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的一些思想能真正改變你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決策嗎?
或者說,你是不是有一些生活方式和習慣是受到了這門學科的影響?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日常經濟學 · 博弈人生,更多「博弈論」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以前的公司有一個同事H(性別女),是營銷部一個組的小組長,性格活潑開朗,愛說愛笑,人也長得很漂亮,在公司裡面人緣特好。
另一個同事M(性別男),是另一個組的小組長,做事比較穩重,善於聆聽,常常是看透但不說透。他和H家住得比較近,下班後常常一起回家。
公司賣的是軟體產品,這也是公司近幾年開發的新產品。客戶購買安裝了之後,如果要一直使用下去,就得每年續費。
有一年,為了提升經營業績,公司對營銷部進行了改革,把營銷部分為兩個獨立的部門——拓展客戶部和維護客戶部。
拓展客戶部的主要工作是找到意向客戶,與客戶成交,維護客戶部的主要工作是和客戶建立起良好的關係,確保產品使用期限到了之後能夠續費,順便銷售一些附加產品給到客戶。
拓展客戶部和維護客戶部的主管沒有定,領導說二個月之後再定,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會從H和M之間選擇,其中一人會成為拓展部主管,另一人會成為維護部主管。
H和M都想進入拓展部當主管,第一,拓展部的人都是部門中的「精英」;第二,拓展部的銷售提成相對較高。
但是改革之後,在二個月的試行期中,H和M所帶的團隊中,都是兵分兩路,一部分人負責拓展客戶,一部分人負責維護客戶。
正當大家都一鼓作氣的拓展客戶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軟體升級過程中出了一些問題,導致部分已有客戶的軟體中,某些功能無法正常使用,需要技術支持到客戶企業內部去做一些修復和更新。
按照公司規定,技術支持人員要去客戶企業,需要至少一名銷售人員的陪同。於是,大多數銷售人員,都和技術支持一起去「照顧」老客戶了,拓展新客戶的工作稍有放緩。
周會議上,營銷總監說,電商總監介紹了一個大客戶過來,這個客戶如果能夠拿下,可以頂營銷部之前三個月的銷售額。看是讓H還是M的團隊去跟。
毫無疑問,H和M都想拿到這個香餑餑。
營銷經理做了一個指示:你們統計一下最近半個月,你們團隊需要陪同技術支持去修復軟體的企業有多少,還有你們近期需要跟進的客戶有多少,明天下班之前報過來。
H和M即刻回到團隊中,讓自己的團隊成員去統計數據,同時大腦也在飛快的運轉。
他們都很清楚,只要自己報出來的數量比對方少一些,就有可能得到這個跟進大客戶的機會。
而且,只要得到了這個機會,二個月以後,當上拓展部主管的幾率也就大大的增加了。
但是報多少合適呢?
報多了可能會錯失機會,報少了則會讓領導看輕自己團隊的銷售能力。
他們的局限性在於,都不知道對方究竟會報多少。
H知道M一定會召集團隊成員開會,讓團隊中的每個人報自己跟進客戶和維護客戶的數量。而H的人緣比較好,她可以旁敲側擊的向M團隊中的人問出這個數據。
M的做事風格的確像H預想的那樣,喜歡通過開會來統計數據。但他也意識到了H會利用這一點,所以他並沒有開會,而是讓團隊中的每個人把自己的數據發郵件報給他。
後來,M突然想到,團隊中有一個女孩子F,跟H的關係很好,以前經常聽H說她們倆一起逛街。
於是他心生一計:我可以在和F談工作的時候,假裝無意識的透露一下我們部門的客戶數據,F可能會去主動告訴H,H也可能去找F詢問。
下班路上,H和M照常一路同行。
H看似不經意的說:我們部門今天統計出來的客戶數是176,你們呢?
M記得他今天透露給F的信息是180,於是他脫口而出說:我們團隊是180,看來你們的數量要少一些。
H笑了笑說:其實我們的數據相差不大。但是,我覺得經理不會光憑這個數據就做出決定。
M故作不知的說:你認為經理看重的是什麼?
H得意的說:他更關心的,是我們的團隊中,現在正在跟進的新客戶有多少。
的確,隨著近段時間,由於技術問題,導致拓展新客戶的速度變慢,營銷經理心急火燎,恨不能讓所有的人都去開拓新客戶。
如果營銷經理下面的兩個團隊中,其中一個團隊正在跟進的新客戶數量比較多,那麼他一定會讓這個團隊集中精力拓展新業務,而讓另一個團隊去「攻破」大客戶。這是投入回報比最高的方案。
至於維護客戶的多少,這個不是特別重要,實在不行還可以從客服部調人過來幫忙。
所以,重要的不是總數量,而是正在開發的新客戶的數量。
M若有所思的說:那麼,想必你已經問過和我們部門直接對接的技術支持人員,已經知道我們正在維護的老客戶有多少了吧?
H自鳴得意:是的,所以我可以計算出你們的新客戶數量。
M冷靜沉著的說:沒錯,你可以報比我們更低的數據。但是你別忘了,所有的數據,都可以在公司系統裡面查到,只是查詢稍微有點麻煩而已。
H無比清楚的知道,M是在提示她,如果她謊報數據,那麼M立刻就可以報告營銷經理說,她在撒謊。營銷經理就會去查詢真實的數據。
H陷入沉思,沒有說話。
M接著不緊不慢的說:你想過沒有,如果我們都想比對方報得數量少,不斷的把客戶數量往少的報,其實就類似於兩家同類型的公司打價格戰一樣,最後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H疑惑不解的說:你的意思是說,我們不應該競爭,而應該合作是嗎?
M堅定的說:是的,我崇尚公平競爭。無論我們開發新客戶的實際數量是多少,我建議我們都報相同的人數。這樣對我們雙方來說,才是最有利的選擇。你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H衡量了一下,點點頭。
於是,他們協商了一個較高的客戶數,這樣對兩人都有利。
最後的結果是,H遵守她和M之間的約定,給營銷經理報了他們商量好的數量。而M實際報的數量比這個數量少。
於是,M獲得了去跟進大客戶的機會。
H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怒不可遏的衝到營銷經理的辦公室,告訴營銷經理說M謊報了數據。
於是,營銷經理去系統上查詢數據並做了相應的計算,發現——M沒有謊報數據。
別忘了,H以為她知道M的真實數據,但實際上,她所以為的,是她從朋友F和技術支持(跟M團隊對接的技術支持人員)那裡得知的信息,而F與這名技術支持人員從M那裡聽到的信息,都不是真實的。
很多年前,在看到這一幕發生的時候,我和你們一樣,痛斥M,心疼H。
很多年後,再回過頭來看這件事情,才會發現,其實,這是一個囚徒困境。
M和H,其實是一樣的。
只是,在當時那種情況下,無論H如何選擇,都會是同樣的結果。
H選擇跟M合作的最佳結果是,實現公平競爭;最劣結果就是當年出現的那種情況。
如果H不跟M合作,她就會按照對自己最有利的結果,去彙報數據。
她以為,用F透露給她的數據(總客戶數)-技術支持人員透露給她的數據(老客戶數),就能算出M會報給領導的新客戶數量。
但是,因為M提前預測到了她的想法和行為,所以讓F和技術支持人員得到了虛假數據。
因此,即使H實施了她想像中的最佳方案,依然會失敗,因為她的行動在M的預料之中。
但是,這種情況對M也不利,因為M為了報出比H更少的客戶數,可能要冒「被領導懷疑銷售能力」的風險。
因此,M才會用「系統可以查詢數據「的暗示,來「誘惑」H與他合作,以達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M運用的是博弈中的反轉均衡。反轉均衡的分析,能夠追蹤到對方會採取怎樣的行動。
當M知道H可能採取的行為傾向以及應對措施之後,他就可以先採取一些行動來控制全局。
但是,如果H也會運用反轉均衡,或者她對M的承諾不夠確信的話,那麼,她就可以給出比約定數量和M預報數量更少的新客戶數,從而贏得這個機會。
另外一點,如果不是因為兩個月之後,他們要競爭「拓展部主管」這個崗位的話,也不至於博弈到這種地步。
他們完全可以採取真正的合作方案:坦誠商量好,這一次這個機會給誰,下一次這個機會給誰,或者是,兩個人按比例分配。(畢竟,這種大客戶的機會不是一次兩次的,是長期都存在的)。
任何雙贏的合作基礎,都在於雙方相信我們將再度合作。
當我們相信,我們之間的合作關係可以維持很長時間的時候,我們更容易坦誠相待,達成雙贏。
逆向選擇讓我做人做事都更主動。因為假如你不去追別人的話,最後只能和挫到連你都追的人在一起。
不好意思,發現最佳答案很不對。
博弈論的作用主要是對經濟現象進行解釋,但就其絕大多數內容來說,並沒有超出人們的感性理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本身就不自覺地使用著博弈論中的一些思想,但博弈論這個經濟學分支將他形式化了,使我們能通過數學模擬出更複雜的博弈過程。
》博弈論在生物學,心理中甚至政治科學中都有廣泛應用。博弈論大大超越了人們的感性認識。如果細緻的學習博弈論的數學理論,就不難得到這個結論。博弈論運用最生活化的例子就是拍賣,研究表明,在一系列前提下,出價最高者以第二高價獲得產品的拍賣方式會讓每個人都按照其心理價位出價,與此相似的各種拍賣在ebay中都有實例,並且經濟學家都能發現博弈論很好的解釋了這些結果。
》你提到的第二價格拍賣(http://en.wikipedia.org/wiki/Sealed_second-price_auction)在實際操作中有很差勁的性質。可以看這本書http://www.nuff.ox.ac.uk/users/klemperer/VirtualBook/VirtualBookCoverSheet.asp 經濟學家發現的是經典的博弈論是很難解釋現實情況的。必須要進行改進。也有研究發現,學習了博弈論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更受到博弈論的影響。如同樣的囚徒困境實驗,沒有學習博弈論的實驗者的「合作」比例(即雙方都不坦白)要大大高於學習了博弈論的實驗者,後者更傾向於按照博弈論預測的結果,給出「坦白」的回應,讓整體結果更糟糕。這似乎說明博弈論讓人更理性,也更「壞」了。
》這方面的經濟學實驗有不少。但是闡述起來有不同的意見。就比如你提到的研究,也可以說學過博弈論的人認為對方會背叛,所以自己也會背叛。就是更「聰明」了。=====我的回答
我做經濟學的實驗有2年多時間了。我的發現是學過博弈論的人比較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他們做出決策時會考慮別人看到自己做的這個決策會如何反應。而沒學過博弈論的人一般不太會這種思考模式。我最新的一個研究就像做這個東西。「雖然對方的想法我無法理解,但這可能是在當前環境(即一個均衡狀態)下他/她所能做出的最優決策了。」有了這個基礎可以充分治癒某些人動不動就想要對別人的生活/選擇指指點點的病,以及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包括以前的我自己。
這個問題下的回答有幾個已經是6年前的了,我現在冒出來一個回答是不是有點煞風景……
正如 @chenqin 的回答所說: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本身就不自覺地使用著博弈論中的一些思想
因此,有時很難區分到底何者在先何者在後:
是博弈論的思想改變了你日常生活的決策呢?
還是你(下意識地)在做出日常生活的決策後,突然發現這其實體現了博弈論的思想呢?
不過,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是,博弈論的思想真的能改變日常生活的決策。
博弈論中有一個「conflicting self」的模型,常常用於分析一些容易上癮的事,比如吸毒。
這是一個動態博弈模型,有兩個參與者,分別是「現在的我」和「未來的我」,這兩個「我」對於同樣的行為有著不同的收益(也就是說存在「利益衝突」),這也是模型被稱為「conflicting self」的原因。
還是說吸毒吧,「現在的我」有兩個選擇,「嘗試吸毒」或者「不嘗試吸毒」:
如果選擇「不嘗試吸毒」,那麼博弈結束;
如果選擇「嘗試吸毒」,那麼博弈進入下一階段,由「未來的我」做選擇,「繼續吸毒」或者「停止吸毒」。
對於「未來的我」來說,由於嘗試吸毒之後已經上癮了,此時停止吸毒會非常難受(比如戒斷反應),因此「繼續吸毒」比「停止吸毒」更好;
然而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嘗試吸毒」-「停止吸毒」,這次爽一下就好,接著吸下去就麻煩大了;其次是「不嘗試吸毒」;最次是「嘗試吸毒」-「繼續吸毒」,那樣就成了癮君子了。
注意:此處僅為說明問題所設計的場景,答主本人堅決反對接觸任何形式的毒品!
注意:此處僅為說明問題所設計的場景,答主本人堅決反對接觸任何形式的毒品!
注意:此處僅為說明問題所設計的場景,答主本人堅決反對接觸任何形式的毒品!
這個動態博弈模型可以用Backward Induction來解,這裡用大白話說明一下:
先分析後一階段:如上所述,由於「未來的我」更喜歡「繼續吸毒」,因此如果輪到「未來的我」做決定,一定會選擇「繼續吸毒」而非「停止吸毒」。
再將後一階段的結果應用到前一階段:「現在的我」是理性的,因此明確地知道,如果選擇了「嘗試吸毒」,那麼「未來的我」選擇的將會是「繼續吸毒」,「現在的我」得到的結果是「嘗試吸毒」-「繼續吸毒」,這是最差的結果,還不如一開始就選擇「不嘗試吸毒」。
最終結果是,「現在的我」選擇「不嘗試吸毒」,博弈結束。
那麼為什麼我說博弈論的思想影響了我的日常決策呢?
正如上面所說,這個模型通常用來分析一些容易成癮的行為。除了吸毒之外,還有什麼容易成癮的行為呢?
當然是打遊戲咯!
用同樣的框架分析,對於一款容易上癮的遊戲,「現在的我」可以選擇「多玩一會兒」或者「卸載」,而「多玩一會兒」之後「未來的我」可以選擇「接著玩」或者「不再玩」。雖然「現在的我」更希望「多玩一會兒」然後就「不再玩」,然而又明確知道「多玩一會兒」的結果只會是「接著玩」,因此「現在的我」從大局出發,就應該選擇「卸載」。
事實上,我經常「光顧」AppStore的精品推薦,然後把裡面看起來還挺順眼的遊戲App下載下來,但是它們中的大部分都活不過一天:要麼就是不好玩我立馬就刪了,要麼就是好玩但是我發現這遊戲有成癮的趨勢,於是主動把遊戲給刪了防止自己沉迷。
比如說,「陰陽師」在iOS發布的第一周我就註冊了帳號,但是我第二天就把它刪了——這遊戲太肝了,我連著打了兩個小時也沒用完體力……後來由於周圍朋友在玩又被忽悠著下載下來,基本上也就只有兩三天的「壽命」,直到後來經過這幾番折騰後琢磨出養老玩法(怎麼感覺有點像是脫敏治療……),才終於沒有再把它刪掉。
(所謂養老玩法,就是每天只上線一次,抽籤領勾玉領體力換結界卡,做不需要對戰的任務,然後下線……我從來沒有買過體力,然而現在還是攢到6500+體力了)
還有別的例子嘛?
當然有,我曾經一度覺得自己每天上知乎時間太久,逛B站看番太多了,於是就直接動手改hosts,把這兩個網站的域名映射到localhost(127.0.0.1)去了……
這兩件事都發生在我接觸到博弈論之後,而且我明確地意識到,自己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上面提到的「conflicting self」的直接推論,因此確實可以說是「博弈論的思想改變了我日常生活的決策」。
每個人都在使用博弈論的思想,只是不自知。博弈論其實就是在做決策時考慮對方在你行動後會做出什麼反應,據此再改進自己原有決策,這個過程一直重複下去。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你打算向女友求婚,你一般要預測她會做出什麼反應,你會據此不斷改進你的決策,以期求婚成功,直至白頭到老。
博弈論的作用主要是對經濟現象進行解釋,但就其絕大多數內容來說,並沒有超出人們的感性理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本身就不自覺地使用著博弈論中的一些思想,但博弈論這個經濟學分支將他形式化了,使我們能通過數學模擬出更複雜的博弈過程。博弈論運用最生活化的例子就是拍賣,研究表明,在一系列前提下,出價最高者以第二高價獲得產品的拍賣方式會讓每個人都按照其心理價位出價,與此相似的各種拍賣在ebay中都有實例,並且經濟學家都能發現博弈論很好的解釋了這些結果。也有研究發現,學習了博弈論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更受到博弈論的影響。如同樣的囚徒困境實驗,沒有學習博弈論的實驗者的「合作」比例(即雙方都不坦白)要大大高於學習了博弈論的實驗者,後者更傾向於按照博弈論預測的結果,給出「坦白」的回應,讓整體結果更糟糕。這似乎說明博弈論讓人更理性,也更「壞」了。
可以啊,比如說,現在已經習慣了在佔優勢的情況下選擇保守策略,後出手。
直接pass對方的不可置信威脅
可能會大放厥詞,眾位儘管罵,反正我也不會改!博弈其實跟我們的現實生活做的選擇並無太大關係,你認為的用了博弈理論作出的選擇,根本上就是自己的錯覺!博弈的最大作用在於求導最優解或者分析期望值,前提條件是結果唯一且最優解確定,比如圍棋,現在阿爾法狗已經能夠長期打敗人類得最強王者,可見博弈的終結只是最優演算法和最大概率的統一!假如有一天,我深信不會太遠,人工智慧通過了圖靈測試,那是否新興的,人工智慧人類就會打敗人類,代替我們呢?事實上,人類在生活中作出的選擇是結果不確定的,你認為的確定答案或者遠見受限於你收到的教育,文化背景,知識儲備,工作a待遇穩定且良好但是受到政策影響,工作b,強度大收入低,但是前景看好,你選擇什麼,選擇工作a,也許2年,也許一輩子,都因為政策的改變而改變,選擇b,也許2年,也許一輩子都沒有站在風口,所以,人生的願望事沒有博弈的,你做出的選擇看似隨機,看似是最好的選擇,其實都受限於你自己!你的大膽只是因為你不安的靈魂,你的沉穩只是因為你刻骨的痛苦,對每個人而言,選擇在他面前的時候,只是把一定會選的答案填上去的填空題,而不是在26和英文字母中畫圈的選擇題。我不是建議大家去學習命理或者其他玄學,我只是,希望都能遵從自己的內心,因為,就算你用博弈學開解決生活中的選擇問題,其實,你心裡就是那麼想的而已!
博弈論的學習確實是對現實生活中的決策有影響的,但是我當初學習的時候一起學習了認知心理學,所以博弈論並沒有把我的決定帶到了更「壞」的地方。 我認為要把博弈論不單只限於經濟理論,以更人性的方式去看待處理它,反而能給我們帶來更好的結果。那我本人而言,我現在對囚徒困境中可能產生的「坦白-不招」的結果所帶來的的「相對剝奪」 的心理負面影響就可以很好的處理。
其實吧,博弈論說白了就是利益最大話。關鍵就要看能不能想到。
假如說兩個同學甲和乙為一組,輪到他們做值日,同時做了值日得分0;甲做了,乙沒做,就是甲得分-1,乙是1分,同理乙做了,甲沒做,就是乙-1,甲1分;若二人同時不做,則會被班主任發現,同時扣分10分。不難看出最好的方案就是同時做,可是現實總有意外,若甲喜歡乙同學,甲做,乙不做,則就會出現甲得分10(畢竟能給喜歡的人刷好感度,值日什麼的都是小事啦 ),這就是模型建立的局限性,博弈論很容易就滿足眼下利益,對於長遠發展就要看能不能想到了。記得高中政治里講過,看待問題要用發展得眼光,要抓主要矛盾,學會分辨次要矛盾,如果說甲喜歡乙,而甲沒有想到這是能給喜歡的人獻殷勤的機會,則甲就會在潛在中損失100分的利益,在接著說如果甲想到了,而且次次幫乙做值日,甲的勤勞,乙的懶惰讓同學們看在眼裡,難免的乙就會被其他同學所看不起,甲則把好感都刷到了其他同學那裡,則得分又會出現變化了,甲就是50,而乙就是-100了。前期建立的模型則會在後期改變的天翻地覆,總而言之,博弈論年輕人還是盡量的少用了,畢竟潛在的價值咱們看不見啊 ,年輕人還是老老實實的幹活吧,人情練達的老狐狸比不過啊。。。
高中的政治書還是很會分析問題的,具體得哪一本我忘了,反正就是講唯物辯證法的那一本,很好的一本分析問題。說白了就是要有能看見利益最大化的眼光,有了這個博弈論.厚黑學的都不在話下了。不追求最優結果。
炒股不追求最佳收益,採用次優策略,反而細水長流。100
一年100%的活了幾年,一年30%的可數十
《合作的進化》 影響了我價值觀念的一本書 值得分享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259198/
突然洗澡有了一個靈感,其實很多生活細節都可以用博弈論解釋。著名的那個囚徒困境。例如為啥那麼多人喜歡路口強插隊?當所有人都插隊,交通就亂套,大家負分。部分人插,部分人得利,但是未插隊部分人失分。都不插隊,反而交通加快,都得分。就是由於大家都覺得自己巴菲特,那麼部分先頭巴菲特得利後,後續跟上,就更堵了。 房價飆升似乎也是解釋,大家都知道會跌,沒人買的話,但是假設只有部分人進去,那隻可能維持。由於輿論導向和過去十年例子,讓不想買的人也裹挾進去,那就大家都進去了,結果就飆升。其實跟進大部分人只是為了止損,而不是得利。止住由於部分先驅帶來的損失。
看到這個問題 不請自來
突然很想強行答一波需要講一下前提:本人學金融
幾個月前 經歷了一場失戀 實在走不出來
有想過輕生 …有一天突然談起博弈論
老師說 可以用博弈論的思維解決失戀問題比如 …當你失戀了想不開 你會選擇輕生
但是從博弈論的角度看待這個事情 會有兩個情況發生 :一、你選擇輕生 對方並沒有任何感覺 你死的沒有任何意義 傷心的只是你的父母二、 你選擇輕生 對方後悔不已 極力想挽回
但是那個時候你已經死了 挽回已經晚了 你也並沒有得到你想要的從博弈論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之後 會發現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遂完全釋然對於博弈論,在我看來是研究問題的一種角度,一種見解,一種方法。
好像很多人都在這一個誤區里打轉轉。研究經濟學,渴望學到大牛賺錢的方法,給自己帶來收益。研究博弈論,渴望用博弈論里的理論來完善我們的生活,指導我們的生活。殊不知,這學科里的知識理論是種不錯的,公認的,良好的角度啊!把存在的問題,理性的研究一番,給我們自己研究事物一個理性的參考,僅此而已。而很多人都極其渴望用其中的知識,理論直接獲得收益,但不想花時間研究。功利心太重,急躁反而收益甚微。不求甚解,遇到一個極其相像的事,就立刻生搬硬套,渴望獲得收益,改變生活。沒有用的恰到好處,沒得到好的結果,反過來埋怨其無用,這實在是豈有此理。小平爺爺給我們很好的借鑒了嘛,不要太理論,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問題!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走自己的特色路子)根據裡面的觀點,給自己研究事物提供一種角度,一種幫助!
~~~~~~~~~~~~~~~~~~~~~~~~~~~~~~我叫分割線~~~~~·~~~~~~~~~~~~~~~~~~~~
不瞎扯,輸出下我的例子。
博弈論中有個理論智豬博弈
【智豬博弈】
在博弈論(Game Theory)經濟學中,「智豬博弈」是一個著名的納什均衡的例子。假設豬圈裡有一頭大豬、一頭小豬。豬圈的一頭有豬食槽,另一頭安裝著控制豬食供應的按鈕,按一下按鈕會有10個單位的豬食進槽,但是誰按按鈕就會首先付出2個單位的成本,若大豬先到槽邊,大小豬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時到槽邊,收益比是7∶3;小豬先到槽邊,收益比是6∶4。那麼,在兩頭豬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終結果是小豬選擇等待。
對!原來只有個粗淺的概念。在印象中,官民矛盾似乎總是不可調解。這倒也不怪誰,大家都在守護自己的利益嘛,本沒有錯。但是,這種緊張的關係明擺著誰都不願意僵持!對呀,智豬博弈的例子來了!
大豬(位高者)應該負起一定的責任,這是毋庸置疑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們認可!
小豬(位低者)能力不濟,還讓去承擔責任,顯然不公。我們認可!
矛盾來了!兩方我們都認可,還存在矛盾?對呀,文明社會,我們摒棄了叢林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但是我們延續著叢林的生活法則呀!矛盾是必然的,但是我們可以用知識、智商弱化矛盾!關鍵是個限度問題!付出的成本及大小豬利益分配問題
假設利益分配不變成本是如下狀況的payoff
在這個簡單的分析表格中,很容易得出:
「小豬自己去是不可能的,不餓死為底線,一起去不如等大豬去收益大,所以不去。」
所以,在不涉及群眾(位低之人)的底線狀況下,選擇懶惰,獲得他人的利益是其最優選擇。別想著位高的人可以獲得很大的收益(在不觸及法律底線的前提下)有能力的人需要負起責任,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前提條件!就是說呀,大學裡各種社團,學生會,XX什麼鬼的,不提前拋出一系列誘惑,怎麼讓我們上鉤?自己作的死,自己扛著,興趣變成責任,真是嗶了狗!
「成本在一定範圍內,才可能保持運作。」
成本,在一定範圍內,保證大豬心裡生理上的均衡,這個機制才能運行下去。換句話說,位高的人當然不能付出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活動,其奉獻都是在一定範圍內的,道德綁架是很不合理的,憑什麼能力大的人,錢多的人,權重的人就一定要付出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幫助當然可以,得有一定限度!一味吹捧,能者多勞是不科學的。有個俗話「富人需要行善,但須百姓點贊」
「矛盾(利益分配)既然不能調和,改變制度,改變成本」
對呀,我們的知識就是為了改變成本嘛!改變這個社會需要我們付出的成本,讓成本持續降低,保持降低的趨勢,大家都緩和了,和諧了,不就是這個階段我們追求的目的嗎?
題主你看,我從這個理論中學會了,如果我竭盡全力成為一個大豬,我就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要付出很多,payoff的性價比不會有想像的高。如果我懶惰成為一個小豬,性價比很高,但是我的生活是決定在別人手裡的。我沒有為這個社會奉獻,我在享受這個集體帶來的利益,而不是根據自己勞動帶來的利益。我在靠別人的勞動獲益啊!再見吧,這不是我的生活方式!跟我從小樹立的價值觀不一樣,看,我又堅定信念了啊!
總結下,根據博弈論,我解決了社團服務心態的問題,這算么?
你很小的幾率能夠跟你最愛的人在一起
跟你在一起的可能以前只是把你當做備胎而已
相親是最典型的博弈,絕大多數是以都不合作的雙輸為結果,當然,沒有當事人是承認自己輸了的
我覺得更多的是提供了一個看待世界和看待問題的角度、方法。
推薦閱讀:
※在各自保留價格不公開的情況下,多人怎麼瓜分利潤?
※「狼人殺」中的博弈是如何體現的?可以用博弈論解釋嗎?
※如果部落衝突每個人都外本,遊戲會變成怎樣?
※量子博弈的機制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