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王朝和王國有什麼區別?
在拿破崙的法蘭西第一帝國之後的100年里,法國經歷了兩個帝國,兩個王朝,和兩個共和國。
帝國、王國、共和國、大公國、公國是國體,反映了國家的性質
王朝是帝國或王國中的某一段時期,反映了統治者的性質(姓氏,領地,統治者期望等)先說帝國
歐洲的體系而言,「帝國」的稱號最為難得,一般國家即使實力強大也不能隨意稱「帝國」或「皇帝」。就算硬稱了也是雜牌帝國,認可度不高。這裡只討論羅馬帝國之後的帝國,之前的眾說紛紜加之史載不明、神化過甚,評斷標準比較模糊。「皇帝」來源於羅馬帝國,一般指拉丁語中的Imperator和Caesar,這兩個稱號並無高下之別。
由於英語的原因,我們對Imperator比較熟悉。其實叫Caesar的也不少。拉丁語中Caesar 念作「keisa」,即愷撒。英語中Caesar音標為 ["si:z?],所以有的電影會念成西撒。德文中寫作「Kaiser」,這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帝國皇帝和奧地利帝國皇帝的正式稱謂。其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德文寫成「R?mischer Kaiser」,拉丁文寫成「Romanorum Imperator」,都是「羅馬人的皇帝」的意思。俄文中寫作「царь」,翻譯這個詞的時候,我國譯者采半音半意譯為「沙皇」。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稱呼沙俄君主以及保加利亞君主時,「愷撒」才翻譯成「沙皇」,其他情況下均翻譯成「皇帝」。君主為「皇帝」的國家一定是「帝國」,但「帝國」的最高領袖有時不一定是「皇帝」,比如神羅也存在君主未加冕為皇帝的個例。
在歐洲諸國中,能稱「帝國」或「皇帝」者,需滿足如下三個條件之二或之一:1.傳承羅馬帝國國祚
如西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於286年被戴克里先分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直接繼承羅馬帝國國祚神聖羅馬帝國 (第一帝國):
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繼承西羅馬帝國國祚神羅的帝位是由查理曼大帝奠定的。矮子丕平和查理曼兩代,法蘭克王國擴張並佔領了西歐的大部分地區,公元800年的聖誕節那天,教皇「出其不意」地把王冠戴在了他頭上,稱其為「羅馬人的皇帝」。查理曼大帝於西元814年去世,法蘭克帝國被分裂為三(即今天的德意志,法蘭西和義大利)。西法蘭克王國(法蘭西)和東法蘭克(德意志)王國自認上的皇帝之名也存在,皇帝之位一直被爭奪。
西元962年,羅馬教皇若望十二世為東法蘭克國王奧托一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東法蘭克王國演變為神聖羅馬帝國。 神羅的本質是披著羅馬外衣的德意志民族國家,這個從上面的全稱就可以看出來了。
雖為「羅馬皇帝」的延續,卻並非所有神羅君主都能成為皇帝。在確立了七大選帝侯選舉皇帝的制度(後面會再說到)後,其選舉出來的君主也只是「羅馬人的國王」,還要通過「進軍羅馬」、「征服義大利」,來獲得教皇的冊封,才能最終取得「羅馬人的皇帝」的頭銜。期間教皇權力之大,甚至廢過幾次皇帝,這個歷史教課書上好像是有的。
一直到15世紀哈布斯堡家族壟斷王位之後,選帝侯的實際作用幾乎消失,而皇帝也不再需要教皇加冕,於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成為奧地利-德意志君主的一般稱號。
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
繼承神聖羅馬帝國國祚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神聖羅馬帝國(當時是哈布斯堡王朝,首都維也納)三次參加反法聯盟,均為拿破崙擊敗,先後失去了德意志本土西部、義大利北部、西加里西亞和南斯拉夫的領地。本來神羅內部各個王國與公國聯結就很鬆散,到此時已接近瓦解。
1804年5月18日,法國第一執政拿破崙稱帝。為回擊拿破崙,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宣布提升奧地利大公國為奧地利帝國,自稱為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並藉機整合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是為奧地利帝國之始。
1806年,奧地利再次被拿破崙擊敗,弗蘭茨放棄神聖羅馬皇帝稱號,只保留奧地利皇帝。至此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匈牙利民族是奧地利帝國中第二大民族,為了保障奧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和防止獨立,皇帝不得不與匈牙利的貴族舉行安撫性質的談判,尋求一個折衷方案。最終1867年6月經帝國議會通過,正式建立奧地利- 匈牙利君主國。奧地利皇帝同時是匈牙利使徒國王,也是波希米亞國王(波西米亞是神聖羅馬帝國七大選帝侯之一,也算有了神羅國祚的傳承)
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
繼承神聖羅馬帝國國祚普魯士公國歷史上因為公爵膝下無子,爵位由長女之夫、勃蘭登堡選帝侯國的約翰·西吉斯蒙德繼承,建立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勃蘭登堡選帝侯國是神聖羅馬帝國七大選帝侯之一,由此普魯士由神羅邊境屌絲看守逆襲成黃金血統的高富帥。
三次王朝戰爭後,除了奧地利之外的神羅領土,包括四個王國、六個大公國、五個公國、七個候國三三個自由市均為普魯士所有。1871年擊敗法國,確定了普魯士在德意志邦國中的絕對主導地位。隨著威廉一世被擁立為德意志皇帝,普魯士掌控了整個帝國的領導權。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俾斯麥任宰相。不過它的正式國號為德意志國(德文:Deutsches Reich)而不是帝國,這也是後來魏瑪共和國、納粹德國的正式國名。
其實威廉一世想成為Kaiser von Deutschland,也就是「德意志皇帝」,或者說是「全德意志的皇帝」,可議會批准的是Deutscher Kaiser,也就是「德意志(的)皇帝」。對於兩個名字,可以類比「中國皇帝」和「中國境內的皇帝」(割據政權?畢竟有一部分德意志還在奧地利那裡)。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
羅馬帝國於286年被戴克里先分為兩部分,東羅馬帝國直接繼承羅馬帝國國祚。西羅馬滅亡後,拜占庭帝國自認為是羅馬帝國正統的延續,在其千餘年的歷史中一直自稱正式名稱是Ρωμαν?α(Rōmanía,羅馬),或者Βασιλε?α Ρωμα?ων(Basileía Rōmaíōn,羅馬帝國)。這是拉丁語Imperium Romanorum(羅馬帝國)的希臘語翻譯。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帝國滅亡,歷經十二王朝93帝。
俄羅斯帝國
1473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廷帝國的亡國公主索非亞,一般認為索菲亞帶來了拜占庭國祚。之後俄國人將雙頭鷹圖案放進俄羅斯國徽中,以示莫斯科是「第三羅馬」,莫斯科大公國成為拜占庭帝國的合法延續。(另一個有雙頭鷹國徽的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在君士坦丁堡陷落後,也把雙頭鷹便成王徽的主體,顯示自己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室的地位。一些德意志地區的諸侯王室也引用了雙頭鷹標誌,顯示自己和哈布斯堡王室的親密關係。)1547~1721年間,俄羅斯的國號為「沙皇俄國」,君主稱「沙皇」。「沙皇」最早是俄羅斯人用來稱呼拜占庭帝國皇帝,後對蒙古可汗(金帳汗國)的敬稱。保加利亞君主也稱過「沙皇」,建立過「保加利亞帝國」,不過自封的程度太大,也沒有合法來源。且和拜占庭的戰爭中打贏了就自稱「沙皇」,打輸了又改稱「大公」,個人覺得實在稱不上是真正的帝國。
自彼得大帝1721年與瑞典的大北方戰爭勝利後,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正式稱皇帝(俄語:Император),俄羅斯的國號為「俄羅斯帝國」,但在俄國民間與各國仍一直習慣把俄羅斯皇帝都俗稱為沙皇。
2.獲得教皇加冕
如法蘭西帝國:自查理曼大帝逝世,西法蘭克王國到後來的法蘭西王國這一段時間裡,法蘭西一直是王國。之後通過革命成為共和國。1802年8月,拿破崙修改共和八年憲法為拿破崙憲法,改為終身執政。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過了共和十二年憲法,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帝國。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聖母院拿破崙加冕稱帝。不過拿破崙拒絕跪在教皇前讓庇護七世加冕,而是把皇冠奪過來自己戴上。但畢竟至少把教皇請來,誠意也算有了。
雅克·路易·大衛《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中,為了不使教皇難堪,選用了後半截皇帝給皇后加冕的場面。需要指出的是,從法理上來講,教皇加冕的合法性還是來自於羅馬帝國(教皇代表羅馬帝國)。但是個人認為如果說法蘭西帝國直接繼承了羅馬國祚時間跨度上有些牽強。且拿破崙是「法國人的皇帝」而非「羅馬人的皇帝」,這與之前神羅既是「羅馬人的皇帝」又是「日耳曼人的皇帝」相比有所變化,也算是歐洲民族國家興起與形成時期一個觀念上的變化吧
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拿破崙在1852年效仿拿破崙,自稱法國人的皇帝,是為拿破崙三世(拿破崙二世是拿破崙的兒子,從未登基)。這是法國經歷兩個帝國的原因。
3.獲得其他帝國的國祚
如大英帝國(這個就比較奇葩了):帖木兒帝國滅亡前夕,末代大汗帖木兒五世孫巴布爾兵敗逃至今天的印度,並在那裡開創了莫卧兒王朝。17世紀時莫卧兒君主稱「巴沙底」,在歐洲人眼中類似於皇帝,且沒有地理上的意義(即不是印度巴底沙或印度皇帝)。英國在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境內大約有4億多人口,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67萬平方千米,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成為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然而英國自阿爾弗雷德大帝伊始(Alfred the Great,這裡的 the Great只是後人對傑出君主的尊稱,王國和帝國元首均可有此尊稱,並沒有皇帝的意思。在翻譯時為了彰顯霸氣才譯作「大帝」),一直是王國,這與當時其強大的實力不相符合。反而當時比英國弱小的國家,例如法國的拿破崙三世,也成為了皇帝。當時歐洲處於一個秩序崩壞的階段,「只有一個皇帝」的不成文規定被打破(神羅滅國,而法國,奧地利,德國先後成為帝國)。但是英國祖上沒娶過神羅選帝侯的女眷,英國國教和羅馬教廷也不對路。所以只能另想辦法
為了從法理上獲得和法國等國一樣的地位,英國議會決定讓國王兼「印度皇帝」,這勉強也說得通,畢竟一來印度是遠東大國,帝位還算值錢;二來西歐君主頭銜都比較多,比如奧地利皇帝有幾十個頭銜。
1874年大選後迪斯累利重新掌權成為首相。迪斯累利促使議院通過了1876年皇家頭銜法案。1877年1月1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君主維多利亞女王在新德里正式加冕成為「印度女皇」。
英國歷史上擁有皇帝或女皇頭銜的只有維多利亞、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和喬治六世五位君主。他們的頭銜為印度皇帝(Emperor of India)或印度女皇(Empress of India)。
隨著印度獨立,「皇帝」頭銜也隨之取消。印度獨立後,喬治六世仍然保留印度國王(King of India)達兩年,直到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之後,喬治六世依舊保有巴基斯坦國王(King of Pakistan)的稱號直到他在1952年逝世。當今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即位時也擁有巴基斯坦女王(Queen of Pakistan)的稱號,直到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成立。
所以說英國的帝國稱號(不是國祚,僅僅是帝國血統)是蒙古帝國傳下來的。即實際上並不存在「英國皇帝」或者「英國女皇」之名,但英國卻有帝國之實
以上是歐洲諸帝國,下面順便說說蒙古諸國中的帝國
一般來講,游牧世系均稱「汗國」,汗國的地位有類似於公國的,有類似於王國的,也有類似於帝國的,不能一概而論,要視具體國家而定。蒙古諸汗國中能稱帝國的,只有蒙古帝國(很快就分裂了)、大汗帝國(元,繼承蒙古帝國國祚,黃金家族)和帖木兒帝國(實力強大,黃金家族的女婿,擊敗過奧斯曼帝國;莫卧兒帝國的前身),其他只能稱汗國。
中世紀時,沙皇名號最早是俄羅斯人用來稱呼拜占庭帝國皇帝,後對蒙古可汗(金帳/欽察)的敬稱。不過金帳汗國從根本上來講不算帝國,雖然當時蒙古帝國內部分裂了,但金帳汗國仍奉大汗帝國(元)為宗主國,所以從法理上來講只能算是蒙古帝國治下的一個王國
最後說一下華夷體系的帝國
這個其實大家基本都熟悉了,我國自秦起歷朝歷代基本都是帝國,不需要獲得什麼國祚(比如孫吳就純粹野路子出身),不管你民族(遼、金、前秦等等),也不搞教皇加冕,曾經有個弄到玉璽才能稱帝的條件,可惜後來玉璽玩丟了。總之有實力、有地盤就可以廣義上來講稱了帝的割據政權(魏蜀吳)也能算帝國,狹義上來講佔領了漢地十八州一半及以上的(南宋、東晉是最低要求)就算是帝國
對於華夷體系內藩屬諸國而言,原則上是不允許其稱帝國的,至少在外交場合不可以,但是也存在朝鮮這樣雖只為郡王級別,對中國時稱國王,對內卻僭用了廟號等皇帝才有的待遇的情況。另外越南對中國稱安南國王,而對內則自稱大越皇帝。
當然,還存在一些其他體系下的帝國,比如非洲南美中東等,寫起來就是論文,學術水平也有限~就不細說了
下面說王朝
歐洲體系而言,王朝的界定就是改帝國的統治者家族或姓氏有無發生變化。王朝名一般就是家族姓氏(溫莎王朝)或家族所在地(XXXX堡王朝)歐洲王朝的變化,大致來講有兩種大的情況:
1.家族未變化,但姓氏變化,故王朝變化1)王位外傳旁支、遠親或女婿例如英國的漢諾威王朝與斯圖亞特王朝,斯圖亞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時,根據「王位繼承法」應由詹姆斯一世的孫女索菲亞繼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國的漢諾威選侯繼承,稱喬治一世,從此開始了漢諾威王朝。2)王室改姓
英國現今的溫莎王朝,原來叫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喬治五世在位時期,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民眾反德情緒強烈,而「薩克森-科堡-哥達」這個名字來源於德文。王室不願再使用敵對國德國的姓氏,將王室改姓為「溫莎」(因為王室行宮「溫莎堡」),朝代名稱也改稱為「溫莎王朝」。溫莎王朝一直延續至今。2.家族變化
這個用神羅舉例再合適不過了。1356年開始,神聖羅馬帝國帝位並不是同宗傳承,而是大封建諸侯選舉皇帝。各地領主權力很大,擁有自己的軍隊,朝廷,甚至能收稅。故而神羅的帝位更替變成了各大領主之間的博弈。 神羅的歷史,就是一部皇帝的家族不斷變化的歷史,就是一部王朝變化的歷史。變化的次數太多,就不詳細寫了有興趣的話還可以看一下拜占庭帝國各王朝的變遷,這個知乎已有答案,可見 拜占庭帝國為什麼可以存在1000年之久?
簡而言之,在歐洲漫長的中世紀里,統治的國祚或者地區決定了帝國的名字(有的帝國統治的區域和國號沒有關係,比如神聖羅馬),統治者的信息決定了王朝的名字。王朝變化是經常的,帝國變化是緩慢的。
中華體系而言,其本質和歐洲分類是一樣的。如果硬要有個帝國名的話,我覺得就是中華帝國,例如中華帝國大明王朝。
依照歐洲分類法,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國號」和歐洲意義上的「王朝名」是等價的,而歐洲意義上的「帝國名」等價於「中華帝國」但給我們以不同感覺的原因在於,1.中華體系在大多數時候是一個整體,而不像歐洲在大多數時候都會出現數個帝國、王國對立的情況(不過原則上西歐只能有一個帝國)。2.中華體系在歷史上不稱「帝國」,只稱「王朝」或「國號」。「帝國」一詞是近代日本發明的。例如明代人只會稱「我大明朝」、「我大明王朝」或「我大明」,「我大明帝國」的說法是沒有的。只有清末才有「我大清帝國」的說法。-------------這周考G,考完再補比較長,可能有疏漏,歡迎指正剛好前幾天答過這個問題,擴寫一下。英語的「帝國」稱empire,「皇帝」稱emperor,詞源來自拉丁語imperator。這裡要注意一點,歐洲的imperator不是中國皇帝等於高級國王的意思。imperator最早是武將的稱號,表示軍隊統帥。在共和時代,打了大勝仗的將軍有權使用這個稱號,一直到他率軍班師,到羅馬城獻俘搞凱旋式為止。後來這個詞變成羅馬皇帝的代稱,就轉指羅馬皇帝這個職位。羅馬皇帝是什麼意思呢?他是一堆尊號和共和時代高級官職的集合。尊號就是奧古斯都、凱撒這些,官職包括元老院首席(從而作為元老有立法的權力),羅馬大祭司(羅馬國家最高官員,羅馬皈依基督教之後把這個給去了),羅馬保民官(保民官法律規定有人身不可侵犯權),執政官(從而有推行政令的權力,領軍的權力),等等。其他還有很多頭銜,不過前面這幾個最重要。從imperator的頭銜可以看出來形式上羅馬皇帝是一個法治社會中通過壟斷不應兼任的關鍵職位來獲得實際獨裁權力的政府官員。打個比方,假如奧黑明天突然宣布自己兼任最高法院法官和參眾兩院議長,日後他的繼承人繼承他的頭銜的同時也繼承奧巴馬這個姓氏,那麼幾百年後奧巴馬這個詞也會具有類似羅馬皇帝的意思,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頭銜代表一個強大國家至高權力者,但是形式上美國從未變為王國。為啥屋大維當初不直接自稱國王,要搞這麼麻煩呢?因為羅馬歷史上有過一個王政時代。這個王政時代的結束很可恥,是當國王的強搶貴族布魯圖家族小媳婦,布魯圖家族衝冠一怒為紅顏,領人推翻了國王,從此「國王」成為羅馬政治的忌諱。凱撒因為略有往這個方向(獨裁方向,不是搶人小媳婦)走的趨勢就被馬克布魯圖領人給捅了。屋大維是個人精,懂得討好元老院,於是搞了這麼一個曲線救國的方案,無國王之名而有國王之實。與此相比,國王在西方的含義是名副其實的獨裁君主。聖經撒母耳記裡面撒母耳警告以色列人王政害處的一段話,頗能代表西方人的國王觀念,照錄如下:
撒母耳將耶和華的話都傳給求他立王的百姓,說: 11?「管轄你們的王必這樣行,他必派你們的兒子為他趕車,跟馬,奔走在車前; 12?又派他們做千夫長、五十夫長,為他耕種田地,收割莊稼,打造軍器和車上的器械。 13?必取你們的女兒為他製造香膏,做飯烤餅。 14?也必取你們最好的田地、葡萄園、橄欖園賜給他的臣僕。 15?你們的糧食和葡萄園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給他的太監和臣僕。 16?又必取你們的僕人婢女,健壯的少年人和你們的驢,供他的差役。17?你們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們也必做他的僕人。 18?那時你們必因所選的王哀求耶和華,耶和華卻不應允你們。」
可見,西方觀念中的國王是一種私有制領主概念:土地和國家都是他的財產,臣民都是他的奴僕。王國可以很小但從羅馬開始帝國就很大,這造成了「國王不如皇帝」的印象。但是從一開始的概念來說,羅馬皇帝的許可權是不如國王的:國王奴役人民是天經地義,國王傳位給兒子也是理所當然。羅馬皇帝則不同,很多羅馬皇帝都是前任看好的政治繼承人,倒不見得是前任的子嗣。
當然,上面說的都是形式上的邏輯。從實質上說,imperator當然是獨裁君主。不過上述形式上的差別倒也不是無用,有些時候能起到掩耳盜鈴的作用。譬如說拿破崙的帝號稱為「法蘭西人的皇帝」(Empereur des Fran?ais),就有這個意思:The title emphasized that the emperor ruled over "the French people", the nation, and not over France, the republic. The old formula "king of France" indicated that the king owned France as a personal possession. The new term indicates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1]
The title was purposefully created to preserve the appearance of the French Republic and to show that after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 feudal system was abandoned and a nation state was created, with equal citizens as the subjects of their emperor. (After 1 January 1809, the state was officially referred to as the French Empire.[2]) The title of "Emperor of the French" was supposed to demonstrate that Napoleon"s coronation was not a restoration of monarchy, but an introduction of a new political system: the Empire of the French(Empire des Fran?ais). (引自英語wikipedia的Emperor of the French詞條)
上文黑體字標出的一句說的是:「『法蘭西人的皇帝』這一頭銜意在表明拿破崙加冕並非復辟君主制,而是引入一種新的政治系統,即法蘭西人的帝國。」可見,「皇帝」在西方語境下顯得不是那麼獨裁。
另外,imperator和國王的差別也影響了empire這個詞的詞義。英語中,empire是這樣定義的:The term empire is derived from the Latinimperium (power, authority). Politically, an empire is a geographically extensive group of states and peoples (ethnic groups) united and ruled by a central authority either by a monarch (emperor, empress) or an oligarchy.(en.wikipedia.org/wiki/Empire)
a group of countries or regions that are controlled by one ruler or one government; especially : a group of countries ruled by an emperor or empress(Empire - Definition and More from the Fre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Senses relating to a territory or group of territories with a single ruler or shared source of authority.(empire, n. and adj.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可見,empire一詞的關鍵定義是由統一政府統治的多個國家、民族或領地的集合,並不一定要由一名稱emperor/empress的君主統治。這也是為什麼「帝國主義」一詞可以用來指根本沒有君主的國家(比如五大流氓其中四個)的原因。
其實問題本來很簡單被搞的複雜了,帝國王國的概念很簡單就是根據君主的頭銜定的,君主的頭銜是皇帝就是帝國,君主的頭銜是國王就是王國。而皇帝和國王這兩個頭銜是兩個不同體系里的,在日耳曼人中間國王就是封建秩序的頂點,而皇帝或者沙皇是羅馬權力體系里的,沙皇就是凱撒的音譯。這兩個頭銜並存的原因是因為日耳曼人也好希臘化的斯拉夫和巴爾幹各民族也好,他們的首領最初都統治著大批非日耳曼非斯拉夫的羅馬人或者希臘人,羅馬人和希臘人的國家觀念和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完全不同,而且他們的文明程度比日耳曼和斯拉夫人要高,君主的權力也比日耳曼人的王權要大,所以這些征服者希望對本民族也取得像羅馬皇帝那樣的絕對統治權,所以他們採取的是兼任的辦法,就是他們是日耳曼人之王,又是羅馬人的執政官或者其他頭銜,比如克洛維就是法蘭克人的國王羅馬人的執政官,被叫做國王執政官,同時他們的另一個現實目的是管理教會,統治教會是羅馬皇帝強盛時代的權力,教士也是羅馬帝國文化在日耳曼人社會裡的重要載體,君主們希望把自己的民族羅馬化、希臘化,就必須藉助於教士的力量,而要統治教會就要搞羅馬人那一套,所以他們希望自己成為日耳曼人的王、羅馬人的皇帝,這種發展的結果就是800年查理的加冕稱帝,其實在查理之前,保加利亞的西美昂已經宣布自己為保加利亞和希臘人的皇帝,他的國家也就成了保加利亞帝國。
兩年後修個改,把一些其他文化的普世君主思想,以及帝號的普世性褪色的流程補充
=====================================================================
王國和帝國的區別在於「普世性」
先說中國,這個很好理解,因為華夏世界觀裡面自古以來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或皇、或帝、或王、或皇帝)是全世界各國(準確來說是諸夏)的宗主,其地位超然於華夷諸藩(五等爵,天子頭銜變為皇帝後加一個王爵)。當然隨著東亞天下體系的發展,這個「超然」不一定代表事實上的附庸關係,比如清代,皇帝直轄的只有一直以來的本部中國和東北滿洲地區(天下體系中的「內臣之地」或「天子之國」,用《周禮》來說就相當於王畿五服),剩下的有通過理藩院進行間接統治的藩部(蒙古、吐蕃、回部、西南土司),也有僅僅進行朝貢貿易和軍事保護的朝貢國(朝鮮、越南、琉球等),甚至是朝貢國內也有始終實行事大主義的順臣(朝鮮),有陽奉陰違的僭稱南帝(越南),或者只掛了個獨立朝貢國名頭的他國附庸(琉球),乃至我根本就跟你沒關係只不過我求你不要打我的緬甸和尼泊爾。
接下來西方,這個要結合拉丁語來看。帝國的語源Imperium本意是「命令權」,引申的含義「命令權所覆蓋的地域」(意語Impero、法語/英語Empire由此詞發展而來,德語Reich則是Imperium意譯而來),也就是說,Imperium Romanorum(「羅馬帝國」或「羅馬人的帝國」)本身的意思只是「羅馬人所統治的地域」(事實上這個詞早在共和國時期就有在用),而Imperator(「統帥」,意為「掌統治權者」)也不過是戰爭年間,受元老院委託,臨時執掌號令全國的命令權的將軍,事畢保留此尊稱而已。而羅馬不管是共和國時代還是後來的帝國時代,其統治方式其實跟中國的天下體系很類似,既有羅馬公民城邦(類比於中國的「天子之國」)、也有軍事衛戍領(類比於中國的都護軍鎮)、更有大量的附庸部落(類比於中國的內外藩部),而這些地域都被Imperium所統轄。其中,附庸部落的首領在拉丁語就用Rex(王,七王時期的羅馬獨裁君主亦用此稱號)稱呼,其統治地域則稱為Regna(王國)。奧古斯都統一羅馬人的已知世界(環地中海)後,事實上的羅馬世襲獨裁者「至尊統帥」(Imperator Augustus)作為諸王的領袖,自然就成為了普世君主。雖然後來因為羅馬天下太大管不過來,戴克里先就分開東西兩塊,羅馬皇統也就一分為二了(雖說四帝共治,但是副帝「凱撒」其實也是正帝「奧古斯都」的儲君),這個在「天無二日民無二君」的天朝人眼中應該是很難以理解的。以後東西皇統儘管仍然保留「東方世界/西方世界的普世君主」的法理意義,不過大家都知道,法理意義要變成實際意義是要看實力的…………
(順便,這一段就說明為什麼元首不是皇帝但是國家卻可以叫帝國的原因……反正只要具有普世命令權或者對廣大屬國的命令權就能叫Imperium了嘛,又不一定真的要有一個人當Imperator)至於波斯的沙汗沙(Shah-an-Shah,「諸王之王」)、蒙古的可汗/大汗(Khaghan)、莫卧兒和奧斯曼的帕迪沙(Padisah,「諸王之宗主」)也有類似的普世性含義,因此可以翻譯為皇帝/帝國。Islam的哈里發作為全Muslim的領袖同樣具有普世君主的性質,也同樣處理。
其中,沙汗沙在薩珊波斯時期有個更能體現其普世性的完整稱號:「伊朗與阿伊朗的沙汗沙」。「伊朗」即雅利安,「高貴的民族」,前面加個「阿」表否定,所以這個稱號就可以翻譯成:「華夏與諸夷萬王之王」=所有民族、所有國家的最高君主。帕迪沙儘管是作為莫卧兒和奧斯曼的帝號更有名,不過這個其實最早是居魯士大帝的帝號,而居魯士則有一個更知名的普世君主號:「宇宙四方之王」。蒙古的大汗是成吉思汗創造的突厥復興式稱號,意為「諸汗之汗」,只有一個,而一般的汗,例如西方宗王的獨立汗國,還有東方宗王的那些附庸的君主都念Khan,儘管Khan原本是Khaghan的略稱。
比較特殊的是希臘的βασιλε??,一般翻譯為王(事實上,古希臘諸王國和現代希臘王國都用這個稱號,世界人民從古到今都按Rex或者王來處理),不過出現了幾個特例:
首先是征服王同志,雖然人家由始至終都只是馬其頓國王,但是人家硬是弄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二個帝國(嗯請當普世命令權理解……或者說搶了波斯的皇統),那麼叫他大帝也沒什麼問題,特別是在800年後某位Bασιλε??誕生以後…………沒錯就是東羅馬皇帝希拉克略(或者說海格力斯/赫拉克勒斯更有梗?)。雖然之前羅馬皇帝的頭銜「至尊統帥」早在民間希臘語化成了Aυτ?κρ?τ?ρ Σεβαστ??或Aυτ?κρ?τ?ρ Α?γουστο?,不過這位大力士皇帝進行了徹底的希臘化改革,為了神聖化自己,他決定放棄上述主頭銜,而改用Bασιλε??(正式頭銜是Πιστ?? ?ν Χριστ? Βασιλε??,「虔信基督的皇帝」),從神學上的意義上來說,這是「諸王之王」(Βασιλε?? τ?ν Βασιλεων)耶穌基督的直接臣子,具有君權神授的神聖性,是當之無愧的羅馬人(=正統基督徒)的領袖。而以往翻譯為Bασιλε??的Rex,則希臘語化為Ρεγα?,自此Bασιλε??在中古希臘語中便當皇帝使用。至遲於9世紀,Aυτ?κρ?τ?ρ Σεβαστ??或Aυτ?κρ?τ?ρ Α?γουστο?與Bασιλε??並用,則可證原本的Aυτ?κρ?τ?ρ Σεβαστ??與後來的Bασιλε??是等價關係,不過這個並用是有原因的就是:太多Bασιλε??了……最早希拉克略所用的完整頭銜只有「虔信基督的皇帝」,並沒有羅馬人的修飾語,意思就是皇帝只有他一人,是全部羅馬人(=正統基督徒)的唯一領導,然而,羅馬畢竟有共治皇帝的傳統(沒有就不會東西分治了),而且,基督教世界出了個查理曼,出了個神羅,出了個Βασιλε??。於是,正統的羅馬皇帝只好:1、儘管被迫承認查理曼與其後繼者是皇帝,但你只是法蘭克人的皇帝(Βασιλε?? τ?ν Φρ?γκων),我才是全羅馬人的皇帝(Βασιλε?? τ?ν ?ωμα?ων);2、而且我權力比你大,我不僅是皇帝,而且絲綸制冊俱由我出(使用了Aυτ?κρ?τ?ρ的本義:自我統治者),你不過是打下手的。最終演化結果就是那個冗長的巴列奧略王朝皇銜:虔信基督天主的羅馬人皇帝與獨裁者,永恆的至尊(?ν Χριστ? τ? Θε? πιστ?? βασιλε?? κα? α?τοκρ?τωρ ?ωμα?ων κα? Αε? Α?γουστο?),也不知道和神羅的「托上帝榮光,羅馬人的皇帝,永恆的至尊,羅馬人之王」(Dei Gratia Imperator Romanorum Semper Augustus, Rex Romanorum)是誰抄的誰,不過不管誰抄的誰,都只是一種「我是基督教世界的普世君主」的無力宣稱罷了(大家都知道巴列奧略的帝國有多弱小,神羅的皇權有多弱小)。
而另一個自稱繼承羅馬法統的皇帝,其頭銜體現的普世性就更恐怖了:哈里發、最強力的強者(蘇丹)與諸王的宗長、羅馬人的凱撒、諸帝之帝(諸獨裁者的獨裁者)、諸汗之汗、諸統治者的統治者,真主在大地的投影。我不僅是土耳其人的蘇丹,我還是哈里發,是羅馬人(=基督徒)所有皇帝中的皇帝(故意使用α?τοκρ?τωρ的波斯語意譯以避免冒用諸王之王的真主名),所有游牧民族汗王的汗王,世間一切統治者的統治者,是唯一神在世界的代理人,把土雞接觸到的所有文化體系裡面具有普世君主性質的頭銜全都用上了。
不過,上面的這些關於普世性的東西,在地理大發現開展後,就從歐洲逐漸消退了:
第一次消退是俄羅斯和奧斯曼分別宣稱自己是羅馬皇帝開始。俄羅斯儘管是唯一的東正教大國了,但是畢竟身處蠻荒發展度低,全歐洲都對其「羅斯人(與羅馬人)的皇帝(沙皇)與獨裁者」不吝一哂(毛子:信不信我射擊軍+自主牧首乾死你們!)。另外土雞那個「羅姆凱撒」大家就更不能接受了,然而最終,大國畢竟是大國,大家最終也就默認了這兩個「皇帝」,於是,羅馬帝國的普世性被析解。而之後隨著地理大發現,大家也終於發現,羅馬的世界與真正的世界相比是何等的狹小。
於是「(羅馬)帝位」這個東西在拿帝的時候被正式重新定義為「法統悠長」「文化多元」,這是第二次消退。拿破崙登極的時候,不敢使用國王這個不得人心的頭銜,而法蘭西當時也不僅僅是統治傳統意義上的「法蘭西亞」(法蘭克人的土地),於是拿破崙開始宣稱自己為羅馬法統的繼承者:仿照羅馬法系修訂六法典、回歸古典主義的「帝國風格」建築、加冕儀式使用月桂冠、乃至皇冠以查理曼命名,均是建立一個通過法蘭克王查理曼,追溯到羅馬帝國的悠長法統,以獲得「皇帝」這個相對不會引起民眾反感的君主號。不過,法蘭克人畢竟不是文化意義上或血統意義上的羅馬人,而普世意義上的羅馬人(=正統基督徒)早就隨著那幾個「羅馬」帝國並立而煙消雲散,於是,拿破崙是「法蘭西人的皇帝」,而不是「羅馬人的皇帝」。
不過,哈布斯堡的神羅皇帝肯定不會因此就放棄自己的帝位的,於是,弗朗茨二世作為回應,立馬宣稱自己是「奧地利皇帝」,以保證自己在行將就木的神羅正式滅亡之後,還能維持由於(羅馬)帝統而對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的統治。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奧地利帝國」的德語不是「Reich von ?sterreich 」而是「Kaisertum ?sterreich」,真要訓詁的話,並不是「奧地利帝國」,而是「奧地利帝位」。
於是,(羅馬)帝位的普世性至此煙消雲散,而拿破崙的榜樣也催生了兩個新大陸「帝國」:自詡為民眾解放者的墨西哥帝國和巴西帝國。但是這個時候,「帝國」的珍貴程度進一步下降:同樣遼闊的疆域與多元的文化,但是已經沒有什麼「法統悠長」
到了德國統一的時候,德國就更無奈(無賴)地稱帝了:其領域也就僅僅比神羅三王國(日耳曼、義大利、勃艮第,三國國王由皇帝兼任,統合為王號「羅馬人之王」)之一的日耳曼王國大少許,奈何拿破崙把巴伐利亞、符騰堡、薩克森給升格成了王國,維也納會議沒恢復原來頭銜,普魯士不當皇帝很真沒法在法理上把德意志邦聯統合為德意志(帝)國,畢竟不像西班牙,所有王國(萊昂、卡斯特利亞、阿拉貢、納瓦拉、安達盧西亞)的國王都是一個人。這個時候,「德意志帝國」的「文化多元」勉強能算,疆土遼闊那就得打個問號了,至於神羅法統,為了德奧同盟還是別提吧。
至此,歐洲及其舊殖民地進入「啊大家都稱帝,那我也稱帝吧」競賽:英國維多利亞大媽看到各位晚輩都是皇帝,我也要當個皇帝,於是「印度女皇」,好歹還是名正言順的「皇帝」;義大利就…………雖然古典時代阿克蘇姆(衣索比亞)是羅馬帝國也承認的皇帝,但是近代大家也都知道,一大半疆土都丟給了埃及,就剩下那一丁點的地方了,你就欺負個未開化小國就自稱皇帝,這就真是…………想過(羅馬)皇帝癮想瘋了吧
至於海地帝國中非帝國…………zhe ta ma shi shen me gui
我不太清楚「帝國」和「王國」兩個詞的最早來源是什麼,但我猜他們的劃分基本對應於empire和kingdom兩個英語辭彙。如果確實是這樣,那麼兩者的區別在於:帝國的建立來自吞併和征服,王國的建立則來自血緣和繼承。這兩種性質的國家正好對應於兩種性質的君主:皇帝/女皇(empire/empress)和國王/女王(king/queen)。
舉個例子,亞歷山大依靠其馬其頓王族血統,在父親腓力二世(Philip II of Macedon)遇刺後繼承了馬其頓王國的王位,此時他是馬其頓王國的國王。在接下來幾年中,亞歷山大通過武力征服統一了地中海和中亞的大量國家,這才能被尊為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此時他所統治的多民族統一國家也相應被稱為帝國。與之相反,通過聯姻形成的聯合王國君主,即便權傾一時、統治數個強勢國家,依舊不能被稱為皇帝或女皇。
上面有答案提到羅馬帝國的一脈相承,但這其實並非劃分帝王與國王的根本區別。Caesar (title)只是羅馬帝國王權的象徵,其意義更像我們的傳國玉璽。儘管歐洲人爭奪的「帝位」基本承襲自羅馬帝國頭銜,也有很多被西方認可的其他皇帝和帝國,比如維多利亞女王有「印度女皇」的頭銜(Emperor of India),日本天皇(Emperor of Japan)也被認可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皇帝。
當然歷史遠比理論複雜,基督教權力(以及它在名義上與羅馬帝國正統傳承的複雜關係)的介入使這種劃分變得更加微妙,而這種劃分也不一定完全概括了中國歷史的邏輯。但相同之處在於,「皇帝」這樣讓人虎視眈眈的頭銜,大都是靠武力震懾掙來的。爪機打點個人意見:
皇帝概念比帝國出現晚不少
帝國,就西方定義來說就是多種族/民族/文化的一個複合體國家
當然你要把這裡的各個民族都當人看,公民也好臣民也好,總不是奴隸之流比方說西方公認波斯是一個帝國,因為有兩河,小亞,伊朗,希臘這些民族在其統治之下
王國就是有國王的國家
比方說波斯國家元首大流士一世
王朝一般和統治者家族血緣有關
比方說波斯帝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大家都是一個姓
當然這個以後人加的為主,畢竟從法統上來說跟前人完全割裂不是太好比方說羅馬的安敦尼王朝,所謂的五賢帝時期……當然有意識地改也行比方說現英國的溫莎王朝,就是為了和一戰德國劃清界線搞出來的(原來好像是薩克森-科堡-哥達,就阿爾伯特親王老家)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1 帝國標準與王國不同,所以帝國可以是或不是王國2 王朝跟上面的東西無關,可以隨便套比如X家王朝,X隊王朝,基本上是突出延續性,要麼是黑其權力變更毫無那啥可言,要麼說他蟬聯冠軍什麼的3 帝統的問題,咱覺得無關……儘管帝國這個單詞是因羅馬而起,但據此定下的標準是可以回溯的帝國,共和國,王國
帝國、王國指的是國家(包含國土、國民、政府等國家要素的總體),帝國是以皇帝為首腦的國家,王國是以國王為國家的首腦,王朝則是統治某個帝國/王國的世襲家族
所以最厲害的還是屋大維——西方世界第一個稱帝者。
羅馬帝國的法統和正朔讓多少國王趨之若鶩(西羅→神羅→①奧帝→奧匈②德帝→第三帝國;東羅→沙俄)
這樣看法帝因為有庇護七世加冕所以是半個法統帝國(繼承羅馬時間跨度有點大),英帝是完全無法統的帝國(帝位來自蒙古(帖木兒)皇帝→莫卧爾皇帝→印度皇帝)……
按英國這個神邏輯當時要是有列強把晚清滅了也可以稱帝→_→(劃掉)在已知世界的範圍內,維護「皇帝」頭銜的唯一性,是帝國皇帝應盡的義務,「已知世界」,指的是帝國的統治階級有較為廣泛了解,並且武裝力量可以到達的區域。
而國王沒有這個義務。
多個國王可以並行存在,並且可以長期維持良好關係,但皇帝不行,如果已知世界範圍內有別人稱帝,就算短期內可以維持良好關係,時間長了必然要走向敵對。
朝鮮了越南了之類的國王在自己國家叫皇帝沒人管,但真要遞交國書給中國時,這個頭銜是萬萬不敢用的。隋朝時日本遞交的國書寫「日出處天子致日落處天子」,日本自己用天子稱號,隋煬帝馬上就不爽了,要不是日本離得遠,指不定就打過去了。
而宋朝時宋、遼、金、西夏幾個皇帝之間的相愛相殺就更不用說了,幾乎一直都處於敵對或者准敵對狀態。所以稱帝這個事情不是開玩笑,讓皇帝之間相互承認,這是一件極其憋屈的事情,一旦有機會,那必然要打起來,要不然還叫什麼皇帝。
所以,現代的日本是幸運的,因為全世界就剩它一個皇帝了,中國已經沒有皇帝,歐洲的帝國一個一個煙消雲散,英國也放棄了印度皇帝的頭銜安安心心做國王,中亞世界的哈里發更是早早就消散,全世界就剩一票的國王,所以日本的天皇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維持「全世界就我一個皇帝了」的現狀。
不過最近ISIS首領自封哈里發,在現代社會,武裝力量坐飛機就可以輕鬆到達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所以,作為全世界僅剩的皇帝,日本天皇有義務討伐一切偽皇,所以,「出征吧,帝國的軍隊」。
不對,按照日本憲法,日本沒有軍隊,那就:」出征吧,帝國自衛隊「!
我是這樣理解的。我也不清楚對不對。
如果翻譯成西方的模式,比如羅馬帝國中的安敦尼王朝,羅馬帝國對應中國的大唐帝國,安敦尼王朝對應什麼呢?用唐朝舉例,李淵建立的唐朝,所以從李淵執政到李治執政這一時期應該叫李王朝,李王朝裡面包含李淵李世民李治李顯李旦這5個皇帝,李治後面的李顯李旦很快被武則天替代,武則天時期就應該叫武王朝了。假設武則天傳給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也改姓武,那麼武王朝就包含武則天和太平公主。假設太平公主又傳給她和薛紹的兒子,那麼他兒子姓薛,那樣就叫薛王朝了。李王朝武王朝薛王朝都包含在大唐帝國裡面。
唐和宋是國號,帝國是國體,王朝是一個國家的一個統治階段。
當然,外國人看我們,可能我們一直是中華帝國,其中唐王朝,宋王朝是階段。
印加帝國是歐洲人加上去的嗎,奧斯曼土耳其的上帝在凡間的影子那類屬於什麼
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王國,哈布斯堡王朝
帝國,王國,王朝都是歐陸的東西,了解歐洲歷史就行了,至於中國根本就沒有這些概念,中國只有國與朝
王朝始終都不是和帝國/王國平行的概念,而是重疊的概念
法國那兩個王朝,首先作為「法蘭西王國」而存在
帝國、王國都有王朝,法蘭西第一第二帝國都是「波拿巴王朝」補充下:公國即所謂的Duchy公爵領,另還會有伯國等等更小的。
沒有具體考證,僅憑印象,請輕噴……
帝國,王國,公國(還有侯爵領,伯爵領,男爵領)……
是一個體系,都是君主專制政體下的產物。該國(領)的直接領導者擁有最高政治權利,即該國(領)的君主。一般的,君主封號與其統轄的最高等級的領土(封地)相適應,帝國之君主為皇帝(女皇帝),王國為王(女王),公國為大公(女大公)……反之亦然。
但是,也有封號與領土(封地)不一致的……比如有沒有領土的男爵,只有男爵領的侯爵(印象里)??(??ω???)……實際上應該取決於當時國家(封地)的政治地位,比如從屬等級(必定低於從屬者,高於被從屬者,不排除跨級從屬),待遇等級(等同於同待遇者),宣稱等級(畢竟國家等級雖然可能有規定,但畢竟還是依人而定的。我封你個廁所說是公國,我非說我是個獨立的王國也不能說什麼。( ? ?ω?? )?[當然了,實際上得在符合法理且受一定承認的情況下])至於中國,這些基本不適用……當時人不這麼說……所謂大秦帝國,大唐帝國都是後人說的(大清帝國是個例外,皇上老爺子覺得自己應該和英王平起平坐甚至更高罷了……)(突然想起還有大中帝國這個逗逼……甭理他了……)
但是考慮到中國最高統治者稱帝(秦始皇后),稱中國歷代為帝國也不過分。雖然三國,五代十國之類碎成一地的國家也叫帝國有點彆扭(那也比歐洲的敞亮多了(???ω???))[考慮到實際上許多勢力並未稱帝,實際也沒那麼慘……]王國則適合稱呼分封國與藩屬國,它們的君主——王,通過由宗主國的皇帝賜予封號等表示從屬與服從,比帝國,皇帝,第一個檔次。王朝不是指一個國家,而是指國家的一個時期(通常指盛世王朝)。[比如康熙王朝……]
共和國取決於其政體是否為民主共和[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是否為共和國與其名稱無關。事實上,叫共和國也不一定是民主共和的國家[比如( ̄︶ ̄)&>]咳……不叫共和國也不一定不是共和國,比如如今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腐國)是君主沒有實權的虛君共和國……
綜上,帝國,王國,公國與共和國是真正的國家,分別在於其政體與實際政治地位。王朝指國家某一時期……帝國是指有帝國主義特色的國家。共和國、合眾國、聯邦全是非帝國國家。王朝只是指某個國家的某一個時期。
打兩把歐陸風雲就明白了
推薦閱讀:
※古羅馬時代,古希臘是怎樣的狀態?
※早期居住在義大利北部的伊特魯里亞人是什麼人種?和早期羅馬的拉丁人有關係嗎?
※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法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如何評價神聖羅馬帝國的「帝國圈」(Imperial Circle)制度?
※為什麼撒克遜國家的名字叫做『盎格魯人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