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機械工程師怎麼看中國機械大環境?

很多機械的學生在其工作後都轉向了電子設計方面,即比較偏電,聽一些前輩說中國機械的大環境不行,轉行的比較多。想請教比較資深的機械工程師,能不能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面對這個問題,覺得很惶恐,但是不得不答,問題雖然大,但是道理不說不明,大家都貢獻自己的想法,道理才能被說清楚。

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但是停在這四個字上,是不夠的。怎麼樣才能強,竊以為要深入分析到問題根源所在,要有科學方法,可執行的計劃,可考核的結果,以及積累。

這裡列出幾個對中國製造業的常見印象,跟大家一起試著深入一下。

1.中國製造業質量不好。

如果我反問,「憑什麼說中國製造業不好?」我覺得中外工程師,大部分人很難一下子說清楚。在老外眼裡,這個問題就成了一個預設立場,好比屌絲一出場,不管你做什麼,都是屌絲。對中國製造業自己,又像一個人,渾身都癢,卻不知道該撓哪兒好。

下面是個人對「哪裡在癢」的看法。

第一癢:標準差。

標準裡面,一部分是西方標準的翻譯,這部分尚可

還有相當部分,基於西方標準的修改,這部分屬於因私廢公,大部分跟西方標準一樣,只是更改細微尺寸,制定者是得到了「非抄襲」的名譽,但導致不能註明等同對象,或者不能等同代用,給使用者帶來很多不必要額外工作。要知道,作為工廠的工程師,中國的工程師已經很悲催,不僅要了解公制,還有英制,美製,自己的標準好歹好用點,把標準做成這樣,有時候真有種羞於直視的感覺。

更有甚者,編寫者都還沒有讀懂標準,抄襲ASME或者別的標準,到最後註明「本標準參照ASMEXXX而定,如果有不明,請以ASMEXXX為準」。自己都不尊重你自己,怎麼讓別人信服GB?

標準差,還體現在,質量要求低,標準中的質量要求,其實是一個調控工具,你提高要求,增加考核項,那個相關產品整個行業的水平門檻,就會上升。你要求低,執行再松,那整體質量就失控了。工業製造初期,底子薄弱,標準要求低,情有可原,否則大部分產品無法出廠。但是現在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中國的硬體設備,世界一流,有相當的製造經驗,完全具備了提升質量等級的條件,如果還是沿襲過去的草創標準,那未免有點不作為,不進取。

我不想講相聲,但是這個跟體制可能還是有點關係,GB直接以政府的一個部門來制定發布。隨之而來會有些問題,誰來保證標準的質量?誰來保證市場的接受性?誰來推動標準的更新,標準更新的動力來自哪裡?如果標準發布者總是搞官僚主義,旱澇保收,難怪標準差,而且一直差。

第二癢,自身質量控制不嚴

標準不可能規定製造業的方方面面,廠內的NCR(Non-conformance report),隨時可能有,那麼,廠內怎麼處理?全報廢,不可能,成本高,也不科學。全回用,也不可能,產品沒法用。什麼情況需要報告,什麼情況可以回用。什麼情況必須報廢,必須要用相應的規範來廠內控制,我所看到的,中國的工廠,很多原則性不強,渾渾噩噩在處理,純經驗性拍腦袋在處理,其質量肯定是很不穩定的。

還有對供應商的認證流程,這是保證外協產品質量的決定性環節。對於下級供應商的認證,應該有一個很嚴肅的流程,專們的團隊負責,我所見到的,很多工廠,都只是人范范得去走走看看,有多強的考核力,這是一個問題。

人員素質是一方面原因,搞製造業,還是要假設人性本惡,以制度來保障才是百年之道。

2.中國製造業成本不一定低

有一種觀念,中國製造業,隨便弄都比西方低。其實,還真不是。

如果說到原材料,中國鑄造件和鍛造件,都不見得比西方低。舉一個例子,歐洲的不鏽鋼管,DDP到中國港口以後,也不明顯貴於中國大陸。

中國低的地方,是人工,和設備的工時成本低。

所以綜合到製造業上,一般來說,中國便宜的地方,是佔用較多人工和加工工時的設備。大型鑄造件一類的設備, 中國一不小心,就接近於西歐費用。

有一不小心低,就有一不小心高,這高是怎麼高出來的呢,設備便宜,但是你的工時,是受你的工藝來決定的,工藝水平不行,工時比歐洲高很多,也是時有發生的。譬如,你工時費用只是歐洲一半,但是你工時數是歐洲三倍,加工費用就是歐洲1.5倍了。

這樣的例子,很讓我頭疼,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常常有想法,請供應商的工藝工程師一起,把工藝過一次,為什麼工時耗費這麼多,但是聯想這樣牽涉很多,而且越俎代庖,不是長久之計,也就放棄了。這還是需要大家有一種精益求精的意識。

成本是一個系統,包括可精確計算的原材料成本,工時成本等,以及幾類只能分攤成本等,這裡就不展開了。其中每一環都很重要,工藝作為不容易引起注意的一環,其實影響很深遠,落後的工藝,可能推高製造業成本,降低競爭力。

談了質量和成本,再多說一點,質量和費用的關係是什麼,沒有什麼是天生質量好的,你說德國人做什麼都莫名其妙質量好?恐怕德國人不是原因,在這些質量的背後,都是由各種額外的成本在保證,各種第三方檢驗,各種證書保證,各種共檢點...這些也都是費用在作為基礎。所以我覺得我們談費用跟競爭力,不要單純的談費用,而要談,在保證高質量前提下的低費用,這才是水平,這才是競爭力。這句話說來簡單,做到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平時看到的,大部分所謂「性價比」高的,都是垃圾。這就是因為大部分人其實沒有搞清楚這裡面的道理啊。

近年來,人力成本上漲很快,總有一天,我們的人工會高於東歐,僅次於一線國家,總有一天,我們的競爭力,將不可能是「廉價」,那時候我們的競爭力在哪裡?總有一天,我們的很多企業也不得不走向全球,那時候,我們的競爭力在哪裡?現在不思考這些問題,作為有長遠規劃的企業,以後會遇到更大的壓力。

3.中國的高端製造業不強

高端製造業產品的成型,來自於,多年的開發積累,從最開始的簡易型,到逐漸提升,逐漸改進,成為當前的高效產品。

這段經歷,中國是沒有機會重來了,而且,近幾十年來,高端製造業的圖紙,通過市場交換,或者種種方法,我們已經得到了。

但是有一點,我們忽略了,需要一個正確的,開發複雜產品的流程,保證研發的進度和質量,以及積累不同階段的開發文檔。因為沒有科學的開發制度,就很難持續開發。同樣,因為我們沒有過去的開發流程和文檔,所以我們拿到的圖紙,稍有更改,產品表現就出現意外。這樣的例子,在我國的高端製造業裡面,已經從熱笑話,變成了冷笑話了。

這麼說可能還是有點抽象,我舉例一個研發項目的流程,對比下,咱們平時所謂的開發新產品,是不是這麼弄得:

第一部分,定義產品,相關部門的職責,另有項目文檔描述目標戰略:

第二部分,研發部份的流程細分

第三部分,具體描述各個階段的職責

第四部分, 描述需要輸出的文檔,以及審查,質量控制的節點

當前的研發,因為大部分在體制內,拿到項目圈到錢為主要目的。缺乏歷史數據,導致沒有研發基礎,缺乏工具,導致缺乏質量保障和積累,缺乏考核,導致研發項目成了一個群體做PPT騙錢的。

所以,研發應該市場化, 用先進的工具,進行積累和考核,否則,事倍功半。

題外話:未雨綢繆,腳踏實地,做點實事,在當下的中國製造業尤其重要,連個閥門都做不過別人,談什麼火箭真是沒有什麼意義,因為製造業水平,體現在量產的,經過無數檢驗的產品上,比如非想談火箭,那就談談飛機發動機吧,我知道你會沉默的,那就做點事吧。

先到這裡,想起來什麼再修改。


做了20年的機械設計,有些感受。

機械的基礎是那些?我理解是材料、工藝(加工和裝配),設計排在最後。


中國的機械加工工藝很落後,現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工藝工程師少且水平不高,一方面技術工人少且水平不高。和現在的大環境一樣,機械加工業急功近利了,而工業基礎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提高的,需要不斷的積累。但是現在機械加工的利潤低、水平低,這兩者現在陷入了惡性循環。看看現在的年輕人,還有多少願意學習這種技術的,而這又是最基礎的。


對於機械基礎工業方面,材料,我國很難買到標準的板材、型材,比如板材總會薄0.2mm,角鐵是邊上厚、根部薄,等等。而在歐洲能買到的卻又是我們出口的,這個環境歷來沒有認真整治過。


其實,造就這個環境的,就是現在急功近利的社會環境,哪個行業現在都是這樣。我國的機械加工行業,現在還沒有發達到社會化大生產的階段。所以很多工業品就變得粗製濫造了,高品質的機械加工件反而要進口,或者出口歐洲的加工廠才能做出來。


對於這一點,我們國家似乎還沒有認識到,結構調整,應該重新認識機械加工,畢竟這才是真正的工業基礎。


看了評論和別人的回答,補充一些。


機械,是物理的實現方式,電氣控制,是為機械服務的,是機械的補充和簡化手段。所以,學機械的人,應該認識到,一台機器,整體的動作完成邏輯,應該是機械工程師考慮的事情,其中的控制方式可以用電氣控制來簡化機械結構,這是近20年來電氣自動化發展的根源和動力、目的。但是,畢竟電氣裝置不能替代機械,但是機械一定可以替代電氣裝置。


本人是機械工程師,非標自動化行業,混了十幾年了,曾工作的公司算行業內相當領先的,屬於機械的應用這塊,談談我見到機械應用行業。

在非標自動化行業機械部份主要應用到的東西如下:機械加工件,氣缸,伺服,導軋,電動伺服壓機,油壓缸,電動螺絲槍,電阻焊,激光焊,超聲波焊機,點膠系統,震動盤,標準小零件等。在這些東西中,除機械加工件外,其餘可以不誇張的說上點標準的全是國外品牌,是我不想用國產的嗎?也是,也不是。主要原因有幾個:第一,客戶指定品牌,第二,國內品牌圖紙不全,實物與圖紙不符。第三,價格便宜,但精度與耐用度差。第四,售後不敢恭維。舉幾個例子

1, 亞德客氣缸,在現場有擰斷過調速閥的調節螺絲,鋼製! 一生黑

2, 某國產法蘭,圖紙與實物孔位偏差3mm,回復原因:產品升級,逗我呢?

3, 某國產導軋, 寬度圖紙與實物偏差0.3mm,回復:建議我如何調整現場,要你教?

4, 某號稱中國第一的電動推拉力測試平台,購買一個月後,壞了,要求維修,兩周未到現場,代理商回復:建議重新購買。這售後?

5, 肘夾, 調試使用(100次內),松的像未系褲腰帶,耐用性啊!!!!

6, 不鏽鋼板,在無塵室使用,兩月後出現銹點。等等

7,機械加工件,要求精度差個0.05mm的,螺絲孔加工錯,精孔做成非精孔等是相當常見的.

你說氣缸沒有國產的?有,但誰可以舉個有競爭力的品牌出來

伺服系統? 有,但基本上是用於機床上,在非標上,沒見用過

導軋? 有, 同樣是市場上沒有話語權,越來越低端

伺服壓機?真沒有, TOX,PROMESS, Klister

油壓缸? 有,用過,能提供出力,監控不行,與Tox比毫無競爭力

電動螺絲槍? 有,民營的較多,合作過,耐用性差,用在自動控制上能將電氣工程師氣死

電阻焊? 有,自動控制上基本沒有,高精度上更沒有

激光焊? 有,華工,大族等,但一般外資客戶不選,沒有使用經驗。

超聲波焊機? 很多,台灣的,國產的。但是不穩定,對低端製造來說,可用!

點膠系統? 有,如果你要控制量,集成控制,那基本上是沒有

震動盤? 有,很多,但商端的還是在國外,一體加工等,國內有用過很多,震個螺絲啥的,肯定沒問題

標準小零件? 有,銷,鍵等不成問題,但找規格比較煩,主要都被日本人做生意了

電氣就更不用說了,基本沒見過國產的,你硬要說Delta是國產的,當我沒說,當然這邊不用。這些基本上都是機械部份國產供應商端的問題。

下面說說機械設計這塊:軟體:PRO-E,Solidworks,Inventor,CAD,我用的都是盜版的。

流程: 做方案,審核溝通,改方案,報價,重複,細化設計,出圖,

組裝Debug,出差

工作時間:出差加班是常態

地位:出了問題,你機械肯定逃不掉,做成功了,是應該的,這玩藝瞧得見啊,做成了感覺沒啥難度,做錯了?這他媽的你都能錯?不就是送個料,壓個料,氣缸伺服動下嗎?

待遇:5~10年工程師,均價12 K,長三角

發展:往客戶方向跳;上升到主管;自己干!

長期來說,這行留不住人,我所在公司算待遇,流程各方面好的,人均人員流動率年均30%,大家做事沉不下去,這樣對機械這行的發展是無利的。我們見識過很多不同方面,有一點經驗,但對比我出差過的美國,德國,瑞士,新加坡,日本,那裡有很多工程師關注一個領域,比如超聲波,比如激光焊接一輩子,往往形成很強大的技術積累,倒回去影響標準件供應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國內這塊設計人員往年輕化發展,沒有很多技術積累,選擇個伺服直接依靠供應商,自己不算負載等,只能說長期不看好。

之前瞧過一部紀錄片&<大國重器&>,希望如此吧,但我記得國外同事一句話:可見到,中國不比我們差,但不可見部份,差遠了.

希望對你有些用處


非資深機械工程師,國內重工龍頭企業工作三年半,德國工作一年半。從工作環境,個人能力,薪酬待遇,社會環境四個方面做個比較

首先從大家最關心的工作待遇做個比較:

德國:機械研究生畢業稅後在3000歐元左右。

中國:研究生同學除了去一汽大眾稅後15到20萬不等的同學實現了逆襲,其餘均是半斤八兩,中航、中電、博世、卡特濰柴、三一、長城、東風、上汽等等待遇都那麼回事。二三線城市基本上工作五年稅前都差不多14K左右。研究生舍友自學三個月java輕鬆跳槽12k。

個人能力:

以我司專家和德國專家相比,我司專家停留在以經驗解決問題,無法反哺理論設計。理論能力薄弱,我司屬於行業絕對龍頭,剛才所提專家也是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的人。有幸與德國行業專家工作一年半,德國專家無論從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編程能力完爆國內專家,是那種全方面的碾壓。很大一方面是源於他們對專業的熱愛,正常每周工作40小時,他們會私下再學習30小時。認識的兩個接近60歲的德國同事扔對技術保持一顆摯愛的心。反觀中國同事,如果40歲左右熬上專家,後二十年基本上就可以吃老本了。

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

德國工程師文化的國家,當提到自己是工程師的時候有種自豪感,不論哪個年齡段。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是,如果某人是博士學歷,自己小院門口肯定會有一個標識牌。德國領導會充分尊重下屬,然爾一旦領導做過的決定,下屬也一定會執行,有敬畏之心。

而在國內,一直在渲染35歲年齡危機,這也就註定一點,如果你35歲還沒有混上領導,基本上就可以領盒飯走人了。所有人努力工作的目標就是當領導,知識不會得到延續。PPT造車,依靠PPT申報獎項再恰當不過。曾參與一項目,其實什麼卵東西都沒有,最後依靠大家不懈的PPT美化,依舊榮獲國家大獎。沒有那個工作環境允許你專研。當然了這種社會環境僅限於利潤微少的機械行業。

最後這個行業扔下來的基本上就是兩類人,能力出眾當上領導的,這個畢竟是少數。

第二類就是學校一般,無法依託學校的光環進行二次轉行的人。

好多人工作五年之後還是依靠本科或者研究生學校光環進行二次就業。

只要待遇和社會地位上不去,這個行業就不會實現真正的突破,牛逼的人都去互聯網了,去金融了。


修改一下回答,8/10。可能含有部分機密,禁止轉載,歡迎各位批評指正,謝謝(擔心被老東家查,剛畢業時發個朋友圈都被叫過去批評)

僅針對高端製造中的重工業來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工科男,曾經為某軍工企業工藝工程師,參與過某潛艇,某船艦及掃雷艇等動力系統零部件加工工藝的編寫,看到這個問題,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說兩句。

加工/設備:

尖端設備落後,之前看一篇報道,中國機械裝備整體落後德國一百年,這,非常真實!單從裝備上來說,作為中國頂尖的軍工企業,某先進艦艇的傳動系統的零部件,依舊使用的是一台昭和16年(1941)的立車,2台1956年日本援助中國的12米卧車加工的。中國沒有大型的機床嗎?有!!2004年濟南一床的12米立加,2006青島機床廠的18米數控車等等國產大型機床用來幹嘛?粗加工!!精加工還得用上幾台日本的老爺機,幾台斯柯達卧加(對,就是大眾那斯柯達轎車母公司),還有義大利的數控車(17米),目前國內大部分軍艦的傳動和動力系統零部件應該都是這些設備加工出來的吧~

工藝:

首先我不是一個稱職的工藝工程師。我們學的課本里學的工藝卡片應該得寫轉速吧,進幾量,切削速度,所用刀具吧~其實大部分企業沒有。除非某些公司專業做批量零件很詳細,大部分都只有工序,至於那些參數?讓師傅自己去把控,憑什麼加工出來?經驗!

設計:

莫怪我吐槽,不管是外企還是國企,我見過牛逼的設計師都是從底層機加工和裝配出生,然後工藝,最後再設計!大部分機械設計師都停留在理論,不太懂機械加工,機械工藝,設計的零件有缺陷,不合理等等情況太多,也因此看過太多笑話,然而,這無關你是交大還是清華機械畢業。

材料:

為什麼一直沒有自己的大大大艦艇,一個重要的原因甲板材料耐不了飛機尾部高溫,掃雷艇的底板(高硬度)美國進口,一塊8個平方面積的底板100萬刀,軸瓦材料(耐磨)日本原裝進口。一樣的曲柄連桿,國產和進口材料一樣的工藝加工出來,國產的不能調試,進口的調試就能成功。

刀具:

這方面就不講了吧,都能買到。

所以國內的製造業概括起來:硬傷,在短時間很難解決(大型的精密製造裝備和材料),所以路漫漫其修遠兮,step1:提高裝備質量和水平,積極研發新型材料,step2:工藝流程一定要標準化,step3:好的Designer得從底層做起,精通機械加工和工藝,摸爬滾打,然後回到step1。


中國的機械大環境, 材料!!

材料是整個機械大環境的瓶頸。

那麼材料是什麼呢?就是材料的性能!比如硬,比如韌(好像挺廢話的,啪,聽眾朋友們且聽我細細說來)比如同樣是鋼,有的能切鐵如泥用作車刀,有的搞兩下就彎了,可以被車刀切。不都是鋼嗎,差距就這麼大。材料差,加工工具就差不精密,如何能加工精密的東西?人家加工的一個圈,每分鐘轉10萬轉,它的底架紋絲不動,中國的轉1萬轉,底架就晃的快飛起來了。你能 加工圓一點嗎?能更圓一點嗎?就可以不晃了。飛機發動機至今中國不能製造,只能進口。為什麼,那個發動機的結構完全知道,但就是做出來一用就蹦了、裂了,不夠硬不夠韌。2毫米的板你能再硬點嗎,能再韌一點嗎?中國不能。

所以,材料不行,導致各行各業都不行,明明知道那個結構,但國外的行,你就不能用,徒有其表。

那為什麼同樣是鋼,材料性能差距就那麼大呢。熱處理!稀土元素添加,各種金屬添加組成合金。

再舉個例子,大學生們都金工實習過吧,都做過鎚子吧。那麼同是鐵,開始沒熱處理的時候,你用鋸條一會就鋸斷了,然後熱處理後呢,就堅硬無比,能當鎚子,把個釘子砸的彎彎的自己一點痕迹都沒有。這就是一個簡單的熱處理的帶來的變化--變的很硬。

添加其他元素,改變材料性能。二戰的時候知道什麼金屬急缺嗎?鎢!對就是燈泡里用的鎢絲。鋼裡面添加一定量的鎢,可以使槍管、炮管更耐熱。不會因為長時間開火而變軟變形。

看完上述2點,是不是覺得不就那回事了嘛,怎麼中國就不行呢?

那時因為我還沒說這兩點的複雜程度。

先解釋一下,不管是熱處理還是添加元素,最終都是改變材料的晶體結構。最終導致宏觀上的材料性能。比如硬,比如韌。

第一點,熱處理。 就同一個鋼塊,慢熱、快熱、慢冷卻、快冷卻、在某個溫度保溫。慢熱有多慢,慢冷卻油多慢等等。有時一塊好材料,要先快熱到一個溫度,然後慢保溫或者快冷卻,然後再慢熱慢冷等等不同的工序。搞完可能需要幾天甚至更長論月計算。對不同的金屬用不同的熱處理的工藝組合,同一種金屬鋼(比如含碳量不一樣的鋼,用同一熱工藝就是不一樣的性能)。同一金屬用不同的熱處理,也搞出不一樣的性能(又來廢話了)。

那,熱處理工藝有多少種?只要你願意。有N種組合熱處理方法。

第二點,合金。 也就是添加其他元素。鐵,含碳量少了,就是鋼。反過來,鋼里添加碳就是鐵。如果添加少量銅呢?或許一斤鋼加10g銅就能改變原有的性能。(好吧,我忘了加銅是什麼影響,並且加多加少效果是大不一樣的)除了銅,還可以加磷、硫、鎢.......,甚至稀有元素鐦什麼的。可以同時加銅、硫、鎢各多少多少.....。這有多少種添加方法呢?

算不清了吧,且慢,還沒完。

同一合金用不同的熱處理會得到不同的性能。那麼假設只有用20種熱處理組合工藝,把第二點乘以20。熱處理組合只有20種嗎?肯定不止。能算清楚有多少種金屬性能嗎?

前一陣中國載人航天教學講解過了,在太空中熱處理金屬,會得到在地球環境中不一樣的性能。也就是說,同樣的一塊鋼,同樣的熱處理方法,在地球中和在太空中做出來,就是不一樣的性能。是不一樣的性能,不是差不多的性能!

好了,知道材料工藝方面的複雜,再來解釋中國的材料差。只要是研發,中國都不願意長期投資。除了國家出面鐵心搞一個方面,那麼就能有長進。比如航天事業,比如體育。為什麼呢,私營稅負重,專利保護環境差,你花5年研發,人家花5天山寨走了,你還不一定能打贏官司。所以大家都沒錢沒精力去研發,做什麼百年企業。材料是需要無數的人力財力時間研發的,這個長期才能出政績的事情,中國官員,你懂的。

補充:舉個例子,中國做不出好點的汽車發動機。國外的發動機就是拆散給你,你都裝不回去,裝回去了性能也不一樣。還是因為自己材料知識不行。據說有的發動機是在零下50度組裝。然後各種工藝處理。歸根結底,組裝工藝也是對材料性能的理解上制定的。

最普遍的車床,別人的絲桿精度幾個miu,且用幾年不變形。(可能每個月,或每加工多少個零件後,便拆下來重新熱處理保養一次。)中國你研究的深入系統嗎?車床精密了,就可以加工精密的零件。好多複雜的機械設計就都可以實現。

機械加工不行,好多設計就淪為理想。機械行業發展不起來,影響到電氣化工光學等等行業。機械與我們息息相關,材料就是它的咽喉。

看完覺得好,給個讚唄~


不是資深機械工程師,但作為機床製造業的上游產業經常接觸到他們,從我的角度談談目前的機床行業工程師的情況。

從2000年到2015年,機床行業經歷了飛速發展的15年,這15年間,數控機床從稀罕物變成了工廠普及的主機機型。這個速度全世界範圍來講也是極快的了。而這15年恰恰是市場主導各公司發展,工程師基本沒有時間思考和創新,而是應市場需求開發或逆向已經成熟的機型。這樣的工作現狀非常不利於留下牛逼的人才,因為他說了不算,主導不了設計,主導不了產品,沒有成就感。從公司的角度來講,只要有幾個頂樑柱的工程師,別人能按照要求畫畫圖就行,也不想養太牛逼的人才。再加上大多數公司並沒有提供管理和技術兩條晉陞通道,導致大量的工程師要麼一直畫圖,要麼就努力轉為管理崗,然後沒人專心研究技術了。

機械工程師的東西基本不可能自己完成一個產品設計,即便有,這個設計也是受限的,基本禁止跟別人分享。比如就沒人在知乎里得瑟自己的設計案例,上傳自己的圖紙吧。

總結一下,機械行業工程師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工作環境相對較差,生存環境也不太好,還極難出名,薪水被金融,IT的甩出幾條街。好在目前經濟降速了,機床行業降溫了,我看到很多公司又在努力創新了,經濟不行的時候恰恰是技術革新的時機。

如果非要問為什麼環境不好還要干呢?那隻能說

:圖紙(人生圖紙)就是這樣畫的,我就是要這麼走,就是這麼任性!


基礎工業太落後了,對機械裝備,機械設備及其它工業產業上的影響很大

有那麼多所謂的"自主產權"造汽車的,卻找不到一家能做發動機的

這些基礎的東西不是一天兩天能追上來了,再加上國人急功近利,浮躁的心態,這方面的落後更是無從補起

所以國內多數工業產品的基礎零件要靠進口支撐


不資深的人來跑題強答一下。

前公司有一天接了個詢價,三十台馬達,幾百萬的訂單(可能更多 記不清了)。公司里的工程師們坐一起研究了一下,發現這單子沒法接。馬達要求的功率我們都沒法測試。

director當時就不爽了,讓工程師們研究一下蓋一個test facility要多少錢。注意只是個test喲~~生產的車間還沒算呢。

一問不要緊,這麼個test facility,60個million。刀。

你是老闆的話,你怎麼選?蓋,多少年能收回成本開始賺錢?不蓋,公司要不要發展?今天可以不蓋,五年以後呢?大公司有錢耗得起,中小公司哪兒來的錢?

這也是當前企業的普遍問題。製造業的門檻太高了,能玩得起的就那麼幾家,以至於在今天這種工業規模下,你聽到過一堆一堆的互聯網公司一飛衝天,卻很少能再(基本上沒有)聽說有哪家企業是製造業發家的。

其實這和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窮人越來越窮是一個道理。

又想起一個事。我前幾個月在找工作,一個國內公司美國分部給我打電話面試了一下,對我的經歷很感興趣,結果他問我期望的年薪是多少,我很老實的說我現在是X萬X,你這個工作內容很雜,希望你能漲到Y萬Y。面試經理說哈哈我們普遍給Y萬,加上保險獎金各種福利什麼的也差不多Y萬Y啊哈哈哈……

其實要不是我還遵守職場面試禮儀,姐早就掛電話了……我跟你談base salary 你跟我說whole package,有這麼耍流氓的嗎?……

所以說給錢給的少,人都不願意去,願意去的素質也就那樣(就我接觸到的情況來講)也是製造業沒法弄的一大原因。

=========================

9/28/2015 更新

同事中有個大叔是motor方面的專家 他說他接一個事故調查報告就掙了一萬刀……他之後給我講的我全沒聽進去,滿腦子都在單循環「卧槽,這叔得多有錢啊!一年接幾個這就衣食無憂了啊。」

借著這事兒我忽然想起知乎一個答案,那個答案說有個零件需要很高的精度,全中國只有那一個人能做出來,而這個人的月薪不過幾千人民幣。

想實實在在做點兒事,沒有別的辦法,就得捨得往別人臉上砸錢。扯幾句奉獻國家搞道德綁架,這招兒一年兩年行,總這麼搞,傻子也不夠用,是吧。


做了十餘年技術崗位,做過模具設計、做過家電產品研發、做過項目管理,在牛人如雲的知乎,不敢稱資深兩字,就根據自己的理解說幾句吧。

機械專業應用非常廣,應用於各行各業,如工程機械、非標自動化設備、機床、模具、汽車及其配件、軍工、家電、數碼電子、醫療器械,以及各種工業用品、日用品等等。職位方面有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模具設計、機械加工、機械設備設計/維護、工藝設計、售前技術支持、售後技術支持,以及各種硬體產品開發,如汽車研發、家電產品研發、數碼產品研發、耐用品產品研發等等崗位,多如牛毛,不勝枚舉,大家可以上人才網看看。

再來看看機械行業現狀,由於個人理解片面,必然有說得不對或不全面的地方,請各路大神輕噴!

我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來,機械製造業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而且體量非常大,可以說是我國經濟的脊柱。個人以為,機械設計及製造水平的高低,跟材料、工藝、機床加工精度、研發水平、技術人員素質等因素息息相關,而我國這幾個方面都跟國際上的製造強國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最明顯體現在核心技術創新不足、技術人員整體素質不高、機床加工設備精度不高等這幾方面的差距。這裡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體制上的原因,因為我國機械行業起步晚,社會上對技術人員的支持力度不夠,很多企業只知道搛快錢,投入到技術研發的力度不夠,所以跟國際上的工業強國還有很大一段差距。而我國的技術人員待遇普遍不高,得不到尊重,不像國外技術人員,受尊重程度很高,很多人一干就是一輩子,所以沒辦法啊,在國內,如果技術人員到35歲左右做不到管理層,就面臨各種危機了,越老越吃香?那只是個童話,至少在我國,絕大多數企業都不行,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這麼浮躁、這麼急功近利的原因。

值得安慰的是,有一部分產業已經越來越接近國際先進研發製造水平了,像電子產品、數碼產品、家用電器產品、以及各種日用品等行業,這些行業的特徵是相對比較簡單,不過度依賴國外核心技術,絕大部分零部件已實現國產化,而且對工業基礎要求不是十分高。可能有人會反駁,說現在市場上也有很多上面提到的行業產品都很爛啊這樣的說法,我是這麼看的,這裡面涉及到品牌以及公司的定位問題,有些公司的品牌定位低端,有些則定位高端,那麼最終出來的產品質量是完全不一樣的,定位高端的品牌,它一定有高品質的產品作為品牌支撐,那麼,它會以更科學、更嚴謹的研發流程、用更高的品質要求去做產品,定位高端的品牌和產品,它會倒逼著你前端的設計、模具精度、零件加工精度、人員素質、生產製造等等環節都按高標準去做,寧願犧牲成本為其品質讓路,那麼是可以做出高品質的產品的,舉個例子,同樣的一個產品,用優質的模具廠開模要100萬,而用差的模具廠開模只需30萬,那出來的產品質量肯定是有天壤之別。所以說,這類產品的質量,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產品的定位,一些低端走量產品,一定是以成本為導向,在滿足功能、安全等要求的前提下,產品品質會為成本讓路;而高端高品質要求的產品,一定是以品質為導向,產品成本為產品質量讓路。

而一些傳統的工程機械、機床設備等行業領域,卻由於缺乏技術積累、創新不夠、加工精度不高、核心技術被外國壟斷等主要原因制約,因此跟世界上的工業強國還有一定差距,這是短期無法解決的現狀。

歷史因素我們沒辦法改變,但我們希望可以亡羊補牢,希望國家在政策上給予更多支持,大力鼓勵科技創新,讓科技人員更有尊嚴、更加體面地工作,給他們一個安心的工作環境,不要讓他們剛到中年就面臨各種危機,我認為這些才是根本。


2017-9-28更新

意外地發現,點贊的知友很多,在此非常感謝大家的認可,但很多知友問到專業選擇問題、行業選擇問題,令本人深感惶恐,鑒於本人目光短視、涉足的行業和技術領域相對少,見識不夠廣等諸多原因,不敢妄給建議,但可以將本人熟悉的行業和技術領域的一些現狀陳述給大家,但不作任何推薦和建議,請慎之。

本人主要從事家電類產品的設計開發工作,那就主要談一下這方面的機械人員職業發展情況吧。

家電行業,近二十年來,尤其是國內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家電產業發展得非常快,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廣東、浙江兩省,其中以民營企業為主。

家電行業,是一個大批量生產製造的企業,公司的主要職能是開發設計、生產、銷售、售後等等,當然還有其它的輔助職能部門,大多數的家電產品技術含量並不是很高,產品的設計開發已流程化、規範化,所以只需要按流程進行工作即可,當然,對於複雜點的產品,會提前進入技術開發,我們也叫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完成後,再進行產品開發,產品開發的大致流程是:市場調研、工業設計、結構設計、模具設計、模具製造、試製、試產、批量生產等,當然,開發期間還有各種技術評審,這裡不一 一細述,大概半年至一年時間為一個開發周期。

而機械專業人員在家電企業中一般擔任如設計開發、模具設計、模具製造、PE、IE等角色,而核心部門和人員就是研發部的研發工程師,或叫開發工程師、結構工程師、機構工程師,叫法很多,但基本工作內容相同。因為產品不算太複雜,對從業人員的學歷要求也不是很高,一般本科學歷就可以,甚至還有很大一部分年齡大的工程師還是大專學歷,當然,如果有更高的學歷,會更受歡迎的,也會優先獲得加薪或升職,這是毫無疑問的。技術人員在這個行業里,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是向技術+管理方向發展,如研發部主管、研發部經理、研發總監、副總經理、總經理,這樣的發展路徑,在這個行業里,其實很多總經理都是技術出身的,至少我了解到的現象如此。

也許產品複雜程度不算太高、也許技術相對容易掌握的原因,一般家電行業的技術人員升遷相對比其它傳統工程機械行業升遷更快,比如,很多從業10年左右的技術人員,職位已上升到部門經理,當然,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功向管理職位轉型,也需要後天的不懈努力,不斷擴大知識面,不斷打造自己各方面能力,讓自己成為綜合型人才,那樣你的機會才會更大。

最後,談一談薪資方面,技術部門的薪資在製造型企業的所有部門當中屬數一數二的,這是家電行業公司的現狀,相信與之接近的行業,如數碼、消費電子、以及各種消費用品等製造行業也是如此。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理解,難免有不對或不全之處,還望各位大神指出!


天涯論壇有一個帖子:《中國機械製造業——我心中永遠的痛!》

偶搞了8年的數控機床設計,可惜國家只重視所謂的高興技術、網路生物,製造業尤其是設計師被迫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偶在中國最著名的一家製造企業工作,拿著800多塊。設計過n多數控機床,偶深有體會,不是我們的技術趕不上國外,而是國家熄滅了工程師們的創新原動力,連房子老婆前途衣食都成問題,談什麼為國獻身?

俺愛國,國不愛俺,於是俺啪的一聲走了,爽!

  現在外企做銷售,7000/月!

  你們問問90年以後清華大學機械系畢業出來的大學生有誰還在搞機械設計?有誰搞設計超過6年?幾乎是0%!幾十門圍繞著機械設計的功課,5年時間,都讀到狗身上去了!

  機械設計是一門博大精深無比嚴謹的學問,通常一個優秀的設計師需要20——30年的培養和磨練才能成就,搞機床設計少於6年的工程師基本上還只是個睜眼瞎!創新就更別提了。就像還不會走路的嬰兒學跑步一樣。

  如果一個機械設計師所需要的知識量為1的話,那麼一個同樣機械專業畢業生為外國人賣機床給中國人的銷售工程師所需要的知識量為前者的一千萬分之一,1/10000000,而收入為前者的十倍!

  這就是中國機械行業的結症所在!

  看看什麼人在為中國設計工作母機吧,通常是二、三流高校畢業生,素質通常較差,實在找不到其他工作的人在搞設計。真的!

這是樓主2003年說的情況,到目前為止,這個帖子仍被不斷地頂起。建議去看一下


我是個資淺、只講個人看法、一言以蔽之 chaos

機械製造業是一個很寬泛的領域、上下游各個層次都有一群企業、這些企業群都是很多年優勝劣汰存活下來的、基本上在一兩個領域獨步江湖、也會積極尋求創新機會、很遺憾這些企業群鮮有中國企業。

比如現在非常熱門的大疆科技、很多人會誤認為是機械公司、嚴格來說不是機械製造、相反的蘋果公司其實機械製造的成分更高些。(這個業內人都懂)

有的人答到了、機械領域需要積累、而且因為巨大而且雜亂的知識體系使得普遍從業時間短的工程師往往一頭霧水。

中國環境缺資本、但是有了資本也是被截流去了其他領域、個人認為機械不需技術要大而廣的公司、而是需要細而精的公司群。

目前的公司工作經歷讓我總結了一些個人的理解

在積累知識時一定要花時間下功夫研究體系、有哪些會有可能被淘汰有哪些會在未來有新的發展。

我自己接觸機械設計和軟體控制方面多一些、但是電氣領域幾乎什麼都不懂、但是我不打算去挖掘、因為沒有科班人士那些本科和碩士的各種課程積累、但是我很樂意去學習淺層知識、什麼牌子的零件好用、和軟體和機械部分配合時要注意什麼。

還有就是知識面吧、我是很喜歡各種上下游的內容、所以從工廠的物流管理、到加工工藝、設備組裝、精益加工方法、和本行的設計開發都能接觸到、甚至資本市場、經濟環境解讀對行業橫向縱向的影響也要時時跟進。

可以說只看一個點機械是枯燥的、世界是黑白的

當能從儘可能多的角度來看待一個體系、世界就是彩色的了。當然這需要環境和機遇。


我剛畢業八年(2017-03更),在機械這個領域裡只能算是個毛頭小子,但是我想把這八年里看到的,聽到的經歷分享出來,希望望能給需要的人做個參考。回想起高中報考專業時,以及畢業時剛開始找工作時的各種無助與無知,希望能盡微薄之力給大家提供些有用的信息。

畢業後先在一家做印刷機的大型國企,這家國企收購了一家日企(壯我國威),跟日本老工程師一起做過設計。現在一家瑞士金融設備公司,與瑞士,英國,葡萄牙等地研發團隊做協同做設計。

我認為機械行業的大環境應當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機械這個行業環境,另一個就是中國的機械從業者所處的環境,暫且叫做職業環境吧。第一個行業老闆,投資者關注,後一個應該是大量從業人員,工程師,銷售員,質量工程師等更關注,我就混在一起吧:

1. 機械行業是實業,非常重資產的實業,做機械行業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機床,設備,廠房,這些比一般的貿易公司,互聯網公司投資多得多,一台高精密磨齒機,一台高精度加工中心價值上千萬,夠開很多家互聯網公司了,而這些設備只能製造機械的幾個零件而已。所以大型機械設備公司多是國企,中小企業的資金根本就進不了這個門檻。比如造船用曲軸用的重型鍛壓機,造這種工作母機都在虧錢,國家在不斷往裡填坑,這個沒辦法,這是國家的脊樑。

2. 機械行業的利潤率較低,資金流需求大。特別是國內產品在技術上沒有競爭力,附加值不高,一般利潤率只有百分之幾的水平上,這一特點在投資者看來是致命的,資本傾向於利潤率高,彙報時間短的東西,大量機械行業的企業都有資金短缺的問題,特別是一些民企,拿貸款都比較難。很多小老闆都在抱怨十年前沒有把廠子買了買房,而是賣了房辦廠了,這是中國實業的一個縮影。

3. 國內中小企業多處於產業鏈的中低端,為一些國外公司做零配件,大多沒有自己的獨立產品,沒有研發能力。汽車行業是個典型代表,儘管最近國產品牌在興起,但是大量中小企業只能自己去做各種認證,以求通過一些外企的各種審核,拿到訂單。能有幸成為某大牌的供應商,在接單時就能挺起腰板,說我給誰誰做供應商呢……

4. 機械產品設計,製造,裝配的工藝複雜,相關技能的學習枯燥耗時費力,需要大量的思考及操作經驗的積累。而這個過程中是錯成本極高,一套很小的塑膠模具輕輕鬆鬆上百萬,犯個錯就廢了,跟軟體的試錯迭代改進成本完全不能比。一台極其複雜的機器,各種設計驗證傾盡所有人的智力,能力去做,結果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留有隱患,或者沒有見過同類問題,導致一些小故障,最終導致整個產品被斃掉的例子非常多。

5. 做設計的工作強度非常大,加班常有的事,特別是有時間底線的產品開發,比如瞄準了要參加德國某展會的產品開發,這一點應該和軟體行業比較類似。

6. 設計不是拍腦袋就能做的,大量反覆修改。一般原型機開發試製都需要兩三個來回,這期間需要多次修改,有的可能是徹底重頭開發。到了試製階段還要做大量的DFM(基於製造的設計)改進。

7. 創新設計沒有那麼容易,專利通常也沒有那麼創新。真正的創新,創造性的方案並不多,機械行業發展了幾百年,已經非常成熟了,可以做的只是在有限的空間里怎麼實現一些必須的功能,處理最多的問題就是碰了切點,弱了加強一下這些,以及遇到具體問題或之後想辦法去解決,以及基於測試效果進行很小調整的微創新。而申請專利則沒有那麼高大上,很多專利代理公司會幫你搞定一切,毫無價值的狗屁都弄能申請專利。而那些真正有價值的就是你在實際工作中,在各種限定條件內怎麼發揮你的想像力以最低成本所能實現的不出差錯的基本功能。

8. 軟體工具,系統電子化的在現代產品開發中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特備是跨國跨地域合作的團隊,有時差,文化語言的差異,有了共同的PDM系統及問題追蹤管理系統,CO release系統,這一點讓工作職責及流程明了快捷很多。

9. 在學校盡量各種CAD軟體都玩一玩,不同公司可能使用不同的軟體,UG, proe,solidworks,autocad,catia,這些都用用。

10. 如果沒有畢業,練練英語,最好輔修一門第二外語,比如日語,德語,葡萄牙語這些,會給你的職業發展提供無與倫比的優勢。

巴拉巴拉說了這麼多,不見得有多麼深刻的見地,但是來自切身體會,由於眼界有限,可能有些井底之見,望資深明示。

-------------------------------------20150216------------------------------------------

在別處寫點東西,貼過來:

機械行業是一個成熟,但是體量很大的行業,增長不一定如互聯網行業快,但是是整個國民經濟的脊樑,少不了的,而且不會有太大的收縮。

優秀的人,即使在一個沒落的行業過的都比高速增長行業的人好。

機械專業畢業生可以不必做機械設計,機械行業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項目管理,質量管理,專業採購,銷售工程師,外貿等等,都需要機械專業知識,那些純粹管理外貿專業的學生遠遠不如專業畢業生。


反對把機械行業落後的原因全部歸根於體制與人員腐敗,國情是針對大環境的,對於各行各業以及每位普通人都是一樣,歸根於體制明顯是一個很便利的答案,因為你可以說每個跟技術有關的行業的不足都來源於體制國情人多,技術無創新,人員慣于山寨,但是這樣抱怨類的述說,並不能給出實質性的建議。

非資深非大神,小喵一隻,畢業後在一家和重型機械有關的國企做技術工作,上承設計部門,下接生產部門,單位在所屬的行業也生存了很久,所以工作一年半見識到了一些東西,在這裡願意和所有即將步入機械類行業的孩紙分享,也特別希望聽到前輩們的一些指導。關於「中國機械大環境」這樣一個廣闊的話題,實在是很難全面的分析,所接觸的都是發電設備製造企業,如汽輪機,發電機,在此以實例出發,僅僅就我能闡述的單個的小話題拆開來討論。

1.為什麼大的製造企業大都是國企或者央企

對於「大製造都掌握在國企央企手中,他們不進步行業怎麼進步,人員複雜水深治之類的話」,委實覺得很冤枉,至少我周圍的基層技術人員都在為了自己的家庭或者事業而奮鬥,傾軋和勾心鬥角必然存在,但是這是所有有人存在的圈子都會出現的問題,而不僅限於國企。為什麼重要的重型機械的製造企業都是國企、央企,一方面生產重型機械的企業不僅生產所需資金極其巨大,所遇到的各種風險也不是普通企業所能承擔的。

打個比方,大三實習的時候去的中航工業名下的某個燃氣輪機製造企業,其試運行平台光是弔掛運輸發動機的設備就上億,放置發動機的平台佔地也極大,每次試運行所需要的燃料費與電費就要十幾萬左右,這不是一般民企所能承擔的,以熔盛重工為例,它暫時並沒有因為造船訂單萎縮而被拖垮,多少也是因為它有房地產行業的支撐,對於大部分民企,無論是做軟體還是先鋒的電子產品,成本都要比重型機械低多了,外企更不用說,誰會在別的國家設立和本國能源行業,乃至軍品相關的大型企業呢。另一方面,國家為了自身穩定與發展,也會將重型機械以及能源類相關企業牢牢抓在手中,畢竟發電機械也好,航空航母發動機也好,都是國家的重要實力與命脈。

2.中國特色的環境對於重型機械行業的影響

對於普通員工來講,工作能帶來的滿足感,大都是「薪酬」,「生活質量」,「社會地位」這三類。

薪酬上來講,要想去勝任技術類的崗位需要長久的積累,鑽研與現場實習,很大程度上拼的是實力,前面有人回答說技術人員鑽營權術不搞研究,這只是在你達到一定技術水平之後才有可能的,對於技術部門,大部分的領導即使不是因為水平一流,多少也是才華較為出眾,因為很多下面沒有辦法決定的難題,矛盾,決策,都要靠他們來拍板,生產中的問題都是實打實的,對與錯不是用語言來繞彎貼金就能混過去。由小兵到領頭人,從助理工程師到高工,這個過程相對艱苦和枯燥,沒有近路可走,沒有掛可以開,大部分基層的普通技術人員付出的辛苦與得到的薪酬與一些靈活性機遇性較強的行業相比,回報率是較低的。

生活質量來講,但凡是生產企業,哪怕是所謂「清閑的國企」,想發工資也是要靠自己賣產品來賺的,近幾年對於國企的要求與督查更加嚴格,很多人覺得國家扶持的重型機械國企,旱澇保收,總是不吃虧,可是對於任何一個企業,為了生存與發展,誰都是要向著好的方向去規劃,於是為了佔領市場拿到更多的訂單,重型機械企業生產的大型設備,更新換代並沒有那麼快,拿電廠來說,一個國家能源需求即使不斷上升,終歸也是有限的,製造業企業面對市場的逐漸飽和,競爭就要開出條件,進而付出很多代價,比如交貨時間無限縮短,價格降到慘烈,產品參數的提升,這些落實到基層技術人員身上體現的就是,付出更多的心血與更久的加班放假三天以上就要有一半時間加班,加班並非是因為工作效率的低下,而是惡性競爭導致的非常規的極短的生產周期導致的技術準備時間極短,當你出色的完成一定的任務量,上面更多看到的是,你還有一些潛力可挖掘,還能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你已經很累了。市場面臨飽和的時候,這是製造業企業的通病。尤其是重型機械行業,國內的市場是有限的,國外也只有第三世界國家才會進口你的技術。

社會地位上來講重型機械企業的特殊性在於它即使做得再先進,起名為「集團」也好「責任有限公司」也好,都和「工廠」二字分不開。即使你是月薪上萬的高級工程師,當你從一個帶著「廠」字的單位里穿著工裝走出來的時候,很多人看不到你的學識與能力,只會認為你是「工廠的」。在中國現今的大環境下,「工廠的」在社會眼裡,代表了老土,工人階級(即使我覺的大部分工人師傅很淳樸善良),沒錢,沒文化,屯。作性質的不被理解,工作環境的特殊性,與社會地位偏低的誤解,無論你有多少學識能力乃至工資,工作崗位不夠風光體面就是最大的錯,這就是現在這個略略有些浮躁的社會,帶給機械行業的無形的壓力。

常常會有以下尷尬的對話:

某人問我媽媽,「你家孩子在哪兒上班啊?」,「 * *廠」

「咦,你家孩子不是上了大學的嗎,怎麼去工廠了??」,

」#¥%……*#¥%「

說來有些凄涼,即使有很努力地去學習業務,每天像準備考試一樣吸取知識不肯偷懶,直到現在老媽都沒有在工作上讚揚我一句,即使我所在的單位是所在行業里排名前三的,她還是羞於說出自己的孩子是在哪裡工作,即使我周圍的同事大部分都是中等偏上的學校畢業的年輕人(而不是前面回答中所說的 二三流學校學生在設計母機),她還是會在看見一個漂亮姑娘的時候說,氣質好的不是老師就是護士,反正不是工廠的。這種行業性的誤解也會使機械行業的人施加一定的心理壓力,並在自我實現中產生困難重重,

現在的社會一部分人價值觀就是以金錢和風光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而並非工作態度與學識,所以對於剛步入社會尋求存在感與認同感的年輕人來講,初為工藝工程師,初始的挫敗感與成長過程的緩慢艱辛是比較難以忍受的,社會的發展現狀會決定了人們的生存狀態,進而產生對應的趨勢與觀點,我們沒有理由去抱怨這樣的價值觀,無論是媒體的導向渲染也好,人與人之間交流傳播也好,事實就是如此,所以前面回答中會有「俺愛國,國不愛俺,於是俺啪的一聲走了,爽!現在外企做銷售,7000/月! 」這樣看似屌絲逆襲成功,報仇雪恨皆大歡喜,實際上很無奈的故事。

研發成本大,也是重型機械企業無法自身進行較大的技術改革的根本原因。

說句題外話,由私心來講,是很不開心聽到「國企央企=又閑又有錢=清閑養老」這種省去很多思考,便利的標籤式定位的,至少在機械製造業里,任何一個企業,都會有一些清閑的崗位,也必然會有更多承擔主要工作的崗位,要不然拿什麼賺錢發工資,國家養么,開玩笑,重型機械的製造業不是開採能源,而是製造設備,期間的每個過程都需要大量工人與技術人員的努力,大概很多人都會覺得別人的工作特別閑,工資又過分的多,唯有自己是最苦逼的吧。

3.現階段我國機械環境存在哪些問題,是否有好轉的趨勢(11.30日更新)

距離編輯這個答案已經大半年了呢。

這些日子裡,很慚愧的沒有什麼大的進步,反而對工作越來越失望,看到的事情觸目驚心的,希望自己低落的心情不要影響答案的客觀性。

那麼我再來補充一下自己發現的問題吧。

a. 標準混亂,執行不完善:國標抄ASME,企業內部標準如同虛設,不出大問題即可,並沒有認真的掌控每個環節的質量關,只有在現場出現反饋或是監造較真的時候,才會有人去細讀企業標準,想盡辦法為自己的錯誤做出辯解,事後的解決辦法更是可笑,居然不是想著提升人員素質與優化產品流程,而是修改放寬標準!!!

b. 以敷衍的態度把控質量關:對於有監造把控質量的產品往往會表現出更多的問題,比如一些設計圖紙要求車間無法達到,如公差範圍,全焊透等,反饋給設計部門時,設計者常常覺得很冤枉,這麼多年都是這麼畫的啊...車間理所當然的表示,以前不是涉外產品,根本沒有按照圖紙要求的精度製造,檢查員也常年心照不宣的放過了,沒出過問題嘛,現在有人細細的審查,才發現不能加工到要求的精度。

c. 缺乏創新性:很多設計者淪為畫圖師,針對一些改造的項目,儘管是自身設計進行了性能和NOx排放的改進,很多尺寸卻絲毫不敢改,因為他們根本不是徹底清楚為什麼是這個數值,凡事求個大概,凡事只求不出錯而已。但是這種現象也與主要技術只是一味的被引進,企業沒有自己探索追求的過程有關係

好轉的趨勢

但是,有一個好的現象值得欣慰,那就是市場激烈的競爭逼著企業自身不斷進步,儘管步履維艱,改進過程中各家企業都走了很多彎路,但是這終歸是一個充滿希望的趨勢。不優化自身就立即被淘汰,這樣的壓力撼動了機械行業中原本溫吞吞的國企們,為了自身的發展與利益,不惜一切代價,一步一個腳印的慢慢前行。

比如,循環流化床鍋爐中的分離器,以前製造廠家樂於採用的是板卷式成型,內襯膠著材料的筒體,這種結構製造簡單,但是爐膛溫度依舊偏高,性能優勢並不突出,而另外一種筒體類型,採用管子圍成,中間扁鋼密封,膜式結構,性能很好但是製造非常困難。以前出於製造周期成本的考慮,各大鍋爐廠都很少使用第二種方案,但是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為了體現自身優勢,便幾乎不考慮是否製造困難的問題了,其實很多時候,一些結構並不是不能做,只是沒有逼到份上而已。

======================內牛滿面的分割線==============================

一位知友的評論:

張恆健:

請問作者,怎麼解釋洛克希德.馬丁,三菱重工,波音等等這樣的世界大型企業?你文章的根據不過一個錢字,國企很有錢,有土地,我想大家也都知道原因,裡面的水啥色的,咱也不深究了。只要是錢能解決的事根本不叫事,私企不是你說的那麼窮,政治和制度才是力量,搞不過人家就要承認,你又說人多,人多應該有優勢啊,看基數不是比例,關鍵點你根本就沒講到,看看你樓上的文章吧!我不是來噴你的,只是覺得有意見可以討論一下下。

淚奔一個先 ┭┮﹏┭┮

以下是回復,比較長,直接碼答案里了以免下次再被人「不是來噴你的」

1. 首先汗顏的承認,樓主確實沒有說到點子上,我知道的有限,沒有大神的閱歷,視野與全局觀,我只是把自己知道的有限的東西拿出來和知友分享,是我的表達有偏差,又摻雜了過多的個人情緒,不應該把問題的主線放在國企上,但是我就在這工作,本科學的是燃氣輪機,大學期間專業相關的研究院是703所,實習單位也是中航工業的一個燃氣輪機製造企業,接觸面窄,局限性強,所聞所見很難超脫出這個環境,下次會更加註意表達的客觀與清晰。

2. 大型機械行業內的私企有很多優秀的,樓主並沒有說他們實力不濟,國企未必就比他們厲害,在您眼裡國企水深黑暗佔了國家的很多便宜,但是對於國家而言,在某種程度上,國企央企是自己人,如果你有一些涉及到軍事機密和國家實力的項目,只要做的還可以,都會盡量把核心的部分給那些可以信得過可以掌控的企業與研究部門。您說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叫問題,但是資金至少決定了你的企業規模,試驗平台,研發經費,招攬怎樣的人才,這也許不是關鍵,但這絕對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現狀,做軍工產品,錢與設備不是白給你的,你要做出來實實在在質量要求高的苛刻的東西,否則也不會有下一次合作。

樓主閱歷尚淺,如果您知道有一些國內機械行業里有意思的私企的故事,歡迎您拿出來分享,我很樂意學習,並願意修改答案。

3. 至於您開頭質問的國外企業的情況,請睜開眼睛看看清楚,這個問題的前提是「中國機械大環境」,中國的國情與制度有著鮮明的特色,與國外不同,討論世界型大企業雖然是個好話題,但是對這個問題本身沒有太大意義。

4. 文章寫的比較亂,在這梳理一下,我的主線是

1)大型機械行業內國企與央企的優勢(無論這種優勢來源於自身努力還是國家扶持)

2)中國特色環境下,機械技術人員成長之艱難的現狀與原因

3)樓主個人的吐槽,畢竟工作確實很辛苦卻被人貼了「清閑」,「靠國家」的標籤心裡很不爽。

下次我會記得不過多討論個人感受與經歷。

5. 樓主下班累得要命辛辛苦苦碼了這麼多字,不是想為國企正名,也不是想抱怨或者炫耀,僅僅是想為以後在這方面就業發展的人努力提供一些我知道的信息,知乎不就是這麼一個地方嗎?從他人處得到幫助後,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也是為了表達一種感激。

我的答案也許有的部分有一些道理,有的話有失偏頗,知友們可以鮮明反對展開討論,但是我絕對不能夠接受您這種光讀個開頭就氣勢洶洶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狠狠教訓一頓,發泄完自己的不平衡,然後又冠(chou)冕(bu)堂(yao)皇(lian)的自己洗白說不是為了噴誰。

如果你有理有據的證明了我的狹隘與錯誤,我願意請教你,感激你擴大了我的視野。

如果你連問題和答案都沒有仔細看就上來邏輯不清的亂噴,不尊重我的回答,那我為了一個答題者的尊嚴,只好拉黑你。


機床行業才應該是強國的基礎,造出豪華的汽車頂多算是借雞下蛋。國家如果不幹,那麼希望馬雲先生,任志強先生這樣的其他行業大鱷能夠有些愛國心能夠挺身出來,不要指望短期盈利,眼光放長遠,給祖國的機床行業注入新鮮的血液。做Projekt時期需要經常和輔導我的博士生一起下車間,又羨慕又遺憾自己智力不足(在柏林工大上Master,TU Berlin 和Fraunhofer合作的Produktionstechnisches Zentrum的地下車間存放上百台各式數控機床)。在德國學機械,從本科熬到Master快畢業,心中的共產主義理想越來越堅持。馬上要寫論文了,等到畢業了,死也要先擠進去DMG。

偉大的共產主義中國,我一定會回來!匿名了,不想過分在公眾場合宣揚自己的信仰而嘩眾取寵,而共產主義在我心中。


這個題好大啊,作為一個機械狗,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背景:入行14年了,國企,台企,歐美都待過。

從基礎工業到製造型企業,最後到技術說說。

-----------------------------------------------------------------以下是2016/8的評論------------------------------

先說基礎工業,包括材料,能源,信息。目前看不到基礎工業的進步,好轉跡象。

材料: 鋼材靠模仿競爭對手,沒有創新的尖端材料,只能靠進口。原因是國企通過壟斷就賺取了大筆銀子,缺乏進取的動力。比如寶鋼首鋼,做了很多的建築用鋼,量大,利潤還不錯。創新投入減少,產品性能停滯不前。塑料,研究更少。國內,好的塑料都只認BASF, GE,帝人等國外品牌。

能源:石油製成的基礎油,被兩桶油壟斷。做成的動力用汽柴油,工業用潤滑油性能標準都偏低。2017/10月更新:中國特高壓輸電是世界第一,現在在國內,有工廠的地方,絕不會短缺電力。

信息技術:信息革命是發生在美國,繼而在歐美日,中國是後來者,所以專用的機械設計,製造,工業集成,PLM管理軟體很落後。而軟體行業又具備高度壟斷性,你花錢研發不如直接採購,或者弄個盜版的。所以國內的軟體幾乎就沒有發展了,可見盜版對國內的軟體開發打擊真的很大。

再說基礎工業之上的製造型企業。國內主要有國企,外企,私企。

國企分2類,國家使命類的和普通國企。國家使命類的,比如航空航天航海,國防研究所等,資源雄厚,集中了勘稱最優秀的優秀人才,運營得很好。普通國企,做普通的研發製造,由於管理落後,需要與同類產品的私企,外企競爭,往往苟延殘喘。

外企分3類。1是把中國當成搖錢樹,比如耐克,阿迪,純粹在中國找代工,行情不好一腳踹。2是設立有限研發,以歐美企業較多。特點是研發門檻高,在國內工程師實力不夠的情況下,只好有限度轉移部分技術給中國。扶持當地製造,質量團隊,兼顧應用,銷售,測試等。3是全部轉移技術,特點是研發門檻低,以台企,電子 行業為主。外企由於有母公司的技術經驗累積,再加上母公司所在地區及國際背景,在供應商上選擇有較大的靈活性,同時較高薪水保證了較高性能和質量。

私企。自生自滅。大多通過前期仿造競爭對手產品,獲得近似競爭力。好公司以此為跳板,跨越到更高階段。比如聯想,華為。缺點是,比較差的公司就此止步,偏安一隅。比如嘉陵摩托,模仿起家,10年後倒下。比如很多浙江做產品的企業。難得有像大疆公司一樣的,開闢了新戰線,並成為強者!

最後說技術。

研究技術越多,你可能就得越能明白一個無比痛苦的道理。之前學的一些東西,常用的一些知識是不夠的。比如機械設計手冊,機加工手冊上的知識,是絕無可能應付那麼多優秀的產品的。比如汽車行業,航空,航海,尖端科技產品。簡單的邏輯是,德國人,美國人肯定沒有根據天朝出版的這些書開發了那麼多優秀的產品。這隻能說明,這些手冊里,有更多先進的技術知識沒有被吸納進來。技術在不停演化進步,知識也需要不停更新,反哺於機械行業。

所以,各位珍重。道路崎嶇而漫長,全靠各位勇士戮力前行!

----------------------------------2017年8月--------------------------------------------

隨著ZF鼓勵雙創,很多新型的小公司逐漸成長起來,像上面提到對石油的二次開發。有一個烯創科技,發明了在潤滑油結合石墨烯的技術,這技術可以大幅度提高發動機機油的耐磨性,提升發動機壽命。該項目獲得了投資。如果項目真實有效的話,我們可以期待我們的車壽命更長。

大飛項目做出來了。我個人一點淺見,大飛最核心的是2部分:1,發動機設計及製造;2,整體設計,項目管理及供應商管理。

發動機是飛機上最難也是最核心的,應用幾乎是最先進的設計技術,材料技術以及裝配和測試技術。這技術可能只有大飛的人能做。我希望,中國有2~3個公司,也能做航空發動機,互相競爭,才能做得更強。因為在未來,往太空發展才是人類的生存之道。發動機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聽說這次大飛沒能把發動機攻關下來,那麼在未來無論是民用還是軍用,還得受制於人。

整體設計,提供飛機各個模塊的介面設計,可靠性設計,管理各個供應商,協同開發,做到時間最少,質量優秀,成本合理是最大的難點。 供應商的開發管理,也很難。做飛機,做一架不難。東拼西湊,總能做出來。成本會很貴。但要做1000架,每一架飛機在壽命期間,都不出問題。這就很難。


本人學機械的,十多年工作經驗,看到評論中這麼多說國內機械行業這不行那不行的,忍不住吐槽幾句。

首先就不應該拿中國和外國比,那是中國vs世界啊,單挑任何一個國家,負責任的說,中國都是很有競爭力的。

國人民族主義太盛,恨不得啥都是國貨最強,憑什麼,別人還要不要活,內部各種零件誰做得好就用誰的,你只要自己設計的整機做好就行,這都啥時代了,而且很多高端零件雖是國際品牌,但都在國內生產啊。

要承認時間積累,本人所在行業中國生產技術,規模都是國際頂尖,但最好的還是在德國,人家已經上百年的企業,漫長的日子中積累了很多經驗,特別是在產品的生產工藝以及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憑什麼你要要求一個才十幾年的企業就生產出比一個上百年的企業還要好的東東?給點耐心吧,各位大佬,中國企業能有現在的技術水平已經想當不錯了。

中國很多產品的細節方面做的不好本質上還是我們的競爭不夠激烈,大概搞一下已經能夠賺錢了,搞那麼精緻幹嘛?等到哪天任何一個行業大家產品同質化嚴重了,競爭慘烈了,各個公司就會從細節上考慮了。君不見早些年東莞這邊騰籠換鳥,要製造業升級都沒什麼效果,這幾年隨著人力成本飛升,大家可以看看多少自動化設備公司在東莞深圳冒出來,拚命搞自動化,節省人力成本,所以這些還是要遵循市場化思維,有些東西我們目前還沒做到,只是市場競爭不同,時候未到,不要老想著政府指引,喊口號有個屁用。

最後,覺得政府真正需要做的是提升知識產權,嚴厲打擊仿造抄襲,中國人其實創新能力很強的,你得讓新設計出來的人嘗到甜頭才能激發更多人創新啊。目前只要一個好的創意新產品出來,很快市場上就有仿製的了,這塊已經嚴重製約創新的發展。


我換個角度簡單的說兩句:我們把更多的智慧用在了人際關係處理上。因為競爭太過激烈,機械的成效時間太長而社會對財富積累的貪求速度太快。


任何工程技術進步,都要通過不斷的試錯才行,軟體試錯,有台電腦,你就可以開始調試了,一天調試個幾十次也很正常吧,經歷的錯誤越多,也越能成為高手。而硬體工程師,則要複雜的多,起碼你要有設備做板子吧,調板子有電有示波器電腦啥的都可以了吧,一天也能調幾次吧?機械工程師?設備多少錢,千萬不算貴吧,平時運行費用,一天幾萬十幾萬也不貴吧,開發周期幾年很常見,試錯成本,上面有說過一年就能試幾次,錯過了在等一年。因此,國內外都有少年黑客,少年電子高手,玩家,機械根本不可能。外國一百年前就開始積累了,越晚開始差距越大,而且我們現在積累速度還趕不上人家,差距是越來越大,不要被軟體互聯網啥的迷惑,以為我們差距在減少。


我只是一個剛工作沒幾年的機械小學生,一點也不資深

一直有一個觀點:

對於中國大多數的中國製造來說,難點不在於設計,而在於製造;

對於中國大多數的機械/結構工程師來說,難點不在於設計,而在於工藝;如果設計水平不夠,可以通過仿造、讓步設計、甚至把國外的公司直接買過來拿到設計,但是工藝水平跟不上就真的沒辦法了,高水平的工匠的缺失也是沒辦法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國內機械/結構工程師工資低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可替代性太大了,隨便一個所謂設計類工作崗位有一大堆的人去申請,憑什麼給你高工資;

剛畢業進入公司的時候,老師傅總會告訴你要耐得住寂寞、拋棄幻想、腳踏實地;但是放眼機械行業的公司里的技術人員,要麼是二十歲到三十歲的年輕人,要麼就是少數白髮爬滿頭的老員工,這樣一種人才斷層的現象說明了什麼問題,說明了很難有人能真的熬下去,過了三十幾歲如果還是這樣的低收入且高強度的低效工作會逼著這些人轉行、跳槽。。。

未來,作為一個機械工程師,一定要不斷學習,一招通吃到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推薦閱讀: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就業公司有哪些?定了目標後需要從哪些方面注意自己提高自己?
大笨鐘的鐘擺是怎麼轉換成圓心力使齒輪轉動時鐘轉動的?
機械工程師如何在技術崗與管理崗之間做出選擇?
從機械設計、控制系統等方面來看,亞馬遜的倉庫機器人在工業機器人中是什麼水平?
工業機器人在製造過程中怎麼校正各臂的水平與垂直?

TAG:機械 | 機械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