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更接近「中古漢語語音」?
有不少人認為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接近中古漢語語音,但我總覺得這裡面有邏輯問題。首先,中古漢語的語音體系很大程度上是依據中國各個方言(和域外方音)構擬出的,所以任何方言都和它相像,至於誰更接近,必須有個基準。因而在承認南方方言更接近中古語音的時候,必然以現代漢語作爲基準點。而「現代漢語」這個概念默認就是普通話,或者以官話為基礎的北方書面語。這麼說來肯定是北方話更接近「現代漢語」了,所以離中古漢語更遠,相對的南方話離「現代漢語」遠,所以離中古漢語近了。是不是有這樣的邏輯問題呢?
因為官話的中古成分你習以為常,而諸如吳語、粵語等等中某些官話失去的中古成分就讓你很吃驚。(具體例子參見 @Wendy Wang 的回答)
實際上吳語、粵語也有很多非中古成分(原住民成分,以及流變的成分)。但是一方面本身對這些語言瞭解較少,另一方面本身提這個東西就是為了製造噱頭,所以也沒什麼心思考證。嚴謹的話,應該列出所有特徵來分析一下。比如窮舉音位,或者窮舉詩韻,乃至窮舉語料。按照歷史比較法,音系存古程度的判定基準是音變規則,即用音變發生與否以及音變發生數量的多少來判斷現代語言與祖語的音系差別。但由於漢字並非表音文字,一切古漢語的音系都是人為構擬出來的,不同擬音者構擬出來的祖語可能有所不同,這樣一來音變規則就有了不確定性,因此,語音史衹好用音類分合的判定來代替音變規則的判定。
一般來講,保持古音的類別越多,方言就越存古。但是這條原則在實際運用中也會出現問題,比如從邪不分是通語裏古老的特色,但是從《玉篇》以後兩類卻又分開了,而且這類方言還佔了大多數。這是因為北方話在《切韻》之後佔了上風。按照嚴格的歷史層次分析法,兩者不分反而是宋齊梁三代(420-557)的層次,而分的方言反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層次 (就類似樓主提出的悖論)。
改良的辦法就是把歷時音變中出現的所有音類都羅列出來,然後搞清楚每個歷史時期這些類的分合狀況,並且分別計算各個方言裡面音類的分合情況,按照方言裡每個歷史時期「類」的保存比例為參攷系進行歷史層次劃分。如果一個方言雖然從邪不分,但是其他類都表現出很晚近的特徵,他的主流層次也不會在420-557的時代。存古與變化一直都是互相存在的,現存各方言,沒有不變化的語言,也沒全完全出位的語言,很難說誰多誰少。
如果單說音系,漢語音節分為聲母、韻頭、韻腹、韻尾,我覺得聲母方面吳語與老湘話保留最好,韻尾方面粵語客家幾家好一點,閩語文讀也很強悍,韻頭大家都在拚命簡化,可能閩語好一點,韻腹除了入聲韻大家也都一樣在拚命高化,吳語更是高化得一塌糊塗,誰都不能說比誰更好。其實一般人說六南方言比北方方言更加接近中古方言主要還是因為入聲的存在,如果非要考究存古,北方也有很多存古甚至滯古的現象,比如音變的挐匍怖與滯古的拿爬怕其實是同一個字,當然了,這個與音系無關。而@中糾 所說的窮舉詩韻,我覺得意義不大,官話本來就韻少,入聲消失尾音也合併了很多,押韻概率本來就應該高一點,雖然實際上並不比六南文讀高。。。亂說一通,摺疊我吧語言三個方面吧,語法、發音、辭彙。
語法的話,都各自演變吧,基本上各方言(包括官話-普通話)都差不多。辭彙的話肯定也是各有存古各有發展各有吸收。
發音的話也各有發展,各有保留與變異。——所以說現今的任何一支漢語都不能等於某朝代的語言。閩南語辭彙語法的話其實跟各地漢語一樣沒什麼特別的、有存古有發展有外來辭彙。
因為是閩南人,在這裡順便提一下閩南語的發音。閩南語最特殊的是發音分為白讀文讀兩個系統。而日常口語是白讀文讀混著說的。
白讀音其實就是閩人自己從上古音獨立發展而來的,與閩地之外的漢語並列。早在晉代就有晉人南遷泉州一帶,這批人與世隔絕發展出了另一支漢語。可以說中古音在唐-五代時期至少就有兩支,一支是閩語音,一支是閩地之外的主流漢語音(可能還有吳音這些非主流吧)。
而文讀音就是唐-五代移民帶來的,也就是較主流的漢語中古音,也叫作讀書音,這個語音系統及移民對閩語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上古漢語&>閩語中古音
上古漢語&>主流中古音(通常所說的中古擬音) 閩南語發音就是這兩個層次漢語發音的合體&>兩種中古音的混合,而閩語中古音可能比主流中古音更多的保留一些上古成份,但同時也喪失一些上古成份。網上擬中古音,總的來說,在全國的方言里聽感上,閩南語文讀音是最像的&>因為文讀音就是中古主流音的閩南化。(但是一般閩南人沒有文白分讀觀念,所以文白混讀的話是沒有那麼像)
再來就提一下潮州話(現稱潮汕話),其實是在宋元明時期從福建莆田(當時與閩南漳泉同方言)-漳-泉一帶遷移過去的大量移民傳下來的。潮汕話比較偏向白讀音、前後鼻音混亂(喪失了很多文讀音——甚至可能是來不及被唐-五代語音傳染就已經移民),它在聽感上並沒有閩南語文讀音來得更像中古擬音(中古主流漢語擬音)。在辭彙方面甚至保留一些閩南語已經沒常在用或極少在用的閩語辭彙,譬如 諸娘(姑娘/女孩) 詚(說),這些在古代閩南語也常用,現在也反而少了,潮州話還經常使用。這個說法本身就很別扭。語言是一天一天在變化的,而現代的各個方言就是中古漢語分化不同的結果。而「普通話」標準的稱呼叫「現代標準漢語」,等同於「現代漢語」這個詞是不科學的,除非認為各方言都不是漢語。北方官話接近「現代標準漢語」,不是說就離中古漢語更遠;而南方方言不是說就是離中古漢語更近的。它們距離中古漢語的距離,也就是時間,都是相同的。所謂的「距離」,其實是分化結果的不同。你所說的「南方方言離現代標準漢語遠,所以離中古漢語進」,邏輯有誤。「標準語」是人為制定的,不能作為判斷從古語分化程度的大小。比如德國的普通話是「高地德語」,而官方的「標準德語」是純粹的書面語,「高地德語」和它的區別較小,西北的「低地德語」和它差距很大(拼寫都不一樣),不能說低地德語離中古德語就更近。它們都是分化不同的結果。北方官話的經歷比較複雜,語音的流變也比較複雜,不能更好地體現中古漢語的一些特點,比如入聲消失,但是南方方言入聲大多保存,所以人們總說「南方方言離中古漢語近」。但是按此邏輯,中古四個聲調,而南方方言大多平上去入各分陰陽,一般5到9個聲調,這不是離中古又遠了麼。所以「更接近中古漢語」這個說法很別扭。
中古音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保留下來,但是遺留給我們的間接證據是非常豐富的,就我知道的說幾個方面:
1。韻書和等韻圖。《廣韻》等韻書中明確了某個字在某個韻部以及平上去入,而《韻鏡》則標明了攝,用現代的各種方言來看,很容易可以看出哪種方言的發音方法更接近韻部和攝的分類。
2。反切資料。如《說文》等的字典中以反切注音,即建立了一種A+B=C的數學方法來表示發音,也可以用遺留下來的反切資料來對應看某方言是否符合中古時期的音韻情況3。韻文的分析。Wendy Want提出了很重要的一點,即魏晉三國兩晉南北朝到隋唐期間,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歌賦等韻文,通過對韻文的分析,也可以了解某方言是否能夠符合中古音韻。我不是來解答的,我是來說一個現象的。
@東東槍 的書里有一條小語錄,大意是阿房宮賦的頭幾句用當時的語音讀出來都是押韻的,我用我的家鄉話念了一遍,果然是押韻的。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我是潮汕人。歡迎用自己家鄉話念出來押韻的同學報個名,我想知道有多少個地方的方言說這句話是押韻的。其實這是按照詞源學中語音變化規律推出來的。但是事實上到底準確與否,今人已經不得而知…
推薦閱讀:
※語言多樣性是怎麼產生的?
※文字(script)、書寫系統(writing system)和語言(language)分別是什麼含義?
※為什麼義大利語「Firenze」一詞中的「Fi」在其他語言中轉變為「Fl」?
※上古音,中古音與現在哪裡的方言發音最接近?
※怎樣學習生成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