪些:

《反方向的鐘》:「穿梭時間的畫面的鐘,從反方向開始移動。」

第2段主歌的rap速度極快,開頭念ㄅㄆㄇㄈ注音字母表,MV全程倒放。

《安靜》:「我會學著放棄你 是因為我太愛你。」

不多說,選秀節目常見曲。

《最後的戰役》:「我留著陪你,強忍著淚滴,有些事真的來不及回不去。」

描述戰友兄弟情的作品,MV拍了電影版,鍾興民的編曲非常恢弘大氣。

《雙刀》:「被雨淋濕的唐裝那股嘆息很東方,我看不慣尊嚴受傷家族如此不堪。」

披著饒舌嘻哈的外表,極具思想深度的作品,歌詞暗示了中華民族要自立自強,永遠不要卑躬屈膝。同樣是鍾興民編曲,相繼出現青藏高原風格的吟唱,如電影橋段搬的持刀打鬥音效,吉他solo橋段,聽著歌像是在看一部電影,而且MV也有十分鐘的電影版,絕對是被低估的作品。

《止戰之殤》:「孩子們眼中的希望是什麼形狀。是否院子有鞦韆可以盪,口袋裡有糖。」

迄今為止最具思想性的作品之一,直接將《七里香》的深度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慶功版封面評價為「構建了整張專輯的立體視覺感,蕩氣迴腸之作」(原話記不得了,大意如此)。反戰題材,周杰倫自己編曲的巔峰。

《一路向北》:「我一路向北,離開有你的季節。你說你好累,已無法再愛上誰。」

《頭文字D》插曲。配合電影體會秋名山車神被綠的那種刻骨銘心的感覺。(此處應有王寶強)

《菊花台》:「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

《滿城盡帶黃金甲》片尾曲。電影當然很爛,歌確實淡雅而傷感。又是鍾興民的編曲,全曲無鼓點,靠吉他和弦樂撐起,弦樂是實錄的。

《最長的電影》:「你說你會哭,不是因為在乎。」

跟《安靜》一樣,選秀節目常見曲。

《稻香》:「珍惜一切,就算沒有擁有。」

這麼正能量的歌曲,作為傑威爾時期的作品,在狗吧都極少人黑,我沒見過公開黑《稻香》的。取材於汶川地震,歌詞簡單、純真,卻有撫慰心靈的力量。

《超人不會飛》:「不要問我哭過了沒,因為超人不能流眼淚。」

慢板嘻哈,沒有《四面楚歌》的屌氣,沒有《紅模仿》的霸氣,多了幾分疲憊和坦誠。

《超跑女神》:「真的嗎,真的嗎,我竟在結巴。」

《驚嘆號》質量不敢恭維,《超跑女神》歌詞也很惡俗,不過rap質量很高,換個詞就好了。

《烏克麗麗》:「你就是海灘下的那烏克麗麗,尋找著逆光讓曖昧變成剪影。」

輕鬆的小品曲,在《十二新作》中屬於質量不錯的。畢竟是熱戀時期的作品,邊聽邊吃狗糧就好。

《聽見下雨的聲音》:「熱戀的時刻最任性,不顧一切的給約定。」

《聽見下雨的聲音》電影主題曲,方文山後期為數不多填得還行的詞。

《愛情廢柴》:「為你封麥,只唱你愛。」

《算什麼男人》加強版,弦樂大氣。伴隨最後的鐘聲,整張專輯結束。

總的來看,早期和最近以情歌結束較多,這些情歌普遍比較傷感。中期以快歌結束的多。最後一首歌編曲通常比較大氣,弦樂出現較多,大部分是鍾興民編曲。

6. 整體排序

周杰倫專輯的情歌和非情歌一般是交替排列。圖片中紅字代表情歌。有些歌不好歸類成情歌或非情歌,暫時認為是非情歌。

《驚嘆號》,《十二新作》和《哎呦不錯哦》歌曲排序有一定的問題。

《驚嘆號》本來情歌和非情歌比例挺好(6:5),結果情歌集中在中部,關鍵是還沒什麼好歌。

《十二新作》和《哎呦不錯哦》都是情歌比例太高(達到8首),局部情歌集中。當然《十一月的蕭邦》情歌一樣多,但排序好很多,情歌不會出現3個或以上集中在一起的。

對比新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情歌非情歌五五開,排序恰當,聽感好一些。

其他流行歌手可能大部分是情歌,不適用這條,但周杰倫專輯一直的傳統就是情歌非情歌大致相等,情歌再多也不會超過2/3。

總之,周杰倫專輯的曲目排序應該還是經過設計的,考慮了主題,主打,壓軸,風格的交替和聽眾的感受。


聽一張專輯其實和吃一桌大餐是一樣的

要三牲五鼎,要咸甜適中,要回味無窮

同時也和讀一本小說一樣

要跌宕起伏,要引人入勝,要貫徹始終

要有冷碟、熱菜、湯、水果、點心

要有水產、畜禽、山珍、蔬果

還要有色澤、味道、形狀、烹飪方法

要有開頭、鋪墊、平和、高潮、結尾

曲目順序和上菜順序和閱讀順序是一樣的,要讓客人吃的開心、滿意、舒爽

以李榮浩的第二張專輯《李榮浩》為例(其實隨便找張專輯都一樣)

喜劇之王

落俗

作曲家

不搭

自拍

哎呀

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

男女

天生

二三十

十首歌十道菜

同等對比在互聯網上查詢到的湖南長沙嶽麓區某酒店十道菜的宴席菜序如下:

四味迎賓

滷水拼盤

花旗參燉竹絲雞

白灼大明蝦

果仁玉米丁

小炒黃牛肉

脆藕炒鵝腸

瀏陽脆筍

清炒時蔬

美點雙輝

是不是異曲同工呢?

附註一張專輯歌曲搭配指南,不對,宴席菜肴組配指南

(圖片源自互聯網,侵刪)


所有專輯歌曲順序都是多方面慎重考慮出來的 雖然並沒有人能聽出個什麼卵不同


一般來說都會考慮 一般第一首歌是所謂的主打歌 投入的也越多具有代表性 越往後歌曲特點會越來越淡化 歌手的特點也沒有主打歌那麼明顯 但奇怪的是我常常在非主打歌中聽到好歌


你去聽聽看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霍尊的專輯《天韻·霍尊》?
如何評價周杰倫的專輯《十一月的蕭邦》?
如何評價周杰倫第十四張創作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
大家對蘇打綠 韋瓦第計劃第四張專輯《冬》的名字有什麼期待?

TAG:音樂 | 音樂專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