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北京大學對「如何選擇大學」給出的建議?要改變世界造福人類,建議讀文史哲數理化?
北京大學近期在某高中宣講時,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基礎科學出企業家,科學家,領導者,邏輯嚴謹,強調思維。
工程類科學出工程師,設計師,高級白領,忽略次因,強調結果。
雞湯當然要灌,但是不能亂灌。
北大這是利用高中生尚且還中二的心理,過分的誇大基礎學科的好處而貶低工程學科,而並沒有給出充分客觀的信息,這一點也不厚道。
雖然大多數在歷史中被我們銘記的學術巨匠多是基礎學科的,但你也要考慮到這些金字塔尖的人物的後面又有多少基礎學科的炮灰。
我們在考慮自身的發展的時候,不能總盯著行業之中最頂尖的那波人,並把它自動帶入為自己以後可能達到的程度。
至於那些所謂的工程學科和基礎學科的特點比較,完全屬於臆想的stereotype,不值得一駁。
對於高中生,那看的自然是本科學歷對吧
某電機系,某水利系,某化工系表示呵呵。
--------正經答題的分割線------
第一張圖,我只能理解為:
技術、工程類:5-10年找個好工作,10-20年實現夢想貢獻社會,20-30年改變世界造福人類
社科:5-10年找個好工作這個就別想了。10-20還是能實現夢想貢獻社會的,20-30年改變世界造福人類。
基礎學科:20-30年改變世界造福人類。
第二張圖基本就屬於扯淡了。
工程學科就沒理論研究就不要基礎紮實不要邏輯嚴謹不要開拓創新了?就當不了企業家科學家領導者了?工程院院士聽了想打人。另一方面,搞基礎學科就不講究實用不考慮設計構想實現了?還做不做實驗了???還搞不搞產學研了?把學科去掉,說是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側重點還差不多。
講道理,工程和基礎學科從來都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
(|3[▓▓]當然,還有可能是北大做宣講的偷懶,ppt寫的太簡單,顯得槽點很多。
被邀請好幾天了,正趕上最近事情多,身體亦有微恙,沒來得及回答。剛好現在在輸液無事可做,也就回答一下。
看了看上面這些回答,各有各的道理,也各有各的片面。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閱歷,不同的經驗,不同的立場,看待這個問題的角度也必然會有所不同。因此我下面說的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不保證全面,但我盡量客觀。從題目里這個言論本身來說,我只能說有一定道理,但是有局限性。
說它有道理,是說我即便作為一名工科生我也承認,科技最尖端發展的推動主要是依靠理論研究,數理化生研究的一小步突破都可以使產業界發生巨大的變革;我甚至也承認理科學生比我們工科的聰明,理科研究和討論的問題比工科更高大上。可是問題的關鍵就是,工科有一萬個槽點,你偏偏不能說它「沒用」,因為它研究的就是怎麼「有用」。理論改變世界,產業改變生活,但同志們,造福全人類最重要的方面其實恰恰在於切實改變平民百姓的生活質量啊。搞理論研究的同志們用著高速的計算機做出一項項成果,反過來就數典忘祖可是不行的。因此這個言論的局限性在哪裡?在於它的受眾。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大環境,以及不同的個體家庭條件差異下,這個言論都不一定適不適用,這話根本不能說死。
參與招生工作這幾年,感受還是很明顯的:大凡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選專業時希望選擇純文純理商科管理法學的就偏多;而經濟不發達地區希望選擇工科的就比較多。專業偏好的差異也就會直接導致目標學校的差異,進一步也導致了清北兩所學校的生源構成差異和校園文化差異。
這裡沒有什麼誰高尚誰卑微,只是每個人都要根據現實大環境的差異來做出最有利的選擇,這選擇不僅僅是保證他們能夠找到一個好工作,更關鍵的是保證他有可能運用所學更直接地解決當下的實際問題。這就好比,當社會主要面臨著「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生產之間的矛盾」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時,發展策略必然是截然不同的。你能說誰一定比誰好嗎?都很好,主要看需求。再進一步說說招生這事兒。
當前招生組裡的人員構成一般年齡分布極廣,上至年過花甲的老教授,下至大一大二的招生志願者,不一而同。這裡每個人對招生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在我看來這認知會經歷三個階段的轉變:任務-事業-責任。今年的招生總結會,觀看了一位參與過30年招生的老教授的視頻,他說為什麼他這麼熱愛招生,是因為當了解到之前自己招到的學生在學校的發展非常好時感到非常欣慰。他所在的招生組中有他當年招來的學生,現在也已經是教授了。這就是精神的傳承。對於這些老招生人來說,招生的所謂成績根本不重要,招進來一個保一個,讓每一個喜愛清華適合清華的同學都能夠走進這個園子,此生無怨無悔,這才是他們的心頭大事。對於我個人來說,既然在園子里待了十年,毫不謙虛地說,我是努力地在把招生由「事業」變為「責任」的。
我招生的原則有三點:第一,絕不黑隔壁。第二,絕不欺騙考生。第三,絕對讓他自己說出心儀的專業,能滿足我一定滿足:不能滿足再尋找其他解決方案。我為什麼這麼堅持這幾點?因為在我看來招生環節已經是高等教育的一環,而且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環。另一方面我也是比較自信,以我的口才和說服力,如果我開誠布公地給你分析了利弊後你還是對這個學校這個專業沒興趣,那就說明你真的不適合,我也沒有必要再弄虛作假花言巧語地去強行挽留你。尤其是對學校和專業的選擇,我當時由於缺少招生老師的指導,作為一個本科選錯了專業的人自己痛苦了四年;既然我現在有機會跟考生談,我就要盡量保證他們不重蹈我的覆轍。今年我到某省份去招生,應該談了十個左右的考生吧,最後有選擇了清華的也有選擇了北大的,但我敢保證這些人裡面沒有人會記恨我。
對於每一個考生,我都談了一個小時以上,並且要先問兩個問題:「你對哪個專業感興趣?哪怕你不太了解這些專業,只是曾經因為某個契機對哪方面的知識產生了特別的好奇,也可以跟我說說。」
「你最擅長的學科是什麼?具體擅長裡面那個部分?比如物理你是擅長力熱光電聲那個?」為什麼要問這兩個問題?因為在我看來選擇專業沒有什麼比興趣、天賦和熱情更重要的。沒有這些,即便你選擇一個所謂平均工資最高的專業,你以後也一定在裡面墊底。包括有一個小朋友,我一看他就特別喜歡,背個書包愣頭愣腦的,看起來特別陽光特別有熱情,像極了十年前的我。他來向我諮詢關於建築專業的情況,我第一句就問他:「你是不是分不太清建築和土木兩個專業的區別啊?我先給你講講你聽聽看。」果不其然,這孩子是想學土木工程的。真的,現在看來,一個來諮詢的考生,他究竟是適合清華還是北大,是適合理科文科還是工科,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來了。這時候,熱情解答,悉心引導,不要強求,就是我們唯一能做的。招生不是個良心活兒,我們都有私心,作為清華人當然希望把最好的孩子都招到清華來,作為北大人也想把最好的孩子都招過去。沒有這種私心就不正常了,說明我們對自己的學校不夠熱愛。但是招生也一定要講良心,我們作為考生的老師和學長學姐,每一句話在他們聽來都是金玉良言,但究竟是是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非常期待有一天,我在路上走著走著就能遇到有人跑來跟我說:「師兄你還記得我嗎?當年是你把我招到清華的,謝謝你。」這正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北大的這種言論,清華的某些人可沒少說。其實以後兩邊就比兩個學院就夠了,一個計算機,北大叫信科,一個是經管,北大叫光華管理,同時加入數學和物理這兩個院系作為參考,反正別的專業都是陪襯,只能靠扯扯情懷灌灌雞湯找存在感。
這是非常狹隘的、以招生收益最大化為目的的宣傳行為,不值一哂。
不錯了,至少沒吹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童哲還說要降低教育門檻呢。)
好奇,北大工學院的諸位怎麼看?滑稽.jpg
我翻開招生簡章一查,這簡章沒寫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基礎學科好」「改變世界,造福人類」等教人半懂不懂的話。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四個字是「別去清華」!
自然科學和數學貢獻人類就不說了,可是航天工程可不一樣。只發paper又上不了天有卵用,現在NASA和SpaceX既不是最依賴工程學?都不是造福人類?特斯拉請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師既不是加速人類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物種?有些industry工科就是其前鋒,別人有錢邊做研究邊應用既不是更好?
坐等Space Industry升值然後NASA預算回到輝煌時期,然後大量私企與其他私企競爭。那人類攻克火星只需要20年。偏題了。感覺這是間接性地在黑隔壁啊。
一個人把時間都用來「改變世界造福人類」,那他的確不用再過多惦記個人經濟收益,這很公平。
嗯,能不能找個好工作跟專業有很大關係。
能不能貢獻社會造福人類跟專業沒關係,但你要不熱愛你的專業(指的是你真正的事業方向而不一定與本科專業一致)基本就一票否決了。
所以,選個喜歡的專業唄。招生人員的話不要全信,即使他是北大的,還是下面這個流程比較靠譜:
if(清華有你喜歡的專業北大沒有你喜歡的專業)選清華;
else 選北大;當然,如果你不知道你喜歡什麼的話,北大氛圍可能更適合探索一點。根據觀察,北大牛人中轉行人員比例高於隔壁牛人。不過北大也有劣勢:如果你在北大學的人文社科而且又想轉行,選擇範圍可能比理工科生小,但其實也沒差多少。明顯貶低工程,意思就是別去清華唄,反正這ppt就是給清北苗子看的,各位就別想對不對的了,高中生對真正的理論和工程都不咋了解忽悠一個是一個。
這年頭難道不是全民CS么?
心疼北大工學院的學生不僅在校內毫無存在感 對外宣傳還得被睾櫃的理論科學家們一頓懟
招生宣傳聽聽就好,彼此彼此
兩邊招生組老師水平都不高
每個學校招生組老師都有私心要是清華招生噁心的地方我能給你講一個晚上呢什麼給錢空口答應給房子圍堵狀元「清華大學對中國imo金牌沒拿菲爾茨沒有責任,都是北大的鍋」怎樣奇葩的都有這麼一張ppt能高潮那麼久也是無聊兩邊低水平的招生老師代表了學校才是重點這事兒簡單的不得了。北大招生,一堆學文理的老師跟你diss工科;清華招生,一堆學工科的給你diss文史哲。這幫搞招生的都是倖存者,當然覺得他們自己學的好咯。你問這幫diss工科的學過工科么?八成是沒有,diss文史哲的也是。所以嘛,你就象徵性那麼一聽,聽完罵一句煞筆就完了。這就像去投行四大的看不起文史哲的,但是他們也沒學過的;學文史哲的整天好像仙風道骨的,其實大部分也不知道投行金融是幹啥的。既然這樣,互相diss說的就都是屁話了。現行教育體制下,高中生的價值觀普遍都不完善,清北招生就別玩這下三濫的了。好大學是給你explore你喜歡什麼、適合什麼的場所。明明北大在自由選擇和價值觀碰撞方面的條件在內地絕對領先,還要玩這一套清華某S老師喜歡的招數,真是很搞笑了。
怎麼明顯感覺到一股「醋味兒」?
這裡說的有什麼不對的嗎?沒錯呀,難道不是嗎?計算機高於一切,不用謝。
我們都知道,眾所周知,21世紀是**科學的世紀。推薦閱讀:
※北清畢業真的不擔心好工作嗎?
※山大齊魯醫學百年校慶logo是否涉嫌抄襲上海交通大學120周年校慶logo?
※北大招收的狀元級人物大多都選了光華管理學院等經管類的比較火的專業,這算是一個怪圈嗎?
※如何評價2017年清華領軍計劃的改革?
※北大軟微的就業如何?